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时间:2024-08-10 05:27:1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中间年级学生对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不同认知的调查,进一步明晰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下一步课题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确立方向。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校汉语部三、四、五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背景:

  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运用,加上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实施以来,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集各媒体之长、文图声并茂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多媒体日益受捧。因此,在学生中作一调查,对照传统板书与班班通或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差异。

  四、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下面统计结果:

  共发放22份调查问卷,其中3份因学生未理解题意,表达矛盾,不予统计。

  第1题调查平时上语文课黑板上有板书吗?有17名学生回答“有”,2名学生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

  第2题调查是否喜欢老师板书?19名学生回答“喜欢”,喜欢的原因是:

  ①在黑板上可以写生字;

  ②既能表达完整,又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③学会读写生字;

  ④老师的字写得好,写得工整;

  ⑤板书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⑥通过板书老师讲得很认真、详细、有趣;

  ⑦板书便于更好地理解;

  ⑧看得清楚;

  ⑨可以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第3题调查什么情况下老师不愿板书?

  调查结果没有不愿板书的;第4题调查语文老师不板书可以吗?对学习有影响吗?有1人回答“可以,没有影响”;1人回答“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17人回答“不可以,影响学习”;

  不可以的原因:

  ①我们不会复习,不会思考问题;

  ②语文课上必须有板书,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板书我们不理解;

  ③重要的内容必须要板书,我们才能明白;

  ④可以看清楚,不会很快忘掉;

  ⑤老师不板书,我们回去不会写生字;

  ⑥有的同学只看班班通上的图片;

  第5题调查喜欢老师用班班通或多媒体上课吗?有11人回答“喜欢”;6人回答“不喜欢”;2人未作答;第6题调查有了班班通或多媒体的展示,上课不用老师再用黑板板书了,你赞同吗?有5人“赞同”;14人“不赞同”;不赞同原因:

  ①一直用班班通,影响视力,理解有困难;

  ②老师写下来,我们容易记住;

  ③有时班班通上生字看不清;

  ④用班班通展示就不好理解;

  ⑤对语文学习有一些影响;

  第7题调查语文课老师用黑板板书好,还是用班班通展示好。19人回答“用黑板板书好;原因是:

  ①黑板上可以示范生字的书写,班班通则不可以;

  ②模仿老师写字;

  ③容易记住知识点;

  ④黑板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了;

  ⑤可以记在笔记上,不会忘记;

  ⑥在黑板板书总结得很好,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学生很喜欢语文老师板书。

  2、通过老师板书示范,学生直观地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偏旁部首。

  3、通过老师板书更有利于做学习笔记。

  4、通过板书可以把握文章重点内容,便于理解学习。

  5、通过板书可以提高注意力,更容易记住知识要点。

  6、班班通或多媒体有时会干扰学生注意力,长期使用会影响学生视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2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们重视、加强“课堂朗读”,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调查分析 调查对策

  引 言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成为较好的阅读者,为他们建立语言发展的坚实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就成功之路。那么,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此,我对我校四年级部分学生及老师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分析,以期能为本次为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学生卷)17道题目 调查问卷(教师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以四年级两班为单位每个班级抽30名学生及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四年级两班部分学生每个班级30人共60人,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8人。

  (四)调查步骤

  3月9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10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看到显示有半数以上学生对朗读并没有热情,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朗读,这说明学生的朗读现状不容乐观;70%的学生对展示自己朗读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不愿展示自己朗读的原因是因为胆子小,害怕读错了;喜欢大声朗读的学生只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怎样让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出来将是我们以后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只有不到8%的学生被老师经常表扬他们的朗读,这说明我们老师在朗读指导教学中没有采用鼓励学生大胆朗读的方法;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是参差不齐的,其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多字、丢字问题和语气停顿和感情朗读的问题;有85.25%的学生是因为紧张、胆怯和怕别人笑话而导致朗读中存在问题的;81.47%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早读的习惯,但是仍有近20%的比例的学生不能自觉朗读,那么在以后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早读的习惯;30%的学生能自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朗读家庭作业,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回家朗读的`习惯。80%的学生在家不会主动朗读课文,可见主动性朗读是学生兴趣使然的结果,这也说明在语文教学和朗读指导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自觉性,是课题工作的重点。15%的人在家里根本不读书的,那么同样我们也看到只有21%的比例读书时间在30分钟以上,大部分学生回家读书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

  (二)教师问卷分析

  通过多我校8位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和座谈,我们看到90%的教师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自己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也知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多数老师对朗读指导方法掌握和运用不够成熟,缺乏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对布置的朗读作业不能及时检查;检查方式也大多是小组齐读或集体齐读,没有实效性,究其原因是因为班次较大,朗读时间不足,检查难度大;对布置的课外朗读更是流于形式,家长督促不利,学生很少主动朗读;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会视情况进行范读;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后,朗读技巧有待提高;除了偶尔在课堂上进行赛读,或配合学校搞演讲诵读活动,各班基本不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

  三、思考及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新课程标准未落实到教学中,出现了认识和行动上的步调不一,应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时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切实把课标中对朗读要求落实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锻炼学生用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保证朗读的时间,做到充分朗读。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很少,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或一个过渡环节而已。所以教师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给读。

  3.明确朗读的目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纵观朗读教学,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动的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导致朗读事倍功半。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4、精选练点,注重朗读过程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要切实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再通过比较读、示范读、评价读等多种方式吸收、改进、提高。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5、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常流水”,在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是搞好朗读教学的关键。要加强学习,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结束语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五、附录

  1、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汇总统计。

  2、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汇总统计。

  3、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8份。

  4、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60分。

  南教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1、您能清楚说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您所任年级段朗读教学的要求吗?

  A、很清楚( 6 ) B、一般( 1 )

  C、不是很清楚( 1 ) D、不清楚( )

  2、上课时,您能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吗?

  A、一直用( 8 ) B、有时用( )

  C、很少用( ) D、从不用( )

  3、您认为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吗?

  A、很重要( 8 ) B、一般( ) C、不重要( )

  4、您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吗?

  A、经常( 2 ) B、有时( 4 )

  C、很少( 2 ) D、从不( )

  5、为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您常进行检查吗?

  A、经常( 3 ) B、有时( 5 )

  C、很少( ) D、没时间( )

  6、您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

  A、指名读( 3 ) B、全班齐读( 3 )

  C、男女生分组读( 2 ) D、其它( )

  7、您常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朗读吗?

  A、经常( 4 ) B、有时( 2 )

  C、很少( 2 ) D、从不( )

  8、您会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吗?

  A、经常( 3 ) B、偶尔( 5 ) C、从不( )

  9、在课堂上,您给学生留得朗读时间多不多?

  A、很多( ) B、一般( 5 )

  C、很少( 3 ) D、没有( )

  10、您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怎样?

  A、很高( ) B、一般( 3 ) C、还需提高( 5 )

  11、您对朗读技巧掌握得如何?

  A、很好( ) B、一般(3 ) C、还需提高( 5 )

  12、您所带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1 ) B、有时( 2)

  C、很少( 5 ) D、从来没有( )

  南教场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现状的调查问卷 (学生卷)

  南教场小学 夏艳艳

  1、你喜欢朗读吗?

  A、喜欢( 6 )B、一般( 10 )C、没兴趣(20 )D、不喜欢( 14 )

  2、你觉得朗读重要吗?

  A、重要( 16 )B、一般( 12 )C、不重要( 13 )D、没感觉( )

  3.在语文课上,你喜欢展示自己的朗读吗?

  A、喜欢 ( 10 ) B、一般(24 ) C、不喜欢(26 )

  4、你平常会主动朗读课文吗?

  A、经常(11 )B、有时( 25 ) C、从来不会( 24 )

  5、你最喜欢怎样的朗读方式?

  A、个人朗读( 8 ) B、小组朗读(1 5 )

  C、全班朗读( 18) D、男女分组读( 19 )

  6.你的朗读被老师表扬过吗?

  A、经常有(18 ) B、 有过(26 ) C、没有 (16 )

  7.你认为自己的朗读还存在哪些问题?

  A、多字、丢字( 1 4 ) B、指读 ( 8 ) C、 声音不洪亮( 6 )

  D、不能掌握好语气停顿 ( 12 ) E、 读不出感情( 20 )

  8.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上述情况的?

  A、紧张、胆怯( 27 ) B、马虎( 10 ) C、怕别人笑话( 16 )D、其他(7 )

  9、语文课堂上,老师让你们朗读的时间多不多?

  A、很多(7 )B、一般( 25)C、很少(28 )D、没有( )

  10、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让你们以什么方式朗读课文?

  A、全班齐读( 38 )B、跟录音读( 8 )C、同学带读( 6 )D、分角色读(8 )

  11、语文课堂上,老师会专门指导你们朗读吗?

  A、经常(10 )B、有时(15 )C、很少( 18 )D、从不( )

  12、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吗?

  A、经常( 18 )B、有时( 14 ) C、很少( 14 )D、从不( 5 )

  13、早读课老师不在时,你能主动朗读吗?

  A、不能( 38 ) B、能 ( 12 )

  14、你对家庭朗读业的态度?

  A、认真完成 (7 ) B、有空才读 ( 35 ) C、 基本不读(18 )

  15、你在家主动朗读课文吗?

  A、不能 ( 37 ) B、 能( 23 )

  16、你所在的班级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 5 )B、有时( 14 )C、很少( 23 )D、从来没有( 18 )

  17、你有没有参加过班级举行的朗读比赛?

  A、有,获过奖( 9)B、有,没获奖( 19 )C、从未参加(32 )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3

  20xx年4月,Xx市Xx镇Xx小学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我校课题研究的方向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 的研究。该研究方向得到了Xx市教科所领导的肯定与指导,并获得了镇教育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4月上旬,我们设计了“教师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教师卷)”“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问卷表(学生卷)”,对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由我校课题组主要领导人结合全国相关方面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15道(以选择题为主,有一道问答题),学生问卷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成较为丰富的模式。

  4月上旬对我校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一线教师(不含教辅及工勤人员)及学校中年级部分学生做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15份(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份;共发学生问卷105份(部分班级学生采取了大额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层面

  1.有100%的教师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2.有20%的教师上课经常引导学生用自由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有40%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用齐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有40%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但是没有教师引导学生用边读边感悟,并记下所感所想的方式进行阅读。

  3.有26.67%的学生阅读时与同学、老师经常交流读书心得;有40%的学生阅读时与同学、老师有时交流读书心得;有13.33%的学生阅读时与同学、老师偶尔交流读书心得;有20%的学生阅读时与同学、老师从不交流读书心得。

  4. 有13.95%的教师经常应采用老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然后学生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20%的教师经常应采用.理解文章思路、写作特点、指导写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60%的教师经常应采用师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6.05%的教师经常应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5你认为阅读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有20%的教师认为是如何拓宽知识面;有26.67%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设计精要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有53.33%的教师认为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悟,掌握阅读方法。

  6.阅读的过程中,你认为下列哪些能力很重要?有6.89%的教师认为是记忆能力;有26.65%的教师认为是理解感悟文章;有66.49%的教师认为是驾驭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7.对阅读课教材的使用,你的做法是怎样的?有40%的教师经常重组;有53.33%的教师有时重组;有6.67%的教师原封不动使用。

  8.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时,100%的教师会有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9.对学生在阅读时的不时提问,你的态度和做法是怎样的?有65.29%的教师非常愿意并鼓励;有20%的教师比较认可不鼓励;有5.32%的教师很反感;有9.39%的教师无所谓。

  10.100%的教师在学生之间交流讨论阅读感悟时,是观察、倾听并参与的。

  11.有13.33%的教师经常在班里组织读书交流会;有80%的教师有时在班里组织读书交流会;有6.67%的教师因为怕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不会在班里组织读书交流会。

  12.对于提倡学生课下多阅读课外书,有76.67%的教师大力提倡,并要求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笔记;有20%的教师鼓励但没有硬性要求;有3.3%的教师不提倡,怕学生掌握不好书的性质,影响学习;有0.03%的教师表示顺其自然。

  13.在上阅读课时,有4.53%的教师认为老师讲重要;有14.72%的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思考重要;有80.75%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感悟老师适时引导重要。

  14.有13.37%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会了阅读内容就是好的阅读课;有66.63%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并形成了能力就是好的阅读课;有6.29%的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就是好的阅读课,有13.71%的教师认为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好的阅读课。

  15.你在阅读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与阅读能力的?有60.54%的教师认为应精讲多读,交流讨论;有39.46%的教师认为应让学生在朗读中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二)学生层面

  1.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喜欢阅读;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喜欢阅读;8%的学生对于阅读只是一般的喜欢。

  2.有82.3%的学生媒体花30—60分钟的时间读书;有13.7%的学生花60分钟以上的时间读书;有4%的学生不到30分钟。

  3.有85.57%的学生经常看的.是学习辅导类的书;只有12.43%的学生会看一些其他方面的课外书;2%的学生只看语文课本。

  4.有82.6%的学生在阅读时能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边读边想记下疑问并请教别人;有25.4%的学生能做到在阅读时能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边读边想记下疑问请教别人和写摘录,做一些批注或标记;有2%的学生在阅读时只是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5.上课有84.3%的学生在读书时有摘抄的习惯,善于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有13%的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有2.7%的学生只是偶尔摘抄。

  6.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有81.7%的学生能抓住要点,说出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有18.3%的学生表示基本能,但是有时会很困难,把握不准。

  7. 有98.15%的学生能通过阅读,概括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1.85%的学生有时能通过阅读,概括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8. 有99.8%的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0.2%的学生有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9. 有97.71%的班级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1.69%的班级有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0.6%的班级几乎没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10. 上课时,老师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有62.23%的学生认为比较充裕;有37.77%的学生认为基本够用。

  11. 阅读课文时,学生能够自己在课文中圈画或标注重点、疑点的,有82.14%的学生会;有14.26%的学生不会;有3.6%的学生想但懒得做。

  12. 学生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促进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有82.58%的学生认为至关重要;有16.12%的学生认为有点重要;有1.3%的学生认为重要性不大。

  13. 在阅读时有49.28%的学生与同学、老师经常交流读书心得;有26.94%的学生与同学、老师有时交流读书心得;有20.02%的学生与同学、老师偶尔交流读书心得;有3.76%的学生与同学、老师从不交流读书心得。

  14. 有32.12%的学生喜欢老师采用老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然后学生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52.36%的学生喜欢老师采用师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10.11%的学生喜欢老师采用理解文章思路、写作特点、指导写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有5.41%的学生喜欢老师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15.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时,建议老师用哪种方式处理?有76.34%的学生认为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有15.21%的学生认为应以老师的答案为标准;有4.61%的学生认为应以多数学生的答案为准;有3.84%的学生认为应以好学生的答案为准。

  16. 在阅读时,有9.1%的学生不喜欢老师对文章的详细讲解;有30.9%的学生不喜欢老师对文章的概括解说;有40%的学生不喜欢老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有20%的学生不喜欢按老师的思路阅读。

  17.在阅读诗歌时,73.63%的学生能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26.37%的学问基本能,但是有时会感到词不达意,词汇量匮乏。

  18. 你知道几种理解课文重点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以及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79.25%的学生仅仅知道联系上下文;17.77%的学生知道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把重点词句找出,把词句放到课文里读一读,查字典的方法;2.98%的学生只是回答要多读边读边思考但是没有说出具体的方法。

  19.你老师常常怎样指导你阅读?你最希望老师怎样指导你阅读?有81.98%的老师经常用多读、详细讲解,理解文章内容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有14.25%的老师经常让学生边读边写出阅读感悟,并画出优美句段,3.77%的老师会直接给学生说答案。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教给他们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通过阅读获得感悟。

  20.你知道你所在的年级的课外阅读量是多少吗?应该会背多少古诗文呢?100%的学生都知道。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校引进了Xx市实验小学、济南市育贤小学等校的先进经验,校长和骨干教师还到市内外、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阅读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市级一等奖。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看我校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 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转变了,但也由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根据问卷调查,有6.67%的教师还是习惯原封不动的使用阅读课教材,只是完成阅读教材规定内容,而不根据学生实际对阅读教材进行重组,拓展开发内容。有20%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习惯全程带领。在听课考察中,这种教师的比例与问卷调查的比例实际还要大得多。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感悟时,由于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控制学生活动问题导致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自由表达感悟的比例都突破了10%。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分析成因,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有这几点值得思考:

  (1)教师对新教材理念的理解有待提升,课本培训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

  念都急需转变。

  (2)我校学生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在的有效经验与模式对我们所有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

  (3)我校所处的农村的特殊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4)尽快探究并建立有效的适合我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显得极为紧迫。

  (5)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改变语文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探究务实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而课堂是学生在校阅读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调查中,我们感受到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达到学生的阅读目标,进而产生新认知,悟情、悟理、悟人生,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轻松、生动、扎实,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快速发展。阅读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讲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阅读了或者阅读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了阅读学习的快乐,学生有无阅读的兴趣,学生是否从阅读中有所感悟,这是检验阅读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智慧,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的考试成绩也会提高。因此,我们要改进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让阅读成为“悦读”,让“悦读”成就学生幸福的人生。

  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语文阅读教学:

  一是把方法教给学生。在学生阅读时,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阅读方法。例如:怎样阅读,怎样抓重点,怎样勾画圈点,

  怎样从中感悟,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样联系实际,怎样迁移应用等等。我们在调查访谈中发现有不少教师还没有注意指导阅读方法。

  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当道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教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然而,根据问卷调查,在阅读教学中只有6.67%的教师让学生自主参与交流阅读感悟并自行结束活动,大多数教师还是将课堂的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二)注重表扬激励,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检验阅读教学的三个指标。阅读时间是前提: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阅读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感悟到更多的东西。阅读结果是关键:阅读结果是指学生经过阅读所带来的情绪、思想上的变化,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到有具体的阅读收获。阅读体验是灵魂:我们通过组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让学生想读、会读、悦读,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路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这点可从调查分析中不难看出。

  (四)坚持引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调查情况看,有82%的学生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是却只有49%的学生在阅读时会与同学、老师经常交流读书心得,有11%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根本不会写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有4%的学生想但懒得去做。我们要加强引导,按照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终身受益。我们要学习名校经验,坚持精心引导,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工作来抓。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4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有益的发展,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崭新课题。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课堂,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行之有效的手段,确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重视读中品味,提高理解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读书,在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重点词句含义,让学生理解其描述之事、比喻之理、含蓄之情,如果把一些应该让学生品味的词句忽略了,学阅读势必达不理解作品意境的效果,因而不能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比如教课文《骄傲的孔雀》,学生刚接触文章内容,还没细细地品词品句,如果这时候盲目地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显得造作了,结果学生在读到"孔雀昂着头,挺着胸脯,拖着美丽的尾巴,沿着湖边散步"时,只能"感情不够,动作来凑",学生笨手笨脚地摆出昂首挺胸的样子,其实并没有体会到孔雀的"昂首挺胸"是自以为天下第一,是目中无人的表现。

  二、重视学习过程,训练思维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教师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满足于学生说出正确的结论,而忽视儿童的思维过程,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请你说说思考过程。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起到了一种交流作用。某学生回答的结论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马上否定,教师应该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这样能让其他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逐渐明确是非,认识不断深化。在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中,全体学生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创造表演机会,培养表达能力。

  给他们创造机会。语文教材中,有故事性很强的'记叙文,不这有童话、寓言等体裁的文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学生登台表演文中的故事。只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讲台当舞台,学生自己表演,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了事。小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教师要会很快地进入角色,在极大的兴趣中施展才华。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有生动有趣的对话。当学生戴上头饰演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时,同学们乐极了,演到小白兔对老山羊说:"我不要白菜,你就给我一些菜籽吧!"时,同学们议论纷纷,在热烈讨论中理解了本课的主题。这样,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有趣的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人人登台演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绝不单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提高认识能力。只要我们明确语文课素质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儿童的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5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

  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

  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

  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6

  一、调查情况

  我于xxx年10月份,对我教学的一所省一级中学的高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以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2、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3、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自行答卷,包括喜欢和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对上好语文或学好语文的建议和对策。调查在高中一年级某班进行,共63人,其中农村出来的学生占大多数。回收有效答卷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影响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存在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且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一)中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技能方面:

  a、语言幽默、活泼。

  b、引导成功,博学多才;讲解清晰、有章节。

  c、教师与学生相处像朋友一样,有亲切感。

  d、教师教态很好,上语文课像欣赏艺术一样轻松。

  2、学生自身的喜好方面:

  a、喜欢读小说,觉得小说很有意思。

  b、喜欢演讲,而演讲需要丰富的语文艺术。

  c、喜欢唱歌,而歌词上的`语言文字要有意义和感动他人,离不开语文。

  d、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伟人事迹。

  e、喜欢语文中的趣味文字游戏。

  f、喜欢语文课本上的一些诗词句,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3、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方面:

  a、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可以学会怎样做人,体会人生。

  b、文字表达的思想内容让人陶醉;文言文含蓄;能丰富人的情感。

  c、可以有助于写好作文,有成为作家的梦想。

  d、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可以咬文嚼字,提高思维能力。

  e、语文可以让人更有气质,可以提高交际能力。

  f、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科目有帮助。

  g、语文本是我们的母语。

  h、语文与生活有关,应用广泛,涉及范围广。

  j、学好语文可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礼仪了解得更深刻。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外,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很浓的,教师应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

  (二)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理由

  1、语文学科的内容方面:

  a、古文难记忆。

  b、议论文枯燥。

  c、太深奥,难以理解古诗文、阅读题、一词多义等。

  d、语文的知识面广,不易精通。

  e、害怕写作文、周记、日记等。

  f、语文作业有太多的文字,题目难理解。

  2、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方面:

  a、理解能力较差。

  b、写作水平差。

  c、表达能力不好。

  d、反应慢。

  3、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a、看见教师还有点恐怖感,造成紧张情绪。

  b、一直以来语文成绩都不好,形成了定势的心理阴影。

  c、不适应高中的语文教学,熄灭了对语文的热情。

  d、有“学语文出社会无用”的观念。

  e、对语文完全不感兴趣。

  4、外界因素的影响:

  a、课堂环境不好,周围同学太吵。

  b、授课教师的形象不好。

  c、语文教师板书的字迹潦草,凌乱;字体不美观。

  语文作为社会群体性的语言,是广大人们群众使用的交际通用工具,它具有社会性质的特点,人们必须要使用与运用它,否则,对于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分工,语文对于有的人来说,作用的范围就不再像其起初的历史时期那样重要了,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用语文或“官话”,同样可以生活。比如生长在乡村的居民,他们与城市或官方接触比较少,于是他们根本就不用使用语文作为他们的学习或生活的工具,而他们懂得自己的本地土话就可以过活,哪里还在乎学或不学“语文”这一种官方语言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对他们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同样语文对于他们的子女也是如此,就是学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他们将来也是在农村生活的比较多,而他们也会学着自己父母,也对语文不感兴趣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不喜欢语文的理由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内向和胆小,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甚至受了“语文无用论”的定势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寻求好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

  (三)对学好语文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策

  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适当加大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意见:

  1、教师上课时不要过于严肃认真;“幽默值千金”。

  2、可以在授课时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日前发生的事件或国内、国际新闻,使学生有更丰富的材料去写作文。

  3、语文课应该互动多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发言,有思考的余地;授课的内容范围要广一些。

  4、最好能向学生传授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当前中学生的心声。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知识与精神需求上要求很高,为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新时代的教师们一定会寻求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去培育那些“祖国的花朵”。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7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模式而不思改革。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本学区抽取的80名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等方面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下:

  1.问卷表:

  ①你最近读课外书了吗?

  总人数

  读过

  没读

  80

  28

  52

  ②你不看书会觉得不舒服吗?

  总人数

  A会

  B不会

  80

  22

  58

  ③你每天都看课外书吗?

  总人数

  是

  否

  80

  12

  68

  ④你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看书?

  总人数

  A课间

  B中午

  C晚上

  80

  12

  25

  43

  ⑤你的书从哪里来?

  总人数

  A自己买

  B借

  C有时买,有时借

  80

  38

  24

  18

  ⑥你和同学交换课外书读了吗?

  总人数

  A交换

  B不交换

  C有时交换

  80

  11

  36

  33

  ⑦你读书作读书笔记了吗?

  总人数

  A记

  B有时记

  C不记

  80

  14

  38

  28

  ⑧你有自己的藏书吗?

  总人数

  A有

  B没有

  41

  39

  ⑨你喜欢看什么书?

  总人数

  A童话故事

  B作文

  C其他

  80

  46

  18

  16

  ⑩你每天看多少时间书?

  总人数

  A半小时以下

  B半小时左右

  一小时左右

  D更多

  80

  37

  26

  13

  4

  2.归纳分析:

  此次,我们围绕抽查的学生的阅读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量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我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学区内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主要表现在:①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刊杂志甚少,阅读过文学名著的更是凤毛麟角。②阅读方式单一,学生多以阅读作文书为主,阅读其它书籍的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状况实在堪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开思路,想办法,广开阅读之门,搞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吸纳书中的营养,以积累好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决定对阅读教学采取以下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彻底改变“阅读耽误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缺乏的条件具体来看主要有时间、方法和书籍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等。

  (三)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学生内发性学习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和好奇心。只要好好地培养儿童的兴趣,自然会带动它们的独立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并使之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四)确定阅读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年级段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并按不同主题给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二至三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快乐阅读”。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四至五年级为一个段,这个段的主题是:“广泛阅读”。

  这个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能力。

  (五)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六)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大垭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8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初步的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

  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

  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

  我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学会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9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聘小学语文教师快速成长,尽快承担起明光小学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教研室领导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各学科教研人员从11月8日起对XX市新聘小学语文教师和乡镇小学转到城市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课堂教学调查。本次调查充分发挥教研处的组织作用,让他们牵头安排教研处各校新聘教师集中在两三个乡镇的中心小学,以借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我们的老师和科研人员按照科目一个个上课,听完之后有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不仅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并着重提出了改进方案。让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训,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具体调查简述如下:

  一、优势

  1、这些新聘小学语文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3.3岁。他们是教育局严格按照招聘指引,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层层选拔出来的,最后获得了职位,不容易。所以,他们年轻,精力充沛,工作态度端正,情绪饱满。

  2、新聘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其中汉语占70.6%,初教占29.4%。他们可以说是优秀的专业人士,扎实的文化知识。教师资格证都是高水平的初中,完全具备小学学历。

  3、通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他们有一定的基本教学技能;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教育理念;能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方法;初步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知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方法;基本上可以用普通话实施教学,语言清晰,教学风格自然。

  第二,缺点

  1、教学理论素养缺失。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还没有完全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2、没有掌握备课的基本步骤,机械地抄现成的教案。至于设计教案的想法,不知道,只是为了学校应付检查。

  3、缺乏岗前培训。缺乏基本的教学套路,学生注意力不够的时候往往会抢着去教。在教学中,基本上是老师让学生听,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只有前排的几个学生不能照顾到班上所有的学生。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学习的实践,教学也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4、不能掌握教学的`基本环节,步骤混乱。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一般两个课时完成。在教学中,他们经常混淆不清,分不清课时。

  5、上课板书,粉笔字写的很差,基本属于“火柴棍体”,很不规则。它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推荐

  1、校准是为了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这些新聘的各科老师有知识,有精力,有热情,但缺乏经验。因此,岗前培训是他们教学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他们教学生活中的关键一环,我们学校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学校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指定专人负责,扎扎实实地实施。

  2、建模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让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循这种模式。让他们坚定地迈出第一步,打牢基础,掌握一定的技能,然后让他们在教育的舞台上自由奔跑。比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一节课通常在两小时内教完。第一课时的重点是看信;第二课时的重点是学习拼写。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节课

  (1)用“情景图”引出字母。

  (2)字母的识别。

  (3)利用“留声机”增强对字母的记忆。

  (4)利用“语境歌曲”巩固字母的识别和阅读。

  (5)画红色模仿学习写信。

  第二节课

  (1)复习字母的识别。

  (2)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掌握拼写方法。

  (3)用拼写法练习拼写。

  (4)描红,抄音节。

  “字符串识字”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般两个课时就能教完。

  第一节课

  (1)激动人心的进入。

  (2)通过汉语拼音自学汉字。

  (3)把文字和事物联系起来。

  (4)串联读词,读写结合,描红仿影。

  第二节课

  (1)复习巩固生词。

  (2)把单词读成串,边读边想。(把每行字读成一串,想象画面、场景、场景等。阅读时)

  (3)一系列文章形成积累。(把单词作为韵文一起读,把它们作为背诵来读)

  (4)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此外,还有阅读教学模式和作业教学模式。等等。

  3、严格训练就是严格训练。即学校要充分研究新聘教师的特点,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内容脚踏实地地实施培训。采取培训掌握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检验理论效果,总结形成教学经验,再实践,不断总结提高,直至达到目标。尽量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努力早日成才,为明光基础教育服务。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乡从20xx年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三、研究成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3.语文与生活适当联系

  怎样的教学才能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包装”语文。二是把语文“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语文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4、答案多样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提倡和鼓励答案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客观存在着差异,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多样的答案是必然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答案多样化。答案多样化并不是说答案越多越好,多了学困生接受不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连一种答案都不能完全掌握;而是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5.教学评价个性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在堂课中,笔者经常见到:有位同学回答出问题,教师就“某某同学回答正确(很棒),让我们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在些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问题的情况下,也是茫然随声附和。这样的讨论几乎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很好”!“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1

  摘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一要求标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的质量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能否熟练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同时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质量。为此,积极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索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识字效率,推动识字教学的不断发展,必将成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的追求。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新课标 基础知识

  引言:

  新教材低年级识字量比以前增加很多,每篇课文要求识字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且字形复杂,难记易忘,常常是学着后面的,忘掉前面的,师生都感到很累,很难完成识字教学任务。而“汉字难认,汉字难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又小,见识也少,思维也差,这又是一个事实。那么,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就成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急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实习期间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运用适合孩子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识字效果,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习惯。

  (二)调查方法。

  采取听课、跟踪普查和行为观察方法。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西安市铁五小学低年级(二年级)部分学生,每个班级平均30人,共120人左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20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能掌握1800个左右汉字的在80%以上,这些学生基本上能独立阅读儿童读物,能把识字当作是一种乐趣;掌握1600个左右汉字的学生在17%左右,这些学生阅读部分儿童读物有一定的困难;还有近3%的学生达不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这类学生在独立阅读上存在困难。

  调查结果分析可得: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能很好地达到识字阶段目标,极少数还有待加强。经采取听课、跟踪普查和行为观察方法可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识字教学方法逐渐多样化。

  现行新教材中,看图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多样。基于这一教材的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也相应地进行着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从单一地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逐步过渡到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方式,更多地结合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甚至也做到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学识字。这也充分说明,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教学要求,开始引起部分教师的足够重视,联系了课文和生活的识字教学,学生学习生字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例如:铁五小学二(5)班上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张静老师在教学“在乎”一词时,从课文内容入手,学习课文中“小男孩在乎小鱼”,进而又将这个词的教学扩展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说说还有“谁在乎谁”。这样子的识字教学拓展,这样子的联系,不仅仅使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了,还充分体现新课标所提的“大语文”理念。在课堂识字教学上,教师的理念还是跟上了新课改的步伐。

  (二)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逐渐增强。

  “音、形、义”是构成一个字的三个因素,以往识字教学时,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的现象多,使重点很难实现,难点更不易化解。有些生字的“音、形、义”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进行分析掌握,不用教师分析到家,但对于较难掌握字的“音、形、义”应重点出示。对于这一点,教师也已开始意识到,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如二(2)班上的《识字七》这一课,刘琦老师在教生字时,对于学生日常经常碰到熟悉的生字如“锦鸡”的“锦”,一笔带过,并未多加着墨,而对于“牢”、“丛”等难懂的生字,刘老师不仅讲解了字音,还拓展分析了字义,尤其是“丛”这一字。像这样教师能抓几个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难学的字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多媒体逐渐普及。

  随着小学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现代教学媒体已得到普及。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借助先进教学媒体进行识字教学,这样不仅省时省力效果好,而且精彩的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情趣。

  (四)忽视了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重视对每个字教的过程,但通过教,使学生了解识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逐渐多样化,但教授识字的方法上,学生的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五)家校配合力度不够。

  铁五小学有着它独特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地比较分散,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带来了不便,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另外家长也不了解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以及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就无法指导孩子学习,这两方面的原因,从而又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学,回到家中就遗忘的现象。

  (六)综合分析。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识字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经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给识字教学还是带来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并没有把识字作为负担,相反却成了他们的乐事。

  三、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再也不能墨守成规,要锐意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力争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学习。

  1、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识字形式。一般生字教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找出自己想学、会学的生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集中识字,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也可有意识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归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指导,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更是如此,学生总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指导方式起着定向作用。由此可见,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的规律性知识,以顺利完成对汉字的分析综合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3、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

  小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学过的生字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很容易回生。儿童掌握字词,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对于所要把握的,听懂了,也不等于完全掌握了,还要看会不会正确地、灵活地应用。多练习、多应用,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学字词,都要尽量给予充分的练习和运用的机会。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

  四、结束语。

  总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注重在语境中理解字义,注重识字方法的交流与创新,注重写字规范的相互评价,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自我评价和获取评价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和热情,培养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创造性识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2

  因为本课是一篇实用性文体,比较枯燥,为了把这类课文上活,我做了各种设想和尝试,所以在上课之前的精心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力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自学环境,用心研究本课的学习重点,掌握文章的知识框架,写作手法,同时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自觉保护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体现孩子们的自学为主。从自学生字词开始,到小组讨论研究每个步骤,都以孩子们的思维为主。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加深了理解,说句子也会更合理。课堂上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阅读、思考、质疑、解难,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知识,加深印象,感受精彩。

  孩子们的精彩在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本的自我感悟。讨论中我感受到他们思想的`碰撞,如秋月、君宇、炫溥、依涵等同学提出的建议都很有见地。我喜欢这种活跃的课堂,更喜欢孩子们精彩的呈现。

  遗憾:在拓展训练中,30%左右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围绕内容有学校的食堂、孩子们乱花零花钱、对家里的花木展开调查等。从选材的问题、写作技巧问题上,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调查报告的认识不是很清楚,还很模糊。应该在指导上下功夫,多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去展开有效的调查。重点要学会仿写。多多练习吧。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3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于XX年9月,对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1、难读。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165人拥有各类图书1426册,生均8.6册。胜金乡中心小学图书室学生用书18196册,生均12册。但是,由于学校开设课外阅读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2、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4

  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近50天的教育实习,希望通过实习,深入到中学教学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本次实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实习总结。期间积极努力,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亲身收获颇多。同时我考了我实习的中学& mdash& mdash第三十中学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语文课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里介绍一下我的实习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

  在我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解决问题、介绍时代背景、广泛阅读课文、讲解生词、分段、分析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整个过程简单而枯燥。另外,大部分老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更是枯燥乏味。老师按照固有模式在平台上讲了很多,学生在平台下做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讲的学生似乎抱着一定的兴趣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是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对象。这不仅束缚了年轻人积极的思想,而且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正确引导学生,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接受好老师的教育,有权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在因素,知识的真正获得和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因素。学生主动学习作为内因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是对老师和课本最好的外因也会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上课提问。

  我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老师会在课堂上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对错问题,或者是自己选择提问、填空,甚至是自己问自己、自己回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回答的很好,但是学生的回答显然非常仓促,习惯性的不深入思考,回答的很快,而且这些回答一般都在老师的控制之下,以至于课堂牢牢的控制在以老师为中心的氛围中。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际上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三、教师课堂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些学生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老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一些学生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答案,透露出他们不寻常的思维痕迹。但一般情况下,老师不够敏感,只对学生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的回答有的老师评语单一苍白,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恰当恰当的'评语,让人觉得老师的语言是空洞的。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谩骂表扬,不管问题的价值和学生回答的价值,老师都是一个调调是的,很好,很好。等等。这种随意的表扬,让很多同学觉得很随意的回答问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是对教与学双方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讲课的内容。

  听了一个月的语文课,发现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插入这样的话:这个字和这个字很重要,考试的时候也经常考;注意这句话的翻译,可能会涉及到考试;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学生好好看看,类似的题

  整个语文课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次学生听到这种话,都会反应迅速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很明显,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考试内容代替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记得上课的时候,我试着和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你看,我们班可以这样扩大和延伸吗?也许上课会更有趣。老师简单回答:没必要考!我惊呆了。我不考,就不说。语文教学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很困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说:中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衍生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考虑。这四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些理论目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主要用课本。如果课本上有什么,他们会给出一个模型解释。课本上什么都没有,老师就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提。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提高,人文素质,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都谈不上。

  然后,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可以自律,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进步,希望取得好成绩,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且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很累很快乐,学习兴趣浓厚。

  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抄作业的现象在班里相当普遍,近90%的学生反映了班里抄作业的现象。

  二是学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实习学校的学生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都在4个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的作业时间每天都在2个小时以上。如果每门课的作业都一样,学生如何应对?即使三科每个作业花两个小时,学生也完成不了。其实这么多学生抄袭作业,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真的太重了。由于课业负担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监督,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

  这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的所见所感,也是我这个月考察的收获。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良好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出现脱节。我们只期望教师的个人素质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越来越能适应实际教学。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15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8日——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三建乡中心学校小学部

  调查对象: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小学学生

  调查方法:

  1、听课

  2、座谈会及作业教案检查

  调 查人: 向彦桥 白将军 黄平 李力

  为了解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我校的普遍现状,我们对我校小学部通过访谈、听评课、查看教案作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合作、参与”等新的课改术语能在课堂中频频出现,教师的角色行为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如:“谁来帮帮他?”“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运用。如“同桌互相读读,先左边读,再右边读,读得好了再表扬表扬”“老师跟你合作好吗?”“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三、四年的课改实验,的确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部分课堂富有亲和力,学生敢想敢说,生命课堂的构建越来越显著了。

  2、多数教师能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江美老师的拼音教学课,师生关系融洽,把四声的拼读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引入汽车的行驶,生动贴切,学生爱学乐学;李亚红老师笑容可掬,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让孩子神气活现,字词理解更是联系实际,如在教室里找一找,在图上看一看,在读中想一想,用动作演一演,用声音学一学,课堂富有生命的气息。总之,多数老师能在课堂中创情设境,通过游戏、故事,激励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能很好地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二、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尽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取得一些较为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传统教育观念仍占主流。

  多数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素养。只盯着学生的字词划会了吗?意思会背吗?课文会背、会默写吗?只瞅着学生卷面上的成绩,不能着眼未来,阅读、感悟、朗读指导、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

  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教师主宰课堂,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处处越俎代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已有运用和体现,但因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而流于形式。听、说、读、写训练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不能较有效地进行指导。

  总体来看,大部分教师理念相对新一些,青年教师普遍有一定的课改意识,角色行为体现了较浓的课改色彩;老教师虽然老,却因外出培训的机会多,课堂教学虽然传统,但能老中求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中青年教师因外出机会少,在传统的路上走得较远,角色转换不够到位,还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2、教研教改意识不强,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农村村级学校教师人数少,没有专职语文教师,部分教师既教语文,又兼教好几门其他学科,平时教学任务繁重,自学、集体学习、相互听评课相对较少。现代教学手段未发挥应有作用,教师缺乏资源意识,同时,据调查80%教师未使用媒体教学,20%的教师只有在集体观摩时才使用。

  由于缺乏学习、研究,加上教师基本功不过硬,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方式方法趋于传统,三维目标被机械割裂。

  由于观念陈旧,素质不高,致使教学方式方法趋于传统。虽然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方式上应该采用现代理念倡导的参与式教学,但从课堂观察和访谈中看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强,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自主读书、讨论交流的时间过少,三维目标被机械割裂,教师重语文知识的讲解,重字、词、句的意思的讲解,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课文肢解为孤立的字词句,而且字词句的教学只停留在会认会写的层面上,很少能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也很少讲求学习的方法,编儿歌、顺口溜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极少运用。拼音教学除能适当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外,教师一领到底,很少以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少运用编儿歌、讲故事,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问到底,以问代讲,以问代读,问题缺乏针对性、启发性,挤占了读书、思考的时间。语文自身的魅力,教师的人格力量等没有充分调动,教学感受不到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中优美的词句段很少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典型句式和写作方法,很少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美的画面、情感,很少启发学生在读中感悟,受到熏陶和感染;而是喋喋不休地讲解问答,过繁过细的分析,课堂缺乏生命的气息。如翠鸟的美、荷花的美,不能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听读想像,而是在简单的读一遍,提几个问题,找到答案后再齐读一遍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4、朗读背诵及作文教学,缺乏指导,急待加强。

  (1)、部班级唱读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缺乏引导矫正意识。一提要重视朗读,课堂上从上课到下课,齐读声不绝于耳,范读、领读、个体读、默读、快速浏览等很少运用,而且缺乏朗读的层次性和有效性指导。想像读、图文结合读、情读、欣赏读等被忽视了,而是浮光掠影泛泛一读,以为达到了朗读的要求,文章的情、神、色、味均化为乌有。

  (2)、虽然决大多数教师重视背诵积累,但很少将背诵引进课堂,很少讲求背诵方法的多样化,而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事半功倍。

  (3)、访谈中,多数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作文教学太难,教师不会辅导,学生无话可说,胡编乱造、病句满篇、土话连篇,更有许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好让学生读背《作文选》。”细一分析,除了教师不会辅导,学生缺乏发现的眼睛、生活内容单一外,一方面贫穷落后的乡村生活和文盲半文盲家庭教育,使学生缺少一个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课外阅读量、背诵经典诗文的数量和课标精神相比少得惊人。95%的学生把教科书、作文书及大哥大姐们读过的课本作为主要阅读内容。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文学名著农村学生几乎未曾见过。没有厚积,焉能薄发?作文教学确实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开发的一块荒芜地。

  三、建议

  1、加强培训学习及教学研究,切实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上级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各级学校要多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熟悉课改精神,加大教育科研力度。要多给教师“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机会;教研部门要深入基层学校多听课、多评课,坚持“送教下乡”,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学校要利用仅有的电教资源,组织教师多观看光盘,多收看空中课堂,多组织观摩教学;广大教师要加强自学,向特级教师学,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教。只有广大教师在理念上受到充分的“洗礼”,才能较好地实现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化,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2、教学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废弃过去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注入式教学,要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切实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基。

  3、各级学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背诵积累。开放图书室,动员家长购买图书,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同时要鼓励学生背诵积累经典诗文,增加语言积累,丰富人文积淀。

  4、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把改进作文教学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两大课题,自上而下,形成合力,通力研究,形成适合农村学校较为科学、操作性强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5、教育行政部门要关注基层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人员紧缺,合理解决和分配人力资源。建议不应以学生数为定编标准,切实减轻基层教师繁重、繁杂的教学任务,以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三建乡中心学校办公室

  20xx年11月20日

【语文教学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07-08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02-01

教育教学调查报告02-05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9-07

语文的教学总结03-08

实习教育教学调查报告02-27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7-15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29

语文《琥珀》教学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