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子读后感 篇1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又重新学习了一下《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我很喜这本书,他的一些话看似平常其实很深奥,全书共五千字,但是所阐述的道理确是很耐人寻味的,尤其是老子阐述的水,具有极高的哲学道理。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懂得如何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抗争,它处在人们最不屑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李小龙曾经说过:“你把水放进杯子里,它就成了杯子的`形状。你把水放进瓶子里,它就成了瓶子的形状,你把水放进茶壶里,它就成了茶壶的形状。”
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哲学韵味很深。水没有形状,更适应于万物。所以我们也要像水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处在什么环境下,都像水一样,无孔不入,适应万物。
老子读后感 篇2
不系轻舟顺水流,也无欢喜也无愁。
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戏评一首:
诗句恰如顺水流,得了章法便无愁。
当知意趣十分妙,自有功夫在里头。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激赏!年轻人有这等悟性,了得!且放轻舟任水流,洳何?顺字浪费了遁字似不如跳字明快起承稍弱。顺水流和任水流意思差不多,感觉还是顺好,顺有一带而下的淋漓,任有随势漂流的起伏。与雪版探讨: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作者读老以不系之船喻之,不可能是逆流而上,自然是顺水而下并暗合无为自然之学说,所以,我说顺字浪费。
老子的哲学没有淋漓只有平淡,而此绝句正是对老之悟,若说顺势淋漓,则与转结意境不合。很不错的一首,真有老庄的风韵。诗是伟峰对老子思想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对伟峰诗的认识,至于对老子的.认识,我可没有羽公深刻。起承感觉挺好的,转结更得老子精髓。喜欢这样的诗味。信游山水意微酣,袖卷烟霞钓翠峦。
鸟语梵音唯欲醉,一肩明月一壶禅。草叶风吟老师评得很到位!
拜读学习好绝!问好李伟峰!绝句格调谐和,尤其转结有新意,喜欢!
老子读后感 篇3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
老子读后感 篇4
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做人就要有水的柔。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逃避不了竞争,只要人不断的向上攀爬,就会遇到与你争锋的对手。而“柔和”,就是需要我们在接人待物的的'时候,谦卑而乐于助人,求同存异。因此,“柔”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克刚而柔。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必备境界,一种养生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认为的“净”,是万物都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其本质的真实。《道德经》上说:“净能躁君’,也就是说净能克服一个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净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无法净下心来,就无法深入思考,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学习如何一个人独处,使自己领悟“净”的奥秘,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样为人处世才不会急躁、轻浮。
老子读后感 篇5
智者见微。应该说,真正影响我们命运的,常常是我们视而不见的细微。古训曰:“司命者,微名也。”现代社会管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以一例示之,此前在商场购买儿童床,品牌货,价格为国内之最。然而,送货比约定迟了五天,商家解释说“我们也不想这样”。安装时最主要横板发错货,厂家说没关系只需要再送过来。妻子发现床柱有轻微裂痕,安装师傅解释说:“安装完就看不见了”。
听完解释,我笑了,叫妻子不要再寻找其他瑕龇,最后检查一下有无安全问题即可。不是我不想要好货,而是我明白有些人每天忙着找理由解释,又或指责别人的不是;另一些人则忙于表现能力和超越自我,两者截然不同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因此,妻子与之争论的结果也已然可以预料。
老子读后感 篇6
老子,是我国道家创始人。公元前600年生,公元前470年去世。他推行道家思想,写了《道德经》。
其中,老子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文就是:人什么都没有最好,制度不要,金钱不要,道德不要,什么都不要。每个人都浑浑噩噩,这样最好!易中天教授又说,自从有了照相机,美术系的人都不会写生了;自从有了复印机,各个系的学生差点不会写字了。所以说机器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想,对呀,机器和科学都不是万能的,有了汽车,谁还会骑马呢?科学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一面标志着某种东西被淘汰。
老子的.话的确很好,如果每个人都浑浑噩噩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罪犯了,也没有武器,没有战争,全都是和平的景象,这样岂不很好?
虽然道家思想没有被世人推行,但是道家的中心理念——逍遥游,升上了天,成了神仙的思想。
老子读后感 篇7
这本《老子的智慧》一书,用睿智的笔触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对道的独特体悟,借庄子之口解释了《道德经》八十一章的要义精髓。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未有天地以前,就已存在;它生出了天地和万物。道,是清静而无为的,它可以体会,却不能看见;它可以传授,却不一定被领受。林语堂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然而,人们心灵渴求的却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于是,老子这谜般的智慧宝石,便传到变化繁杂的注释者手中”。本书生动的语言和通透的思想值得一读再读。谁的一生不是“一团矛盾”?而你要做的只是把幸福看成一场生命的寻常,活出你想要的样子。20xx努力践行:
1.过简朴的生活,保持精神的自由;
2.阅读和写字的习惯,让思想更充实;
3.跟随内心,寻找真正喜欢的事情;
4.放慢脚步,享受闲适的时光,欣赏身边的风景;
5.不取悦任何人,爱应该珍惜的人。
老子读后感 篇8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韩非子的`《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在秦国却受囹圄,最终命丧黄泉,进言的巧妙药方在自身上贻笑大方,可悲!可叹!司马迁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为李陵事件辩护,遭到武帝宫刑惩处,进言的《说难》别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实在是不幸呀!
【老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经典语录06-19
读《老子》有感03-23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12-15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10-09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3篇)02-03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7篇10-09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12篇)04-02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20篇)04-22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