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1
去年暑假繁峙“全员大培训”时候,我有机会最早接触了张卓玉厅长编写的《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那时,对于新课改只是一知半解,对于“教育模式”这样高深的理论也存在 敬畏,虽然书早已到手,却一直束之高阁,从没有认真打开过。
寒假的时候,接到局长的读书要求,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我试着翻看了这本看似沉重的著作。但没看几章,我就有种追悔莫及的感觉,整本书平实晓畅,无论教育的核心,还是班级的授课,完全没有深奥厚重的感觉。这里没有佶屈聱牙的理论堆砌,没有深刻尖锐的现实批判,甚至省略了注解、引文,读起来仿佛与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娓娓畅谈,沁人心脾。
现在,当我又一次认真翻看《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没有了负担,多了份享受,常常会不自觉得陷入沉思,仿佛进入一片新天地,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全书共十二章,各章相互独立,从新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谈到新模式的宗旨框架,从教师角色的转换说到学习主体的变换。在它的指引下,各种课改的困惑疑难都迎刃而解。作为一名曾植根于讲台的教师,一名跟随课堂的教研人员,我愿意关注的还是课堂、教学。所以我反复阅读了前七章,由于学识和见闻的局限,对于心智品质和公共精神,我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和浅显的,不敢妄谈。我还是得老生常谈,关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
其实,刚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从理论上认识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人们认为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教育也可以有如此深的学问,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最初,老师抱着学生走。这是我读书时老师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老师走向学生干什么?很简单,三个字,“注”、“填”、“灌”,老师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是否能够消化,一股脑儿得往进塞。学生就像没有感情、没有知觉的机器人。目前,这样的课堂,应该说是被彻底淘汰了的。
后来,老师带着学生走。这是我刚登上讲台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教材干什么?老师以各种美妙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食欲,让学生垂涎三尺。然后老师边讲、边问、边答、边纠,直到学生弄明白问题。这种一般称之为“启发式”教学,比起“填鸭式”,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因此,目前,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兴未艾。
但是,这里的启发还是老师启发,“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有价值、无价值的问题绑架着学生走向文本,又带着一堆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是权威,不允许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
现在,老师跟着学生走。这是新课改以后的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在前面干什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老师在后面跟着走,启发、诱导、点拨、提醒、指引。这种局面才算得上是课堂师生关系的新境界。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2
对于“教育新模式”这个名词,我作为一个从教三十余载的老教师听的很多,也曾有所思考,但做的不是很多。当我读完这本《构建教育新模式》书时,似乎看到了我们今后的课堂。利用寒假我读完《构建教育新模式》这本书后,感慨万千,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感悟。首先是预习。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时,总会提个预习。而事实上这个要求很模糊,模糊到几乎略去不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开始是什么时间呢?对一个内容学习的开始往往是在上课后打开教材才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时候是非常无奈的进行满堂灌,而学生又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日复一日,很多学生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收获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区别于传统模式教学,新模式(有称之为项目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或代表西方国家最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的课堂)从大体上的基本结构构成是三个:第一个是课前小组学习,第二个是课堂展示交流,第三个是课后巩固提升。在这种新模式下,第一个程序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要进行深度且认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到能在还没有讲课前,学生已经开始做题了,相对比较简单的题都会做了,这就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真正的去读教材,去理解内容,自己能掌握的绝不带到课堂上。
当然,看到这里,很多老师可能会向我之前一样存在这样的担忧:若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又或学习了却谎报已经学懂了,怎么办?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学生进入新模式课堂是有门槛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这些内容哪些是我完全懂了,懂到什么程度,懂到可以给全班同学讲;第二个就是这节课的内容里边哪几个还不懂,需要在课堂上解决。再是讲授。看到这个词语就可以想到老师站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画面,而这种现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将成为历史。那么,课堂干什么呢?那就是第二个环节——课堂展示交流。
近似于一个研讨会,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这个小组自己学习的收获,在交流、展示过程中提不同的意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是不耻下问的精神。“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有国外的`学者说中国这个国家缺少一种精神————叩问精神。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人,为什么缺少叩问精神?传统的课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什么东西都讲清楚了,学生只有一个任务:记,他根本不需要思考,而在新模式下,小组探究制在机制上把探究这一理念落在了实处。最后是成绩。据已经如火如荼进行新模式改革的学校来看,能够稳步、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任务以及作用是想办法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老师的备课是要研究方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带到学生学起来,老师需要关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组织构思好一堂课。对于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些疑惑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如何实践到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完善!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3
假期里读了一本《构建教育新模式》,看到书名,我有点抵触,以为是一本伦理性很强的书,谁知看了第一节后,就爱上了这本书。书中文字简练、平实,让人平静,却引人沉思。全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全部文章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作者的观点鲜明,新模式的宗旨是重建教育结构。回想起去年读的一本书《大教育论》,两本书都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交流,学生评价等进行了重点的阐述。正好我们学校对教育新模式极力推崇。每当我审视自己的课堂,不得启发,思维受阻之时,这样的书,总是能让我豁然开朗,越看越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感想:
开卷之初,在《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到,新教育模式最直观的变化是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坐学习。和大家一样,看到学习小组我也在想,小组一词和小组这种组织形式是早已存在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小组活动也一直存在着,小组讨论、小组值日等。作者把班建制和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系统、客观的比较。从座位的形式看,以小组为中心的围坐取代了一教师为中心的排座,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几十个人的班,而是学习小组。小组围坐制有效的保障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人都在参与,人人都是主角,这些都是排座的形式下难以实现的。
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颠倒”现象,自主学习在先,课堂学习在后。学习的起点不再是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是课前的小组学习。
再次,“学时”取代了“课时”。讲授式教学,学生的课前、课后等课外学习的时间远不如课堂听讲那样重要,而新模式下,把学生的学从课堂拉长延伸到了课外,小组的优势在于课内、课外都可以开展,课时到学时的转变可谓是巧妙。
最后,展示将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当然,课堂展示的效果要取决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上的默契合作。在我们改革的起始阶段,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导演这个角色,指导学生了解展示的形式和方法。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在我家的厨房,我永远是配角,我一般是站在我爱人的身旁,像一位小学生乖乖的完成老公布置给我的一项项任务:洗碗,洗菜,剥蒜,递酱油等。我很认真,很服从,也省心。有一天,爱人换了一种“领导方式”:做饭,炒菜我全权负责。我顿时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我可以独当一面了。我要做的,不再是听话,被动的接受,而是筹划:我得整体考虑有多少事情要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快。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自由人与奴隶人的区别在于,奴隶人只知道要做某件事,自由人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想,不管是怎样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最终都归于一句话:大道至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有鱼,更要有“渔”,这才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教育真谛!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相关文章:
构建道德课堂心得体会06-02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8-30
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09-28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2-23
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08-20
构建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范文04-07
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精选18篇)05-24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5篇03-01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4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