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大的身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1
翻动着手中的书页,一行行清晰的字体换换浮现在眼前,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便如放电影一般,渐渐地,从心中驶过……在书中,陶行知给予我的的第一映像,便是简简单单却又包含的无限意义的二字——伟大。
伟大,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词,却包含了我对陶行知的敬佩,憧憬与感激。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那天,他喝了点酒》这篇中,他自己在学院中制订了“不喝酒,不吸烟,不赌博”之后因不想辜负陆大哥的好意,而在外面喝了酒,如果是别人,自己犯了错,而自己又是校长,换做其他人决是一了百了,而陶行知,回到校后,却是自己到了反省室,可见陶行知对待的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是一样严厉。在《点金的手指》中,陶行知所说的话更是让人啧啧赞叹,他用那么一个早已听过的故事,通过简练的语言,让人懂得了一开始的是不能想到的道理。在《四块糖的奖励》里,更是让我们对陶行知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他,是多么的仁慈,多么的善解人意,在学生拿起花盆砸另一个同学后,他并没有去骂那位同学,而是和蔼的,通过简简单单的四块糖,让那名同学自己认识到了四个道理,这一种亲和的气质,与特殊的教育方法,是现在的老师们所不能拥有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是用一种正确的方式,让小孩子想到了自己曾经放弃的.梦想,是啊,要是自己的父母也能这样,想陶行知对小男孩这样,不是一味的去责怪,而是让他看个透彻,这一种对孩子的理解,是曾经许多人绝对做不到的。
陶行知,这样一个小小的徽州人,却是人类生活当中的一颗明星,他那高大的身影,已深深地应在世人心中。如今,我中明白,为什么就连郭沫若也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并且为了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省(市)委、省(市)政府批准修建了陶行知纪念馆。他,就是那么一个伟大的人,以致陶行知三字在不知不觉中刻在了世人心中。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2
曾经有那么一位伟人,他四处传递着知识,他推广了“平民教育”,他就是被誉为万世师表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我曾经有幸看过他的一本书,名叫《高大的身影》。其中,“我们也能识字啦”,“抢救幼苗”等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的主张表现着他正直的人生观,“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做贡献”的座右铭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满腔爱国热忱,这些有关陶老先生的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那天,他喝了点酒》的文章。他讲述了陶先生有一次在去别人家时,被好朋友逼迫不得喝了些酒,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陶先生回到学校后,竟直径走进反省室进行反思。结果,陶先生面壁思过的故事被宣扬开来。
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陶行知的守纪精神真值得我们赞扬,酒,是每个男人的诱惑,陶行知却能经得住诱惑。但我就远不如他了,网络游戏对于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使我常常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而不能专注于学业。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知错即改。他在经劝喝了朋友一些酒后,还能清楚认识自己定下的校规,自己犯下的错误,竟会自觉进反省室进行反省,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反省,因为学校人很稀少,没人知道他喝了酒。还因为他是被逼着喝的,所以他完全可以推卸责任呀!但陶行知并没有选择逃避,他选择了一条诚实正直的路——在反省室反思,这正是应了他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种不逃避,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正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呀!
可我总不如陶行知,我在犯了小错误时,总是想着逃避,总是不敢面对现实,有时还讨好“受害者”,让他不要打草惊蛇,惊动老师。现在与他一比,天壤之别呀!
读了他的文章,我思绪万千,我也一定要向陶爷爷学习,使自己也能向他一样成为心灵的开拓者,智慧的播种者,文明的传递者!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3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诗句让我敬佩陶行知先生的奉献精神;四块糖的故事让我敬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艺术。但那也是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我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精神的真谛。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再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自"。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不正是我们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吗?新课改强调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播者,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学法的指导者。教师教得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出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让自己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不仅强调教师的教的内容,更注重教师教的方法。他主张教师应"以学定教",而不是我们教师认为的"以教定学"。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法子应该根据学的法子,那么教师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呢? 自然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的多就教的多,学的少就教的少;学得快就教的快,学得慢就教的慢。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高效。又何乐而不为呢?
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认为的教育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谓的书本教育,就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本教育也发生变化。生活即教育中,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其实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教什么。
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不仅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法,更要学习他的"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陶行知先生的精神。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相关文章:
雨中的身影美文03-18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02-12
街灯下的身影美文03-20
高大上的英文自我介绍12-04
高大上的英文自我介绍3篇12-04
读后感03-24
笑猫日记小白的选择读后感_读后感06-27
老人与海读后感-读后感-高三01-13
《豆粒儿,你的信》读后感-读后感800字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