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个人都体验过父母的慈子与教诲,而这些正是生活中所通过不同方式体现出来的。而傅雷夫妇对傅聪的爱便体现在家信之上。
所有的家信一直都围绕爱、笑、人生和艺术来写。
爱,体现在当傅聪经受痛苦时,父亲会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尘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入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孝,在于虽然傅聪在国外,却愿将他所有的事情分享给父母,并把关于自己钢琴进展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与父母分享自己比赛时的紧张,受到波兰人民、音乐家们喜爱时的激动和欢喜。虽然回信会常常慢些,但他内心却一直敬、爱、孝着自己的父母。
人生和艺术在于傅雷话语之中。“一个又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是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真正的演奏家也必须是有创造性的演奏家……
为了指导儿子把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傅雷不知写了多少封信,用了多少纸、墨。
问我为什么喜欢《傅雷家书》?原因无非这是这本家书不让我读到了父爱、母爱。傅雷在教育傅聪的同时也一并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如何处事,感悟了许多人生中蕴藏的哲理,令我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反复咀嚼的书。看似普普通通的家信,却饱含着最为真挚的父子之情,傅雷先生那份深沉的父爱令人动容,这份亦父亦友的感情也着实令人羡慕!信中除了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谆谆教诲儿子了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子的`关系并没有如此幸运,又有多少父子能像傅雷和傅聪这对父子一样,能够成为知己。正如李宗盛在写给他去世爸爸的《新写的旧歌》中写到: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的成为知己,不幸的只是甲乙。有多少家庭,父子关系过着过着就成为了甲乙。
我不免想到班里某些男同学和父亲的关系令人担忧,父亲面对自己的儿子恨铁不成钢,孩子埋怨父亲专制严厉不理解自己,甚至某些家庭父亲教育缺失。我觉得这和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关,我们中国大多数家庭中,大都是母亲承担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学期始末开家长会,也是母亲参与的多,日常和老师交流孩子问题的大多也是母亲,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亲比母亲更重要,父亲对孩子人生哲理,性格品质上的引导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注重于亲子教育,让孩子未来更加强大。
爱之深,责之切,很多父母也像傅雷先生当初一样,对孩子非常严厉,随着年龄增长,内心又日益柔软下来,不免悔恨自己对孩子曾经采取的严苛行为。人生就是如此矛盾,父母子女一场,结果如何,不仅需要学识与涵养,也看缘分和运气。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共同学习,理解彼此,陪伴彼此,成就彼此。
傅雷家书读后感3
一封封家书,一份份无尽的思念。家书有限,但那颗赤子之心却永远与家,与国,与世界的脉膊相连——
我慢慢走进傅雷那深沉的世界。
整本书可以看作是傅家在13年给孩子寄出的书信的“合订本”。也许你只会认为,这本书就是来讲述亲人间的思念。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才看第一封信,我就愣了。“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这不是一封家信吗?怎么像个“忏悔录“呢!后来我随着后面的深入阅读以及资料查询,才发现,傅雷曾因孩子的缺点和顽皮而动手,在那时,傅雷还并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父亲。正如同现在许多家长直到孩子长大了,才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每一位家长都有这一份愧对。我的母亲看到这也有些感慨。她长叹,第一个把这种感觉说出,不是傅雷,还能是谁呢?
第二个令我深有感悟之事,就是傅雷在书信中留下的那个孤独的背影,傅雷在五八年被打成:“右”派,六一年又摘下,可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就我而言,读完傅雷家书,也有许多难以理解之处,何况昔日呢?傅雷的思想和精神是崇高的,高到当时的人难以理解。寂寞他如同托尔斯秦泰一样“痛苦地清醒”。只得养花种草,去排解苦闷,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与儿子通信。傅雷曾还恳求儿子多写信来,希望能给孤独生活以光彩。傅雷的苦难,是在社会与他人的不解产生的。但他在如此煎熬情况下依然保留着赤子之心,创造
属于自己的世界,再想如今许多少年,总不能悟静之理;日复一
日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时若他们能一读傅雷家书,必会为傅雷的赤
子之心所感有动,从而有所发现。
也许傅雷他自己就是一本书,方恨悟性不足,不得看透,也希望能在未来也会有更多收获!
傅雷家书读后感4
本周老师让我们读《傅雷家书》中1955至1956年,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我从中读到了对艺术的尊严和一个德高望重,德艺兼备的艺术家——傅雷。
艺术家用严肃认真对待一切,文中说: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也就是说艺术的表现动人,一定是从心里的纯洁来的,要不然怎么打动听众,不管是在哪些方面都保持纯洁善良。
《孟子·离娄者》:“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就是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赤子之心,一开始我想到的并不是多么伟大的事,而是助人为乐。在我的班级中,同学们都非常友好,上个星期,我的涂改带坏了当时我环顾四周寻找涂改带的踪影,然而没有找到,我开口向班长借,班长用她那纤细的手指拿起涂改带,面带微笑把涂改带递给我。当时心里非常开心,用完后我还给班长并表示感谢,班长说没事儿.....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人的道德,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助人为乐是罪人的根本,也是一种美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用人美德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如果在大街上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了,有的人却只会路过,有的人会转头看一眼便离去(可能是怕惹是生非),但也有的人义无反顾的去将老人扶起来。我们应该保持原本的纯洁善良,共同打造一个拥有和谐风气的社会。
最后,愿赤子之心,永远流传下去。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能有像傅雷这样的一个父亲,那真是三生有幸啊。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父亲,他常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有错误的话就会和孩子道歉,非常真诚,像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上的信中,他这样写到:“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还有“真的,巴尔扎克说的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父亲,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身为父亲的会写出这样道歉的.话,都会感动,无论是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会释然的
傅雷还是个尊敬的长者,常常能给孩子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鲜明中指出。像在一九四五年中的信里写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意。”这句话同样也警示了我,让我知道失败后的目标会在哪里。
从书中的处处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沉的爱和浓浓的亲情,傅雷家书也是我们该看看的家书,它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清楚阐述出来,我们也应做到信中那样,不然父母操心,将它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看过这本书后,我也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向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书,但日新月异,科技飞快发达,书信也许早就被人淡忘,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我们的爱,也会像傅雷的家书一样,藏在轻柔的话语间,或是心灵的深处,也许寥寥几句,也许一个笑容。
傅雷家书读后感6
老师力荐《傅雷家书》,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 同学***是开夜车一口气读完《傅雷家书》的.第二天,生性好动的他第一次认真地与我交谈.从他仍陶醉在书中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是深有同感的.难怪,他的父亲也不在上海,也许那位父亲不会像翻译家傅雷般写下洋洋家书,但他必定会不断地把爱送到儿子身边.傅雷那来自远方的父爱与此多么相似. 我的.经历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似.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儿时写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的.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小学的我图文并茂的书信. 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生怕缺什么似的.制作爸爸送给我的模型的过程,更是"无微不至",只差没把所用工具的价格写上了.而某天早晨我掉下一颗牙,不仅详细叙述,还画出"退伍者"的"个人照"及嘴里"残余部队"的"集体照",自己看了都乐个不停.这些小事成为感情交流的载体,我哪能少写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与父亲团聚后,不必远隔千里;《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傅雷家书读后感7
所以的书都读完,最后两本书读起来的味道截然相反。《骆驼祥子》这本书是著名文学家老舍所作。该书里面有大量的方言。。使人的理解上有些困难很难读出味道来!所以重点说说《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父母典范:傅雷夫妇二人写给出国留学,学音乐的儿子傅聪的信。内容不乏也有极少量的方言但是编者都加以解释出来。。先说傅雷夫妇二人苦心孤诣,辛苦一生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孩子。
傅聪——著名钢琴大师;
傅敏——特级英语教师。
孩子们优秀同样傅雷也是我国有名的.翻译家。精通法语《傅雷家书》此书中有父亲傅雷书信一百四十三封,母亲朱梅馥书信四十一封。夫妇二人的书信各有各的特点:父亲傅雷他的信都是教育子女,而母亲朱梅馥的书信则侧重于生活管理方面。例如书中多次提到教傅聪怎么理财,大多是出现在母亲的信中。
书中父亲教育孩子傅聪的一个经典:“先做人,再做艺术家,……最后才做钢琴家”他希望儿子傅聪成为一位“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经他的教导,现在的傅聪的确是父亲所言的那样。所以《傅雷家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书中的家信看似是写给自己的儿子,实则也是在写给我们。书中的精华不是读一遍就能全部吸收。需日后反复多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8
每个人都体会过爸妈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爸妈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读后感9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经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我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所以,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当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职责。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可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我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人生是一场攀登,胜利是沿途风光,一昧沉迷只会错失一览众山小的机会。我们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登上更高的山顶。
——题记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不错的。读了《傅雷家书》,我大有收获。它使我产生强烈的共鸣:不骄不躁是成功者必有的良好品行。傅雷说得好:“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证据。”
傅聪之所以成为一代杰出的钢琴家,我认为与他强大的`意志力和虚心密不可分。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固然枯燥无味,但在琴声中磨炼出的是深沉的意志以及对音乐的热爱的一种升华。
生活中处处充满挑战。一个人会有遇到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定要沉下心照常学习和工作。事事太顺利了,容易使人忘形。
六年级有几次考试我连续考出了好成绩,于是我有些飘飘然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也不好好复习,以为自己都会了不必再浪费精力。
果然世上绝没有放纵过度而不食其果的事。
我骄傲的姿态直到经历期末考试后才放下。因为我从全班前三降到二十名开外。我感到十分沮丧,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后来班主任老师给我讲了项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骄兵必败的原因。
我把这次教训铭记于心。在认真地对待学习后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可以进步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骄傲却蒙蔽了我的双眼。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再次获得优异的成绩,并一直保持了下去。
一次成功不能说明一切,比别人更优越也不是夸耀自己的本钱。虚心才使人进步。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一封家书,饱含着异地亲人之间那浓浓的亲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能体现出家书的可贵之处。在《傅雷家书》中,不仅仅只有让他人动容的亲情,还有那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我想,在这本书的背后,作者不仅仅是想让我们体会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更是要借助傅雷夫妇对孩子的“唠叨”,来教育我们,传递他们信中所写的做人的道理,在静默中展示着父母的关爱,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传授生存的知识,分享艺术的美。
在一封封信中,更多的是父母和孩子在唠家常,这也表示了在他们心中,亲情要高于一切。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在父母的唠叨中渐渐成长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也在不胜其烦的重复一遍又一遍,我们可能会觉得烦心,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我们有未尝不知道这是父母的关心,即使许多人有时会克制不住自己,做出什么与父母对立的事。所以以后,我们更应该要知道回报父母,他们对于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自出生以来,对我们成长最好的养料。
承载在这一张小小的纸上的`东西,可以说很轻,轻如鸿毛;也可以说很重,重若泰山。它不只是一纸家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傅雷通过家书,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同时也带着对傅聪一次次成功的欣慰和鼓励。傅雷教育孩子以“先做人”为底线,由此可见,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极为严格的,但在严格中又透露出隐隐的关爱,指导他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人。
在浓郁的亲情中,纵有千言万语,都将只传达出对亲人的问候。哪怕身隔千里,也斩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身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谨记,百善孝为先,做人不能忘本,让“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傅雷家书》,满满浸透着傅雷对傅聪成长的关怀和教育的苦心孤诣。
这份巨大的心力投入,从傅聪的音乐天赋在童年显现时便已开始。傅雷在《傅雷读书与做人》一书中给朋友成家和的信中写道,“拿事实来说,他(傅聪)今天的路,没有一条不是我替他开辟的,但毕竟是他自己走下去而走得不无成绩的”。
作为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得足够好,且多是唯恐自己付出不够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孩子究竟应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傅雷 在“傅聪的成长”一文中有关教育理念的论述值得参考:
“第一,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
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即以音乐教育而论,也绝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
对成年后傅聪的教育,傅雷说,“有一个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这是傅雷的教育观。
从这本家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视野,经年累月地,如春雨润物般滋养和开化着傅聪的内心,使他完成了人格和世界观的建立,这是最基本也是最艰难的攀登,攀登的高度,便决定了视野的所及。这也是本书给读者的启示。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打开《傅雷家书》,我心中感慨万千。这本书代表的是智慧还是亲情?
打开《傅雷家书》我仿佛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傅雷在其中与儿子傅聪大谈音乐:劝他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夸赞他的节奏很稳,与他讨论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中式的古典与西的古典,催着傅聪给自己寄来唱片。当然,傅雷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学家,也与聪谈到他对李白杜甫诗作的看法,注重对他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他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引领他对中国古典文化分析透彻。
打开《傅雷家书》,我仿佛打开了亲情的`大门。傅聪在离家第二天,付雷就想给他写信,作为父亲,他将自己的爱子之情跃然纸上;当傅聪告诉他想要回家待一段时间时,他却极力制止,作为父亲,他虽然对儿子去外国留学有无尽的痛苦,日日夜夜思念着他,但他又希望儿子能在国外拼搏进取,不耽误儿子宝贵的学习时间;作为父亲,他引导聪养成良好的礼仪;作为父亲,他鼓励聪多用书信与他交流,愿意给他做一面镜子,一面忠实的镜子;作为父亲,他告诫儿子:“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让他制定计划,完成计划,做事不拖拉;在儿子与子弥拉生子时,她又提醒他们勤俭节约,和睦相处……
董卿说:“家是一个温暖的词,她让灵魂有了归宿。”那这本书是否是一对父子智慧灵魂的归宿呢?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一封封行成于笔尖下的信,去承载着父母对儿子最深沉的爱,读了《傅雷家书》,你会发现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字里行间却都流露着亲情的温暖。它将亲人之间的最本真的关心,都完完全全的记录了下来。
这本书虽然不能与那些名垂青史的著作相比较,但是他的每字每句都是真实的,都带有着感情。全方位的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这本书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关心,爱护。它厚重而不失轻松,深刻又不日常,本书以小见大,简单平凡的笔触向我们解释了傅雷一家人的亲情的温暖。
在这一封封家信中,傅雷用亦师亦友的语气与儿子热烈的探讨艺术,并向儿子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这位翻译大师身后的艺术造诣,傅雷家书他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更是一家人亲情的体现。
这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语言,这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家常。却朴素又不失温暖,书中有悲有乐。有的更多的是身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傅雷先生不仅是儿子的楷模,更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同时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使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他告诉了我如何做人,告诉了我读书并不是提高修养的唯一途径,他告诉了我人要学会礼尚往来,他就像是书中的一位父亲,一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着我,约束着我,让我越来越认真的开始我的生活。
人人都说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相信《傅雷家书》这本书一定会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使我的未来更加丰盈。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家,是在风雨席卷大地的时候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候的一丝慰藉。读了《傅雷家书》这本充满亲子之爱的书。我感受到了亲情之伟大,之绚烂。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45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父子之间谈艺术、谈人生、谈道德、谈做人,开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我打从心底里,感叹于这伟大的爱。他们之间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坦率得像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从艺术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质需求,从做人的基本道德谈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长谈个天南地北;推荐书籍、推荐汉代石碑上的`刻画,共同欣赏人类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纸张,漫出天际的父爱令我动容。傅雷先生病重,却依然坚持给儿子写信、寄信,只为儿子在异国他乡为人处世时多一份后盾,过得安定;又担心儿子在国外语言的干预下忘记中文,傅雷先生细心地找来了许多古籍帮助儿子……何来这份坚持?是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爱,是一种伟大的本能。我赞美这温暖的本能,叹于它的朴实而绚烂。回首,我们的父亲不皆是如此吗?
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对子女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地成长。
从这里边我想到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许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来越低,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自己去冒险,就让他去……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3-29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8-16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06
傅雷家书感悟心得02-10
傅雷家书教学教案06-16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15
读傅雷家书心得03-20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1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2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