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传的读后感

时间:2024-02-25 07:34: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岳飞传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岳飞传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飞传的读后感

岳飞传的读后感1

  轻轻合上《岳飞传》,我心中充满了万千感慨。

  岳母刺字,他不喊一声痛;与金兵交战,他百战不殆;面对奸臣诬陷,明知凶多吉少,他却仍然舍生取义;最终昏君昏庸无道,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代忠义之将赐死……看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惋惜之情。

  一代名将如此逝去令我叹息不止,在当今社会,能如此舍生取义的又有几个?岳飞一生虽历经坎坷,但所拥有的功绩非同凡响: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流传千古;二圣被擒,他因惋惜而东方三拜方才进食……如此爱国之士谁人能及?

  放眼当下,仍像襁褓中婴孩的我们,离开了父母就难以生活,无法自力更生。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却越来越庸懒。小时候懒惯了,长大了呢?简直不敢想像。我想,要是人人都有浓浓的爱国之情,那样多好!每人都为国家出一份力,是渺小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有一份一份源源不断的小力量,终究会汇聚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那力量,会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更进步。

  而我们小学生,又如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呢?其实十分简单,好好学习,努力查漏补缺,长大后为祖国争光,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还要多阅读,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虽说现在各个搜索网站都有许多知识可取,但哪有书本好?网络上有众多诱惑,但我真正感兴趣的,唯有书。

  是书,让我认识了岳飞,明白了“舍生取义”的伟大以及“精忠报国”的志向;是书,让我知识渊博,写作时下笔如有神助;是书,使我对这世界有了新的'看法:这世界,有书,真好!我在阅读的世界中,思想策马奔腾,用阅读带来的知识,努力学好每一门课,以便在以后,造福中国。

岳飞传的读后感2

  寒假到了,在空暇之余,我再读《岳飞传》,感触颇深。

  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戎马一生,战斗在抗金最前线。他以光复中原为己任,以收复失地为目标。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兵,是爱国教育的学习典范。

  岳飞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自古家贫出孝子,国破出公卿。岳飞自幼出生寒门,师从周侗,他勤奋好学,时常划沙写字,顶雪习武,终究练就了一身好本领。1125年他在京城枪挑小梁王,初露锋芒,踏上了从军之路。他聪颖智慧,用大刀破了金兵的“拐子兵”;郾城之战;朱仙镇大捷,均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岳飞廉洁正直,不谋私利。他曾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题青泥市寺壁》中他写道:“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侯万户侯。”像这样正直的官员,在古代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岳飞有着坚定的志向,毫不妥协的'立场。他坚决反对“议和”,终其一身为实现光复大宋的事业而奋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江红,就是岳飞一生的真实写照。

  绍兴十一年十月,宋金达成和议,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投入狱中。大理寺内,御史中丞何铸见到岳飞背部“精忠报国”的刺字,大呼:“强敌未灭,诛杀大将,绝非社稷长久大计。”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高宗下旨,赐死岳飞,是年岳飞39岁。

  合上《岳飞传》,我不由黯然泪下,无尽的痛惜和感叹涌上心来,正如岳飞所写:“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传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岳飞传读书笔记06-22

岳飞传读书笔记11-17

岳飞传读书笔记(精选3篇)06-17

岳飞传读后感12-13

《岳飞传》读后感04-28

《岳飞传》读后感04-28

岳飞传读后感12-18

岳飞传读书日记300字(精选3篇)06-20

岳飞传读书笔记(通用3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