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

时间:2024-05-11 08:53: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呐喊》读后感【必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呐喊》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呐喊》读后感【必备】

  在一个社会中,为什么会有人清醒有人麻木?在听到呐喊声后,有人持续麻木,有人却陡然清醒?恩鑫同学读完《呐喊》之后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麻木的人不愿脱离他们所处的麻木的状态,因为在这里他们只需机械化地重复早已完全占据他们自身的行为,效仿着千百年来如此的模式,不必去思考变化,安逸于他们所认为的安逸,但他们早已被吞没于社会的、个人的简单性规律的无底深渊中。”同时,他也看到麻木者在何种状况下才可以被唤醒为清醒者,请君细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真是促人思考呀。薄薄的一本《呐喊》,真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呀。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恩鑫同学的阐述吧。

  《呐喊》作为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其中的文章都选自于百姓每日的质朴的生活中,在这一段由辛亥革命向五四运动过渡的阶段,旧时固执的封建思想与革命的浪潮相互交织,先生执如椽巨笔,深刻勾勒出在这一时期中隐藏在百姓中的深层次矛盾,表现出对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与封建观念的尖锐批判,更展现了鲁迅先生发自肺腑的对民族的忧患与对社会革新发展的呼唤与呐喊。

  在《呐喊》中,我们注意到很多作者笔下的人物都处于麻木与清醒的交汇处。开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中所谓“迫害狂”的人,正处于这二者之间,他从身边皆是麻木的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的延续者与继承者中清醒过来,看透了“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的迫害的事实,悟出了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向吃人的社会发起反抗,最终以“救救孩子……”结束。

  于此,不禁无法不能想到,麻木的人为何会清醒,而麻木的人又何以会一直麻木。所谓麻木者,便是以冷漠与无视的目光看向四周,没有斗志亦没有不满,任凭时间车水向前,而自己仍是停留在原地,止步于自己本身。而清醒者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与社会,产生了主动的思想与意识,能够主观地表象外物与自己,并接受吸纳表象的结果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可以称清醒者是具有精神的,因为精神是人的目标与目的,是一切自我意识所思维之自在,具有精神的清醒者能够确信自我的实在,因此,在麻木者与清醒者之间所区别之处,在于后者能够理性观察外物,而又能够辩证否定自身,给出独树的结论。

  麻木的人不愿脱离他们所处的麻木的状态,因为在这里他们只需机械化地重复早已完全占据他们自身的行为,效仿着千百年来如此的模式,不必去思考变化,安逸于他们所认为的安逸,但他们早已被吞没于社会的、个人的简单性规律的无底深渊中。我们注意到,在《药》中,当众人们听到夏瑜对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并且被打后反说阿义可怜后,纷纷说道:“发了疯了”。可见落后而无知的麻木者们,当面对人群中少有的清醒者时,所表现出来的极度的抵触与排斥,他们不愿相信有如此的清醒者的先进的思想,恍然悟出的只有“发了疯了”,而后又沉溺于“谈笑”中。

  在考虑麻木者的转变与维持时,首要而不可脱离的便是人本身,因为人作为单一而独立的个体,不能单纯视为同一而无差别的自然人,而还应考虑到人的先天意识这一先验的特征。我们注意到,在一个人的初始阶段即婴儿状态时,就具有这一类似的差别,有的婴儿不断地想要爬向床的四周,即使摔落也依旧如此;然而另一部分却只是静静地仰躺,任凭垂涎,也不为所动。一部分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反思,他们能够将先前自身所仅仅视为对象的外在之物,转变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又能将自己的自我意识拓展到并非仅仅作用于自身而是普遍作用于真正现实。这样,这一部分人便具备了感应外部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他们可以在众人对暗无天日的封建制度与礼教习以为常而甘于压迫之际,发现其“吃人”的本质,从原有的“吃人”的行伍中脱离出来,大声疾呼,与现实反抗。他们曾经也是麻木的“吃人”者中的一员,而这个脱离的过程不啻受个人因素所影响。

  这一过程还需考虑麻木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我们不妨将这一因素归结为 “线”与“点”。所谓二者便是段时间与点时刻之区别。“线”之段时间以其时间长久而影响着麻木者,具象出来便是日复一日的压迫与剥削,使他们心中深埋着的希望之种慢慢萌发,从其在悲剧中的潜伏状态中作为现实的自我显现出来,原本笼罩着他的麻木的阴影成为可以被他直观表征的现实,使他意识到成为自在自为的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他的意识开始将真正正义的东西与自我的本质相连,承认自己曾经的过失;正如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所述,“因为我们遭受痛苦的折磨,所以我们承认我们犯了过错”。麻木者之所以曾经是如此的行为者,是因为他曾隶属于他的消极而无行动的机械规律中,在他逐渐承认与之对立的,即清醒时,他原来所从属的规律就不再构成他的实体。所谓“点”之点时刻便是某一瞬间,在这一眨眼瞬息,或历经一事、或触目一景、抑或听闻一言,使人醍醐灌顶,悟道之一瞬而豁然开朗。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麻木者转变为清醒者的过程中,贯穿了前文所述“线”之段时间,由麻木无意识的逐渐式微,到精神性的内核缓缓破茧成蝶,必然会经历一“点”,代表着旧事物的完全消逝与慢慢诞生的新事物的完全占据。在这一时刻,他日益变化着的自我在现实中找到了对照,引起了自我意识的极大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并牢固了先前所树立的正义自我本质。在《一件小事》中,作者看到车夫撞到老女人后,认为老女人只是碰瓷而促车夫毋要理会时,车夫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向前走”,使作者的心灵受到震撼,“促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在这一刻,作者深刻的发现底层百姓中仍然有着善良与真诚无私的真挚情感,重新书写了他的做人与做事态度。

  从外在的视角来看,我们将社会横向剖开,看到同一时间的所有空间由麻木者与清醒者构成。这二者由最初的麻木者占据大多数,到清醒者揭起旗帜,带领麻木者转向清醒。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时间中的演替,而是特殊的时空演替,既包含了特殊空间中状态的改变,又包含了时间的延续。最开始的一个清醒者从铁屋子中清醒过来认清了所处的时局与环境,唤起了身边数个人,他们也发觉了眼前的黑暗与压迫,奋力向墙壁撞去,震动振起了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从睡梦中魂悸魄动、愈发惊恐,茫然地看向四周,徒然看见了竭力撞墙的人们与同样不知所措的人们,为了不被撞墙的人与四散奔跑呼喊的人撞倒,他们只好低着头加入了撞墙的行列中。这便是在时间序列中的麻木与清醒,如果说初始的一个清醒者所唤起的数个人都是开化而清醒的,他们都明晰当下的状况,明确未来该向何方,该如何行路,那么被震醒的人们必然与这些人们不同,他们不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更不是按照自身志愿笃行不怠的人们,而是乌合之众一般盲从。那么如此,他们是否是真正的清醒亦或仍是麻木则有待存疑。

  麻木与清醒,两个对立的情形,在交汇中勾出《呐喊》所在时期旧中国的景象。麻木,是铁屋子的底层架构,但因为有清醒,让人们相信希望,相信他之所谓可有。

【《呐喊》读后感】相关文章:

呐喊的教案02-20

《呐喊》教案04-02

《呐喊》心得03-25

《呐喊》优秀心得05-14

呐喊阅读心得01-02

呐喊的读后感05-20

《呐喊》读后感08-28

呐喊读后感09-22

《呐喊》读后感08-30

呐喊的读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