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最近,在名师工作室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中,我们共同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耐人寻味,每一句话都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教育与生活的真谛。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尘一样,书中的文字不断擦亮“教师”二字,为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写到,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对待儿童要充满对人的信任与和善,要学会发自内心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人身上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他指出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缺点就遮住了教师的眼睛,如果教师用幸灾乐祸的态度对学生吹毛求疵,学生就会用同样的方法令人不得安宁。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自我检讨自我约束,并学会善意待人。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淘气鬼乌拉在集体活动时跑到密林深处捣乱,他没有发脾气,而是借此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把全班同学带到一个隐秘的洞穴藏起来,“我们不去找他,让乌拉来找我们”。当小淘气鬼发现大家都不见了的时候,害怕和孤独让他惊慌失措,认识到了错误,在无声中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另一个是他把学生带到花园的一角,让他们在窝棚里通过观察过路人的神态,来学习感受别人的心情。孩子们看到了姑娘的微笑感受到她用劳动创造生活的喜悦,看到老奶奶在战士纪念碑前献花感受到她失去儿子和丈夫的痛苦,通过一次次“察言观色”,孩子们冷漠的心变得敏感起来,他们开始关心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用善意来待人。
这两个例子让我很受触动,在我们的教育中多于说教少于自悟,我们常常指责孩子不应该怎样做,却很少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训斥责骂的.结果是让孩子们敌视我们疏远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爱”使我们的辛苦付出变成了一种负担与苦刑,这不能说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有人说教育像是在照镜子,学生的一举一动就是我们的影子。我们宽容大度,学生就会友好和善,我们遵守原则,学生就会诚实守信。如果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们能心平气和地疏通、巧妙地引导他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如果面对孩子们的冷漠我们能温言细语,甚至通过亲身体验培养起他们的“情感修养”,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孩子们也会受益终身的。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让我们用爱和智慧点亮纯真的心灵,让每一个生命如花般绽放,如宝石般熠熠闪光!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书中涉及很多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了很多的具体的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书中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是我们在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赏识。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和赏识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常常刷新赏识教育的思想,赏识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在浇灌、培育与呵护中观察、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成功。使他们感到“我是最棒的!”“我能行!”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只有成功才能让孩子有主动参与一切活动的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与舒畅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沟通与关爱解开每个学生的心锁。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向我们阐述许多伟大的真理,就像他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作为新教师的我们最想应该做的,就是能够波动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如何拨动?我想就是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让学生信你;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倾听,去思考,让学生尊重你;“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献出几分爱心,学生就会回报给你几分真情,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也爱你。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在教学之路上换位思考,关爱学生,做个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好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一本深邃而丰富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引发了我对于教师成长问题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前苏联教育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了100条宝贵的建议。他不仅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给予指导,还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作者认为,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尤其在现代教育中,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善于利用这些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自我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如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我自己的教育经历中,我深感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时代的我,曾受益于那些具有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教师;而当我为人师时,也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课堂、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等挑战。《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著作,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提高教师素质和职业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给教师的建议》同样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作者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机会,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在实际工作中,我曾遇到过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等。而关于这些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了他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后,我深感其对于教师成长的指导意义。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自我发展上的不足,还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坚信,《给教师的建议》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和理念将伴随我不断成长,成为我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假期闲暇之余,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进入我的眼帘,带着对新课标的众多疑惑,我再次拿起这本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适性,先进性,丰富性,是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更符合儿童的生长规律的。品读此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令我震惊的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快速发展,我们遇到的疑问,在这里,仿佛都能找到答案,而且,犹如醍醐灌顶般,直指问题的'根本。
我是一名初中政治教师,一提到政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背”,把知识点会背了,仿佛就万事大吉了,就能考高分了。事实上,新课改以来,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这门学科就从重知识转向了重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知识的记忆是基础。这种改变其实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格要求学生背知识,结果考试并没有直接考察知识的,学生很受挫,但不严格要求学生背诵知识,学生可能连题都看不明白,成绩忽上忽下。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就会觉得越学越难了。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52条建议中,就专门探讨了“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在这条建议中,让我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也就是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而检查学生知识的做法本身,也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甚至,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有造成学生智力局限性的危险。那老师该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的丰富性呢?在建议中,他提醒我们教师: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而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求职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张力、充实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愁他学不会,考不好么!
这本书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思考与体会,这里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思想的觉醒、文明的接力、方法的引领,积蓄积极向上的力量。阅读好书,涤荡美丽的心灵;多读好书,积累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格。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一些建议与思考,也值得我反复阅读与推敲。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触很大。
在我所阅读的此书中一篇文章提到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被人们美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真正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大都存在着这样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天生的智商等种种原因,使他们的学业不佳,使他们成为校园中不被关心的人,处处矮人一等。
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成为老师的宠儿,老师关注的焦点,校园中的一等人,而先前提到的那些人就会遭受教师的另眼相看,沦为弱势群体,没人关注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思想。其实学生再怎么幼稚,他也有他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笑容,多洒一份阳光,多播一份希望,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吧。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的人则做到了,而有的人则需打一个“问号”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
试想一下,这样下去,怎么会有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也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
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特别的耐心。
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我们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了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给老师的建议》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教育经典,由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教育实践的教师,我深感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与我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相契合。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收获颇丰。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法和策略的真知灼见。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掘潜能的过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所强调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教育”。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主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情感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些观点融入日常教学。例如,我通过观察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爱和支持。这些努力使我的教学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阅读这本书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最后,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育人的事业。这些启发让我更加珍惜教育工作,并坚定了我为学生付出的决心。
与其他的理论或实践经验相比,《给老师的.建议》具有其独特之处。它强调情感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方向。此外,书中所提出的教育观点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基于作者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然而,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例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个性化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寻找答案。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将逐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基于《给老师的建议》所带来的启示和经验,我计划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我的教育方法。首先,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我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最后,我将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之,《给老师的建议》是一本极具价值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与实践它的理念和方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也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教育的真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6-22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28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4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3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28
《给教师建议》的读后感05-24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4-29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4-30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3-15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