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6-07 11:03: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通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见识到了一个之前从未知晓的民族,读懂了书中的额尔古纳河的含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化的步伐悄然而至,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映射在时代的每一个角落里。《额尔古纳河右岸》用沉稳朴实的语言,复刻了鄂温克族人的历史文明,通过文字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百年变迁,我惊叹于百年变革中这个民族的坚毅。

  作者以“我”的视角,通过讲述每个人物的故事,生动描述出鄂温克族人游牧之路上的兴衰发展史。故事里的人物很丰满,他们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真实洒脱,在面临绝境时不屈不挠,即使在日寇的铁蹄下也迸发着顽强的生命力,生与死在他们的故事中有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诠释。“希楞柱”中牺牲自己的孩子去拯救别人的萨满妮浩、坚定的驯鹰人达西、嘴快心软的姑姑依芙琳等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让这本书更加真实立体。

  《额尔古纳河右岸》如一部史诗巨著,沿着历史的脉络,把近百年的历史变革融入故事,讲述了鄂温克族人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主讲人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作为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讲述了从出生以来经历过和听说过的传奇故事,被现代化潮流淹没的鄂温克族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作为一个时代进步的缩影,故事的开头就明确了鄂温克族人下山定居不可逆转的事实,“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瓦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相较于鄂温克族人骨血中传承的自由与信仰,于主讲人这一辈的老人而言必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娓娓道来的故事也让他们的难以接受和无法释怀变得合情合理,生于自由的土地、长于活跃的年代,他们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时代的进步。

  读书时,内心无比平静,好似在某一个黄昏的下午,在老屋前听一位耄耋老人讲述他们这一生的故事,明明是最质朴的语言,却绘出一个宏伟的民族发展史。故事的'最后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似乎故事终结了,这个民族的自由之旅也真正结束了。但是时代洪流潮起潮落,百年故事并不会戛然而止,只会在历史长河中泛着耀眼的光,无论何时都会提醒我们永葆初心。

  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更多是从历史角度浅浅了解这本书,在阅读时发现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历史更迭和时代进步,还有很多隐藏的“副本”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就比如贯穿其中的神秘萨满文化、尊重生命和顺应自然的生态底蕴、游牧民族的文化符号等都值得我们去探索解读。在繁忙的生活中探寻文明与本真,感受经典的力量,犹如一场找寻自我的旅程。去读书吧,在文字中感受这场文化盛宴的魅力,在“他们”的故事中感受精神世界的富足,学会拒绝精神内耗,找寻本质和初心。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本书讲述,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以驯鹿、打猎为生的鄂温克族人们的生活。

  鄂温克族的男人们,体魄强健,枪法精准;女人们身姿优美,心灵手巧。

  读完这本书给我极强的画面感,想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巍峨挺拔的高山;缓缓流动的溪水;来了一次精神旅行。

  看到这张照片里的.藏族姑娘,突然让我想到书中鄂温克族的女人们。她身穿民族服饰的衣服头戴花朵,好像书中的人物重现了。

  鄂温克族的女人们能歌善舞,美丽善良,她们喜欢围着篝火旁跳舞,舞步灵动轻快,歌声美妙动听。

  书中原文:“我不相信那个冰凉的、圆圆的铁家伙能听出我的病(听诊器)。在我看来,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也能听出我的病月光也能听出我的病。”

  他们爱生活,爱驯鹿;爱这片广袤的森林;爱这蔚蓝的天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额尔古纳河,我查看了一下地图,是中俄边境线,右岸是我们的祖国,左岸便是俄国。

  书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随着驯鹿群沿着河流迁徙,他们喝着山间的泉水,吃着熊肉、灰鼠肉,穿着鹿皮衣,带着狍皮手套,他们的火种保存在桦皮筒中。他们繁衍着后代,热情而又离奇的生存着。

  读书的时候,我拥有了另一双眼睛,以及另一个感受世界的大脑,将这个鄂温克族女人的生活重新活过。

  我仿佛看见了他们希楞柱缝隙里的星空,看到了山间的百合和结婚时他们佩戴的野花。我仿佛听见冬季林间呼呼的风声以及他们在深夜制造的风声。

  我仿佛和女主并肩站在一起在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中等着拉吉达回家。我仿佛看到瓦罗加的长发,和他读诗时的迷人模样。也仿佛看到伊万抗日的英勇。

  我好像看到了达玛拉穿着尼都萨满做的惊艳羽毛裙,跳了一天的舞。我好像看到马伊堪迷人的眼眸及绝世的容颜。

  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我想去摸一摸驯鹿的皮毛,喂它们吃盐。我想骑在驯鹿的背上,走遍额尔古纳河的山涧。我想晒着肉干,吃着柳蒿,我想像着自己变成了一个鄂温克族的女人,勇敢、健壮、美丽又善良。

  但他们的民族终究还是走向了现代文明,历史的河流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裹挟着河流中的砾石及金石汹涌的前进。

  当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出现使鹿民族鄂温克族的时候,当鄂伦春小伙转赠狍皮帽的时候,当达斡尔族重新训鹰的时候,当爱吃鱼的赫哲族穿着鱼皮衣的时候,这些英勇的民族带着他们的民族特色惊艳了世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推荐,才有幸读到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到了鄂温克族在原始森林的狩猎生活,令人心生向往。简单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一切都很简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故事也很简单,而这一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他们的一切都很简单,简单生活是传承,是积淀,在他们信仰的神庇护下,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一直都生存在山林中,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顶多是交换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从小到大与驯鹿为伴,积累了足够的生存经验,才让生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饮酒欢畅,直到天亮。看完这本书,会对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恐惧,不胜其烦,很容易对那种生活心生向往。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适应那种生活的,在那种环境下,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享受那种生活了。

  读这本书,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不断地有人死亡,而这本书中讲故事的人,大多数故事都与死亡有关。面对生命,面对死亡,他们虔诚而又豁达。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死亡的豁达,才是这本书令人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生与死总是那么动人心魄,生死之间有大秘。死亡一直笼罩在鄂温克民族的头顶,生存环境虽然风景优美,但是生存状态恶劣,大人小孩随时都在经受着死亡的考验,虽然他们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存,但是再多的经验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一次狩猎都能平安归来。

  书中给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个女人,从她小时候直至生命的尽头,把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她有一团火,是她出嫁的时候,她母亲送给她的',这团火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老去。火是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的火苗,预示着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她在周围的石头上画了很多画,那些画我们没有看到,只能根据描述想象,但正是这种想象,反而让那些画变得鲜活起来,那些画上的驯鹿,蹦跳着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也让我们更加渴望身临其境去欣赏那些画作了。

  最后,他们部落的人大多数都下山了,定居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习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平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又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看看日月星辰,聆听泉水叮咚,听听是否还有那串串鹿铃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温克族,数百年前,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带。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结构安排巧妙,叙述沉静婉约,文字灵动优美,其风格鲜明,意境深远,与其说它是一壁诡秘绚丽的神奇岩画,不如说是一卷血迹斑斑的民族史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桦林、驯鹿、希楞柱等,构成鄂温克人生活的物质组成。他们崇尚玛鲁神,信奉萨满教,珍爱火种,定期从安达(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张等换来子弹、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所需。他们在像伞一样的希楞柱里制造“风声”,繁衍后代。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游猎的生活。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不断遭受严寒、猛兽、疾病的侵害。在现代文明挤压下走向衰落的生死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条揭秘通道,使读者近距离观望到它短暂若流星飞逝的`光华和亮度,其顽强坚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爱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与气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猎的父亲林克,能干善舞的母亲达玛拉,隐忍孤独的伯父尼都萨满,刁蛮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软弱胆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壮的弟弟鲁尼,善良博爱的弟媳妮浩,自私固执的拉吉米,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耐人寻味。

  额尔古纳河啊,你流到银河去吧。干旱的人间……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着他们的泪……这人世间深重的凄风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远,他们如晴空飞过的鸟,没有任何痕迹。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倾心著写的这部力作会带着一个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类发展长河,重温人类进程史中的某种悲哀,或许某种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够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我合上书,依稀看见日月照耀的“鄂温克小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路,散布着鄂温克人的足迹和驯鹿梅花图案;一团腥红滴血的落日,在苍茫波澜的额尔古纳河上,下沉,下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如果你的生活中遇到遗憾、离开、死亡。它们让你久久不能释怀,你可以试着读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的开篇就让你着迷“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然后手不释卷,读完深深呼出一口气,反复思索,斩断内心的纠缠。

  这本书初读起来的感觉像极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复杂的人物关系,古老的民族部落,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敬畏自然,人性坦白,不断上演的死亡与新生……读到后来发现两本书都是描摹一个家族多代人的发展与落幕,静静地开始,热烈地发展,安静地结束。

  作者那像散文一样的行文风格,交待死亡没有铺垫和渲染,非常自然直白容易接受。其实正是如此啊,人生大半遭遇都是不期而遇,大多意外与晦暗的明天没有预兆和暗示,它说来就来了,赤裸裸摆在你面前,就是这样了,你看着办吧。能怎样?只好让心变得更加强大,一切压不垮你的终将成为你的铠甲!

  他们可能是鄂温克族也可能是鄂伦春族,也可能是任何一个被现代文明冲击走向消失的古老部落文明。他们的生活简单,就是解决温饱和繁衍后代。在书中他们的部落最小单位叫“乌力楞”,逐水草而居的移动房屋叫“希楞柱”(后来政府建的林中聚居区房屋叫木刻楞),仓库叫“靠老宝”,父亲叫“阿玛”,母亲叫“额尼”,信仰的神叫“玛鲁神”,神封的'驯鹿首领叫“玛鲁王”,神选中的部族守护者叫“萨满”。

  他们敬畏自然,信仰神灵,也敬畏生命。严肃对待生死,成年人死后选择“风葬”,未成年死亡后尸体装进白口袋放到山体阳坡,上吊死亡和吊死的树一起火葬;生孩子要建专门的产房“亚塔珠”。风、水、树、星辰、月亮、太阳、驯鹿、白桦树、苔藓、蘑菇、露珠……自然界万物有灵;他们顺应自然而迁徙,默默守护生态平衡;他们传承千百年流传的火种,古老但青春活波。他们小心翼翼守护文明,却力不从心,时代洪流如贝尔茨河江水滔滔而下。

  正是因为有信仰和敬畏之心,他们没有律法、医院、冗杂的组织机构,只有酋长、忌讳、善良、萨满、柔软的内心和高度的自觉,彼此高度信任,生活井然有序,他们才配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所谓文明的现代人,难堪此任。

  在这个故事里死亡与新生交替上演。当讲述者“我”的弟媳妮浩成为萨满,每当她救活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孩子,连同腹中胎儿,她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尽管心在泣血,但是萨满的使命使得她救人的心从未动摇。她失去的孩子也许化成了光、化成了鸟、化成了悬崖上的黑柳树,生命轮转,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书中说,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总有一些看起来跟你有关的人在你的记忆里不知所踪,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

  人生种种,皆是常态,向前走,时间才是最大的赢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它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和民族命运。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深受感动。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纠葛,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例如,主人公瓦霞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而依芙林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对待感情真挚而执着,但最终却被命运所摧残。这些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深感震撼。作者通过对额尔古纳河畔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苦难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例如,小说中的瓦家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维护;而依芙林则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仍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历史的残酷。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优美动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和文化魅力。

  总之,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深深地被其情节所吸引、被其人物所感动、被其语言所感染。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人生经验和精神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自然的灵性。自然的神奇。聪明的鄂温克氏族人。这是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直接的感受。我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种动物,驯鹿。他们随着它迁移。与它相依相存。他们这样评价他们的驯鹿。“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里的游鱼;冬天,他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怎么能跟他们相比呢”。

  我从来只觉得,什么焚香,不过是迷信而已,何况那里的萨满,只是跳跳唱唱。可当我看到,当那虔诚的萨满,跳了整整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把重病的孩子就好,让身上的伤疤瞬间消失时,我惊叹了。同时,对萨满那种奉献,妮浩临产前,拖着重重的身子,穿着厚厚的神衣,艰难的跳着,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坚持。最终,别人的孩子得救了,自己的孩子却没了。满身的鲜血。心里隐隐作痛。由此,我对这看似迷信的东西,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与慢待,更多的满怀深深的敬意。

  他们虽打猎,但他们更懂得生态平衡,他们从不砍伐新鲜的树木,只是摘废弃的干柴。他们敬自然,爱待自然,如同自己孩子一般。他们随自然的变化,随动物的习性、习惯迁徙。驯鹿、树木、河流、清风、月亮、星星,他们与它们相依相伴。

  他们不喜欢,闷闷的刷满白墙的屋子,他们喜欢晚上伴着星星、月亮入眠。他们对大自然所寄予的一切,是如此的保有虔诚,如此的珍惜。

  林克打猎的场景,伊万巨人一般的力量,妮浩充满生机救人于危难之时的舞蹈,西班造的鄂温克文字,希楞柱里那团永远不灭的火,清澈的河流,成群的驯鹿,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或许,这样氏族的生活无法与我们现代生活各方面的便利、先进相比拟,但我想,当你最接近于自己心灵的那一刻,所有的便是最珍贵的。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或许是我们生活的节奏。但当你停下来,静静的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或许会有时间,感叹时间的流逝,静静的欣赏初春的美景,道路两旁的树木已渐渐发出了嫩芽;静静的看老人拉着小孩,说着笑话,开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静静的看花开花落,一切无法比拟的美。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会想到希楞柱里那一团火,想到那晚上照进来的星星、月亮,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民族,鄂温克族,他们的聪慧,他们生活的种种。他们让我敬畏,保有深深的敬意……

  摘选:

  西班有两大爱好: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他一直喜欢讲鄂温克语,当他知道他说的语言没有文字的时候,就下决心要造字了。他对我们说,这么好听的话没有文字,是多么可惜呀。我们说,文字是那么好造的吗?西班说,只要我用心,就一定能造出字来。玛克辛姆的木工活儿好,西班就让他为自己做了很多木板,一摞摞地放起来。他喜欢坐在火塘旁造字,想好了一个字,先把它用圆珠笔画在掌心中,让我们看他造的字怎么样,等大家认可了,他才郑重地把它刻在木板上。他造的字很简捷,比如河水,就是一条笔直的横线;闪电,是一道弯曲的横线。雨,是一条断断续续的竖线;风,是两条波浪形的竖线。云朵,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半圆;彩虹,是一条弯曲的斜线。他的掌心因为总是描画着字,所以他洗手时格外小心,生怕把刚造好的字洗成了泡沫。西班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把我们的鄂温克语变成真正的文字,流传下去。

  妮浩拖着重重的身子,救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没了。她唱起了神歌,唱给那即将出世的孩子。他还没有看到世界任何的一点儿光亮就沉入了黑暗。他连被命名的机会都没有,是妮浩那些死去的孩子中唯一没有名字的……

  孩子啊,回来吧,

  你还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就向着黑暗去了

  你的妈妈为你准备了皮手套,

  你的爸爸为你准备了滑雪板,

  孩子呀,回来吧。

  篝火已经点燃,

  吊锅已经支上,

  你不回来,

  他们坐在篝火旁,

  就会觉得寒冷。

  你不回来,

  他们守着满锅的肉,

  就会觉得饥饿。

  孩子呀,回来吧。

  乘着滑雪板去追逐鹿群吧,

  没有你,狼就会伤害

  驯鹿那美丽的犄角。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森林是人类的故乡。人类从森林中走出,开启了文明,与自然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带领读者重返森林,通过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视角,看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最后一个游猎民族——鄂温克族的历史变迁,在阅读这一民族与自然同生存共命运的历史中,感悟人性与自然的交融。

  森林有着人与自然共生之美。鄂温克人有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捕猎、熟皮子、晒肉干、做桦皮篓等技艺不一而足。他们还有着与驯鹿族群共同生活的`习俗。驯鹿性格温顺又通人性,它们珍惜地吃着蘑菇、青草,舔着盐粒,“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然而,自然并不总是温柔的,鄂温克人还要对抗大自然未知的风险。瘟疫悄然蔓延至驯鹿族群,人们将其隔离,以此保留“火种”。他们深深地埋葬病逝的驯鹿,以防传染到其他族群。暴风雪来袭,人们带着驯鹿一起寻找新的营地,这一过程中,族群中的成员也离“我”而去。

  迟子建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真实自然。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忠贞不渝的爱情,为了向狼群报断腿之仇的达西与他训练的猎鹰“奥木列”,坤德和伊芙琳之间的憎恨与冷漠,在喧嚣城市和远离尘世的家乡之间徘徊的伊莲娜等,读者从第一视角,仿佛共同生活于这一族群之中:看着每个人物情感的转变,看着生命的诞生和流逝,在回望历史中,仿佛触碰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人类的战争和现代文明也影响着这一部落,从左岸到右岸,从森林到山下居住点,既有微观视角下的个人命运发展,也有宏观历史变迁视角下的族群演变。

  这是一个温顺的族群,他们会为其他生灵祈祷、提供救助;这是一个果敢的族群,他们直面未知的命运,失去挚爱又迎接新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人物群像的方式,描写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时代史书,让远离自然的“游子”回到故乡,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而我也在阅读中逐渐明白:只有在回望中同情历史,才能予未来以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迟子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以回忆录的方式,呈现了以“我”(最后酋长的女人)为时间轴上溯到父母(林克和达玛拉)等父辈和祖辈的岁月静好,和“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弟弟(鲁尼)和同伴等的生离死别,下到自己的子女(维克特、安道尔、达吉亚娜)孙子孙女(九月、安草儿、伊莲娜)等后辈在时代的潮流中各自的分散。

  书中以平缓的笔调述说了鄂温克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快乐与悲伤、聪明和愚昧等的见解。相对于余华的《活着》和萧红的《生死场》,作者的定位较为含糊。作者隐藏在叙述者的后边,用较为华丽的语言呈现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美”,对鄂温克人的“悲”似乎集中于现代文明的“胁迫”下的伤春悲秋,忽略了鄂温克人在自然环境(严寒、猛兽、瘟疫等)的“压迫”下平淡看待生存死亡更是一种“悲”。文后的跋似乎也强调了这一点,似乎鄂温克人就应该保持渔猎、萨满和驯鹿,以满足所谓的“传统情怀”,不应该被请出山林,不应该被现代化,从而在内心保持一种文化高地对文化低地的“怜悯”。

  额尔古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汇入黑龙江,现代版的地图是以北为参照,作为中俄两国的天然分界线。但是古代地图多为上南下北,作者真的想追寻传统的话,建议改为“额尔古纳河以东”会好一些。

  文中描写了太多的死亡,有夭折的孩子,被装在布袋里,放在向阳的坡上,照着阳光,贴近土地和花朵;还有成年人的逝去,有因尊严而自杀的.人,也有因为情感而绝望的人,更有为救人而舍命的人,还用被野兽伤害、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

  如维克特在列斯元科山因鹿哨而误杀自己“愚钝”的弟弟安道尔,最终难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酗酒身亡。用书中人物伊万那句话:“他们逃走了。你们不要去找,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生命就是这样,对于死,鄂温克人似乎早已在自然的驯服下变得“习以为常”。鄂温克族人他们在丛林中生活,生于丛林,死后风葬,又还归于丛林。

  婚礼与葬礼

  鄂温克人对于成年人的死亡采取风葬,即找出四棵相对平行的松树,把人放在上边,以此安葬。但对于夭折的孩子,通常用白布袋装起来,安葬在向阳坡。

  婚礼通常需要萨满主持,同时两个人的父母同意。相对较为自由,一般以驯鹿为嫁妆。

  书中唯一一个婚礼和葬礼合二为一的人是金得(反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自杀)。作者把一些人的逝去通常安排在婚礼上,比如达玛拉的死亡是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人的离开没有痛苦,在一片热闹中悄然离去。

  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

  鄂温克族人日常以驯鹿为骑,以桦树为器,以枯木为火,以山野为食,信奉玛鲁神,医病救人依靠萨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力量悄然介入,正如书中所说:“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伊莲娜从丛林到现代社会再到丛林的矛盾心理就是证明。

  正是因为:“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才有画家伊莲娜最终在无法调节心理状态下,走向以我的毁灭(回归自然)。

  自然与科学

  文中自述者说:“我的一生能健康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萨满对鄂温克族人来说是治愈一切的。尼都萨满让日本人吉田伤口愈合,战马死亡。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自己的孩子就会死亡一个,即使这样她也义无反顾。面对科学,部落族人一开始是排斥的,从一开始去漂流乡定居,再到去布苏定居。然而,一些人也选择相信了科学。但作者对于想得到孩子的那对夫妇(达西和杰芙琳娜)去医院检查治疗持一种怀疑态度。

  善与恶

  书中人物都是善良的,即使是一开始有瑕疵后边也都会改邪归正(如马粪包、偷盗者、伊芙琳)。

  面对母亲(伊芙琳)强行安排的婚礼,金得竭力反对(最后婚礼当天晚上自杀),小达西却坚持去娶了这个歪嘴的寡妇。另外还有安道尔娶了瓦霞(说谎霸道),当想为他们解除婚约时,他一口否决了。安道尔说:“瓦霞高兴了要挠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

  书中虽无完人,但是人人都闪耀着“圣母玛利亚”的光辉。既然是鄂温克人面对自然的丛林法则,也就有族人自己的残酷现实,显然作者没有着墨。甚至连日本侵略者都是相对温和善良,但是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作者倒是颇有微词,接近揶揄,伤痕文学的遗风。

  尾声(总结)

  所有的恩恩怨怨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随风而逝,西班想为鄂温克族人创造文字,想记录下那如林间清风轻拂般的历史。萨满从尼都到妮浩再到后来的部族分散,个人的群体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丛林和缓缓的河水中。

  这些是是非非有对自由的追求但无奈束缚于时代和自然,事件极尽浪漫主义色彩,生活又单调危险。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和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都是一部家族自述史,书中记述的鄂温克族在自然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的坚守,展现了民族生存的磨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文中记述文化较单一,前半部分对游猎、日常劳动等的描写相对生动,后半部分主要集中于事件;人物描写也较为单一,在阅读中无法看清楚和区分人物的“脸”,但环境描写相对丰富,值得学习。

  有些把本书与《百年孤独》并列,显然不敢苟同。当然,读者角度不一样,体悟也不一。以上言论也仅是一家之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我是麦田的熟人,我有二十六岁了,今天在我在麦田地头散步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九十岁的老人讲起的故事。她说,她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她,她也把它们看老了。

  我不想先说我看到的这个故事,当我看完的时候,其实,我在思考,到底这个故事想要讲出什么呢?我也不想用百度百科的话语来解释,因为我觉得说服不了我,直到我看到了这段文字。

  “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些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又繁华的海面上!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的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沉重的凄风苦雨吗?”

  故事的最后,他们会是什么样呢?现实的他们,最后又是什么样呢?

  她说: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很长。它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不长的故事讲述着鄂温克族百年历史。有温情、有痛楚、有磨难、有欢乐,小小的部落有着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且神秘令人神往。

  这个故事的人物有好多,但最难忘记的就是萨满的接替者妮浩。仿佛她承担了这份神圣的责任,就必然付出代价。为了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的逝去,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很多时候都在交代人物的死亡,不只是妮浩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人,有的是正常的老去,有的则是意外。

  很多人都逝去了。

  故事的讲述者淡淡的经历着,静静地叙述着,忍受着离别,然后迎接着新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地吧!在我读故事地经历中,最开始会因为人物地离别而哭泣难过,慢慢地,随着年龄地增加,随着听的故事越来越多,其实死亡并不觉的可怕了。

  回到老家,在田地间散步的时候,发现又添加了几座新坟,在与家人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也在记忆中慢慢淡忘了,一转眼,最近梦到的亲人也已经离开了十多年了。是什么淡忘了呢?我想,是街道上一群陌生孩子的笑颜,是恍惚间突然就长高长大的小孩,是翻修了一遍又一遍的房屋,是记忆中健硕的老人再见已是步履蹒跚,我想,这些淡忘可能是因为新生,也可能是因为岁月。

  有新年,便有旧年;有新生,便有老去。

  这应该是人生必须的经历吧!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

  死亡,其实司空见惯,我们现实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有时候远比故事中的更为脆弱,我们的生命看似坚不可摧,顽强至极,实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死亡,对于你,对于我,始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命运莫测,生死无常,其实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段未知的冒险,与其被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力,不如珍惜和善待我们所拥有的平凡的每一天。

  即使有一天死亡来临,不要恐惧,所有的离去,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到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9篇01-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5-19

左和右教案02-02

你是水我是岸美文06-18

镜子在左,玻璃在右美文06-23

认识左和右教案03-18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教案02-02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04-2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