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读后感

时间:2024-06-09 08:04: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选】《孔子传》读后感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孔子传》读后感15篇

《孔子传》读后感1

  一个人是否高尚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英俊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情操与内在的自身修养。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进阶阶段,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圣人孔子,虽相貌奇丑无比,但他的精神境界令人瞩目。

  孔子自幼孤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接触到礼乐时,乐此不彼,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请中被拒后,仍是内心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没有先责怪他人,而是立志温习学习的内容,继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与学生亦师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识沉淀量更加丰富,他能巧妙的回答五花八门的问题。但他坚决不接触有关神鬼的话题——他认为若倾于神鬼,则国亡。孔子此时的言论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权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断言,例如他会考虑到人性和法律;同样,决断也要有分寸,要节制。五十岁的.孔子被流放在国外,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悲伤,反而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传承礼乐文化,铸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孔子的思想隐隐告诫我们,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厌倦了世俗的一切,也要默默奉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每个人的天命。

  孔子随岁月逐渐衰老,生活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能笑对别人的任何言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冷静分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谓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只有二字——忠和恕。忠乃对君子忠诚;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时的孔子内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为约束……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磨练自己的情操呢?首先要心平气和,不得愤怒;其次,应要知礼,懂礼,守礼,用礼;最后要学会融会贯通,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巧变力,才能遇到任何困难时迎刃而解。读后感·与此同时,也要抓住所谓礼的中心——“忠”和“恕”,忠君子,恕他人,这亦是儒!

  “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诠释了孔子人生的精神写照,也将是我们磨炼情操升华内心的过程写照!作者:杨云烁 ,希望能帮助您!

《孔子传》读后感2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传》读后感3

  《孔子传》中的"解放自己"说的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典籍的整理,国事的发展,此时的孔子,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自由,经过岁月的磨砺,自我的砥砺,此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自由和道德真正融为一体的境界了。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未必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的.人,未必能够与他一起灵活运用"道"。

  在这里,孔子说了四种层次的人:一起学习的人;一起领悟道的人;一起立身于道的人;能灵活运用道的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与道德为一体的境界;而灵活运用道的过程,也正是自由与道德融合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传》读后感4

  美玉待沾这一小节中写到孔子为何一直不从政,我在看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孔子不从政,而是把精力放在办学上?”

  孔子不去从政,把精力一直放在办学,学生们不断成长,孔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他一直向着臻于至善的境界攀登。

  有许多人问孔子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不去做官,为国家效力?孔子的回答是:“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孔子说可以从很多地方上从事政治,谁又规定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孔子从事政治的方法不同,却也是在为国家。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深远,是通过思想上去改变国家。孔子的思想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且孔子的思想也是非常的高。鲁国的政治掌握在阳货手中,不是国君,所以孔子不愿与乱臣贼子合作。

  孔子这些行为告诉了我们:为国家献力,不单只是从政,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化他们,并告知我们要为正确的国君效力,不可为想要谋权篡位的人效力。

《孔子传》读后感5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东曲阜拜祭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爸爸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孔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就在孔庙给我买了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孔子传》,可惜我的眼睛散了瞳,所以只能麻烦爸爸妈妈帮我念。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一生不平凡的的经历,他在鲁国做过“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还当过大司寇,最后被排挤,“礼乐治国”的抱负化为泡影,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没有一个国君采用他的.学说,迫不得已,他开了一个学堂,设教授徒,他有三千多个学生,其中七十二个很有名,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等。孔子73岁去世,一生修订了《诗》、《书》、《礼》、《乐》,写了《春秋》等着作,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读这本书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孔子青年时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因为我也在学琴,孔子学琴让我感受到了孔子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师襄子作为老师都夸赞孔子弹得很好了,孔子却说:“曲子我是弹熟了,但是指法、技巧还不纯熟,我还要接着练。”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领略到曲子的内在含义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可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领悟出曲子的作者和他的志向情操呢,又继续练起来。师襄子见孔子聪颖过人,这样高难度的曲调不仅能精熟弹奏,而且能领悟到它的精义,激动的说:“夫子真是当今的圣人啊!”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惭愧,因为我学琴时很不认真,总是糊弄,学了点儿皮毛,就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太不怎么样了,今后,我要向孔子学习,做每一件事都要认认真真去做。这是我读《孔子传》最大的收获。

《孔子传》读后感6

  “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题记

  说起孔子,一言以蔽之,圣人也。我对他的了解始于“有朋自远方来”,始于仁义礼智信,始于我的初中所学《论语十则》,而那时还是《论语十二章》,更是始于孔子的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离我忽远忽近。直到遇见了《孔子传》,看到了他虽颠沛流离但仍心怀理想的一生。今天我不说“剧情”,只话感受。

  一、现考证之实

  图片

  作者鲍鹏山教授在后记里提到“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孔子传》”。一本书中,很难避免学科知识的交叉,而正是因知识的交叉,我们才能收获更多自身专业以外的东西。

  《孔子传》中虽讲孔子,但因年代久远,故而史料不完整,由此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考证的过程展现出来。我也因此了解了更多文化常识。

  在考证孔子父亲叔梁纥墓地居于何处时,连带着知晓了“坟茔”一词更多知识。我们了解到的此词是指已故之人埋葬之地。但是《孔子传》中就有解释:“茔”指的是坟所在的区域,俗称坟地;“坟”则是棺木的准确下埋之处。

  考证之时,如果只有单一的证据,那么就叫做孤证,孤证是站不住脚的。

  联系到“层出不穷”的班级矛盾纷争,我们也是要讲证据,并且时常在证据方面和孩子们斗智斗勇。证据足够,事情就能解决,说不定还会因此挖出更大的真相。这是考证教会的。

  穿越古今,联系实际,《孔子传》中坐着的.考证治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

  二、从“择善者而从”到“因材施教”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何能够做到择善而从呢?身边之人无法做到区分“善”与“不善”,又该如何?

  我认为此间除了个人意志外,不可或缺的是“师”之导,因材施教式的。

  我们都知道,相同的问题,孔子在回答不同的弟子时有着不同的答案。

  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求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求时的答案不一样呢?我们能从后来孔子解答公西华的疑问中找到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比较谦虚胆小,所以要鼓励;子路太莽撞冲动,所以要抑制。

  孔子回答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是因为他没有自己固定的观点吗?不是。而是它能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给予适宜的回答。

  这即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回到我们的班级中,我们也努力实践孔老夫子的方法:有时候,自律性较强的孩子犯错,一次提醒足矣。三心二意的孩子则需要严慈相济的方法去告诫。从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入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努力让每个孩子有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因材施教是老师的角度说教育,择善而从是站在一个独立个体的基础上谈追求。我们总想让我们的孩子“择善而从”,人选择自己所追求的“善者”不断的学习,才不至于让自己停下思想的脚步。毕竟,原地踏步就是倒退。

  三、解处世之惑

  读《孔子传》之前,孔子在我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

  读了之后,我便觉得他是一位接地气的圣人。

  生活的磨砺让孔子从一个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的少年,终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至圣之人。

  周游列国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过着虽颠沛流离但仍安贫乐道的日子。有怀疑、但更多的是肯定!

  对待道德的追问,他能够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待非正常渠道得来的富贵,他能够做到:于我如浮云。

  而面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则是“乐亦在其中矣”,孔子是大潇洒和大快乐,由此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我看到而立之前的孔子的沉稳冷静,还看到了耳顺之后的超然旷达。

  转身看看我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之路漫漫,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我相信有些东西虽历经千年却不会变质,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相信孔老夫子的这些思想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他圣人的智慧是源于生活经验,故而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生活,与生活中发现真知。

  书中所引萨特之语:“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这位平凡的圣人与我们同在。

《孔子传》读后感7

  孔子,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怀着对孔子为何伟大?为何被后人称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中有兴有衰,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志向,可见他高尚的品德。而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品德吧!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士”家族,但随着时间的流去,孔子父母皆逝,那是孔子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也就是以至于他在社会中唯一的依靠“士”的身份没有了,孔子还如何实现那远大的志向呢?只有“靠学识”,但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立下呢?“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因为这三者的关系而立下的,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二十岁时就成为了“兴艺”专家,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物“鱼”就是揭示了“志向”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无尽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历了十五年难得磨炼孔子“立”起来了,书中也提到了立的两个指标

  1、社会的认可

  2、自身的境界,在这其中我不由得感到孔子这些年的勤奋,努力这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收获,重在于你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将会是一败涂地最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还从孔子创办私学中学到了“复习”的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达到按时温习并坚持下去,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好学,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你随时就会学习、温习。而在孔子到齐国后,又反映了一个道理“统治者如果想要长久统治就须用仁政”。但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也不能张扬高调。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这一篇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不惑”这一词的理解,当我自己第一次看《论语十二篇》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吗?可是看了《孔子传》一书我才知道不是的,毕竟只是是无限的,身边的一切,确切的说是万物内皆含知识,拿叶子来举例,它就有生物学中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学不完的,无论你悟性有多高。其实不惑指的就是

  1、确立志向,对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2、有判断力,在大是大非不再迷惑。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去培养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上天的旨意,其实这并不是天命,比如我们生在哪,好学或不好学都是天命,孔子在五十的这几年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去实践了为就是当上了乡长,毕竟孔子早已靠自己的学识名振远扬从孔子把地方治理的有规有矩,从最后当上司寇来看更能体现“仁”的重要性,也就是“仁政”,孔子的'核心思想。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

  1、尊重别人的意见。

  2、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这对耳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进所达到的境界之高,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听得意见。这也侧面体现了耳顺与判断力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后文所说怒比忠更重要,这些可以体现出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因为学习他的境界才会提高,因为境界的提高,孔子才会称为“圣人”高尚的人。可见学的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在十七岁的孔子对“学”已成化镜经常与学生讨论自己已在政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命运”弄人,从他17岁父母皆逝,又到现在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弟子也一个个逝去。可见孔子命运的悲惨,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孔子在外十四年中也无时无刻不忘回到祖国连自己逝世后也要求按殷商的礼仪在安葬他,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孔子传》读后感8

  岁月不居,时光徙转。一抬头、一低眉、一刹那、一慌神,你已颠簸了半生的光阴。——题记

  地点是荒野

  时间是深秋

  他们是去陪葬的人。那一个个被捆绑起来的穷苦百姓,他们极其可怜,或许有些人都不清楚那位死去的庸君是谁。呵!这一回,也不知又有多少孤魂野鬼游荡在人间。然而,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这回是一名正直舞勺年华的男孩,他灵活的穿梭在林间,身后百万大军。他跑到孔子家躲起,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事情泄露后,孔丘用巧妙的.言语保全了男孩。

  孔子因才高智广而被重用,与此同时,他也向鲁国君主提议用“仁”去教化人民,反对残杀。当然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孔子因受权贵离间,终于被排挤出朝堂。鲁国已无立足之地,自此他的艰辛和风尘便在岁月中展露的一发不可收拾。

  是日,天光阴沉,云雾聚锁,仿佛注定他这漫长的一生将在阴郁寥落当中挨度。后来孔子随同他的弟子到宋、卫、蔡、齐、楚等国出游。但他的政治主张并能得到热衷于血腥与的各国诸侯重视。这一路途中,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险阻。遭受过质疑与冷嘲热讽,甚至还有小孩侮辱他,但他始终平静理性地对待这个社会,他依旧主张以仁政治国远胜于残杀为王的统治。他的思想并没有因岁月流逝抑或是其他一切而动摇,这是最令人敬佩之处。

  在我看来,孔子也是常人。不仅心系他的仁政,他也有细密的情感,当弟子颜回为保全竹简而丢失性命时,是他是有心的,亦是无奈的;他是悲伤的,亦是自知的。

  他是鲁国人,虽已在外跋涉,但毕竟它最初的政治寄托还是给了这个父母之邦,所以他从未忘记过她。在如此短暂又长久的时间里折磨着他内心的指望,仿佛要将他弄的遍体鳞伤。他是安定的,亦是窘困的。他之于父母之邦自始至终都是局里人,不然他怎么内心始终渴望又重回故土?

  他半生的前程,命运是跌跌撞撞。好在但并没有辜负了自己一颗赤子之心。他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心,无论一意孤行或是前方疾风骤雨,他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传》读后感9

  今天我把孔子传的前面读的差不多了,已经读到了仁者担当。

  周游列国的十四年,可以说,孔子一直都处在困危之中,可若说他平生最大的一次磨难,便是陈蔡绝粮。 本来可以回到鲁国的孔子,因为公之鱼的从中作梗,只能一直待在陈国。奈何,陈国弱小,加之自家的壮志无法得到实现,辗转楚国,却被陈蔡大夫所阻扰,绝粮,陷入孤绝之境。在这困境之中,孔子依旧能够讲诵弦歌,抚琴吟唱。与弟子们关于道德的讨论,更让孔子坚定他心中的道。

  孔子境界很高,不被天下人理解又怎是自己的.问题?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的小红花,可依旧不妨碍他成为仁德之人。

  孔子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不仅成人了,而且是一位圣人。他影响了一个民族,也塑造着民族的心灵,而这也使孔子的人生越来越臻于道德的化境。

《孔子传》读后感10

  阳光明媚,水波温柔,于万千光辉之下,我手捧鲍鹏山先生所撰写的《孔子传》,细细品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与道理。微弱的光影打在泛白的扉页上,洗刷过“十五志于学”的高远,“三十而立”的大道,“四十不惑”的开明,“五十知天命”的参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人生是非的理解与通透,而如今我仅以少年的身份领略其中的奥秘,在心间留下最深印象便是那“十五志于学,少年方始终”的感悟。

  在鲍鹏山先生的叙述中,孔子自小便聪慧过人,更是在颜母的教导下汲汲而学,掌握了礼乐等基本知识,那又为何称十五才志于学呢?原因有其三:

  一为“志于学”即心之所向为大学之道。在《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指的是我们要发现自己内心中本来已经被蒙昧了的德性,从而让自己成为君子,然后在达到真正的至善后止步。孔子十五志于学便是立足于至善的目标,从这一年起坚决而又明确地为学而不倦。

  其二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曾谈及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是圣人。然而孔子却常以“学而知之者”自居。因此孔子称自己“十五志于学”也是一种谦虚,是希望自己能够戒骄戒躁,初心前进。

  其三则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他认为圣人并非真在十五志于学,因为圣人是天生聪慧的',并不需要像常人那样慢慢累积,但圣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因此孔子仍然称自己“志于学”是想以此来让后学者自我勉励,奋发前行。

  读懂了为何“十五志于学”,我们便可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岳飞矢志报国的慷慨﹑徐霞客志在远方的无畏……漫长历史中也还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尽数其间,均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向先辈学习,志存高远,德才颖超。

  岁月匆匆,转眼间,蹒跚学步的小儿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的征途也需要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奋勇向前,无畏险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孔子传》读后感11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鲍鹏山说:“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与我们沟通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老父叔梁纥和少母颜徵在祷于尼丘山而得名。他三岁丧父,十七岁前丧母,家境贫寒。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聪明早慧,儿时就耳濡目染,以礼为嬉,勤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在家授徒设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特立新创的第一个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后世尊之曰“至圣先师”。

  而后,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混乱无道的洪荒时代,企图用“仁”政治国。他的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孔子说,要将人民的信任放在第一位。要求当政者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百姓,用礼仪稳定社会秩序,而非以严苛的刑罚治国。仁政的最终目的是使百姓安居,社会安定,天下归仁。但他失败了,他颠沛流离,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态,他正大光明,磊磊落落;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他明知改造社会是不可能的,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关键在于做!孔子不愧是最坚定的行动主义者,他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无所遁形。弟子曾参有一段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他自讨苦吃式的崇高。他行使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和道义,执行着知识分子文化批判的基本职责,他的颠沛和造次成就了他的伟大。

  鲁哀公六年,孔子已六十有三。他描述自己的形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其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平日此一番学养,此一番志好,此一番心胸,此一番追求,即孔子生命精神之所在。他的弟子颜回也一生奉行:“勤而行之,学而不厌,思而不惰”。孔子和一批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年轻人在成长着。无情岁月催人老,孔子知道自己老冉冉而将至,他抱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与日逐走,学而不厌。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春秋》《诗经》《论语》。他立功无门,便通过立言来不朽,而且在立言中还立了德,“三不朽”他完成了两项。他光辉照后人,不可谓不伟大!

  纵观孔子一生,可谓传奇。他命运坎坷,晚年凄凉。多次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孔子69岁,儿子孔鲤去世;孔子71岁,得意弟子颜回去世,“天丧予!天丧予!”孔子深深恸哭,精神承受沉重打击;孔子72岁,子路死在卫国,被人剁成肉酱,“不得其死”,他的心境更加凄凉。73岁,孔子卒。

  鲍鹏山在《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中写到:圣人洒泪而尽了。带着他的雄心去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读钱穆的《孔子传》,才知自己认字太少,文言功底太浅,文化水平不高。老之将至的自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遥望“万世师表”的背影,心有惶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真的做到了吗?为“仁”,或为其他什么有价值的追求,那种自讨苦吃式的崇高我有吗?我不敢确定。蜡烛虽灭,但那盏灯始终高悬。

《孔子传》读后感12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开始在网络中收看热播的《孔子》电影,后有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孔子传》。以前,我只以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读些论语。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同事吧。在这个近80人的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幼儿教师,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

《孔子传》读后感13

  孔子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并非仅仅是文化学术工作者才对他有兴趣并有敬意,无数的普通人敬重他,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身世、思想、人格、思想。《孔子传》这本书让普通人也可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体会孔子。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传》就是从这句话里一共分了六章,每一张记录了孔子不同年龄段的事情,而每一章里又分三节或四节,每一节是关于孔子的一个小故事以及作者的评价与感悟,让我们也能深入的了解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位英雄,立下了战功。并且“以勇力闻于诸侯”。但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却不幸离世。只留下孔子和母亲,孔子小时候在母亲的带领下,已经懂得了许多礼节。但在孔子17岁时,以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不幸离他而去。而这时,阳货又否认孔子“士”的身份。孔子失去了昔日家族的荣耀。19岁时,服母丧期满的孔子,打点行装,仗剑出国,到宋国去了

  孔子回国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因为孔子在20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了国家需要的人才。30岁时,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凭一个人的力量,交3000弟子,而且以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70多位杰出人才,这种成功,从孔子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了“八佾舞于庭”事件,鲁绍公被迫流亡国外,刚从洛邑回国不久的孔子,愤然离开了鲁国,去了相邻的齐国。

  孔子在齐国对齐景公有很不好的印象,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孔子37岁回到鲁国后,接下来的40年里,一直教书育人,有很多人登门向他请教问题。这时的孔子,也迎来了人生不惑之年。《孔子传》里也记录了孔子的一个道德思想:孔子推崇道德,坚持道德,但他不会在道德问题上走极端。一个走极端的民族是很可怕的民族,一种走极端的文化是令人恐怖的文化。

  孔子一生中最杰出的弟子大多数都在孔子40到50期间聚集到了他身边:颜回(子渊)、仲由(子路或季路)、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除了言偃(子游)和卜商(子夏)孔门十哲都聚集在这里

  孔子在51岁时,取得了现实的成功,更为几千年的封建司法,提供了一种伟大的人道传统,直至至今这种传统仍然穿越历史的时空,熠熠生辉。但之后孔子公室衰弱,权力下移,政局动荡不休,孔子在鲁国政坛开始陷入了困境,鲁定公13年孔子已经被鲁国的政坛抛弃,孔子想离开鲁国,但一直不舍得,在孔子走时,唱了一首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失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之后,孔子于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直到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40年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在卫国呆的时间最长,居住了十年

  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次遇到灾难,遭遇生平最大一次磨难是他们被围在陈国,蔡国之间的'荒野,绝粮多日,病饿交加。孤绝境之中,孔子与弟子们进行了一场“君子亦有穷乎”的讨论

  孔子回国后,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和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中,他自己,在古稀之年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造就了辉煌的成绩。

  鲁哀公16年,73岁的孔子病倒,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最爱的弟子颜回子路也死了,面对匆匆赶来的弟子子贡,孔子百感交集,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七天后,伟大的圣人孔子去世,弟子们以父丧之礼安葬孔子,并守丧三年,三年期满,相向痛哭而别,而子贡又在墓前搭间草屋,独自守着老师又三年才离去。孔子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凝聚着一个民族,将立新的光辉照向四面八方。

  孔子真是个奇迹!

《孔子传》读后感14

  “人要快乐,先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还能够让我们度过一些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他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却不需要,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这段激励人读书、好学的文字出自鲍鹏山老师的《孔子传》一书。这段话告诉我,要想时时刻刻快乐,就要坚持天天读书,做一个好学之人。这一点我要向孔子学习,他老人家最好学。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尽管他学识渊博,仍不断完善自己,在他二十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了。孔子以他的学问,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孔子本来一无所有,到二十岁时,就得到国君的认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学问的水准。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都这么好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不去学习呢?

  孔子的好学还体现在他的“实事求是”,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老人家尽管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觉得不知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向孔子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及时地向有经验的老师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给自己解惑。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耽误所有。

  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指出的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正是我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印象最深的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他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我们总是想着往我们的人生中填充什么,务求填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一个人有了钱就幸福吗?有了权就幸福吗?这些东西有了未必就幸福。如果除去我们内心的“浮躁、焦虑、贪欲、嗔怪,蝇头小利”,我们的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就是真幸福。因此,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再那么冲动、浮躁。要想改变这一点,唯有读书。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我要坚持读书。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那是因为读了《孔子传》这本书。如果不是读它,我怎能从这本书当中重新认识了孔子,了解了孔子,并读懂了孔子。如果不是读书,我怎能知道是孔子给我们传下来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实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怎么能知道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 读书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快乐,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这份快乐。虽然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我觉得只要肯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爱上阅读的,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孔子传》读后感15

  每读一次《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成长》这本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读了这本书的方法篇“高效课堂是教师一生的追求”这部分内容之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里面的学习金字塔式的七种学习方式:第一种,“听讲”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第四种,采用“示范”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30%;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75%;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在这几种学习方式中,我觉得最有必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知识。虽然在这七种学习方式当中,“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但是比后两种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曾经经历过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脑海中的记忆就会定格很多年。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下去。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也真实有效呢?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商埠街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用到,陌生的是我们一直在做“小组合作”这件事情,至于效果如何我只能说不是很理想。提起小组合作学习,我不得不说,我们大多数老师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过于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也由此浪费掉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糟糕。所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当下要认真研讨的问题。

  每一次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不断从网上查这方面的`资料,久而久之,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多,但我觉得效果还是有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例子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记得20xx年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年月日》中就合理地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问题是“为什么20xx年全年有365天,而20xx年全年有366天呢?”问题一抛出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先是独立计算并思考,接着就是很自然的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内激烈地讨论,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了。所以不用我讲,他们就发现20xx年比20xx年多出的一天正好多在二月。由此得出闰年就是366天,而平年是365天也是因为二月的缘故。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后面的平年、闰年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很容易看出闰年为什么比平年多一天,多就多在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让我省去了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这个环节。这样即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又节省了时间。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也不是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精选】《孔子传》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孔子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传读后感11-17

《孔子传》读后感12-22

读《孔子传》有感12-25

(优选)读《孔子传》有感15篇03-23

孔子座右铭12-13

孔子的教案02-15

孔子教学反思03-01

《孔子》教学反思03-17

《孔子游春》教案02-2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选】《孔子传》读后感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孔子传》读后感15篇

《孔子传》读后感1

  一个人是否高尚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英俊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情操与内在的自身修养。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进阶阶段,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圣人孔子,虽相貌奇丑无比,但他的精神境界令人瞩目。

  孔子自幼孤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接触到礼乐时,乐此不彼,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请中被拒后,仍是内心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没有先责怪他人,而是立志温习学习的内容,继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与学生亦师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识沉淀量更加丰富,他能巧妙的回答五花八门的问题。但他坚决不接触有关神鬼的话题——他认为若倾于神鬼,则国亡。孔子此时的言论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权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断言,例如他会考虑到人性和法律;同样,决断也要有分寸,要节制。五十岁的.孔子被流放在国外,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悲伤,反而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传承礼乐文化,铸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孔子的思想隐隐告诫我们,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厌倦了世俗的一切,也要默默奉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每个人的天命。

  孔子随岁月逐渐衰老,生活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能笑对别人的任何言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冷静分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谓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只有二字——忠和恕。忠乃对君子忠诚;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时的孔子内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为约束……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磨练自己的情操呢?首先要心平气和,不得愤怒;其次,应要知礼,懂礼,守礼,用礼;最后要学会融会贯通,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巧变力,才能遇到任何困难时迎刃而解。读后感·与此同时,也要抓住所谓礼的中心——“忠”和“恕”,忠君子,恕他人,这亦是儒!

  “吾十有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诠释了孔子人生的精神写照,也将是我们磨炼情操升华内心的过程写照!作者:杨云烁 ,希望能帮助您!

《孔子传》读后感2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传》读后感3

  《孔子传》中的"解放自己"说的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典籍的整理,国事的发展,此时的孔子,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自由,经过岁月的磨砺,自我的砥砺,此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自由和道德真正融为一体的境界了。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未必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的.人,未必能够与他一起灵活运用"道"。

  在这里,孔子说了四种层次的人:一起学习的人;一起领悟道的人;一起立身于道的人;能灵活运用道的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与道德为一体的境界;而灵活运用道的过程,也正是自由与道德融合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传》读后感4

  美玉待沾这一小节中写到孔子为何一直不从政,我在看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孔子不从政,而是把精力放在办学上?”

  孔子不去从政,把精力一直放在办学,学生们不断成长,孔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他一直向着臻于至善的境界攀登。

  有许多人问孔子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不去做官,为国家效力?孔子的回答是:“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孔子说可以从很多地方上从事政治,谁又规定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孔子从事政治的方法不同,却也是在为国家。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深远,是通过思想上去改变国家。孔子的思想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且孔子的思想也是非常的高。鲁国的政治掌握在阳货手中,不是国君,所以孔子不愿与乱臣贼子合作。

  孔子这些行为告诉了我们:为国家献力,不单只是从政,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化他们,并告知我们要为正确的国君效力,不可为想要谋权篡位的人效力。

《孔子传》读后感5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东曲阜拜祭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爸爸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孔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就在孔庙给我买了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孔子传》,可惜我的眼睛散了瞳,所以只能麻烦爸爸妈妈帮我念。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一生不平凡的的经历,他在鲁国做过“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还当过大司寇,最后被排挤,“礼乐治国”的抱负化为泡影,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没有一个国君采用他的.学说,迫不得已,他开了一个学堂,设教授徒,他有三千多个学生,其中七十二个很有名,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等。孔子73岁去世,一生修订了《诗》、《书》、《礼》、《乐》,写了《春秋》等着作,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读这本书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孔子青年时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因为我也在学琴,孔子学琴让我感受到了孔子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师襄子作为老师都夸赞孔子弹得很好了,孔子却说:“曲子我是弹熟了,但是指法、技巧还不纯熟,我还要接着练。”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领略到曲子的内在含义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可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领悟出曲子的作者和他的志向情操呢,又继续练起来。师襄子见孔子聪颖过人,这样高难度的曲调不仅能精熟弹奏,而且能领悟到它的精义,激动的说:“夫子真是当今的圣人啊!”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惭愧,因为我学琴时很不认真,总是糊弄,学了点儿皮毛,就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太不怎么样了,今后,我要向孔子学习,做每一件事都要认认真真去做。这是我读《孔子传》最大的收获。

《孔子传》读后感6

  “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题记

  说起孔子,一言以蔽之,圣人也。我对他的了解始于“有朋自远方来”,始于仁义礼智信,始于我的初中所学《论语十则》,而那时还是《论语十二章》,更是始于孔子的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离我忽远忽近。直到遇见了《孔子传》,看到了他虽颠沛流离但仍心怀理想的一生。今天我不说“剧情”,只话感受。

  一、现考证之实

  图片

  作者鲍鹏山教授在后记里提到“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孔子传》”。一本书中,很难避免学科知识的交叉,而正是因知识的交叉,我们才能收获更多自身专业以外的东西。

  《孔子传》中虽讲孔子,但因年代久远,故而史料不完整,由此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考证的过程展现出来。我也因此了解了更多文化常识。

  在考证孔子父亲叔梁纥墓地居于何处时,连带着知晓了“坟茔”一词更多知识。我们了解到的此词是指已故之人埋葬之地。但是《孔子传》中就有解释:“茔”指的是坟所在的区域,俗称坟地;“坟”则是棺木的准确下埋之处。

  考证之时,如果只有单一的证据,那么就叫做孤证,孤证是站不住脚的。

  联系到“层出不穷”的班级矛盾纷争,我们也是要讲证据,并且时常在证据方面和孩子们斗智斗勇。证据足够,事情就能解决,说不定还会因此挖出更大的真相。这是考证教会的。

  穿越古今,联系实际,《孔子传》中坐着的.考证治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

  二、从“择善者而从”到“因材施教”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何能够做到择善而从呢?身边之人无法做到区分“善”与“不善”,又该如何?

  我认为此间除了个人意志外,不可或缺的是“师”之导,因材施教式的。

  我们都知道,相同的问题,孔子在回答不同的弟子时有着不同的答案。

  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求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求时的答案不一样呢?我们能从后来孔子解答公西华的疑问中找到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比较谦虚胆小,所以要鼓励;子路太莽撞冲动,所以要抑制。

  孔子回答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是因为他没有自己固定的观点吗?不是。而是它能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给予适宜的回答。

  这即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回到我们的班级中,我们也努力实践孔老夫子的方法:有时候,自律性较强的孩子犯错,一次提醒足矣。三心二意的孩子则需要严慈相济的方法去告诫。从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入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努力让每个孩子有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因材施教是老师的角度说教育,择善而从是站在一个独立个体的基础上谈追求。我们总想让我们的孩子“择善而从”,人选择自己所追求的“善者”不断的学习,才不至于让自己停下思想的脚步。毕竟,原地踏步就是倒退。

  三、解处世之惑

  读《孔子传》之前,孔子在我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

  读了之后,我便觉得他是一位接地气的圣人。

  生活的磨砺让孔子从一个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的少年,终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至圣之人。

  周游列国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过着虽颠沛流离但仍安贫乐道的日子。有怀疑、但更多的是肯定!

  对待道德的追问,他能够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待非正常渠道得来的富贵,他能够做到:于我如浮云。

  而面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则是“乐亦在其中矣”,孔子是大潇洒和大快乐,由此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我看到而立之前的孔子的沉稳冷静,还看到了耳顺之后的超然旷达。

  转身看看我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之路漫漫,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我相信有些东西虽历经千年却不会变质,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相信孔老夫子的这些思想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他圣人的智慧是源于生活经验,故而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生活,与生活中发现真知。

  书中所引萨特之语:“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这位平凡的圣人与我们同在。

《孔子传》读后感7

  孔子,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怀着对孔子为何伟大?为何被后人称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中有兴有衰,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志向,可见他高尚的品德。而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品德吧!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士”家族,但随着时间的流去,孔子父母皆逝,那是孔子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也就是以至于他在社会中唯一的依靠“士”的身份没有了,孔子还如何实现那远大的志向呢?只有“靠学识”,但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立下呢?“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因为这三者的关系而立下的,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二十岁时就成为了“兴艺”专家,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物“鱼”就是揭示了“志向”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无尽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历了十五年难得磨炼孔子“立”起来了,书中也提到了立的两个指标

  1、社会的认可

  2、自身的境界,在这其中我不由得感到孔子这些年的勤奋,努力这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收获,重在于你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将会是一败涂地最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还从孔子创办私学中学到了“复习”的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达到按时温习并坚持下去,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好学,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你随时就会学习、温习。而在孔子到齐国后,又反映了一个道理“统治者如果想要长久统治就须用仁政”。但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也不能张扬高调。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这一篇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不惑”这一词的理解,当我自己第一次看《论语十二篇》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吗?可是看了《孔子传》一书我才知道不是的,毕竟只是是无限的,身边的一切,确切的说是万物内皆含知识,拿叶子来举例,它就有生物学中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学不完的,无论你悟性有多高。其实不惑指的就是

  1、确立志向,对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2、有判断力,在大是大非不再迷惑。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去培养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上天的旨意,其实这并不是天命,比如我们生在哪,好学或不好学都是天命,孔子在五十的这几年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去实践了为就是当上了乡长,毕竟孔子早已靠自己的学识名振远扬从孔子把地方治理的有规有矩,从最后当上司寇来看更能体现“仁”的重要性,也就是“仁政”,孔子的'核心思想。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

  1、尊重别人的意见。

  2、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这对耳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进所达到的境界之高,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听得意见。这也侧面体现了耳顺与判断力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后文所说怒比忠更重要,这些可以体现出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因为学习他的境界才会提高,因为境界的提高,孔子才会称为“圣人”高尚的人。可见学的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在十七岁的孔子对“学”已成化镜经常与学生讨论自己已在政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命运”弄人,从他17岁父母皆逝,又到现在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弟子也一个个逝去。可见孔子命运的悲惨,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孔子在外十四年中也无时无刻不忘回到祖国连自己逝世后也要求按殷商的礼仪在安葬他,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孔子传》读后感8

  岁月不居,时光徙转。一抬头、一低眉、一刹那、一慌神,你已颠簸了半生的光阴。——题记

  地点是荒野

  时间是深秋

  他们是去陪葬的人。那一个个被捆绑起来的穷苦百姓,他们极其可怜,或许有些人都不清楚那位死去的庸君是谁。呵!这一回,也不知又有多少孤魂野鬼游荡在人间。然而,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这回是一名正直舞勺年华的男孩,他灵活的穿梭在林间,身后百万大军。他跑到孔子家躲起,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事情泄露后,孔丘用巧妙的.言语保全了男孩。

  孔子因才高智广而被重用,与此同时,他也向鲁国君主提议用“仁”去教化人民,反对残杀。当然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孔子因受权贵离间,终于被排挤出朝堂。鲁国已无立足之地,自此他的艰辛和风尘便在岁月中展露的一发不可收拾。

  是日,天光阴沉,云雾聚锁,仿佛注定他这漫长的一生将在阴郁寥落当中挨度。后来孔子随同他的弟子到宋、卫、蔡、齐、楚等国出游。但他的政治主张并能得到热衷于血腥与的各国诸侯重视。这一路途中,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险阻。遭受过质疑与冷嘲热讽,甚至还有小孩侮辱他,但他始终平静理性地对待这个社会,他依旧主张以仁政治国远胜于残杀为王的统治。他的思想并没有因岁月流逝抑或是其他一切而动摇,这是最令人敬佩之处。

  在我看来,孔子也是常人。不仅心系他的仁政,他也有细密的情感,当弟子颜回为保全竹简而丢失性命时,是他是有心的,亦是无奈的;他是悲伤的,亦是自知的。

  他是鲁国人,虽已在外跋涉,但毕竟它最初的政治寄托还是给了这个父母之邦,所以他从未忘记过她。在如此短暂又长久的时间里折磨着他内心的指望,仿佛要将他弄的遍体鳞伤。他是安定的,亦是窘困的。他之于父母之邦自始至终都是局里人,不然他怎么内心始终渴望又重回故土?

  他半生的前程,命运是跌跌撞撞。好在但并没有辜负了自己一颗赤子之心。他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心,无论一意孤行或是前方疾风骤雨,他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传》读后感9

  今天我把孔子传的前面读的差不多了,已经读到了仁者担当。

  周游列国的十四年,可以说,孔子一直都处在困危之中,可若说他平生最大的一次磨难,便是陈蔡绝粮。 本来可以回到鲁国的孔子,因为公之鱼的从中作梗,只能一直待在陈国。奈何,陈国弱小,加之自家的壮志无法得到实现,辗转楚国,却被陈蔡大夫所阻扰,绝粮,陷入孤绝之境。在这困境之中,孔子依旧能够讲诵弦歌,抚琴吟唱。与弟子们关于道德的讨论,更让孔子坚定他心中的道。

  孔子境界很高,不被天下人理解又怎是自己的.问题?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的小红花,可依旧不妨碍他成为仁德之人。

  孔子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不仅成人了,而且是一位圣人。他影响了一个民族,也塑造着民族的心灵,而这也使孔子的人生越来越臻于道德的化境。

《孔子传》读后感10

  阳光明媚,水波温柔,于万千光辉之下,我手捧鲍鹏山先生所撰写的《孔子传》,细细品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与道理。微弱的光影打在泛白的扉页上,洗刷过“十五志于学”的高远,“三十而立”的大道,“四十不惑”的开明,“五十知天命”的参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人生是非的理解与通透,而如今我仅以少年的身份领略其中的奥秘,在心间留下最深印象便是那“十五志于学,少年方始终”的感悟。

  在鲍鹏山先生的叙述中,孔子自小便聪慧过人,更是在颜母的教导下汲汲而学,掌握了礼乐等基本知识,那又为何称十五才志于学呢?原因有其三:

  一为“志于学”即心之所向为大学之道。在《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指的是我们要发现自己内心中本来已经被蒙昧了的德性,从而让自己成为君子,然后在达到真正的至善后止步。孔子十五志于学便是立足于至善的目标,从这一年起坚决而又明确地为学而不倦。

  其二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曾谈及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是圣人。然而孔子却常以“学而知之者”自居。因此孔子称自己“十五志于学”也是一种谦虚,是希望自己能够戒骄戒躁,初心前进。

  其三则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他认为圣人并非真在十五志于学,因为圣人是天生聪慧的',并不需要像常人那样慢慢累积,但圣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因此孔子仍然称自己“志于学”是想以此来让后学者自我勉励,奋发前行。

  读懂了为何“十五志于学”,我们便可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岳飞矢志报国的慷慨﹑徐霞客志在远方的无畏……漫长历史中也还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尽数其间,均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向先辈学习,志存高远,德才颖超。

  岁月匆匆,转眼间,蹒跚学步的小儿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的征途也需要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奋勇向前,无畏险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孔子传》读后感11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鲍鹏山说:“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与我们沟通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老父叔梁纥和少母颜徵在祷于尼丘山而得名。他三岁丧父,十七岁前丧母,家境贫寒。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聪明早慧,儿时就耳濡目染,以礼为嬉,勤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在家授徒设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特立新创的第一个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后世尊之曰“至圣先师”。

  而后,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混乱无道的洪荒时代,企图用“仁”政治国。他的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孔子说,要将人民的信任放在第一位。要求当政者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百姓,用礼仪稳定社会秩序,而非以严苛的刑罚治国。仁政的最终目的是使百姓安居,社会安定,天下归仁。但他失败了,他颠沛流离,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态,他正大光明,磊磊落落;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他明知改造社会是不可能的,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关键在于做!孔子不愧是最坚定的行动主义者,他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无所遁形。弟子曾参有一段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他自讨苦吃式的崇高。他行使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和道义,执行着知识分子文化批判的基本职责,他的颠沛和造次成就了他的伟大。

  鲁哀公六年,孔子已六十有三。他描述自己的形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其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平日此一番学养,此一番志好,此一番心胸,此一番追求,即孔子生命精神之所在。他的弟子颜回也一生奉行:“勤而行之,学而不厌,思而不惰”。孔子和一批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年轻人在成长着。无情岁月催人老,孔子知道自己老冉冉而将至,他抱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与日逐走,学而不厌。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春秋》《诗经》《论语》。他立功无门,便通过立言来不朽,而且在立言中还立了德,“三不朽”他完成了两项。他光辉照后人,不可谓不伟大!

  纵观孔子一生,可谓传奇。他命运坎坷,晚年凄凉。多次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孔子69岁,儿子孔鲤去世;孔子71岁,得意弟子颜回去世,“天丧予!天丧予!”孔子深深恸哭,精神承受沉重打击;孔子72岁,子路死在卫国,被人剁成肉酱,“不得其死”,他的心境更加凄凉。73岁,孔子卒。

  鲍鹏山在《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中写到:圣人洒泪而尽了。带着他的雄心去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读钱穆的《孔子传》,才知自己认字太少,文言功底太浅,文化水平不高。老之将至的自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遥望“万世师表”的背影,心有惶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真的做到了吗?为“仁”,或为其他什么有价值的追求,那种自讨苦吃式的崇高我有吗?我不敢确定。蜡烛虽灭,但那盏灯始终高悬。

《孔子传》读后感12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开始在网络中收看热播的《孔子》电影,后有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孔子传》。以前,我只以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读些论语。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同事吧。在这个近80人的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幼儿教师,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

《孔子传》读后感13

  孔子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并非仅仅是文化学术工作者才对他有兴趣并有敬意,无数的普通人敬重他,想了解他,了解他的生平、身世、思想、人格、思想。《孔子传》这本书让普通人也可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体会孔子。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传》就是从这句话里一共分了六章,每一张记录了孔子不同年龄段的事情,而每一章里又分三节或四节,每一节是关于孔子的一个小故事以及作者的评价与感悟,让我们也能深入的了解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位英雄,立下了战功。并且“以勇力闻于诸侯”。但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却不幸离世。只留下孔子和母亲,孔子小时候在母亲的带领下,已经懂得了许多礼节。但在孔子17岁时,以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不幸离他而去。而这时,阳货又否认孔子“士”的身份。孔子失去了昔日家族的荣耀。19岁时,服母丧期满的孔子,打点行装,仗剑出国,到宋国去了

  孔子回国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因为孔子在20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了国家需要的人才。30岁时,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凭一个人的力量,交3000弟子,而且以一个人的力量培养出70多位杰出人才,这种成功,从孔子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了“八佾舞于庭”事件,鲁绍公被迫流亡国外,刚从洛邑回国不久的孔子,愤然离开了鲁国,去了相邻的齐国。

  孔子在齐国对齐景公有很不好的印象,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孔子37岁回到鲁国后,接下来的40年里,一直教书育人,有很多人登门向他请教问题。这时的孔子,也迎来了人生不惑之年。《孔子传》里也记录了孔子的一个道德思想:孔子推崇道德,坚持道德,但他不会在道德问题上走极端。一个走极端的民族是很可怕的民族,一种走极端的文化是令人恐怖的文化。

  孔子一生中最杰出的弟子大多数都在孔子40到50期间聚集到了他身边:颜回(子渊)、仲由(子路或季路)、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除了言偃(子游)和卜商(子夏)孔门十哲都聚集在这里

  孔子在51岁时,取得了现实的成功,更为几千年的封建司法,提供了一种伟大的人道传统,直至至今这种传统仍然穿越历史的时空,熠熠生辉。但之后孔子公室衰弱,权力下移,政局动荡不休,孔子在鲁国政坛开始陷入了困境,鲁定公13年孔子已经被鲁国的政坛抛弃,孔子想离开鲁国,但一直不舍得,在孔子走时,唱了一首歌: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失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之后,孔子于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直到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40年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在卫国呆的时间最长,居住了十年

  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次遇到灾难,遭遇生平最大一次磨难是他们被围在陈国,蔡国之间的'荒野,绝粮多日,病饿交加。孤绝境之中,孔子与弟子们进行了一场“君子亦有穷乎”的讨论

  孔子回国后,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和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中,他自己,在古稀之年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造就了辉煌的成绩。

  鲁哀公16年,73岁的孔子病倒,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最爱的弟子颜回子路也死了,面对匆匆赶来的弟子子贡,孔子百感交集,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七天后,伟大的圣人孔子去世,弟子们以父丧之礼安葬孔子,并守丧三年,三年期满,相向痛哭而别,而子贡又在墓前搭间草屋,独自守着老师又三年才离去。孔子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凝聚着一个民族,将立新的光辉照向四面八方。

  孔子真是个奇迹!

《孔子传》读后感14

  “人要快乐,先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还能够让我们度过一些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他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却不需要,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这段激励人读书、好学的文字出自鲍鹏山老师的《孔子传》一书。这段话告诉我,要想时时刻刻快乐,就要坚持天天读书,做一个好学之人。这一点我要向孔子学习,他老人家最好学。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尽管他学识渊博,仍不断完善自己,在他二十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了。孔子以他的学问,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孔子本来一无所有,到二十岁时,就得到国君的认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学问的水准。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都这么好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不去学习呢?

  孔子的好学还体现在他的“实事求是”,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老人家尽管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觉得不知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向孔子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及时地向有经验的老师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给自己解惑。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耽误所有。

  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指出的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正是我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印象最深的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他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我们总是想着往我们的人生中填充什么,务求填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一个人有了钱就幸福吗?有了权就幸福吗?这些东西有了未必就幸福。如果除去我们内心的“浮躁、焦虑、贪欲、嗔怪,蝇头小利”,我们的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就是真幸福。因此,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再那么冲动、浮躁。要想改变这一点,唯有读书。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我要坚持读书。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那是因为读了《孔子传》这本书。如果不是读它,我怎能从这本书当中重新认识了孔子,了解了孔子,并读懂了孔子。如果不是读书,我怎能知道是孔子给我们传下来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实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怎么能知道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 读书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快乐,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这份快乐。虽然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我觉得只要肯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爱上阅读的,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孔子传》读后感15

  每读一次《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成长》这本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读了这本书的方法篇“高效课堂是教师一生的追求”这部分内容之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里面的学习金字塔式的七种学习方式:第一种,“听讲”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第四种,采用“示范”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30%;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75%;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在这几种学习方式中,我觉得最有必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知识。虽然在这七种学习方式当中,“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但是比后两种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曾经经历过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脑海中的记忆就会定格很多年。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下去。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也真实有效呢?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商埠街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用到,陌生的是我们一直在做“小组合作”这件事情,至于效果如何我只能说不是很理想。提起小组合作学习,我不得不说,我们大多数老师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过于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也由此浪费掉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糟糕。所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当下要认真研讨的问题。

  每一次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不断从网上查这方面的`资料,久而久之,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多,但我觉得效果还是有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例子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记得20xx年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年月日》中就合理地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问题是“为什么20xx年全年有365天,而20xx年全年有366天呢?”问题一抛出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先是独立计算并思考,接着就是很自然的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内激烈地讨论,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了。所以不用我讲,他们就发现20xx年比20xx年多出的一天正好多在二月。由此得出闰年就是366天,而平年是365天也是因为二月的缘故。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后面的平年、闰年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很容易看出闰年为什么比平年多一天,多就多在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让我省去了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这个环节。这样即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又节省了时间。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也不是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