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12 11:48: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集】《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集】《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

  最近几天我阅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优美、自然、含蓄丰厚、耐人寻味,在轻灵与明快之间闪耀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课,发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赏书中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这也让我重新审视起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随时都会被学生、家长“打搅”,随着时间的流逝,像我这样一个任教十八年的老师,也已经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书中提出的: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种感受,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回想那一个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由于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拥挤,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点“日光浴”。也正是这样,才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个灿烂的微笑,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所谓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我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烈日下已经工作了多长时间,当我经过他们的身边时,他们刚好完成了任务,只见一位工作人员高高举起了他的'一只手,向对面离他有一段距离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那会心、朴实的笑容让人至今无法忘怀。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也是有幸福围绕吗?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的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操场上那一声声“老师好”,……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教师好时,毕业多年后学生打来的电话,生病时学生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赛胜利时与学生共同庆祝比赛的胜利……原来幸福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我们的心灵每天就都会开出一朵花,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爱上自己的职业,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

  让我们拥有阳光般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2

  利用假期的时间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本书给步入教师队伍二十多年的我指明了方向,专家型教师成为了我的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位普通中学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社会的成长,知识的更新,自己的现存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学习,现在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始终如一地学习,再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当自己看完《教你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这本书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对照书中序言中谈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自己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还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有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试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做出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从不同的教育专家成长的轨迹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扩展的专业特征”,即会反思、质疑、探索、总结。专家型教师的职业道德、才学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无疑代表着教师职业的最高水平,他们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同时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反思倾向,专家型教师不是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离专家型教师还有一大段距离,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我觉得此书第七章提到的修炼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确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核心。首先体现的是专家型教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有心体现于具有更加丰富、有效的技能、方法、策略和技巧,他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也能用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备课上面。专家型教师备课非常简洁,只提出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与内容,至于时间分配、教学进度与一些细节会根据临场进行处理。他的备课计划、备课程序与方式都是独特的。

  专家型教师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经历入格、立格、破格、无格,从而让自己达到这种高度。

  专家型教师还能够巧妙挖掘课堂资源,从学生的任知冲突中发现问题,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把学生的错误理解转换成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这些无不体现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对教育而言,教学技术的变化,以及教学结构、模式的变化,带给了课堂最深刻的变革。组织学生自学、展示、小组合作,都应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一个革命性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并且强调“教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我们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如同一个服装的制作完成,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将一块布料经过裁剪、缝制,成为一件能遮羞保暖的服装。但仅有这些技术还不行,同样的布料,为什么有的就变成了时装,千娇百媚,有的则仅仅起到了遮体保暖的作用?那就是艺术。

  就教学来说,教学技术更多的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教学艺术则让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而更加喜欢你的课堂。比如,朗诵一篇文章,不读错、声调很准确,但不一定打动人,这只是技术。假如能声情并茂的读,投入的读,能随着文章中故事的发展而欢欣、落泪,那学生听了一定也会受其感染,这就是朗读的艺术了。教学艺术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记忆中,曾参加一次教师培训,主要内容就是教学艺术,包含开讲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应答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的艺术,结课的艺术,肢体语言艺术等等。当教学成为艺术的时候,对于听课者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着老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享受着老师优美的语言、融洽的交流,也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让所有听课者入迷,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其中忘记了记笔记。

  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技术而技术、就艺术而艺术的课堂是肤浅的、功利的。比如,听过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参评课,有些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讨论、合作的环节,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精心制作课件,插入多种媒体文件,音乐,视频,能用的都用上,为的是上出一堂美轮美奂的、让评委认可欣赏的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了教学技术的完美和教学的艺术性,是不是真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是不是真的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没有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教学品质?在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否蕴含了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对课堂的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承载着这位老师的教育者之心?

  有“教育者之心”的老师,应该是“读懂孩子的故事,帮助孩子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讲述孩子的故事,如数家珍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的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而不是只是教学任务和分数”的老师。只有真正怀有一颗“教育者之心”,就会在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中时刻以学生为参照,也以学生为目的,怀着对学生的尊重、呵护、信任、激励等情感,真正用心去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如此,也才能真正用心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要掌握娴熟的教学技术,还要在技术的层面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教学中就能用信任的目光、温情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教学就变了——不仅是艺术的课堂,更是人文的课堂,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课堂。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夯实基本功,成为合格教师

  当前要成为好老师应着力提高“五个能力”:一、是教材解读能力;二、与学生交往能力;三、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五、是试卷编制能力。

  第二、立足课堂,力争做骨干教师

  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课堂是实现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了解教师应当从课堂开始;教书育人从课堂开始。所以,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得立足于课堂,把根深扎于学科课堂的沃土,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永恒。俗话说:教无完法,只要得法。但凡好课,必然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教师教得轻松启智,学生学有兴趣,富有成效。一堂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框架,总体而言,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明确,主题要明确。课堂学习的形式灵活适应少年儿童特点,学生学有效果,实现学习目标。

  第三、质量加特色,做一个品牌教师。

  做一个品牌教师。“质量+特色”铸就品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求质量,其中目的就是想对教师一种引导,或者说一个压力,引导教师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特色教师,成为一个品牌教师。

  整体回顾这本书,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们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学习拥有专家一样的知识、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科研之路、加强反思,促进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高超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3

  看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个标题,我反问自己:教师的人生幸福在哪里?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又有何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下去。读后,我才感觉书里有很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到底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幸福在于心态。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与苦恼。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如何处之的。就像全书开头的这首诗,就是在告诉我们怎样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 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你能笑对人生,你就能体会到幸福。

  同样道理,教师的幸福也在于心态。虽然我是一名入行不久,资质还浅的年轻教师,但与学生相处以来,我感触很多:有辛苦,可更多的是幸福与感动。担任初三教学以来,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又重大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去做,绝不能对不起学生与家长!可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有些学生不上进,不懂事,还屡教不改,我的心难受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加上偶感风寒,我失声了!此时,正是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阶段,可不能讲话的我,仿佛感觉世界突然变得安静了。似乎我的心也跟着冷静了下来。虽然我不便讲话,但我的头脑是清醒的。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尽力用最少又最有效果话语指导学生整理好知识点,并认真的完成摸底考试。但是我仍然感到担扰,感到不安,直到我遇到这些事:“记得在九班,快下课时,我在黑板上写道:虽然我生病了,但我希望你们会学得比我健康时更好,能不能做到?”学生纷纷回答:“能!”这时,下课玲响了,我又写到:“下课!”让我没想到的是,全体学生,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喊到:“老师,再见!”喊声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心不禁颤动了一下,这是我教学以来,听到的最响亮,最整齐,最饱含感情的一次告别语!它给我一种力量,一个信念,一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动!

  还有经常听到学生关切的问候,那声音很温暖。更让我难忘的是,课代表代表同学们将咽喉含片送到我面前,我摆手不要,可他低着头,硬往我手里塞,边塞边说:“老师,你拿着吧,你拿着吧,不贵的。”那可爱的表情,至今还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有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此时在课堂上也安静了许多。是他们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虽然,这次期末考试,他们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挫折是前进的动力,我相信:他们一定做到最好的!

  我想作为教师,幸福的人生与自身专业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只有教师不停的去应用,去实践,去努力,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就能够给予学生最精辟的文化知识,营造最舒适的学习氛围。该如何去做?如果在生活中是一个苟且的人,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人,在工作中是不会表现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等这些品质。曾如作者所说:“假若你是一个能唤起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学而不厌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你不仅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也能胜任许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一个贫庸和贫乏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师,能胜任的工作可能是少之又少。若一个人有问题,做出的事就会有问题。”

  综观自己,我迫不及待的想缩短我与“专业化”的距离。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悄然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书中理论以及生动的教学案例的描述与分析已经有了很多的认同,但这也仅仅在“接受”层面。虽然开始主动地去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的理念在我的教学行为中也多有体现,但这也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而已。细细回顾自己的日常教学,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等很多时候还是欠考虑,显得很随意;或者自己行之有效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自己却不能够很清楚地从专业的角度给自己作一个分析定论。我看过不少名师的教学过程。课堂上名师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趣味盎然,从他们的每一句平平淡淡的话语中,从他们与孩子每一次自然轻松的交流中,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名师教学的品味,体味到老前辈开阔的文化视野,高远的文化境界。如果将教师成长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我正处在蹒跚学步、呀呀学语的婴幼儿期。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疑,学习是我们必须的生活!还要拥有不畏艰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的凤凰涅磐精神,坚持每日学习、每日研究,每日积累,必定会积小得成大得,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逐步成就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

  记得去年总结时,我说过“只要想起我的学生们,我的一切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今年,我还要这么总结。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我太年轻了才这么说,我觉得不是的,这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啊!当我听到学生恭敬的问候时,我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真诚的微笑时,我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时,我是幸福的;当我身体不适,看到学生关切的眼神时,我真是打心眼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其实,还有一点让我感到特别幸福的是:我也有师傅,我与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4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大部分的内容源自于幼儿教师、父母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提问或讨论中涉及到的特别体验的问题,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辩论,或许是自己接触了幼教的实践和理论,对幼教本来就有所感触,所以在读丽莲。凯兹博士所提出的议题与例子时,心里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经历了这个检讨、思辩的自我澄清过程之后,却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

  1、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

  丽莲。凯兹博士对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辟而独到的阐述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就在于她对儿童的深入思考,我们发现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儿童发展着眼,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出发,探讨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下,丽莲。凯兹博士探讨了幼儿发展的需求、幼儿发展的原则、幼儿发展的目标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等诸多问题,她结合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与儿童发展需要不符的现象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偏差,对儿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

  丽莲。凯兹博士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托幼机构的评价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强调为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适宜性的幼儿教育目标就不仅应重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情感态度、行为和性向的形成,她强调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性,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适宜性。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释

  丽莲。凯兹博士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了阐释,她指出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予全体儿童而非个别幼儿,并保证他们享有同等性质的教育机会。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和幼儿保持适度的疏离,以客观、中性地观察分析幼儿,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发展空间。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

  丽莲。凯兹博士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有效地合而为一,将幼教实践中有争议和感到困惑的问题,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的阐述和分析。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幼儿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

  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无论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辨证和理性,更没有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建议与教育智慧而言,更谈不上教育的学术气质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5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6

  最近,我拜读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感悟颇深。本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这本书里有许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在我刚踏入工作的一年中,慢慢懂的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学生都吸引着我,我对自己工作有一份责任,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的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切地把快乐带给学生,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来,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因为我们很多人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背负着各种负担与压力,从而身心疲惫。的确,在现实社会中,教师背负了太多的数字。然而,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是能用数字来体现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续教育的活力,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在很多时候,凭我们的力量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进而超越现实、改造现实。在办公室内,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平等相处,就会忘却烦恼,摆脱疲劳,心情舒畅地工作。用平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幸福。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同事,你就会觉得天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7

  连续几年,学校为帮助我们年青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一直在推荐对教师成长和学习非常有用的阅读书籍,带着期待,在这个双休日的空闲时间里,我一头扎进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

  说句实在话,在阅读之前,给我的感觉这本书无非是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不过仔细的阅读下来,却发现作者以轻松的笔调、浅显而又贴近教学生活的例子,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简明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在书中,肖教授提到过,“阅读正远离校园……今天,教师拒绝阅读已经是一种社会现实”。实在惭愧,除了学校推荐的书,要写写读后感,自己真的是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去阅读书籍了,学校图书馆也去的不多。以后要争取多点时间看看书。

  在肖川老师的书里探讨了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如何营造我们的幸福人生?如何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肖教授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心,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灵丹

  要有一颗宽容心。作者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三、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在书的开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诗——《我感恩》:“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

  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拥有阳光心态,我们的心每天都会开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学生,从现在开始,手握幸福人生,脚步轻捷快乐向前!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己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的过程,在专业成长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体会快乐与幸福。当然教师的幸福来自多方面,除了专业成长,还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成长,每当看到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困境中重新站起,我们都能由衷的感到快乐。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必然就要有所放弃,但只要我们的人生是幸福的,就值得我们继续前进。

  在我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困惑,在肖教授的这本书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起初两年的教学中,我感觉我的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反应都很好,似乎都掌握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理想。于是我就采取了一些约束纪律的措施,纪律是好了,但是课后明显看到学生疲倦痛苦的表情,也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在肖教授的'书中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没有掌握好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技能。

  肖教授说:有效的课堂管理不只是建立秩序,从而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且达到最高的程度。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避免课堂混乱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管理,必定是全面、成功的课堂管理。而且根据博耶主席报告指出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管理课堂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和对学生社会背景的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加强这几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效课堂管理技能。

  其次,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

  学生违反纪律后,我和他们谈心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时候会很不好,老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尽管通过谈话,态度已经转变了,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但是过没多久又会犯相同的错误,这让我很生气,觉得这些学生到底怎么了,总觉得某些后进生很麻烦,很想去改变他们,但就是无从入手,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去改变他们。看了肖教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是我的方法和心态方面出问题了,由于不自信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引导他们,只是靠着简单的说教和惩罚来约束他们。

  肖教授指出教师不能依赖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犯丝毫的错误,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管理使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压抑,根本没有平等、民主可言,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向教师倾诉,造成师生关系极为紧张。需知道人是独特的生命存在,他需要自由的选择空间。教师不是权威和绝对真理的化身,学校不是批量生产社会必需品的工厂,儿童不是无意识任人摆布的木偶。每个人的独特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自我反思与透视来获得。因此,教育学生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要尽可能发现和表扬学生的有点,要及时表扬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以带动学生减少甚至改掉其违纪行为。

  另外肖教授还指出沟通者首先要悦纳自己,进而才能赞赏他人。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必然容易对他人也吹毛求疵,对世界悲观、失望的人必然不能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只有悦纳自己,产生自我满足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积极进取的人才会有阳光,才会带给他人温暖。看完以上的话之后,我决心要改变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心态,我要告诉自己: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因为我想做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特别是边缘学生,我想解封他们的心里的冰,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最后,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工作倦怠,那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很累,感觉课好像永远备不完,作业堆积如山,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心里压力特别地大,甚至有时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和心情,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心里就变得更焦急,一着急情绪就更不好,更加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也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了解到它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这是不利于我的专业成长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用教授的话来提醒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即使我们看的不得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境由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拒绝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体验幸福。

  肖教授的书犹如一股春风,唤起了我心中对教育的热情;犹如一阵春雨,洗去了我专业发展中烦恼;犹如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指明了我以后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育出一群学得幸福的学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8

  12月13日,很荣幸聆听到了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林剑萍园长《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前,对林园长这个人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在早期阅读上很有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以后才知道原来林园长是那么一个智慧、知性的园长。

  林园长的讲座一开始就解释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一“在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本园,确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碰撞和互动对话中,最终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建构属于教师的实践思想。三“是为了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研究本园幼儿,尤其要解决本园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林园长的这些信息中,我强烈地感悟到了我们的园本教研要追求“适合”这两个字。

  一.园本教研要适合自己的园所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园所有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随从。虽然我们非常明白园本教研要“立足本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跑道。特别多的时候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做法,就会觉得人家有创新了,我们就要向她们学习,对本园的适合性考虑甚少。另外,我们常常为办不出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而苦恼,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突然明白,只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客观地寻找自己园所的真正问题,结合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走出属于自己园所的特色之路。

  二.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知道,给予孩子的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也一样,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只能定位在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子,不能超越她们的能力水平太多,否则,只能让教师们丧失信心。第二,要考虑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要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要考虑教师的层次性。教师之间有能力的差异、有年龄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差异,所以在园本教研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更多样化点,可以让有特长的老师来主持她擅长方面的问题研讨;第四,要考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研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孩子

  园本教研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园本教研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我们的研讨是否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发展而服务的,我们所作的研究是否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吧,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我们的孩子有一半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各地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我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我园的园本教研就定位在孩子的集会、用餐、卫生、礼貌问好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的研讨上。

  引用一句经典老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我深刻的感悟到,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应该做到“适合”,适合自己的园所、适合本园的教师、适合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园本教研才是最好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9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更是个很现实的话题。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读了李再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我深有感受。我们怎样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呢?我觉得有三点极其重要。

  一、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是不争的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福利待遇差,有人把教师行业形容为“鸡肋”行业,更有人把教师的工作幽默地比喻为“站台”、“卖声”、“吸粉”。故而,众多的教师职业心态差,职业倦怠感强。所以,许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上班、下班,备课、上课、看作业,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从初级做到中级,从中级做到高级,平平淡淡,终此一生。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提出:教师“应该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个规划,凸显个人发展主线。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著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深有体会地说:“我的教育不为领导,不为职称,不为荣誉,只为着我的乐趣本身。”正是这种良好的职业心态成就了他辉煌的教育生涯。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二、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哲学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这话最著真知灼见,因为当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的才是教学的技术技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我们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供学生分析批判的参照物或靶子;我们要转变思考的维度,不应仅仅思考把什么给学生,还应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我们要转变教学的方法,彻底消除满堂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还要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不仅应该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必须加强学习,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否则,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有教育家早就说过,学校是农村,不是工厂;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灭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而我们习惯于将不同资质的人输入机器设备,按同样标准、同样程序、同样时间予以“铸造”。使得受教者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与施教者对等的主体进入教学程序,而是作为“灌输”对象、作为一个被动的物件进入教学程序,抹杀了个性,限制了特长,弱化了创造,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必须改变。吸纳、更新了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课程,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成就。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0

  幸福是什么?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活的舒坦;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无忧无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对于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们在欢笑,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你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而不是单纯的付出的时候,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是啊,不计较太多的得失,用心灵去打造完美的课堂,用心血去铸就孩子的人生,这就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幸福的。

  从书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职业倦怠,找到了倦怠产生的原因。提醒着自己做一个忙碌着的幸福人。想想自己忙碌的日子,有目标、有挑战、有成功的喜悦、有忙里偷闲的轻松。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精神的、感觉活得踏实、有生气。所以忙碌的背后也是一种幸福。不错,“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而过去的我总为自己不断地繁忙而抱怨着。从未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满足,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设想如果生活中每一天都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努力,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与满足,那么幸福会时刻陪伴着你。生活中如果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感慨,多一份感动和感恩;那么幸福就会向你靠近几份了。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还介绍了许多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方法,告诉教师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的'家校沟通,老师过多的肢体和语言活动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刚结束一堂十分郁闷的课,,上了一年级的体育课的回到办公室,我耷拉着脑袋,十分失落,课前教材让学生熟悉了一遍又一遍,以为上课学生会表现得很好,结果上下来:课堂纪律很差,在我作示范的时候学生交头接耳,总知很乱,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整天都要与这样一群不求上进的学生为伴!我越想越失落,索性趴在桌子上,什么都不想做了。走上三尺讲台也有3年多时间了,我也曾问过自己作为教师,你幸福吗?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不是肯定的。身边其他老师的答案也是大同小异。看了肖老师的这本书,现在初始的那种糟糕心情已经烟消云散,心中的那个疑问也已经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能让教师过上幸福生活的法宝,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有学生在上我的体育课,那表示我还有工作可做,社会上又少了一个无业游民;有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那表示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待我开发;有学生在调皮捣蛋,那表示祖国将来的栋梁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自我的与众不同;有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来找我,那表示我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有人对我提出批评建议,那表示我是十全九美的。

  其实幸福的生活很简单,完美的工作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记得:快乐是一种美德(要健康、自信、开朗、爱心、善心、阳光),微笑是一种力量(更多地微笑,放飞心灵),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少一点无聊的应酬和虚假的客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不与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充实+闲适),我会在简单中实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1

  昨天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学继续教育培训,第一场讲座是王晗英校长给我们讲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听了之后,感触很深。一个老师不仅要能教好课,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如果老师缺乏了文化素养,那么就会导致自己视野不够宽阔,底蕴不够丰厚,心胸不够宽广。教师就是读书人群中的一份子,读书也就是我们的必须生活。没有阅读过名著的心灵是枯燥的,没有被感动过的情怀是苦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我们教师的阅读史就是我们的成长史。

  是啊,阅读是一件多么廉价的成长道路,一本书几块钱,十几块钱,老师可以少抽一包烟,少喝一顿酒,少买一件新衣服,一个学期区区百十元就可以满足我们阅读的需要。而有的老师买一件衣服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都很舍得,花钱很大方,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如果要是买书,二十元以上的书都感到贵,不舍得买,也不舍得给自己的孩子买。特别是绘本,一本绘本二十多元,便宜一点的也要十几元,而且绘本里面图多字少,所以家长就舍不得给孩子买。但是如果要是给孩子买衣服,便宜的衣服却是从来都不让孩子穿,总是给孩子们买名牌,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都舍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在吃饭饮食方面都非常重视营养搭配,力争让自己家的生活营养丰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助于一家人的身体健康。那么我们的精神营养呢?大家想到过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读课本,我们的老师只读教参书,那么我们就像天天吃饭只吃白面馒头一样,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精神是不是会很枯涩,会不会让自己的精神营养不良呢?

  那么孩子也是一样,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不一定能够带出一批批爱读书的孩子,但是我敢说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一定不能带出多少爱读书的孩子。老师是孩子的.向导,一个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更是对老师崇拜地五体投地。在小学生的心中,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模仿的对象。记得我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天天读拼音书,当时回到家我们也没有强迫她,而她总是自觉去读书。因为第二天老师要在课堂上检查。老师会问:“昨天,认真阅读的同学举手。”孩子们都很诚实,如果自己没有好好读书,一定不会高高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如果一个孩子天天不举手,老师就会及时调查孩子的情况。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不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里一本闲书也没有。家长总是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考试考出好成绩就行了,读不读书无所谓。这 时候 老师就会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给家长讲让孩子们进行大量阅读的好处,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老师的这一举动很有可能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拥有一个丰富的阅读人生。

  记得 薛瑞萍 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她说:“我们那里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很多家长也是凭着辛苦的劳动去挣钱,很辛苦。我每学期都会孩子推荐一套书。但是鉴于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我要求孩子可以只买其中的一本,互相借着看,一样能够起到阅读的效果。但是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他爸爸是用架子车推煤。买煤球的。每天都是带着一身黑乎乎的煤灰回家,挣钱真的很辛苦,这个孩子也很懂事,从来不向家长要求什么。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情况的下的这位父亲,却愿意花二百多元钱去给孩子买全套的书让孩子去读。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这要比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家长都舍得。这个孩子也很受感动,从此后,她天天都很认真地去阅读。家长在哪方面对孩子进行投资,就会在哪方面有所收获。”

  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在要求孩子读书,要求孩子进步的同时,是否能够想得,我们教师也需要读书,需要进步,需要成长。我们老师要从教书匠向学科讲授型的教师转变,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更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发展。阅读就像爬山,我们心中要先有一座山,向着山顶不断攀登,在艰难爬行的过程中,或许刚开始是很艰难的,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和自制力来克制自己的。但是随着我们爬行的越高,我们的心灵就会感到越开心,越高兴,生活就会感到越幸福。一种感恩的心时时刻刻让我们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充实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忘却的生活中的一些烦恼和不愉快。

  阅读和写作是老师成长的双翼,让我们借助继续教育培训的契机,能够从此改变自己,打破自己固有的生活习惯,走上阅读成长的道路。那么受益最大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师,还有我们的学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2

  什么是幸福人生?什么是专业成长?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和我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过。不知不觉已经工作3年了,从刚来时的稚嫩和懵懂,但满腔热情,到现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却在逐渐消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职业倦怠期,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似乎越来越淡,越来越匮乏。教师难道真的只是一个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吗?

  后来看了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订的一本书《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以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说,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的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朴素的概括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同时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这一点我在沙盘技能队中深有体会。进入沙盘技能队快一年了,跟着刘锋老师征战过市赛省赛乃至全国赛,也送走了一届的学生,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学生。我们的`沙盘队能在比赛中屡创佳绩,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天的训练,我们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严肃,开玩笑的时候又可以很肆无忌惮,老师既是他们的导师也是朋友。在沙盘队里,学生们都亲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和喜欢。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这么好。在沙盘队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切的快乐源自内心,一切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也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在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有厌烦的感觉,我偶尔还会有一刻的倦怠。但强大的内心会让我从容很多,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心发现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

  记得有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3

  近日,我阅读了由张万祥老师主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该书选编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分为“遨游网络的海洋”、“修炼自身的素养”、“把握命运的脉搏”与“沉迷教育的世界”等四个部分。文字的叙述采用了作者自述的方式,行文格式没有严格的统一体例,篇幅参差错落,颇有随性而作之意。因此,读起来很是轻松,我花了没几天时间就看完了全书。

  掩卷之际,心中颇不宁静。书中的每个案例的案主专业成长的道路迥异,但我又分明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热爱教育

  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或是自己选择,或是阴差阳错,或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都有“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得最好”的感怀。他们脚踏实地,开展着属于自己的草根化实践,或成功,或失败,他们坚信“只要在做着,那就是一种学习”。

  二、永不服输

  我发觉在他们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一股韧劲,他们不轻言放弃。对于命运的不公,对于同事的取笑,对于学生的刁难,他们抱怨过,他们愤怒过,他们伤心过,但他们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最终在风雨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

  三、笔耕不辍

  印象最深的是那则关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开业启示。公司承诺,只要投保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若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即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则启示虽充满了调侃的色彩,但确让许多人从中受益,书中这些年轻的案主多半是其践行者。

  四、做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辛苦,这是每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能明白的。但从痛苦中能坚持下去并能有所思考,你一定可以收获别人所没有的感悟与成长。上苍其实是很公平的,他在你面前撒下绵绵阴雨的同时,往往会在你身后升起一片灿烂的阳光。遗憾的`是,我们总喜欢在阴雨中自怜,却常常错过了身后的那片阳光。

  90后学生的教育,已不是我们现有模式与以往经验所能够应付的。我们变得空前的无助与茫然。走出茫然,从无助感中彻底摆脱出来,或许只有一条道路,那便是直面这些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恐惧感,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找寻与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4

  肖川教授的著作——《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给了我这么个机会好好和“诗意”来了个亲密接触。冬日的午后,沏一杯清茶,细细品味着这一篇篇随笔,我从肖教授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教书,如何生活。

  一、诗意的情怀——将“诗意”渗透进一条又一条教学理念

  如果说意识决定行为,那么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思想目标。教学理念就是教学设计的思想目标。每次在名师的教学展示后总能听到他们将教学理念娓娓道来,这个时候我才豁然开朗,原来那些我为之惊叹的巧妙设计,都有名师们的先进理念的引领。在他们设计课堂教学之初,就有明确的理念意识。作为语文老师,是要带着孩子们在文学的世界里领略语言文字的美的。那么,在我们的'意识中就要渗透进“诗意”,渗透进传统文化悠远深厚的文学底蕴,不断丰厚我们的教学理念。

  二、诗意的语言——用“诗意”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教学情境

  诗一般的语言不一定是辞藻华丽,纷繁冗长,有时候也是精炼准确,意味深长的。在教学实践中,连接一个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工具”就是教师的语言,如何过渡、连接,将孩子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引导到下一个环节,靠的就是老师的语言魅力。诗一般的语言,带孩子美美地享受;诗一般的语言,让孩子深深得投入;诗一般的语言,给孩子回味的空间。相信用“诗意”的语言串联起课堂教学,会让老师在课前更加仔细地斟酌要说的每一句话,更加享受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每一个四十分钟。

  三、诗意的生活——让“诗意”伴随着一天又一天美妙生活

  许多老师爱岗敬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让他们对生活少了关注。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最大的感触便是一天忙下来,发现自己都几乎没去过洗手间,没喝过一口水。于是,一系列的“不适应症”随之而来。肖教授让我们诗意地生活,便是让我们稍稍放慢脚步,把那些琐事引起的失眠等不适应症,暂且当做是种享受,简单地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妙。每天对自己好一点,才有力气有动力照顾好班里的孩子,愿老师们的生活都能与“诗意”相伴。

  虽然,我们没办法像常丽华老师那样,在班里每个孩子生日的时候都能送上一首亲自写的小诗,或是一个度身定制的故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创作才华,但“诗意的情怀”、“诗意的语言”、“诗意的生活”或许也能为我们赢得孩子们的认可和更为舒心的生活。那么,“诗意”一把又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15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努力,这是个人成长的首要因素。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课堂教学的研究,或是自身内涵的丰富,我们都要倾心尽力。各种活动要积极参加,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向名师们学习,使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博览群书,丰富文化积淀,为自己的教书育人备好源头活水。

  二、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 一个和谐的团队是战无不胜的。俗话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一个人的力量必竟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和谐的团队是教师成长的良田沃土,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和谐团队的打造。

  我们文峰小学就是这样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领导的关心和情谊,有同事的帮助和鼓励。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优质课比赛。无论是哪位教师要参加比赛了,听课,主管领导和学科组长们当仁不让;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无事不关已或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之类的惺惺作态,大家都把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当成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每一次的比赛,参赛的绝不仅仅是某一位教师个体,而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集体智慧。有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后盾,哪有不胜之理?身处这样和谐的团队中,哪有不成长之理?

  三、抓住关键事件的契机 有位当代知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教师成长而言,如果相对极端地说,有些优秀教师之所以成为优秀教师,也许并不是单纯师德教育的结果,也不是单纯培训的结果,重要的是某一个机遇降临在了他们身上,比如某一项荣誉的获得、某一个舞台的历练,或者某一位伯乐的慧眼相识、某一位大师的悉心扶持。这就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如火如荼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教学比赛、经验交流、各种论坛……抓住这样的机会,尽情地展示自己,这个机会也许就会成为你成长的关键事件。做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助于我们成长的关键事件的契机,在校本教研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尽情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心得06-06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05-06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1-25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心得10篇05-06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7-20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7-16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心得体会08-12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篇)02-03

专业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