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时间:2024-06-14 09:22: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

  凡是做母亲的,都应该读一读龙应台的书,那是作者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心声,真实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境,热切地传达出她对生命起步最质朴的爱,她不是传统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也许正是这样的语言,更显得真实,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偏重于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顺其自然的不受伤害不被扭曲的成长,如:安安和弯腿的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孩子爱听故事,妈妈给孩子讲过《小红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猎人的动作,有了“杀人”的动机。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某些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她用心去为儿子选择,哪些书该让两岁的孩子读?哪些不能读?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后,就自言自语起来: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她很谨慎地把这些有残酷和暴力的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她的儿子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到下一格让孩子看。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看看我们的孩子,周末、暑假有补不完的课、上不完的兴趣班,根本没有时间自己休闲,根本没有时间慢慢来。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以为给孩子的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呢?我们的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小小的`年纪真的能接受这些额外的知识吗?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曾经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学英语吗?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有很多家长跟我交流过,孩子上了小学后经常把英语和拼音混在一起,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作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2

  那还是一个老师推荐的一本书,虽然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给两个混血儿子的成长故事,但是作为教师不能不好好看一看。

  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而我们面对着这么多孩子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孩子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在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不同。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对慢一些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

  越来越爱纯粹朴实的东西。因为最真最美最动人的情感往往孕育于朴实。你看,一个憨厚淳朴的果农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国王种的果树结出的果子,谁的会更芳香更甜美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篇夜深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了夜空中,我慢慢地把头靠在了母亲的怀抱里,一股母爱流进了我的心头,在记忆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

  当我捧着这本书,独自细细品味着母爱的伟大,我忽然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狭小,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帆船,但是内心深处却多么的幸福,回忆着童年时光的酸甜苦辣。记得一次竞选班干部落选后我躲在房间里大哭,母亲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孩子你慢慢来,妈妈相信你!”这时一股浓浓的`母爱涌上心头。

  我甚至看透了作者龙应台内心深处的思想,我明白,我也理解。每当第一次亲耳听到宝宝终于开口叫:“妈妈!”这两字时,哪一位母亲不是激动地流泪。我之所以这么理解,那都是来源于小时候第一次抱起那可爱的洋娃娃时激动的心情。我还觉得龙应台更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一定是幸运的,因为她懂得每件事情都需要慢慢来,不能着急,最重要的是她有着浓浓的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很幸运有一位慈祥、善解人意的母亲,我很感谢她把我辛辛苦苦地抚养长大,更感谢《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它让我第一次把以前遗忘的“宝石”给找了回来,并且永永远远地嵌在了我的心里,抹也抹不去,挥也挥不走。

  这时我好想痛哭一场,可我却始终也流不下一滴眼泪,我想笑,却笑不出来,这种尴尬的心情,没有人会感受的到,除了我的好妈妈。

  所以我想对您说:“谢谢您给我穿的,给我吃的,犯错误时您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开心时您会与我一起分享;难过时您会替我分担,使我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对了!我有一首歌送给您: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最后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青春永在,成为最幸福的母亲!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

  《孩子你慢慢来》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用自己的笔记录了两个孩子的成长。很羡慕龙应台的孩子们能在如此亲近自然的环境中成长,自家院子对面住着他们的好朋友,古朴的小城里有大片的田野和麦田、邻家树上有可爱的松鼠和小鸟。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我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作为妈妈的我们,却总希望孩子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以至于稍一出错,就不能忍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时,觉得自己被缠上了重重枷锁,束缚的不仅是自己曾经的雄心万丈,还有孩子那越来越脆弱的心灵。在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再次无果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换位思考一下:在我还是十岁不到的孩童时,能做得那么完美吗?这样一想,心里就平衡了许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别急,慢慢来,孩子还小!”多一些宽容、多一颗耐心、多一份期待,从心底里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相信结局一定会与众不同!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4

  八月,天气炎热,是一个最容易使人烦闷的时节。偶然的一天,途径一家书店,随手翻了几本书,一下子就被一本书封面上的话给吸引住了。

  “我,坐在斜阳斜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细腻又深情的话语,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美妙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美好。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因为做母亲,所以失去了青春时的“野心”,所以任孩子把自己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因为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所以一边悉心照顾小的孩子,一边悄悄揣摩大孩子的心思。她发现: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育过两个孩子以上的,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她知道,该怎样帮助那个大的孩子摆脱掉心里暂时的阴影。也许在她的心里,自己只是那个最先来到世间的,而大孩子是来得稍微早点的,小孩子是来得最晚的,大家同样需要爱,而孩子就是上帝送给那个做母亲的女人的最好礼物。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

  一、有一种爱叫等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表达了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父母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教师对学生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这种心态和思想让我们做出了拔苗助长的事情。书中的作者像大多数的中国妈妈一样,不满足孩子的作业总得一只老鼠,要求孩子补写一行作业,这样才会得三只老鼠,可是泪水涌上孩子的眼睛,他咆哮着说:“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力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妈妈吓了一跳,坐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妈妈用手背抹了抹安安的眼泪,叹口气说:“好吧,那就一只老鼠”。安安默默收拾东西,对还在发着呆的妈妈说:“有时候我可以拿三只老鼠的。”

  花开有期,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的培育,静等花开,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QQ提示音响起,老师,端午安康!我的嘴角挂出了笑容,一个可爱的笑脸浮现在脑海。当时这个小女孩,说话有点结巴,每次上三年级课的时候,最后十几分钟,我总会让一些孩子上前来展示英语对话,每次叫她,她总会特别慢,下面的小朋友催促她,笑她,她会更着急,更说不出口。当时,我也不怕浪费时间了,耐心的等她,我知道要尊重她,不能打断她,还示意其他同学要有耐心,等她成功展示完,她那开心的劲,真是无法表达。慢慢的,一学期下来发现这个小姑娘,越来越棒,越来越自信。每次英语课上,小手总是举得高高的`,等待着我的回应。当有一天她的妈妈在学校门口非要见见我,对我说,我们孩子真的很喜欢你,每次都能等待孩子把话说完,特感激你,你给了孩子自信。我当时真是感动了很久,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平凡的小事,却收获了一个孩子感恩的心。尊重孩子,等待孩子,发现他们的身上的美,比知识的讲解更有深意。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等待却失去了耐心,常常因为作业和孩子争辩冲突,最后甚至争不出个结果,闹个不欢而散。这本书不仅诠释了一个“慢”字,还有“爱”字,很多很多的爱。母子对抗中,安安完胜,妈妈一退再退?退不但是爱,更有智。这是给为人父母者的一本高水准的教科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二、有一种爱叫放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得学会放手。在孩子蹒跚学步时,在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一辈子为他遮风挡雨,要学会放手,教会他技能,让他迎接风雨的洗礼。在安安牙牙学语时,一家人生活在瑞士,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爸爸妈妈又说的是英语,他从小就生活在四国语言中,妈妈没有刻意的教授,最后安安却神奇地学会了四国语言。

  前一段的单亲律师妈妈被15岁女儿勒死的案件案震惊了我们,一个单身妈妈辛勤抚养的孩子,却亲手杀害了她,妈妈性格要强,孩子却认为母亲对她要求严苛,妈妈的爱让孩子感到了窒息,爱的方式不对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爱是一门艺术,知道去爱固然重要,懂得如何去爱更需要极大的智慧!蔡元培老师在《中国的修养》一书中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妈妈想让孩子更优秀,但母子间关系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放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我常常觉得把知识讲烂讲细喂给学生,他们便能掌握得更好,殊不知这样的“饭”已经索然无味,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能被迫接受。上课时学会放手,让他们小组讨论,自编对话,分配角色,老师敢于当观众;家庭作业敢于放手,联系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复习资料,自编题库,只要老师方法指导到位,效果会比单独的抄写更有效果,我们不妨也学一学文中的作者,用爱包围学生,用智传授知识,做一个敢于放手的智者。

  放手的过程虽然很难,难极了,但听听华安长大后那样说“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要慢,树人更要慢,这样简单的道题,常常被我们忽视了。真正的爱,会给孩子阳光般的力量!对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一些慢孩子,我们不妨停下快节奏的脚步,不能一味的催促,更不能拔苗助长,学会包容,学会等待,学会期盼,学会像龙应台那样,柔声的说:“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6

  暑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美好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著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7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面临各种任务和挑战,而不同年龄段的人则会有不同的责任与目标。我们应该全心全力地投入到每一项事务中,确保做到最好。

  龙应台有2个孩子,他们之间相差4岁,《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就是记录她与2个儿子童年的美好时光。自从小儿子小龙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儿子小虎一下子觉得自己失宠了,对弟弟感到嫉妒,因为弟弟可以——不刷牙、不吃饭、不洗脸……小虎心生羡慕之情,于是他抗议自己做这些事情,每件事情都和妈妈对着干,直到妈妈用尽力气劝30分钟,他才肯去做。

  其实安安是没有明白,他自己的很多事情,弟弟也不能做,比如弟弟只能穿他穿过的旧衣服,每个星期五下午弟弟不可以和妈妈去看戏,晚上不可以听妈妈讲《西游记》《水浒传》,冬天爸爸不可以带去阿尔卑斯山滑雪……这些事情1-2岁的弟弟是享受不到的。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心神恍惚地回味着刚才读过的故事。妈妈严肃的脸突然把我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我无精打采地躺在沙发上,玩弄着手中的遥控器,妈妈却立刻反对,把我推到了书桌前。周末的时候,公园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传入我的耳中,而我却无奈地走在去补习班的路上......眼泪涌出眼眶,我哭哭啼啼地向妈妈抱怨:“我不想上五年级,太辛苦了,我想回到过去,永远停留在一年级。”妈妈平静地对我说:“人生只能向前,不能后退!”我一下子愣住了,我想起了安安要迎接弟弟的新生活,我和她有什么不同呢?虽然五年级的课程比二年级要重,但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慢节奏的一年级中,这样只会让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违背自然规律。时间一直在追赶我们,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在相同的时间里,那些能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万物,多么美好啊!五年级的我们,在身心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和理解小时候无法理解的问题......于是我止住了哭泣,拿起笔,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充实的暑期计划。

  该玩的时候要玩,该学的时候要学,就像我们学校的校训:学得扎实,玩出名堂。五、六年级是我们对小学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初中阶段的展开,这个时候,重心要放在学习上,“黑发不知勤学早”若辜负了这大好的时光,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再次回想起了邻居姐姐的情景,每天她疲惫地走进家门,而我恰好在楼道口背着书包遇见她。她眼中总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据我所知,她小时候也曾是“逃学大王”,但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现在工作辛苦却只有微薄的收入。我不禁思考,如果让她重新回到我的年纪,她是否会选择在应该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呢?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负面新闻,那些做坏事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在适当的年龄做应该做的.事情。

  是呀,过早地去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就像是在盲目努力中浪费时间,只会让我们提前经历苦涩的滋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事情去发展,不急于求成,直到我们迎来人生的终点,才能减少遗憾的存在。

  点评: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中读书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摆脱了对母爱的过度歌颂,摒弃了“慢慢来”的借口,选择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理性地分析何时应该“慢慢来”,何时应该振作起来。尽管文笔还稍显稚嫩,但可贵之处在于她的真诚。她并非模仿别人的优点,而是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8

  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完美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独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个仅有5岁左右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树叶铺成的小路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安静。封面上还有这么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刻,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话慢慢的,似乎还有很多的话,很多的言语,可是全部已经不重要了,作者龙应台已经愿意用一辈子的时刻来等待,来欣赏……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著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我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我“作为女生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看到封面我没有认为封面及插图跟书的资料有什么关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此刻有些家长,很是盼望自我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一个周末就仅有半天的时刻做回家作业,时刻紧张极了。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孩子学不好学校里的课,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课给没有学进、学透,这样,又花钱,又花时刻,还在弄个体力透支,这样又有什么用?

  这些家长就应好好问问自我,好好反省自我。爱自我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我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就应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明白他们。

  有些孩子一下子周末就要上一天半的课,这样忙碌的孩子,又让他们怎样慢慢来呢?为了不甘人后的家长们陪着孩子们学这学那,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那样的想当然,可是,可曾想过孩子是否真的喜爱呢?还是给孩子多一点“慢慢来”的机会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9

  著名作者龙应台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逼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知道龙应台这个人就是因为她给儿子写的这一段话。这次我们选择看外籍书籍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当我认认真真的读完这本书的后,我内心无比的柔软和感动。有的地方读着读着就不知不觉的流下了感动的泪。我能感觉作者那种内心是多么温柔情怀和无限的爱,才会写出这么细腻的文字,我对这位智慧母亲的敬佩和身同感受。

  龙应台34岁才第一次做母亲,龙应台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内心深处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变得无比的柔软。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真的值得读一读。特别是我们做母亲的。

  因为这是一本充满爱的书。是从母亲角度写出的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是一位母亲与孩子成长的直接对话,这个过程有过欣喜,有过吼叫,有过惩罚,有过哭笑不得,走着走着,或许就成了作者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一个值得珍藏一生的故事吧。我好像已经和作者一起感受到了孩子成长的点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到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之间所有成长中喜悦与泪水。同时,我可以感受到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人的龙应台在专心育儿时,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及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而正是通过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绝对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而是对生命与成长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吧。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是的,作为母亲,我们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坚持,更需要温柔的坚持。

  我们看待孩子,孩子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我们需要耐心,需要时间。千万不能急,慢慢的来。对于孩子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美好。“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

  本来我对龙应台这个名字一无所知,更没有读过她的书,甚至不知道这世间还有如此有个性的名字,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位男士作家,而后感到非常羞愧。多读书,读好书,对于读书我总显得那么的滞后。这学期,学校鼓励我们教师多读书,而且过段时间久会给我们准备一本书,开学初我拿到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在搜索中我才发现这是一本很畅销的书,适合广大的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来阅读,作为一个男士的我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我觉得教育是相通的,开始很想去深入地了解她。

  一拿到这本书,看见的是封面,上面有一个母亲笑着看着远方,母亲胸前站着一个孩子,望着母亲的脸,封面的背景全部为黑色,给我沉闷、压抑的感觉,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起我就没有认为封面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不光是封面,而且里面的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那就先从照片说起吧,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读了这本书,龙应台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和更多的幼教工作者们借鉴。在《寻找幼稚园》一章里,书中龙应台女士也就是文章中的母亲说在华安3岁半时带回台湾,去找幼儿园,但是那家幼儿园有着小学的'课程表,孩子因为天气不好而不准到外面玩,孩子都是统一行动,而华安在德国都是自由活动,就是玩玩玩!她会想:这真是三岁的孩子需要的吗?这也使我想起了我问儿子的一句话:“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的生活?”儿子爽快地回答:“喜欢小学”,我有些不惑,为什么呢?儿子回答:“因为小学里下课可以自由地活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幼儿园里老师一天到晚管着我们,没有自由。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幼儿园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稍有不慎就会擦伤、摔痛,这是家长担心的事,也是幼儿园考核老师工作的一项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就会限制孩子的许多活动,如搭积木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只能坐着搭,先吃好饭的孩子只能搬好椅子看书,不能乱走,走路散步必须得排好对,不能自由走,还有上课、上厕所、吃点心、洗手等活动都是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孩子稍有调皮捣蛋的行为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是否也应该想想,这些孩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我也很爱学校里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在教育孩子时却会失去耐心而对他们面目狰狞。读了龙应台女士的《孩子你慢慢来》,不禁被她内心深处的母爱和款款深情所打动,文中所描述的一位母亲照顾教育两位儿子的生活点滴,宛如涓涓细流抚平了我躁动的心灵。平时班级里孩子的顽皮,天真,可爱历历在目,“妈妈,起床啦!”安安用手撑开妈妈紧闭的眼睑,像验尸官撑开死人的眼睑…..这方佛就是昨天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对孩子少了一些温柔,多了一些粗暴。现在细细想来,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对自己班级的孩子寄予了太大的希望,给他们过多的要求,所以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急躁,而不会让孩子“慢慢来”。

  我终于合上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好书!这本书有太多的内涵,在阅读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与龙应台的差距,同时我仿佛也跟着龙应台女士共同的温习了一遍做一名好老师的感受,因为我还没有孩子,所以还不能细细的咀嚼她育儿的经验,经历,感受,但是却对美好将来充满了憧憬。

  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1

  《孩子你慢慢来》是她写关于两个儿子成长方面的文集,最后两个儿子也分别写文章作为后记。可以看出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细腻温柔、爱意满满,作为知识分子的龙应台思考深刻犀利,作为女性的龙应台一直在努力写作、工作,为事业倾力付出。而在这过程中,她与先生渐渐疏离了,但并没有影响到孩子太多,他们仍然共同把孩子抚养培养得非常好。

  读龙先生的文字轻松而又有沉重厚重,很丰富的'收获。不愧为华语世界最犀利的一支笔。尤其作为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女儿,值得尊敬和学习。

  不觉又是年终岁尾,今年坚持读了不少书(对自己来说),也坚持每个月都整理一篇读书笔记,感觉很好,希望能一直坚持,来年可以读更多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昨天看到有句话:“读书,是对平庸生活的一次越狱”。读书真的是件非常美好又收获颇丰的事,相信来年可以收获更多。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充满诗意的书名,成功的把我的心提了起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充满母爱的字眼,深深刻在我的内心里,是的,世界上,哪有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我好感动,龙应台充满诗意的语言每个字都体现出龙应台深深地母爱,转眼望见我的妈妈,看见她眼角的'皱纹,有点说不出的心酸。孩子的到来,给了母亲很多,同时也失去了更多……

  龙应台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出书、旅游、社会调查、制作电视节目……但,最终,为了两个宝贝,她都放弃了。我深深地感觉到母爱的伟大和母亲无私的奉献,母亲不在乎自己的体型只为宝贝,无论是呵护,还是责骂,母亲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的辛酸。

  龙应台这样写道:“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胸口,就能使我感觉得到幸福……”母亲眼里那流露出的温情,绝对不是没生育过的女人可以显现的,那就是母爱。

  夜晚,靠在窗边,我又想起了龙应台和那本书,母亲在客厅里打扫,拖着她略显蹒跚的身子,她手上的老茧如针一般刺痛着我。“妈妈,我来帮你。”妈妈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母亲不要太多,就算一个拥抱也能深深地感动她,这就是母爱。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3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一爱一,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一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一出来,情景美如画卷。习惯于斜躺在床上手捧书本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一爱一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一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一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一陽一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认为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务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触电的小牛》,现实中的我们也能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教吗?也许更多的是严厉的指责,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一残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品一本好书如同品一杯香茗,次数越多,味道虽淡,香味却萦绕不散。《孩子你慢慢来》是值得多次品读的。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4

  读这本书,是朋友推荐。她的推荐语是这样的,一定要看哦,比很多专业的育儿书还来得有价值。

  于是买了,对于育儿书,我一向期待不高。因为这东西,毕竟是用的,谁见过有趣的工具书?

  这本书,我大爱。我觉得朋友的说法有问题,这本书不应该跟育儿书放在一起比较的。它不是育儿书,而是完完全全的文学作品。不过这比较,也是自然的,尽管不是育儿书,但对于妈妈们来说,它的指导意义,不逊色于任何一本所谓的育儿专家的作品。

  光是读序,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光是看这一段,就令人怦然心动。现代都市生活,压力山大啊,节奏飞快啊,连带着人的耐心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忙得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很逼仄,慢慢来,太奢侈了,没空。

  养孩子养到现在,跟妈咪圈子里的朋友交流,都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越大,妈的耐心越少。孩子小的时候,任何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让家长兴奋不已,第一次开口叫妈妈,第一次抬头,第一次迈步……等到这些里程碑式的步骤都一一越过,妈妈的耐性就越来越差,每个妈妈都能准确说出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的月份,但是有几个妈妈记得孩子第一次说出一个完整句子的月份?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惊喜的,但我们选择忽视。

  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们总是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当他晃晃悠悠地走出第一步,我们都是狂喜的。可是现在,时常是孩子要自己走,我们嫌慢,不是野蛮地抱起来大步流星,就是往推车上一丢,安全带一扣。

  我们给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上数不清的这班那班,把家庭的大部分资源都用在了娃身上,却经常一丝耐心也欠奉。还很多不满,觉得钱没少花,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教育特长,哪一项都没落,可孩子还是离期望有距离。于是有怨,于是越发没耐心,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龙应台告诉我们,养孩子,很简单,就一条,孩子,你慢慢来。很简单,却又很难。

  写孩子的书,看过很多。这本印象最深。其他的书,有意无意地,都是在晒自家的娃。怎一个优秀了得啊!~让人看了,仰之弥高,望之弥深。常常刚开始翻开书的时候还很兴奋,看到最后会觉得,没戏了,再怎么培养,也赶不上人家的。

  龙应台不是,她的笔下,那两个儿子,就像你在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娃儿。跟张三李四家的孩子没啥区别。有着无数可爱的小缺点。龙应台也像任何一个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也以自己的孩子为荣。但也像邻居的母亲一样,晒的都是些琐琐碎碎的小成绩。这本书,让你从内心生发出一种亲近感。让你觉得,不管是书里的妈妈还是书里的孩子,都离你很近。

  其实,她的孩子比谁都优秀。只需看两个儿子写的后记就知道了。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更让人光火的是,人家还是混血儿!真是岂有此理。

  但在书里,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平凡的母亲和她两个平凡的儿子。

  龙应台告诉我们,鸡毛蒜皮也可以很美。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5

  在生命的长河里,人要做很多事情,不同的年龄段就有不同的事要做,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龙应台有2个孩子,他俩之间相差4岁,《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就是记录她与2个儿子童年的时光。自从小儿子飞飞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儿子安安一下子觉得自己失宠了,对弟弟甚是吃醋,因为弟弟可以——不涮牙,不吃饭,不洗脸……有了羡慕嫉妒的感觉,于是他抗议自己做这些事情,每件事情都和妈妈对着干,直到妈妈用尽力气缠30分钟,他才肯去做。

  其实安安是没有明白,他自己的很多事情,弟弟也不能做,比如弟弟只能穿他穿过的旧衣服,每个星期五下午弟弟不可以和妈妈去看戏,晚上不可以听妈妈讲《西游记》《水浒传》,冬天爸爸不可以带去阿尔卑斯山滑雪……这些事情1-2岁的弟弟是享受不到的。

  趴在窗口发呆,如醉如痴地回味刚才读过的故事,妈妈那张严肃的脸猛然把我拉回到现实;庸懒地躺在沙发上,摆弄手中的电视遥控器,妈妈却立即抗议,把我推到了书桌前;周末,踏着公园里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我却无奈地走在去补习班的路上……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哭哭啼啼地向妈妈抱怨:“我不要上五年级,太辛苦了,我要回到过去,我要一直停留在一年级。”“人的生命只有前进,没有倒退!”妈妈平静地对我说,瞬间我怔住了,我想起了安安要过弟弟的生活,我不也和他一样吗?五年级的课业虽然比二年级重了,但是人终究不能永远活在一年级的慢节奏中,这样只会让自己成为不入群的人,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时间追赶着我们,不会为谁多停留一刻,大家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世间万物,多好啊!五年级的我们,身心逐渐完善,可以学习和理解小时候无法理解的问题……于是我止住哭泣,拿起笔,为自己做了一份暑期安排。

  该玩的时候要玩,该学的时候要学,就像我们学校的校训:学得扎实,玩出名堂。五、六年级是我们对小学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初中阶段的展开,这个时候,重心要放在学习上,“黑发不知勤学早”若辜负了这大好的时光,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又想起了邻居姐姐,每天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在楼道口碰见背着书包的我,她的眼神总透出淡淡的忧伤。我听说她小时候也曾是“逃学大王”,职高毕业后也没能考上大学,工作辛苦,却只有微薄的薪水。我想如果让她再回到我的年纪,她是不是会选择在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呢?我也常常听到看到媒体上那些负面报道,做坏事的人基本上就是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应该做的事情。

  是呀,过早地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无异于拔苗助长,只会让自己过早地去品尝苦涩。但做符合年龄的事情,却不能“慢慢来”到我们人生的终极时刻,我们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点评: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总能常读常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中读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跳出了铺天盖地地对母爱的歌颂,挣脱了“慢慢来”的借口,选择以一个孩子的角度,理智的分析什么时候该“慢慢来”什么时候又该奋起,虽然文笔略显稚嫩,但可贵的是她的真诚。不是模仿别人优秀的部分,而是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心声。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笔记10-11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2-10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4-25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3-20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5-29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经典)11-11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范文05-11

《孩子你慢慢来》的读后感精彩06-03

【优】《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