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读后感

时间:2024-07-02 17:49: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列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列传》读后感

《屈原列传》读后感1

  早春三月,天气还是那么寒冷,闲暇之际读屈子列传。虽斯人已远,但感其遭遇,依然心中郁结难释。仿佛看到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披发老人行走在汨罗江畔,对着滔滔江水,泪水长流。家国仍在,可惜报国无门。

  江边的渔夫见到屈原后两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渔夫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答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读完两人的对话,深感屈原人性的高洁,不随波逐流。宁可葬于鱼腹,也不能蒙世俗之温蠖。像这样的境界是多少人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但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注定了屈原的悲剧。这个悲剧的屈原个人性格造成的吗?我看未必。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血缘上与楚国国君不可谓不亲;居楚国三闾大夫、左徒高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地位不可谓不显赫。可以说屈原至少已经具备了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比起那些苦于谋求进身之阶的普通士大夫强千百倍。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一直在思索报效朝廷,但苦于无门、还有人长期延滞于卑微下僚的地位,终身饱受劳碌之苦,蹉跎一生。屈原的身世对于他个人是他的幸运,对于楚国来讲也是楚国的幸运。

  但命运无常,小人难测。上官大夫妒贤嫉能,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楚王听之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欲伐齐,齐与楚为同盟,秦派张仪以小惠离间齐楚,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楚王没有得到张仪许诺的六百里土地,一怒之下,怀王大肆兴师伐秦又遭惨败,楚国上下蒙受了奇耻大辱。 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依然睠顾楚国,系心怀王,希望怀王能幡然悔悟,召回自己,但怀王终不悔悟,后多次听上官、郑袖等人的谗言,一次次做出失败的决策。太史公曾论到,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怀王见欺,可怜又可恨。

  自古士大夫饱读诗书,期待有一天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致君尧舜,天下大治。他们遵循着一条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路,担负着社会理想的实现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中国古代的文人承担着道义和对社会的责任,但他们又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势力或统治阶级去实现所谓的道和义。屈原的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伊尹碰到了知错就改的太甲能中兴殷商;姜子牙遇到礼贤下士的.文王,开大周八百年之基业;魏征与太宗同时,才可以共创贞观盛世。所以贤臣治国还赖有贤君,贤君能听采纳忠言,贤臣才能开一个太平世界。

  自古壮志难酬是士人的最大悲剧,多少人在这条为国为民的道路上白了少年头,以后悲剧收场。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更是制度的悲剧。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一切政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皇帝的首肯。一个昏庸的皇帝足以让所有的贤臣在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偌大的皇权也是有皇帝一人来行使,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容易被小人左右,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为什么有的贤臣说的话,皇帝就是听不进去,小人一番鼓噪就言听计从呢?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能有让人信服的例子来说教,一些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说教然而让人生厌。但一些小人能揣摩上意,一下子就说到了皇帝的心里,自然就会大受重用了。

  屈原被疏远与其说是小人的谗言,不如说怀王担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剧罢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2

  自从屈原投江以后,他的事迹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至今。在中国,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节日来纪念他,并且延续了整整两千年的时间,这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屈原凭借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邪恶的憎恶以及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为人,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久敬仰和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每至端午。每每读到《屈原列传》中“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动得潸然泪下。不难想像,作为一个“真正直行,竭忠尽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天之力,这该有多痛苦!在极端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护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在感动和景仰之余,我常常会心生一些疑问。死亡无疑是一种保持清白并抵抗世事的途径,但其中是否夹杂着一些懦弱和无奈呢?当一个人的理想破灭、处于绝境之时,死亡难道真的是唯一而最好的选择吗?屈原之死的`壮烈固然让人感叹,但相比之下,孔夫子那种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斗志,难道不更加令人景仰吗?人生中怎么可能没有挫折?怎么可能没有幻灭?一旦遭遇巨大灾难,就选择死亡来解脱,这难道不显得太过消极了吗?

  屈原之死,对于国家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强秦来楚之际死自然可以从此不再为破碎的山河伤神,自然可以求得永恒的宁静,然而,沦亡的民族怎么办?侵略者铁蹄这下的国土怎么办?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叹一句: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屈原列传》读后感3

  自怀石投江之后,屈原便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先民们专设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年之久,这至少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动地,气贯长虹。

  每至端午。每每读到《屈原列传》中“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动得潸然泪下。不难想像,作为一个“真正直行,竭忠尽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天之力,这该有多痛苦!在极端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护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动景仰之余,我常会生出一些疑问,死,固然不失为一个保持清白、抗争世事的途径,但这未免夹杂一些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的理想破灭,处于穷途末路之际,死难道就是唯一的最好选择吗?屈原之死,确实悲壮令人感唱。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斗志,不更令人景仰吗?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幻灭?一旦遇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是显得太消极了吗?

  屈原之死,对于国家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强秦来楚之际死自然可以从此不再为破碎的山河伤神,自然可以求得永恒的宁静,然而,沦亡的民族怎么办?侵略者铁蹄这下的国土怎么办?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叹一句:

  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屈原列传》读后感4

  《屈原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部名篇。司马迁以简约的笔法,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我们可以从太史公的笔下,窥见屈原对楚国的一片热忱之心。

  屈原的个人能力极强,在他的政治生涯前期,深受楚怀王的信任,被委以“造为宪令”的重任,在国内是参与谋政定略的肱骨之臣,对外俨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优秀外交官。能力强的人固然引人瞩目,然而也容易成为被诋毁,被攻击的目标。于是,屈原被谗臣上官大夫(上官靳尚)锁定了,上官大夫成为楚国的“倒屈急先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响亮口号,可事实上呢?人言岂敢不足畏?这把杀人不眨眼的软刀子到了上官大夫的手里,便成了构陷屈原的锋利锐器!而且,屈原和楚怀王的君臣之谊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牢不可破,这样才给了上官大夫进谗言的机会。君王知道臣下比自己能力强,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上官大夫的谗言只是一个借口,屈原则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读《离骚》节选的一段“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从诗句中可以窥见屈原对楚国朝政被奸佞小人把持时的愤懑心情。但屈原只所以伟大,他心下念念不忘的不仅仅只有怀王,还有楚国。他打心底希望,楚国可以富强,楚国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楚国的国运长祚,延绵流长,在残酷的战国时代脱颖而出。

  接下来,就轮到秦王和张仪的登场了。如果怀王是昏君的代言人,那么秦王则是一位知人善任,有着雄心壮志,有目标有头脑有手段的雄主形象代言人,而张仪是一位洞悉人性弱点,身负“使楚绝齐”外交任务而来的外交官形象。我很希望张仪可以和屈原做一番这样的对话:

  张仪专门拜访屈原:三闾大夫,左徒屈原先生,张仪求见!屈原:你便是秦王派来的细作,张仪?哼!来我楚国,定不安好心!张仪:错!张仪此来,不是为秦,亦不是为楚,是为二字“天下”而来!屈原:呵!秦乃虎狼之国,蛮荒之地,戎狄杂居,怎敢妄谈天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张仪:先生此言差矣!我秦国,虽地处西鄙,但进取之心尤胜当今诸国,先王招贤纳士,便是要积累下一统天下的基础!如今看诸国,有几个君王如我王一般思贤若渴?我诚心希望先生可以去楚就秦,共助秦成大业。如今怀王昏聩无能,谗臣佞子立于左右,先生的才华如何能得到施展?我恳请先生来秦国,不为秦、不为楚,为了了结这纷争的乱世,共谋一大同寰宇!屈原:咄!住口!秦人残忍嗜杀,每过一地,尽是白骨累累,我岂能去楚就秦,助纣为虐?你快走,来人送客!

  其实,屈原心下知道,秦国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果的,眼下只有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才能还天下以太平,不过他希望,笑到最后的是他最爱的楚国。现实却让他非常痛苦。楚怀王在执政前期,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为何到后来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郑袖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都说红颜祸水,怀王也栽在了女人的身上,老婆的枕头风吹走了怀王的雄心壮志,也吹走了楚国的大好河山。而屈原呢?竟然被贬斥到了齐国,收拾齐楚断交的烂摊子。屈原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他回国的时候,还是惦记楚国的大事,忠心耿耿的进言怀王,建议杀掉张仪。怀王在郑袖和上官大夫的孜孜不倦的忽悠下,还是放走了张仪,张仪走远了,后悔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张仪在这里,扮演了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角色。他能够准确把握楚国上至怀王,下至臣子(上官大夫)的弱点,使自己在楚国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外交任务,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全身而退。他比屈原更幸运,他有一位真正赏识他的老板,在老板手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我们的屈原为什么就是这么的死脑筋呢?为什么不能稍稍变通一下呢?

  再到后来,等到怀王被秦王软禁,身客死在秦国,顷襄王上台,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之流彻底把持朝政的时候,屈原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我们的屈原,被流放也是自我流放到汨罗江边。他对世界已经失望,他对楚国的未来也是深深的绝望,他的理想、他的信仰在污浊的现实里崩塌。“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他看到了楚国亡国灭家的残酷未来,而楚国的贵族们还没有预见这样的场景,依旧歌舞升平。渔夫向屈原传授了另一种价值观:“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夫肯定了屈原的才华,也告诫屈原,不能拘泥于世事,顺应潮流更符合生存的观念。屈原没有接受渔夫的看法,他心里装的还是楚国,他心里只剩下对楚国的绝望,带着无穷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屈原的世界观是简单的,二元的。但究其投江而去的深层次原因,是屈原看到了楚国被征服的凄惨结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痛苦现实,个人的努力阻挡不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他的国家,他的人民,都将会沉沦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的沉默下去。这种绝望,非一位爱国主义者,是很难体会到的。时至今日,对于屈原这位诗人,我们要感谢地不仅仅是三天的小长假,而是那澎湃在心中的热忱的爱国之心。

  但是,我们要看到屈原的盲目与不足。自戕的方法唤不醒装睡的人。我更希望屈原是一位不拘于时世的智者。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既然楚国实现不了他让楚国人民幸福生活、楚国重新强大的理想,那么就去魏国、赵国、秦国!屈原这时的使命,也就不仅仅是让楚国人民脱离乱世的苦海,而是让天下的百姓脱离乱世的苦海。以屈原的能力和才华,在加上秦王的知人善任,那么,就有可能缩短天下统一的时间。

  不过那样的话,屈原便不是我们太史公笔下的屈原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5

  回顾历代王朝的兴衰,总是令人叹息而无奈的。战国后期,秦国在诸侯争霸中愈显锋芒,开始吞并六国。在激烈的秦楚之争中楚国节节败退,步步堪忧。然而楚国之内,楚王昏庸,吏治腐败,忧患意识淡薄。此时,楚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面对国家危亡,极力劝谏以拯救摇摇欲坠的楚国,然而哪知那昏庸的国君“亲小人,远贤臣”,他处处受排挤,脱离了楚国权力中心,心忧天下却只能心痛无奈地被放逐。他,就是屈原。

  屈原所在的时期是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此时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十分激烈,而楚国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最初,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激烈的秦楚之争中,作为爱国文人,屈原固然有他不可逃避的历史使命,即尽自己所能保卫国家,守护家园。他爱楚国,爱楚国的人民,爱得深沉。他屈原的诗表露着他的一片真诚,他的实际生活也表明他的言行一致。他在政场上失意了二十几年,颠沛流离,却从来不曾离开他的祖国。他热爱楚国,热爱楚国的`人民,甚至到了最后宁可溺死在楚国也不离开。屈原的爱国情怀与政治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尤以《离骚》表现得最为突出。

  屈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在乎的是国家的倾覆而不是个人的得失,正因为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才不回避斗争,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屡次直谏。伴君如伴虎,当时的游说之士都要当心“无婴人主之逆鳞”,而屈原则不然,他正道直行,用他所坚持的标准来衡量,提出“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直接批评楚王“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屈原在《离骚》中还提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他痛斥楚王朝政昏乱,颠倒是非,高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事实高于人情的态度确实大有悖于中庸之道,然而这种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正是屈原的可贵之处。

  屈原还提出了著名的“美政”思想。《离骚》中提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可见“美政”是屈原的向往,也是他的政治原则。以“美”形容可施于他人的言行,见《老子》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在《荀子儒效》篇中也有“美政”一词,所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则美俗”,其意为使其政美。屈原则以“美政”为一个完整的概念。美与善是通用的,这里不用善政而用美政,是强调了程度上的区别,美之较善意味着更高的追求,“美政”便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美政”思想极力抨击旧贵族腐败集团,损害了其利益,屈原便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奸臣小人的诬陷,加之,楚王日渐昏庸,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种种不利导致了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汉北。

  尽管命途多舛,在政治道路上受尽挫折痛苦,他对楚国的热爱却从不曾减弱半分,重重压抑与无奈终于使他承受不住。汨罗江边,江面异常平静,他轻拂衣襟,泪湿青衫,投入冰冷的江水,那么决绝,带着对楚国的赤子之心,与无能为力的痛楚无奈。他终于是选择了逃离。不,这决不是逃离!他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以死亡,对朝政的腐败昏乱表示无声却铿锵有力的抗议!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他怀才不遇,遭人陷害,热爱楚国却只能眼睁睁看它沦陷。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命运。但同时他又是伟大的,他是一位行动者,也许他的离去并没有带来楚国朝野的醒悟,也没有改变楚国被吞并的命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忠贞与高洁,由古至今,一直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

《屈原列传》读后感6

  偶然间在微信读书APP上翻到了历史书籍《屈原贾生列传》,今天刚巧是端午节,便点开读了读,虽全为文言文,但其中的主要内容还是可以读懂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中的人物,不只有帝王将相,而且有诸子百家,文人雅士等各个阶层的人物的,通常司马迁把具有类似人生轨迹的人物放在一起记叙,屈原和贾谊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屈原和贾生虽是不同时代的人,但同为才高八斗,又是忠贞爱国之士,为小人所忌恨,继而遭到诽谤而信而见疑,忠而被贬,最终被流放,二人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但在文学上都给后人留下经典之作,所以太史公把他们写在一篇之中。

  该列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屈原的介绍,作者先写他因才能出众而到楚怀王的信任,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世,娴于辞令,但正因如此受到上官大夫的嫉妒恨,上官大夫因此进谗言于楚怀王,楚怀王因此而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将他贬谪到南方。司马迁在列传中着重描写了投江时的屈原。屈原在投汨罗江遇见渔夫,渔夫和屈原的一席对话直接有力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满怀经国之志而又报国无门的屈原。他的满腔抑郁无人能懂,只能通过诗赋来表情达意,世道既容不下他正道直行的性格,自己又不愿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所以死亡自然是他获得解脱的最好选择。一代英豪就这样被留在了汨罗江之中,时年六十二岁。

  后半部分是对贾生的介绍,作者也同样先写他年少成名,年十八,就以能诵诗属书于郡中,仅仅一年之内,就官至太中大夫,又实行一系列改革,因此与旧贵族产生矛盾,最终在他们进谏之下,以“年少初学,专教擅权,纷乱诸侯”的罪责而遭贬。

  同样,司马迁对被贬之后的贾谊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首先些他的《吊屈原赋》贾谊以屈原自比,吊古伤己,以此来表达他的抑郁不快之情。除此之外,他的《鵩鸟赋》中,“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予去何之,诏予其期"可以看出他独居于长沙,找不到倾听者,只能向这带来死亡之兆的猫头鹰诉说,表明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不知未来是吉是凶,也不知死亡到来是早还是晚,抱着这样的'抑郁心情,他再入宫廷兵虽得到重用,却因梁王刘胜坠马而死而深感自责,前168年,他抑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司马迁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笔端时常流露自己的情感,正如他自己所说:“……关屈原所自深渊,未当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表达了对屈原、贾谊的人格赞美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又表现了对屈原贾谊的无限同情,或许其中还夹杂着司马迁对人生的思考。

  屈原,贾谊的死亡是否有意义,在今天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但无论哪种看法,共同肯定的是他们的爱国情怀。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疑是我们爱国之路上的楷模和精神鼓励。

《屈原列传》读后感7

  太阳一沉,下去了。众山也松了口气。雨随即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打在叶子上,溶在久不绝息的噼哩啪啦声中,仔细听来,一份未被淋湿的哀怨穿梭在其中。森林尽头的那位贤才,凝目驻足。雨,会停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是这样一位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这样一位清士,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他是这样一位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他是这样一位英雄,不畏强暴。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一块宿命的轻纱,蒙在他的身上,挥之不去。可他却透过这块轻纱,看尽了世间炎凉,打破了这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自他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世人心中就牢牢地凝固和沉淀了,他的灵魂注定将得到洗礼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穿越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你曾掌一叶小舟,撑一支长蒿于破碎浮藻间寻梦。梦中突然见到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而你,身处朝廷高扬蛾眉观乎四方,正为之欣喜为之狂,持续而渐强,强到令人惊慌。却又不祥,梦被揉碎,惊诧于一幅旧山河,却又无力闪避,自己逼迫自己大叫,却真的'听见自己大叫,真的觉得眼前一团迷雾,急忙扯开,却是支离破碎。山河间却静着,原来非梦,只是混沌中唯你独清。痴痴望着这片土地,心中千番浪,不能言语。

  那一日,悲愤难捱的你抛弃了这浊世,汨罗江边留下了一声哀叹与两滴清泪。哀叹和着清泪沉入江中,千年之后,那一声哀叹仍然在这里荡漾。水茫茫,风瑟瑟,钩弦月,江边人,心中愁结,千年难解。一千年的情结里,频频回首的是宁死不屈的屈原。月也黯然,浓愁深绪,掩盖不了他的爱国豪情。一念间花落了,留于汩罗江畔,一道明光照下,填满了夜的每一个空隙。尘世如烟,千年转瞬,而那人,依然伫立于汨罗江畔,等待那个明君,一解千年前的情思。

  月轮翘首,攀上了天空。众山被照得裸白。雨也无声,叶子上的水珠滑到地上,摔得粉碎。那一声哀怨更显清晰。森林尽头的那位贤才,雨,终究会停。

《屈原列传》读后感8

  很多年前,香草美人的他怀沙抱石沉入汨罗;很多年后,绕梁不绝的离骚,仍久久回荡在历史的时空中,可抱负满怀的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该走向哪边呢?

  我以为,屈原即使再来一次,也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屈原生在楚国,长在楚国,他的心与楚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所以即使不能再在朝廷为官,他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时刻刻“心系怀王,眷顾楚国”,即使曾想过“退将复修吾初服”,但也依然难敌“井渫不食”时的心恻,他选择了“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的儒家思想,选择了独立江滨的孤独。

  很多人说,屈原应该像贾生一样“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选择像道一样的生活。也许,江滨的渔父,便是对道看得最清楚不过的人。正如苏东坡一般,朝廷之人将他一贬再贬,可他仍然生活的逍遥自在,南方的.蛮荒之地成了他的乐园。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他也“风雨不动安如山”,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不过是一江春水汤汤罢了。中国文人素来就具备的家国情怀,也早已被忘在那富贵温柔乡的京城了吧!再比如陶渊明,举世混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所以他选择了回归田园,早出晚归,清贫到老。但这些,真的是屈原想要的吗?

  屈原想要的是一腔的鸿鹄之志,是“君明臣贤,国之幸也”,是满腔的家国情怀。人这一生,该拼搏时拼搏,在该有的年纪里实现人生的价值,才不枉活过这一遭。历史那端的屈原,也不想看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被敌人的马蹄所践踏吧!

  他,就是屈原,就是那个香草美人,那个选择儒学道路的屈原。

《屈原列传》读后感9

  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常常令人感慨不已。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崭露头角,在诸侯争霸中开始吞并其他六国。楚国则在与秦国的激烈争斗中节节败退,陷入了危机之中。然而,楚国内部却存在着昏庸的君主和腐败的官员,对于国家的困境他们并不怎么关心。在这个关键时刻,楚国涌现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努力劝谏国君,希望拯救摇摇欲坠的楚国。然而,可惜的是,那位昏庸的君主却偏爱小人,远离贤臣,将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尽管他为天下忧虑,但却只能痛苦地被放逐。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屈原。

  屈原生活在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非常激烈,楚国成为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要势力,“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起初,屈原因为出身贵族,而且对治乱和辞令非常有见解,所以在年轻时就受到了楚怀王的宠信,担任了左徒和三闾大夫的职务。他致力于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内部积极支持怀王进行改革与强化,外部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使得楚国一度达到了国力强盛、威震诸侯的局面。

  天下兴亡,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屈原在激烈的秦楚之争中扮演着爱国文人的角色。他深深地热爱着楚国、楚国的人民和家园,这是他不可逃避的历史使命。屈原的诗歌流露出他的真诚情感,他的生活表明了他言行一致的态度。尽管在政治舞台上失意了20多年,颠沛流离,但他从未离开过他的祖国。他对楚国的热爱是深沉的.,甚至在最后宁愿选择溺死在楚国也不离开。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离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屈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在乎的是国家的倾覆而不是个人的得失,正因为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才不回避斗争,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屡次直谏。伴君如伴虎,当时的游说之士都要当心“无婴人主之逆鳞”,而屈原则不然,他正道直行,用他所坚持的标准来衡量,提出“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直接批评楚王“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屈原在《离骚》中还提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他痛斥楚王朝政昏乱,颠倒是非,高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事实高于人情的态度确实大有悖于中庸之道,然而这种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正是屈原的可贵之处。

  屈原还提出了著名的“美政”思想。《离骚》中提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可见“美政”是屈原的向往,也是他的政治原则。以“美”形容可以施于他人的言行,并使之受益。在《老子》第六十二章中也有“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的论述,强调了通过美好的言行来感化他人。在《荀子·儒效》一篇中,同样提到了“美政”,意指使其执政变得美好。屈原以“美政”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将之作为理想的政治追求。美与善是相通的,但这里用美政而非善政,是强调了更高的追求和程度上的区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屈原的“美政”思想遭到了旧贵族腐败集团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种思想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屈原不可避免地受到奸臣小人的诬陷,再加上楚王渐渐昏庸,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这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

  尽管历经坎坷,他在政治之路上屡遭挫折和痛苦,但对自己的国家楚国的热爱从未减退。然而,沉重的压力和无奈终使他承受不住。站在汨罗江边,江水平静如镜,他轻轻拂过衣襟,泪水湿透了他的青衫,他毅然投身冰冷的江水中。这并非逃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死亡,对朝廷腐败混乱的无声却有力的抗议!他带着对楚国的赤子之心,以无力为悲的痛楚作出了选择。

  屈原的一生可谓是一部悲剧。他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对楚国满怀热爱却无能为力看着它沦陷。也许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命运。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伟大的。他不仅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行动者。也许他的离去并没有唤醒楚国朝野的觉醒,也没有改变楚国被吞并的命运。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忠贞与高洁品质,一直深深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

《屈原列传》读后感10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对祖国深情厚爱,心系人民,始终坚守真理,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于压力,数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行路漫漫,我将不断追寻并探索。"每当读到这句话,我总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文人的悲凉!一种时代的悲凉。一个热爱国家的人,一个坚守自己理想和崇高情操的人,最终却以如此悲惨的结局——选择了投身大江。请您回复修改后的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屈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与孙膑、李斯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离开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死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我对屈原之死深感惋惜和悲叹。虽然他的志向坚定而不可动摇,但以生命为代价来实现太过沉重和不值得。即使只有1%的希望存在,我们也必须用99%的努力去争取,决不能沮丧!绝不等待!永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屈原列传》读后感1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传》中,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导致很多的达官贵族不满,但是屈原在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屈原列传》读后感12

  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几天读到《史记》中的这一部分,发现司马迁居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列传,颇感费解怎么会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对此有过论述,可惜没有找到,便凭着个人认识进行一些浅薄的论证,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两个人都是大知识分子,都做过太傅,都曾经位高权重。

  屈原被司马迁描述成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是楚国的大夫,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同时左徒还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从这段描写看,屈原博闻,而且善于治乱辞令,还负责图议国事号令应对诸侯。可以看出屈原负责国家公安司法外交商议国事发布命令等,在楚国怀王时期他真是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贾谊被司马迁描述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边、随时准备接受帝王咨询问题的官员。还有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梁怀王虽然没有立为太子,但从班固在《汉书》记载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可见,汉文帝对这个小儿子是很偏爱的,如不是梁王坠马早亡,历史会怎样书写还真就难说了。贾谊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选太傅,可见贾谊不仅是通晓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经是很受汉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中的重量级人物。

  二、这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

  屈原为楚国能在七国中称雄争霸,不被强秦所灭,治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设。

  贾谊在汉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间,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实也是致力于变法,改良治国制度。

  三、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生遭遇。

  两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挤、没有同志知音,最终被弄臣陷害失宠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长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听到颖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写下了有名的《怀沙赋》,然后怀石投江而死,这成了他生命的`绝笔。贾谊流放到长沙后,路过屈原投江的地方,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三年后被召回国都,不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便郁郁而终,这也成为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正是读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才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联想到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自己因言获罪、惨遭宫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觉和他们二人非常相似,便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写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司马迁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读《屈原贾生列传》后,在司马迁把屈原与贾谊放一起列传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屈原列传》读后感13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于是你沉沦了,你绝望了。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这汩罗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但你任然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漫蠖乎?"来维护自己的高洁志向。

  你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在我心田里;亦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盛开在世人的思想里。你就是楚国的泪,亦是楚国的魂,你的诗也随汩汩江水流入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列传》读后感14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的性格与众不同,品行高尚。你以芰荷作为衣服,以芙蓉为裙子。"早晨喝木兰露水,晚上用秋菊花瓣享用晚餐。"你渊博的学识,才华出众,"进入时与国王商议国家大事,颁布命令;出去时接待宾客,应对各国君主。"你忧心忡忡地为国家和人民担忧,眼中充满无奈,发出"长时间叹息,遮住泪水,哀悼人民生活的艰辛"的悲伤声音。你忠诚爱国,视君主如珍宝。请

  你博闻强志,你推崇变革,致力于实行美好的政策。然而,你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置于后面。他们妒忌有才华、嫉妒有能力的人,把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你置于死地。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思念的"美人"却还没有理解你的良苦用心,无法辨别是非,也无法接受真知灼见。对你来说,她是一个必须远离的人。

  面对如此挫折,你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你依然怀揣着壮志。你信奉着"举长矢兮射天狼"的精神,决不轻易放弃。正当秦国准备出兵攻击楚国之时,你努力寻求合纵抗秦的策略。然而,张仪的狡诈以及楚国王的愚昧使你陷入了困境。被骗入了商於六百地,导致齐楚两国断交,楚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连番战败使得合纵抗秦的计划早已名存实亡。最终,楚王在秦国的进攻下不幸身亡,而你也被顷襄王无意间流露的.疑虑所驱逐。请你修改上述内容。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我清楚地明白着国家已经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然而,楚国的命运岂是只能由我一人来改变呢?我感到沮丧和绝望。那天,我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落地走在汩罗江畔。我深深地感叹道:“世界都在混乱中,唯有我自己清醒;众人都沉迷于醉乡,唯有我保持清醒。”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随波逐流,顺应大众的意愿呢?但我依然坚守着我的信念,回答道:“宁可投身于平凡的生活,也不愿意被世俗的浮躁所笼罩。”

  你犹如一朵出水的水莲,纯洁无瑕,绽放在我内心深处;又如寒冬中孤零零的墙角梅花,独自开放,散发着思想的芬芳。你是楚国的眼泪,也是楚国的精神,你的诗歌像汩汩流动的江水注入我的心灵,在我心中引起涟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列传》读后感15

  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进,冲刷着无数的灵魂,该留下的,永垂青史;不该留下的,永生不现……

  听?是谁在低低吟唱?只见屈子披头散发,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无奈。他,这是怎么了?

  原来,楚怀王听信小人之言,疏远了屈子,“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后又遭顷襄王流放,这一代代国君可真是糊涂啊!“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屈原出生高贵,生辰吉祥而美好,先人赐予了尊贵非凡的名字,表现了屈原高度的自尊自爱。注重自我修养以及辅佐君王的责任感,时刻不忘振兴楚国,直至生命的终章!文中多次出现的芷草、秋兰等香草更是反映出他高洁的情怀,不同的情趣。他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于引导君王,趁年轻奋发有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他终究还是错了……昏聩的君王,可恶奸诈的小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屈原被流放在外,仍心系楚国,仍不忘振兴楚国。直到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他的心,也就跟着死了。

  他不愿苟活于世,他不愿自己被肮脏世俗所玷污,于是,他选择了死。

  他的死,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逃避。他要以死明志,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他的死,是自洁,是自爱,是自保,是值得尊敬的,更是伟大的!

  屈原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怀王三次被秦所骗,一“任”一“疏”,反复无常,践踏人才。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楚国政治的腐败黑暗可想而知。《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他抱着石头,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自杀了。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终于倒下了。他累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担心江中的鱼虾会吃屈原的身体,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时,包粽子扔入江中。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便由此而来。

  为了追求光和热,追求真理,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屈原虽与世长辞,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屈原列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案05-26

《屈原列传》教学反思02-19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2-23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1-05

屈原的作文300字07-30

李将军列传教案02-20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5篇02-27

老子韩非列传读后感02-11

(合集)屈原的作文300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