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养育男孩》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育男孩》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育男孩》读后感1
《养育男孩》这本书是美国哲学博士,两性关系及家庭关系领域的国际知名演说家爱默生艾格里奇专门针对如何教育男孩而所写的一本书。
看过这本书后,我第一次意识到“尊重”这个词对于男孩子的重要性。我虽然自认为不是一个专横的妈妈,但是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我至多只是做到了“平等”,距离“尊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由于天性特质,女人需要的是更多的爱,而男人更在乎的是尊重,不管他的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男子汉,都渴望得到尊重。
作者根据男孩子的这一特性提出了“G.U.I.D.E.S”法则,分别代表奉献、理解、指引、督责、鼓励、祈愿。只要母亲能够正确的掌握并做好这六件事,就能够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不仅如此,作者还针对奋斗、勇气、抉择、判断、友谊、性知识等养育男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分析解决方案,并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孩子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身为孩子的母亲,我想没有一位不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恐怕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正确的爱孩子。
我很庆幸能够及时的读到这本书,它可以让我在问题刚刚出现时,便开始及时的调整养育儿子的方式。同时我也建议爸爸们看看这本书,不要再对你的儿子大呼小叫了,请学会尊重你的孩子。或许你已经忘记了自己童年时曾经的心态,那时的你也是渴望得到尊重的,就像你儿子现在一样。
《养育男孩》读后感2
《养育男孩》是一月份的阅读计划,但一直拖到三月才来看,上周才看完。
促使我看下定决心来看这本书的缘起,还是在于自身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上周四晚上,儿子跟我聊天,说起他的老师们,说到其他老师是我派去的“间谍”,经常看着他,只有数学老师是正常的老师,不会特别关注他。他班里几个老师都有沟通交流过,而且还有同学和朋友在他学校上班,因此他在学校的一些动态有时不说我也多少知道一点。听他这么说,我觉得不对劲,我没加他数学老师的微信,莫不是知道数学老师不会跟我沟通,在数学课上“胡作非为”?
晚上加了他数学老师微信,第二天早上他数学老师通过后,我问了一下儿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就真的有状况,老师说他这学期上课不积极,作业错得多不说,还丢三落四没做完,并把他的作业拍了发给我看。
当时我就懵了,这才几天没过问,就退步到这种程度了。结合之前他跟我聊的话题,说班里有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几乎全班男生都喜欢她。我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忽视了,决定去书上寻找答案。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艰深晦涩的术语,容易理解与领悟。全书一共十章,第一章总论男孩的特点——脆弱;第二章,论述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6~13岁,14岁了;第三章,讲睾丸激素对男孩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论述男孩与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第五章,讲养育男孩时父亲该做什么;第六章,讲母亲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第七章,论述培养健康的性;第八章,讲到针对男孩的特征,学校应进行的教育改革;第九章,论述男孩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男孩面对的社会挑战。
从书本的结构来说,从男孩自身的特征出发,兼顾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涉及到了成年前的各个年龄段,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而且书中也列举了很多实例来阐述和分析。但有部分章节,讲得不是那逻辑清晰,例如第五章——父亲应该做些什么——里面有一节“不必强迫孩子”,例子和观点总觉得是在隔靴搔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我也特别关注男孩6~13岁这一阶段的阐述,很多描述也跟我遇到的问题相似,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对我目前有指导意义。“如果孩子能得到家庭成员的表扬和肯定,并且能与家人进行不错的交流,那虽然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不会感到特别有压力。”这一点,让我想到儿子一直对自身皮肤黑而困扰的事。身边的人经常就他的皮肤黑取外号,我们也不以为意。又一次,被别人称呼“小黑牛”时,他生气地回复:“你才黑,你才是‘大黑牛’呢!”我把这件事当作他性格外向的证明,在一次聚餐时讲时,在座的有位老师,批评了我,说我不该在公众场合谈论这个问题,而且他反对别人说他黑,也说明他是非常在意自身黑,在意别人说他黑的。当时我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有次他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大家都那白,而我这么黑呀!”这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他的内心是自卑着的。因此就尝试着告诉他:“皮肤黑并没有什么不好,恰恰是健康、活力的表现,你看你多擅于运动。”也牢记在心,以后多正面引导他,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不断加强,让他不断得到负面的暗示。
在第三章,关于“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不光对养育自身的男孩,对我现在担任的男生班主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班56个同学,全是男生,刚接手,纪律混乱不堪。很多学生跟我反映,自身今年变好多了,以前怎样怎样,老师也不管。借鉴书中的经验,明确告诉他们:要么遵守纪律,要么离开。并把相关违纪处分条例公布且让他们牢记,对于已经触犯了的同学,及时给予处分。暂时不能说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不给他们明确的指令,让他们懂得三件事——谁负责,规则是什么,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这群十五六岁的男孩,真不知道要闹出怎样的混乱局面。
第六章,母亲与儿子部分,特别实用。书中指导母亲在男孩的各个年龄段应该扮演的角色,上学时,辅导他学习,监督他,为他制定规则;长大后,成为孩子的`顾问和朋友。这对母亲的要求并不低,因此作为母亲,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母亲的成长过程。“自然结果”和“公正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同时,只要是关于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和他商量再决定,不然只会事倍功半。“让男孩做家务”,也有利于男孩成长,摒弃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做家务成不了大事,而要他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时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他将来独立生活,还可以趁做家务时,多一些交流的机会。例如上次他跟我说的,同学间男孩喜欢女孩的小秘密,就是跟我一起整理房间时跟我聊天说出来的。
对于儿子跟我谈的,男生喜欢某某女生,某某女生喜欢他的问题,在第七章——培养健康的性——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对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应该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跟女同学也成为朋友。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亲情和温暖越多,他们长大成人后越会有安全感,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这一点,身边同事也跟我上了一课。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儿子在做作业,我在看手机,让儿子把作业给我检查,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错了,我就开始数落批评他。虽然书本的道理看了很多,可到自身身上时,往往就忘了理论的存在了。同事趁孩子去改作业时,悄悄叫住我说:“孩子要多鼓励他,赞赏他,你越肯定他他就会越努力。母亲伟大就伟大在这里,陪伴和鼓励。别人尝尝问我是怎么培养我儿子考上清华的,其实也只有两点:高效陪伴,鼓励赞赏。你这样做了,孩子就有了安全感,什么事情都敢跟你交流了,他以后也不会被网络之类诱惑。真的,多鼓励他,多表扬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的一席话,说得我脸发烫。真的很感激,能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去改善。也很感激能有众多优秀的育儿书,可供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这不能说是严格的读书笔记了,只能说是阅读过程中,一些结合自身实际的零碎的想法。
《养育男孩》读后感3
《养育男孩》是一月份的阅读计划,但一直拖到三月才来看,上周才看完。
促使我看下定决心来看这本书的缘起,还是在于自己在养育儿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上周四晚上,儿子跟我聊天,说起他的老师们,说到其他老师是我派去的“间谍”,经常看着他,只有数学老师是正常的老师,不会特别关注他。他班里几个老师都有沟通交流过,而且还有同学和朋友在他学校上班,所以他在学校的一些动态有时不说我也多少知道一点。听他这么说,我觉得不对劲,我没加他数学老师的微信,莫不是知道数学老师不会跟我沟通,在数学课上“胡作非为”?
晚上加了他数学老师微信,第二天早上他数学老师通过后,我问了一下儿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就真的有状况,老师说他这学期上课不积极,作业错得多不说,还丢三落四没做完,并把他的作业拍了发给我看。
当时我就懵了,这才几天没过问,就退步到这种程度了。结合之前他跟我聊的话题,说班里有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几乎全班男生都喜欢她。我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忽视了,决定去书上寻找答案。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艰深晦涩的术语,容易理解与领悟。全书一共十章,第一章总论男孩的特点——脆弱;第二章,论述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6~13岁,14岁了;第三章,讲睾丸激素对男孩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论述男孩与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第五章,讲养育男孩时父亲该做什么;第六章,讲母亲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第七章,论述培养健康的性;第八章,讲到针对男孩的特征,学校应进行的教育改革;第九章,论述男孩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男孩面对的社会挑战。
从书本的结构来说,从男孩自身的特征出发,兼顾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涉及到了成年前的各个年龄段,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而且书中也列举了许多实例来阐述和分析。但有部分章节,讲得不是那么逻辑清晰,比如第五章——父亲应该做些什么——里面有一节“不必强迫孩子”,例子和观点总觉得是在隔靴搔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我也特别关注男孩6~13岁这一阶段的阐述,许多描述也跟我遇到的问题相似,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对我目前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孩子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表扬和肯定,并且能与家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那么虽然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不会感到特别有压力。”这一点,让我想到儿子一直对自己皮肤黑而困扰的事。身边的人经常就他的皮肤黑取外号,我们也不以为意。又一次,被别人称呼“小黑牛”时,他生气地回复:“你才黑,你才是‘大黑牛’呢!”我把这件事当作他性格外向的证明,在一次聚餐时讲时,在座的有位老师,批评了我,说我不该在公众场合谈论这个问题,而且他反对别人说他黑,也说明他是非常在意自己黑,在意别人说他黑的。当时我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有次他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白,而我这么黑呀!”这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他的内心是自卑着的。所以就尝试着告诉他:“皮肤黑并没有什么不好,恰恰是健康、活力的表现,你看你多擅于运动。”也牢记在心,以后多正面引导他,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不断强化,让他不断得到负面的暗示。
在第三章,关于“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不光对养育自己的男孩,对我现在担任的男生班主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班56个同学,全是男生,刚接手,纪律混乱不堪。许多学生跟我反映,自己今年变好多了,以前怎样怎样,老师也不管。借鉴书中的经验,明确告诉他们:要么遵守纪律,要么离开。并把相关违纪处分条例公布且让他们牢记,对于已经触犯了的同学,及时给予处分。暂时不能说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不给他们明确的指令,让他们懂得三件事——谁负责,规则是什么,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这群十五六岁的男孩,真不知道要闹出怎样的混乱局面。
第六章,母亲与儿子部分,特别实用。书中指导母亲在男孩的各个年龄段应该扮演的角色,上学时,辅导他学习,监督他,为他制定规则;长大后,成为孩子的顾问和朋友。这对母亲的要求并不低,所以作为母亲,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母亲的成长过程。“自然结果”和“公正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只要是有关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和他商量再决定,不然只会事倍功半。“让男孩做家务”,也有利于男孩成长,摒弃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做家务成不了大事,而要他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时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他将来独立生活,还可以趁做家务时,多一些交流的机会。比如上次他跟我说的,同学间男孩喜欢女孩的小秘密,就是跟我一起整理房间时跟我聊天说出来的。
对于儿子跟我谈的,男生喜欢某某女生,某某女生喜欢他的问题,在第七章——培养健康的性——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对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应该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跟女同学也成为朋友。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亲情和温暖越多,他们长大成人后越会有安全感,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这一点,身边同事也跟我上了一课。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儿子在做作业,我在看手机,让儿子把作业给我检查,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错了,我就开始数落批评他。虽然书本的道理看了许多,可到自己身上时,往往就忘了理论的存在了。同事趁孩子去改作业时,悄悄叫住我说:“孩子要多鼓励他,赞赏他,你越肯定他他就会越努力。母亲伟大就伟大在这里,陪伴和鼓励。别人尝尝问我是怎么培养我儿子考上清华的,其实也只有两点:高效陪伴,鼓励赞赏。你这样做了,孩子就有了安全感,什么事情都敢跟你交流了,他以后也不会被网络之类诱惑。真的,多鼓励他,多表扬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的一席话,说得我脸发烫。真的很感激,能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去改进。也很感激能有众多优秀的育儿书,可供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这不能说是严格的读书笔记了,只能说是阅读过程中,一些结合自己实际的零碎的想法。
《养育男孩》读后感4
我记不得在什么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故事应该是一个中学生写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孩子和妈妈吵了一架,吃完饭,父亲说儿子,陪我下楼走走,然后,父亲跟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妈妈,你也不例外,希望你以后要尊重她。当时,觉得这个父亲真厉害,而这个孩子不仅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更加的崇拜自己的父亲,相信长大以后,也会懂得尊重女性。
今天在看《养育男孩》时,也有类似的故事。书中讲的是一个14岁的男孩萨姆,原本吃完饭他的任务是刷盘子,并且有洗碗机,工作并不困难,这个任务他从9岁就开始做了,但是,某个晚上他没有洗,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比妈妈高了,他隐约意识到,妈妈不能再强迫我做什么了。当第二天妈妈打开洗碗机时,发现,里面的盘子都长毛了。妈妈自然是大发脾气,问他是怎么回事,但,萨姆双手叉腰,怒气冲冲的开始顶嘴。而这时,萨姆的爸爸在客厅里,正在看报纸,他听到了厨房里的声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对他的暗示,他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正在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他放下报纸,大步走到厨房,斜靠在冰箱上。萨姆能感觉到他的'到来,能感觉到力量发生了转变,爸爸久久注视着萨姆,对萨姆说了一些令他难忘的话
“不要用这种强调和你妈妈讲话,否则我得管管了”
这时,萨姆的妈妈可以好好的教导萨姆了。
这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合格父亲的基本素养和逻辑。说素养是因为尊重女性就是最基本的素养,而说逻辑,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是同一战线的。否则,一个立规矩,一个拆台,孩子就会钻空子,就会取巧,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爱孩子不是让他无法无天。
我记得余世维讲管理课时讲过一个他家的例子,说孩子有一个阶段就是爱看动画片而不按时吃饭,到了吃饭时间,你叫他,他根本听不见。于是,余世维就联合孩子妈妈,一起搞了一个“春风行动”,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就叫孩子吃饭,但其实算准了孩子看动画而不吃饭,于是他们就把饭统统吃光,并且,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冰箱也是空的。当孩子看完动画片,过来吃饭,发现饭都没有了,他们还很无辜的说,叫你吃饭,你没过来,以为你不饿,我们就都吃了。孩子去冰箱找东西,看到冰箱也是空的,于是就绝望的哭了起来。但是,他们还是狠下心,要坚持,孩子饿一顿,没有关系。孩子回到自己房间一直哭,妈妈就想起来,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二天一早,妈妈早早起床做饭,发现孩子也早早的下来等着开饭,以后再叫吃饭,立马到桌子旁边。
虽然不敢说这个案例是否能够管用,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行动一致,否则,如沐春风的行动,最终可能也是失败告终。而作为父亲,更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关心妻子,尊重妻子。而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受益无穷。
《养育男孩》读后感5
20xx年我成为了一个妈妈,幸运的拥有了自己的小男孩。
在孕育他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想让自己多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妈妈,如何养育一个男孩。在微信读书中,看到了《养育男孩》这本书。
它是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凯恩米勒研究院辅导及心理学副教授、塔斯马尼亚埃文代尔中心主任史蒂夫·比达尔夫撰写的男孩父母必读养育指南,全球销量突破400万册。光是这个数据就能说明它是多么值得一读的书。
书中讲述了男孩的三个成长阶段、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父亲和母亲对于男孩不同的影响,以及运动对于男孩的作用等内容。
书中我印象颇深的一处:
“比赛结束了——胜利者欢呼雀跃。接下来,具有震撼力和特殊意义的事情发生了。失败的球队在椭圆形的跑道上围成一个圈,手挽着手站着,就像祈祷者一样——与其说他们失去了很多,不如说他们从这次失败中得到了更多,或许这一刻他们在彼此鼓励继续努力,或许他们在共同分担痛苦。接着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就像来自体育场的回应,那些曾经在这个学校学习过的学生和参赛男孩们的父亲,也都朝着这个圈子走来,挽起双臂围绕在围成圈的孩子们周围。成百上千的人静静地站着,形成一个散发着男性尊严的人环。
那些站立起来的人们都愣在那里注视着。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在这一刻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为了更高远的目标走到一起,共同努力,就像战争时期为了守护家园,人们同仇敌忾,而且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个光荣的人群。
在这个圆圈中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幕。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由于这一幕而变成更加成熟的男人。”
以上段落节选自《养育男孩》第10章“社会的挑战”。这一幕令我震撼,震撼到无法言语。这是一项运动,一场比赛,也是一次战斗,一次同仇敌忾,一次感受胜利与失败的体验,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破土而出的成长。那一刻在场的所有男孩、男人都静静感受着内心的汹涌澎湃。我想这就是体育对于男孩的意义。
这本书中还提到男孩在智力和心理成熟上要比女孩晚一点,所以提倡让男孩晚一年进入学校学习。这对于男孩来说更加合适。在男孩的养育过程中,0—6岁时男孩的幼儿期,需要来自父母的无限关爱;7—12岁时少年期,这时母亲的角色将不再是那个最依赖的对象,而是应该适当的放手,需要引入一个足以令男孩敬佩的男性榜样;13岁以后男孩更加需要自己去探索,母亲则需要更多的退出。
伊能静说:“以前有人跟我说过,你的孩子将来会飞走,我不相信的。可是后来我觉得,他不但会飞走,而且你得给他安好那个翅膀让它飞走。我写了一句话给我的儿子过生日,我说,得体的退出,在你的生命里,是妈妈给你最大的爱,但是你只要记得,只要你回头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
头一次为人父母,孩子让我的人生更加完整,也重新过了一遍人生,填补了三岁之前的记忆。原来那时小小的我是这样成长的,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抚育着我,这令我内心柔软无比。
儿子,妈妈想要你健康、快乐,其他都别无他求。
《养育男孩》读后感6
没有遇见安东尼·饶博士著作的《如何养育男孩》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焦虑的妈妈。那时的我刚刚生完二胎根本无暇顾及大宝,于是我急切的把大宝送至幼儿园。我以为分离焦虑不会持续太久,然而哭泣、喊叫、拉扯和推搡很久都充斥在我和大宝之间。当时的我既疲惫又沮丧,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直到在樊登读书会节目中看到饶博士这本书。本来我是不抱希望的,因为之前买了一堆育儿书籍都感觉实用性不强,收效甚微。对于没有多余精力的我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关键,幸好遇见了这本书。
书中的第一部分先讲了男孩儿的特性。因为男孩大脑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控制身体活动、空间意识和分类信息的区域,而女孩的大脑重交流与人际,所以他们好动、顽皮、甚至会有很多不良行为,当他们跑跳、旋转、喊叫甚至在你叫他时无动于衷,都只是因为他是个男孩。从养育孩子的角度来看,女孩比男孩好带。
帮我们了解了男孩的特点之后,第二部分饶博士就通过案例针对如何培养男孩8大能力进行了阐述。饶博士认为培养男孩的社交力、共情力、运动、自控力、面对失败的能力、奇幻思维、耐挫力、与老师相处的能力是养育男孩的关键。
其中有两个案例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几个男孩不好好喝果汁并往里面吹泡泡时的处理方式,老师把他们的杯子拿走了,然后对他们说:“只要你们这样做,我就把杯子拿走。”接着她把杯子放到了男孩们能看到但够不到的地方,尽管男孩又哭又闹,老师说:“不行,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她就说了这么多,没有喊叫和训斥,只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还有一个是饶博士推荐的'《野兽出没的地方》书里那位妈妈的做法,故事中小男孩马克斯经常在家里搞破坏,当妈妈让他停下时他就像野兽一样冲妈妈大吼,然后妈妈就让他上床去。他在房间里大发脾气,想象自己在丛林里探险。然而过了一会儿他闻到了妈妈为晚餐准备的饭菜的香味,他就又坐着船回来了。这两个故事中老师和妈妈的做法有共通之处:
1、她们都没有对男孩们大喊大叫或是训斥。
2、让男孩尝到了后果,老师没收杯子,妈妈让男孩回到自己的房间。
3、在过程中不会检查他们,不关注他们的负面情绪。
4、她们没有生气,等男孩平静下来一切还跟原来一样。
饶博士认为男孩的八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反复练习习得的,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不再焦虑,让大宝平稳的度过了他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本书我现在还会经常拿出来看,里面的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都能拿到生活中反复推敲,不只是让男孩更懂规矩减少不良行为,更能让自己良好的把控情绪,从而拥有更优良的亲子关系。如今看到那些家有男宝的宝妈对自家孩子又爱又恨时,我就会推荐给她这本书,并且会平静的告诉她:不要恐慌,只是因为他是个男孩。
为人父母的教养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够遇见更多这样的好书。
《养育男孩》读后感7
最近读到《养育男孩》《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很好的两本书。
男孩子为什么会那么淘气好动,原来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不同,我倒不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淘气,当然是很好动的,但是我觉得很正常,很安静的孩子很少,当然也有,豪豪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就是很安静的,每次我去接豪豪都看到豪豪在到处乱跑,而那个男孩就很安静的坐在那里,老师肯定会喜欢那样安静的孩子吧,好管束啊,昨天我问老师,老师还说豪豪很淘气呢,很担心老师会不喜欢孩子,甚至训斥孩子,他们毕竟都是没成家的小女孩,会有耐心理解孩子的行为吗?
和孩子沟通也许是每位父母最头疼的事了,有时我在想,该怎样和孩子聊幼儿园的事呢,豪豪不怎么喜欢回家说幼儿园的事,不知道为什么,问他他也不喜欢说,是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吗,还是我聊天的方式他不喜欢呢,很喜欢听豪豪说话,小大人一样的,最近还经常“训斥”我,指着我的鼻子说我“这样不对,应该那样,你知道吗?给你一个大拇哥,不给你小红花,”等等的,我想,也许是我平常就是这样和孩子交流的吧,还是在幼儿园老师是这样的呢,该反省了。爱孩子就该尊重他,倾听他,允许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允许他去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当然是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其实,不只是对孩子,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也是需要倾听倾诉,需要尊重的不是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群都是适用的。
尊敬的家长们,请你们放低姿态去爱孩子,把声调调低,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你的尊重吧!
蹲下身子,和声细语的说话,不只是女人,妈妈们可以做到,爸爸们也可以的!
《养育男孩》读后感8
因为我的宝贝是男孩,所以找到这本书学习一下,一开始我觉得教育男孩女孩不用特别区分,父母只要可以给孩子爱,不用分性别来教育,但不然,读了才懂,男孩和女孩有着根本不同,从怀孕开始,就会开始影响孩子,生理基础很重要,男孩子对于分离焦虑会更敏感。此时我联想到一泽上了两次幼儿园时的经历,第一次是在19个月时,孩子回家后也哭闹不止,三天后就生病了,第一次入园失败。之后26个月开始第二次上学,开始的'一周基本是一位幼儿园老师专门照顾他,说起来真的也很感谢宝贝第一位老师:禄老师。所以这次很顺利的入学了。所以不要让男孩过早的入学,晚一点有晚一点的好处,男孩语言发育也比女孩晚一些。
在男孩的教育中,爸爸要多和孩子一起玩男孩才玩的游戏,比如:打架中也会学到很多,打疼后,分析如何不伤害对方,生气后如何安慰对方。充分感受爸爸的存在。看过这本书,我推荐给我老公,这本书真的很实用,我们共同学习,体会养育男孩的快乐。
《养育男孩》读后感9
我有一个没到两周岁的儿子,作为一位新手妈妈,对养育男孩这件事还有几分紧张。我觉得自己还能凭借回忆理解女孩的心思,而对于男孩的教育、男孩的特征等还较为陌生,需要多学习多思考。于是,当我在给宝宝选择购买绘本时,《养育男孩》这本书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拜读之后,我发现无论作为一名母亲,还是一名小学教师,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在此总结回想一番。
看完这本书的第6章“母亲与儿子”,我意识到,0至6岁的孩子最需要母亲的关爱,宝宝的依恋也让母亲感到幸福。我会多陪伴他,多鼓励他,使他充满信心,和他看一起画书,陪他听音乐玩玩具。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多对男宝宝讲话。培养他的运动能力,因为男孩需要锻炼肌肉,这样也会有利于书写等精细动作的发育。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鼓励他学做饭,然后一起享受孩子的劳动成果。母子之间不仅需要感性的接触,也需要理性的交流。只有优秀的母亲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我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忘了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榜样。还有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母亲越来越全能了,孩子却越来越缺失父亲的陪伴了。父爱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是应该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我想父母之间如果能在这一点上做到很好的沟通协调,那么这样的家庭氛围更利于男孩的成长。男孩需要有领袖,需要有规则,需要规则公正合理地执行。我一直就有些担心会宠坏了孩子,这一条建议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的第8章“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意见。其中有一个科茨沃尔德实验是我印象深刻的,英国莱斯特郡科茨沃尔德中学做了一个实验:上英语课的时,男女生分开授课,老师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也调整了教材和授课方式,男生班还设置了写作强化和精读课。这个实验进行了两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男孩、女孩们的成绩都有提升,原来分性别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分,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注意力和阅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者分析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注意到了男孩、女孩的区别,在这种环境里,男孩和女孩都能放松下来,男孩更加坦率,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担心自己暴露不足而故作生气;女孩也变得更加自信,不必担心受到男孩的攻击。虽然分性别开设班级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实施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会进行不少学情分析或分层教学设计,我们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设计,却很少会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值得我们改进的。
注意到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就是“男孩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书中论点:与女孩相比,在智力方面,男孩子的发育有些缓慢,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在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方面发育得尤为迟缓。他们仍处在“粗放式发育”阶段,更渴望到处炫耀自己的肌肉,因此他们无法老老实实的坐很长时间。许多国家对此得出一个代表性结论:男孩子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但是,男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这样,男孩的年龄总是比同班女孩的年龄大一岁,在智力方面,男孩已经和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这本书是根据西方国家的教育情况来做总结,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国情,但作为教师,我们在与男孩和女孩的相处,教育上也都必须是要有区别的。旺盛精力的男孩在目前学校环境中很难得到宣泄,如果没有机会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事,他们肯定会惹是生非。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些活动,如野营、毕业典礼,这会让他们铭记一生。我们可以利用男孩子爱玩、需要体验式成长的特性,多与他进行一些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模拟生活,去了解纪律、交际、礼仪;针对男孩们的弱项——语言和表达能力,给予特别的帮助,比如转为男孩们加设语言、阅读、戏剧等课程。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是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师。离婚率增高、单亲家庭增多、男性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很多男孩得不到爸爸们很好的照顾,而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因此,小学应该引进大量的男教师。目前来看,我们学校和我国大多数学校男教师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这有待引起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的重视。
一本好的书是需要多次的去与它接触交流的,我想每一遍的再次阅读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当我再次拿起它时,都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育儿和教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养育男孩》读后感10
读这本书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男孩,最想从妈妈那得到的是什么?大多数妈妈一定会说,是妈妈的爱吧。其实,男孩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爱。
家有两个男孩宝妈的我,所以很关注关于男孩的养育方面的信息。作为妈妈,我自己是女性化的思维,保守寻求安稳,但是我知道养育男孩不能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来,必须有男性的思维参与,家里的爸爸总是忙于工作,不忙工作也是抱着手机玩,所以大部分时间是我陪伴儿子成长。我在网上买了一本美国的爱默生的《养育男孩》这本书,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妈妈看的书,就是要告诉妈妈们,如何教育家中的男孩,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从这本书的封面,我们就知道这本书的精髓就是尊重,就是给你的男孩尊重。而且作者说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或者太早,从现在做起,给予男孩尊重,你一定会收获到男孩反馈给你的惊喜。而妈妈们要做到尊重,就是要尊重男孩的六大愿望,分别是:征服、等级、权威、智慧、情谊和性。在书的序言中有关于这六个部分的解释,我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想到儿子有的时候对我的.不服气,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做到尊重他,读到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以前的做法很多都是错误的,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让他做这个做那个,却不知道从男孩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本书共有11章内容,分别从征服、等级等层面来论述给予男孩尊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什么是尊重?如何给家里的男孩和你的丈夫尊重,书中说了,妈妈的尊重就是对儿子的正面评价,无论他做了什么。这句话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家小子就是这样经常惹我生气,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跟我讨价还价。每当他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要爆炸了,总是要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而书中的作者告诉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告诉孩子妈妈尊重他,然后指出他哪里做的不好需要继续改进,这样男孩们肯定会听得进妈妈的话的,因为他们得到了妈妈的尊重。
这本书对我而言非常实用,我家男孩正是他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时候,他已经非常有主见了,但是他的主见总是那么不合时宜,我就会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对,而他却对自己很自信,不愿意按照我的建议来做。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男孩子们需要的是尊重,告诉他们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需要强调的是妈妈尊重你的想法,但是这样做会更好一些,这样男孩们就会更加乐意按照妈妈的建议来做,我家小子现在也是这样,我想首先我要表达我对他的尊重,这样跟他平等对话,才能让他的个性发展得更好一些。
这是一本男性作者写给妈妈的书,告诉妈妈们男孩跟女孩的天性不同,女孩子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爱,而男孩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所以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跟男孩沟通交流。
《养育男孩》读后感11
一本书翻下来觉得内容并没有销量那出彩,对我个人的收获而言:首先是作为女性和母亲,略科普了一下男孩的生理特点,包含激素和大脑结构;第二是一再强调了父亲在养育男孩中的重要性。
整本书概括起来主要讲了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叫温柔岁月。这个阶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
在这个阶段,妈妈是孩子寻求爱情的第一参照;如果妈妈有兴趣教孩子知识并且乐于和孩子交流,会很好的推动他的大脑发育健全,使他获得更多的讲话技巧,从而使他再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另外,现在很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早早地让孩子上托班,或者过早使其独立。但要注意了,男孩入托其实不宜过早。3岁以后分离更容易让男孩感到焦虑,认为自身被抛弃了,从而在感情上封闭自身。
因此对这个阶段的男孩来说,细心的亲人或者有责任心的保姆看护比进托儿所要好得多!
对男孩来说,最重要的一课:是学会和照顾他的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信任那个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温暖并理解别人的善意。
对6岁下的男孩总体来说,性别差异并不重要,妈妈是最主要的看护人,(当然爸爸也可以胜任)不过,有一到两个主要的看护人爱护孩子,一直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安全,他的大脑就会得到充分发育,从而获得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这样的孩子也会更喜欢与人合作和热爱学习。
第二阶段是6—13岁。在这个阶段,是爸爸对孩子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在儿子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爸爸变得更为重要,男孩会更留意爸爸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像爸爸学习(虽然这让妈妈嫉妒无比)爸爸必须抽空陪伴孩子,赞扬和亲近孩子,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与妻子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14岁以上,向男人转变。父母需要为孩子找到一个适合的引导者,可以是家庭集体活动、社区学校或者是除父母外其他爱孩子的成年人。
书中强调了除父母外,另外成年人对男孩帮助的重要性。这也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遇到问题已经不再往内寻求解决方法,而倾向于向外,向朋友和其他成年人寻求答案了。因此,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引导者,例如出色的教师、教练等人。是父母们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男孩的成长,对家庭,特别对妈妈来说是渐行渐远的,仔细斟酌,却也是好悲伤的事实。哎,因此,好好珍惜现在共处的时光吧,然后再学会慢慢放手,再只能默默关注了。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哪有容易二字,努力,共勉吧!
《养育男孩》读后感12
“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教育孩子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最值得让人去探讨。
本书共10个章节:
第1章:分析男孩与女孩在心理、生理差异而导致不同行为、性格的差异。一个完整、和谐、友爱、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养育男孩的重要影响。对男孩的怪异行为给予理解并正确引导。
第2章:养育男孩多倾听男孩心声,多给男孩一点耐心,多给男孩改正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关注的眼神、赞许的微笑、温暖的拥抱、维护男孩自尊。尊重男孩隐私,帮助他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3章:父母传递给孩子信任的言语:“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你可以”“你自己能做得很好”“去做你想做的”养成独立自信的品格。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第4章:父母要忍心让成长中的男孩适当吃点苦,教会男孩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他才能不断战胜困难,实现自我超越。
第5章:书中阐述如何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有着幸福童年的人,往往就会有不幸的'成年。太顺利的幼年成长经历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容易让孩子养成骄纵懒惰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长大后孩子更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现在的独生子过得日子太舒适,令人担忧呀。
第6章:管理好男孩情绪,体谅男孩特殊表达方式(沉默、发牛脾气、攻击行为等)
第7章:锻炼男孩交际能力,卡耐基说过:“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多沟通、树立自信心、学会微笑。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第8章:言传并身教,做高情商的父母,培养高情商的男孩。重点强调父亲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将会影响男孩一生。培养男孩自信、勇敢、负责、宽容、坚强的品格。
第9章:父母要做的就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男孩激发这种潜能,抓住一切机会培养男孩的学习兴趣。尊重爱玩的天性、给男孩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要求男孩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第10章:如何培养男孩的财商,提高男孩的理财能力。“要花钱,自己挣”“不劳者不得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养育男孩》读后感13
经常和闺蜜们聊天,都会聊到以后想要生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大家都会非常激动的说:“当然是想生女儿啦。女儿那么可爱。”我的答案也是女儿。
我曾经多次和妈妈外婆说:“要是我第一胎就生了个女儿,我就不生二胎了。”可是,每次外婆就会低声呵斥我:“当然不行啊。不管有钱没钱都要生多一个有伴,以后有什么事情都有个照应。”虽然外婆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果生了一个女儿,我想要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她。至于会不会再说,我觉得一定要等到她5。6岁的时候,要和她一起讨论。
我还和妈妈说过:“我很怕生了儿子,要是自己不会教,教不好,他学坏了怎么办?”因为我觉得男孩子内心还是会大男子主义,有时候你根本不懂,他在想什么,觉得儿子太难控制了。但是我看了艾默生的《养育男孩》(母亲版)之后,我发现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大多数母亲都觉得儿子难养啊,儿子养不好,就和你作对,长大了不听你的话,到时候气死自己啊。但是各位妈妈有没有想过,问题不是在儿子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是跟妈妈学说话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曾想过,男孩子灵魂深处埋葬着XY染色体,这是与生俱来的。母亲有意识、有目的地输入信息对它没有丝毫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提出:
女人在乎爱,女孩天生具有女性特质。因此,女孩在乎爱。这一点每个妈妈都非常赞同。每个母亲都能认出女儿身上的女性特质以及她对爱的需要。女性的.需要,女性的特质对所欲的女性而言都在清晰不过了。这是同性之间的一种默契。
《养育男孩》读后感14
我有一个没到两周岁的儿子,作为一位新手妈妈,对养育男孩这件事还有几分紧张。我觉得自身还能凭借回忆理解女孩的心思,而对于男孩的教育、男孩的特征等还较为陌生,需要多学习多思考。于是,当我在给宝宝选择购买绘本时,《养育男孩》这本书便吸引了我的目光,拜读之后,我发现无论作为一名母亲,还是一名小学教师,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在此总结回想一番。
看完这本书的第6章“母亲与儿子”,我意识到,0至6岁的孩子最需要母亲的关爱,宝宝的依恋也让母亲感到幸福。我会多陪伴他,多鼓励他,使他充满信心,和他看一起画书,陪他听音乐玩玩具。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多对男宝宝讲话。培养他的运动能力,因为男孩需要锻炼肌肉,这样也会有利于书写等精细动作的发育。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鼓励他学做饭,然后一起享受孩子的劳动成果。母子之间不但需要感性的接触,也需要理性的交流。只有优秀的母亲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子,我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忘了让自身变得优秀,让自身成为一个好的榜样。还有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母亲越来越全能了,孩子却越来越缺失父亲的陪伴了。父爱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是应该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我想父母之间如果能在这一点上做到很好的沟通协调,那这样的家庭氛围更利于男孩的成长。男孩需要有领袖,需要有规则,需要规则公正合理地执行。我一直就有些担心会宠坏了孩子,这一条建议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的第8章“学校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意见。其中有一个科茨沃尔德实验是我印象深刻的,英国莱斯特郡科茨沃尔德中学做了一个实验:上英语课的时,男女生分开授课,老师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也调整了教材和授课方式,男生班还设置了写作加强和精读课。这个实验进行了两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男孩、女孩们的成绩都有提升,原来分性别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但仅是高分,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注意力和阅读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作者分析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注意到了男孩、女孩的区别,在这种环境里,男孩和女孩都能放松下来,男孩更加坦率,更能自由表达自身的想法,不需要担心自身暴露不足而故作生气;女孩也变得更加自信,不必担心受到男孩的攻击。虽然分性别开设班级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实施的,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会进行不少学情分析或分层教学设计,我们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设计,却很少会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值得我们改善的。
注意到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就是“男孩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书中论点:与女孩相比,在智力方面,男孩子的发育有些缓慢,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在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方面发育得尤为迟缓。他们仍处在“粗放式发育”阶段,更渴望到处炫耀自身的`肌肉,因此他们无法老老实实的坐很长时间。很多国家对此得出一个代表性结论:男孩子的入学年龄应该往后推迟一年,但,男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这样,男孩的年龄总是比同班女孩的年龄大一岁,在智力方面,男孩已经和女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这本书是根据西方国家的教育情况来做总结,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国情,但作为教师,我们在与男孩和女孩的相处,教育上也都必须是要有区别的。旺盛精力的男孩在目前学校环境中很难得到宣泄,如果没有机会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事,他们肯定会惹是生非。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些活动,如野营、毕业典礼,这会让他们铭记一生。我们可以利用男孩子爱玩、需要体验式成长的特性,多与他进行一些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模拟生活,去了解纪律、交际、礼仪;针对男孩们的弱项——语言和表达能力,给予特别的帮助,例如转为男孩们加设语言、阅读、戏剧等课程。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是学校需要更多合格的男教师。离婚率增高、单亲家庭增多、男性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很多男孩得不到爸爸们很好的照顾,而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因此,小学应该引进大量的男教师。目前来看,我们学校和我国大多数学校男教师的数量却屈指可数,这有待引起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的重视。
一本好的书是需要多次的去与它接触交流的,我想每一遍的再次阅读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当我再次拿起它时,都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育儿和教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养育男孩》读后感15
怀宝宝的那一年,我满心希望能生出个个女娃儿来。这样每天都可以给她扎漂亮的小辫子,穿好看的裙子,打扮的像洋娃娃一样美美的。等她长大些时,母女俩能够促膝长谈,像姐妹一样相互交换心中的小秘密。平日里一起逛街血拼,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各种小玩意。当她成年时,我还会告诉她,身为一个女人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收获幸福。总之只要是我知道或拥有的,我都愿意与我的女儿一起分享。
可是当肚子里的孩子呱呱落地时,助产士头一句话就把我之前的美好愿望击了个粉碎。“哎呀,是个儿子!”当时还躺在产床上的我立马就有点蒙圈了。若是女儿,我可以已过来人的'身份把人生中的经验教训告知于他,可我该说什么去教育我的儿子呢?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养育一个男孩,简直就是无从下手嘛!
可是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己生的心肝宝贝。不管知不知道什么才是养育男孩的最佳方式,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就这样稀里糊涂,磕磕绊绊的也把儿子养到了快上小学的年龄。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开始越来越觉的不理解孩子的某些想法了。虽然在他的心中我依旧是他最爱的人,并且他还是从心理上十分依赖妈妈,但是我还是觉察到儿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也开始学会小小的抵抗妈妈了,有时提出的问题的确让我不知所措,无从回答。
看来之前我的不安不是多虑,是每一位生育儿子的母亲都会遇到的状况。男孩与女孩的养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养育男孩这方面,必须要借鉴一些其他过来人的优良方式。
【《养育男孩》读后感】相关文章:
感恩父母的养育感谢信05-10
对男孩的成长寄语06-20
阳刚男孩读后感04-29
《圣诞男孩》读后感08-14
《面包男孩》读后感11-18
小河男孩读后感04-30
手斧男孩读后感04-07
男孩的羽毛读后感02-05
奇迹男孩读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