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时间:2024-07-09 08:19: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名人传》读后感优秀(8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人传》读后感优秀(8篇)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爷爷与我谈心时常常说道:“坚忍不拔是成大事之基。凡谋大事者,如果缺少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是难以成功的。”虽然当初我对爷爷这句话并不太理解,从未入耳入脑。可最近我在植物园读书屋偶尔看到并仔细阅读了法国近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撰写的《名人传》,给我教育和启发很大,也使我对爷爷讲的那句话中所包含的道理有所领悟。

  《名人传》讲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

  贝多芬: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时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无法同乐器和他人交流,他失去了朋友,为掩盖自己的弱点,他选择了逃避,离群索居;米开朗基罗: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劳作,使他的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列夫·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但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剖析自己,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欢乐,最后做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老者,客死荒郊。

  作者笔下的三位主人公虽然国度不同、事业各异,但他们都是不同寻常的`人物,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或是病痛的折磨,或是悲惨的遭遇,或是内心的惶惑,或是三者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停止了呼吸,毁灭了理智。面对上天给予他们的痛苦和极为不公的命运,他们并没有屈服,反倒进一步坚定信念,创造出极不平凡的业绩,最终成为一代大师。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靠的是对人类生活的热爱和对目标追求的坚强毅力。贝多芬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是他用血和泪凝聚的;托尔斯泰作品中所描述的万千生灵,无论渺小与伟大,都是他用来传播爱之种子的媒介。

  《名人传》虽然讲述的故事离我们十分遥远,乍看似乎只是个案,但它揭示了一个共性的道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学习也是一样,好的成绩并不只是想出来的,得靠扎扎实实练出来,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日积月累。理想是可贵的,但离开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扎扎实实的苦干,再美好的理想也是难以成为现实的。这或许就是《名人传》的真谛吧!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孤独的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

  第一位英雄:贝多芬·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他孤独地活着,他惟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还坚强地活下来。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虽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直痛苦地活着却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聋后创作的。他最后终于战胜命运,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困难和障碍,攀上生命的巅峰。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命运,他的精神震惊全世界。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第二位英雄: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毁于战乱,他受到别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钱。他一生依附教皇,为教皇做事。教皇为自己树碑立传,使米开朗琪罗达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许多困难。他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岁。一个不屈的人,一个不屈的灵魂——伟大的米开朗琪罗。

  第三位英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造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有价值的大文豪。

  《名人传》,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的一本经典,是会永远熠熠发光的文学著作。作者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终要走上这条崎岖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面对人生大道上的种种困难应勇往直前,当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让我们坚强起来面对现在的生活。

  《名人传》是值得我们阅读学习的好书,希望我们成为有坚强意志的人。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在漫长的寒假中,吃完早点后总会抽出一本名著细细品味,而这本书总是《名人传》因为它给我了很多启示,很多收获。

  名人传主要描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几位伟人的坎坷经历和心路历程,写出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坚强不屈,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更写出了作为一名伟人所需要的高尚情操、伟大情怀。阅读这本书就与这几位伟人面对面的促膝谈心,让我更加了解名人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坚强意志。

  米开朗琪罗他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而托尔斯泰,这位在大地上熠熠发光的伟大灵魂,他用他的笔杆写出了一部部能让我们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

  虽然我对这几位伟人都充满了景仰,但是我对贝多芬更加崇拜与仰慕。贝多芬从童年的悲惨到老年时对欢乐的追求,从大名鼎鼎到贫苦交加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虽然他的人生是那样曲折,但是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虽然贝多芬给人一种傲慢和玩世不恭的感觉,但有几个人知道他内心的脆弱与孤独。也许贝多芬对音乐的热情是来自自然,《月光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就是贝多芬来自自然的灵感。波兰音乐家萧邦的作品旋律跌荡起伏,大多数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而贝多芬的作品不同,他的作品旋律如流水一般,缓缓流入人们的心扉。在钢琴的奏鸣中,人们仿佛步入了田野,欣赏着云影、鸟语、水色,忽明忽暗,忽远忽近,忽隐忽现,感觉如此惆怅与迷茫,更加体现了贝多芬悲壮的气质。这些著名的'名曲大多数都在贝多芬晚年时期写的,而在那个时候贝多芬因肺炎导致了耳聋,听觉已经差不多听不见了,虽然有一段时间贝多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过了这段时间后他又振作起来写出了那么多动人心弦的曲子。面对贝多芬对音乐的那份执着,我不禁感到汗颜,我对学习都没有这样的一份执着,面对一点点挫折就想放弃,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最美丽的彩虹。

  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们享受着他们的才华创作出来的作品,它时刻告戒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让他们的人格与他们不朽的作品一样,永远留存在世人的心中。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的升华,就会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偶然间捧起了这本书,然后就恋上了那慷慨的情怀和罗曼·罗兰那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

  《名人传》讲述了三位世人皆知的艺术家的一生。患有耳疾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崇尚唯美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开创文学里程碑的作家托尔斯泰,三者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一生,使他们注定要成为与世人不同的生存者。

  罗曼·罗兰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可以写下诗一般的文字,也可以当一个很好的记述者。他用最真诚的笔触书写了一段传奇,谱写出一曲伟大的英雄赞歌!

  在《名人传》中,我最欣赏米开朗琪罗,却又最怜悯他。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杰出的代表,拥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世人都以为他一生辉煌,实则却艰辛无比。他不承认自己是画家,把自己称为雕塑家,但也确实,他的确是用双手构建起最真的美丽,不为世俗所玷污的纯洁,在那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怜的是天才总会令人有所叹惜,米开郎琪罗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立独行着,换句话说,他是个异类,他不喜欢与人合作,因为那些人的做法令他无法忍受。当都皇命令他给壁画上的人物“穿”上衣服时,他也只能无奈。总之,他与他生存的社会无法相融,他犹如圣洁的花朵,出於泥而不染,他有与常人不同的生死观,他认为“一个人一出生就死去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可以不用承受世间的痛苦”。因此,在他的侄儿大费周章举行新生儿的庆典的时候,他立即写信呵斥侄儿,而在侄儿的'新生儿刚出生就夭折的时候写信祝贺。这令常人难以理解,米开朗琪简直是个疯子!一定会有人这样认为。或许是太多的磨难与压力令他无法对生活热情。

  然而,就在他雄心壮志打算要创造真正的艺术的时候,死亡走近了他,他已经没有时间了,结束了,就这样结束吧。

  永远的米开朗琪罗,因为他的不同,使他拥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那是灵魂的艺术。

  贝多芬、托尔斯泰也正是如此。音乐、文字,绘画(雕塑)本就是一体,艺术?何为艺术?

  我想,几米的漫画,小四的文字、Jay的流行乐,都算不上艺术,或许那感动了一些人,但他们可以感动几百年里所有的人吗?

  什么是艺术?呃,令人震撼的,并为之感动的。她来自哪里?又将去向哪里?

  来自灵魂,归于灵魂……

  《名人传》读后感 篇5

  这本书属于典型的传记体,从裹襁褓到进坟墓,标段了李白的人生时间轴,提及之处穿插了他的文学作品,衔接着他的经历与才华。我们总是能脱口而出李白的名篇佳句,但只有当了解他的人生际遇,知道他那些名篇佳作的创作背景的时候,方才醒悟,原来李白遇事叙事真的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简直神来之笔,恰如余光中所说的“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

  顺便说一句,雕版印刷术是唐中后期才普及开来的,活字印刷术更是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才由毕昇发明出来。印刷术不发达,书籍也就不丰富。能读的书少,唐朝的文人自然没有宋朝的文人更有学识。学识并不比北宋那些士大夫多,但却能写出如此神来之笔,李太白的才正如他太白金星的名字一样,得自浩渺银汉,是流泻在夜空中永不熄灭的星茫。

  什么是高级的`才华?没有埋头闭门的苦学,没有引经据典的博学,而是情绪已在心中,文字已在脑中,没有一丝创作的痕迹,一挥而就,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不做而做,字字珠玑,让人觉得没有任何空间可再做修改,没有任何一个字多余或是能被替换。这样的才,想必是李白从天而降的时候一并带来的。这样的才,很难发育在后天的人间。

  你是这样的李白。

  年少的李白拜被誉为“当世第一剑”的大唐第一剑客裴旻为师,仗剑协酒走江湖,嗜酒如命,剑术超群的形象也深深烙印了他“仙范儿”的标签。李白的一腔抱负早已溢满他的青春。他曾在《与韩荆州书》中自荐“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满屏的雄心壮志透过文字向人扑来,势不可挡。自幼好任侠,有四方青云志,十五修剑术,二十论纵横,三十成文章,欲“遍干诸侯”,“遍干诸侯”啊,李白的“黑道梦”其实宿主于一颗红色的赤子心。豪情万丈如乔峰,快意恩仇似令狐冲,小说里的侠义二字实化成现实人物说的就是李白。他上结文人官臣,下交艺伎乞丐,黑白道通吃,只要聊得来的都可以称兄道弟,只要需要帮忙的他都会两肋插刀,在所不辞。李白一生七侠五义。

  对李白身世的传说有很多,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跟李唐王朝有着宗亲关系,也算是皇室的一份子。不过传言都是众说纷纭,无法考据。这些朦朦胧胧的传说为诗仙又蒙上了一层更神秘的色彩。但是,李白的父亲李客经商确实不假,李白的家境殷实也确实为真。所以他出手大方,挥金如土,若遇急困之人,必散金救济,不求回报,洒脱不羁。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介绍自己“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

  从儿时开始我就喜欢李白,喜欢他的文才,他的豪气,他的仗剑天涯,他的洒脱都使我为之喜欢,读过这本书使我认识了李白的一生,并为他一生的遭遇而惋惜,惋惜他的仙逝,惋惜他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

  《名人传》读后感 篇6

  当我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后,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很受读者青睐。《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伟大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贝多芬的故事,他历经各种磨难都没有向命运屈服,告诉我们:唯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的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贝多芬是德国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因为他在音乐上的造诣,所以被尊称为“乐圣”。可他的人生却不像别人那样灿烂辉煌。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天才,虽然他父亲很早就发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可他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用暴力逼贝多芬练琴,使贝多芬差点厌恶音乐。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惨,但他对童年始终留有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19岁时革命爆发了,它占据了贝多芬的心,贝多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在笔记里写道:“勇敢不屈!尽管身体虚弱,但我的天才将会得胜的……”苦痛已经敲响了贝多芬的门;它缠住了他,不再离去。1796年到1800年,30岁的贝多芬听力越来越差,以至于两年来他不得不避开所有的交往,而他的活力的对象:朱丽埃塔·居奇亚迪,也在1803年11月嫁给了加仑贝格伯爵。感情、痛楚、意志、颓废和傲岸在贝多芬心中交替。晚年的贝多芬穷困潦倒到了要行乞的地步,但即使命运如此折磨着贝多芬,但这个顽强的人还是凭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名曲。但死神还是来了,1826年11月末,他着凉了,患了胸膜炎。他让他的侄子去请医生,但这漠不关心的家伙居然忘了,两天后才想起来。医生来得太晚了,并且诊治得也很浮皮潦草,1827年3月16日,在一场大暴雨中,在滚

  滚雷鸣中咽了气。一个陌生人替他合上了眼睛。

  贝多芬的一生是杯具的,可他却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不由得深思了起来?当我们遇到了无法跨越的障碍,是不是就轻言放弃,或是停止不前?不!为什么我们不勇敢的试一次?像贝多芬那样,绝不向命运低头,用那顽强并且坚韧不屈的意志去冲破它,战胜它,而不是垂下头颅,说:“我不行……”仅有经历过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仅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生活的磨难未必是件坏事,只要我们用心应对,坎坷也会成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最终,我期望所有人都能记住贝多芬,记住这位历经生活磨难却不想命运低头的伟大音乐家,并像他一样,勇敢、坚强的活着。

  《名人传》读后感 篇7

  20世纪初,在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需要的是高贵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1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贝多芬,一个表面如此狂傲的人,却有着人所不知的一面。作为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听觉损坏了,他不敢向人们表现这一点,使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离群索居。是的,贝多芬没有朋友。他的音乐与当时时尚格格不入。他独自同命运苦苦抗争,却无法挽回命运。直到最后,他渴望死亡。

  一位天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他这位追求完美的雕塑家筋疲力尽,而精神的软弱却带来屈辱和悔恨。然而他在权贵面前显得十分胆小,而自己又偏偏瞧不起畏惧权贵的人。有时他服从,毕恭毕敬回复蛮横无理的人的信,有时又奋起抗争,傲慢地讲话,然而最终的结果只是退让……

  品格的沦丧。他竟逃离职守。

  他为自己的胆怯而感到羞耻,甚至厌恶自己。

  俄罗斯19世纪的作家托尔斯泰,他似乎比前两个人要幸运得多,他很早就拥有了金钱、地位和荣誉。在文学上,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拥有的,几乎是人类期望的一切……然而这些并未满足他的心灵。尽管他生活极其简朴,他还是为不劳而获而感到羞耻。家庭,是精神的归宿,却成了托尔斯泰的'困扰。直到有一天,疯狂的绝望驱使他走上真正离家的道路,他一边彷徨一边奔走,去叩一所修道院的门,然后重新上路,终于在途中一病不起,死在陌生的小城里。

  痛苦是有意的,因为至少痛苦是我们没有作恶。在痛苦的烈焰中,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自身化为灰烬,同时也有被烈焰锤炼,成为贵重的黄金。

  生命是痛苦的,不,生命就是痛苦。这彻骨的疼痛未必使人洞悉一切。对不能跨越水流的灵魂,无法解脱痛苦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精神食粮?!只不过……他们先从人世的快乐中死去……因为这是一场悲剧。

  悲惨命运不知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我们应该在痛苦中,学会怎么坚持,学会怎么蜕变。

  为生活奔忙、担忧和不由自主的人,以及那些原因各异生活在悲惨境遇中的人,情勿忘记时常来靠在这些伟人身上休息片刻,回忆高尚的情操,超越平庸和狭隘,增加忍受痛的力量。

  《名人传》读后感 篇8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当我第一次翻开《名人传》时,我就被首篇引言中的这样一句箴言所吸引,引言是这样说的:“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 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其实它一直在阐述一个道理!一个宿命最终还是结束在一个人质地坚硬的生命中!

  确实,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 “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在贝多芬刚刚还是个幼稚的'孩子时,父亲便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最后以至于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那么,《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我想,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

  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我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名人传》读后感 】相关文章:

《名人传记》读后感12-23

(精选)《名人传》读后感01-11

名人传的读后感03-27

《名人传》的读后感03-10

名人传读后感08-30

名人传读后感08-24

名人传的读后感04-03

《名人传》读后感09-01

名人传读后感06-27

名人传记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