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必备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彷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彷徨读后感1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古老的中华民族同样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饮血,奴隶制的非人压迫,欲挣脱铁链的那一声声叹息,封建社会的精神枷锁,外来列强的欺凌,八年的抗战,年的内战,终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华夏五千年,社会的每一次前进,是用无数的血与泪、无数的生命铸就成的'。
我们永远无法挣脱的东西,叫生活。鲁迅冷冷道来,铺开了生活绝望的巨网。网中的人可以选择挣扎或不挣扎,而结果都是一样的。灰暗阴冷的调子挟裹着湿冷的风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沦陷,无论他或她以何种姿态与生活对话,无论他们是逆来顺受地妥协麻木不仁地顺逐还是孤独地守望心灵月亮。而鲁迅站在高处,热肠挂住,冷眼看穿,如一个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们匆匆奔赴命运既定的悲剧走向。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最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彷徨读后感2
这是一篇名为彷徨的《彷徨》书评,重读《彷徨》是因为考研考场上的一道题,要求答出吕伟甫的出处及性格特征。读过《彷徨》再看到这样的一道题,我不否认我兴奋了,连右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她自己,然后我就看到她稳操胜券地在答题卡上写下了《上西楼》三个大字。
在拎起右手问她一句“小老妹儿,你怎么肥四?”和重读《彷徨》之间,我选择了后者。话说“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原本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想走进文学作品,没想到走进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相对地远离了我自己。学汉语言文学大的弊端就是读完这些经典篇章,脑子马上反射性地浮现出关于书中分析人物形象、社会背景、中心思想的文字,方方面面,明明白白。然后认命地在各种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的夹缝中坚强地独立思考着。
十几岁的时候读《彷徨》和现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读《彷徨》,心境和感慨大有不同,相同的是我一直坚定不移地确定这是一本好书。对于“好书”的定义,书友们众说纷纭,但是我坚信一本既揭露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丑态又表现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现状的书,是一本永不过时的好书。《祝福》《肥皂》《弟兄》以及剩下的任意一篇文章,都是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无比写实的描述。
少年的天真与鲁迅的深刻并不契合。记得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读《祝福》,尽管老师和参考书都说可怕的是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们,我却依然固执认为可怕的是狼。现在读《祝福》,再看一看社会新闻,民国时期的喜欢围观取乐的人们仿佛被复制,然后粘贴到了二十一世纪。
看完《肥皂》,我好像穿越时空听到了民国许多夫妻的无奈心声和现在的夫妻们心里的那一句“凑合着吧!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一对夫妻的相处模式既具有民国时代特征,又具有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特征,无数凑合的夫妻组成了无数凑合的家庭,培育了无数将继续在婚姻里凑合的孩子。即使孩子并没有从“凑合”中获得任何好处,也依然要背起“凑合”当中大的那口锅。
《弟兄》是我喜欢的一篇,欢喜之余又意犹未尽而心生惶恐,连忙买了一本《三闲集》以做宽慰。我不是一个八卦的人,却也对周树人、周作人的兄弟失和有过好奇,是因为什么失和呢?事实果真如周作人所说吗?兄弟俩的真实关系到底如何呢?这一切都在《弟兄》中得到了解答,我一向认为这篇以兄弟关系为题材的小说要比周作人许多许多的回忆录更能凸显现实。不同于周建人的自学成才和自立门户,周作人一辈子都在以写鲁迅的生平回忆为生,如果放到今天,他的行为就是一种炒作和对他人的消费。无论是以前的兄弟,还是现在的兄弟,正如沛君和靖甫,兄弟之间,爱是爱的,而爱在利益之间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像一个改不掉缺点而磕磕绊绊上路的孩子,与中国优秀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是滞于旧时代的社会意识,这大概是考研政治多年来都要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原因。这本书时至今日的热销就足以证明今天的中国仍旧需要鲁迅怒其不争的关怀。社会是类似的愚昧,时代是相仿的彷徨。
彷徨读后感3
前几天,母亲带我去书店带我买回了一本名为 《呐喊·彷徨》的书,令我感触颇深。
此书是著名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种种的社会矛盾。它收集了鲁迅1918年至1922年,与1924至1925年的短篇小说。无论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亦是抨击批判的《狂人日记》,都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弟兄》里张沛军是真的兄弟情深,毫无私心,还是顾及别人的批评两面三刀的虚伪?若是前者,为何在考虑弟弟后事时,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省钱?又为何他想到弟弟去世后子女们的就学问题时,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不让弟弟的孩子上学?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因此,他笔下张沛军的梦,实际上是张沛军内心真实想法的隐晦揭露******很显然,张沛军这个人非常可怕!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祝福》,《狂人日记》等《祝福》里最让人难忘的,恐怕就是那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人物——祥林嫂了罢。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在她第二次到鲁镇时,丈夫和幼子的死对她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在鲁镇,不仅没有人倾听,同情她的遭遇,反而冷言冷语,看不起她,导致了最终悲剧的上演******
总而言之,《呐喊·彷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大家去阅读,了解。
彷徨读后感4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刘雨辰同学读后感慨良多,并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鲁迅先生的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这个暑假我读了他的一本小说集《彷徨》。《彷徨》共收录小说11篇,其中让我感受最深是《祝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祥林嫂。
小说讲述的是一年冬初,四叔家新换了一个女工,叫祥林嫂,她做事麻利,很讨四婶的喜欢,然而不久卫老婆子领着一个据称是祥林嫂婆婆的女人来结算祥林嫂的工钱。很快,四婶就听说祥林嫂被捆起来,塞进花轿嫁给了山里的贺老六家,彩礼八十吊钱全让婆婆用去给小叔子娶媳妇了。祥林嫂本来过着好日子,谁知丈夫因伤寒去世,儿子又被狼叼走了,于是只好又回到了四叔家做女工,但是干起活来却大不如前了,而且会经常向别人诉说她的悲惨故事。渐渐的镇上所有人都能背诵她的故事,也看不起她,最终祥林嫂被赶出四叔家,因生活贫穷而死。
这篇小说对我感触很深,从中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痛苦,更体会到当时社会上女性地位的.卑微。祥林嫂之所以最后落得那样下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之所以被婆婆学给山里人,就是因为女人地位低,没有发言权,把她卖了正好能给小叔子娶媳妇。这在现代看来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但祥林嫂婆婆的做法却被他人称赞,夸他精明。
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发生了,但在当时却普遍发生,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现在的好生活,一定要珍惜当下,记住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彷徨读后感5
我的阅读史就是我的成长史。
从最初的十一二岁看琼瑶言情小说以及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到现在阅读各个国家翻译过来的各类文学作品。我走过了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一开始的读书只是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无聊时光。现在读书则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会觉得那一日就不完满。读书让我活得宁静而感恩。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的阅读爱好从小得到健康的引导我的人生是否会有所不同。不过也有可能因为太早读这样的书而对阅读望而却步。谁知道呢。而且现在回头去看来时的阅读之路,虽然山路十八弯但也不失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风景。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徳米安:彷徨少年时》但是让我用文字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还是让我觉得很难。不过我还是尽力写出自己读这本书的内心感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把辛克莱思想成长的艰难写的迂回曲折,深刻而诗意。很多人都逃避自己成功了。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忘记真实的独特的自己而活在群体中。但辛克莱没有,他是带着独特印记的存在。被比自己大的同学欺凌,对自己父亲精神偶尔产生的不敬或者超越,对家的重新定义;对性的朦胧感知产生的苦闷苦恼。导致这本书不论什么时候看都是那么的震撼心魂。像一面照耀真实自我的镜子。我自己因为对外界的初期反应迟钝、笨拙、内心敏感自卑导致与外界格格不入。我的成长的也是异常艰难。因此无意中选择了一条迂回的成长之路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所以读这本书就越发的触动心魂。说与自己无关的一切什么都很容易,一旦牵扯到自己就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了。说到底即使现在我也不是很能自如的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里的灰暗模糊的部分。而黑塞写的简练诗意十分难得。
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是辛克莱,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内外交加。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幸遇到徳米安:一个独立,成熟,优雅,与众不同,人生导师般的男子。在辛克莱每次遇到人生重大问题时都能得到其在前方引路、分担、提携最后辛克莱也成为了另一个徳米安。而我的第一个徳米安是沈从文先生。他的自传,书信集让我收益良多,改变了阅读娱乐性质书籍的习惯。后来的《安妮日记》,《简爱》它们都是我成长中遇到的徳米安。
我自己的徳米安就是坚持不懈的阅读的过程中的一个个文学作品的作家们。书是人类智慧的载体。在各个作者写的书里面任何我遇到过的,我没有遇到过的经历,人性,人格,事件;我想过的.我没有想过的问题都有人思考过并给出或者建议,或者答案。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的任何观点都不过是生搬硬套或者好些的借鉴改良的二手而已。书海面前无新事。所以在面对自己时我多了一份信任,面对别人时我多了份坦然。
在我读过的好几本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荒原狼》、《悉达多》、《彼得.卡门青》、《玻璃珠游戏》中同这本《徳米安:彷徨少年时》一样黑塞的作品关注的始终是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是叙说人自己成长历程中内心世界所面对的种种内心以及面对外界世界困惑,诱惑,如何超越固有环境带着的腐朽获得重生。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以才会有活到看学到老的说法。大部分人只是说说而已,而我,我愿意亲身去实践这句话。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成长。
最后的辛克莱也如同他的梦,他的画中的鸟儿一样脱离了母体蛋壳获得了重生。
彷徨读后感6
“正义存在于人心底,还是空洞的条文中?法律保护的是受害之人,还是凶手?”
东野的第n+1本,因为不想透露一丁点儿剧情,所以今天就聊聊这本书所涉及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题。
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都有所宽恕。相较中国,日本对其保护的更为厉害。最著名的.相关案例为1997年发生在日本的“酒鬼蔷薇圣斗事件”。一名仅14岁的少年连续杀死了两名,重伤了3名小学生。还进行了分尸,寄送挑战信等凶残犯行。而正像《彷徨之刃》里快儿和敦也那两个混蛋一样,他的身份司法程序的保护,严禁被公开。仅7年之后,他就被释放重返社会。甚至还因名义上出版案件相关书籍而赚了一笔版权费。但这次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司法改革––无罪年龄由16岁降到了14岁,再后来日本也曾判过情节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死刑。“一将功成万骨枯”司法的不断改进不知还要牺牲多少像长峰这样的无辜家庭。
我一直都相信“人性本善”,但是有些未成年人真的是阴暗到令人发指。他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三观,内心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凶残,这种有复杂因素形成的心理会简单的因为法律的宽恕而改变么?还是他们就有着自己是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可以为非作歹的念头?若他们表面承认错误内心仍生长着恶魔的种子怎么办?即使他们真心悔改,曾经犯下的错误带给加害者亲属无可言表的痛苦又怎么算?显然,对这样一群人做出最后的判定,不是单单的法律条文可以改变的。
彷徨读后感7
《呐喊》是鲁迅先生是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所作,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日子,揭示了种种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日子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其实在读完《呐喊》的'第一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自责,我自己有点奇怪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我的思考后,我发现,以前人的观念真的让人不可理喻,我常常跟我身边的人说,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我一定象孙中山那样,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彻底的教育。
我对《呐喊》中的阿Q正传,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阿Q,我觉得那样的年代里像啊Q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在如今发达的21世纪,也几乎没有象啊Q的人了,其实我还是挺佩服啊Q这个人物的,时代虽然抛弃了他,但他并没有放弃了自己,而是不断的努力活下来,也许有人会说苟且活着还不如死,但是,生命是第一位啊,没有生命许多都是空想。
如今,像这样发达的21世纪,我想很少有人想到曾经那么愚昧的国民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至今还有那些愚昧的国民的存在,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真的。
在那些偏远山村的人们,因为接触不到先进的文化教育,以至仍然保留着以前的各种封建习俗,这一点也不奇怪,社会有进步,而他们似乎日子没有多大的改变,以后,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的,包括教育和传统,分辨传统和封建的区别,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除了自己要好好的活着之外,也要帮助别人好好的活着,因为我们的社会在进步。
彷徨读后感8
读完《彷徨》,我的心灵仿佛受到了洗礼。鲁迅先生用一个又一个讽刺的故事,向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旧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的现实,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爱国赤子的迷茫与无奈。
通读全书,最令我触动的就是鲁迅对民族和国家的热忱。
这种热忱,在他笔下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来源于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在《离婚》一文中,鲁迅刻画了爱姑这一封建婚姻受害者的形象。爱姑被休妻的遭遇,揭示出封建统治者腐朽空虚的本质,也反映出农民群众仍抱有幻想、缺乏反抗意识的现实问题。这是鲁迅对旧社会封建思想残害人民的批判。而《示众》一文中,虽然是写众人围观巡警羁押白背心男子,重点却并不在押者与被押者,而着力于描写人们观察热点又互相观察的情态,从而一针见血地揭露中国人的“看客心态”。这对国民思想劣根性的批判正是鲁迅心系民族前途的最好体现。
鲁迅对国家、民族热忱不仅在于其对旧社会的批判,也表现在他对觉醒者境遇的同情。
《在酒楼上》一文中,鲁迅着力描绘了吕纬甫的形象,写吕纬甫曾也曾有着进步的思想,希望改革救国,最终却迫于生计,教起了“子曰诗云”的封建传统经典。吕纬甫是当时热情渐渐消沉、迫于生计抛弃本心的进步知识分子的缩影,鲁迅对此有着深切的同情,因为他与这些进步青年有同样的'爱国热情。
古往今来,中国有无数像鲁迅先生一样对民族、国家含着无限热忱的英雄,他们呕心沥血,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努力。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英雄发起辛亥革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解放国民的思想;张謇等实业家提出实业救国,兴办民族企业,抵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等等。他们都深切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祖国、民族的复兴竭尽全力,甚至牺牲生命。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我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品读《彷徨》,我切实地看见了那个黑暗的旧社会,也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无奈与迷茫。但迷茫之下是深切热爱民族和国家的赤胆忠心!我应当学习鲁迅先生和千千万万如他一般的爱国志士们的热忱,继承他们为国奉献的志向,为祖国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彷徨读后感9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
这就是一个希望,虚幻的希望。可不能抹杀这个希望。这是呐喊了。唉
祥林嫂 有了希望,她逃出来,被人抓回去,打碎了希望。老公对她不错,有了希望,可突然死了,打碎了她希望。还有孩子,可被狼吃了,打碎了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的,也许只能相信宗教了。
人生就是一串珍珠项链,珍珠是快乐,是可以数的清楚的。珍珠下面那个冰冷的铁链子是人生的永恒———痛苦与无聊。于是,我们就在痛苦与无聊中抛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普希金没有等到忧郁的日子过去
就死在了37岁的决斗中,祥林嫂一直期待着“快乐的日子”,却在冰冷的环境里守着内心一点指向未知和虚无的企盼中走向死亡。可见生活要是想欺骗你,你还真没地方起诉它犯诈骗罪,反倒要盼着它能将你从轻
发落。因为我们都被生活囚禁着,等着命运的法官把我们判到下一个地方。
祥林嫂很不幸,她的婆家使她成了童养媳,继而成了寡妇,继而改嫁,而后抛弃了她,放任命运自由发展。而自由发展的命运比祥林嫂的婆婆更无情冷酷,于是祥林嫂丧夫丧子,在命运的漩涡里扎争着爬出来,又被一无所有伤痕累累地抛给了生活。而生活会欺骗一切它可以欺骗的人,尤其是心甘情愿地受骗者。
命运的悲剧性使祥林嫂失去了本应属于她的东西;人群的种种畸形意识使她生活于人们的歧视和冷漠之中;而她又是那么急于做一个生活的顺民以求得宽恕。然而她却没有读懂生活的种种潜规则,她不清楚自己的悲剧已成为自己在人群眼中无法抹去的'罪恶符号。
如果祥林嫂有足够强大的,属于自己的内心空间的话,那么当外界的冰冷汹涌而来之时,她还可以退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以求得一丝暖意。然而,除了保有那些被自我和他人无数次咀嚼的伤痛之外,她的整个内心世界都已被人群同化。被人群同化却得不到人群的认同,自觉自愿地为寻求认同做出牺牲却最终被告知一切皆无改变之可能。生活冷笑着,一次次欺骗着它的顺民们。
歧视异类或某些本身毫无过错却被打上不祥符号的人,似乎是人类乐此不疲并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寡妇歧视和神鬼信仰现在已渐渐消失,然而祥林嫂的角色总有人来扮演,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中国社会或人类社会进化到何种程度,祥林嫂的悲剧都会无数次的上演,从这个角度上说,祥林嫂永不过时。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
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每次读起这行字,就忍不住唏嘘!
彷徨读后感10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抚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动乱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对抗,期望消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心。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世俗的'各种恶意和蔼待,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古老的中华民族同样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饮血,奴隶制的非人压迫,欲挣脱铁链的那一声声叹息,封建社会的精神枷锁,外来列强的欺凌,八年的抗战,年的内战,终于民站起来了,十年,又有多少的冤屈,华夏五千年,社会的每一次前进,是用无数的血与泪、无数的生命铸就成的。
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最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彷徨读后感11
“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孤独无妨,进退失据,谓之彷徨。”这是鲁迅先生写彷徨的感想,鲁迅先生曾经也是彷徨的。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彷徨》是鲁迅先生继《呐喊》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集了他从1924年到1925年创作的11篇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作者的思想苦闷。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寂寞新模范,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戬独彷徨。”这便是“彷徨”的来由。
《彷徨》整部小说集贯穿着作者本人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文章的主要感情是悲哀的,它取材于现实世界,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世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这本书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的世界,去体会那个世界和那个时间里的喜怒哀乐,去思索当今社会所反映的一切问题。
彷徨读后感12
这是一对来自北大励志的双胞胎的传奇故事。哥哥叫苑子文,弟弟叫苑子豪。先是从两个将近两百斤的胖子减肥成功,再是两个人一起考入北京大学。这看似传奇的人生引得了多少人的羡慕,当然我也不例外。但在这本书中,他们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日日夜夜的努力实在是令人敬佩与称赞。
两兄弟在这本书中写了他们当时的高中生活,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年轻又彷徨。书中还写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学习压力学习方法以及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的乐观心态与不懈努力。这本书着实让我心情豁然开朗,让我不那么害怕生命中的那些挫折,要相信那些我无法战胜的、克服的、隐忍的、宽容的,都会令我更加坚强。它告诉我,高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努力,并且用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以后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生活马不停蹄地向前,时间让我们成长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开了许多,没什么非我不可,也没什么不可失去。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弟弟苑子豪去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的时候,直到铃响的时候他才发现有三科的选择题没涂到答题卡上。那一刻的他觉得老天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为他难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在看错时间面前不堪一击。面对眼看的加分,北大的梦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几个月的低谷里摸爬滚打地坚持并且更加努力,终于在高考时还了他一个公道——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大。并在大学期间,与哥哥一起创了自己的品牌且坚持写作、出书。
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失败的一天,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硬汉或铁娘子,那些都不过是遇到困难比普通人多挺了一会儿的人罢了。做努力爬行的蜗牛或坚持飞翔的笨鸟,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谦卑且认真地活着。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假如生活给了你一个巴掌,记得要起来反抗。”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因为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彷徨读后感13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古老的中华民族同样承受得太多太多了,原始部落的茹毛饮血,奴隶制的非人压迫,欲挣脱铁链的那一声声叹息,封建社会的精神枷锁,外来列强的欺凌,八年的.抗战,年的内战,终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华夏五千年,社会的每一次前进,是用无数的血与泪、无数的生命铸就成的。
我们永远无法挣脱的东西,叫生活。鲁迅冷冷道来,铺开了生活绝望的巨网。网中的人可以选择挣扎或不挣扎,而结果都是一样的。灰暗阴冷的调子挟裹着湿冷的风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沦陷,无论他或她以何种姿态与生活对话,无论他们是逆来顺受地妥协麻木不仁地顺逐还是孤独地守望心灵月亮。而鲁迅站在高处,热肠挂住,冷眼看穿,如一个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们匆匆奔赴命运既定的悲剧走向。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鲁迅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彷徨读后感14
东野圭吾的这本书直指如今社会的难题–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并非为被害人而制定,也不是用来防止犯罪,而是以少年犯罪为前提,为了拯救他们而存在的。从这些法律条文中无法看见被害人的悲伤与不甘,只有无视现状的虚幻道德观而已。
现在的所谓“未成年”真的不再是未成年了,他们早已经没有了孩童应有的的单纯,电子商品充斥着孩子们的世界,他们有着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年龄,娇纵使他们忘乎所以。
文中被害者父亲绝望的复仇,社会大众人云亦云,媒体操纵舆论导向,未成年人凶手的无知与恶劣,无一不揭露着这个现实的扭曲的社会。父亲因为复仇的彷徨,警察因为对射杀追捕受害者的父亲的彷徨。到底什么才是正义?我们口口声声坚持的`正义到底应该如何诠释。
或许我比较狭隘,但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确保能正确引导他的孩子,保护他的孩子,给他树立正确的三观能让他健康快乐的活着,那将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对他最残忍的戕害。我是这么认为。
彷徨读后感15
不知道先生取名《彷徨》是否有迷茫孤独之意,在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疾呼,在毫无边际的荒原呐喊,可这声音于生人之中似乎变得哑然无声,革命在艰难中前行,有希望有失望,一路走来,一路走去,又去往何方,彷徨,彷徨。
但我读这本小说集的时候倒确是有些彷徨的,可能是阅历太浅,理解不够,对那个时代的感知也不够透彻,所以有的文章并不很能理解它影射的内涵,只姑且谈谈读完的感受吧。觉得《彷徨》中的人物和故事没有《呐喊》中如“狂人”、“阿Q”那样病态和极端,而是更多了一些平常的、琐碎的、生活化的内容,但也丝毫不减其压抑和犀利。比如写久别重逢,物是人非。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能改变太多太多,而穿过长长的时间跨度回望,它自会向你呈现它的力量。第一篇《祝福》,是离开很久后重回鲁镇,从祥林嫂的死回看她可悲可叹的一生,除了封建迷信的荼毒,更让我感到震惊的社会对于女人的不尊重,只将她当作挣钱、生孩子的工具,当这种不尊重来自于同为女人的卫老婆子、婆婆的时候,这种冷漠就更加触目惊心了。
《在酒楼上》,是离开很久后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偶遇当年的'同事,当初也是满怀理想的青年,只是敌不过岁月与生活,琐碎的重大的事在他看来都是“无聊的事”,时间磨平了棱角,徒留了麻木。《孤独者》虽说不是多年后的回顾,与魏连殳的每次相见也都是隔了很久的,这篇小说呈现了一个原本坚定的新青年革命者迫于生存而最终屈服于权势的故事,整片文章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在魏连殳死的时候达到极致。身边很多的同行者都渐渐没落,离开的离开,放弃的放弃,走在这路上,难免不彷徨吧。再比如婚姻家庭。《幸福的家庭》构造比较特别,现实与想象中的家庭交错出现,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伤逝》是少见的写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两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青年,因为爱情,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不顾一切决绝地走在了一起,不给自己留后路,不惧与全世界为敌,他们试图并且努力着用理想构筑爱巢,也尽力维持着这种关系这分感情,也在克制着自己的艰难和失落,可是理想中的爱情是你侬我侬山盟海誓,现实确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毕竟还是要生存的。最后子君死了,我想这不仅是对理想爱情的忧虑,自由恋爱结婚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这或许也表达了对革命道路上的一些不成熟行为的担忧。
鲁迅对看客的刻画批判向来是入木三分的,他们看市集上的砍头杀人,看游街示众,看别人悲惨的命运,哪怕这些事发生在自己身边发生在熟悉的人身上,也好像跟自己毫无关系一样,这些事的存在不过是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多一点笑料罢了。只是,时过境迁,这种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失了吗,改善了吗?或许没有,或者更甚,从前还只是围观者的窃窃私语,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匿名的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不加节制的言论自由,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言论,有的言辞不堪入目,他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改变一生的事情,也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他们热切的盼望着那些公众人物发生一些事情,好给平淡的生活多一点乐子,于是又可以嬉笑怒骂,议论纷纷。
一直觉得,鲁迅先生所批判的讽刺的悲哀的,从来都不止那个时代……
【彷徨读后感】相关文章:
彷徨读后感02-06
《彷徨》读后感03-21
彷徨读后感07-21
《呐喊·彷徨》读后感03-17
彷徨读书心得03-21
《彷徨》读后感15篇03-24
《彷徨》读后感2篇(必备)09-14
彷徨读后感优选[15篇]11-09
《彷徨》读书心得(精选11篇)09-01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