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时间:2024-07-22 16:04: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

  1、或许人就是这样,越害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吸引。

  2、他怎么可能把一切说出来?这些话积累了一辈子,他可以试着寻找词汇,但它们听在她耳中的重量永远不可能和它们在他心中的重量对称。

  3、他明白了,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程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上,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的一切都是对他开放的。

  4、你每次都是这样,一有人做一些你没做过的事,你就忙不迭地说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5、哈罗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开始了。他还以为在决定向贝里克进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现在才发现当初的自己多么天真。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6、生活离平淡无奇有多遥远,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间不复从前。

  7、他了然于心的.事实和这些人自以为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个发现让哈罗德一惊,也让他在回望身后这群人时感觉即使站在人群当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火焰在黑暗中传递光亮,欢声笑语飘进他耳中,却属于一群陌生人。

  8、谁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要放开你离不开的东西。

  9、你可以说任何东西,深知她会把你的话安全地存在脑海里某个位置,而且不会妄加评判,或者在以后提起来对付他。他想这就是友谊吧。他突然很后悔回避了这段友谊这么多年。

  10、他可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表达出来。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 哈罗德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来。

  11、他走了十天,所有精力都用在不断地将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现在时却发现信念低到了脚下,之前强压着的担忧渐渐成了隐伏的事实。

  12、只要看一眼他,她就会被拉回到痛苦的过去,还是三言两语的交流最为安全。他们都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

  13、靠孩子维系的婚姻,在孩子离开后,就更加摇摇欲坠了。

  14、戴维拿自己身体冒过所有的险,仿佛都是为了反抗父亲的平凡。

  15、你一定会不断挣扎,难以置信,会被现实一次次打倒,直到终于接受事实,尘埃落定。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

  雷秋。乔伊斯所著《一个人的朝圣》,吸引我读下去的不仅仅是特别的叙事风格和一路风景的细腻观察和多种写作技法的揉合,还有描述主人翁不仅仅是用生命在走的路途,并且是用灵魂在涂抹一路的灿烂,哈罗德的美是内敛的、绵长的、悠远的,仿佛从远古而来,又掐着时间的脉搏回去了,留下的刻度,是那么隽永、那么明亮、那么平淡、那么开怀、那么深沉……是真实的朴风流韵和感人至深,主人翁与书中人物的相互融合,使《一个人的朝圣》不仅接地气,而且平民化生活的状态活灵活现,有极强的可读性,以回忆形式,在简洁的文章体积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开辟了小说叙事方法的另一种路径或先河。

  在我看来,小说的结尾片段非常重要,奎妮最后还是去世了,这是现实的生活,这是存在的真实,这是不可抗拒的情理。哈罗德和妻子的隔阂正在冰雪消融,在暮年又重新了解、认识了对方,很平凡很自然的发生,不是轰然的顿悟,不是大脑的发热,而是灵魂的渐渐苏醒,只要灵魂有苏醒的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哈罗德”都会继续走下去。

  坚持和信念是我们理解《一个人的朝圣》的一把钥匙,小说从主人翁哈罗德淡的如白开水的平静生活被打乱开篇,原因是接到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一封信,信中说她患了癌症,写信道别,在悲痛和震惊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邮寄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用双腿跨越了整个英格兰。从开始上路的焦虑、挣扎、徘徊、惆怅,甚至放弃的念头,到随后路上遇到的一些事而受到鼓舞和启发,使哈罗德恢复自信,重新上路,心中有了怎样的一种信念:他坚信,只要坚持走下去,老友就有生的希望……

  《一个人的朝圣》是与选择、困惑、纠结、坚定、信念、勇气、友情、亲情、爱情有关的书,不是简单的行走与文字组合的书,它是一本触及灵魂深处,一个人的灵魂攀登到达巅峰的例子。好书是夜的光亮,是冬夜冻僵之人的暖炉,是饥渴者求进的美味,是繁重工作之余的盛宴,是浮躁心灵的憩园,是迷茫时刻的指灯,书中主人翁所遇到的这些人和那些事看似往往不期而遇,但似乎早已注定在生活中不容半分错过,注定将在大多数人的人生路上给予力量的和引导。真的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感慨,从主人翁身上,我看到了,原来一个人的灵魂可以那么从容,那样优雅,那样坚强,那样平实,那样真实。当然,这绝对是少不了一种对生活的绝对追求,也许这份执著是天生自带的,但我更加相信更多的一定是后天的修养,是那种发自于心底的温暖和纯真、善良与质朴、不甘与勇气撮合而成的。

  人们常说,命由运生,境由心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朝圣》对于修心的人们是多么的难得和重要,我不知道,追求爱情的、选择善良的、热爱自然的、尊重生命的人算不算得上是一种对自身的修养?这些是不是灵魂在攀登过程中的风景?答案是肯定的。从来我都不怀疑,所有挚爱于生命、生活的人们,应该都是善良的、认真生活的人,应该都是对世间美好事物有着独特审美的人,应该都是对生活存在感动和感恩的人。只因经历了人生中的那些失败、彷徨、抗争、面对、逃避的人或有那样一些心结的人才会更深懂得哈罗德的`心情。或许,才会对生活的透彻了然,也或许是因为对生活真实的无言以对,突然就让人找回了那对生活的依恋和重生的感觉,找回了那种有了生活便有了一切的安宁感受。原来在自己内心深处,或许从来就没有真正放弃对生活的爱,就像从来未放弃过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一样。

  也许生命就如一条河流,左岸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才是我们值得追寻的璀璨日子,然而中间所有的行走、历练、打磨、平淡,不过是那些追寻中成长的印记。对于挚爱于生活、尊重生命的人来说,岁月可以带走所有过往的伤痛,而灵魂的有所依靠才是我们与之相伴的另一个存在,才是我们内心得以安宁和澄清的一剂良药,它可以让我们从容的轻触生之意义,并让我们一路向阳,一路坚强,一路助人,一路为乐,一路在徘徊中能够邂逅时光的流逝,依然能够看尽世间一切繁华,最后任由风定花落,让这最美好的一缕缕阳光穿透躯体,照亮心路。从而感受到,原来,每一天都清新而美好的,一时看不到美好,一时的纠结无奈,一时的失败迷路,只不过是自己蒙住了心的双眼,当打开心窗,一切依旧,不忘初心,勿执固念,喜我所喜,安然泰若,爱我所爱,心安静处,生活中的疑惑、纷扰、困顿、挫折抑或只是生命中暂时的过客,只要一直温柔的坚持,不论再长的距离,不论多深的隔阂,都会获得理解,都会解开疙瘩,最终收获安宁和幸福。因为,我知道有一个声音回响在心的深处:走向灵魂之巅,尽管那永无休止的琐屑、烦恼乃至忧伤,不论生活的真实和未来生活未知和不确定,我们都有理由为那“一个人的朝圣”孤独的美而深情地歌唱,去感知那些未知的生活和从未经历的跋涉……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3

  我爱极了哈罗德弗莱。

  只以为是个不温不火的励志故事,带着一份信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直到最后,当泪水打在书页上,才发现早已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一个人的旅程,给了众人的光。

  喜欢哈罗德路上遇到的人,喜欢他们的故事,加油站女孩,火车上的英国男人,海蒂娜……给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敞开心扉,原来大家都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伟大,没有人比谁更惨,你我也不过是这匆匆忙忙的世间一粒罢了。羡慕他们,可以各自拥有那份信任,侃侃而谈。“不要给陌生人讲话”的那份顾及在这里消失的无影无踪,或许这就是我们爱上独自远行的意义,一份吐露,一份坦然。

  真正爱上哈罗德是在他开始用睡袋之后,他仿佛领悟了什么,就像一个真正的朝圣者,头上还顶了个光圈。他把东西寄回了家,一切从简,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容易累,容易感到痛苦。他的心一下开阔了起来,接受别人的施舍,讲述自己的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他路上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与天地为伴,与日月同辉。人生就是在放下后才会觉得快乐,当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心也快乐了,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哈罗德也没有啊,一个个的问题来了,媒体,追随者……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啊,并不是真空的啊,他有人,有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活着,内心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我们不能指责追随者错了,他们当然不能理解哈罗德的心呐,他们没有经历,他们只是突然的崇拜,心想“哇,这个人好酷啊,我要跟着他一起这样!”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真正的渴望,真正的觉悟,就无法真正迈开那一步。就像我们也不能指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心,理解我们内心的真正渴望,他们毕竟有着他们的生活。当我们被抛弃了,也没有资格埋怨,因为,我们有着我们自己的路,有着自己的绝望,有着自己的信念,无法让别人插足,无法让别人陪你走完。就像哈罗德的妻子,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份鼓励,但路却依然独自走完直至终结,才是一个生命。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4

  先说说得到这本书的过程吧。

  应该是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和同学刚吃过午饭,因为刚考完试而且还挺早的,于是乎为了放松心情我们决定去图书馆溜达溜达。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阅览室锁了门,我们只好望而却步。正要转身离开时,我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推荐了几本书,我忽然记起这里有一本书我曾几何时留意过,曾几何时我打算要买。为了不再忘记,我拿出手机、快门一按,把它锁定在我手机里,方便日后记起就可以上网买了。

  没得进图书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当作散步,随便走走。走着走着,我们走近了书店。我喜欢逛书店,因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精神养料。我常常被耐人寻味的书名以及光怪陆离的封面所吸引。而这次我被一本叫《一个人的朝圣》给吸引过去了。我迅速拿起它,惊讶地看着同学,说:“一个人的朝圣!这里有耶!够巧哦!”同学看到后同样惊讶了起来。惊讶兴奋之余,我突然意识到我没带钱,可是我很想当即就把它带走,于是我试探性地问了问同学有没带钱。同学顺势的摸了摸裤袋,掏出了几张零碎的钞票,数了数还差4块钱!我感到有点无可奈何,想着又得跑一趟了。但是,机智的同学问了问书店阿姨能否微信转账,阿姨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我们。顷刻间,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油然而生!

  人生,真是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啊!

  开始说说读后感了。

  这是一本动人的小说,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老头,他在收到一封信后决定徒步横跨英格兰,赴寄信人最后一约。读的过程我如同顺着作者的笔尖,随着哈罗德的脚步,一起行走在朝圣的路上。

  哈罗德朝圣之路并不顺畅,之所以不顺畅在于路途遥远、身体不给力,更在于他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就如卖炭翁一样“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时他认为朝圣之路何其简单,只要把左腿迈到右腿前面,再把右腿迈到左腿前面,如此而已。而有时,他又觉得横跨英格兰像爬一座险峰这么难,连脚下的平地都陡峭了起来。就这样失望又期望、期望又失望。

  粗燥的路面磨平了哈罗德的帆布鞋。鞋底薄的像张纸一样,他没有选择换新的,只是用蓝色胶布缠了几圈,都不知是穿着蓝色胶布还是帆布鞋了,好像鞋子和他连成一体,有着他的思想意愿。最后,一个人、八十七天、六百二十七英里,他完成了他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

  哈罗德是个六十岁的老人,他的一生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悲凉。

  他的童年,笼罩在灰暗中,孤单、寂寞、没有关心、没有被爱,他学会了沉默。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N多的女人间流连,他似一个累赘般可有可无。十六岁生日那天,父亲丢给他一件大衣,就把大门指给他,让他离开了。

  他人生不多的精彩是他拥有了爱情,他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莫琳,而且当真把她娶回了家。后来,他有了儿子,幸福来得如此忽然,仿佛他终于迎来了他一直渴望的温暖。然而,早年的沉默其实一路跟着他,让他不擅于沟通、交流与敞开心扉,包括他深爱的妻子与儿子。

  上帝再次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的儿子得了抑郁症,终于在十八岁那年自杀了!从此,他的人生再次完全地归于灰色,自己的悲伤难于言表,深爱的妻子也因伤心过度继而对他产生了怨恨。他们彼此都选择了沉默,其实变成了对彼此的伤害,感情日疏、渐行渐远,虽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却形同陌路。

  奎妮,哈罗德曾经的女同事,他仅有的,可以称作朋友的人,在他人生最低谷(儿子去世后),无私地帮助与安慰他,甚至帮他背黑锅被老板解雇而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生活,而他却又一次因胆小选择了沉默

  某天,哈罗德收到了远方的来信,正是久未联系的奎妮,但信的内容却是奎妮得了癌症,与他告别。哈罗德震惊、无措、心痛,他想起了曾经的许许多多。终于,他决定去看奎妮,用行走的方式,从最西南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他好像觉得徒步走过去就可以救她。只要他一直行走着,奎妮就能活下去他把这段旅程看作是弥补自己的错误。

  我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救了我,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

  这样勇敢的决定,在哈罗德一生里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决定竟然出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岁老人的时刻!他孤身上路,与陌生人攀谈,承受着身心的种种磨砺。他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徘徊,一次次经历苦难,一次次回首、一次次展望,一次次再一次登程!

  一路上,哈罗德回想了他这一生中的点点滴滴,妻子、儿子、奎妮,自己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几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力量。他不再需要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还有他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与事。

  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

  他发现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使他讶异,牵动他内心的温柔。让他变得不再沉默。

  一路上,他完成了内心的巨大转变与洗涤。同时,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他想起自己见过的人,他们的痛、他们的挣扎,于是,他又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孤独。

  一路上,经过了痛苦的回忆、反思,与所经所遇的人与事感触后,他从那种感激钟表的声音打破沉默的人变得阳光了、开朗了、坚强了,褪去伪装、走出阴霾!一次行走,就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他第一次放任自己尽情感受那种父母都不想要自己的痛。

  谁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要放开你以为自己离不开的东西,像钱啊、银行卡啊、手机啊、地图之类。

  这是一段似人生旅程的孤独之旅。哈罗德一路经历、一路思考、一路吸收。接受着各种不可思议。作为一个过客,一切对他都是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尽可以倾听。从而,有了全新的感悟与发现,发现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

  妻子莫琳从开始的愤怒不屑,到怀疑不安,到焦急辗转,到出发寻找,到理解支持,到尽释前嫌,到深刻地意识到没有爱的生活不是生活,并且改变了她曾经认为自己可以给哈罗德一切。

  你站出来做了一件事。你连能不能去到那个目的地都还不知道,却还是努力尝试了一切方法。如果连这都不算一个小小的奇迹,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算了。

  两个原本相爱却又误解多年的人彻底地释然了。

  莫琳:我错了,我真不该怪你的。

  哈罗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也终于见到了奎妮,那个被病痛折磨得已面目全非的奎妮。

  他以为当他终于见到奎妮,他可以对她说谢谢,甚至再见。他以为两人聚首,会在某种程度上赦免掉过去那些糟糕的错误。但没有什么聚首,甚至没有一句告别,因为他认识的那人女人已经离开了。

  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却发现必须又一次放手。

  奎妮像个孩子一般地离开了人世。

  结尾的镜头,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相携走在海边,回想着他们初次见面时说起一句笑话,两个人就那样笑着,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不喜欢罗列的、枯燥的、格言式的哲理说教,喜欢在一个精彩的故事中,让心去寻找、发现、判断、感知,警醒与触动。《一个人的朝圣》正是这样有益的小说,文中不时有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语随情节的铺陈,自然而然地流淌,平中见奇、沁人心脾、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或许人就是这样,越害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吸引。

  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如果他能一直将眼光集中在比自己伟大的事物上,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走到贝里克的。

  每个人都用各种小事物将自己与外界隔开。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无法理解的东西,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那里有如此多事情在发生,如此多生命在忙碌、受苦、奋斗,全然不知在这座小小的山上,有一个他坐着,静静眺望。又一次,他觉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又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哈罗德开始明白这也是他旅程的真谛。他既是一个伟大过程的一部分,又不属于这个伟大的事物。

  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梳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给予与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海浪依然前赴后继地投身于海岸,越推越高。带着这么大的能量,用尽精力,穿洋过海,载舟驶船,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为她脚边的一团泡沫。

  她又想到那些海浪,想到生命没有结束就不算完整。

  一路的景象描写是一大亮点,文字优美,形容恰切,无论晨曦、日落,风雨,都非常写实而生动,令人叹服,能立刻让你的脑海中浮现那样的情景,感同身受。当作者文字的描写你日常的感受高度契和时,内心涌起的是赞美、感叹与享受。

  清晨,天空是单纯的蓝色,飘着几缕白云,未沉的月亮在树影后徘徊。

  黎明降临,月亮淡成一枚苍白的晕黄,向朝阳投降。

  一片被小黄花照亮的绿地。

  河水又静又深,像液态的绿色天鹅绒。

  暴风雨就要来了。乌云像兜帽一样盖着大地,却在布雷顿山边留下一道诡异的光边。树梢在花岗岩一样的天空下微微发着光,在第一阵风打到的时候疯狂地颤抖起来,树叶、短枝都卷到了空中。鸟儿在叫。

  傍晚时,雨突然停了,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根本没有下过雨。东边的云层撕开一道裂缝,一道矮矮的、闪亮的银光破云而出。那块巨大的灰云一点一点裂开,呈现出全新的蓝色、明亮的琥珀色,还有蜜桃色、绿色、深红色。渐渐云层透出了一种暗暗的粉色,仿佛被那些鲜活的色彩穿透了,融合在一起。地上的光是金色的,脚下的土地咯咯作响,仿佛在耳语什么;空气闻起来是绿色的,充满了新生;软软的水汽升腾而起,如缕缕轻烟。

  豪雨过后带来一番万物复苏的景象,树和花都争先恐后爆发出各种颜色和香气;蓊郁的七叶树颤颤巍巍地盛着新生的塔状花絮;白色峨参像圆圆的伞面散落在路边;杂乱的蔷薇从路旁花园探头探脑地伸出来;大朵大朵的芍药像折纸工艺品一样,开得正欢;苹果树上的花开始掉落,小小果子珠玉一般挂在枝头;活泼的风铃草如丰润的流水覆于林地上;蒲公英头上挂满了毛茸茸的种子。

  日出时山顶是金色的,反射朝霞的窗户是橙色的,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在傍晚暮色则在树底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变成黑暗汇聚成的另一片深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6

  看完《一个人的朝圣》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正处于迷茫期,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却不知道从何做起,这本书像一盏灯,让我从哈罗德的旅程中找到希望,找到目标。他告诉我,开始吧,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在那个念头冒出脑海的那一刻,坚定地迈出你的脚步,天知道,有多少想法被扼杀在计划、准备的过程中。如果哈罗德在第一个信箱前投进了回信,那什么都不会改变,在以后的日子,他仍旧会呆坐着院子里,和莫琳过着形同陌路的生活。幸运的是,哈罗德踏上了朝圣之路,这一路,是心灵的洗礼,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一路上,许多不好的、美好的回忆一幕幕浮现在哈罗德的脑海,他在行走中整理、回忆、反思自己的一生,在行走中发泄痛苦、找寻解脱、看到希望;哈罗德碰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在他们的故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和莫琳、戴维的关系,在行走的过程中,哈罗德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脚伤、迷路、很多人的加入让哈罗德的旅程慢慢偏离他的初衷,但好在,他都一一克服,到最后,他还是最初出发时的那个保留初心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从不善交谈到乐于分享,从接受帮助到帮助别人。

  哈罗德就是我们自己,这段旅程就是我们生命的缩影,坚持自我,忠于内心,应该就是哈罗德教会我的事。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

  字面上理解《一个人的朝圣》书名,以为是关于纪行和信仰的,但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他讲述的是一个老头因为寄信引起的徒步行走到英国另一端去看望癌症晚期旧友的故事。

  而在这个表面情节背后是老头哈罗德对自已一生的回思,在一个信念的支持下他徒步87天行走627公里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他相信只要自已真的可以坚持徙步穿越整个英国,出现在旧友身边,她的癌症就会痊愈,就会好好活着。最终他真的做到了,故事的结局温情而感人,徒步行走的哈罗德在途行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他年幼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与酗酒的父亲,儿子戴维的自杀,与妻子由于隔阂导致后来的分居。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或许他的出行,某种程度上是潜意识想逃离这一切,在遇上行行色色的路人,听他们讲述各种故事哈罗德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或不幸的事,究竟能拥有怎样的生活,得看自己如何抉择。他在行走中放下了对旧事的心结,重新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妻子深深的爱。而当妻子驱车前来希望他回家时,她看到了他的改变,他当然没有长高长胖,但看着眼前这个满面风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样的皮肤,卷曲的头发,铮铮发亮的眼睛,坚定的眼神,她突然觉得自己像张白纸一样平淡无奇,他那种生命力使她颤抖。好像他终于成为了早该成功的男人。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场心和灵的.行走,跳出平凡的生活,在行走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用勇敢面对内心,面对曾经不愿意碰的心结,将它打开释放。

  我想在我们一生中或许已经有了一个固定模式的剧本,每天按部就班地演绎,久而久之,我们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可能早已经不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了,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和自己对话,没有进行心灵深处的反思,现在的生活真的是理想的生活吗?读后感·我想我们偶尔也需要出去“走”一次,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去追寻内心的声音,尝试一次为信念而执着的行走。

  人就是越长大越孤单,往后的路要学会自己走,有些荆棘需要自己去劈斩,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沉稳的脚步大胆的向前走吧!一个人的朝圣,做自己,不忘初心。作者:刘云花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

  一个人,神圣而孤独。当一个人有了目标而为之去奋斗时,它不仅仅是一段人生的经验,而更是对灵魂的一种洗礼。书的主子公是哈罗德·弗莱,一个六十岁老人。一天他收到了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惊和哀思的心情下,他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过程中,越走越远,最终横跨了整个英格兰。他只有一个信念,他只要走着,挚友就不会死!合上这本书,我感慨万端。

  哈罗德的人生几乎是平淡的,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间做出了一个充溢志气的确定。哈罗德的这条路,不单单只是走在路上,还有对过去人生的一种反思和找寻,沿途也收获了爱与责任。主子公在寄信的过程中明白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人是肯定要有信念的,它就像光一样射入了生命中,纵然前方山高路远,怀揣那一份信念,便必定活成一支队伍一般!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9

  看完被感动到,总想写点什么,这一路仿佛跟着哈罗德一起走,他起初的孤独和无助让我感到压迫,但又为着他懦弱沉默、未尽父亲的责任而有埋怨,随着哈罗德的回忆,真相才逐渐明朗起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其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脾性的人,哈罗德16岁被父母抛弃,独自面对生活,年过半百又重新启程不断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痛苦往事,他是勇敢的。

  我相信他与奎妮间纯粹的`友谊与爱情无关,甚至在哈罗德结束87天的行走按下疗养院的门铃时紧张起来,期盼他与奎妮热切的寒暄,期待老友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并没有,奎妮只是睁眼看了看他,说不出一句话,这多少令我失望,我也在这时明白,好多时候结果没那么重要了,享受过程,直面自己的错误并力求不再次重蹈覆辙才是真正的救赎与悔悟。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需要这样一次回头看过往人生的经历,然后与自己和解,与身边的人和解,奋力前行,热爱生命。

  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还有更多,感谢哈罗德,感谢朝圣途中的每一个人,感谢作者,谨以此为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0

  平凡人见证奇迹,英雄缔造奇迹。87天,627英里,一个退休老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出发,以其精神力量挽救生命垂危的老友,随即克服大量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穿越英格兰,以其执着和勇气将不可能变为现实,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段传奇。

  然而,当我们跟随《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乔伊斯的笔触,抛开纷杂与浮华,一步步揭开明亮的光环下所隐藏的真相时,却渐渐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不仅仅是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甚至,按当下的流行说法,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位loser,木讷寡言的他不过是凭着一份最单纯的初衷,以最为质朴的方式在回报一份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良善与歉疚。正如那个《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成功是因为简单。

  终其一生,即便是在完成了627英里的徒步旅程后,哈罗德都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面对他人的无助,于是,生性善良的他就只得按捺住悲伤,别过脸去逃避现实,也由此在继“没人要的儿子”之后成为“失败的丈夫”和“缺位的父亲”。人生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每个岔口的不同选择都指向千差万别的结果。在荒凉的晚景中最不经意的回望,也能瞥见灰暗来路上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一千万种其他可能。

  于是,那些蛰伏的思绪渐渐奔涌,那颗早已日渐麻木的心也开始悸动。正如著名诗人狄伦·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在路上的哈罗德因为一个简单的目的出发,却从萍水相逢的路人身上找寻到了自己的其他可能性,终于在花甲之年收获了想要的人生。

  627英里,不仅是用脚迈过的距离,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的旅程,是真正的人生之旅。也许是当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记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也许是因为扩大的视角、开放的交流容易让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学到更多。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只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而放弃其他一切外物,更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作者以明暗交织的写法将哈罗德的身体之旅与心灵之旅相结合,交替表现,而当哈罗德站在旅程的终点时,其空间上的旅行更像是作为心灵之旅的背景而存在,或者说,是心灵之旅投影到现实空间的一个映射。当那个愈加自信、笃定、坚强的哈罗德重新站在妻子莫琳面前时,找回幸福的婚姻只是情理中的必然。

  也许,你依然要说,《一个人的朝圣》只是虚构的故事,627英里终究不是现实。可是,请记住,“虚构的故事也有其意义”,就像加油站女孩所说的“如果我们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来吧,接受“不可能”,一杯执着加几滴疯狂,生活会更加充实而快乐。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1

  《一个人的朝圣》故事的梗概是:哈罗德收到一封年轻时女同事奎妮的来信,得知其病重,将不久于人世。哈罗德内心十分悲伤,一番和加油站女孩意外的对话,让这个老人决定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步行跨越大半个英国去看望奎妮。在老人独自困难前行的过程中,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同时回忆了许多关于因抑郁而自杀的儿子戴维及妻子莫林以及小时候的往事。在哈罗德独自走完这一段旅程之后,妻子莫林对于戴维的往事也放下了许多,两人最后能够鼓起勇气,理解孩子已经离去的事实。

  朝圣指的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他重要地点的旅程,具有重大道德和灵性好处。

  哈罗德的童年并不快乐,导致他从小性格孤僻,不愿意同人打交道。

  哈罗德·弗莱是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弯着腰生活。

  他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如他所愿,连告别会也没有举行。

  这个可怜的男人,其实都生活在我们心中。大家的内心里或许都有那个一个胆怯的自己,不自信,而且有着让自己深深后悔的事情。

  哈罗德和莫林的生活自从儿子戴维自杀之后,再也没有开心过。莫林搬去了其他的房间,房子里拉起来厚厚的窗帘,夫妻之间越来越沉默的对话。两个人都在惩罚自己,两个人都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

  奎妮是一个人哈罗德踏上心灵朝圣旅途的一个契机。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而言,他平常走路最远的距离也只但是是从家走到停车场,而此时这个老人却决定独自一人踏上那么漫长的一段旅途。

  起初,哈罗德的身体经不起这样大强度的长途跋涉,但是内心的意念在不断的坚持着他。而在这漫漫旅途中,哈罗德那些封存已久不愿想起的回忆一件件涌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不断去审视自己,净化心灵,打破了自己心灵的桎梏与对儿子的愧疚还有对奎妮友情的回馈。

  接下来,摘抄一些我觉得不错的句子吧:

  1、“天气真好。”哈罗德努力让自己听起来不像一个正在哭的`老人。

  2、去理解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一些东西。

  3、如果他把这个计划说足够多次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够渐渐变成能把这件事做成的人。

  4、他们都相信他。他们都看见了他的帆船鞋,听过了他说的话,却用心说服了理性,选取忽略一切证据,去期盼一种比不言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完美的可能性。

  5、也许当你走出车门真真切切用双腿走路的时候,绵延不绝的土地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事物。

  6、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推开父母,离他们越来越远。

  7、但过去那么多年他们都淡漠了语言的沟通,只要看一眼他,她就会被拉回到痛苦的过去,还是三言两语交流最安全,他们都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

  8、游客来到这种宗教遗址通常会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饰品及纪念品,因为除此之外他们并不明白还能做些什么。

  9、但没人明白他们内心深处的包袱。有时他们需要付出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扮演“正常”,每一天都要装,还要装得稀松平常。那种不为人道的孤独感。

  10、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11、她试着看看杂志,但读到的只是一个个分离的单词,连不成有好处的句子。

  12、但有时他发现早年的沉默其实一路跟着他,进了他们的房子,藏身在地毯下,窗帘后,墙纸内。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逃离你的出身。

  13、有些事情能够有好几个起点,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他直面并克服了自己的短处,所以此刻最后能够说他的旅程真正揭幕了。

  14、我每时每刻都想着她。脑子里清楚她已经走了,却还是忍不住张望。唯一的变化就是我渐渐习惯了那种痛。就像在平地发现了一个大坑,一开始你总是忘记有个坑,不停地掉进去。过一段时间它还在那里,但你已经学会绕过它了。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2

  很久了,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直到这次,读《一个人的朝圣》,然后竟然想写点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的销售代表,既无朋友,也无敌人,一辈子小心冀冀地为人,在妻子的眼里,他既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然后这一切抱怨积累到他们唯一的儿子自杀时到达顶点,然后,他们分居了,夫妻疏离,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哈里德收到了那封远方的来信,他唯一曾经的老友奎妮身患癌症,写信告别。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就从这里开始了。

  如果没有奎妮的那封告别信,也许哈里德的一生就这样在和妻子感情的日渐疏远中过去了,但不幸的是奎妮竟然身患癌症,震惊悲痛之余的哈里德终于坐不住了,他要徒步去看望奎妮,他要让奎妮相信: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从此之后,1个人,87天,627英里,哈里德就这样走了下去,没有好的装备好的鞋子,没有手机,甚至没有银行卡,但他终于完成了这伟大的一个人的朝圣,他终于做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父亲,虽然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但在他的心目中,儿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们;终于他再次让妻子相信自己是一名最出色的丈夫,他们的爱情回归了。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走在通向码头的`路上,真相如刺破黑暗的光线袭来。她和哈罗德凑和这么些年的原因并不是戴维,甚至不是因为同情。她忍过这些年,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独,没有他的世界只会更加孤单。”是啊,我们有时候对于身边的人习以为常,没有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甚至会挑剔对方的诸多缺点,但一旦那个人,如果你身边的那个人突然就走了的话你才会发现原来你们彼此是多么的不舍,原来你们彼此是如此的谁也离不开谁,如此的相爱!

  一个人的朝圣,哈里德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徒步627英里沿途收获的感动,不止是对儿子对妻子那深深的爱,还有对友情的执着,对信念的执着,所以,无论任何时候请相信自己相信爱!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

  最近读了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本书讲述了一位六十五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弗莱接到了来自贝里克的二十几年未见的友奎妮的告别信,信中陈述她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特来告别。在震惊悲痛之余,他写了一封回信,在经过了几个邮筒之后却迟迟不肯把信寄出,在路过加油站时碰见了一位女孩,她安慰他要有信念,要相信奎妮能够起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走过去看望奎妮,并坚信,只要他走过去看她,她就一定能够起来。于是,他就开始了长达87天,627英里的朝圣之旅。

  旅行,当你决定要出发时,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

  哈罗德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旅途,没有现金,没有地图,没有换洗衣服,只有一双帆船鞋,甚至连路都不认识,只知道往北走,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出发了。回想自己在生活当中,想做一件事时,总会仔细考虑、反复掂量,恨不得把所有的细节和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考虑在内,然而自己总是在这些充分的“思想准备”之中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最后不了了之,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开始的机会。

  一旦停下来太久,就很难继续了。

  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一个下雨天,他摔破了膝盖,脚上全是泡,鞋子也破了。一位女医生帮他包扎,并挽留他过夜,她还劝他多待几天,等伤口痊愈后再出发,但是哈罗德谢绝了,因为他知道,一旦停下来太久,就很难继续了。旅途是艰苦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你可以短暂地调整一下,重整旗鼓,却不能畏惧困难停滞不前,因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

  只要一直往前走,当然一定能抵达的。

  最后的路途是最艰苦的,就在快要到达离贝里克还有十六英里的时候,他却错误频出,走向相反的方向,或者不停的兜圈子,他坚持不下去了,在妻子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终于继续了这最后的旅程,他脑子里什么想法也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把一只脚迈到另一只前面。在出门的第八十七天,他终于到达了贝里克。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绝不能做一个功亏一篑、扼腕叹息的失败者,哈罗德就是我们的榜样。

  旅途是艰辛的,却也是美的,在旅途当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地回忆自己的'过去,直面自己的内心,虽然他没能够救回奎妮的生命,却挽救了自己的婚姻,走进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完成了心灵的朝圣之旅。生活当中亦是如此,找准自己的目标、立即行动、坚持到底,到最后你会发现,最美的不是结果,而是奋斗过程当中的各种艰辛和挑战,是摆脱自己内心的束缚后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信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4

  今年夏天,中国西南地区下了很多雨。我刚刚在贵州安顺结束了一个凉爽的假期。现在我正坐火车去河南开封看我的妻子和儿子。

  其他六本书静静地躺在行李箱里,一页都没看过。我读完了你写的'书。作为作者你会有一丝骄傲吗?

  在我和哈罗德一起开始旅程的前几天,我突然被你抓住了。就像许多读者感谢你写他们的故事一样。哈罗德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我。同样受挫于工作、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但最后,我发现你写的这本书对我有疗愈作用。它的前半部分在让我发泄情绪的同时再现了场景。顺便说一句,我整理了一下。它的后半部分提醒我尽量沟通和改变现状,就像我前段时间做的一样。

  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幸福。虽然没有更多的思考幸福的本质是什么。

  为了幸福,我们一直在路上。

  有时放纵,有时狂野。

  有时胃灼热,有时若有所思。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

  我想,在我们已知的宇宙里,没有任何事物之间是没有距离的。不同事物间唯一的区别是,这段距离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计量单位去度量?一纳米或是一光年?

  前些天的丽水,白天晴朗无霾,夜晚星空璀璨。我抬看寻找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对于此时此刻的我,它是如此晶莹剔透地悬于天际;可对于这颗星,也许它早就在亿万年前就已怦然陨灭了。这亿万年的两两相望,就是唾手可得又遥不可及距离。这些天,同样让我感慨的,是这一样一段距离——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用他颤颤巍巍的双脚,度量了87天,627英里的距离。这段距离,度量了一段遗失了20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也度量了一个普通女人,弥留之际,不普通的逝去。度量了人心,也度量了生命。

  上网购买《一个人的朝圣》这本小说时,我并未在意。它不过是我为凑满书单满减优惠的一个临时添头。因为这些年的图书市场上,有太多打着“朝圣”旗号的劣质“鸡汤”了。今天是这个大师,明天是那位大姐,后天则摇身国外,变作了某某“上师”。我从来都不觉得,一个灵魂最神圣的部分是外界授予的。它来自于内心的觉醒、来自于痛苦的磨砺,更来自于生命的觉悟。结果,没想到,《一个人的朝圣》用近乎清新而细致的情节,贴切地吻合着我对“神圣”的理解。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作哈罗德的退休老人讲起,讲到他已分床多年的老伴、名存实亡的婚姻,讲到他曾千般爱怜的儿子、貌合神离的亲情,讲到他已分别多年的`同事、随风消散的友谊。讲到一封信、讲到朴素单纯的信念、讲到临时起意的远行、讲到喧嚣嘈杂的媒体……男主人公哈罗德得知一位老同事癌症弥留后,以一份质朴的信念踏上了从英格兰西南角向英格兰东北角的徒步远行。他告诉自己,只要自己用双脚坚持走完这段路,那位久未谋面的老同事、老朋友,就一定会康复起来。

  一路上,除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人也一次次与脑海中尘封已久的记忆相遇。每一段记忆都是一个离别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让人动容不已。慢慢地,这一个又一个相遇彼此相缀,让这段贯穿英格兰对角线的距离不再是一个关于陡步伤痛、放弃坚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我想,故事告诉我的,正是距离。那些此时此刻看时亲密无间的距离,极有可能被生命的变故、被偶尔的争吵,甚至就被平静的时间所撕裂。就像我看到的那颗明亮的星星,尽管在我们彼此相望的时刻我们光芒汇聚脉脉含情,但那光芒汇聚的焦点却已可能是它亿万年前的一刻光华而已。

  可是……对,可是——

  所有被疏远的距离,都不是不能够丈量的。

  生命并不害怕距离,甚至距离是生命体现它本质所需要的一部分。那些被疏远的感情,其实有彼此相望的身影;那些被拉开的梦想,其实有彼此相惜的眷恋;那些被撕扯的回忆,其实有彼此重逢的期待。万有引力不是告诉我们,这主观或客观上,看似分离彼此的一段段距离,不正牵着深深的吸引吗?

  生命是需要一些距离的。而有一天当我安静地躺在岁月尽头回望时,唯一让我不致感到生命虚度的就是,我有没有用双脚、用身心、用感情、用信念,走近她,亲身丈量过她的距离。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09-13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04-29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04-01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06-04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优)02-18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经典】01-30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03-05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经典15篇)12-22

【优秀】《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