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全球通史》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球通史》读后感1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1)‘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时说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学。”。回答尽管简单,但是把一个史家的责任感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
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从上面这段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这段话中,我们所能感到的并不是简单偏见的对一国的情感,而是对人类发展的深深的忧虑,这也是本书所凸现的”全球史观“的精髓。
《全球通史》读后感2
二十四个小时,终于在春节的列车上读完了这本大部头。本来想给一星,但考虑到确实也有收获,因此打了两星。谈一下感受,供后续的读者判断是否要读:
本书自始至终(52章里至少有50章)都充斥着作者溢于言表的“欧洲中心论”思想。这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内容以欧洲为主(其他文明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辅”,更贴切的应该叫“点缀”);其二是思想的欧洲优位。具体而言,你将在本书中看到希腊罗马演化的细节,却连中国印度发展的轮廓也看不到;而作者频频使用的“亚洲的欧洲化”、“中国的欧洲化”等表述,足见欧洲中心论已经从内容到思想贯穿本书了。
读毕之后,能感受到作者企图摆脱国家、个人与时代的束缚,想要以文明作为行文的线索来串联整个人类历史。然而事实上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本书中没有四大文明,只有希腊罗马文明及其演化而来的欧洲文明这一种文明。同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种文明的深切喜爱,以及对破坏这种文明的人的憎恶,对这种历史阶段的惋惜。
另外,作者的'语言方面个人主观色彩太浓,常常出现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讥讽嘲笑,非常不适。(例如“卑鄙的罗伯斯庇尔”、“狂妄的中国官员(林则徐)”等等)
最后一点,本书的几大部分之间有种错落感:在古代史部分,欧洲中心主义至多只是让人感觉不能苟同,但不至于影响阅读;在近代史部分,对欧洲的无条件颂扬一旦结合起当时殖民的暴行与侵略,简直令人感到发指,几近摔书;在现代史部分,突然又话锋一转,善恶正邪有了理性的描述,甚至在最后几章有了一种人类的视角。如此三部分,让人读的有些难以消化,胃口不适。
总评:没有历史基础的朋友不建议读本书,因为本书中很多偏颇之处可能会让您树立错误的历史观;对欧洲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同样不建议读本书,因为99%都是在复读您看过的东西;唯独对欧洲历史有一点脉络和印象,且有自己的历史观、能够容忍欧洲中心论的读者,可以试试本书,一方面可以细化欧洲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自行查找资料从而在书外收获更多。
《全球通史》读后感3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是否有点夸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民族、国家乃至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但还不是生机勃勃,照样生活得很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伏尔泰的话作为题记开始讲述1500年以后的中国:“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至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我们承认,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谁能说证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读后感4
鉴于《全球通史》详尽介绍了从“露西”到冷战结束后的历史,难以一下子将其介绍完全,我决定先简要说一说对于美国独立的一些看法。
在《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出,美国从英国独立后在一战二战期间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随后又证明了自己超越了苏联,成为第一大国)。那么,除了大部分时间保持中立并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美国的历史或文化上有哪些优势,使其快速崛起呢?
首先是它在历史时机上的优势:它无疑是个幸运的国家。理论上,美国殖民地几乎没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日不落帝国中独立。那个时代的英国无疑是世界强国,有力量把大清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独立军没有自己的武器,没有训练有素的常规军,更没有空军和海军。其将领华盛顿只受过小学教育,临时政府正为将来的发展方向焦头烂额。在严寒之中,军队开入了福吉谷,未经大的战争,又在春天开出了福吉谷,然后便签署了巴黎条约。对于这奇迹,华盛顿评价:
“如果史学家足够顽强,要记载这场竞赛中在力量不等的情况下(美国这边)获得的优势,还要描述赢得优势时的恶劣境况,后代子孙很可能会以为这纯属虚构。”
的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壮举。然而,这项壮举却是由法国、西班牙与美国共同完成的。当时法国在争夺北美殖民地时输给了英国,在看到殖民地自己出来反抗英国统治,它倾尽全力支持美国,不仅给了它大量物资,还直接派海军去北美助阵。甚至可以说,美国独立是英法战争的副产品。在巴黎条约签署时,美国一共有三名代表。除了华盛顿,另外两名都是法国军官。在法国资助下独立的美国,无疑是幸运的。
其次,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这意味着它不会受一套古老的传统的限制。在美国独立前,欧洲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早就提出了诸如“三权分立”的思想,但由于欧洲的传统和掌权者的压力,欧洲迟迟没有将其付诸实践。美国战时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亚当斯在文章《关于政府的思考》中(在美国)首次引入了这个观点。这篇文章信息量巨大,它奠定了美国政治的基础,包含了许多欧洲政治家的思想。美国独立后,这些思想一一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得到实验,美国于是成为了诸多先哲口中的“理想社会”。
自然,“人人生而平等”难以实现,众人的利益难以平衡。完美的政治体系总是不存在的。欧洲先哲在幻想美好的民主社会时,总是把为国家着想的高素质的人民视为前提。然而这前提是难以实现的'。人民很有可能会选择有魅力的对自己有益的总统,而不是对美国有利的。此外,自建国起,地方各州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它们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抵制总统的命令。这种制度的确更利于民主,却不利于管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最近疫情严重:许多州反抗特朗普的命令,抗疫指令无法实施。美国对民主的理解也是一个问题:它借着宣扬民主介入其他国家内政,却拒绝其他国家自由选举,因为一个反抗美国的领导人可能威胁美国利益。
因此,虽然美国拥有当年政治家心目中“完美”的政策,却依然存在许多弊端。或许它应该根据时局作出调整。同时,作为世界大国,它应该尊重其他国家,倡导和平,坚决成为自由的捍卫者,并努力拥有大国的眼界。
《全球通史》读后感5
汉尼拔,大西比阿的最终归宿。公元前201年,第2次布匿战斗结束后,汉尼拔出任迦太基执政官,并致力于战后经济的恢复,曾经的一代强国,在经济上的飞速进展,再次引起罗马人的警惕。他们要求迦太基交出汉尼拔,无奈汉尼拔只得自我流放以挽救祖国。在流放途中,汉尼拔始终关心与罗马有结怨的敌对国对抗罗马,但都没有很大的成效,最终罗马忍无可忍下令通缉汉尼拔。公元前183年,走投无路的汉尼拔最终选择服毒自尽。
他用一生实现了他少年立下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汉尼拔的一生折射了迦太基一代强国的命运。它可能是历史上少有的,并非自身经济衰落而导致灭亡的经济强国。汉尼拔的.个人悲剧,若能顺应历史潮流,变革迦太基与罗马为盟,可能迦太基的命运会是另外一个呈现的方式。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变革从来没有在旧制度中产生,只有摧毁旧的体制,制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毁灭即是重生。
正如我们的南宋王朝,直到灭亡之际,南宋的经济依旧强劲。在后来元朝的国际贸易大潮中连续呈现东方魅力,不与时俱进,只能无情被淘汰。罗马的大西庇阿凭借击败迦太基的功劳在罗马如日中天,麻烦也随之而来。他的政敌时刻查找攻击他的借口,每每他总是借助从前的功劳和军队的支持而免于惩处。在一次审判大会上,大西庇阿提示民众,今日正是扎马战役的纪念日,罗马应当记住他的功劳。他胜利地煽动起了大众的狂热忱绪,结果很多人包括法官分散他来到神殿,向上天祈祷,赐予罗马更多的像大西庇阿这样的英雄领袖。晚年的大西庇阿在经受这些之后心灰意冷,打算离开罗马回到坎帕尼亚自己的庄园,在那里度过了最终的时间。在遗言中,他要求不要把他葬在罗马,要魂归故里。同在公元前183年,两位天才的统帅汉尼拔和大西庇阿离开人世。
迦太基由于拥有汉尼拔这样的天才而拒绝转变,惨遭灭国。罗马共和国由于拥有大西庇阿这样的杰出统帅,而逐步走向帝国独裁统治时期。600年之后西罗马帝国灭亡。
《全球通史》读后感6
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对比以及影响
——读《全球通史》第7版有感
《全球通史》是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最富盛名的一本著作。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近年来,在诸多以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文明历史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书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后经作者多次修订增补,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这7个版本的《全球通史》的出现正说明了,此书的宝贵价值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少。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围绕着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结合《全球通史》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对该持续百年之久、对后世影响甚大的活动进行概述,并横向对比其在东西方文明中的表现和模式,以及其对后来东西方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同样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两个部分,以1500年为界,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1500年前后,或者让我们更加明确一些,15—16世纪,为什么在众多学者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在这段时期里,世界上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5—1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这次大航海以空前的规模和重大的地理大发现而闻名后世。首先,在1405—1433年间,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朝皇帝之命,以弘扬国威为目的(也有寻找建文帝、发展贸易等其他说法),先后七次扬帆远航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开创了当时世界远洋航行的纪录。而后葡萄牙人将目光投到远洋上,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了多次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的航行探险,在马德拉、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建立了深入大西洋探险的前哨阵地。而在这个世纪末,世界航海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航海活动开始了。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而与此同时,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新航道。经历过千辛万苦,达·伽马终于成功抵达印度,成功开拓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类的舞台终于从陆地上扩展到了海洋之上,而各个孤立隔绝的文明也终于开始了相互间的交汇。这其中有友好的贸易和交流,也有流满鲜血的暴力奴役和欲望。从美洲大陆以及其他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向欧洲大陆的财富和人力帮助欧洲国家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它们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遥远的东方,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消失在远洋上,“片板不许下海”,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将古老中国向外打开的大门慢慢闭上。封建王朝还在享用着最后的荣光与盛世繁华,但是在大洋的另一端新的科学技术文化已经在崛起,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引子就在这时候埋下了。这次大航海所带来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交流等联系的规模与性质,世界市场的雏形就此形成。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性开拓性的历史突破,标志着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最早起步。
二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历史性的大航海中,东西方——西欧与中国——几乎是同时向大洋迈出了自己探索与征服的步伐,可以说在这个重大历史发展时机的把握上,中国甚至更先走了一步。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发展中,中国却没有占到上风,或者可以说是与西方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必须先对西欧与中国在该时间段的航海活动发展趋向有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我们需要对欧洲文明以及中国文明的文明性格特点做出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16世纪的法国曾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热潮,即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如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便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进步。该理论过于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形成尤其是其文明性格的塑造是有很大作用的。
欧洲大陆位于高纬度近北极的地区,由于濒临大西洋一侧地势过于平坦和低洼,来自极地和西风带的寒流可以大肆侵入,所以在早期,欧洲大陆的自然气候上并不具备大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欧洲自然地理轮廓破碎,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而欧洲本身的面积又不大,仅有1040万平方公里,这使得欧洲各国距离海洋都极近,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也加深了海洋对文明的影响。
欧洲大陆面积有限,资源又不充足,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大多缺乏自给自足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它们习惯于用国际贸易以及掠夺的手段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欧洲很早就呈现出一种海洋文明、重商文明的特点。而欧洲众多林立小国与城邦,政权的反复快速更替,海陆贸易的繁荣以及战争的频繁等等让欧洲文明反复地经历动荡和动乱,这让它很早就体现出了一种外向的文明性格。
而位于东亚的中国则与欧洲大大不同。中国位于辽阔的亚洲大陆最东端,外部地理环境上十分安全或者说是易于隔离: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最高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得中国不像印度文明般长时间受到外族入侵的威胁,让中国文明一直比较有安全感,但是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比较受到限制。而在内部地理环境上,中国拥有着极其辽阔的疆土,资源丰富物产丰盈,能够自给自足自主发展,又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滋养,两河流域内平原辽阔,没有显著的天然屏障划隔,极其适合农业大发展。而气候上,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有着“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常常能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收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使得中国文明拥有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相对内向封闭的文明特点。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不同的文明性格注定了在面对相同的历史机遇的时候,两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更根本一点是,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在对待商业上截然不同的态度。欧洲由于地理的限制和发展的需要,商业一直是其重要的社会支柱。所以在欧洲,资产阶级从一
开始就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增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在中国,士农工商,由于长期的儒家思想影响,商人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即便他们握有巨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商人依然缺少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所以在嘉靖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颁布了禁海令的时候,这项政策立即得到了执行。正如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三
而为了了解东西方两种不同航海队伍的组织方式与任务,我们可以引用罗荣渠教授的一张图表。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哥伦布与达·伽马等人的航行主要是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和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东方的香料与金银的需求刺激。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渴望越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意大利人对于东方贸易的重重阻碍,直接与印度、中国等地直接发生贸易联系。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经济动力。而在政治上,西欧各王室奉行重商主义,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人们出海探险是为了增加王室的金银收入以及壮大本国实力。欧洲封建式的领主经济结构大大限制了王室直接获取财富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对于开辟新航路,拓宽财源,发展贸易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那时传教士们对在海外传播基督教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和追求,这使得欧洲的大航海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而反观东方,郑和的船队受命于皇帝,航行的大笔财物与人力的支出都是依赖于国库,并不具有西欧航海家们的独立性。在中国封建王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中国人并不如西欧人一般有着如此狂热的对外贸易的需求和热情。郑和下西洋的动力与其说是经济上的,更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是为了确保海道畅通,弘扬国威,以期达到当初诸番来朝的盛况。而这样的航行,人力物力所耗之大不说,与当地进行的贸易也较少,多是以“朝贡”的形式来进行,即“厚往薄来”,以宣示大明的富强。所以与获利极大的西方大航海相比,中国的大航海为国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而非收益,造成了国库的亏空与大量财富的流失。而在政治上,一方面,明朝对海外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则严禁人员随意出海。试问,这样的政策,又怎么能够发展航海事业呢?
结论
海禁的政策对中国日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短期来看,这项政策能够防止倭寇的入侵,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但长期上,它阻断了中国对外交流贸易的步伐,使得民间兴旺的海上贸易力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是牺牲了新兴的经济利益来服从传统的政治利益的一个弊大于利的做法。
欧洲的大航海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与认识,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使得他们的眼光从局限的欧洲放宽到了整个世界,从此开始了雄心勃勃向世界迈进的步伐。而中国的大航海,同样也获得了各种珍禽异兽,新奇物品,但是它只增长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满足了中国人的虚荣心,没有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与自傲封闭的心态。中国人依旧在封锁的眼界里去看待全新的辽阔世界。这着实是让人遗憾的一件事情。
在那个时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隔阂已经被打破,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慢慢出现。在面对历史性的大机遇面前,我们不能退缩,只能迎头而上;不能封闭,只能开放交流。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如果不能跟上,就只能落后。由于原本的虚荣与自大,中国曾经被外面的世界狠狠地打败过。但是曾经的失败并不可怕,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明的大转折,让它涅槃重生,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走向现代文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而现代中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正如北京奥运会上曾经响起的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全球通史》读后感7
本书连起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采用跨学科的全球视角还原真实的历时,全书大处高屋建瓴,小处曲径通幽,整体气势撼人。
我们这一代,从初中的历史知识到高中阶段的中国历史篇章,大概地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现从一个外国学者对中国文明的理解,对深层次认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起源于发展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作者把中国文明与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相比,印度文明是松散与间断的,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
中国人统一文字,形成独特的现实主义,惊现政治上的统一,作者认为与印度的宗教职责不同的是:中国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强调君臣关系(等级观念),从而加强了政治组织的稳定与坚固,这是中国文明和中国历史领先西方20xx年的原因。作者特别推崇我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实用性道德体系。
孔子学说强调是礼仪、社会责任和尊师重教,之后的道家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道家学说关键在于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
作者阐述了与孔子学说、道家学说完全不同的法家学说,法家人物都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奉行力量、战争,用武力统一国家,从而建立帝国,法学一贯无情,没几年被推翻,儒家学说成为永久的正统信条。
道教学说则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各种迷信和有关精灵恶魔的传说,成为未受过教育的群众的宗教。作者在中国文明的历史中提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从而统一度量和货币,实行经济集中化,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难想象的。
作者对秦始皇在中国文明史的作用非常推崇。帝国的衰落,作者归结了封建王朝内斗堕落而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史,纷乱的农民起义、军阀整治和游牧部落的侵袭中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进入长期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和西方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情况相似。
作者认为,中国的编史工作倾向于汇编各种原始资料,而不是让史学家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史书的组织结构则是建立在根据天命的作用所解释的诸朝代的盛衰兴亡这一基础上。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这一观点和我们以前观点一样,只是客观评论和还原历史真实不同而已。
《全球通史》读后感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赓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升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有关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他在自身的叙述中把许很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xxx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在但丁眼中,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它由各个国家和民族所组成;世界历史是人类智力潜力不断开掘发展和人类文化不断提升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文化繁荣昌盛和人们过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人文主义史家,重新明确提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致力于记载和探索人类本身的活动,从而揭开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序幕。鲍杜安的《世界史的结构》,让。波丹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凯勒尔的《古代。中世纪和新时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编年史》……这些著作都表现了文艺复新时期西方史学逐步摆脱上帝神学思想的干扰,而以哲学的烛光来直视人类本身,即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xxx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利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全球通史》读后感9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而且讲述的井井有条,中间都有很好的衔接,不会读的思维混乱。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讲的东西,除了了解了许多以前从未阅读过的古国盛衰史,同时还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行政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穆斯林的帝国的崛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等。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更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全球通史》之所以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这是因为:
其一,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作者继承了启蒙时代世界主义者的世界史观念,打破了以兰克和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世界史体系,不是从欧洲一隅而是从全球的整体视野来展开世界史。在他看来,以兰克为代表的那种世界史体系关注的是欧洲,因此在此体系上扩大的世界史显然已不适合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而当今时代的世界格局要求历史学家打破西方中心论的世界体系,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考察世界史,于是便产生了以《全球通史》为代表的新的全球史。
其二,它改变了世界史撰写的国别史、地区史拼凑组合的方法,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作者指出,就西方文明史而言,它并不等同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历史的组合,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影响全欧洲的历史运动。研究世界史同样如此,不过其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不从全球性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出发考察世界史,就不足以称为世界史,1500年以前世界史是如此,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更是如此。
其三,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世界史之所以称为世界史,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性决定了全球性,因为当代世界已进入全球一体化的新阶段,而全球性不但体现了当代性,而且是世界史了灵魂。历史学家之所以必须根据当代人的要求而重新考察和撰写世界史,这不是因为过去的历史著作不够真实,而是因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产生了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答案。
其四,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倘若对世界史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我们就能根据各种历史模式来洞察未来的一般趋势。从理论上来说,世界史作为一门科学,其功用不是预言,而是提供一种考察和认识过去与现在的体系。这种体系不能预言未来的特定事物,但却能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其五,它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予新意,赋予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
作者贯穿在其书中对对历史富于见解一些思考:
一、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纵观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汲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它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同时选择了机会和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这种接近则包含着不断被同化或被消灭的威胁。相反,那些与世隔绝或奉行闭关守国政策的民族,其文化和社会发展则多半停滞不前。随着人类历史的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
二、遏止领先法则。它表明,在历史变革时期,处于最适应和成功的社会要想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是最困难时期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可能更适应变革并在变革中逐渐取得领先地位。作者指出,中国在西方入侵前具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但这种发达成了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与之能相竞争的国家和文明那里没有所需的和值得学习的东西,在一个发生在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中国人却安逸自在、心满意足、自高自大,最终因没有适应这种巨大变革的时代而落伍了。相反,恰恰因为中世纪西欧人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准备渴望学习和适应。最终的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成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该转变的先锋和受益人。我们目前正处于又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年代里,适应能力或如何把握这种变革对个人和民族的成功或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三、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作者对历史的考察,目的是要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潜能,认为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不仅可以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而且有助于把握未来。如,即使是原始社会,它留给我们的遗产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所揭示的人类是一种合作的动物、人类最初的互相合作的社会关系在人类早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又如自由探究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作者认为,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层与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了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而“希腊奇迹”背后的根本要素恰恰是五世纪希腊城邦中人们实现的现代性飞跃。
四、人类技术的魔影。作者指出,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技术惊人的发展往往用来使少数人获益而使多数人遭殃,从而呈现了这种状况:技术被运用多少就被滥用多少。技术的高速度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但这种社会变革总是遭到人们的拼命抵制。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时间滞差,造成了几千年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目前,人类对技术的滥用,已造成了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等灾难,而更进紧迫、更潜在的灾难则是毁灭性核战争所造成的人类灭绝。技术的魔影促使人们同作者一起思考:为什么人类取得空前的优势和成就的现时代也是物种灭绝的可能性首次成为非想象的可能性的时代?尽管技术是人类的独特创造,但人类目前正面临着驯服技术这一极为艰难的任务。作者指出,我们的任务是推进社会形式,使之能促成技术的使用,给大多数人都带来好处,从而增加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这种社会形式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技术来控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如何发展技术来滋养我们生存的地球而不是摧毁它。
《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读后感10
合上《全球科技通史》,闭目冥思良久,又一次被吴军老师行云流水的文笔所震撼,上一次还是读他的《浪潮之巅》获得的感觉。
佩服老师的学识,如此广博浩瀚,于我而言简直就如同在宇宙中遨游,茫茫看不到边际,而他却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就像书中老师反复提及的“历史总是重复,科技总是向前”,想想人类诞生之初,到工业革命之前,发展是线性的.,并无特别的变化,基本都在低层次徘徊;而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加持,发展速度呈现指数级变化,短短百年超越千万年,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当然,本质离不开能量和信息两个要素,这也是衡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任何科技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对能量和信息的深入探索,搞清楚这一点,才能抓住了科技发展脉络的魂。
看完本书,还有个很强烈的感受,科技与人文、历史、艺术等方面有本质区别,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依然没人敢说自己在绘画领域超越了梵高达芬奇,在音乐领域超越了贝多芬莫扎特,而在科技领域,任何一位医生、码农或者工程师,都能站在前人肩膀和过往积淀中,将科技进一步推向更高的山峰。
所以,了解科技史,才能真正了解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也才能更好的把握不确定的未来。
《全球通史》读后感11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
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
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
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
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记得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读后感12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生产工具的发展,使人变得膨胀,人类为了领地,为了更多的物质资料,互相斗争,乐此不疲。
在世界上,在国际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有可能我们曾经是仇人,但是因为利益我们又可以成为同盟。
从全球通史当中,我同历史课本有了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历史。马克思曾经说过“恶”的工具有时会成为历史前进的工具。以欧洲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它们进行的殖民统治从道义上是残暴的,但从客观方面确实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变革。这让我回忆起祖国的历史,西方列强与日本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这种侵略是非正义的,同时让我们试想如果不是它们对我们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把我们国家逼到绝境,可能封建王朝还盲目自大,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这种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使中华民族觉醒了。虽然历史成为过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祖国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祖国。古语云“知耻而后勇”,我们要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硬道理。
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不乏带有主观色彩,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的人的心是向自己国家的。全球通史以欧洲为世界中心谈论整个历史,像近东,远东这类词。
从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一些战争的原因是由少部分阴谋家引起的。工业革命并非像历史课全是优点,它也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人类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利用人类的智慧创造着日新月异的世界,可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与和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样的纷争,除了带去文明与冲突,真正的意义在哪呢?
历史具有前进性,不论是战争的形式,还是和平的形式,都给人类带去了社会的变革;历史具有反复性,自由平等主义思想盛行后,封建王朝也有复辟的危险。
当大势所趋时,与趋势相悖的人注定要被历史淘汰。
人类的期盼是相同的,人性的深处也同样是善。违背了这些,必然受到恶果。
每个国家带来变革的人,为世界起到决定意义的人,他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有那样的成就多么伟大。
书的结尾肯定了自人类发展以来的成就以及在开发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触发了人类对目前以及之后的存在的世界的思考,作者的话语中既有悲观的看法,又有乐观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类为了更好的活着,主流思想应该要敢于直面真实的现状,为现状提出解决的措施,利用先进的科技,改善现有的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为了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
《全球通史》读后感13
经历了被封闭在家的一个多月,在昨晚看完之后就准备得归纳一下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但没想到的是,一整天都在重复翻书,放佛又看了一遍书。
作为一位读书期间就不是对课外知识很了解的人,又比较懒,对历史和地理是真的一知半解,看完这本书,从史前到近代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中国文明作为一个连续性的文明,我们一直深以为豪;我们一直很难去理解不同于我们国家的国外人对于宗教信仰追求(导致早期的宗教战争)的虔诚,比如中东世界的伊斯·兰教,欧洲的基督教,印度的印度教,而为什么每当有宗教传入我国最后都是难于取到一个备受推崇的位置,像欧洲的宗教革命,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席卷中东地区。其实是公元前6世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期间的思想家们就为我们定下了基调。尼采追求的超人不就是我们后世尊称的孔夫子(仁),关二爷(义)这些圣人吗?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根深蒂固的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却也让我们这个国家饱受灾难,一度举步维艰。
15世纪的明朝,有了郑和几次下西洋的成功经验,当时的完全有能力发展海外军事能力,而繁荣的国家决策者并没有这样的远见,甚至发布命令停止对海洋的探索。而在西方提出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交流也被果断的拒绝,这种厚古薄今,狂妄无知的姿态也为后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做好了铺垫。而同样是面对西方海外扩张,日本选择了向他们学习(日本之前也向中国学习)关于制度,军事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两个对外来文化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日本后来形成的极端军国主义让他们在1945年8月吃了两颗原子弹,十几万人的伤亡)。
而对于宗教的偏见,民族的偏见就导致了二战区间1000万人(被杀害的`犹太人就有600万)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纳税人的抢下,而是“活着人做劳工,死后做肥料”。
女性地位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旧石器时代,女人能获取的食物是男人的两倍,地位甚至于高于男性;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中,女性也享有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但随着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部落甚至国家的生成,女性渐渐属于从属地位,由于不能做繁重的农务,不能参与到帝国的战争中,在家哺育孩子,没有继承权,最终导致男性垄断经济、政治。
随着基督教传入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革命的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信仰,圣经的夏娃属于女性,却属于阻碍者出现。但基督教中又出现了圣母玛利亚,可是传教士等却没有女性,但是又兴建修女院。所以在那一时期,女性开始属于一个矛盾地位。而随着工业变革,工厂对人工的不同需求,导致女性的地位在社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改变,直到如今社会,女性的地位也都在提高。但是当女性事业好时,却经常会被问到,如何兼顾家庭与事业;而对于同样成功的男性,人们却没有这样的疑问,这是不是值得深思?
大半夜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我什么。
《全球通史》读后感14
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塑就了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让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感觉,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想开拓未来的全球市场,读一读《全球通史》是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具备全球视野,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未来的发展。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全球通史》读后感15
今天,完成了对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阅读,对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轨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该书从人类的初步阶段 —— 食物的采集者 —— 开始一直论述到二战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如此短暂,但有显得如此丰富,从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人类步入新石器时代至今的一万两千年中,人类以其特有的 ” 智慧 “ 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几百万年里,我们的祖先 —— 原始的人类 —— 为了生存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斗争,那时的人类只有原始的欲望,而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为生存的斗争转为人类内部之间,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者的历史遂而拉开了序幕。
主导人类历史的根本是人的 ” 欲望 “ ,而文明的出现助长了这种欲望,欲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欲望导致了战争与征服,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创造着人类文明,欲望是人的本质特征,关于欲望的褒贬我们很难判定。
人类历史是一部战争史,至今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人类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欲望,不幸的是历史向我们展示的是另一幅画境 —— 战争和痛苦,这或许是人类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满怀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断破灭继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这种希望和痛苦的交织铸造了灿烂的的人类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辉,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为之骄傲的人类文明是从痛苦和不幸中压榨出来的。
历史是强者的舞台,从统一两河流域的萨尔贡、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罗马时代的凯撒、中世纪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近代的拿破仑以及现代的战争狂人 —— 希特勒,这些名字连同相应的帝国永远占据着历史的篇章;从地区或国家来看,世界历史也是一部强者占主导的历史,弱者只能处于历史的边缘甚或被历史忘记,人是一种具有无限欲望和带有侵略性的动物,争斗和战争不可避免,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隅,就必须成为 ” 强者 “ ,这绝对是一条定理。
决定人类社会的三大因素:思想、经济和政治;这三者的组合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与优越性,毫无疑问,三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经济直接体现着社会的进步或发展的程度,政治体现着社会正义和人类的自由,而思想则告诉人类中的 ” 强者 “ 该如何做和做些什么;但谁是决定性的因素?我认为是思想,人类要想达到预想中的幸福,思想无疑是无可替代的 ” 导师 “ ,而且,对人类来说,进步不只是意味着生活的富足,同时还意味着精神的丰富和道德的`提升;政治则为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可以回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应在历史中得到启示,用于不断丰富我们的智慧。人类在战争中成长,在痛苦和希望中所积累了宝贵的智慧,这种 ” 智慧 “ 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的是它将使我们不断的自我完善,指引我们走向幸福,但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终极完善状态是什么模样;曾有人描述过共产主义这种 ” 乌托邦 “ 式的完美社会,但这种理想已经证明是一种破灭。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人性中的欲望本身是一种难以调控的东西,它即是一种破坏性的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力,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让我们即悲观又乐观,悲观是因为欲望的破坏力,战争和暴力就是见证,乐观是欲望可以促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二十一世纪,人类还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历史中积累的智慧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种智慧至少可以部分地控制和规范我们的欲望和行动,如此看来,人类的未来肯定比过去会更美好。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劣根性不可能完全地根除,不论是自我保护还是为人类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必须还需要强者。对后一种目的而言,我们期望这个强者拥有最大的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国家最好由哲学家统治,在全球时代,地球的主人 —— 人类 —— 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未来,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多国国家会被一个以 ” 地球人 “ 相称的大家庭取代,完成这一使命和维持人类幸福的当然只能是一个 ” 强者 “ ,这个强者会是谁,柏拉图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 一个具有完美的 ” 善 “ 的哲学家。
【《全球通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全球通史读后感07-04
《全球通史》读后感10-19
全球通史读后感05-03
《全球通史》读后感(精华)11-07
(推荐)《全球通史》读后感02-18
《艺术通史》的读后感06-24
世界通史读后感11-17
《中国通史》读后感05-21
全球变暖作文300字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