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读后感

时间:2024-08-07 07:38: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十自述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十自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十自述读后感

四十自述读后感1

  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第一册)最初是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印刷发行的,我读的这本是上海书店于1987年根据亚东图书馆1939年第五版的影印本。正因为是影印本,完全保存了旧有的全书风貌——钱玄同题名的黄色封面,繁体字竖排。捧读在手,仿佛时光倒流。

  胡适先生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和著名学者,《四十自述》是先生四十岁(1931年)时写的自传,叙述自己从出生到上海读书的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通过作者对自己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的真实片断的叙述,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胡适。

  《四十自述》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传记,让我隽永回味。实际上,近代学人大多文字优美且又十分有味道。我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在追慕近代学人时这样评价,“传统私塾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端,不过在国文基础方面似乎比现在的语文教育好很多,他们写的回忆文章都很有味道,旧文人的风貌、气度,都让人追慕。”我在十四岁的.那一年,从爷爷家的小阁楼上偷来茅盾、鲁迅等近代学人的著作阅读,就曾有这样的发现。那时候觉得教科书上的许多文章远不如近代这些人写的好,老师教的写作方式和这些人写的文章也有着很大的出入。我的感觉是现在的中文教育远不如那个时候。

  我以前对胡适先生了解不多,读完《四十自述》,我萌发了到网上找胡适其它的文字来读的想法。发现有个专门的“胡适读书会”,一群人共同研读胡适先生的著作,而后交流心得体会。这和一般的读书会不太一样,一般的读书会往往是针对某一著作,而不是系统的研读一个人的思想,我觉得这样的组织方式很好,大家可以共同研读感兴趣的书,针对性强,交流后往往有更多的收获。以后有时间和机会我也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以下文字摘自胡适读书会,基本上表达了我想要说的话。但为了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感想,我对内容做了修改。

  胡适先生《四十自述》,不但是认识传主的主要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同时还是传记文学的名篇。在传统将断未断、中西思想交汇、社会有一定自由度的时代,他们那一批人就像流星雨一样,瞬间照亮暗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文字,回想那炫目的光华了。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在20世纪30年写的,前六篇发表在《新月》,叙述了胡适母亲的订婚、自己的家乡求学、上海求学,直到考取了官费出洋留学的经历。作者本来计划从四十年中挑出比较有趣味的题目,写成小说式的文字,这一计划得到了徐志摩的热情赞许,但是胡适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字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地抛弃了小说的体裁,挥刀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

  因为是胡适自己的亲历历史,过往的种种,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仿佛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掠过:父亲所做的四言韵文,母亲隐忍的泪水、清晨的床边教诲,胡适上海求学的学业有成就和桀骜不羁,退学之后的放浪形骸……自传往往是拉近传主与读者距离的最好媒介。

  胡适先生不是忽然之间成为胡适先生的,他的家庭,他的教育背景,他的早年经历,加上他的天资和努力,成就了“再造文明”学人的不平凡。我喜欢看名人的八卦故事,以此鼓励自己:他们也是平常人,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四十自述》讲的都是平凡事,亲切、平实、情感真挚、笔调淡定,从从容容的叙述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紧张和激变。如果想了解胡适之所以为胡适,了解他青年时期的一些心路历程,《四十自述》是一定要读的。哪怕是为了享受汉语的阅读美感,《四十自述》也不会让你失望,胡适先生散文写作的特质在这篇自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充沛却不过分,文字平实却耐琢磨,可以说是白话文的典范之作。同时,想要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读《四十自述》也是很有裨益的。

四十自述读后感2

  以回忆的形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是我们不曾亲历者了解历史的一种通行的方式,比如我们熟悉的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是口耳相传,而诉诸文字,变成了文史资料中的回忆记录。胡适以史学家的卓见,而提倡大家来写回忆录,以此为历史留下材料。其实,这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我们都太知道留下文字资料的重要性,但总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拘束,而抽不出时间来认真书写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明日复明日,我们总是将这些事推向明日,总以为还早,故而有了林长民、梁启超这样的遗憾——未曾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亲自撰写的回忆。

  关于回忆记录的重要性,我并不想老生常谈,胡适的回忆里,总能为中国近代历史提供一些史料,诸如徽州社会史等方面的材料。我只提出一个关于胡适写这个回忆的猜测。在字里行间,我总以为胡适的回忆文字,总是预先计划未来出版,面向大众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我们都知道,回忆文字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其表述会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讲述自己从前的丑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掩饰或者淡化,有时更会狡辩、撒谎,而如果我们这些回忆的文字是面向大众,这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果不面向大众,可能我们会秉笔直书。以我的拙见,胡适这本回忆录,显然是准备出版面向大众的,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污点”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适“天才和鹤立鸡群,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胡适写母亲与父亲的订婚序幕,用的是文学上的想象手法,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我也曾苦恼父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却碍于传统观念——父母终难告诉我那些故事,更会打发我,我也不忍执拗去询问,而能从亲戚中听到三言两语、只鳞片爪,以此为基础,或可以一般常识而做进一步推论,再以文学的想象方式,重构那些年他们的故事。尽管文学的虚构性描述,总体上还是不会太多出入,或许这样的形式更能引起后辈的兴趣与体认。

  写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精彩的过程,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印象深刻的回忆铭记于心。以一般常理而论,我们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记那些不好的'。我们总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而淡忘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我们写下那些私人的回忆录,总是希望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再走我们过去的老路。

  关于胡适的母亲,学界研究的应该不多,但我曾在几年前认真读完一篇硕士论文——胡适的「娘什么」:一位被忽视的中国新文明孕育者,专门研究胡适那个同时扮演“慈母、严父”角色的母亲——冯顺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也是典范的母亲形象,她对胡适的母爱,让胡适受益终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一般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感念。胡适说,他出门在外防身武器之一就是一个慈母的爱,为了母亲他需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人子女,今日我们的所得,或好或坏,总是生活的经历叠加,而如果需要归功于谁,那么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沉浸,还是事实的考量,我们都会自觉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我们暂时的困境,都是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读本书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了苏轼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这似乎与女儿名字“雨晴”的第一层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仅仅知道我们越地传统是“晴耕雨读”,却忘了父母经常关心天气预报的细节,其实农家有时候需要下雨,有时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们家还种水稻,必然是想着耕田的时候下点雨,收割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其实有一次,岳父曾经以他工作的经历,解释女儿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雨晴”,就是说今天下雨,明天是个大晴天,好消息呀。所以,从现实还是传统上讲,“雨晴”名字都寄托了我们的美好心愿和江南文化传承的意蕴。

【四十自述读后感】相关文章:

毕业四十年聚会感言03-08

四十岁生日祝福语01-06

结婚四十祝福语优质12-01

四十岁生日祝福语[精]07-26

【热】四十岁生日祝福语03-03

女人四十岁生日祝福语02-05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读后感12-22

师范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感言11-27

男人四十生日祝福语简短260句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