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牡丹亭》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牡丹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牡丹亭》读后感1
有一本书最好在安静的夜晚读,那就是《牡丹亭》;有一首歌最好在高阁上唱,那就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在生死中吟唱,那就是《牡丹亭》。
悄悄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己: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感情,只关乎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汤显祖却说:梦中之情,何必不真?世界上有多少梦中的人?而且我想说:梦很简单,就是走出深闺大院,突然,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拾起那失的本真。直言不讳地说,原来五彩缤纷的花朵遍地开花,似乎如此附和破井颓废。良辰美景奈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念。
出生在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杜丽娘,被《诗经》中《关菊》一章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梁梦中,见一书生刘梦梅持柳求爱,从此共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然而,天羡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后悔终生。死后,母亲把她埋在花园的梅树下,然后移到梅花庵观看。丫鬟春香把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刘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起画卷,想起梦中美女。不顾开棺处死的危险,他挖了杜丽娘的坟,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波折,两人终于兴得皇帝赐予婚姻,从此相伴相知相爱。若命运三生,即使穿越生死,教人珍惜一柔。
《牡丹亭》不同于《长恨歌》。它没有皇家宫殿,没有金盆玉器,只有牡丹花盛开,杏花雨落,青桥石板,花园里充满了春天,还有梦想和相思的爱情。也许如果丽娘不走出闺房的院子,看不到袅袅晴丝吹来闲院,摇曳春如线的风景,这段爱情会锁在尘土中,不会出现吗?不,它会出现。因为它背后有两颗脱离世俗的心。这是牡丹亭留给我的最美好的梦想。在宋明理学压制和封建胁迫的时代,杜丽娘解放了自己的个性,追求幸福。是福还是祸?我说,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变得执着勇敢,敢于为爱情放弃生命,勇于反驳朝廷,慷慨陈词。只有为自由和信仰而奋斗的人才会变得合理。我觉得这是本真,《诗经》中的关关菊鸠是丽娘寻找本真的开始。诚然,每个人的心都不能缺少真理,不能缺乏真正的自我。丽娘不应该愿意礼教,所以她突破自我,寻找幸福;林布不应该在肮脏的官场生存,所以它隐藏在湖边,梅的妻子和鹤;严子陵不应该满足于财富,所以他梦想着风景,无忧无虑。请相信,人有时很小,小到瞳孔清澈会被视为冰,光站在身边,但不能保护,但人有时因为小而强大,只要他相信自己,突破自己,事实上,人真的很强大。
我想我应该重新打开第一页,因为爱情的故事没有尽头,自我实现也没有尽头。今晚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
《牡丹亭》读后感2
有一本书最好在安静的夜晚读,那就是《牡丹亭》;有一首歌最好在高阁上唱,那就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在生死中吟唱,那就是《牡丹亭》。
悄悄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己: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感情,只关乎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汤显祖却说:梦中之情,何必不真?世界上有多少梦中的人?而且我想说:梦很简单,就是走出深闺大院,突然,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拾起那失的本真。直言不讳地说,原来五彩缤纷的花朵遍地开花,似乎如此附和破井颓废。良辰美景奈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念。
出生在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杜丽娘,被《诗经》中《关菊》一章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梁梦中,见一书生刘梦梅持柳求爱,从此共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然而,天羡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后悔终生。死后,母亲把她埋在花园的梅树下,然后移到梅花庵观看。丫鬟春香把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刘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起画卷,想起梦中美女。不顾开棺处死的危险,他挖了杜丽娘的坟,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波折,两人终于兴得皇帝赐予婚姻,从此相伴相知相爱。若命运三生,即使穿越生死,教人珍惜一柔。
《牡丹亭》不同于《长恨歌》。它没有皇家宫殿,没有金盆玉器,只有牡丹花盛开,杏花雨落,青桥石板,花园里充满了春天,还有梦想和相思的`爱情。也许如果丽娘不走出闺房的院子,看不到袅袅晴丝吹来闲院,摇曳春如线的风景,这段爱情会锁在尘土中,不会出现吗?不,它会出现。因为它背后有两颗脱离世俗的心。这是牡丹亭留给我的最美好的梦想。在宋明理学压制和封建胁迫的时代,杜丽娘解放了自己的个性,追求幸福。是福还是祸?我说,是福。
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变得执着勇敢,敢于为爱情放弃生命,勇于反驳朝廷,慷慨陈词。只有为自由和信仰而奋斗的人才会变得合理。我觉得这是本真,《诗经》中的关关菊鸠是丽娘寻找本真的开始。诚然,每个人的心都不能缺少真理,不能缺乏真正的自我。丽娘不应该愿意礼教,所以她突破自我,寻找幸福;林布不应该在肮脏的官场生存,所以它隐藏在湖边,梅的妻子和鹤;严子陵不应该满足于财富,所以他梦想着风景,无忧无虑。请相信,人有时很小,小到瞳孔清澈会被视为冰,光站在身边,但不能保护,但人有时因为小而强大,只要他相信自己,突破自己,事实上,人真的很强大。
我想我应该重新打开第一页,因为爱情的故事没有尽头,自我实现也没有尽头。今晚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
《牡丹亭》读后感3
有一本书最佳在静夜里读,那即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佳在高阁上唱,那即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佳在生离死别中吟,那仍是《牡丹亭》。
悄悄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问自个:梦到底是什么?于丹说,梦只关乎情怀,只关乎一个人心里的感触。汤显祖却道:“梦中之情,何须非真?全国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很简单,即是走出深闺大院,恍然间,看到那个真实的自个,捡起那份遗落的本真。”直言罢,“本来花团簇拥开遍,似这般附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即是我对《牡丹亭》最深的怀想。
杜丽娘,那位生于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描绘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梁梦中,见一墨客柳梦梅持柳求爱,从此共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然而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身后,其妈妈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当柳梦梅赴京赶考,过夜庵观中,拾得那幅画卷,忆起梦中佳人。他不管开棺处死的风险,掘开杜丽娘的坟墓,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曲折,两人终究兴得皇帝赐予姻缘,从此相伴相随,相知相爱。倘若缘定三生,即使穿越存亡,教人惜得一缱绻。
《牡丹亭》与《长恨歌》不同,它没有皇家宫苑,没有金盆玉器,只需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石板,满园春色,还有那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或许假如丽娘不走出那深闺大院,没有看见“袅晴丝吹来闲院子,摇漾春如线”的风景,这段爱情会不会锁进封尘中,不会呈现呢?不,它会呈现。由于它的背后有两颗脱去尘俗的心。这即是《牡丹亭》留给我最夸姣的梦境。在那个宋明理学压制,封建胁迫的`时代里,杜丽娘解放特性,追求幸福,是福仍是祸?我说,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百依百顺变得执着英勇,勇于为爱情抛弃生命,勇于在朝堂之上据理辩驳,慷慨陈词。只需为自在,为信仰奋斗的人才会变得至情至理。我想这至情至理即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即是丽娘寻觅本真的开端。固然,每个人心中有缺失不了本真,缺失不了真实的自我。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所以她打破自我,寻觅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于浑浊的官场,所以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富有所以他逐梦山水,高枕无忧。请信任,人有时会很藐小,藐小到瞳孔在清澈也会被人当作冰穹,光明站在身边,却无法被保护,但人有时会因藐小而强壮,只需他信任自我,打破自我,其实人的本真很强壮。
我想,我该从头翻开第一页,由于爱情的故事没有尽头,自我的完成没有结尾。今晚,又是一静夜。
《牡丹亭》读后感4
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读"牡丹亭",那是少有的特别让人喜欢的戏剧。杜丽娘在剧中的人物形象温柔美丽,才情洋溢,最重要还热情奔放的追求着浪漫的爱情,矢志不渝。读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时候,让人对她的爱情观心生向往。纯粹的爱情碰撞出绚丽多姿的花火。戏剧中让人对杜丽娘这个角色有了很完美的想象,一个深闺小姐对爱情心无旁骛的勇敢追求。
当第一折游园惊梦开始的时候,饰演杜丽娘的演员婉转动人的唱腔把深闺少女怀春的情愫低回婉转,声声动人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温婉地让人心生怜爱。让观众觉得她就是杜丽娘,非常惊喜的欣赏到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让人能想象着春光乍泄的花园里那个美丽怀春少女娇羞难掩对爱情的向往之情。
这段唱腔和身段完全把观众带到牡丹亭的世界里,让观众都沉浸在戏剧情景里,为杜丽娘的心思而不断起伏情绪。第一次观赏昆剧就能观赏到如此水准的表演,真的说明高超的艺术表演是与观众没有距离的,因为它能直击人心,让人共鸣,无论你是否真的内行。剧里生旦净末丑全齐,一起演绎了一场完美的牡丹亭。在冥判那场戏里,表现出判官对杜丽娘的惊艳和怜爱,而杜丽娘也通过她细腻的演唱和表演身段完美的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真的为之喝彩和动容。
汤显祖的伟大在于塑造了一个人物情感丰满充满人性美的角色。读书的`时候,就会去想象杜丽娘的像,既有女孩子的美丽柔媚娇羞,含情脉脉,然后还有难能可贵的勇敢。牡丹亭为啥得到那么多人喜爱,就应该是戏剧里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吧,纯粹的追求心中向往的爱情。
而把牡丹亭如此完美搬到舞台就是白先勇的才情和用心了。每个词牌曲牌都是精心设计的,非常唯美,只有好的剧本,好的编剧,给予了演员好的土壤,能让他们更好发挥出本身的表演特点而更好贴近角色。好的演员可以和角色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她就是角色本身。再与好的曲乐组合搭配才能让一部戏剧焕发出如此动人的魅力,得到那么多的赞誉,让观众都深深投入到戏剧里的情景,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美美与共"。
《牡丹亭》读后感5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此剧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展示,表达了饱受封建教条束缚的人们突破封建思想与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朦胧愿望。
从剧情上来看,《牡丹亭》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那就是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不过在此剧中,它所反映的现实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是为明代统治阶所极力倡导的宋明理学中的思想枷锁和封建礼教制度。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一种天性,尽管她身居闺阁,但仍会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思春情愫,并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此剧的意义就在于用形象化的说法肯定了人之爱的合理性,并对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提出了批判,并特别突出了人之情与教之礼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了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的不合理性。
从思想性上来看,《牡丹亭》一剧表现出了以往戏剧所无法匹及的思想高度和社会特征,它不再局限于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范畴之内,而是明确地提出了要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口号。所以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这便赋予了爱情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剧中的杜丽娘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夺目的人物形象。她的死即是当时社会男女道求爱情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青年男女摆脱理学、礼教束缚的方式。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牡丹亭》表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它通过“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夸张情节表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因读《诗经》中的爱情篇章,而激发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她的情感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作者虚构情节,让她在梦中或以魂游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切。比如她耳听母亲的唠叨,却在梦中幽会柳梦梅。又如她在鬼差面前诉衷肠,并打动了鬼差让她寻情郎,但在还魂之后,他的父亲却竭力阻挠她与柳梦梅的结合。作者通过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牡丹亭》全剧多用抒情手法表现人物情感,所以品读此剧更如品读一首首抒情诗。尽管以诗入戏的手法在我国戏曲中由来已久,但《牡丹亭》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剧中的宾白也饶有趣味,不仅有着北曲的泼辣沉重,同时也有着南词的清隽秀丽。剧中男女主人公倾诉情愫多用南词,而描写斗争、鬼怪则常用北曲。
《牡丹亭》辞藻奢华、浪漫驰骋,但也未能从本质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尤其是杜丽娘还魂之后的情节,更是遵理从礼,没有表现出彻底的以情代理的思想。但总体而言,它敢于对抗封建保守思想,倡导自由、解放,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据着先行者的地位。
《牡丹亭》读后感6
茫茫暑假,不读几本书,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趣。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就读了中华戏曲史上的巅峰之作《牡丹亭》。
《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这部作品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主要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历史书上,当时看到时,不免惊讶,没有想到书上也会有这么一段堪称神奇的爱情故事。 杜丽娘与柳梦梅身份是无法相比的,可是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却是真挚的,是有责任感的,假如他们因为身份家世等因素而停止了朝对方前进的脚步,那么他们还会有这样的爱情吗?我想是会的。即使没有梦的牵引,他们也终究会在现实中寻找到对方,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爱情故事无疑是浪漫、值得歌颂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对对方的真心与责任感是令人感动的,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也有很多“爱情”,不过有的是真正的爱情,有的却是自以为的爱情 。当代中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很大成分上都只是游戏,图一时的快乐与新鲜。本身,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勤俭节约,不该大手大脚地花钱。父母赚的钱都是拿汗水换来的,掂在手里,怎么可能会没分量?往往,不对,应该说大多数恋爱中的中学生,会总是为对方花钱,花很多钱,不说买吃的喝的,就是出去玩,或者买衣服就已经“大出血”了。那他们哪来的钱呢?找父母要的.呀!钱不是自己挣的,当然无法体会赚钱的难与苦。 真正出了中学校门,最后的结局不还是分手吗?这是大多数的,也许有人可以走到最后,但这几乎是不存在的。明知会走到这个结局,那为什么还要沉浸其中不可醒悟呢?身体上的疼痛是可以缓解的,但心灵上的疼痛是无法消除的。
感情这东西,本来就是让人难以琢磨的,很复杂的,而感情中的恋情更甚。恋情是需要责任与真心的,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别去谈恋爱。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等以后成长起来了,自然就会懂得其中的真谛。有人说:“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错,这话不假,可是“培养”不是指玩闹开心啊。感情培养是长久的,不是昙花一现的。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正是乐观、挥洒汗水的年纪。我自己本来就过得快乐潇洒。没有恋爱也可以快乐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非要恋爱呢?
所以,要明智些,不要明知是陷阱还要往里面跳。我们可以称颂爱情,但不要现在便去追求爱情。
《牡丹亭》读后感7
翻开这书前,我还一直没有分清主角是杜丽娘还是杜十娘,就像幼时把《长门赋》当成《长恨歌》一样。但待我读后感叹同为佳人,杜丽娘的命诚然比陈阿娇和杨玉环好些,柳梦梅没像汉武帝那样因鬼神之事冷落丽娘;杜丽娘纵然因感伤柳生离魂,总好过马嵬坡赐死。
纵观丽娘游园、离魂、惊梦、还魂……这系列多舛的经历,才子和佳人到底求成正果,至最后柳生高中,杜宝阖家团聚,也算个完满的结局。戏曲的编者在安排人物角色时就隐隐决定了最后结局。柳生才华横溢,风流随意,以致张榜报喜的人们找状元郎左右不得,却发现他正被杜相吊起痛打,令人忍俊不禁。陈夫子腐朽村儒,降于敌寇又以宋使身份招降敌寇,彻头彻尾尴尬好笑;杜老相顽固倔强,痛打状元女婿,抵死不信女儿死后还魂;杜老妇人仁慈爱女,早早与女儿团聚,共享天伦。万事皆因丽娘游园因春感思,花神引柳生入她梦境开始,以二人佳偶天成做尾,环环相扣。
死后复生这种事在古代戏曲小说中并不少见,《长生殿》中就可见一二,它看上去就像网络小说里的穿越。两种创造出这类奇特情节的作者都有他的无奈,试想杜丽娘作为一位侯门绣户,连后花园都不让逛的千金小姐;柳生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岭南秀才,纵使他们缘定三生,二人相识、相会,以及后来喜结良缘都是不可能的事。在封建礼教的层层束缚下,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发展出来的极端产物(死后还魂),一个作者无论再怎么妙笔生花,也无法让柳生和丽娘的爱情深得人心。如红楼梦里史老太君看戏时曾批道:那些故事原本滥俗,满纸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小姐,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如何见了人家男子便不顾父母,私奔而去。况何曾大户小姐,身边只一个丫头,便是我们这样人家也不至如此。
不过,王实甫写的就比网络小说一干人等想过百倍,游园感伤,斯园,斯柳,无可奈何之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逝水流年,是答儿闲巡遍,在闺阁中自怜”,比之“一道闪电,当XX再度睁开眼睛,她的世界已完全颠覆”何其太韵,同为男女主角相逢做引(一离魂,一穿越),但前人丝毫不应付读者,寥寥数笔,带出千古绝句。今人却只想草草交割,赶紧进入正文。细节决定成败,在开头,已大势已去。
词句纵妙,但原本认为元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已过了它的朝代鲜有人问津,不过,看众篇穿越文,都少不了都套用《牡丹亭》、《红楼梦》原句,为人物润色,他们文章好坏还在其次,看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喜爱,甚是开心。
经典不管过了多久,仍是风华正茂,如秋霜中一枝傲菊,独立不败之地。
《牡丹亭》读后感8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四百年前,杜丽娘被姹紫嫣红的园中美景点醒“梦回啼啭,人立小庭深院,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见“春光满目,不能变数”的美景,更是引发了杜丽娘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当她呼吸到在深闺中没有的自由气息的时候,又不由将心事和盘托出:
“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
“不得早成佳配,成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
是啊,在她的那个年代,封建礼教压制着女性,使她们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很多方面的权利都遭到了剥削。就连杜丽娘,虽贵为官宦小姐实际也不过是养在笼中的鸟雀。实际上,杜宝的家庭里本来就充满着腐烂霉臭的气味,在理学思想的统治下,一切都丧失了自由,丧失了活力,丧失了生命。她的身上套着一个又一个的枷锁。她因困乏小睡一会就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她的裙子上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父母也要大惊小怪。就连请一位教书先生都不是为了让其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而是去让杜丽娘“收其心”服于“理”;年已二八的她竟不知家里有后花园。
当她身子挪出了闺房,思想就开始越出礼教的限制,她开始叛逆,开始对封建礼教不满,她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游了后花园的她在此时清楚地意识到,她短暂的青春正在这个封建礼教吃人的年代中慢慢凋零,在禁锢中悄悄枯萎。在不自由的环境里,她愈是感到青春的`珍贵,愈让她对易逝的青春产生伤感之情,也愈是让她心痛从而发出了——
“花花草草由人意,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愿”的痛苦呼声。
可她又能做什么呢?她没有勇气和可能挣脱封建家庭的羁绊,又不肯放弃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向往。幸而,她寻到了柳梦梅。
杜丽娘因情而梦,因情而病,因病而死,死而复生。杜丽娘的死,是封建礼教的摧残。但是,死对杜丽娘来说是追求爱情的开始。因为柳梦梅的无惧、对她的深情让她死而复生。她和柳梦梅的美满爱情不过是追求自由的载体。它表达出了封建社会的广大女性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牡丹亭》之所以能打动封建社会众多年轻女子的心灵,主要是因为她真实反映了杜丽娘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那个窒息人性的、沉闷的时代里,这点亮色足以唤起众多女性心中对青春美丽生命的感慨与珍爱。而其中优美的词句,都成为千古绝唱,至今感动着中外读者。
《牡丹亭》读后感9
有一本书最好是在静晚上读,那便是《牡丹亭》;有一首曲最好是在高阁上唱,那便是《牡丹亭》;有一段爱情最好是在生离死别中吟,那還是《牡丹亭》。
偷偷然折起最后一页的书角,我询问自身:梦究竟是什么?于丹说,梦只事关情结,只事关一个人心里的体会。汤显祖却道:梦里之情,何苦非真?天地岂少梦中之人耶?而我想说:梦非常简单,便是摆脱深闺大院,恍然间,见到哪个真实的自身,捡起那份遗落的本真。直言不讳罢,原先姹紫嫣红开遍,似如此附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哪家院!这便是我对《牡丹亭》深刻的怀想。
杜丽娘,这位生在官宦之家的`深闺女眷,被《诗经》中《关雎》一章所叙述的爱情小故事所触动。梁梦里,见一书生柳梦梅持柳求爱,此后欢度良辰,幽会牡丹亭畔。殊不知天妒佳眷,杜丽娘因夜有所思,情无所寄,一病不起,抱憾终身。人死之后,其妈妈将她葬在花苑的梅树下,后移至梅花庵观,丫鬟春香将丽娘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当柳梦梅赴京赶考,留宿庵观中,拾得那幅画轴,忆起梦里佳人。他不管不顾开棺处死的风险,掘开杜丽娘的墓葬,让她起死回生。几经曲折,两个人最后兴得皇上赐予婚缘,此后相随相伴,相识恩爱。假若缘定三生,就算穿越重生存亡,教人惜得一缱绻。
《牡丹亭》与《长恨歌》不一样,它沒有皇家宫苑,沒有金盆玉石,仅有那芍药花开,杏花雨落,青桥青石板,满园春色,也有那一段梦回千转,相思不相负的爱情。也许假如丽娘不摆脱那深闺大院,沒有看到袅晴丝吹来闲院落,摇漾春如线的风景,这一段爱情是否会锁进封尘中,不容易出現呢?不,它会出現。因为它的身后有二颗脱去凡俗的心。这便是《牡丹亭》交给我非常幸福的美好。在哪个宋明理学抑制,封建社会胁迫的时代里,杜丽娘释放个性化,追求幸福,是福還是祸?我讲,是福。封建思想让她从唯唯诺诺越来越固执英勇,勇于为爱情舍弃性命,敢于在朝堂以上据理辩驳,慷慨陈词。仅有为随意,为信心拼搏的优秀人才会越来越至情至理。我想这至情至理便是本真,《诗经》中关关雎鸠便是丽娘找寻本真的刚开始。实际上,每一个人心中有缺少不上本真,缺少不上真实的自身。丽娘不应该甘于礼教,因此她超越自我,寻找幸福;林逋不应该求生在污秽的官场,因此它隐于湖畔,梅妻鹤子;严子陵不应该安于荣华富贵因此他逐梦青山绿水,无拘无束。请相信,人有时候会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眼瞳在清亮也会被别人当做冰穹,光辉立在身旁,却没法被庇佑,但人有时候会因为微不足道而强劲,要是他坚信自身,超越自我,实际上人的本真很强劲。
我想,我该再次打开第一页,由于爱情的小故事沒有终点,自身的完成沒有终点站。今夜,也是一静夜。
【《牡丹亭》读后感】相关文章:
牡丹亭读后感06-03
《牡丹亭》观后感07-02
牡丹亭观后感范文12-24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_读后感05-24
《我的小学》读后感 -读后感05-15
边城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优秀08-21
教育读后感 教育读后感范文09-27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