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后感(通用12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玫瑰与教育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1
西方有一条格言:“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当一个人心中盛满阳光、充满爱的时候,她一定是快乐幸福的,她眼中的一切都将是美的,这样的人都是那善良之人、宽容之人,也最懂得感恩。
感恩的玫瑰在他人的眼里是最艳最美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窦桂梅老师就是一朵懂得感恩的玫瑰。
她在给培养了自己十六年的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信中这样写到:“一实验啊,是您培养了我,创造了我。当我站在新的起点时,有您的祝福;当我失意时,有您的鼓励;当我成功时,有您的鞭策。您的宽容和期待,会让我在新的`环境中以最佳的状态展现自我”字里行间饱含着她对一实验的依恋与感激。难怪一实验的校长看了后激动不已。生活工作在集体当中,个人的成功永远离不开“集体”力量的帮助,如果个人身在集体却想抛开集体而独自获取成功,那将是很难的事。每一个在集体中获得成功的个人,都不该忘记“集体”的功劳,否则,他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等待他的将是末路的开始。
窦桂梅在成功后没有忘记培养了她十六年的原学校,而且对她充满了感恩。这是难能可贵和令人钦佩的。她不仅感恩原学校,更感恩清华附小,感恩家人、朋友,感恩帮助过和接受过自己帮助的每一个人。有人说:“你越对生命中发生的事情知道感恩,你生命中的幸福就会越来越多。”是的,感恩,让窦桂梅收获了更多的成功与喜悦,她的路走得也更远更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就要养豪气而不失霸气,扬正气而不是邪气,养大气而不是邪气。对待教育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有爱,还有一颗慈悲的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多少地经历的挫折与痛苦,不要抱怨,不要放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感恩而更加美丽。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2
最初捧起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只是被书名吸引住了,疑惑浪漫的玫瑰和朴实的教育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信手翻开,这一段话映入眼帘,细细品读,我突然有了一种漫漫长夜终于迎来光明的那种喜悦。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窦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之深情之切,不禁为她那投身于教育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时常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随着年月渐长,我的课堂逐渐丢失了应有的活力,缺乏与学生相匹配的激情、灵性、活泼,伴随而来的是备课时对课堂教学如何开展的纠结和困扰,以及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自责和反思。于是我开始购买教育教学书籍,关注教育类公众号,学习前辈同行优秀的教学经验,希望能给自己充电。在众多重复又泛滥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报刊之中,面前的这一本《玫瑰与教育》,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带着对窦老师的`敬重,翻开书的第一辑,里面的第一篇故事就让同为教育者的我深受触动,这篇故事名为“小红花的背后”。在这个小故事里,窦老师提到了小红花,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教师会很习惯地用小红花或者其他小物品去奖励好学生。把象征着奖励意义的东西,送给知识评测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送给那些我们认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颇有一种宝剑赠英雄的感觉,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正常的表扬规则。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个规则是我们教师定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许充斥着“成王败寇”,但我们的学生不是成年人,课堂不是竞技场,知识的学习也不该是一次胜负必分的比赛,在课堂里没有学生是失败者。在每一次的学习、作业和检测过后,每个学生都值得我们去表扬、鼓励和安慰。我们在表扬学习标兵的时候,也不该忘记了其他孩子,他们当中或有人取得了微小的进步,或有人很努力却停滞不前,这些学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需要我们去鼓励。
在我们面前,所有孩子都是弱小的,他们都期待教师和家长用温暖、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人。作为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道德规则的示范人,我们不该也没有权利用成年人的胜负观和原则去评价他们。相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孩子对世间万物的热情,鼓励他们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未来,同时要教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面前都应该保持良好心态,用正面和乐观的心态继续下一段美好的旅程。
窦老师提到的做法是美好的,应是我们教育本来该有的样子,如玫瑰一般美好芬芳,惠及众人,美丽却不做作。
窦老师笔下的文字,没有长篇“鸡汤”,不执着于刻板晦涩的教研成果,每个字都可以看出她对教育的热爱,她对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跟随窦老师的笔迹,在她平白朴实但又不失力量的文字中,我继续感受她对教育教学积极的态度,以及对当下教育的无奈与困惑。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篇文字,慢慢感受窦老师在她的教育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就在其中获得成长。
在她的文字中,我们认识到教师都必须要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窦老师就像我们众多教师的镜子一样,不因为自己从事多年教学工作而满足于经验,也不因为自己在教育教学上有所成就而安于现状,更不因为自己在业内已赫赫有名而故步自封。在教学的同时,她依然坚持撰写教学记录,不停地反思,不断地思考。同时还借鉴日本的教育去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希望能让课堂教育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也正如她所言:“有梦总是好的。”当下的中国教育,还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对此,教师不应停滞不前,安于现状,而应满怀初生牛犊的激情,永远守护我们心中的“教育梦”,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通过窦老师的一字一句,我们会发现要想成为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还应该沉淀内心,不为世俗功利所影响,不被职业利益、生活利益所左右。我们一定要回归初心,扎根于教育实践,滋养于读书升华,立足于学生实际,同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敢于创新和实践课堂教学,让课堂展现知识应有的魅力。
我想这一切也正是我们逐渐缺失的东西,我们总是用以前的经验去处理一年又一年的教学工作,去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甚至连课堂上用来调节气氛的笑话,我们都不愿意“更新换代”,一切都太依赖经验,缺乏贴近时代发展和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我们对教育教学逐渐“随意”,对学生逐渐“随意”,甚至对自己也开始“随意”。这“随意”非常可怕,我们做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业,但却逐渐失去了松土施肥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做一个有真正“专业素养”的新时代教师。
在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还是窦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书育人这份职业的热爱,对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那一份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份爱,爱得深沉,爱得真切。我时常在想,这份爱会不会就是我们许多同路人所欠缺的?
她那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如玫瑰的花瓣柔軟,散发香气,让每个读者深受熏陶,但是文字间又带着尖锐的刺,刺痛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深处,特别是教育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窦老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怀慷慨解囊,化作一支支香气宜人的玫瑰放在我们的手心,让我们的双手都留有余香。玫瑰是美丽的,窦老师也希望每一位教育事业的践行者,都能够坚持初心,满怀正能量,让平凡而朴实的教育,开满浪漫绚丽的玫瑰花。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3
《玫瑰与教育》,买这本书时并没有多想,只看到是本教育随笔,又是窦桂梅老师所著,就入手了。看着这本书的题目,我产生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何是玫瑰与教育?”玫瑰特别在何处?光是这个题目,我就联想了不少:可能是和《小王子》这本书中的玫瑰有关?又或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再或者因倒置其名字“桂梅”而成“玫瑰”?
初翻此书,只关注了感兴趣的内容,以自序部分为最,读了多遍,有种淋漓尽致之感。都说人如其文,那么,一打开这本书的自序,你便好像看到了一个真实明朗的教师,或者说一个从容大方、爱写作的人。自序部分许多话令人受益,如其引用朱光潜先生练习写作的原则“有话必说,无话不说”;其分享的费尔南多·佩索阿“写作是为了忘却,为了忘却心灵的疲劳,忘却生活的疼痛”;其常常和年轻朋友讲的“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评,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因这序特别吸引我,所以每次翻开这书读完序部分,就要停下来好好感受,后面的正文倒只是粗粗翻看。
这两天终于一口气看完了正文,感慨也多。
一是读书写字实际上是在爱自己。我的许多同学朋友都做了老师,北上深最多,作为一名老师有多忙碌,要处理的`事情有多么琐碎繁多,从每天的朋友圈就能看出来了,这样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占用了,有家庭的老师更甚,我们的时间和空间被老师、父母等等这样的角色占用,在什么时间,我们是自己呢?我想只有读书写字,和自己对话的时候,我是我,没有社会赋予我的任何角色意义,不受其他任何规则制约,是真正歇一歇,爱自己的时候。
二是观察与发现。这个学期我常常在班级和同学们说起罗丹的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完此书后,我想“生活中从不缺少有意思的事情,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得不感叹在窦老师的眼中,处处都是素材,处处都是值得思考、可以深挖其背后内涵和意义的事情,可真应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这句话。眼中处处有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十分多元,这无疑让我们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某些事情更加客观,也更能“容人、容言、容事”。
三是与人为善,做踏实事,讲真心话。亨利·詹姆斯在谈到“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时说:“人生有三件大事:第一,与人为善。第二,与人为善。第三,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前提下,不屈本心地讲真话,做有用的事情。希望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4
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该书分为四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老师写的一些读书笔记。与其他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不仅仅是窦桂梅老师的底线,更应是每一位为人师者的底线。在我们的工作中,因为种种情形,种种原因,是不是也曾无意中伤害过学生们的心灵呢?窦桂梅老师甚至考虑到了“不可将竞技的奖
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确实,当我们发出一朵小红花的时候,当我们向某些学生进行表扬的时候,却也有意、无意的伤害了其他暂时落后或者不够积极的同学,只是我们无暇顾及而已。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沟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在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保护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的自信心,让每一朵花朵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活泼的长大。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了,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极少将这一平凡的职业做到极致。在窦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从教者走过的艰辛的成长道路;看到了一个教师心中永不言败为着理想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从教者的不普通之处。窦老师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向我们诉说着、向我们诠释着,普通的你同样也可以变得灿烂。
人必须始终有一种动力,使自己从懒洋洋的状态中走出来,并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状态,这样惰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动力来自于哪里?窦老师告诉我,这种动力来自于对某件事的期望、信念、态度、行为!千帆竞争,百舸争流,对于教师而言,这份动力更来自于内心的一种责任,来自于对学生的爱,来自于对职业的幸福感,来自于对人生的永恒追求。
窦老师就是一朵玫瑰,玫瑰于人,手留余香。读窦桂梅老师的这本书,就好比沉浸在玫瑰花园之中,只要轻轻呼吸,就能感受到那阵沁人心脾的滋养。也许,我一辈子也无法拥有那玫瑰的绚丽,但我也愿自己能做一朵路旁的不起眼的小花,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淡淡的幽香,给路过的人们以精神的慰籍。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5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在教育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一路充满花香,让一路充满爱。这是我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后最直接的感受。窦老师的文字平易、近人,好似一位友人在聊天,在看似不经意间,我们却能收获很多……
本书分为四部分,读者可从她的“成长”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
当我读了《小红花的背后》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们的课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课堂上部分孩子失望、期盼的眼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40分钟的课堂,教师的提问,同学们高高举起小手,有的甚至用口帮忙:“老师,我……”老师或许叫起前排的,或许叫到成绩差的,或许叫到好的,总会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有些个成绩中等,又默默无闻者,大概一学期都得不到几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吧,可往往他们却是最需要鼓励的。
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抚慰。那些表现不积极的更应得到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他们。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让爱的阳光滋润每一朵小花!
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
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人与人之间的心情是会传染的,当你带着埋怨工作时,你的学生能得到爱的滋润吗?
教师在“赠人玫瑰”的同时,还要“手留余香”,即自我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读书、实践、反思”,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高“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才能对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信心,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既是作教师的一种收获,也是作教师的一种职责。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这都是在播撒着教师们的爱。对于教师们可能只是举手投足的瞬间,但是不经意之间,你可能在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6
随时随地地记录,就意味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
“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的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禅意,但如果真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人生的快乐便是无处不在了,知足长乐嘛!“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这是西方的一句格言,朴实中却道出了幸福的本质意义。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源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暖暖的感觉!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平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平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那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教师的自身素质最重要,教师要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是有风格的。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
所以,教师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涌动着的智慧和激情。在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好好读书,结合实践,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心”放进教学中去,切忌成为“教学机器”。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去善待,教育不是竞技体育,不是让受教育者优胜劣汰,而是让每个人都具有享受幸福和自由的可能。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7
最近读了一本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文章记录的是窦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卷首的一段话“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如同一首淡雅的小诗。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感受。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付出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给大家分享一个教学感动,那天中午在食堂吃完午饭,我准备回办公室休息,习惯性抬头向班级看了一眼,我们班调皮鬼徐伟琪正伸着头在班门口东张西望。我心想:不在班里写作业,就只知道瞎跑,看我怎么收拾你!没想到他看到我,赶紧朝我这边跑来,右手还捧着一块鱼饼。用他稚嫩的声音说:“任老师,今天中饭我们桌子上多了一块鱼饼,大家都没舍得吃,说留给您吃。”看着他手心里捧着的干瘪的鱼饼,又看看他那双被寒风凛冽过的已经皲裂的手,我顿时被感动了,同时又感到很羞愧。其实孩子们和老师一样,从早到放学一直在学校,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疼爱,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
《玫瑰与教育》一书的末尾窦桂梅老师引用狄金森的那句诗,我也引来自勉:“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我的这本书就是教学实践,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8
一次,学校工作室采购了一批教育书籍,“玫瑰与教育”这个特别的书名让我疑惑不解。怀着好奇,翻阅记录着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和感想,原来这本书记录的就是她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辑——清淡与忧患;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如果说这本书是教育随笔,到不如看作是美文欣赏,窦老师从教育生活的场景入手,进行深刻的反思,以美文的形式阐述教育理念。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书中纷繁优美的文字,像给心灵做了一次洗礼,书中独到的见解和透彻的感悟,像是找到了皈依的家园,让人受益终生。怀着崇敬之情,我走进了窦老师的“玫瑰庄园”。
山,是品行的体现
一入“庄园”便嗅到文字的芳香,这片“玫瑰庄园”的每个文字都是有温度的。读着《顺风逆风,我心飞翔》,我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原来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自卑的人,从众心理特别严重,没有个性以致于没有特点。记得每次上公开课,都有一种虐心的感觉,一遍遍的.磨课、试课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突破的方向。
那种彷徨、无助让我愈发的害怕比赛。窦桂梅老师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两种意见的碰撞中获得的。”以及“教师就是演员,只不过演员的表演在舞台,教师得舞台在课堂;演员演绎的是剧本角色,可教师演绎的是自己心。”一句惊醒梦中人,是啊,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这样的自信心。鼓励的力量让你得意而前行,打击的力量让你前行而不“忘形”。这分不开的一对反义词就像你的左右脚,有时左脚的表扬在前,但右脚的批评肯定会跟上——只有这样的行走,才会在一个个不同的脚印中,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山,命运起伏飘零
“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如何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文篇《语文老师碎语》中,“永葆青春、读书养气、内省致远、笔耕不辍……”20条黄金定律浸透着窦桂梅老师的殷殷期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长流水。”正如自序中她说:“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省察……
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人反思着的存在。”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记得刚开始写文章发公众号时,我内心非常恐慌。一握笔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去很“蹩脚”。读到窦老师书中的这些话,我心中无比的震撼。是啊,阅读、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推进器。只要你倾注真情,付出真心,才会收获丰富,只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书中窦老师用文字深情地说:“‘我们萧萧的树叶有声有响地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那样沉默着?我只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花,没有多大的能量。但,和着风雨,执著地孕育着,盛开着,正以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人,回报着师长,回报着朋友,回报着学校,回报着社会……”
“把盛开的玫瑰移植到自己的园地来!”苏霍姆林斯基语,或许我永远也成为不了像窦老师那样的玫瑰,绽放在教育的旷野上。我这朵羞涩的花骨朵,只能以一颗赤诚的心,把我的玫瑰染成红色,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要走的路还很长。一路上,或许高山险峻,或许荆棘险阻。既然选择了就勇敢地向前走,用勤奋,用刻苦、用拼搏去走;走得踏实些,走得响亮些;走出声音来,走出音乐来,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9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为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我自知自幼农村长大,没有书香的熏染,师范里自己倾心于玩耍,而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浅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羡慕过李吉林童话般优美的文字,倾心过于永正幽默而活泼的课堂,感叹过支玉恒的四两拨千斤,震撼于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现在,面前放的是一本《玫瑰与教育》。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通过眼睛,我们有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愿望,更多的是疑惑:被说三道四、世人表面热心其实漠然的教育怎么和这么美的字眼、这么美的形象“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在她高雅的'“清谈”中感受其深深的“忧患”,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
窈然回首,“玫瑰”与“教育”的含义及关系已渐清晰。原来是因为有了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玫瑰才长久地灿烂在教育的四季里——芬芳四溢。
一个女性,能做到除工作之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和写作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按我的阅读心习惯,看完一个人的一本书,我是要尽量找他的全部著作的。一朵玫瑰将我引向整个玫瑰园。于是,又得以欣赏一簇“玫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激情与思想》、《创造生命的课堂》,接着又在线观看了她的一些课堂录像和演讲实录,这是怎样的一片让人怦然心动、心潮澎湃的园子啊!这是我们理想教育的园子呀!
玫瑰堪称大家,因为她有大心境,大气魄。
“玫瑰”是窦桂梅的网名,其实是窦桂梅的化身——外表美丽而内在芬芳。或者,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
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10
放寒假了,在办公室里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放在书橱里的几本书籍还是在开学初到幼儿园图书室借阅,本想利用中午不回家的时间在幼儿园看的,结果一个学期下来,都没有好好地或完整地看完几本。于是,把几本教育书籍带回了家,每天利用闲暇的时间静静地看书,觉得心情特别宁静和舒畅。
这几天,走近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感受着窦桂梅老师对教育、生活的热爱与执著追求,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如她在书中说到:“面对学生,我是全心投入,激情满怀,毫不保留地释放自己,彼时的我不是演他人的戏,而是演自己的心”。这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也是真正的教育。里面一个个很普通很生活化的小故事,却是很真实的思考,如读着《小红花的背后》让我记住了: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读着《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让我知道了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首先要有专业“自信” ,还要有专业“自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自我”……当然,窦桂梅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让我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要培养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
一个人能够潜心读书,的确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11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篇12
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本书主要记载了窦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
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窦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窦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老师的自觉行为。《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读完名师之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老师有多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
名师之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旧的思想意识,让精神站立!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一个要进步的人,对自己应该自找一个压力,这样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窦老师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感谢《玫瑰与教育》!感谢窦老师!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08-02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06-15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06-28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10-20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08-18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09-03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06-13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实用15篇)07-28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优秀(15篇)11-28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必备3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