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1
序:
这是不得不写的读书笔记,这是不得不放慢的读书脚步。因为,如果不做记录,不做摘抄,不写什么,我会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读这套书以来内心充溢的感动、感慨、悲愤、难过,还有泣不成声的泪水。这套书给予自己的冲击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近大师;
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抗战;
第一次近距离地感知文革;
第一次被史实的书籍吸引得如痴如醉
不可妄自菲薄。且清华大学是用庚子赔款退还部分成立的,其中含有很沉痛的历史背景,因此清华学生应对国家更多一份“饮水思源”、“自强不息”的责任。
第234页:(梅贻琦):“在这风雨之秋,清华正好像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就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仁校友敢告无罪。”
感言:《南渡北归》一套书读下来,留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最为钦佩的大师有陈寅恪,傅斯年,还有就是梅贻琦。大师的人格品行,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崇敬而又亲近的感觉,他们代表的就是自己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品格、信念,坚韧而独立,不依附,不谄媚,不趋势,始终保持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清华的历史也是读这套书才了解的。原来美国还有“庚子赔款”一事,原来清华最初就是一个留美预备部。对自己的孤陋寡闻只能在这里悄悄地汗颜了。
第245页:(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就职演说。其施政纲要:
(1)、办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
(2)、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的知识,固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
(3)、既要造就人才,更要(合理)利用人才,避免人才浪费。
(4)、保持良好校风。“清华向来有一种简朴好学的校风……”
(5)、合理使用经费。“……我们对于经济问题,有两个方针,就是基金的增加和保存。应当用的,我们还得要用。”
(6)、时刻不忘救国的责任。“……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分子,不能不关心的。不过我们要知道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要看日本对于图谋中国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了。……我们现在,只要谨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责任,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地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
梅贻琦对于这些基本思想终生奉行不渝,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加以充实、完善。梅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并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使清华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黄金时代”。而他的教育思想也在风雨的磨砺中渐趋大成,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梅氏本人作为中国最有声望和成功的教育家被誉为“清华之父”和清华“永远的校长”,而后来的校长无一人可与之匹敌。
感言:“梅先生不但是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梅氏颀长的身材常配一身青布长衫,脸型如棱角分明的雕塑,风度翩翩,算是那个时代的美男子,被誉为‘中国学者的完美典型’和‘中国学者的理想化身’”。梅贻琦,便是我心中“中国学者的完美典型”。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2
那一段纷杂的过往,掩盖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尘埃和粉红桃色的暧昧与蠢蠢欲动中,那是中国近代最混乱最黑暗的黎明时刻,也是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历史成就的盛世。
张学良在宋美玲放情的大笑与秋波含情的迷人眼神幻影中,抽刀拔剑;梁思成趴伏在弥留之际的妻子床前,低声哭喃;邓拓怀揣极度悲怆和绝望的心境,窝在家中写遗书给妻子,做人世最后一次的告别……那被掩盖在炮灰与枪鸣的年代,无数女性的觉醒,星光洒在她们身上,熠熠发光,与传统女性不同的睿智与肝胆,黑白照片映出的曼妙身姿,成了后人津津乐道各种绯闻轶事的谈资。
但历史不只是风花雪月。
撇开作为一部纪实性著作应有的客观角度与冷静的笔调不谈,撇开褒贬不一的.业界评论不言,哪怕从篇幅和引用的数量与严谨程度,它值得一读。
至少从叙事主角来看,它便已经阻隔了男权社会对优秀女性暧昧探究的目光。从中国古早时就已存在的“女大当嫁”的腐朽思想在数千年的社会演化中非但没有被剔除,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扎根,变本加厉地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在普罗大众的思想中,其中一种外化就表现在对历史人物风流轶事的兴趣中。
曾经年少不知事时,提到林徽因,总是对她与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的纠葛感兴趣,就像是每一个闲暇慵懒的午后,端一杯茶,戏虐地看着网络上风起云涌的明星绯闻,很难带出一点尊敬。本该是应该受人敬仰的神话,却因为读者某种生来自带的劣根性而变得像拙劣的戏剧。当别人提到林徽因是想到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呢?是眼前浮现出她骑牛车在荒芜的田间小道寻觅遗失已久的古迹吗?还是想象她和徐志摩在伦敦雨雾中脉脉含情的一瞥中产生的无限诗意呢?
作为女性,总是难以摆脱社会加诸于她们仿佛理所应当的地位——纵观各种民国女性传记,有哪一个逃脱得了作者对她们恋情的臆想呢?哪怕是《南渡北归》这本书中,都难免有作者加上的“(南按:有人曾考证曾氏一直暗恋傅斯年)”类似于这样带着某种眼镜看人的想法。从中不难看出,从女性角度叙述必然导致看待历史角度的倾斜与不全面,哪怕再卓越的女性都难以逃脱被家庭伴侣牵绊的命运。
因此,《南渡北归》以男性大师为叙述主角的角度最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才思泉涌,充满争议而又文质彬彬,“君子和而不同”的年代,纷涌而散碎的记忆碎片,被一一拾取,又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书中,重现了那个不平凡的历史年代。
那不只是风花雪月,而是大师的重现。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3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夜雨寄北教学反思04-21
南岩导游词08-07
不见佳人归美文06-23
北邮实习报告4篇01-03
北邮实习报告五篇01-01
洛阳重渡沟导游词05-16
北京十渡导游词05-06
南大实习报告5篇01-03
南大实习报告八篇12-28
南大实习报告五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