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书笔记1
从前,《论语》对我来说就像站在诺大的图书馆里,在很高很远的地方有着一种自己总也触摸不到的,别有天地的古老神秘感。
可是终有一天我们面面相觑。带着小时候在语文课本“日积月累”那一板块了解到的零星,再次进入孔子的世界。
原来,它在神秘而古老的面纱背后藏住了这世上最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默默诉说着最质朴的“大道理”……其实《论语》在告诉我们,这个世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月亮总是会阴晴圆缺。
它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说:“就是要学会像君子那样的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不只一味地追求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处在联系之中的,每个人都与世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君子就会保护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状态,保持谦和稳定,但不会被同化,依然保持自己的闪光点和态度。就像每个班级里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做着几乎同样的事情学习着同样的知识,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运用都努力着出不一样的彩,才会有五彩缤纷的情感和感动。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汲取自己的那一份光辉,这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光芒,又何乐而不为呢?学习这样的道吧,和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人与人也好人与自然也好,和而不同。几千年的话语,我们今天不也在努力追求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解,可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和而不同啊!
它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说:“是啊是啊,语文课上老师才讲过关于‘恕’的故事,原来在今天也可以是改变一生的道啊”。
语文课上老师分享过一个关于饶恕“敌人”的故事,女主的经历和做法令我久久感怀也不禁使我再次思考孔子的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可是感觉并不够解释“宽恕”,再想想,翻翻书,问问老师……噢,还有另外一种角度: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事物的时候也要想想别人帮助别人达到他所想的。再看回来,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故事中的女主角最终原谅了曾经自己心中最最痛恨的人,那个“永远都不会原谅”的人……过程很艰难,像“割肉”一般煎熬,可换来的也是自己心灵上的宽慰与宁静,多么伟大的一场“抗争”啊。孔子教会我们,有时候,事情真的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就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追寻并实践。
它还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我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会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远近,没有亲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这就又使我想起,当长沮、桀溺庸庸碌碌回避纷扰世俗的时候,孔子却怀抱不灭的理想,面朝着相反的方向踏入这人间。有人问长沮桀溺的做法有合理之处吗?回答当然。但那只是一味地逃离,囿于自我。而孔子理想主义的衣袂飘扬在乱世的风里,无论多少风雪,无论多少冷眼,也要遵从内心道义的指引,正是这心中的义,让他成为历史暗渠中一束惊人的光。
正是孔子心中义的坚守,才给了他看到不同人情冷暖的反思与独到的眼界。也正应了庄子的话:“井鱼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没错,君子有了义便更加坚定了通往仁的脚步,才会有其独立的思考和感悟,这也是道啊。
落到实处的体验才能是真理的发源地。
然而历史所铭记的,永远不会是光线夺目的外在才华,而难以窥伺的道德与人格,方才似玲珑剔透的琥珀,在人类精神的长空中熠熠生辉。
端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一片波浪汹涌的汪洋,而我们不过是一鳍鳍小鱼,想要乘风破浪谈何容易。万幸,孔子智慧的光辉在远方指引着我们,他启示我们:以仁义作尾,以谦逊作鳍,以平等为鳞,定能搏向那裂海飓风,沐浴蔚蓝的光明!
《论语》读书笔记2
这是一本让人惊艳的武侠小说,整本书一气呵成。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汉武帝时期,在看完书后,查询了下相关历史,确实是有相关历史典故的,部分记得的剧情涉及到剧透,无法一一描述。
后来,在这本书的引领下,又关注了《长安十二时辰》《三国机密》等类似的小说,排名分先后。《人皮论语》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故事剧情的前半部分都忘记了,只记得很好看。(泪奔)故事大概讲述了,从汉武帝征西域,大宛的汗血宝马失踪,由此案追踪到皇权正统,真正的《论语》到底是在说什么,多少前人先烈在延续“真理”的故事。
故事线很隐蔽,充满想象力,绝对不是正常的帝王历史可以看到的,可以说是一本不能被记载的历史。
在这个故事里,所有剧情都是合理猜测,不禁会让人怀疑,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是真正的历史吗?还是胜利者的历史?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中间的学术和思想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多少人遭受到了政治迫害,汉武帝晚年一直想隐藏的秘密是什么,甚至不惜和太子刘据翻脸无情。
合理的.猜测和推论,夹杂部分的历史故事的记载,玄妙的故事安排,层层叠叠的推进着,将我们引领到了一个历史的大迷宫中。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旁观者之所见,是当局者所经历的吗?
《论语》读书笔记3
古语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语虽有夸张成分,但却是真真切切的道明了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当我们回顾历史的长河,又如人们常说的“中国两千年文化不过是在为《论语》作注”这又表明了孔子思想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那绵延不绝的影响。总之,作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思想是每一个国人都逾越不了的鸿沟,每一个国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着孔子的思想,那怕是已经现代化的今天。
《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论语>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自己去品味《论语》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体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贫且贱,一生生活艰辛,曾任过官职,在他55岁那年,认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鲁国实现,于是开始周游列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绝,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个国家迈进,坚定不移的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直到13年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回到故乡,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古籍,开创了中国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岁去逝。从孔子苦难与辉煌并行的一生,我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孔子那种在求知上的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智慧的人生态度;还有他那种对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实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罢休的毅力。
于丹说过一句很漂亮的话:“《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个鲜活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在那里口若悬河的给弟子们讲他对人生的感悟,不小心被我们也听到了,于是就被称作《论语》。因此,我们读《论语》,不应用仰视的角度,而应用平视的视角去读。
《论语》读书笔记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皇侃《论语义疏》本“説”字作“悦”。古喜説、论説同字,汉后増从“心”字别之。《尔雅释诂》:“悦,乐也,又服也。”《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此章所言,归结为一个“悦”字,正是孔学之宗旨。学、习、朋、人,俱为“悦”字立说。
末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与此形成呼应,“知命”对“不知而不愠”,“知礼”对“学而时习之”,“知言”对朋、对人。“知命”为总说,“知礼”、“知言”为分论;首章由分而总,意在发挥,末章由总而分,旨在归结。礼悦鬼神,言表心声,乐天知命,在在与“悦”相关,全部《论语》似是要阐明:人生在世,唯悦可求,以悦为旨,何以能悦。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学门径在于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广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常人言富贵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为富贵,为何?富贵在外,难由自主,标准依人,难达目的,唯有依靠神灵,方可立定心神,以为富贵可期。死亡一样,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时,病夫寿延,壮夫早夭,求仙适以伤身而短命,健体恰至弱神而遏寿,事例太多,也许只有自杀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咙,所以有人说自杀才是自由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并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种方式,舍生取义,杀声成仁,或者就是为情而死、赌气而亡、厌世而殇,缘于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范围。所以,求富贵不如从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后二者都直接表现为“中心悦服”;孔子正是深明于此,方有此章之言,说出“悦”为宗旨,又发明何以能悦;其弟子亦明此,故《论语》编次,开门见山亦卒章显志。
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者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毛奇龄《四书改错》批评朱子把这里作实字的“学”误为虚字,也就是把名词误为动词,“学者,道术之总名……以学道言,则大学之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是也;以学术言,则学正崇四术,凡春秋礼乐,冬夏诗书皆是也。此则学也。”不错,以“学”为“效”,可效善,可效恶,而所谓后觉效先觉,于原文无有,纯为宋儒发挥。而“学”为“道术”,正是“时习”之内容,整理、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东西,遵学习之次第、守学习之时辰,无求富贵而“禄在其中”,无心虑死而生涯漫度。道术广博,人人可从所好,漫度人生,践生即为知生,得如此,不亦悦乎?不过,世运难免变迁,有时道术贬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质长存。学为圣人,世之变迁、毁誉莫动,不亦悦乎?所以,程郁庭虽然肯定“毛氏讥之是也”,但仍以为“以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为学,则精确不磨”。康长素也以学为学圣人,但目的不为明善复初,而为“时中”。“时当乱世,则为乱世学,时当升平太平,则为升平太平学,礼时为大,故学亦必随时而后适”,因时治学,“阖辟往来莫不自在”,不亦悦乎?长素的发挥是更远了。但得圣人之心于千载之后,其乐何言?所以,很难说朱子、毛氏和康子哪个更能体会到《论语》此句之意,但无论哪个角度,一个“悦”字都在贯彻,圣人可学与不可学皆于此可见。
《白虎通·辟雍》引《论语》“朋友自远方来”,可证上句“学”为实词有据。郑康成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有说鲁论语作“有朋”,何晏《论语集解》采之,通行于世。朱子注:“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这里,“朋”实兼“同门”、“同志”二义,甚至更可引申为所有人。《尔雅·释诂》“类,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类即同善,明清时各地有很多同善会,入会不以士绅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康长素注“朋,群也”,曰:“恶独而贵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学愈高,其用愈远,圣人则合亿万世界,亿万年载之众生,咸从其教,尽为之朋。其朋无尽,其乐亦无尽也。”朱子、康子俱申圣人推己及人、远近信从之意,但一个重个人,一个重社会,一个重善,一个重用,圣人此句尽得发挥。不过,刘逢禄《论语述何》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天下之善士故乐。”有朋自远方来,倒不一定是名声大了,别人自来,而可能是“圣人无常师”和主动招朋唤友。《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孔子最是仰慕大舜,其语当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应《礼记》“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实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国数十年,何尝不是舍己从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论“知言”。《孟子·公孙丑》:“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又《周易·系辞传》中孔子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故俱因孟子解而理解孔子的“知言知人”为“言有是非,故听而别之,则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说苑·杂言》载孔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又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荀子·非十二子》:“言而当,知也,黙而当,亦知也,故知黙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可见,知言为知道自己言语得当而得人。察言观色,智者能之,多言而类,唯圣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众,朋不远来,人不信从,自然是“无以知人也”,乐从何来?
学而时习可以知礼,立己;朋自远来可见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悦之门径。觅此门径,我们来看此章总说。何晏解末句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有所不知”可以是不知学,也可以是不知我。孔颖达疏正是包含此二义。朱子《集注》取尹氏语:“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则“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学而我不愠,是不责全求备,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是知为学在己;前为立人,后为立己,“不愠”则全有之。孔子生当春秋之世,其时礼崩乐坏,道术少人循序应时而学,即学亦为富贵、霸强而学,此为不知学也;其时,世之天子诸侯不知孔子,并弟子朋友亦难见知,此为不知我。当此情况,唯乐天知命并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则中心喜悦,方能心中略无不平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愠),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励弟子?梁清远《采荣録》:“《论语》一书,首言为学,即曰悦,曰乐,曰君子,此圣人最善诱人处。盖知人皆惮于学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畅达,动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羡之意,而不得不勉力于此也。此圣人所以为万世师。”如此说,圣人倒如以科举诱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的唐太宗了。其实,科举之外,英雄无数,以利诱也好,以嘉名诱也好,终是诱得一时或诱来庸懦,孔子只是启人从所好,启人乐生,启人知礼知言立己立人,归结起来就是启人乐天知命而已。能乐天知命,孔学“悦”之宗旨得也。
《论语》读书笔记5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论语》及其意义不是我们所能评价的。而我看论语,体会到得就是《论语》中的忠君、爱国、孝敬父母长辈、义气对待朋友,讲诚信,对个人的要求,还有对学习方法的说法等等。
第一章的第一篇《学而》的开头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又时常温习,又能从已经学过的知识里得到新的知识。这也说别把学过的知识给丢掉了,经常拿出来温习,那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朋友来请教他,他不倦的给人讲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会觉得厌烦,这就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的主张,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忠于国家,首先得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乱,如果连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服从统治者呢?《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师长。“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等。而这是他所认为的治国之道,用人之本,而这体现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
孝顺长辈,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他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才算尽了孝道。”还有:“(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这些都是他对孝道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反省的,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多的被人忽略了。
对于朋友,首先要讲诚信,他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义气、诚信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这与现在的“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孔子的思想,认识和见解到现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反
省的也很多,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缺失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现在提倡文化治国,就是复归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并学习,继续传承的东西,我想这对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现在看到的只是《论语》里面最表层的东西,甚至连表层的东西都还没看到。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论语》里的思想更使我需要学习的。
《论语》读书笔记6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就是听说而已。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之后才明白,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先就是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于丹透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就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这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透过《论语》的解读,能够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就应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就应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
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我所能够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就是大就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吾与点也!”的故事所阐述的正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就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能够照见自我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能够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我有帮忙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就是孔子的《论语》还就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就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我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我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就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我的内心选取潜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我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就是窝囊,而就是他能够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就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就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我,按照自我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我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就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就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就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能够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我的方向。我想无论就是古贤圣人还就是于丹所想表达的好处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好处吧!
《论语》读书笔记7
君子自古就是被赞颂的对象,他们主忠信,性如菊,居于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洁。一本《论语》读毕,我对君子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将食、住视为身外之物,即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对待他人,以温、良、恭、俭、让为主,亲和待人。服事君主,信实无欺,做事周而不比。贫而乐,富而好礼,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这大概是君子的心性品格、对国家的热忱之心吧。古有陶潜范仲淹,今有鲁迅李大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待敌人横眉冷对,掀起复兴的革命。对待民众俯首成牛,挽起希望的狂澜。若君子有所求,必然是为了大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十分看中的,不因利益而迷失,不为重金而屈服,讷于言,敏于行。巧言令色足恭,为君子所恶。匿怨而友其人,亦为君子所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爱憎分明者,岂不为君子,人而为仁者,岂非君子耶?仁德为君子的`必需品,也是君子的天性: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为仁的代名词,德是君子的昵称。与之交往,不必饕餮盛宴,只需粗茶淡饭。与之情谊,并不浓如烈酒,只似淡水清汤。君子如天上北辰,众星愿共之。
儒家智慧诠释君子之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这样才能成仁,成德,成君子。
《论语》读书笔记8
坐在桌前,写《论语十则》读后感。拿着《论语》摇晃了半天,也感不出个头绪来。恍惚中似乎看见一缕魂儿头过纸背,飘荡在春秋战国和两三千年后的今天。
想当年,孔老人家为做官周游列国,历尽颠簸,费劲口舌。不只是相貌不够酷,还是不太会做秀,反正最后没戏,只得回到老家教书。为了多挣几个钱,收了三千弟子,只是混个温饱,最后也没发财。就得了几束肉干,几片干鱼,很失败的样子。
说他是办学的祖宗,有可能的。听说以前的`私塾都挂他的画像。现在私立学校是不挂他老人家的像了,不过收费比起祖宗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说他书教的好,似乎有点儿勉强。据观察,他就的教学宗旨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由,会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不懂?自己去想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在路上大伙儿互相讨论学习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凭兴趣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吧。
学的怎么样,全靠一个“悟”字。悟好了,是老人家的功劳;悟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反正已经收到了肉干,鱼片,“我是老师我怕谁?”
后来要不是几个学生有出息,哭着喊着又是叩头又是膜拜的,他老人家才不会成为千古圣人。嘿嘿,不信啊?你说他书教的好,让他拿特级教师证出来看看!
教书不怎么样吧,说话也没什么水平。
那天不只怎么的跑到河边上憋了好半天,总算说了句有意思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弟子们历尽记录下来大呼高明。其实就在他不远处有一位老农也在说;“不抓紧点种上,秋后就得饿肚子了。”
从战国回来,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写到作文本上,那不是找死吗?还是按照“四勿”原则,端端正正的写上:要抓紧分分秒秒时间,刻苦努力,向孔子学习。
学什么?……忘了。
《论语》读书笔记9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
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论语》读书笔记10
看因讲《论语》所体现出知性气质而被众人所熟知的于丹女士的专访,她这样描述孔子: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专访在笑声中结束,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困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换言之,孔子及《论语》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五色在现实中的意义重点在于作为诱惑出现。眼睛作为对外界认知的一个通道,似乎更易被现实所乱,从而蒙蔽内心。色彩是斑斓无常的,正如每一种诱惑与欲望,而能够抵之御之的唯一办法即是强大、坚定自己的内心。
而温度,正是内心的'良药。
《论语》教与人天地和谐共处之道为先,其意很是明确:一个人可以闭世隐居(而这点确实由许多人难以揣测的社会因素造成),但他必须活在世上——意味必须先学会与自然相处,儒家所讲的类似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便在此有所体现。而第二要务即为心灵之道,我觉得这足以体现孔子这个圣贤对人生把握太到位了,只要心灵足够强壮,那么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在人生的风口浪尖上依然神定气平;同样,是要给心灵找到正确的归途,那么仁、义、礼、智、信自然成为其准则,黑白清浊也就自然分明。国外的情诗中总说:WE 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 LOVE。虽然情感亦属错综复杂,充斥人性境遇的,但一个“足够强壮”也与孔夫子所倡的心灵之道不谋而合。
明白这两点后,理想、交友、人生都已不是问题。“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主要的路径已确定,自然就难堕迷途。我们确实能从《论语》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他拥有一个常人应有的率性,也拥有一个圣哲的豁朗与通彻;也会对天发誓,也会“知天命”而慨叹。——这就是孔子所提的人生,严格要求心灵,放松生活状态。
在现代社会纷杂之中,人生需要一个自己心灵的乐土,而《论语》的意义在于“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照耀下踏上归途。”
《论语》读书笔记11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就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明白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就是为了自我,这难道不就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持续愉快的情绪,做任何事就能够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就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三个人一齐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必须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就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我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我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就应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就应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应要假若发现了自我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务必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就应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读书笔记_论语读书笔记范文06-07
《论语》读书笔记02-21
论语读书笔记06-15
论语读书笔记08-03
论语读书笔记06-22
论语优秀读书笔记08-18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03-27
论语学而读书笔记04-26
论语读书笔记12篇03-10
论语读书笔记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