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白鹿原读书笔记(精选2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鹿原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
读完感觉这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近代史。白鹿原上,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统治势力的更替,农村社会由治到乱的一个过程。本来在旧封建的儒家礼教的统治下,一切似乎井然有序,但在一切太平的表相下又潜藏着各种矛盾冲突。田小娥作为妾(中华文化独有的家庭身份)倍受来自家庭的歧视和大老婆(妻)的欺辱。黑娃虽然作为忠实的长工鹿三的儿子得到东家的特殊照顾,可以和东家的'儿子孝文孝武等一起去家族祠堂里读书等,但他体会到的却是各种生而不平等,东家孩子眼里很平常的零食冰糖,在他却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力享用之物。
人在欲望和道德之间苦苦挣扎,如果守住了道德或者不被人发现突破了道德底线的行径,你就是正人或君子。否则你就是千夫所指,甚或有性命之忧。这种严苛的生活、劳动准则,造就了中国绵延几千年文明的成果。中国人从出生就处在克服种种欲望的人生修炼之路上了,"存天理,灭人欲",正是中华文化的精要。
在这种近乎严苛的修炼人生,构成了中国人的信仰和终极追求,不显山不露水,似乎与宗教无关,实际上中国人自觉地采用了揉合了佛道种种宗教与儒家生活哲学后的宋明理学,从求神佛不如求诸于内的改变,使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获得了从宗教束缚中的解放,走向了以生活规则为主要內容的自我约束一一一自我信仰的道路。在这条路上,社会眼光之下而不是神佛的审视,人们是充满着希望,克服着生理上心理上种种痛苦的折磨走完人生的。这就是《白鹿原》里的故事。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2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而在读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话的贴切,黄土塬上的一段历史,借这部小说充分展现。
起篇的情节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诞的,配角冷先生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男一号白嘉轩借连娶七房女人的壮举、关键人物朱先生借游学南方的奇趣经历、故事主场景白鹿原借有关白鹿的神妙传说闪亮登场,抓人,一下子将我拉进小说。
接着,作者着力描绘的便是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庭的`纷争、家族的争斗、改朝换代的动荡一一上演,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晰,看这一段,我感觉是在观赏一幅渐渐展开的塬上风情画卷,但,作者的用意绝非如此简单,在一个个故事的推进中,他已经将小说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观进行了自然的划分,同样出生在那片黄土塬上的人们,开始渐行渐远。
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民国建立、国共合作、合作破裂、两党相争、抗日卫国、解放、文革,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将小说情节逐级推向高潮,故事的重点似乎也从老一代逐渐转移到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们或国或共、或由共变国、或由国变共、甚至由土匪变国又变共,起伏跌宕,好不热闹,其间有情爱、有亲情、有义气、有传奇、有历险、有机缘、有命运,有的东西太多,太重,重的让我渐渐觉得托不动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这些走出黄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发达、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轩老了独眼了、鹿子霖疯了死掉了,大剧落幕,戛然。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3
白家秉承着祖上的醇厚祖德,一代代把勤劳和仁义、忍让、传承,直至白嘉轩这一代都未曾改变丝毫。而同样作为白鹿村殷实之家的鹿家却与白家有着截然不一样的祖训,鹿家争强好胜、精通世事,世世代代都在为仕途发奋,渴望跻身社会上流。当这两家聚集在一齐时难免会产生冲突,于是,白鹿两家的恩怨纷争成为了贯穿全篇的主线。鹿子霖是与白嘉轩同辈的鹿家后人,他以其出色的领导和组织潜质在白鹿原上谋得乡约一职,与上层阶级关联颇好。
他顺应时代潮流,替“当朝者”卖命,身如浮萍,缺乏自己的原则,最终被潮流所淹没,下场惨淡。他贪恋女色,与原上许多具有美貌的女子有染,又卑劣的让自己的亲生骨肉认自己做干爹,在黑娃投奔革命之后他又对黑娃的“不干不净”的美貌媳妇小娥下手,连哄带骗使她满足他豺狼般的.性要求。见事情有暴露迹象,他使出阴谋,让小娥勾引时任族长的白嘉轩之子白孝文,让其自毁名誉,最终与白家决裂,与小娥醉生梦死,直至耗掉了白嘉轩分家分给他的一切,上街乞讨……好在此时鹿子霖良心发现,给了他一份职务,从此他才重新做人,最终凭着他自身在祖上秉承的顽强品格和学识飞黄腾达。
与父亲鹿子霖相比,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则明显多了几分豪气与仁义,尽管兆鹏最后去向不明,但是他的一生却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灵灵的感情也饱含了深情与厚意,感人至深。兆海虽然死在剿共的战场上,但那也是将命在身,不得已而为之,他为国为家与日本鬼子血战的英雄豪气,以及他对灵灵的一片痴情都是他的父亲鹿子霖所不能比的。白鹿两家的恩怨和纷争最后以白家获胜收场。而这其中的辛酸和涕泪就融成了这部小说的养料,使小说变得丰满,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而真正伟大的东西往往能够涤荡人的心魂,充实人的心灵。它能够给人内心一份安稳与宁静,以一份超然的历史观和豁达认真的生命观来思考和看待我们人生。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4
白鹿原,觉得应该是因为有祥瑞之物“白鹿”而得名,先后看过路瑶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对于陕西作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觉得他们的作品更容易产生共鸣,许是都为陕西人的缘故。白鹿原刚开始一直没看进去,语言相对路遥的作品来说有些粗俗露骨吧,一直很难接受,不过到后面应该是看进去了,也能接受了。
最让我触动的是白嘉轩,刚开始看到这个人物,六娶六丧,莫名想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老爷,封建社会中的大老爷。可是后面的一切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始终如一,坚持白家的立身纲纪,家教严,在那样一个社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实属不易,被黑娃打断腰,孝文道德败坏,损失家风,真的是命苦啊!接二连三的打击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仁义道德,在黑娃两次入狱都积极去营救,坏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变好的,他给予犯错的人一定的宽容,以德报怨,这也许是一个正面人物的标配,但过去也许就有这种人,正直,坚持自己的原则。
另外就是鹿兆谦的`改变,闯荡半生,混帐半生,糊涂半生,最后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认祖归宗,回归信仰。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黑娃。别人是先趸下学问再出去闯世事,黑娃是闯过了世事才来求学问;别人趸下学问为发财为升官,黑娃才是真个求学问为修身为做人的。这也许就是求学的最高境界吧,修身养性,可是现在很难做到了。
小时候看剧到长大看书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想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其实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做出的行为都是当下环境自己的一个最原始f的冲动,道德观,价值观不同行为不同而已。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5
此书《白鹿原》已经是93年买的了,当时正等候在伊势丹工作的发小下班,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书店买下。后来被张菊偶尔看见,称此书她心宜已久,呵呵,我也忘了当时有没有借给张菊看过。
那时初阅,并未写下任何读后感想。近时听闻将拍成电视,再次拾来重温,真谓之好书。
正直、高风的白嘉轩,教子有方。将祖辈流传下来的一则故事,作为代代相传勤勉、亲切、认真地处世态度。
鹿子霖:祖上以行乞为生。终于有了一位能忍气吞声的人物,成了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厨,闻名威震京都。可是他并没有忘记那个曾经让他百受屈辱的炉头,雇了五个乞丐对他进行了更加残忍的报复。这就是鹿家传授下来的贬意精神。
朱先生:白嘉轩的姐夫,当地知名学者。曾一度怀着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冲去战场,行程刚开始却被告之自己的学生是因为内讧而死。一夜白头,从此再不晨诵,“读书无用”也!
黑娃是个特曲折的人物,少时缺少耐性,又因为强烈的自卑感走了那么一段弯路。书的作者认为是坏女人(田小蛾)害了一个好男人(之后又用一个好女人来证明这一点)。年过而立,突然醒悟重拾学涯,被朱先生收受为关门弟子、最喜爱的学生。这个人物有很多面可表现,呵呵。
我最佩服的女性是白嘉轩的妻子,整书对她的细节描述屈指可数。重点就是那段她得了瘟疫后淡定心态和表现描写。让我由衷的佩服。她直至自己失明前,缝完了自己的入殓衣。望着从未伺候过自己的丈夫,因为她的离开从此将自己收拾一日三餐,她只是用沉默代替哭泣。
娱乐新闻说已经挑选好女主角“田小蛾”的人选,不知那位能否演活这个“妖孽”。
重温旧梦,其味甚甘!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6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以前,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直到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才觉得果真如此。每一个民族的故事都是一部史书;而一个家庭的变迁,往往也就是这个民族发展史的小小缩影。
《白鹿原》是一部内容丰富、扎实而且有着历史深度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白、鹿两家的矛盾为线索,反映了从国民革命到解放初期关中平原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其中的`主要人物虽然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但是作者通过形象的艺术塑造和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历史观和革命观。
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丰满,很具典型性。作者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与展示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加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揭示了传统文化中某些落后思想的弊端,如“窝里斗”等;同时也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严厉地抨击,起到了唤醒读者树立民族危机感的警示作用。
初读《白鹿原》时,每当碰到那些描写人们封建迷信行为和事件的语句时,我会觉得好笑。可对于他们的愚昧,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笑不出来。然而主人公白嘉轩的仁义之心,又会让我感到一丝安慰……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时下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在我们中华民族灿若群星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也有需要我们摈弃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将中华文明的精华发扬光大。
在小说语言风格上,陈忠实对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方言进行了独特地运用。这对长期生活在关中平原上的人们来说,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其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部《白鹿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品和学习的东西,其中的道理也说不尽道不完。然而,岁月的风尘不仅不会使其减色,反而会更加光彩夺目。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7
静静地合上棕褐色封皮的《白鹿原》,我深吸了一口气,微闭着眼睛,用命运绣下的民族秘史似乎就在我眼前。
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带有乡土气息的一个个人物,陈忠实老先生用心血将他们写活了!仁义大度的白嘉轩,斥退二十万清军的朱先生,恩怨分明的仆人鹿三,甚至那损人不利己的鹿子霖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其实,《白鹿原》描绘的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所经长达半个世纪的现实主义画卷之中隐藏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历史不可能时刻都产生喜剧,总会有人被时间埋没。《白鹿原》中这一点可以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没有人是绝对正义的,七情六欲不停地打击着书中之人的防线。“义主”白嘉轩也有使用毒计的时候,田小娥,鹿子霖,黑娃亦在善与恶之间徘徊,他们只是为了要活下来。就如同宗城评到“你很难对书中人物进行道德审判,或者圈定他们坚持何种信仰,保持何种立场,活着可能就是他们的'立场。”在那个混沌之中的时代,旧秩序早已残破不堪,而新秩序也没有建设的时期,换作是我,我也会为自己而活!陈忠实先生通过他的文字让我体会到了本是虚构的小说竟是如此真实!
《白鹿原》给我了不少启示,鹿兆海因与白灵革命道路不同而分开,他的英勇抗日、浴血杀敌,竭力完成了老师给予他的任务,他也拥有野心,渴望权利,人何尝不是分部去看的,这正是《白鹿原》教会我的—看待人与物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同时,《白鹿原》给我了前进的动力,生命之中会有许多困难与挫折,但是坚持着,努力着,就会战胜一切,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孩提之时说,我如何如何却不是你如何如何。因为人在当初总会以自己为中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得不融入社会这个巨大熔炉中,福祸被命运拨弄,而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白鹿原》将与我相伴一生,令我克制自己的欲望,使我尽力了解人的本性。我要活出自我,为自己而活!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8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而在读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话的贴切,黄土塬上的一段历史,借这部小说充分展现。
起篇的情节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诞的,配角冷先生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男一号白嘉轩借连娶七房女生的壮举、关键人物朱先生借游学南方的奇趣经历、故事主场景白鹿原借有关白鹿的神妙传说闪亮登场,抓人,一下子将我拉进小说。
之后,作者着力描绘的便是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庭的纷争、家族的`争斗、改朝换代的动荡一一上演,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晰,看这一段,我感觉是在观赏一幅渐渐展开的塬上风情画卷,但,作者的用意绝非如此简单,在一个个故事的推进中,他已经将小说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观进行了自然的划分,同样出生在那片黄土塬上的人们,开始渐行渐远。
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民国建立、国共合作、合作破裂、两党相争、抗日卫国、解放、文革,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将小说情节逐级推向高潮,故事的重点似乎也从老一代逐渐转移到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们或国或共、或由共变国、或由国变共、甚至由土匪变国又变共,起伏跌宕,好不热闹,其间有情爱、有亲情、有义气、有传奇、有历险、有机缘、有命运,有的东西太多,太重,重的让我渐渐觉得托不动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这些走出黄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一样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发达、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轩老了独眼了、鹿子霖疯了死掉了,大剧落幕,戛然。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9
故事之所以生动感人,自认为是因为作者深刻而不失客观的绘制了一个典型中国农村变迁史,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农民故事。也不晓得随时间流逝,还有多少人可以领悟那段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曾经走过的岁月,那些生活,那些平凡的往事,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些与命运的抗争?在这片神奇的白鹿原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被历史湮没的芸芸众生,一段段欢愉与苦涩,幸福相伴苦难而生。一生有多少悲愤?欢爱总是太短。
岁月如梭,寻觅往往不及。生活从来就是一部斗争史,与人斗,与族人斗,与社会斗,与自己斗…忙忙碌碌,一生不消停。怎耐世事变迁,朝代交替,风卷残云,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生离死别,多少醉生梦死?苍天不遂人愿,大地白雪皑皑。多少人,其实只是默默承受着生活给予的一切,没有怨气,没有反叛,直至生命的终结。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出闹剧,你刚下台他又上场,折腾不已。爱恨情仇,恩怨纠葛,终将归于尘土。生命的代价难道就是为了证明那并不高远的誓词?这世上,千年不变的是人性。人之初,性本恶。社会运动只会让人愈发变得狡诈与险恶!春去秋来,原上的麦子熟了又割了,县里的'事情一茬又一茬,看世事如烟,身处其中,到最后,一切却又仿佛与己无关,或者说于己已经没有了意义。回忆当年在校园读此书时,隐隐感觉到的更多是原上的传奇与生不逢时的悲情运势。
而此时,我却在想,这尘世间的苍凉与人生的无奈又岂是今日我等所能一笑而过的?放下,做当前所能做的一切事吧!一生不变的高贵就是心中永远有爱!承受自己所不能的承受,直至我们的身体归于尘土。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0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这本书刚刚读完,结束后,最大的感觉是不舍和遗憾。不舍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结束。那遗憾的就是结局太过悲怆,读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涌上心头。
陈忠实,三个大字印在书脊上。他的书我是第一次读,全书很长,并不是因为文章冗繁,而是因为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及其富有真实性、戏剧性。全书人物很多,并不能直接说出谁是主人公,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里。全书笔触很犀利,凡是读过一遍的人,都会认为里面有的情节是露骨的,描写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许正如陈老的文字一般无二。全书从头至尾都散发着一种凄惨的感觉,看了之后,不免心情低落,以至于我每天都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让人身临其境,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
除此,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喜欢“巧夺风水地”的算计和得意;我喜欢“交农事件”的豪迈与畅快。我厌恶“亲翁杀媳”中的封建残余未清除;我厌恶“饥馑爆发”时的伐神取水。封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多么会剥蚀人心!爱与恨的交织,信仰与亲情的纠缠,世风日下,肮脏的世道,使多少人坠入无底深渊。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具体介绍故事。本书所讲述的是陕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镇里所发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两个姓氏的家族,这也是全书的.核心,写的,便是白鹿两家上下三代的争斗。多少年过去了,白鹿原上王旗变幻,翻云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战争中颤栗。
全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至建国初期的故事。一系列历史线索就此展开,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另一个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立意高远,什么叫做深明大义,什么叫做家国天下,什么叫做父母兄弟,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白鹿原》。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1
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看到有的篇章时,我脑海中隐约会闪出平凡的世界里的内容。书里语言简单朴实,人物鲜活生动,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类人,有时是某一状态或某一环境下的自己。我一直在思考,现在的我是书中的谁,我的一生会对应着谁的人生,我会有怎样的结局……
看长篇小说看到最后,我总会很急躁,很想快点终结阅读这本书的进程。读到后头,书前头的许多内容我其实已经不太记得,只是把书里主要的冲突化为图片和情景剧储存在记忆深处。
白灵是迷人的,她是兆海心中永远的女神和心灵深处的支柱,然而一切仿佛是注定的,年少时他们信仰相反,成熟后他们交换了信仰,仍是相反,大概这就是生活有趣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以为现在的这个人就是未来相濡以沫的人,你付出全部心血,甚至遍体鳞伤,最后现实生活告诉你,你俩不适合彼此,有意思。
田小娥的命运,牵扯着鹿三、鹿兆谦、鹿子霖的命运;仙草和白赵氏临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白孝文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大声唾骂、很不能用世上最残酷的刑罚处死的人;鹿兆鹏胆大聪敏,有谋略有才干,他真正算得上是鹿家门里的'状元,白灵看上他,眼光真好。
朱先生,白嘉轩,冷先生,真正的老一辈,但各有各自老的方向。
朱白氏大概是那个年代女性的代表人物,她的典型事例是为丈夫朱先生剃头和举行葬礼的所作所为,意想不到的冷静和大局观。朱先生观目识人,真牛!
纵观如今的生活,离书中的环境和情形相距甚远,可书中人物却跟从未与世界脱节似的,那么清晰鲜活,好像某个邻居、某个同事、某个家人甚至某个自己。
人哪……人哪……太难逃离世界……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2
看过陈忠实的《白鹿原》后,小说中的人物一直在脑海里轮番登场,让人琢磨回味。
这部小说没有前言,也没有后序,阅读之前我找不到任何文字做阅读的指引。书的题记就是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小说看似是白,鹿两个家族从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夕尽半个世纪的矛盾纠葛,但感觉它不仅仅写两个家族,而是有很多隐喻和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判断。
小说的题目有多重含义。既是地名;也是白,鹿两大家族姓氏的浓缩;同时还隐含了一个精灵般的美丽传说。
小说人物众多,以白鹿两家为支点,架起了一个密网般看似错综复杂却又不混乱的人物框架。感觉作者在人物设计方面花费了不少心血,这加强了小说的完整性,也使小说显得更加丰满而又更具历史感。但是由于人物过于众多,所以感觉对很多人物刻画并不深刻饱满,即便对最主要人物白嘉轩的刻画也是如此。
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两大家族及关联家族在风云突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展开。感觉小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做引子,而是把众多人物用众多事件错综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又不时加杂进一些思考和隐喻。可以说正是这些高于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读者持续阅读下去。
小说虽然以作者最熟悉的陕西农村为背景,但在语言上并没有刻意追求方言的`痕迹。语言的表达自然生动,完全为人物服务。小说里对陕西农村自然风光的描述惜墨如金,或许也影射出作者更多感悟于农村生活的寒苦而非浪漫。这部小说几乎没有丝毫浪漫情怀的痕迹,即便有,也仅仅局限于男女的欢愉之中。
作者不时赋予白嘉轩哲人式的思考与内醒,虽然笔墨不多,但从未间断,最终表达了人物更深一步的思想内涵和小说影射的哲理。作者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断地丰满这个人物:作者先赋予白嘉轩笔直的腰干,最后又让他终日在夸张的大罗锅状态下生活。赋予他冷静锋利的眼眉,又最终让他失去锐利的所在。这些反衬颇具独到之处,感觉作者无比偏爱这个角色。相信作者通过白嘉轩也同时表露了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反观。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3
白鹿村的两个浪子,白孝文和鹿兆谦都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原上,他们跪倒在祠堂,跪在祖宗灵位面前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白孝文是在向别人展示这回头浪子如今的荣光与风采,黑娃则是洗心革面学为好人。
总有人觉得自由是绝对的,就像白孝文一样,他踏入小娥窑洞的那一刻,他放下脸面的那一刻也许才感受到摆脱宗法礼教束缚的畅快。他和小娥沉浸在窑洞里抽鸦片恣意快活的时候何等逍遥自在,却早已忘记了家中快要饿死的妻子和孩子。最终,他的妻子是被他打死的、气死的还是饿死的作者没有给出定论,但一个人活成这个样子真的还能被称之为人吗?多年之后,他衣锦还乡,对第二任妻子说的却是“人一定要活着,活着才能开始新的辉煌历程。”他可能从未觉得自己当初做错了,更有甚者,他可能还感谢自己当初能够“不要脸”,感谢给他下套的鹿子霖“指给他一条活路。”人活至此,确以迷失,利欲熏心,权位蒙蔽双眼,才是真正的失去了为人的洒脱、畅快和自由。
“白鹿村”的李寡妇一田两卖,触怒了白、鹿两家,白嘉轩和鹿子霖甚至为此在公开场合大打出手。朱先生给白嘉轩写了一封信,“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人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白嘉轩和鹿子霖拱手致歉,都没有要李寡妇的地,还周济了她粮食和银元帮她躲过难关。从此,二人的美名不仅在村里传开了,还传到了滋水县令的耳朵里,县令大为感动,批了“仁义白鹿村”之名。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初读这句话的时候不能体会其中深意,读到《白鹿原》仁义白鹿村这一部分的时候恍然大悟。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无情,不会怜悯世间万物,任由万物在其间自生自灭,不插手不干预,顺其自然,因而天长地久。而万物生长毁灭亦有因果和自身发展的规律、规矩和底线,这就是所谓的“道或仁义。”这是植根于人心底的东西,是一种发乎人性自然符合大道的东西,你不必刻意的将他提出来,因为他是人生而为人必须坚守的准绳,脱离了这条大道,背离了基本底线那就只是生得人的肉身而不具备人的内核。而白、鹿两家的当家人,之所以能够服众,能够为白鹿村赢得“仁义”的美名,正是因为他们的宽容大度,他们牢牢坚守本分和底线。(虽然鹿子霖只是在表面上坚守仁义礼信,但至少在李寡妇的事情上,他的'处理是让人信服的。)
然而,当你刻意去宣扬“仁德道义”的时候,说明植根于人心底的底线已经废弛,说明人们已经不再把仁义当做本身应具备的品质、应坚守的底线和准则。
孝文和小娥的事东窗事发,白嘉轩坚持按照族规惩戒,惹恼了母亲和妻子,他却说,“没有立家立身的纲纪,毁掉的是整个白家!”
不论是《乡约》、《家训》还是《纲纪》,都是一个最小的社会组织的基本行为规范,这种规范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印证实践,是祖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条文中间确实有很多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但劝人向善的核心内涵却是可取的。《白鹿原》之于我,之所以能触底内心,是因为在书中找到了知音,得到了答案。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做个好人,抛开了功利的追逐人生还剩下什么?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这或许是一本适合你的好书。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4
看完整本书才惊异的发现竟然只用了两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本皇皇巨著,真可谓囫囵吞枣了。似乎是憋了一肚子的话,真要落在纸上却又千头万绪没个所以然。满脑子都是白鹿两家的爱恨情仇,交织着拉扯着搅拌着逐渐成了一锅粘稠的浆糊。在一片混沌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却慢慢的鲜活灵动起来。朱先生,这个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无疑是最丰满也最具份量,他学富五车,公正廉明,谦和方正,一生光明磊落,正应了那句挽词“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朱先生无疑就是文中一再出现的白鹿的化身,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白嘉轩则是中国农民的代表,勤劳忠厚仁义,是宗族制度的积极守护者,恪守着耕读传家的古训,用质朴到近乎本能的农民智慧完美的解决了一桩又一桩危机,驱逐黑娃和孝文而后又在浪子回头后重新接纳他们,也说明了他并非刻板而不知变通,这显然是个可爱的值得敬重的人,因为行得端所以站得直,即便他被黑娃打折了腰,他的'形象依然挺拔夺目。
关于小娥我想作者一定是报以深深的同情,以至于后来要借助鹿三的嘴对乡民的残酷、对宗族制度的阴暗一面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加以鞭挞。我很奇怪在鹿三附体这一过程中小娥为什么没有揭穿鹿子霖的丑恶嘴脸,也许在小娥业已干涸的心中,哪怕是一丝微不足道的关心与温存也如同雨露甘霖一般珍贵。
所有人物中最让我痛恨的是白孝文,这样一个伪君子和墙头草,却在革命成功后当上了滋水县长,这一隐喻式的结局是不是在提醒着我们,如今的社会依然是小人当道忠良蒙冤。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5
这本书最初知道是因为文学史老师,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部民族发展史。但看完才知道初时的了解不算了解,只是一个视角。以前没看小说,听老师讲解大致的情节,以为白嘉轩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长,情理不通,愚昧无知,这样的一个认知让我一直对这类书提不起任何兴趣。我总觉得这些书讲述了一个年代的悲惨史,虽然没法经历,但我很同情,身在国之危难之时,真的不是一句我敢死就能做到的事情。通过小说我了解到白嘉轩不仅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也是一个爱己爱人的好族长,至少多年以来他凭良心从未做亏心事,这点让人很佩服。
但我想即使如此亏待白孝文他不能脱,白孝文落魄时我非常同情他,也很无奈白嘉轩的冷漠。田小娥的六棱塔我认同白嘉轩的`作为,这是一个敢于用命同民众做斗争的族长,逆流而上,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最后我想说,我最爱的一个人物是鹿兆海,他勇于奉献,忠于爱情,是个好男儿。白灵和鹿兆鹏的结合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事情,一切羞耻在他们眼中不知道成了什么!或许有人觉得我应该宽容,毕竟信仰不同,但我很不懂,在我看来白灵着实狠心了吧。鹿兆海那样好,当然立场不同,也不能说个清楚了。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6
在学堂学了三五天后,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念书对黑娃来说变成了一件活受罪的事情。黑娃、孝文和兆鹏犯了错误,被各自的父亲打了,鹿三不想再让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去上学,白嘉轩却说,要让孩子上学,要知书才能达理。
然而那时候,黑娃并不明白“学”是为了什么,学堂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冰糖的美好滋味,以至于当了土匪之后立即实践了“挣钱先买一口袋冰糖”的狂言。于他而言,读书识字远没有满足口体耳目的愉悦来的痛快。抢冰糖,娶小娥,打断白嘉轩“挺得太直”的腰,毁掉乡约碑石,满足了自己的欲望,经历了诸多世事变化,黑娃才明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对第二任妻子说,“我想从今日开始念书。”
朱先生问黑娃,读书是为了什么?黑娃说,“学为好人,我想做个好人”。连朱先生都感叹,他教过那么多学生,真正参透学之真谛的竟然是一个土匪。
然而,迷途知返却已寻不到归途,回头望岸却已辨不清方向。黑娃的下场是悲惨的,他的人生从参悟“学为好人”这个道理的时候才走上正途,可最终却落了个含冤而终的下场。
关于作者安排黑娃悲剧收场的意图我想了很久,在看到中段的时候,确实好希望作者赶紧了结这个不明事理的臭小子,几次觉得小娥带来的所有祸端都是发起于他,不分好赖,莽撞行事,这样的人活着就是祸害。可读到他把自己绑在炮筒上戒除“土”瘾的时候,又觉得他经历的这一切把他历练成了真汉子,再读到他跪在祠堂,看着被自己毁掉的.碑石羞愧难当,真正悔过自新的时候,又原谅了他曾经犯下的所有罪过。黑娃真实的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熟人,他经历过很多诱惑,也做过很多选择,从懵懂无知到追求欲望、满足欲望再到回归初心求得心安做个好人,这是一条完整的人生轨迹。他已走完这完整的一生,拥有了一个“精神上”完满的终点,而且他的死让读者心痛惋惜,对他的印象也更加深切,这可能就是他在故事里死了,却活在了读者心里的状态吧。
朋友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曾不知如何作答,写到这里,似乎得到了答案,我们出生之时,心中没有好坏、善恶、利弊这些概念,然后,我们接受教化,这教化包括书本上的圣贤之说,科学知识,也包括历经世间万物的变化和我们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见,知书而后达理。这“理”是什么?是明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分得出美丑辨得明是非,是无论登多高走多远都守得住心中的底线和准绳,是在闭眼之前能说一句,“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7
读《白鹿原》,是因为之前看过几集电视剧,剧中的人一个个端着老碗蹲在地上大口吃面的情景过目不忘。兴许是因为我自己是陕西人的缘故,一看到那个场景,就忍不住想起家乡的面来,筋道十足的面条拌上红油辣椒,冒着热气一入口,甭提有多惬意了!
我总觉得看电视不如看书来的过瘾,因为文字所描述的很多细节、人物心理活动是电视难以呈现的,索性撂了电视来看书。说实话,若非陕西人,书里的很多话是理解不了的,因为那都是当地实实在在的方言、土话,好在我基本都能看懂,所以读得津津有味。
《白鹿原》的故事,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是白、鹿两家的恩怨冲突不断升级的根源所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太多的不可思议,每个人物或卑劣、或善良的人性展露无遗。尽管书中有的情节描写不太符合常理,尽管有的措辞用语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但似乎并没有影响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只要一拿起书,自己也仿佛进入了那个不同寻常的圈子,伴着每个人物的悲欢离合,心潮随之起伏不定。心里也在默默地想,在距离家乡并不遥远的地方,在那片土地上,原来发生过那么多不为后人所知的故事。其实,通篇读下来我最佩服的人只有两个:白嘉轩和朱先生,一个是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的君子,一个是洞察世事、渊博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教书先生。在那个年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因为有他们执着不息的追求,才有了白鹿原上精彩的一切。然而对于白嘉轩,固然有值得尊崇的一面,却也不是最完美的,故事中的他作为族长,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下立碑刻训,正己育人,足以显示他的智慧,但透过故事看历史,却发现这样一位人物,其实骨子里仍然存有很多封建残余的东西,根深蒂固、不可改变,这也真正应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古话。相比而言,朱先生倒更令人敬佩,尤其是他力克诸多困难坚持编写县志的壮举,在白鹿原上留下了经久不息的佳话,也使得后人能够沿着这条轨迹追寻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垂暮之年的朱先生,早已料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且提前做好了各种安排,冥冥之中似有仙人指点,又或是自己早已成仙,要求家人坚从遗嘱,丧事简办,不追悼、不告别,却反而引来众多相邻无限怀念,悲痛之中尽是一片溢美之词,就连白嘉轩也含泪长叹:“白鹿原上从此再无这样的先生......”《白鹿原》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把每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准确展现出来,刻画得入脑入心,直戳心底。
书看完了,心还沉浸在故事中。虽然只是小说,有虚有实,但我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之所以能让后人品读,是因为它有值得品鉴之处,它之所以能给后人于启迪,是因为它凝结了人性的真实,延续了历史的足迹。踏着这个足迹,我们可以把白鹿原或者很多个类似于白鹿原的精神和文化一路传承下去,让那些尘封的历史成为我们以古鉴今的明镜,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谱写更加精彩的故事。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8
《白鹿原》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个人认为,我等平庸之辈是无法给予评价的,仅仅只能谈谈个人观后感,无关其他好坏。
从两个方面讲,一方面从文学功底来看,陈忠实先生对小说里每个人物形象的设定,及刻画是有他独特的风格的。在没看电视剧之前,看他的描写几乎可以在脑子里脑补出一个人的基本模样,后来电视剧出来后,几个主要演员的精彩演绎让小说里的人物更加鲜活起来。
另一方面从故事的意义来看,小说整个围绕的白鹿原以及原上的人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以白家为代表的中国典型的大众,注重家庭,为生计奔波,实在无路时铤而走险,而在关键事情上有自己坚持一生的价值观和信仰。白嘉轩并不是完美的人,他俗气的时候很接地气,大义的时候腰板硬得可以。以鹿家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大众,看重家庭,尊重孩子,嫉妒同辈中比自己讨喜的人,耍点小动作,使点坏心,为保命出卖别人,会因为自己害了人小窃喜,过后而又忐忑不眠,但他也不会坏的无恶不作,他会知道别人的好,内心深处的人性,会让他在关键时候和原上的人一条心。而原上其他的人,给我们看到的便是那个时代产生的下人性喜恶的特性。书中最后黑娃的想学好,就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漫漫长夜,我们可能都有过错。不管是为势所迫,还是无心之过,亦或是有意为之,只要你心里抱有想好的念头,什么时候都不晚。
陈忠实先生用一个白鹿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好,但也不太坏。真正的君子,如朱先生,一生圣贤的人还是有的。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19
每个与生活抗争的人都是原上的白鹿精灵。人物形象丰满独特,白鹿两家复杂纠缠的恩仇爱恨写活了乡土百姓的社会生活。白鹿原上的每个人都可称为白鹿原上的史诗。不论是熬活的长工还是受服侍的主家,不论是潦倒落魄的浪荡子还是威风凛凛的官长,不论是祖辈还是晚辈,不论是穷酸书生还是暴戾土匪,不论是爱国保家的烈士还是狐假虎威的伪官。太多太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涌动着浑实烈性的血液,带着西北陕地汉子特有的味道。无法对任何一个角色心生厌恶,倘若我们自己割离自己的生活站在局外人的视角去看现今的生活,并不见得高尚磊落,那么,也会理解白鹿原每个人的性格,同时也会对我们自己的.命运结局抱有悲悯。
家国天下。个人、家庭总被时代裹挟,起起落落,生生死死,而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小人物又一定是在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变革的统一。(追风筝的人亦是)
只读了一遍感觉不够却又不想再重复这故事,想写些却又觉措辞浅薄言语片面,尤其是与这本书的厚重相比,更觉自己浅陋,仅暂留下这些杂乱文字。
白鹿原读书笔记 篇20
正月忘了初几的某个晚上,跟几个同学吃完饭准备去k的路上不知为啥聊起了《白鹿原》这本书,老王说他读过七遍,老郎说他刚读过,我说我读过也忘干了,瞬间便有了重读的欲望。
又花了30个小时读完它,值。
半个世纪的风雨,一个小村庄的沧桑巨变。人性的卑劣,在巨变的历史环境下最深刻的写照。
陈老对性的描述,还原了它最本来的面目,无关于污秽和邪恶,不止于性,又高于性,是对那个时代最无奈的控诉。
黑娃没想到会死在兄弟孝文手里;兆海死在内战的红军手里;白灵死在自己的同志的手里;兆鹏最后生死未卜;鹿子霖疯了,最后冻死在田间地头;冷秋月被丈夫逼疯又被自己的父亲毒死;田小娥被自己的公公杀死;孝义媳妇被强制借种育儿却又被鄙视;满肚子蝇营狗苟背信弃义的孝文最后混成了县长……
很多事情真的不忍细想。超现实的写法,让人唏嘘。
《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罗万象意蕴深长,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微观的小人物的命运;既描写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又展现了在艰辛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正如《白鹿原》卷首巴尔扎克说的那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让人读完回味无穷。
【白鹿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白鹿原读书心得04-21
《白鹿原》读后感04-07
白鹿原读后感05-01
《白鹿原》读后感15篇04-22
经典读书笔记03-11
《左传》读书笔记03-01
《父》读书笔记03-03
《伤逝》读书笔记11-21
《挑山工》读书笔记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