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读书心得

时间:2024-02-07 07:01:40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学》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

  国庆假期里认真阅读了局长赠书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随着纸张从指尖一页页滑过,我对高效优质课堂教学有了愈来愈清晰的认识。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教师的设计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紧紧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需提高的能力来进行。从网上和别人那里借鉴的教学设计可能很优秀,可能很有趣,可能很深刻,但是这些都不代表适合自己班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有效的。因此,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情境。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余文森先生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情境,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不悱不发”,在疑问中、在自我审问中进入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在一场场心灵的触动中,在一波又一波情感的冲击中,对知识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深化运用。

  作为一名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我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王芳)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2

  本学期,在课余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有效教学》一书,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这一时下教学热门词语的含义,同时也体会到了“有效教学”这一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有效学习》更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走向那有效教学的柳暗花明处。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学生,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学生就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法也要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到霍山中学和诸佛庵中学考察的情景,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采用多元的学习机制,这其中就包括了导学案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课堂的教学实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也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而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说,还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而并非是课堂内容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自身素质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所以,我们都要努力做一个敢于反思自己的教师。还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最后,还要有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读完这本书犹如与名师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感谢《有效教学》,它教会了我用前沿的思维来看待学生,对待教学,更把我的心洗涤得一片明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3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我的课堂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运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方式,增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以往我在课堂上较多采用的小组合作方式是3人小组;虽然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变换小组合作方式,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仅仅是邻近的几个同学,时间长了,难免学生对相互交流的信息会没有新鲜感,其参与的兴趣也会降低。我想这也是有时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那么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小组的分组方式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在读本书的第三单元描述自己的收藏时,李老师就根据教学的内容,在上课前一天先让学生用纸条写出了上课时自己要带什么样的收藏品,然后根据学生所写的纸条,利用这个表格为学生进行分组,如把收藏石头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娃娃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昆虫的学生分为一组等,这种分组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有共同收藏爱好的学生来讨论他们的收藏,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埋下了伏笔。在李老师的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得到了提高。在这本书中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分组建议:

  Height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高度站成一排进行分组。Haircut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头发的长短进行分组。Birthdayline—up: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生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日的月份或日期站成一排,然后进行分组。

  Colourrow:老师既可以根据学生所穿的上衣的颜色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裤子等衣物的颜色进行分组。

  分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因为我们学校是大班教学,每班学生有70人左右,在开始尝试这些分组时也出现过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是学生不知道该与谁分为一组的情况,但随着学生对于这些不同分组方式的了解,学生会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不同的伙伴进行交流,提高了他们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样化的游戏,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儿童外语的时候,游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有效的、趣味化的游戏,可以提高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读本书的每一个章节时,每个教师都能有效的利用一些英语课堂游戏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如在本书第二单元红紫相间的猫中赵老师就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所画的图画,进行链条传画游戏,让学生边传学生的作品边用所学的颜色的单词对这个图画进行描述。在本书第四单元从头到脚中林老师选取了一个读句子画外星人的游戏,趣味性强,而且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些老师所作的游戏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中的语言具有重复性,而且可能会使用基本的语法结构。

  (2)游戏中使用的语言目的性强。

  (3)游戏能在班级里创造亲切感。

  那么我们在选择英语课堂游戏时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该游戏英语所学的语言知识相关。

  (2)游戏规则应该容易解释,布置简单,操作简便。

  (3)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

  (4)游戏应该能让学生开心愉快。

  我想我们在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时,也应该遵循这些规则来有效的选择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游戏。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4

  对于有效教学,我们感到越来越困惑,当今社会以文凭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学校以应试为本,家长以分数为本。我们认定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既不能盲目而固执地沉湎于自我认定的简单层面,也不能被动地成为他人教学评价的奴隶,更没有必要长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在别人的教学评价的樊篱中。教学的评价往往屈从于行政管理的话语权威,屈于教研人员专业评判的话语权,屈于专家学术批判的权威,甚至屈于家长和社区世俗口碑的话语权威。课堂的有效全靠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一颗心;我们改变不了大格局,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小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他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将来,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做到有效备课是前提:这要求教师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吃透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并且能够知道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等。有了充分备课的前提,那么关键就在课堂教学知识的环节如何做到有效了,有几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的上课犹如一个电视剧,人们看电视剧常常会被故事里的情节所牵动,引起我们了解观看的愿望。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被自己的课堂所吸引,那就要有精彩的、环环相扣的知识情节,层层引入,层层深入,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不自觉的思维,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这节课的知识教学有个明晰的教学思路,如何由浅入深的引入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学生要学懂什么。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做到适应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激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有效互动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看到老师们自己讲自己的,学生有的在听讲,在思考,有的根本就没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样就不成为有效互动,甚至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缺少的学习的乐趣。

  学生思维的激发,需要教师有效的艺术的提问和灵活的教学机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探求好奇的本能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动力。

  三、有效管理

  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管理好课堂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轻松愉悦的上好一节课,学生能在动静结合中思考、学习、探索;如果课堂组织不好,那么就发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四、有效练习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应该精简精练,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可予以适当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兴趣。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五、有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明确目标,让学生不仅有反思、有动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投入学习。

  我会结合自己的学习,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使自己的课堂走向高效。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5

  一、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有效教学》崔允漷)。教学评价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评价。世界范围内,新型的教育评价文化正在形成。这种评价文化有以下一些重要的前提假设: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必须适合高质量的学习并用以促进这种学习,教育评价鼓励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记住或复述事实;教育评价不是一种精确至上的科学,因为评价所涉及的领域和结构是多维度、复杂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互动是十分复杂的;教育评价依赖于清晰的标准。应鼓励学生监控并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表现,因此对标准的理解不应只是教师的事,也应当是学生的事。提供反馈是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强调的是掌握和进步,而不只是和其他学生的比较;l教育评价应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这需要具体的、学生经验范围内的任务,这些任务应当清楚地呈现、与学生当前所关注的内容相关;在教育评价中决定分数的不是正确答案的数量,而是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不是聚合多种复杂的数据形成单一的分数,而要借助于对成就的多维度描述。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比大规模测验更重要。这种评价应能支持学生的学习并为之提供支架,应能评价多种情境中的表现;要保证评价的教育性,评价非常必要,教师的评价素养应该是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专业的研究领域,其包括课堂观察、证据收集和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一般认为:听课过程是收集证据的过程,评课过程就是基于证据的推论.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教学后的研讨活动,而是应当设定一个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研究过程,并对于评价的内容开展教学反刍,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

  1,必须以教学的改进为目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

  2,必须基于专业的思考——是一项专业研究活动;

  3,必须基于协商参与——避免单一主体评价造成的主观性;

  笔者认为,开展基于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教学和课堂教学评价,我们一定要注意摆脱四大误区:

  (1)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去专业化”。教学评价是一项设计具体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我们应避免陷入“指标过于原则”或者“方法过于繁琐”的误区。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应和学科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应当成为学科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

  (2)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唯专业化”。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科内容,评价不能成为对教师学科专业能力或绩效的总结性评价。作为一名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并不一定直接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学评价应当具有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功能,而不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下定论。课堂教学评价应提倡不同类型的个体,包括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校领导、学科同行乃至学生等的共同参与,但不同个体需要对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基本要求、主要差异等事先形成共识,开展目标明确的评价活动。

  (3)课堂教学评价的手段“伪专业化”。课堂教学评价应基于课堂听评课的观察和分析,应着重进行基于课堂观察数据的理论思考,而不能仅停留于思辨。我们在认可“教无定法”的同时,也不能将课堂教学评价沦为展示演讲与口才的“辩论会”。只有加强相关的实证研究,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或者有意义的建构,才能通过教学评价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过专业化”。科学的评价一定是基于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的,而目前常见的听评课工具的设计往往只重形式,而忽略了可操作性。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平台,可以突出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技术特征和体现对评价的元认知特点。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越准确、越翔实,作出的分析越深入、越客观,对教师带来的帮助也越大,但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应可以选用适切的评价方法来指导教学。为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我觉得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6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认真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得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是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认真地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关注课堂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认为,教学反思:有着落才会有实效。教学反思要从实效着眼:教学反思只有着眼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评价实效的几个方面审视教学才具有针对性;要从整体着力,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时段。

  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7

  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时候,一堂课下来,我常常在想,我的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在以往的几年教学中,我常常是很严格地要求学生,这个应该做那个不应该做,但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现在学习了《有效教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自己的教学不是高效的,也就是有效性很低。经过学习,我想要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想使孩子愿学,就必须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创新。

  余文森教授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强调了课堂教学是“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课堂”。而“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课文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课堂教学基本上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形式开展下去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学生被动回答,被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完全抹杀掉,更不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信息的互动、情感的互动、思想的互动、精神的互动,即使师生是在互动,也决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互动。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呢?

  1.课堂关注要全面化

  我们把课堂中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个体的自身的发展看作是衡量教学互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教师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并且做到经常换位思考,“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使得教学成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首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除了考虑采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原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法,在课堂上渗透学法的指导;在注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的同时,更要全面合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注意开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并进行迁移运用,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情感获得共鸣的乐园,洋溢着欢笑和幸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达的固定范围的影响,而使哪些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无暇顾及到的学生被逐渐边缘化。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不同学情层次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要顺学而导,重过程,重学生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教师决不能因为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就此放弃或把注意力转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设计和教学环节,应该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关注和掌控,还要及时加以调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读后感《《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2.走出“误区”,建立有效合作学习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的习惯性,合作学习往往走入误区。1、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合作交流仅仅意味着换个排位方式或者安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吗?难道语文知识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吗?2、重讨论轻思考。如: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讨论,学生也就按照“师命”叽里呱啦地讨论开来。试想,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3、重个体轻整体。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千姿百态”,合作学习并不见得怎样合作。有合作学习就成了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那如何建立呢?有两点值得注意。1、小组讨论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在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前,可说清要求,提供一定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是以每人先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长负责归纳总结。或是由小组长先说说观点,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推选一人在集体中交流。还可以是两两各讨论出一种说法,将两者进行比较,采选更好的一方共同加以修改提炼。让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有序地进行讨论,不仅是个体对个体的生生之间,更可以是个体对小群体、小群体对小群体之间的有效互动。2、小组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可以引导讨论;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立即组织讨论;在归纳概括时及时讨论;在寻求多元理解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互动学习的欲望被激起,并转化为外在的兴奋行为,在广泛交流后,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良性状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

  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这是最常用且很有效的。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提问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有价值,再符合学生的特点,如果时机把握的不好,有时候会“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那如何进行恰当的提问呢?

  1、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课前要进行预设,巧妙地设计问题,这些问题是要能促使学生进行有质量的思考的,要少而精,要直指文本的主题。

  2、把握好课堂提问这个“度”。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学生思维互动中碰撞出“火花”时,应给予热烈的回应,灵活调整教学,把“问”的权利更多地放给学生,使微小的闪光变成巨大的`影响力,从而辐射全体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主动地学习。

  4.还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应改变传统的听话就是好学生、教师的话就是真理的观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总之,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能让孩子感觉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怦然心动”甚至“浮想联翩”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是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出他们的愿望,能从孩子的回答中听出他们的创造的。要想提高效率,必须靠我们教师的热情、敏锐和智慧,在实践中发觉和总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和我们的脉搏一起欢跳,让孩子和我们思想碰撞出火花,让我们的课堂与孩子共同成长,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做到省时高效。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8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各种各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遍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本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

  在学生时代就对吴松年老师有所耳闻,也十分敬仰,工作之后对吴老师的著作更是喜爱有加,本学期有幸拜读了吴老师的《有效教学艺术》,作者运用流淌自如、平实朴素、亲切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智慧和情怀。翻开书首先被导论中的一段小诗所吸引:艺术的灵魂在于情感;艺术的魅力在于风格;艺术的源泉在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艺术的追求在于完美;艺术成功的标志在于共鸣。

  每次看书,我都会先浏览一下目录,从中找寻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打算先由此开始拜读。当我一翻到目录,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备课教学艺术。阅读完这一章节,给了我不少有关于备课方面的提示。吴老师在书中是这么说的:备课是个自觉过程,这种过程的特点在于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要用心去备课。备课过程不是应付上课,而是自我提高教学素质的过程。很多像我一样的新教师,往往都是为了上课而备课,所以很多时候备课思路就被上课所牵住了脚步,没办法很好的发挥其功效。

  吴老师在书上还讲到了很多备课的方法,他提到基于教学的艺术性,备课中要讲五练:练情感、练风格、练优势、练发现力和内化力。就要做到:

  1、备课要备出教学情感、备出教学价值感、备出优化的学习过程。

  2、备课要备出独特的教学风格,备出创新点来。

  3、备课要备出教师的个性优势。

  4、备课要讲求积累,备出教学洞察力、观察力和发现力。

  5、备课要备出智慧、备出才气,备出教学功力来。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9

  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四川省著名的教育专家肖成全教授认为,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现在,我们通常用“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来替代“好教师”、“好教学”。我们在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时,要考虑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重视课堂里的师生的“互动关系”,并把“师生互动”作为有效教学的中心问题来考察。在进行课堂评估和标准化测验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五种教师行为与学生理想行为密切相关,我们称之为关键行为。因为它们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这五种关键行为是:

  1、清晰授课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教学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有效教师授课时具有以下特点:

  (1)使要点易于理解;

  (2)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3)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的特殊习惯。

  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他们常常跑题,他们的讲话或者其讲话的方式削弱了内容显现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时间用于教学。

  2、多样化教学

  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多样化的提问,“提问”是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事实问题或过程问题,聚集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另一方面,多样化教学表现在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方面。研究表明,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强教学的多样性。

  3、任务导向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教师必须予以回答的有:

  (1)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

  (2)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

  (3)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所有教师都需要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让他们享受学习。如果教师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材料上,然后才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那么,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接下来课堂上“师生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就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与教师教授某个论题的时间不同。它是指用于学习的时间百分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忙于教学材料并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受益。有时尽管教师可能在任务导向下教学,也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内容,但学生可能并没有投入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积极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师提供的内容。这种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学生们跑下座位、谈话、看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书的时候,很显然就没有投入学习。学生们的不投入方式还可能更加隐蔽,比如看起来精神集中但实际上却在走神。教学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一个事实是:在上课的时候有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走神。在纠正这种类型的.不投入可能很困难,它需要改变任务本身的结构以及对学习者的认知要求。这就要求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安排引发学生投入学习活动。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率相关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有如下三种难度水平:

  (1)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误。

  (2)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

  (3)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研究表明:教师的任务导向(教学时间)和学生投入率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中高等水平成功率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成就,这是因为教师讲到了较多的处于学生当前理解水平的内容。而且,产生较低错误率(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调查研究显示,普通学生把大约一半时间花在那些能带来高成功率的任务上,研究还发现,一些学生在高成功率的任务上所花的时间超出平均水平,结果他们的成就更高,记忆力更好,对学校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调查结果暗示人们:学生应该把60%――70%的时间花在某些任务上,对所教材料他们几乎能完全理解,只是偶尔犯错。中高水平的成功率将使学生掌握课时教学内容,同时还提供了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因为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一些思考,比如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等。在策略方面,这对于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会学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很多教师这个学习阶段花的时间不够充分,而这个阶段对于学生达到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的目标特别关键。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以上所述是促成有效教学的五个关键行为,也是有效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只有具备了这样五种关键行为,教师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总之,我们教师要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指引我们的备课和授课,以学生为中心,用清晰授课思路和语言进行指导和组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进行呈现;以任务进行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并通过评价等手段的运用,确保学生成功率。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0

  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不能说读的很懂或则很细吧就先谈一下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几点来谈谈。

  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一、利用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兴趣

  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成功就是使得学生有成就感的方式,这种成就感是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外学习运动技能中得到提高,如果一味的降低练习难度反而使得学生会对体育丧失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自然而然对体育产生兴趣。

  二、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适应了一节课中的运动负荷之后就会体会到身体运动后的愉悦感,在学生平时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体育课适当的运动负荷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好感的重要因素。

  三、利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的认同感培养其兴趣

  教师或是学生对另一位学生的认同是对其继续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的一次良好表现,一次出色示范获得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出色的表现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这些都是给学生的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受到限制的,而体育课堂恰恰相反,给了大家一个相对交流自如的氛围,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方法来设计课堂,有意识的增强和利用这种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体会交流和合作的的乐趣,这既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一阶段:研究“基于教学目标分解的教学评价”主要研究新课程内容实施效果的课堂评价”;

  第二阶段,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研究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

  第三阶段,研究“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达成度”,主要研究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效果。

  崔教授的专著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是一本贴合教师实践经验的好书,除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读和反思的精彩论述,今后我还将不时重温,不断获取新的实践灵感。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1

  暑假我读了《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这本书。“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书中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故事解读了有效教学,看过别人的教学案例之后,我反思自己20xx-20xx学年的九年级教学工作,特别是九年级后阶段的备考教学,感之于心,发之于思。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师生的思维融合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在作业或考试中做错,于是就会抱怨学生差。但仔细一分析,这些学生里,除了少数是平时没有听讲外,大多数还是上课很认真的,难道真的就是他们笨,“朽木不可雕也”吗?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些问题我们老师觉得理所当然,一句带过,但学生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而另外有些问题,我们认为学生很难接受,花很多精力去讲解,实际上学生早就清楚了;有些题目我们用一种方法讲,学生云里雾里,面若冰霜,但换另外一种方法去讲时,学生马上豁然开朗,面若桃花。什么原因?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妄想用一个成人的思维来取代一个十几岁青少年的思维,企图用具有丰富学科经历的老师的思维去推测一个才入门还未建立起完善学科体系的学生的思维,这简直就是教育界的天方夜谭,而这又是我们很多老师自觉不自觉置身其中还蒙在鼓里的常见现象。再有,各学校老师在一起交流时,大家都觉得学生一届不如一届,难道真的是人类的智商在退化?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而每一届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由于社会及家庭的变化,哪怕是他们只相差一届,在思维上已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和他们的思维差距就进一步拉大。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分析、与时俱进,才能缩小和学生的思维差距。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的联系。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和促进下,学习者和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作为复习备考,在复习过程中,已经不存在新知识,而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深化、能力化,将其物化成学生的思维。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尽量地接近、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备考效果。那么,怎样融合?首先,作为教师应主动走进学生的思维,具体可以这么做:

  ⑴在课堂上多察言观色,窥视学生的表情变化,发现他们的思维路程。

  ⑵将知识点、概念、规律习题化,通过演算显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⑶通过作业来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

  ⑷每天布置1-2个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有计划、有重点的每天找2—3个学生面批及交流,了解其思维障碍。

  ⑸在备课时,有意留少数典型例题事先不做,以便在课堂上和学生同步经历解题的思维过程,体验学生的思维障碍。

  ⑹增强“问题意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力倡导学生课上、课后多提出问题、暴露问题。特别是在后阶段的复习中,只有学生主动暴露出来的问题,才能最前沿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解决他们的思维障碍。

  ⑺由讲授型复习向探究型复习转化。其次,走进学生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不成熟,不完善的思维逐步科学化,转化为强有力的学科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

  ⑴在每个专题复习前先找部分同学摸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即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切忌机械地按计划教学,理想化教学目标。

  ⑶精选、精编典型例题、习题,精讲、精练,将常见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题目的形式固化,形成几种典型的思维模式和解题的思维体系。

  ⑷引导学生怎样将新情境、生题转化为熟知的物理模型。

  总之,在后阶段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多地将我们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学科经验传递给学生,融入他们的思维,形成他们的解题思维体系。

  二、加强师生心理融合

  在距离中考三个月的时候,我曾经在我所带的班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访谈。在访谈沟通时,一些学生的话令我很感动,我也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其中有一个学生刚结束的月考中总体成绩不错,但物理分数不怎么理想。他说:“当试卷发下来时,我不敢抬头,当看到什么都没说而转过身去的你的身影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流下了眼泪,那时,我发誓:下次一定要考好,因为你对我太好了。”后来该生的学习状态很好。我们的学生现在虽然都有十四、五岁,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学习动力很简单,仅仅是因为老师对他好,他喜欢这个老师。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仅仅是因为老师对学生期待的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心理因素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融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应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排除畏惧心理。我总是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物理是所有学科里最简单的学科,只要将基本的概念、重要公式、基本题型吃透了,题目再怎么变化,我们都能迎刃而解,而且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不断渗透这种思想,让学生看到希望,他才肯下功夫。

  其次,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期待。在离中考越来越近的日子里,学生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同时这时学生的心理也极其脆弱,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丧失信心。

  因此,作为学科教师应成为学生鼓足信心的力量源泉,将你对他的信心和期待即时地传递出去,哪怕是学生接连受挫时,你也要告诉他,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马上见到效果,但是只要坚持到最后,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在中考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期待当然有所不同,每次大考之后,我总是按成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并作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所收获,他就会越学越有劲。最后,让学生逐渐融入教师的心理。这是较高层次的境界,也是能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和学生多渠道的交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人,是真心为他们好,是为他们的前途和命运着急的人,使其深信老师所做的一切是值得信任,是最有效果的,以便能积极主动配合我们搞好后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

  三、加强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融合

  1、构架与中考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复习是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推敲为主,但这些信息是零散的,不能构成体系,难以形成战斗力,必须在专题复习中将知识系统化,重点对基本物理过程、基本物理现象及物理量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突破难点。

  构架知识体系的三级结构:

  一级是概念、规律和物理实验;

  二级是常见的知识和经验;

  三级是典型习题的处理方法。

  2、形成与中考相适应的能力体系所谓能力实质上就是知识和技能,方法和习惯,训练和经验。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方法和习惯是关键,训练和经验起决定性的作用,备考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要学生形成与中考相适应的能力体系,能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具体化到实际情景、物理过程及实验探究中。

  3、促进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融合有了知识体系为支撑,再加上第二轮纵、横双向的专题复习及强化训练,就能形成一定的能力体系。随着近两年物理中考试题向主干知识倾斜,后阶段应抓好电学、压强、浮力、功、功率、滑轮组机械效率等主干专题知识的复习,同时关注热点题材:世博会、气候大会、震灾、校园安全保护、航天航海、城市建设(武广、地铁、橘子洲、生态动物园)等。

  在专题复习中以“感悟”作为基础,“思考”作为核心,学生“活动”作为基本形式,“生成”解题能力作为目标。对历年试题抽样分析----找共性;对近期试题重点分析----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分析----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分析-----找差别;对外地试题潜心分析----找信息,由经验型复习向研究型复习转变。在实践中做到一课一练,一专题多练,练了必批,精讲与泛讲相结合,重要考点先发散----研究其可能考查的各种角度及命题方式,再聚合----归纳其解答的总体思路,采取例题、类题、变题、拓展题层层推进的方法,透析其本质,落到实处。复杂问题简单化,瓶颈问题程式化,重点问题多元化,以重要的实例替代空洞的物理教条,储存实际战斗力,将知识体系尽快最大限度的融合到学生的能力体系中。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无论什么学科,其前提条件是我们要多付出,付出+认真+科学的方法=成功。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2

  对《有效教学》一书进行了细细阅读,深有体会,我认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学校推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教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在遵循双主体互动式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实际情况,灵活先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和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袒裼裸裎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我们在这里引入有效教学理念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据此,我认为:

  1、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依据情意原理,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提倡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的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倡教学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提倡研究中考改革和高考改革,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2、教学要讲求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要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要考虑到学生整体素养的协调发展。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个学科应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提倡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时间、精力去换取考试成绩。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反对缺乏针对性地低效教学。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反对课堂中“垃圾语言”和无效的教学行为。研究学生知识背景、认知结构,遵循序渐进的原理,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积累过程,是提高效益的基础。

  3、教学活动要建立目标反馈机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和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可以大大改善教学行为,高效地实现目标。提倡一节课留几分钟给学生答疑或进行小练习、小测验,实施“课堂达标”考查;提倡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然后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积累起来;提倡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以便分析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辅导。提倡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测量和落实。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3

  我在闲暇之余阅读了《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这本书,并感觉受益匪浅。“有效教学”指的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首先,有效教师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去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才是最有效的,要时时提醒自己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效地教学,而有效的教学需要的是有效的教师。一个没有事业心,不懂得赏识自己的学生的教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不会赢得学生对他的赞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永远有一双公正的眼睛;永远有一个圣洁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对他(她)产生亲切感并对他(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其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通过阅读《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使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的硬塞给学生,而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把握教材,用好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哲理和美学等都得以充分表现,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教师不是“教好教材”,而是“用好教材”。

  再次,了解学生的起点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让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因为学生来源面广,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对本门课的具体掌握情况,这样撰写出来的教案才有针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目的。

  最后,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点。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指导、点拨、评价、矫正,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炼精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教与学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教和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与学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的情感交融过程。要想使教学有效,一定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有效,一定先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经历,在经历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体验情感。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鲜活的,多样的手法促进学生的参与实效性,从而,使师生的共同参与创造活动成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点。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追求有效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永恒主题,我们应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和反思,切实抓住、抓紧、抓好课堂40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使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4

  我用了整整两周的时间认真拜读了《有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一书,真是受益匪浅。编者站在新世纪角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高度,基于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广大教师从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到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并对这种理念进一步的感悟这一全过程的体验。读完全书,我才真正弄明白有效地的理念是什么,该怎样把理念转化为行为,怎样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并进一步实践,怎样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细细品读着书中三大部分的内容,每一小部分的标题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又似曾相识之感。如:“和谐师生关系”、’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评价中的真善美”等,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追求的吗?读了本书,让我感受颇深的是:

  首先,我感到书中的课例都是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每个课例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新课程的某一理念或理论某个方面;每个课例都是那么的鲜活而富有内涵;每个课例中又鲜明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生命的互动,洋溢着生命的灵性,展示了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的。这些课例,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的魅力和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课例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是要真正懂得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就必须深入研究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

  其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有许多鲜活的课例。例如,本人参加省级研究课题:“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我也整理出许多课堂教学的案例,但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没能上升到一定的`新课程的新的教学理念,只是记录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精彩片段。学习了本书后,才真正懂得了新课程理念该如何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并把这种教学行为中所出现的课例及时总结、提炼,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

  其次,书中展示给我们的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书中课例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新的理念,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把这些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行动策略。

  这几年,有效地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将有效教学置于理想课堂的背景,增加了研究与实践有效教学的更多自觉。读了本书,我对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把新课程中的新理念更进一步渗透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去,并借鉴书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使得我们的课题研究向更深、更透的方向发展。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5

  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在经过课改初期课堂形式多种多样,课堂热热闹闹,探究有形无实,预设过度等现象之后,现在的课堂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与"活",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思考学生的发展,即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读后感张建设。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本学期数学科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学习了刘加霞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一书,这本书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方法,向我们深刻地诠释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谛。通过学习,收获颇多,感受良多。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真实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有效教学实施的.成效。因此,教师进行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更是千百倍重要。有时自己辛辛苦苦地备了课,教案写得详,课讲得细,可学生听了感烦生怨。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了解,是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讲授的内容在详略取舍方面与学生的心理、基础、要求相吻合,讨论的问题与他们的兴趣、意愿相通,方法运用恰当,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学效果就好。教师要上好课既钻研教材,又必须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学生。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若明若暗,一无所知。即使教材备得滚瓜烂熟,也容易因为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学的失败。即备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机、情绪,以及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有效教学。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效的备课,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信心。有效的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心得05-04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1-02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03-23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2-12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12-18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03-31

有效教学心得15篇12-01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5-20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7-20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