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到达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到达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当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忙
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忙.等等。在这种情景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能够让他们经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一样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能够经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景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
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经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我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能够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能够按照自我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我寻找结论,自我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我的主角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忙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我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让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每个人的优点各有不一样,应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研究的,仅有这样研究幼儿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大班的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一只袜子》,这是一节看图讲述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资料,并注意到细节部分,这也是研究到大班幼儿要重点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连贯的表达自我所看的图片等。因每个幼儿的本事各有差异,语言表达本事强的幼儿期望他不仅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需丰富故事的资料,说出好听的词语。这部分的幼儿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用鼓励的`语言去让她们自我发现图书细小的部分,给予较少的指导语;而表达本事较弱的幼儿则需要她能够连贯的说出故事资料即可。备课时教师要给予多点指导语言。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此刻幼儿的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内的减法运算,教师在备课时会研究到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超市的场景,每人手上有10元钱,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明确的标价,“我拿10元钱去买2块钱的橡皮,我还剩下多少钱同时转换成减法运算就是10-2=8”等等,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仅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也将繁琐的数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让幼儿更有兴趣去主动地学。
最终我想谈谈我对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针对新课标的理念,我认为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等等都是能够体现其特点的,向幼儿高效的传授人类积累下来的各类知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室一个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过程,它受学科的特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超越特点的教学情景的模式来套用所有的教学过程,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备课对于任何一位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节,仅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许多不足,请谅解。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3
每读完一本好书心里不免会有种大彻大悟、感触颇丰的感觉。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忽然间觉得自我参加工作至今为止短短几个月的一些工作方式与教育策略还是有很多没有到达应有的价值与目标,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追求教育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给幼儿带来的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利用好区域和环境带给幼儿的学习兴趣,错失了让幼儿探索发现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引导者、支持者,机械式的灌输让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本书读完后,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三个观点:
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幼儿园课程应当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仅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欢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能够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能够做什么。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虞教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99.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2.认真衡量各种环境区域、区角的课程价值,结合幼儿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能够在幸福的成长环境中习得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虞教师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材料应当起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个功能室的建立给予幼儿更多的学习空间。如:科学发展室,饲养区、幼儿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等,且让我们先想象一下幼儿在这些活动室里欢乐的游戏、探索的情景,那是个多么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儿园应当进取地开发有关的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头脑。所以,教师应当认真衡量每种课程带给幼儿的价值有哪些,能够让幼儿在幸福的欢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
3.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幼儿园应有效地帮忙教师提高与成长,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我的文化和修养,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导者,进取乐观的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
从教师知识透视幼儿园课程文化,能够看出教师对人类知识的传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欠缺都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发展。在幼教这种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环境下,教师必须为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起必须的教育职责,保育和教育的相结合也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充实自我各方面的知识,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导者而努力。关于增加教师的学习机会、交流机会,我觉得一幼在这一方面给与教师的帮忙十分大,我受益良多,幼儿园组织的多次教研与外出学习让我们不断扩大自我的知识面与教育视野。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忙教师,会让教师的成长也变得更快更好。虞教师在书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所提出的对教师关注、赞同和情感的观点也让我觉得有了用更加进取乐观的态度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当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去研究学习,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能够让幼儿在我们所创造的环境中习得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虞教师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些正确观念,让我们一齐努力,在他的理论引领下,分享有价值有意义的欢乐课程,为幼儿创造幸福欢乐的童年。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4
因为儿时的梦想,我选择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十二个春秋转瞬而过。十二年来,工作胜任、孩子喜欢、家长信任,当年的那份理想,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份无悔的执着;十二年里,我深深懂得,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我不敢有有丝毫的懈怠,用责任、用爱、用智慧,精心编织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04年,我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我撰写的论文、随笔等也曾数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我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地区级的证书。我从不否认自己是一名合格而出色的幼儿教师,但潜意识里却对多年如一日的工作产生了倦怠,以为后半生也就这么过下去了。可是生活却往往在一瞬间发生些许变化。06年8月,我有幸成为了我园第一届蒙氏班的老师。正是蒙氏教育为我开启了教学生涯的另一方天地。在蒙氏的天地里,我用巧手、慧心和爱的语言,书写平凡的每一天。
一、勤学
伴随着孩子和家长的成长,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探索、成长。我视学习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使我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能了解幼教发展的最新动态,使我拥有了一双慧眼。
带着满腔的热情与爱,我走进了蒙氏教室。刚进入蒙氏教室,由于教具本身的吸引,孩子们坐在工作毯前痴迷的做着工作,不在乎我的稚拙表现。可“好景不长”,大约一个月后,出现了一些让我摸不着头脑的现象:有的孩子对“工作”变得不再有耐心,频繁的更换教具或用一件教具敲打另一些教具,甚至把教具当成武器玩“战争”的游戏……我介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低声劝说甚至制止,可收效甚微。着急无奈中我记起专家的话:蒙氏的书籍会帮助我们解决困惑。急忙找出《发现儿童》《童年的秘密》等书,这才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把教具当作了蒙氏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并从孩子的心理入手,注重了情感和规则教育并加强了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二、乐思
现在工作中、生活中最长听到的一个词是反思,这和蒙氏的思想更是不谋而合的。记得史园长在培训中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合格的蒙氏教师,一定要善于反思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各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
为什么小凡用教具对伙伴进行攻击?为什么小豪每天都不断重复这项工作?小组活动中,柯柯为什么总愿意和别人交流?为什么孩子们仿佛撒欢的小鹿在教室里欢蹦乱跳?一天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和自己的配班老师坐到一起,说一说一天的情况,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交换一下相互的看法。每周,我也会带领我们四个蒙氏班的十二位老师,利用两个中午的休息时间凑到一起,说一说自己的心得和困惑,反思、总结一下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对于色板的工作,一帆操作了几次就不感兴趣了,难道就让它束之高阁?我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教具当成载体。“一帆,今天你来做色板好吗?我给你计一计,看你能用多长时间完成配对?”一听老师要给他计时间,他一下子来兴趣了。或许他的兴趣点根本不在教具上,而是在和时间赛跑上,但是他会对此乐此不疲。
对于孩子们在教室乱跑的现象,我反思了自己教室的教具柜摆放位置,又咨询了一些资深的蒙氏老师,最终结合专家的意见将教室布置成了迷宫的模样,固定了教具和教具柜的位置,这样使区域之间有了间隔,又合理分配了教室中的空间,孩子们会不受外界否认干扰,并且也会自觉的执行室内说话、走路的规则。
为了不断丰富幼儿的工作,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我在日常工作区投放了编纸、折纸、穿线、刺绣、剪纸涂色等工作。同时,我不断增加工作的难度,把单调的剪纸变成剪不同的线条、不同的图案,增强了工作的挑战性,同时也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就这样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增加难度,让孩子踮起脚、跳一跳就能够着,不断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了反思和改进,感觉自己的工作越来越顺畅,感觉自己也越来越成熟。这对我来说也是乐此不疲的一件事呀。
三、勇做。
为了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我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表,一学期中,我们一共开展了二十多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参观活动八次:参观动物园、电视台、鲜花店、大酒店、影象店、图书馆、邮电局、小学;市场调查两次:瓜果、蔬菜市场价格调查和超市食品种类、价格的调查;班级比赛活动四次:歌曲比赛、故事比赛、才艺展示、音乐会表演;节日活动三次: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活动;田间活动三次:摘花生、植树、放风筝;食品制作活动四次:甜点制作、三明治制作、榨果汁、做月饼;保健活动一次:牙齿健康最重要。针对我们的这些实践活动,我设计了实践活动计划表、教师记录表、幼儿活动记录表、食品制作记录表。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有详实的计划,从最开始活动的预设到活动的进程到教师的反思,再到孩子们图文、语言的记录,每一次都特别完整,这有利于教师在反思中总结,孩子在记录中收获。而这些表格也因为其可行性而成为全园班级通用的表格。
在我们第一届故事大赛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潜力,从参赛人员、比赛时间、会标的设计、舞台的搭建、主持人的选拔到最后参赛选手的顺序、评委的人选等,无一不是与孩子共同探讨决定的,最后比赛圆满成功,孩子们高兴,家长更是满意,纷纷道出了心中的感谢。这次比赛不仅发展了孩子的口语、锻炼了孩子的胆量,激起了斗志,更是给了孩子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孩子们第一次登上了舞台,尝到了“我来做策划”的感受。比赛过后,孩子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内向的敏惠能站在大家面前讲故事了,连话都重复不完整的安峰也能为大家创编故事了,大家都在迫切的期待着第二届故事比赛的到来。
在我们的食品制作“好吃的三明治”活动中,孩子们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切、择、煎、剥的工作,他们安静地品尝、互相地赞美,共同地分享……谦和、轻松的氛围充满着整个教室,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动和自豪。
四、收获
记得班级里有一名叫小原的孩子,由于家庭原因使他性格内向,攻击行为强,小小的孩子一股反抗的劲头,爷爷奶奶奈和不了,经常吓唬他,早送晚接。每每这个时候,看似无所畏惧的他,其实内心是那么的无助。3月8日,他又一次被抛在幼儿园,望着这张稚嫩的小脸,我疼在心里,我轻轻把他揽在怀里,将给自己孩子买的食品和玩具送给了他,他手舞足蹈的欢跳了起来。吃完香蕉,他看到班级里的垃圾已经清除,便把吃剩的香蕉皮握在手中,直送到楼下的垃圾箱里。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
仅有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当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我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我的主人,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时,教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蒙氏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蒙氏教师工作总结07-02
小班蒙氏教案03-26
蒙氏工作教学反思02-07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05-24
培训蒙氏数学的心得05-01
小班蒙氏教案15篇06-20
幼儿园蒙氏教案02-04
幼儿园蒙氏班工作总结03-28
蒙氏教学心得体会03-31
培训蒙氏的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