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从那个婴儿开始,世界上多了一位没有国籍,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三无”孩子。没有人了解过他,可能爱她的“爸爸”老也没有,但从第一滴音乐流泻出的却是无限的美好,从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这个孩子的眼中看这条船,没有风浪,或常有风浪都是那一般怡人,从命名的那一天是否就是给了这孩子天赋的一刹那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听一些他抚出的音乐才能了解。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麦士
可以说,这孩子没有什么朋友,从小到大,从来到去,最好的朋友就是这个朝夕相伴的船和这位永远无法分开的朋友麦士,一个好朋友,一生的友谊,没人了解过但麦士可以,麦士“喜欢”这个和蔼的孩子。其实,友谊来的总是让我们不知所措,这一切,美而幽,有着一股心的味道。麦士最能体会他的音乐,麦士也是他最愿意为其奉献出它音乐的味道的人,一对朋友,小号与钢琴一样,一样和谐的搭配,因为有了这个世界的音乐,才有了这世界上的这一段真挚的友谊。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钢琴大师
没有比自己更伟大的.人了,自己可能很卑微,但人生是不允许这种卑微的。比赛,在1900眼中对“它”总是很陌生,让爵士乐的始祖对自己进行次次的“侮辱”,可能在最终他才能展现出它的才华:一只手,两只手的天才到三只手,四只手的怪才,我们渐渐承让了这个孩子的能力,这个不会为人和感情束缚的能力,我们的语言中有对万物的挚爱,而他能把这种感情弹奏出来,一曲又一曲,激烈而强劲的音乐,每一滴音乐都伴着每一滴汗水滑过。这就是音乐的真谛:学无止境,乐无极限,要胜利只有更棒就做到了:每一滴音乐的味道,就是他从小到大的味道,一个伟大的力量,一个好似曲名的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女孩
“人生的幸事就是有了你,见了你。才知道心带来的感情,每一滴音乐都是为你而来,为你而去,没有你怎会有这‘柔情似水’。我是无法表达爱的孩子,船是我的家,也会是我的监狱,禁锢着自由……把包含对你的爱带入一点一滴的的音乐,我唯一的礼物,可能你不会喜欢,但这的确是我的心情,一张刻录着我音乐的模版,我的心的模版,希望带来快乐。我知道,我~爱~你,为了你,我向往陆地;为了你,我向往未来。但我没有胆量,总还是迷失了,我想在愚蠢一次,做你的海上钢琴师,但我知道,爱你是个错误就又远离了即将看到的美景!“船儿,就让你禁锢我吧!船儿……”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与死亡
麦士与1900的对白是最后的诀别。乐观的孩子知道,生在哪里就要葬在哪里,这就是1900的海葬,没有一个观众却有儿时的乐感,我明白了为什么说“尽头”是下一个“开头”!音乐的曲调会飘扬葬在了这里。最后一曲,爆破的声音,为他最后一次鼓掌,可能对船的依恋,可能对海的依赖,可能对音乐的痴迷让他走不了啦,让他留在这,每一滴音乐的味道,最终的终章,死亡……
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麦士与他的故事
从乐器店出来,百感交集的麦士缓缓前进~~理解的话语“好故事值过旧喇叭”,每一滴音乐的味道都是真情实感没有丝毫偏差,麦士与“康牌”静静的思念在哪?
后记:没有人能把一生过的这么完美,友谊,对抗,爱情,死亡,流传,我知道的,他弹奏的,一个那样的孩子——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我犹记得那年深夜,趴在茶几上,反复回放1900留给他兄弟姐妹的最终话语,然后一字一句地用黑笔摘抄在白纸上。
多年之后,那张从路边摊上淘来的碟片早已在搬家的过程中遗失。而我也背上巨大的行囊远走他乡。可是一向不曾忘记,1900最终留下的话语,眼神,是那样坚毅,孤独,而温柔。始终会在心底出没,带来声息。
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长。
因而在渐行渐远的以前,心中有强烈的无处排解的情愫和孤独的那时,我也曾在高楼上凝视遥远的地面,想象自我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
然而终究不可能成为1900,正因咱们的人生道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不一样。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仅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他应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应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终选取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仅有88个键,可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
之后我渐渐明白,1900代表着一种梦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梦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咱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好处在于“传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赡养父母,繁衍后代,诸多务必背负的职责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然而咱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刻或许仅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刻才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这样一想会不会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奋斗的生命,其实可是一粒微尘,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我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带领他们的孩子在绿草地上放起风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我曾拥有良人在侧,从此不再无枝可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曾令你无忧无虑,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绪,或许唯有感慨地大笑出声,无奈地摇摇头,道一句,那时真小。
会不会想起那些温暖的片段,想起自我以前的付出与所得,带着回望的沧桑,感怀,和崭新的期望。
咱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取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正因,正因咱们一向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正因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完美,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发奋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
咱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可是咱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咱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习并领悟圆滑,学习并领悟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向记得,这生命所做的种。种妥协,可是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我的旋律与琴音。
那么亲爱的,我是不是忘了告诉你,
从心生这个梦想的这一刻开始,
你就已经成为了最好的钢琴手。
请必须要,继续加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海上钢琴师是一年前我美国的一位网友推荐给我的,当时我问遍了吉林市的音像商店,没有一家有。前几天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电影的光盘,迫不及待地买了回来。其实我很少看国外的大片,所以也无从比较。这部电影没有《十面埋伏》宏伟漂亮的场景,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天下无贼》的轻松搞笑的氛围,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一无是处……可以说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悲剧,连这里发生的爱情都那么短暂和凄凉。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名字叫1900,因为他是1900年一位船员在船上捡到的,他无父无母,无名无姓,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能证明他是存在的证据。故事情节是由1900的一位朋友以回忆的方式讲述的。1900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从未离开过那艘船。他小时候就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无师自通,他能用音乐去描述他见到的`任何事。
在所有人的眼里,如果他离开了那条船,立刻就会拥世人所羡慕的一切,因为他是音乐奇才。为了追寻让他心动的姑娘,他曾下过决心要走下船去,但是在他走到船梯一半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1900和他的朋友关于他为什么放弃下船的想法的对白可谓经典。大概意思如下:“这艘船不只是载人,它也载着梦想。我在有限的琴键上能演奏出无限的美好乐章,自得其乐。如果离开了这艘船,就如同面对着无限大的键盘,面对太多的选择,我会无所适从,我会思前想后,总有一天我会精神崩溃的。那个世界太大了,不是给凡人的,是给上帝的。反正世间无人记得我,我永远也下不了船了。”最后那艘船报废了要被炸掉了,他最终也没有被朋友说服离船而去,而是选择了被6吨半的炸药炸碎。
下面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领域都有船和陆地之分,你所在的城市、生活的圈子就好比是船;你所不在的城市、不属于你自己生活档次的圈子就好比是陆地。但世人很少会有1900的想法,世人总认为自己生活的那条船太小,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不能让自己拥有想拥有的一切;如果下了船踏上陆地,就会宏图大展,大有作为。所以太多的人会迷失在没有尽头的陆地上,终生在寻找在追求,直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时还心有不甘,恨不得向苍天再借五百年来活。这样的人生自然没有满足感,所以根本也就没有快乐可言。
大多数人都有离开生活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念头,这无可厚非,毕竟是人往高处走。但是千万不要只是为了大城市的大而去。比如说你在飞机正飞过一座城市,从高处看,下面到处灯火辉煌,一片光明,所以你一无反顾的直奔它而去。但当你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在你面前的只是一排排的路灯和窗口透出的灯光而已,毫无生气,毫无感情,与你充满的热情想象毫不相关。
向往大城市的人会找出千百个他现在生活的城市的不好的理由,比如环境不好,人们观念落后……,可滑稽的是当人们到大城市以后,他们会找工作,买房子,天天只走常走的几条街道,会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实际上他们是在大城市中圈出一块小城市来生活,更可笑的是每到晚上也会和他嘲笑观念落后的小城市的人看同一个电视频道,同一部电视剧。
但愿人们都能有所见有所不见,能在有限的键盘上弹出无限的乐章来,这也许才算是最大的成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我们生于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忘乎了生命中所需要的平淡和悠长。游轮始终在前进着,也曾停靠过,但他一直在漂泊。如果让灵魂和肉体和一,想必是件伟大的事情,而我们平凡人都不曾有过,两面三刀,左右逢源,所以我们只配称赞伟大的乐曲,而不会创造别样的旋律。在文章开头,要致敬那个孤独的灵魂和那位执着的友人。喜欢影片中舒缓的节奏,配上一杯咖啡,就更美好了。意大利电影的风格果然不同于美国大片,倒是有点像法国的,毕竟我也看过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没有坐过游轮,但我也曾见识过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分明,所以就会对丹尼有种莫名的好感和同情,因为我们都是弱者。不曾想到他付出怀抱是出于冲动还是怜悯,可那个大铁链没有饶过这个铲媒的好人,他是笑着去见上帝的,因为手里曾经呵护过一位可爱的天使,如果放在中国那就是缘分,缘来缘去无法左右。我想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可能演变成为一段传奇。
1900无疑是个幸运的孩子,亲生父母没能给予应有的关爱,而钢琴给予了他一切。拥有了28个字母组成的名字,也拥有者88个琴键,这一生不曾远行,因为恐惧没有尽头的城市,但他在自己的疆域里尽情的驰骋。写到这里,有点恨自己不懂音乐,不懂钢琴。许多精妙绝伦的弹奏,于我如浮云啊,音乐我听到了,但不知所从,唯独能够发现的也就是他的手速了,我想自己断然弹奏不了那么快。好的音乐都是直入心灵,指尖的跃动,不禁然就泪流满面,或者是引动大家翩翩起舞。我喜欢看他陶醉的样子,那是对艺术的崇敬,仿佛忘乎了自己的存在,也忽视了观众的存在。人是会压抑的,但不能一直压抑,总要有自己的特长,总要有喜好的事物。孤独大概是人生的常态,我们看到的热闹,其实中间隐藏着更深的孤独,总是要学会享受,学会释怀,学会去释放或者是填满。故事是悲情的,炸药的光彩也是绚烂的,许多人匆匆来过,不曾记住这一切,唯独大海不会忘记。有谁知道,那海浪里蕴涵了多少痴情的往事,那咆哮里包容了多少彻夜的哀愁。爱情的火花稍纵即逝,就是那么浅浅的一个吻,让他不在孤独,也让他更加忧伤,好在有一张残缺的唱片,记录了那段温情的往事。是啊,这大游轮上又有过多少虚情假意的送别,就像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也只有1900是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这个在花名册里没有名字的人,反倒存在的实实在在,并且为远处的社会所感到不耻。有点类似桃花园,只不过他的桃花园每次只发放20xx张门票,园子不大但应有尽有,里面待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乐融融。又像仓央嘉措,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但他还是少了那份性情,去到街头流浪,去做最美的情郎。他既是高贵的,也是懦弱的。脑海里刻着他现在舷梯中间的画面,那一刻迟疑了,无法去感触他的内心,似乎有点像抛出的帽子那样不自主。电影艺术也是引发人类思考的,如果换了我现在哪里,一定会走下去,去陆地上看看海,去街头或者是地下室去弹奏,勇敢与平凡总是一步之差,思想与行动也是一步之差。但他还是回去了,所以他依旧是1900,那个海上出生,海里弹奏的钢琴师。借用几句古诗,来再次表达对他的感情吧。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故事得从一艘名为弗吉尼亚号的轮船开始。一位在船上工作的黑人技师,偶然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位被遗弃的婴儿,黑人技师收养了他,并为他起名:1900。后来,黑人技师意外死去,1900就一直生活在这艘船上。这位被遗弃在钢琴架上的孩子,与生俱来便有非凡的音乐天赋,无师自通地弹起钢琴,成为这艘船上的钢琴师,无论是哪位乘客,都为他的弹奏迷醉。1900与音乐生命的融合境界之高,在与爵士乐的创始人竞比技艺时,惊人胜出。这位音乐天才,如果走上陆地,将会是著名人物,但是,他一生都没有踏上陆地一步。后来,弗吉尼亚号在航行中撞破了,走向生命的尽头,没有利用价值的这艘船将被炸掉。1900躲在船上,他的好朋友麦士劝他下船,他依然没有走下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双手在空中弹奏着,随着爆炸声,1900与弗吉尼亚号永远在世间消失。
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师为什么一生都不愿到陆地上。“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我之所以走了一半停了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1900看不到陆地的尽头,而只有钢琴,他能触摸到有限的琴键。城市没有尽头,其实,没有尽头的是人心。
给我震撼的不是1900演奏的高超技艺,是他那带着思索的神情。他沉默寡言,总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那些属于别人的喧哗、别人的起舞、别人的快乐、别人的忧伤。但是,他的旁观者姿态却将人们都看得仔仔细细,他懂得解读那个***绝望的眼泪,那个小伙装扮上流人物的紧张,那个谋杀亲夫的贵妇的奸恶惊慌……他身处的世界窄得可怜,只有海只有天,但是,他什么都明了,在他手指间所表达的,就已经是人类最宽大的内心世界。
随手拈来的钢琴艺术,与其说无师自通,不如说和是失聪的贝多芬一样,泯灭了技巧的培训,丢开了规矩的羁绊,奏响生命,震撼灵魂。一个没人收留的弃婴,不会有人教他文化,他不知道艺术的概念;一个被爱收留的弃婴,有一双大手的温存,他知道生命的沉沦。我们不能用坚持艺术理想坚持个人追求这样的俗世概念来衡量一个深深眷恋着过早遗失了温存的.孩子,这双曾经用来举着书读给丹尼爸爸听的小手,从丹尼海葬的那一刻起,就敲击着琴键唱响了孤独的灵魂,就在琴键上开始了不停的追寻。直到他确认,他们再也不用离分!
罗丹说过:“艺术家只要写出所看到的就行了,不必多全求。”《海上钢琴师》的导演写出了1900的“看不到尽头”,只看到了与人肉体的近距离。但是,对于他那般的灵魂的纯洁,距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在这展现的画面中感到一点沉重,一点无奈,我们不能像1900那般一生没有踏上陆地,我们的灵魂只能托付在 “城市”栖居。所以,我们高高仰着脖子,看着那些灵魂的追问,留下一地思考的影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思绪太多,如乱麻在脑中纠缠,许多情节都很煽情,对于我这种一看电影就看哭的人来说,要理性客观地评价一部电影似乎是极为困难的。首先说说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我很小就在表姐的推荐下看过《乱世佳人》,对于美国怀旧的电影有一种痴迷的情怀,喜欢里面动人的音乐,喜欢里面人的服装,喜欢里面人说话的语气,喜欢英国似的强调,看到这部排在top250的电影,以及像人物传记的电影,觉得对上我的口味,果然这部电影我一口气看下来。
电影很长,遗憾的是中间1900长大的部分描述得比较粗略,但是他的身世背景也算是了解得比较清楚了。首先他从小就在船上生活成长,拥有无私自通的钢琴天赋。我每每会想如果他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还会一辈子待在船上吗?他会不会也想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呢?其中有一个父亲,他的命运可以用十分悲惨来形容,他似乎是非常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有许多的担心,但是当他看到大海,他开朗辽阔了,他可以放下一切从头再来,那是因为他已经很惨了,他为了他的`女儿,他有自己要去奋斗的初衷,这是人性,人性就是为了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他可以走出去。
相比之下,钢琴师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去,因为他的人性没有那么强烈,其中有一段与一个黑人钢琴师决斗的片段也充分地说明他不明白竞争是什么,但是这对于黑人钢琴师是再正常不过,因为他是在另外一个环境中成长的,他懂得世俗的世界,他是具有非常贪婪和欲望的人性的。
1900缺乏人性的,但是确是非常理性的,他可以发现美的瞬间(一个女孩的美,确信他发现美的时候并不是人性的欲望在作祟),也可以记住美的音符,他对人性看得十分通透。他至始至终没有参与世俗的世界,他是一个看客,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敢走下船舷的原因,不敢走进充满着人性的世界,他害怕,他无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生存。他的出生背景,他的天赋,他的才华,他的理性使他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从哲学上来讲,我们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很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1900并没有虚度一生,他一生为了别人而弹奏美妙的音符,不曾觉得厌烦,他在做他最擅长的事情,一直在做,这却不是无为,而是坚持,坚韧,这也许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的精神。现今社会,技术上的革新使得我们感觉似乎是有许多的可能性,整天蝇营狗苟,把时间浪费在了钻营,投机,取巧上,这正好与无为的精神相反,甚至是乱为。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人的意志太强大使得我们不断地竞争,自私自利,使得生活总是充满苦难,世间的痛苦总是多于幸福,幸福是短暂的,痛苦却是持久的。对于幸福和痛苦的论述在这部电影中也得到充分地印证:1900似乎是超脱的,但是也有痛苦的时候,因为他突然感到了快乐(爱情的快乐),所以他体验到了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漫长的,最终一切归于平静,然后亦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叔本华也提倡,美学上的体验才是终极的快乐,这也印证了1900最终的选择:钢琴,在钢琴中体验美,体验悲伤和快乐的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海上钢琴师》已经看完好几天了,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要写点儿什么。很喜欢这部电影,甚至为之落泪动容。它没有凄怆的爱情,没有战争,似乎没有一切应该让人落泪的东西,但我却还是落泪了,虽然它没有一切看似噱头的镜头,但编剧却用他的笔触,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多年来从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见知音而落泪,因为有人了解自己的内心而落泪,这,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里到底有没有这样空穴来风的名为1900的人,甚至空穴来风的就成为了钢琴家,这个不重要,逻辑和理智不必总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里,至少我一直这么认为。人们会因为理智和逻辑生活得更好,但却因为感情才会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于一艘船,死于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这人生。看待陆地与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有一个一触及到的梦,但他却从不去触摸。电影里,也许导演读出的含义是,1900觉得陆地是他无法演奏的钢琴。所以,他拒绝登录。他只想弹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钢琴,而不想去触及那阡陌纵横的陆地之琴。但我却觉得,除此之外,编剧还有另外的想法。
咱们这些人,谁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咱们,生活在陆地上。咱们莫名的来到世界上,总有一天,还要莫名的离开。咱们生活在这个纵横捭阖的世界里,世界很大,咱们的领地却很小。咱们尽职尽责,战战兢兢。咱们居安思危,谨慎从事。为人子时,做乖孩子;为人父母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剩余的一点,咱们要奉献给自己的工作。咱们的一生,就在这样的几个角色里,分别度过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时光。咱们遵守家规,校规,公司规矩;然后,咱们要求孩子重复一样的道路,周而复始,万变不离其中。
我就是这其中一员,这一切,并非埋怨。只是陈述。但我会问自己,如何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实是,我从来未曾想清晰过,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时间变了,我也变了,咱们想要的,也跟着变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远的继续的想。在未知的思绪里,有一点我却很清晰,我一直有个愿望,或者说,是一个美丽的梦。如果咱们都无法真的过上自己觉得最美丽的生活,那么,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里,或者有一天,通过文字去实现,通过一本书,一本哪怕是耗尽我心血的书,把我所有的美丽愿望,编织在其中。1900用钢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绪。而我,一直曾经希望,能用文字,寄托自己所有的梦想。所以,当我看到1900能终生都坚持自己的一个想法时,禁不住为之流泪。那近在天边的大陆,那个有着他心爱的人的大陆,他永远只是去想象和回忆。他牺牲了一些东西,成全他的一些梦想。而舍不得牺牲的咱们这些陆地人,自然没有成全之事。
《海上钢琴师》,让我想到自己多年来存放心底,却从未去登录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弃才能成全?终究有一天,时间会给出答案。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有那么一些电影,它没有震撼的镜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毫无修饰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银幕前的你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看完这部影片后,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无从下笔,《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简单地概括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在豪华游轮维珍尼亚号自成一格的海上世界中,名为1900在1900年被遗弃的孤儿在海上成长为天才钢琴师,引来陆地上的第一天才钢琴家登门挑战,而爱情也在不经意间从窗外中到来,但最后1900却决定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但我想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些情节,我甚至认为这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因为这些已经在许多电影中不厌其烦地上演过。看这部影片我们更该看他最后那段对外面世界独白的台词,以此理解他最后关于上岸的抉择。
影片两次重点涉及到他的离开问题,第一次是为他心爱的姑娘决定去岸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依然决然地坚持没有上岸。也许,观众看到最后都会感到很惋惜,他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什么宁死他也不愿踏上那片他曾经愿望踏上去的岸上呢?
“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这是他给出的回答。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不下船的解释,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不积极的做法!但是最后1900跟麦克斯开的玩笑让我明白1900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他死后到天堂还想弹钢琴,弹只属于自己的曲子,因为没人能用两只右手弹琴!如果1900下船估计他会和杰里一样,不再为自己的喜爱而弹琴,而是为了别人或钱而弹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说1900如果下船后就再也没有灵感弹出属于他自己的曲子了。站在我们的世界看,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我们一路走来,一切自然而然。我们已经习惯被身边那些繁杂的事物消磨、吞噬,而自己却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些简单的日子。而对于1900来说,岸上的世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在船上,那些所有关于音乐的不纯动机都被隔离,有的只是自己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理解。他可以随性去读眼前人的喜怒哀乐,然后用琴键为所有人安排上一首背景音乐。他从来不用因为指挥的哀求而让自己违心地弹奏那些枯燥无味的舞曲,他永远可以弹奏自己的格调,然后让那一群人跟着自己舞蹈。
电影的最后,1900没有走下那艘游轮,湮没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就是他的宿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大家都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它的目的是为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地是控制住一些条件使之存在,而使另一些条件不存在,然后判断结果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海上钢琴师》不失为一次人生的实验,最大的条件就是没有父母,不在陆地生活,看看这样的情况下人究竟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教育的实验――灵性教育
观众都对1900在小时候突然就会谈钢琴,能准确说出娱乐大厅里的一些人的性格、情绪、行为特点,此人刚刚发生的及将要发生的事情等等,感到非常惊讶。虽说电影是虚构的,但我们都会亲见或听说身边一些类似的例子,尤其大家观察婴幼儿,发现他(她)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惊讶的行动或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话,这些行为、话语首先让人感觉就是超越婴幼儿实际的成熟年龄,并且行动与话语往往还很有智慧。婴幼儿究是什么?身心特点如何?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谜,有些观点认为婴幼儿的那些超人的表象背后有一种身心上的灵性,如何看待、对待,或者教育当中如何培养这种灵性成为一个话题。我们来考察一下发生在1990身上的教育,全船人肯定是爱这个孩子的,但大家又各忙其事,因此1900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也不会有所谓的教学计划、教育目地、教育目标等等,他也不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竞争等等,虽然有船员们“会按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但整个过程来讲是善意和宽松的。除了早期1900被教一些识文断字,还有必要的思维步骤要求,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收养1900的Danny要求他把词语联结起来形成更全面的意义,其他之外一切都是自由的。我想1900就是通过漫画书刊来获得陆地生活的印象和判断的,他也一定与人们交流过他的看法,但那样的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以幽默对待,也不需要刻意纠正他,或者纠正也是一种没有压力没有嘲笑的纠正。总之这样的教育环境保留了1900的灵性。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儿童开始按成人的要求背词、学琴、做算术题等等的时候,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理性教育,并且我们往往假定儿童是一张白纸,是没有任何经验与感受的,一切都由教师按严格的技能程序来教授。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是灵性不失,渐进一些理性,可能我们现实的教育是灵性全毁而理性未建。
伦理与心理实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或许是作家与导演想探寻或追求混沌初开时,人最初的那种纯静、纯真、纯粹的道德和心理境界是什么样子。并认为人的灵性与纯粹的道德是同一的,正象其他沙龙朋友所表达的那样,1900没有名利的感觉与思想,不知什么是竞争、争取等,总之一切世俗人所有的自私、贪梦、虚荣、算计等皆无。然而作家与导演又想告诉人们熊掌与鱼不可兼得,这样的环境又培养了1900与世俗无法相容,无法用自己的心灵解释这个世界,人最大恐惧来源于对事物不能解释,因此1900宁愿随船一起焚毁也不愿下船。在“嘭”的爆炸声中,1900回归了本初(有说人来自于大海)。作家与导演也完成了的悲剧构思(美的事物被毁掉)。实验结束了,但结果却让人生疑。从而作家与导演发出了对人类的追问:“人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小号手慢慢地讲述着1900的故事,清新欢脱的乐音挣脱了唱片的裂痕,消散在寒冬的萧条中。
1900年,一名被发现遗弃在弗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婴儿从小就生活在海上,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家,最终死于海底。
他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学成才。他在年轻时成名了。他永远不会忘记这首歌。在一举击败摇滚大师之后,他的名声更大了。人们都知道,当这样一个天才来到陆地上时,他将是音乐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也是最耀眼的新星。每个人都在劝说他下船。只要你走下舷梯,那只是几步。他没有回应。我不禁想知道,那些出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每年往返大陆不少于一百次的人是否渴望陆地?
当他和他的小手并排躺在煤堆上时,他说他曾经躺在舷窗上,看着人们在新奥尔良冬天逐渐消失在乳白色的薄雾中,那些人变得朦胧,直到他消失在街道上。我认为,他渴望稳定的土地,至少,曾经渴望过。
他还收拾好自己的衣服,从甲板上走下来,想着那个女孩,但在中途,他停了下来。他面前是陆地、星罗棋布的街道和小巷,工业化中滚滚的烟雾和遥远的'灰色天空。他站在舷梯上,凝视着这片土地。很长一段时间,他转过身,摘下礼帽,把它扔了出去,他回到了甲板上。在他的头上,有一只海鸥在无边的蓝色中掠过。
起初,我把他的行为理解为恐惧。他在逃避内心的恐惧。直到电影的结尾,他才敢踏这片土地。他说:我爱一个女人,住一个房间,买一块地,看一个场景,走一条死路。选择太多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没有尽头,没有尽头。我意识到他可能在追求自由。自由不在于他所在的地方有多广阔,而在于他内心是否有地方让自己真正安宁,而海洋和音乐是他的地方。虽然土地很大,但它不是他的目的地。
后来,小号手发现了1900年隐藏在废船,谈论为什么不下船,他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能创造的音乐。我永远不会放弃这艘船,但幸运的是,我可以放弃我的生活。
他坐在沟边,手指摇摆着,弹着看不见的钢琴,嘴角扬起笑容,扬起了他的固执,弗吉尼亚号即将爆炸。
1900年涵盖了太多的浪漫和感情,内心的坚持,远离世界的和平,简单的人性,自由和孤独的灵魂,这些乌托邦式的感情,在我们的现实中,似乎是一种奢侈,遥不可及。这些东西,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1900年的心中。
卢梭说:人们生来就是自由的,但他们到处都在锁链中。1900年挣脱枷锁,勇敢地冲向大海。他坚持一种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自由,但他只能从远处看。是的,有些自由不是为了实现,而是为了记住。它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一个向上的方向。在路上低头后,我们可以保持一些向上倾斜的可能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
今日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从此他每一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多年过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心爱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这艘比他还年老的大船也即将报废了,人们把成吨的炸药运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东西,准备炸船。可是他昔日的老朋友却断定1900还在船上,他固执地说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寻找,最终在废墟中发现了1900。可是他却拒绝下船,最终在一声巨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1900没有户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离开这个世界,仅有一个和他同台演奏多年的小号手朋友明白他的存在与消失。看完这个故事让人觉得心酸和惋惜。虽然他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人们无暇顾及他的存在,可是他的音乐、他的故事却提醒人们这位伟大的钢琴师以往那么真实地给人们带来过欢乐。
他是那样的善良而富有个性,他用琴声表达着自我丰富的情感。人们是否会惊讶:这样一位音乐天才为什么会选择与一艘旧船一齐被炸毁却不和好朋友下船寻找新生活呢?
我想:他从小生活在海上,适应了船上的生活,陆地上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这就是导致他选择生命终结的根本原因。就好象从小掉进狼群里的孩子丧失了人的本性一样,也许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能代替环境的影响,1900恐惧这未知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鲨鱼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来的鲨鱼,凶猛异常。被关在海洋馆等待驯化,训兽员把他放在玻璃罩着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个水池,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鱼。一开始,鲨鱼拼命的撞击玻璃,企图游过去觅食,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日子久了,它慢慢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开始等待训兽员的喂养。又过了很久,隔着两个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两个水池变成了一个,可是鲨鱼却从不肯游到那边。可见,多年的生活环境一旦改变,适应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影片不仅仅构思有其独到之处,以感人至深的友情为主线,还贯穿着优美的音乐。
当钢琴师爱上渔夫女儿时,那段抒情钢琴曲是最为经典的,从钢琴师深情的眼眸跟随女孩游走的那一刻,音符遍如涓涓细流在钢琴师指尖下流淌,是那么的纯净,清新。又是那么的缠绵,温柔。此时,无须语言,音乐表达了一切!电影结束时这段音乐再次响起,是他的小号手朋友拿着破留声机坐在即将炸毁的废墟中播放的,音乐再无先前那般清澈,完美。似乎预示着钢琴师必将与音乐一齐永远消失在茫茫海上,是那样的凄凉。给观者传达了无限的哀思……
无论是经典的音乐还是其故事情节,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观看的同时我由衷的被导演与演员的音乐才华和表演本事所折服。尤其对于喜欢音乐的朋友来说,影片必须会到达引人落泪的艺术效果!因为从主人公用音乐诠释着内心的喜与悲,让我们能从中发现一种凄凉的美!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
终于都看了这部电影。电影有为人增加烦恼和减轻烦恼之分。而这确实是一部令我烦恼,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烦恼的问题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1900没有出生证明,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也许他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他是一只落入凡间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注定在弗吉尼亚号上度过,现实世界注定容不下这份如此彻底的清澈!随着炸药爆炸的一声巨响,本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师结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罢了,除了这个纯真得像孩子一样的人以外,还有谁能乐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里用两只右臂弹琴的景象呢?
曾经认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种软弱和对现实世界的恐惧,然而,其实这是一种对艺术的纯洁性的坚持。1900对名利的不屑达到了一种极端的程度,他从不为虚名弹奏哪怕一个音符。其实他都知道,站在楼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乐的存在,他知道一旦离开了这条船,他就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1900,他就再也弹不出那直面灵魂的琴音了!
诚然,对纯真的坚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然而这极端的浪漫主义只能是一幕悲剧。那份倔强的清高,那颗不肯向世俗低头的心,在这个世界里只会落得一个不知好歹的骂名。真是个可悲的世界啊,最美妙,最纯洁的琴声偏偏没有容身之处,这不是1900的悲剧,这是时代的悲剧。“嘭”的一声,这来自天堂的乌托邦也随着破旧的弗吉尼亚号灰飞烟灭。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脱离了现实的艺术就像没有脚的小鸟,像没有根的鲜花一样,难以生存。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1900也一定要死去,精神上,或者肉体上。他选择了以身体上的死亡来保持精神上的永生。
片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吹小号的胖子,他正是大多数人的写照:艺术只是他谋生的工具,为了钱为了维持生活能卖掉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康恩牌小号。假如说低价出售小号是一次向现实的屈服,那么乐器店老板把小号送还胖子则是一次艺术的胜利回归。
沙翁真的很伟大,我发觉很多东西最终都归结到同一个问题上: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我们都是游荡在梦与现实之间的.孤魂,我们并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归宿。太理想的不是人,太现实的也不是个人,可是没有人会欣赏像胖子一样的平凡人,就像胖子把与1900一起在船上度过的时光视作此生最珍贵的回忆而不是其它平凡的生活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着对浪漫的向往,但同时又不能避免地具有现实的一面,我们的心中只有那永无休止的搏弈而没有胜负。
虽然1900是个饱受争议的角色,但请记住,他只是一个角色,这也只是一场电影,导演给我们的一场浪漫的梦,而已。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3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一点在影片中被充分地体现出来。首先,因为1900是个弃婴,没人知道他的生日、出生地、原父母,他没有身份证、出生证明等等一切正常公民应有的证件,因此在这个世界看来,他可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并不存在与所谓的人间,他更像是一个诞生在大海上的精灵,与世俗的人们截然不同。
这样类似于神话的元素在影片中有更多体现。当幼年的1900透过舞厅大门看向舞厅内时,他所看到的场景是模糊而迷蒙的,仿佛是尚未接触过人间的精灵(我并不同意称他为天使)拨开朦胧的云层,或是滚动的海水第一次看向人间。既然人们眼中的神怪世界是虚幻朦胧的,那么反过来,从神怪,或者1900这样的精灵的角度,人类世界必定也是一片迷幻而不真切——“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出自《庄子》)
第三处神话元素是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迈克斯与1900的相遇。初次登上轮船,因为途遇风暴,受不了船只的颠簸而头晕目眩的迈克斯为了找个可以呕吐的盆跌跌撞撞地摸索到了有着钢琴的舞厅附近。接着迈克斯的头顶传来一个声音:“嘿,康恩牌,怎么了?”在这里,我认为1900对将迈克斯小号的品牌名用作迈克斯的称呼很巧妙,因为尚未密切地接触人间的1900心中几乎只有大海与音乐,而当他逐渐与人间建立起联系后,“康恩牌”就变为了“迈克斯”,直到最后他亲自断绝了与人间的联系后,“迈克斯”又变回了“康恩牌”。
听到声音,迈克斯抬起头,发现一位从未见过的青年衣冠整齐,在不断摇晃的地板上站得笔挺,脸色还挂着愉快的笑容。在这之前,迈克斯就听说过关于海上钢琴师的传闻,但此时在阴暗空旷的舞厅里,伴随着窗外的电闪雷鸣,眼前的人比起钢琴之神,更像是幽灵。随后1900带迈克斯走向钢琴,1900步伐轻快而丝毫不晃动一下,迈克斯却踉踉跄跄,几乎站不起身来。这鲜明的对比正反映出1900不同于常人之处,仿佛有什么超自然力量让他对滔天巨浪的摇撼无动于衷。
还有很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重要的意象——烟。影片中,迈克斯以及意大利农民都为1900递过香烟,并都被拒绝了;1900走下舷梯准备迎接陆地时,画面也给了足够的空间呈现出缓缓上升的黑烟;1900与杰尼“斗琴”时,香烟作为一种比赛道具频繁的出现……无数个关于烟的镜头,我认为这大约也反映了1900“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特殊,不知这是否有些牵强。
诸如此类的镜头都指明:1900并不是活在世俗中的“人类”,他是一个由海洋与音乐组成的纯粹的精灵,不受半点尘世里追名逐利风气的污染。当人们的.眼中都投射着城市林立的大厦时,他的双眼中是海洋起伏的波涛。他以旁观者的视角俯瞰在人世挣扎的芸芸众生,他可以为贫民带来快乐,也可以犀利地洞察富人内心的秘密(他对所有人类并没有怜爱或同情,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能被称作上帝或天使)。他曾被吸引着踏上陆地,但人间的复杂与污浊让他透不过气——人们在无限的欲望和利益中挣扎,因此永远无法得到无限的幸福。于是他返回了自己的海上世界,将与生俱来的纯粹延续至生命的尽头。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4
电影讲述的是地点是一艘名为“弗吉尼亚人”的船,锅炉工人见到一个放在钢琴上的白人弃婴,他就是主人公钢琴天才1900——他的名字就叫1900,二十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被捡到的天才。
他一生都在那艘船上,从未下来过,没有身份,没有了家人,似乎是飘在人间的一阵风,带着钢琴声,路过人间,惊艳过一段时光。最后船要被炸毁了,他仍然留在那里,和船一起消失。仿佛这一生并不是为了来过,而是一名使者,代表着钢琴声,来这一趟,只为展示天籁。他唯一留下的,是一个被毁掉的录制了他为一个一见倾心的女孩演奏曲的光盘,光盘原本是要送给那个女孩的,那个女孩告诉他可以去岸上找她。他一直在船上生活,一直漂泊在海上,“弗吉尼亚人”号就是他的世界,他曾穿上好看的驼色大衣,去岸上听听海的声音,从岸上看看他的大海,但他没有上岸。看着无穷尽的世界,他转身回到了船上,并从此再未想过离开。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他说音乐是无限的,但是键盘是有限的,他可以从有限的键盘看到无限的音乐,这让他安心,让他自得其乐,他过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世界是无限的,“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他说世界这个“键盘”奏出的音乐“不是给凡人奏的,是给上帝奏的。”
他的才能足以在世界任何一隅活得潇洒,他随便一首曲子都可以带来极大的财富和名誉,而他不是为了活着,他把那个光盘毁了,他说“没有我,我的音乐哪儿也不去”。
有些人把“佛吉尼亚人”号船比喻成作者眼中的世外桃源,1900不肯离开船,提现的那个时代的人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和向往。但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我很羡慕他,我很羡慕知道自己“使命”的人。有些人生下来就知道这一生的路怎么走,有些人经历跌宕,最后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关于成功,我不停地修正它于我的定义,后来,我觉得是,找的自己的使命,然后为之无怨无悔,便是成功。
有人求功名,有人求财富,有人继承然后发扬光大,追求使命的感觉如此崇高而无畏,以至于一路的艰难和困顿,诱惑和陷阱都不再。就像《穆斯林的葬礼》中去往耶路撒冷的年老的“巴巴”,一生以琢玉为生的的`匠人梁亦清,看到玉就看到使命的韩子奇……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可以得知自己的使命,于是这些人,就只能平庸,于世界平庸,于一生平庸。 1900的使命,或许只是为了向世人传递天使的声音吧,他被遗弃在钢琴键盘上,他死的时候没有户口,去到天堂或许都进不了门,要问这一生做过什么,那只能是毕生都在音乐中。大海把纷扰隔开,把“佛吉尼亚人”号围成一个天堂,他就这里完成他的使命,不用上岸,不用去面对无穷尽的世界,只在这海上过完这一生,船在人在,船靠岸炸毁,人也不愿留下。
平凡如我们,没有让世人惊艳的光芒,但也是每个人都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间呀,或平凡或琐碎,又或者能温柔一寸天地。我看过有医者兢兢业业,我看过工人勤勤勉勉,我甚至被拾荒者堆满的小屋感动过,努力地活着去承接生命赋予的责任,又何尝不是在完成使命呢?
真希望足够幸运,找到能够在生命的尽头回想时,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是为你而生”的,可以无悔地完成“使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的手指像活泼的的精灵一样,那悦耳的音乐更让人痴迷不已。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怀着对钢琴的热衷,我也开始学习钢琴,但学习的过程让我很失望。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老师面前,然后开始无止尽的练习,这些孩子不是极其厌倦弹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机会。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琴只是为了拿那个所谓的等级证书,而老师也只要求学生把考级的乐曲弹好就行了。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耐心的聆听,一切只是机械。于是我悄然退出这个潮流,不是因为我的毅力不够坚强,而是我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场景。
这样的失望缠绕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个天才海上钢琴师。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仅仅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折服,为他的惊人的技巧而赞叹不已。可是当我一遍遍再次观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关于钢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场景,虽然是在电影里。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故事。整部影片与《天堂电影院》一样,都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
很多人称其为天才钢琴师,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因为钢琴不是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是他灵魂的寄托,是他抒发自我的方式。1900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单纯,长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与人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像心爱女孩表达的爱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钢琴,那随他心意转换的曲调,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随着岁月的流逝,1900变得更敏锐和优雅,也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他给船上所有的人演奏,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穿越岁月,穿越过所有的甲板和船舱,他走到哪里,便是人们忘却痛苦忧伤的一刻,人们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声中,跟随他的节拍欢乐起舞。他不需要任何琴谱,他随意弹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说,手在琴上,心灵却神游大地,无所不至。没有任何羁绊,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时候,他依然自如地随着跌宕的轮船自如地演奏钢琴,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灵魂已经与钢琴融为一体,他只是任自己的灵魂自由飞舞而已。在那不大的轮船上,他拥有了最大的快乐。
当1900成功的击败来自陆上的钢琴大师时,他本有机会去到更广阔的空间,一展自己的才华。可以在即将踏上陆地的时候,他放弃了。他放弃了并不是因为他畏惧了,而是因为他意识到陆地上也许有无止境的新奇,但却不是他所追求。他不在乎这个世界是否认可他的存在,他在乎是自己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于是他在船上安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直到船被炸毁,他也没有离开。他始终都忠诚于自己灵魂,他像个不沾人间烟火的天使一样,悄然飞入天堂。他原本可以成为垂名青史的钢琴家,但他却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在海上油轮上弹奏的钢琴师。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他让我看到了一种对钢琴、对音乐,最单纯、最忠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灵魂与钢琴的融合。我想这是时下钢琴学习者最缺乏的东西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上钢琴师观影心得04-17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5-18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7-19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3-19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02-27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12-04
【荐】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04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04
【精】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04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