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名》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无名》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无名》观后感1
在年初一去电影院观影是近几年我家的新节日仪式感,所看影片选了《无名》,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抗战时期的谍战题材全家人都喜欢。
本来我是带着点儿“可能这是一部主要观看对象为粉丝”的影片的心态的,但是从一开场,我就彻底改观了这种多少有些戏谑的心情,不得不被电影镜头带入其中情境,认真观看起来。
结论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从昨晚看完影片到现在过去24小时了,仍然在回味其中的一些细节。
所以这将是一篇比较认真的观后感,优点缺点我都会谈到。为了不剧透,我将尽力不谈情节,只说令我非常喜欢的关于电影表达本身的部分,以及我感觉到稍显不足的部分。
首先谈谈我喜欢的部分。最喜欢的就是本片的镜头表达,通过不同风格的画面来替故事诉说着它的心思。例如,前一秒唯美纯净平和的洁白羔羊,下一秒就是一锅胡乱炖着的肉,甚至连能令人产生食欲的好颜色都没有。这种反差画面镜头,在本片里出现很多次,或许希望观众感受到视觉冲击,或许仅仅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现实的残酷。不论是什么,这些不需要台词的画面,就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最直观的一种表达。
摄影画面的色彩上,在黑白灰对比,暗色调和明色调的运用,都有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使我比较深刻记住的是那碗噼啪乱跳的虾。环境的颜色都不鲜明,唯独那碗活虾的料汁的暗红色令我感觉刺眼,那颜色和牢房里的地面上永远洗不干净的血污岂不是一样?而虾这个挣扎跳跃的主角虽然被泡在料汁里,却也分明是黑灰色的.。导演想说什么欲言又止,但恐怕观众是可以领会到的了。这就是镜头的语言,是摄影的沟通方法,是电影的表达艺术。
镜头里的一些特写细节,也是在讲述线索,仿佛是猜谜,每一点蛛丝马迹都是在帮观众推测出情节的链条关系。至于这些镜头所透射出的种种隐喻和思索,则是另一种让观众回味的地方,各人都会有各自的解读,所以产生的后劲也是很大的。
叙述。电影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展顺序讲述故事,也就是说,是非线性叙事模式。可能这种方式不是每个观众都适应或者喜欢的,我很喜欢,并且我惊喜地闻到了一点黑泽明的味道。
其实这个故事在影片结束的时候,把事件按照时间顺序重排,观众会发现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个比较简单的故事。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抗争奋斗在隐秘战线的先辈们的故事,大体上都是没有惊天动地精彩纷呈的,他们越是平常才越是胜利的保证,甚至很多生死攸关的经历是能用一句话就概括得完的。正是如此,我觉得这个非常规的讲述方式更合适,更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
开篇看起来的“东一句西一句”的讲述,我认为是一种对每个人物的素描,然后针对每个人物开始各自表述。也就是说,这种插叙倒叙和人物视角的切换,是将每个人物逐步丰满立体的过程。比起平铺直叙的讲故事方式有利于故事情节理解来说,这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层次感,就好像散文那样,“形散意不散”。
这也呼应了片名《无名》,它想讲的是一群人,而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对于一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来说,这个非线性叙事的方式给人物树立是起到了助力的。
不够完美的部分。前面说了很多的画面和色彩的表达,搭配上相对简单的故事情节,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觉得影片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我认为影片想引起人们注意的那些过于庞杂的历史过往的方方面面,实在不是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就能说得完的,能用镜头语言给观众留下一些记忆,已经是一部好电影了。但如果故事能更加丰满一些,一定会让对信息量和逻辑性上要求更高的观众得到满足和享受。
演员方面只说说王一博。王一博的角色适配度其实是超出我的预想的,他的表现是合格的,甚至可以得分更高点。日语台词和上海话台词都非常加分,武戏也是个加分项。
可我也不得不说他的演技不足的地方。和梁朝伟以及日谍长官对戏的时候还好,因为有年龄和地位的差距,他表现得谦逊和弱势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合适。反而是与平辈的“同僚和朋友”的王传君对戏的时候,让我感觉略显不足。尤其是最后和王传君对峙一段,明显没有接住王的气场,若能体现出内心情感冲突后更坚定强烈的“必杀”的杀气,就完美了。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我没有讲到的地方,但我自己喜欢和觉得有遗憾的点基本上是交代完了。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再看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各种细节,欣赏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种种的细腻之处的影片。
也借《无名》向那些生前无名,故后仍然无名的英雄们致敬。
电影《无名》观后感2
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是个统计数据。或许长达3个小时的片长,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一想到本来就沉重的战争电影还要看得如此长,就心有戚戚。
但在一分一秒的剧情推进当中,你会完完全全的被这样一场以芬兰参加二战的全程的电影所震撼,所吸引,所更加珍惜和平。
没有绝对的主角,没有酷炫的特效,没有无脑的男性荷尔蒙,有的只是逼真到令人快要窒息的弥漫在战场上的空气,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美化的事情,只有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只有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活下去的希望,每一个应征入伍的男人可能很多都不并非专业训练出身的士兵,面对这样的战争,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淡定从容?能够一笑置之?
影片最残忍的地方反而就在于克制和所谓的“平淡”,从没有煽情一个士兵的壮烈牺牲,但你以为的主角,寄托希望能活下去的士兵,一个场景的切换就不复存在了,你无处安放的情绪逐渐变得脆弱,你渴望在电影里找到一个安慰自己内心的载体,但残酷的战争告诉你,不要期望有主角的存在,即便是活到最后的`人也在这个过程里饱受煎熬。
随着年纪的增长,每当看到战争电影,有的不再是小时候那种隐约的期待和热血的上涌,只是更加珍惜和平,珍惜再不如意也能苟活的时代。
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是个统计数据。还是会想到某个人物说过的这句话,残忍吗?
电影《无名》观后感3
电影《无名之辈》上映当天,因为喜欢任素汐,我就去家最近的电影院看了一场,很喜欢。很想你们也能去看一看,于是就有了这一篇。
看电影是非常非常非常个人的体验,喜欢或者不喜欢,确实没必要形成鄙视链,也当真用不着说服别人。这世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可以互相完全理解,任何人对别人的所谓解读,本质上也不过是自我剖析和自我投射。就如和菜头所说,“每个人对一件事情、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跟他要评价的人或者事关系不大,他说的,是他自己。”
另外,曾经有不少家长问过我如何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我没什么高见,只能从自己的学习经历里拾掇出一些也许有用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而通常我能给出的建议,无非就是反复进行事实与观点的判断性训练——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事实还是观点?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事实还是观点?区分事实与观点,是批判性思维建立的起始点,当你不再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世界的事实”,你的思考才真正开始有了质量。
拍电影也一样,导演用镜头表达的,是事实还是观点?你把它当事实来看,就会不断在人物命运的真伪上纠结烦恼,对故事的开始充满警惕,对故事的结尾也心存怀疑。而如果你把它当成观点来看,导演表达的是他对生活的认知、人世的理解,那么你很可能就会因为他所提供的另外一种观察人生的视角,而收获了另外一种理解上的可能性。
我认为电影是观点。同样,我的这篇观后感,也是观点。
《无名之辈》是一部喜剧,看完之后也依然不会更改这个判断。《无名之辈》的笑点没有《西红市首富》密集,但是它在人物的设定以及台词的琢磨上,一定是奔着让观众笑起来的目标使劲。人为什么会笑呢?心理学上给出过结论——优越感。托马斯·霍布斯说过:“笑,是发现事物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时,那种突然的荣耀感。”这也是为什么喜剧演员总是受人欢迎的原因,观众看到他们的时候,总是具有心理优势,无论是智力上的优越感还是居高临下的同情心,那都是一种极为愉悦极为舒坦的感觉。
说《无名之辈》是喜剧,就是这个原因。从影片的一开始,观众就收获了极强的智识优越感。两个憨贼,从一个愚蠢的欲望开始,做了一系列愚蠢的事情,看得人心里既着急,又隐隐觉得活该,城市达尔文主义立刻在脑海里占据了制高点——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你们自己没文化没脑子,所以活该成为笑柄,活该没有尊严。
直到,任素汐的出现。
任素汐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位遭遇车祸而高位截瘫的姑娘,从她的出场开始,影片开始变得小心而又克制,明明底下蓄积着汹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但导演就是不让这种力量流于表面,于是造成了观众在理解上的巨大误差。任素汐几次盯着枪管看的眼神,总让你以为这不过是犯罪片惯用的伎俩,用眼神揭示内心活动,用眼神表达歹徒与受害者之间的角力。直到导演掀开了谜底,你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全然是错的,你才惊觉那些潜沉的情感力量。到此,你的优越感才能退场,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更为艰难的思考。
好的电影往往具有文学性,而我对《无名之辈》突然的喜欢,也恰恰是因为,它让我不断想起史铁生的《我与地铁》。在我试图理解为什么任素汐想死的时候,在我想弄清楚悲剧为何偏偏降临在她身上的时候,在我努力分辨我究竟是出于优越感、还是出于对人世的理解才涌起同情的时候,我脑子里全是史铁生。
史铁生和任素汐一样,都是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除了同样地思考关于死的事,史铁生还要思考人为什么要出生,他甚至试图要把整个世界想个明白,最后他在《我与地坛》里写道:“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
“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你看,人和人之间真正的理解,只能发生在抛弃了优越感之后。如果你明白,你之前那些虚幻的优越感,并不是你辛苦赚来的,那只不过是上帝掷骰子,随机所做的分配而已。你就不会高看自己的努力,也不会低估运气的占比。于是,你就可以站在全新的角度里,重新审视电影里的每一个无名之辈,就能感受到之前从未体会过的人间暖意。因为,如果你恰好被命运分配了一张烂牌,如果你要质问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无名之辈》给了你至诚至真的答案。
如果不忙,去电影院找找答案吧。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
电影《无名》观后感4
这场没有特效的战争,却让人看得灵魂颤抖
1941年6月25日,苏联空军突然空袭了芬兰18个城市的机场,压抑三年的芬兰正式向苏联宣战,继续战争爆发!
1941年8月31日,芬兰部队抵达维堡,宣布收复1939年失去的全部领土。
1941年10月21日,攻占苏联城市彼得罗扎沃茨克市。
1944年6月9日,苏联开始在卡累利阿反攻,第二天就攻破芬兰防线。
1944年7月,芬兰军队退回到冬季战争结束时的战线,苏联停止进攻芬兰。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苏芬之间的战争却鲜有人知。可偏偏有这样一个故事,它完整讲述了苏芬“继续战争”的全过程,并且被三次翻拍成了电影,它的名字叫《无名战士》。
在1940年苏芬冬季战争后,芬兰失去了卡累利阿地区,其中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对此,芬兰始终耿耿于怀,在森林中训练新兵等待时机收回领土。直到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芬兰看到了收复国土的机会,毫不犹豫向苏联发起了进攻。从历史角度来看,冬季战争里赢得国际声望的芬兰完全可以将本片拍成一部“犯我国土、虽远必诛”的热血战争片。可偏偏长达3小时的《无名战士》被拍得极为克制和冷静,这种“冷静”让人感觉太过平淡、甚至是无聊。为了将这种“冷静”氛围营造出来,全片的色调几乎以灰暗的冷色调为主。这倒将也挺符合芬兰这个北欧**的性格,另一方面灰暗的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战争的阴暗面。
不仅如此,客观而真实的镜头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悲壮而残酷的战争岁月里。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犹如在眼前,被炸瞎双眼后飙溅的鲜血、痛彻心扉的叫声,从尸体上搜刮而来的`面包拿来就直接咬一口,即便是被运回的伤员也难逃敌方的埋伏而惨遭杀害。作为一部描绘战争众生相的电影,《无名战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可每一个人物恰恰都是主角。初入战场胆小怯弱的指挥官,在打了几场胜仗后意气风发;跟着战争一起成长的新兵从毫不留情地枪杀俘虏,到学会怜悯、主动把枪放到伤员的身旁,让其解脱痛苦。还有初入伍的新兵蛋子,因为没经验会抬头过高而被爆头身亡。
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这个参加过冬季战争的老兵再次入伍,经常对于上级的命令不屑一顾,不爽时更是直接破口大骂、毫不留情。但他对战友又十分照顾,不仅细心教导刚转来的新兵如何巡逻,还冒着枪林弹雨将受伤的战友背过河。别看人家整天一副老油条的样子,打起仗来可丝毫都不含糊。不仅握枪姿势极为实用,连清战壕的战术都十分精准高效。
明明有着一身好本事,可以在战争里建立丰功伟绩的他,却一脸不在乎:你想成为英雄,我才不在乎那种事,只有需要时才前进,否则就趴着,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被杀,而是杀戮。
他真正在乎的是,在家中的三个儿女和即将生产的妻子。当他终于有假期回家照顾妻儿时,还不忘一起收割家中田地里的黑麦,而这一幕是全片少有的暖色调的温馨画面。没有真正意义主角的《无名战士》,反倒每一个人物身上独有的特点给刻画了出来。即使看完电影的我们仍旧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却能够被人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这种看似是“弱化”单一角色的讲述方式,其实是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我们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奈、悲伤,还有失去亲人、失去生活的迷茫。这种影响其实是我们在超级英雄电影里看不到的,因为那些战斗力爆棚、能够死而复生的超级英雄更多时候考虑的不是面包,而是如何打败敌人。或许我们在看这些超级英雄电影时会感觉热血沸腾、兴奋不已,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但是他们却不会告诉我们做一名光鲜的英雄背后所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即便芬兰在这场战争里占据着声誉优势,但是在《无名战士》里我们几乎看不到苏联方面大规模的军队,只有偶尔零星的几个苏联小兵还提醒着我们这是一场战争。这种刻意不渲染敌方形象的做法,与去年诺兰的《敦刻尔克》颇为相似,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要让观众去反思战争所来的影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而非去建立敌对情绪。在这场战争之后芬兰选择了维持中立外交政策,即便在东西冷战时期也维持中立。这样的深远影响足以见得战争带给芬兰人民的伤痕有多么的深。
那个老兵曾一语道出了这个伤疤: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可怕的,是谁发动的已经不重要了,所有经历的人都会受难。当老兵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中,妻子飞扑入怀、女儿眼神里的开心,我们才会明白,家是最值得去守护的东西。
【电影《无名》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无名》观后感06-24
(荐)电影《无名》观后感07-24
电影《无名之辈》观后感10-05
《无名》电影的观后感(通用18篇)09-11
《无名》观后感02-01
《无名》的观后感02-02
无名观后感02-01
无名的观后感02-02
《无名》观后感【集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