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观后感

时间:2024-04-25 18:40: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第一书记》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书记》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了一期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记录节目,展示了一位来自北京审计局名叫姜海泉的驻村干部于20xx年以来到贵州省丹寨县甲石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活状况。他从刚到这个偏远贫困小山村的不适应,向通过几年的扎根农村带动大家改善贫困条件舍不得离开。

  通过观看节目,有几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姜海泉说刚到甲石村时,真是两眼一摸黑,村里干部和村民都在不信任中善意调侃他为“小北京”,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他的'感受也或多或少反映了我刚到东街社区为第一书记的感觉,从熟悉的工作转向不很了解的基层村委工作,确实有些茫然,从何处入手,如何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也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

  二是,姜海泉从种植香菇、火龙果等产业帮助增加收入,改善贫困状况,遇到寻找水源时,他亲自上山、背水管,与村民一道劳动在一线,此时我在试问自已,同样的情况我是否能够做到,不是说出不出力的问题,而是能否从思想上扎根群众,而不是以第三人的姿态指导工作,这点思想上的转换,是能否继续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基础。我们的工作才开始,同时也突然感受到了差距和责任;

  三是,让我动容的是在姜海泉任期到时,村民集体挽留,并且他本人也因扶持的产业项目关键时期,最终选择留下一年的决定,让基层的群众如此挽留和爱戴,不正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服务群众、扎根群众。

  只要你真心以群众集体利益出发,将心比心,工作不是一撮而就,从小事、身边事做起,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有多有少,我们只要是付出辛劳,群众的眼睛是明白的,有时总抱怨工作那么多,也没人看在眼里,图什么,要是什么事情都是等价交换的话,说明我们是不称职的,最起码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2

  电影讲述了作为省里选派干部的沈浩同志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六年风雨人生。在那里,他和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建设新农村,实现了他的到小岗村前的抱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认可与爱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并且挽留他的`人数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这一次,永远地将他留下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选择:选择小岗的大家,舍弃自己的小家,纵然心中有对老母亲和妻儿深深的愧疚。选择执着前进,倾情奉献,虽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胁被打。选择留下,继续奋斗,尽管前进路上有千难万险。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感动过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何在?什么是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我们该做些什么?沈浩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那就是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去为民谋福利,去获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正是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沈浩才坚持留在了小岗村。

  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作为一个父亲,沈浩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偶尔的见面也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作为一个儿子,沈浩更是把年迈的母亲送到了老家,让哥哥帮忙照顾,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能比这种精神更为难能可贵。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全体驻村队员学习,学习他身上无私的奉献精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3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情绪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片中讲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群众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

  可能由于我自幼生长在农村,当影片片头音乐响起时,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油菜花映入我的眼帘,这种感觉早已不是看电影,而是身临其境,与沈浩一齐进入了小岗村。

  有一幕让我很感动,沈浩刚到小岗村时就能清楚地了解村民的`状况,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家庭状况,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仔细认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又有多少。之后沈浩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摸清各家的具体困难以及村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他透过收回村里群众财产、帮忙贫困户、为小岗村修路、修大包干纪念馆、为招商引资动员村民迁坟等一系列事迹赢得村民的信任、支持和爱戴。

  吃年夜饭的那一幕我此生都不会忘记,村民们轮流用手机给沈浩的妻子和女儿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必须为拥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骄傲,女儿也为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自豪,而影院中的我更是几度落泪。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看完这句话后我潸然泪下,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学习。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4

  观看第一书记,深深被沈浩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放弃省城优越的生活条件,远离家人,只为昔日的第一村重现生机、重现辉煌,只为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初到小岗村沈浩的车子便在烂泥路上开不出来,要想富先修路,于是他下定决心先把出村的路修起来。一项工作就是一条线,沈书记以此为主线,不畏村里的帮派势力、不畏部分人的流言蜚语,以“有钱要让村民挣为主线”,村民自己修路,既保障了修路的质量又使村民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大家同劳动、促交流村民之间感情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从为要回村民集体资产集中民意、民智,寻求法律援助,到赢的官司,乃至最后吊出村集体的铲车,这背后沈浩可谓既流血又流泪,正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一步步坚持下来。他既努力干实事让第一村重焕生机,又聚民心。因为他明白人心齐、泰山移。当年大包干的几位老人在沈浩的`感召、撮合下又重新团结起来,大家一起重新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村里的旅游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下雨了他会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党员到贫困户家中探望转移人员;他积极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同时他绝不损坏群众利益,面对吴奶奶,他主动披麻戴孝,终于赢得了老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打通出村路,他多次前往上海铁路局甚至铁道部恳求得到支持,停车45分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岗村盼了30年的路通了,他更是成了小岗人心中敢干事、能干事的先锋模范。

  沈浩一个活生生的先锋模范,他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把共产党人的甘于奉献、敢为人先、一心为公的优良品质展示了出来。小岗人挽留的红指印代表着一颗颗民心,满满的红印展现出人民对于优秀共产党人的无限爱戴、无限眷恋、无限依赖。沈浩为我们树好了榜样,让我们见贤思齐,立足岗位,把党的好政策传播好、落实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5

  当我噙着眼泪观看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入迷之时,儿子突然说出了这句让我和爱人感动一阵子的真心话。

  罗云作为钦南区黄屋屯镇贫困村屯利村的“第一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结合屯利村的实际,经过市场调研和不懈努力,终于摸索找到了牛大力、油茶种植这两个“致富宝”,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使用传统手艺压榨茶油,亩产值达4-5万元,拓宽了屯利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由于罗云“真扶贫、扶真贫”扶到了点子上,引起了钦南区扶贫办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优先把屯利村的油茶种植列入明年扶贫开发项目。

  罗云书记是我市“第一书记”的成功典范。在帮助贫困村找到致富路子的同时,他还悉心为曾丽敏、张枝红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通过媒体的力量,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对困难人员的关注和扶持,“众人拾柴暖”得到了较好体现。罗云向困难群众播洒了“第一书记”真心为民的真诚情怀,传递了“第一书记”正能量。

  “我要保护好棚子,保护好奶奶。”在专注观看“祖孙俩俭吃俭用,破布棚难挡台风”章节之时,当14岁的曾丽敏说出这句让人心酸的话时,我和现场观众一样为之动容。是啊,困难群众生计艰难、“户外做饭”、“破布棚难挡台风”度日如年,太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了。

  笔者有幸担任乐民镇贫困村马朗村“第一书记”,要从罗云书记身上吸取成长的`营养,无愧于“第一书记”的称呼和荣誉,牢记“第一书记”抓稳定、抓党建、抓文明、抓服务、抓清洁乡村等“五抓”的光荣职责,继续抓好马朗村甘蔗、油茶、穿心莲种植、淡水鱼养殖等扶贫产业的申报和验收,组织指导好群众搞好“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用卓越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努力为建设“美丽钦州·生态乡村”奉献“第一书记”的微薄之力。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6

  能够提前欣赏该片,是个荣幸。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看完《第一书记》竟是这种感觉,也许影片真正想表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邻家大哥般的沈浩,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这个形象本就应该是如此这般的,如果真是这样,导演无疑是成功的,杨立新也是成功的。在影片中,沈浩的女儿弹了一首的钢琴曲,虽不像结尾主题歌那样旋律鲜明,但正是这首钢琴曲深深打动了我,它是那样的恬淡宁静、动听优美,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师1900在暴风雨中弹的那首曲子《magic waltz》一样,1900在暴风雨中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孩,在人生的坎坷与平凡中,于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真谛,不惜为之付出生命。

  两种环境,两种心情,在沈浩的故事里,也同样殊途同归,沈浩不也是身处改革开放的暴风骤雨,在历练和勤奋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吗?更可贵的是,他在这样一个艰苦困难的环境里,仍然能保持一份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这是这首钢琴曲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但不是全部,因为琴声中还渗透着一种情思,那是一种浓重而悠长的不舍。老百姓不舍这样的好干部,而沈浩,若有在天之灵,也绝对不舍小岗村的每一个村民和每一寸土地。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事业,把自己的岗位当成自己的家,他就能做到勤奋与坚持,就能造福社会。影片的最后,稍微感觉有点拖沓,其实沈浩的事迹大家都基本了解,个人感觉,在影片进行到春节大家聚餐的时候结束反而更好,后面的自白和日记摘录等环节,早先主旋律的痕迹比较明显,觉得多少有点画蛇添足,但总的来说《第一书记》是部很好的电影,应该看看。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7

  8月5日我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通过对沈浩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生动再现,影片将一个真实的沈浩还原在我们面前。

  凤阳县小岗村是在改革开放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落后农村,是一个落后到没有人愿意来的村子,沈浩同志响应省委号召,主动要求到小岗村挂职任党支部书记。当他踏进这方土地时,迎接他的是群众的不信任,工作开展的十分艰难。

  沈浩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着村民修公路,历尽重重困难在铁路干线上方架起桥梁;通过司法介入收回公有资产、筹集资金修缮村里房屋、引入外商建厂投资、在村里修建大包干纪念馆等等……,就是这样一件件平凡的事件塑造了沈浩不平凡的人生形象。

  “红手印”是贯穿影片的主线。最早的红手印是当年大包干时带头人留下的`,是为了解决小岗村的温饱问题;第二次和第三次红手印都是为沈浩而留的,在沈浩第一次任职期满时,他踏实务实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小岗村的人,而沈浩也为这份信任决定再干一届;第三次则是第二次挂职行将结束时,小岗村更多的人按下了信任的红手印,而这一次沈浩因为突发疾病去世,永远地留在了他为之奋斗了6年的小岗村。

  影片最后沈浩女儿在钢琴考级时的深情道白,再次感染了观众,这是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同时引发了我们对沈浩同志深切地缅怀之意。一位深入群众、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好干部,一位值得尊重的好干部,他用自己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人们将永远地怀念他——党的好干部沈浩同志!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广大干部群众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8

  《第一书记》是由陈国星执导,杨立新、徐帆、何冰等人主演的一部主旋律影片。于20xx年7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小岗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片子。《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xx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xx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9

  一场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轰轰烈烈的开展着,近日,我又将电影《第一书记》重新找出来看了一遍。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感人事迹震撼着大家的心灵,是新时期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

  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到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看成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盼头。大包干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

  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他三年又三年,以任劳任怨、无私无畏地为百姓干好事、干实事来弥补自己对家人的心灵愧疚。"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沈浩--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0

  市农业局派驻我县龙门镇塘田村第一书记陈献萍开始在广西卫视大型公益扶贫节目《第一书记》展风采。这是我县第一书记第一次上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作为同样身份的我,能第一时间现场目睹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能不激动吗?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

  当晚,陈献萍书记带去了她“养殖大草鱼、塘田村改造”等扶贫项目计划,帮扶、延续了蔡紫阳、蔡子营同学等贫困孩子的读书梦。第一书记的产业扶贫行动和贫困孩子们的坚强好学品质,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全家老少,爱心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人士通过捐赠、鱼苗扶持、项目资助等形式,对塘田村进行捐赠和帮助。

  电视画面上,陈献萍书记“身怀六甲仍驻村”、“‘风水先生’养大鱼”、“我的儿子叫‘基层’”等实际举动和驻村的点点滴滴,表明第一书记是真心为贫困村办实事、谋发展、留下足迹的,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陈献萍书记一心为民的爱村情怀,赢得了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小学生们的爱护和好评。她在为我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赢得了荣誉的.同时,也为我县顺利完成“十二五”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弘扬了正能量。

  通过学习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对比驻村一年多来所做工作,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马朗村的第一书记,还远远不够。日后仍然得结合马朗村的村情村貌,充分利用、整合好扶贫、水利、发改、教育、农机等部门力量,在上半年已种植200亩软枝油茶、270亩超级水稻、建设马朗村儿童家园等基础上,加快马朗新村排水沟、旧供销社至二级公路路口、福全村文化楼、灯草村环村道路规划、灯草村三面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而坚定全村3320名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1

  近期,中央电视台精心组织拍摄了“驻村第一书记”系列节目(共5集),分别报道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的第一书记先进典型。系列节目的总标题为《驻村第一书记》,于9月16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新闻频道的《焦点访谈》栏目,以一天一集的频率陆续播出。

  有人会问,什么是第一书记呢,让我为大家解答:第一书记:是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到村(一般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他们看似普通到尘埃里,但心中却默默肩负起不普通的使命。他们倾力于脱贫工作,努力在精准扶贫上做文章,积极在扶贫第一线贡献力量。他们生而平凡,但“第一书记”的名称,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

  他们放弃大城市“体面”的工作,放弃城市里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地一头扎进扶贫工作中去,誓死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可能大部分身边人不解,但“扶贫攻坚第一线”的观念在他们心中早已生根发芽。他们想村民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为丰富的日常生活;也想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去外面的世界提升眼界,让作为祖国中坚力量的青年一代变得更好。

  他们一直为全村的脱贫工作奔走效劳,却从来毫无怨言。他们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智慧扶贫。他们每一位扶贫干部都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家人,当家人遇到了困难,竭尽全力去帮助,主动去担当。把贫困户的诉求当成第一要务,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驻村更驻心”,这是每一个“第一书记”内心不言而喻的行事准则。他们不流于形式,不虚有其表。我相信只要每位扶贫干部心中有群众,眼里有愿景,脚下有沃土,奋进有动力,脱贫攻坚战定会获得全胜。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2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走进这个曾经熟悉却又另人感动的艺术创作中。

  也许是我一直在农村,一直在乡镇,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那真诚的心,那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

  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里感受,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期待与亲切。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层干部的影子。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3

  “李书记,我上次跟你说的菊媛同学面临失学的事……”、“李书记,我们学校的大门需要改建……”、“李书记,我已把操场硬化的预算发到你的邮箱了……”近段时间,我经常接到像这样的电话,打电话的都是同一个人,她就是大卫小学的`杨校长。

  第一次见到杨校长时,她正全身“武装”粉刷学校改建的厨房墙壁。杨校长虽然年龄不大,却在这三寸讲台上耕耘了近十年,大卫小学里不仅有曾教过她的老师,更有她正在教的学生。

  今天,杨校长因为有关单位赞助的风扇得以落实,又把我邀请到学校,并带着我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当她如数家珍地列出学校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时,目光是闪亮的,而谈到学校环境因经费问题无法改善、个别孩子读书家庭困难时,眼神立即又黯淡了下来。

  据我了解,大卫小学有182名学生,8名教职工,学校成绩在镇里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学校8名教师中有4名获得岑溪市级优秀教师称号,62名学生获镇表彰,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因学校经费严重短缺,教室大部分窗框已经腐朽,虽多次维修,仍无济于事。一到冬天,学生被寒风吹得苦不堪言。目前正值夏季多雨,雨水从破窗飘洒入教室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同样,学生宿舍也没有装窗户。此外,学校内操场还是泥地,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新窗户和硬化操场是师生们目前最大的愿望。

  看着师生们在如此坚苦的环境中仍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觉得肩上的压力更重了,接下来要再加一把劲,多找些项目、多寻些门路,来帮助村里的师生们早日实现他们的梦想。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再苦再难,也不能苦了孩子。我相信,只要大卫小学教学环境能得到改善,贫困村落后的面貌也一定能改变。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4

  看完电影《第一书记》,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动和敬佩。这部影片之所以被观众接受,是因为它不同于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点,而是通过再现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的点点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感人的生活细节。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沈浩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普通却不平凡,他用行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部影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我们的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无数英雄和模范,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到孔繁森……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从沈浩身上却表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沈浩同志和我们身边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财政厅,是一个有十几年工龄的科级干部,他工作稳定、生活优裕、有房有车,与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尽管他在小岗村只有6年时间,但他的作为为何让那些朴实的农民三次按下红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为沈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他不愿在机关里平平淡淡地度过为党工作的'时光,他到小岗村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舞台,他在机关无法实现的很多想法在那里可以实现。他并非是要去小岗村做牺牲、做奉献的,而是在那里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里,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馨、对孩子学业的帮助、对老母亲的尽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小岗人的信赖。

  从某种意义上,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却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是幸运的。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己人生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沈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是值得去思考和学习的。

【《第一书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第一书记》观后感11-21

第一书记观后感300字06-17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优秀12-18

第一书记半年工作总结12-05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总结04-13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总结(精选10篇)12-19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11篇04-27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通用14篇)10-29

村第一书记年度工作总结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