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观后感

时间:2024-05-25 11:42: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万里归途观后感【优选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万里归途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万里归途观后感【优选15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1

  国庆假期的第二天,我与家人冒着绵绵秋雨,在省城一家影视城观看了主旋律电影大片《万里归途》。节后看到媒体报道说,这部影11片的票房已突破亿,成为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实现了口碑和市场双赢的目标,做为曾经看过这部影片的一名观众,我也是感慨万千,深以为然。

  20xx《万里归途》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叙述的是年的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面对生死未卜的一百多名同胞,本应回家陪妻子待产的我国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与冲劲十足的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凯饰),临危受命前往协助撤侨。

  当撤侨任务顺利结束时,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嫄(殷桃饰)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果断放弃回家的机会,毅然选择逆行进入战区。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战火和荒漠,面对反叛军的枪口,沉着应对,斗智斗勇,临危不惧,终于带领同胞们走出了一条无比艰辛的回家之路,《万里归途》实际上是一部讲述“团圆”的电影。

  影片既有燃点也有泪点,首次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的幕后故事,艺术形象地展现了撤侨路上种种惊险时刻与感人瞬间。

  影片中表现的异国他乡的风情,战火纷飞的城市,硝烟弥漫的村镇,既有烧毁的房屋,还有吐着火舌的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更有惊慌失措,流离失所的难民。影片节奏感较强,让人目不暇接,心惊胆战,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情绪。

  在现场观看过程中,宽大的银幕上的人物扑面而来,战火硝烟就在眼前,电影音乐铿锵有力,震耳欲聋,观众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惨烈战场,每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灵都得到极大的震撼。

  在影片的最后,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历尽千难万险,跨越千125山万水,带领名同胞成功返回中国。我们看到银幕上春节的鞭炮声代替了战地的枪炮声,邻里之间的.争执拌嘴,代替了战火纷飞中的哭喊和嘶嚎,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代替了生死攸关,危在旦夕的漫漫归途。祖国大地上到处万家灯火,礼花绽放,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镜头随着宗大伟回到家中,这时家里没有关门,他径直走了进去,里面有他的父母、妻子和刚出世的孩子,在久别重逢,其乐融融的新年场景中,宗大伟关上了家门,家门外贴着的春联和福字格外引人注目,一种温馨幸福,平安吉祥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这既是激动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更是自豪的泪水,我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女儿在昏暗的光线中看到了我的热泪盈眶,她悄悄地和小外孙说,你姥爷感动的掉泪了。

  看完电影我们走出影院,尽管秋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省城大街上依然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幸73福的人们正在欢度国庆佳节,共庆祖国母亲岁生日。此情此景,一句话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万里归途观后感2

  国庆节,我观看了一部电影——《万里归途》,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影片开始时,是在一个战火连天的国家努米亚,是一面面小国旗,是一双双高高举起国旗的中国人的手,是主角——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送走同胞后毅然决然地留下继续撤侨的背影……我一下子郑重地坐起,心里说不清的感动:明明宗大伟家庭美满,明明可以如期回国,明明有很多更好的工作……通过宗大伟帮助华侨归国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为人民,为社会,为中华献身的中国外交官,仿佛把祖国的.山河尽收眼底。

  其实宗大伟也是普通人,他脾气又倔又暴,和同事吵架,讽刺成朗和领导;他还有些圆滑,面对边境官哈桑,他油嘴滑舌,反而惹得哈桑讨厌。但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这部电影才这样真实、宏大而有力!如此平凡的人可以为了华侨而奋不顾身,如此普通的人可以和穆夫塔这样的亡命徒较量。宗大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英雄!他会因为怕死而不敢和穆夫塔“玩游戏”,他会因为怕大家不跟自己走而撒谎,但是他还是一路坚持到底,带领一百多华侨回家!回中国!

  从一场无情的轰炸开始,宗大伟就踏上了万里归途。残酷的战争与政变也第一次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这些场景还是令我记忆犹新:一批批民众流离失所;无辜妇女抱着被炸死的孩子;一个男子瘫坐在废墟边痛苦又无力地哀嚎,原来他的身子被炸成了两半……在努米亚这个国家,人们每天要经受多少次这样的轰炸?轰炸声的背后是多少民不聊生,硝烟四起?电影里脏乱的房屋,纷飞的战火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的震撼,那里与我们所生活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我之前没有见过战争的场面,但是战争的可怕令我心惊胆颤的同时又添了一份安心,因为我是中国人!

  是啊,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的海外同胞们无论经历着怎样的苦难,祖国都会是我们强有力的护盾。祖国母亲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游子们,游子们也无比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就算万里归途,就算深陷泥潭,祖国也会时刻保护我们。因为——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万里归途观后感3

  连日的阴雨天,打乱了我们原本的出行计划,妈妈就带我和弟弟去观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电影中的战争场面非常残酷,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也被电影里的屠杀和死亡吓坏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人在面对战争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也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庆幸。

  在影片中我看到中国的外交官,他们也是普通人,面对危险他们也会害怕,但是在关键时刻都会选择勇敢面对,挺身而出,不会忘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在遇到危险时,张译扮演的宗大伟拿出印着中国字的“外交护照”大声说:“我们是中国人!”震住了叛军分子,这也是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外国叛军才不敢轻易对付他们。

  影片中李雪健爷爷扮演的中国大使说:“祖国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会带大家回家。”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这说明我们国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也是这样的信念让那些身处危险的中国人,一路坚持,最终成功安全撤离努米亚。

  生活在中国,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也感谢那些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

万里归途观后感4

  万里归途电影拍得太真实了,真实到像在看新闻,像在看纪录片,没有人可以预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这边吃着火锅,摸着肚子聊着天打算散漫步,在你这个念头出现的瞬间,反叛军的子弹已经进了你的颈项和脑袋,生死不过就是一秒钟,甚至是一帧画面。

  整个故事讲得就是主角团为了撤侨所做的事。

  驻外大使馆被无差别攻击,一行人为了躲避攻击徒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张译演的外交官用命去换同胞的活命机会,以及多数当地的好人为了宝贵的国家友情而牺牲。

  故事是依据真实事务改编的,电影里呈现出来的恐怖已经让人夜长梦多了,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想用许多夸张的形容词夸奖张译的.演技,真的是到处是演技,尤其是接近结尾的两次爆发戏,愣是把我被大场面震慑的心情拉进到他个人的表演里。“世界会好起来的”!

万里归途观后感5

  国庆第一天,选择了观影。众多电影,选择了《万路归途》,选择这部电影,一是因为张译,二是因为撤侨题材。

  三部关于撤侨的电影,我都看了。《战狼2》是也门撤侨,亮点在于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红海行动》也是也门撤侨,突出的是军人的团队协作;《万里归途》讲述的虽然也是非洲国家,也是撤侨题材,却是从努比亚撤侨。而且,和前两部电影不同的是,这是一部非军事题材的电影,重点提突出的是使馆工作人员在撤侨行动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还是张译。演技当然没的说,但是情节因为编剧的原因有几处败笔。

  第一个情节:张译两次枪轮转赌输赢,太过荒诞,尤其是第二次。作为使馆领保人员与努比亚反政府人员赌轮转,完全是强加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电影中也说明了,努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之所以不敢杀害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二情节:王俊凯扮演的使馆工作人员,那个摄像机早在第一次因为拍照就被反政府武装人员摔坏了,而最后在撤侨的关键时刻,他又拿出那个摄像机,而且所有人员都拿出手机拍照,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可能激怒这些人,从而导致人员全部被杀害。

  第三个情节:努比亚撤侨真实事件中,在人员撤往迪亚特的路途中,是非洲的当地人给予了所有人员食物和水,才得以补充能量,顺利到达迪亚特。而这一个突出中非关系友谊的情节却被编剧选择性遗忘了,这是一个败点。

  《万里归途》观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不论是《战狼》中手举五星红旗以及丁海涛雷霆一怒“开炮”,还是《红海行动》特战队的英勇,以及《万里归途》中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听到张译说“我背后的国家不会放过你们”恐惧,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万里归途观后感6

  国庆假期过了一半了,今天下午老公提议,我们四口下午去看电影,也是国庆档热剧,反响不错。

  老戏骨张译主演的《万里归途》中国撤侨胞的电影,这个主题好,又是真实的经历,又体现了中国的强盛。小到一个男主角宗大伟的勇敢和智慧,大到一个国家的后盾支持,让中国人可以平安归国。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事件利比亚大撤离改编,虽然是20xx十一黄金档上映,可是故事原型发生在11年前的利比亚爆发大骚乱,剧中努米亚共和国也是有点谐音,这便是艺术加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中国国务院第一时间启动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响应机制,有效帮助受困中国侨胞撤离,共计35860人,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看了影片真是感同身受啊。

  电影在短短两个小时内,要把大时代背景通过主要人物的人格特质,在大事件中得到矛盾体现和精神升华。电影是文学的立体呈现,是让大众更方便接受的娱乐又深刻的文化方式。

  如何选人物,选情感共鸣点和矛盾冲突点,不断提升代入感和穿越剧情是关键。

  比如,男主角宗大伟的官方身份是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也可以说是资深涉外专家。他工作卓越获得诸多荣誉,参加过很多次关键撤侨事件。不过长期与夫人两地分居,老来得子,马上夫人就要临产了,他要接机撤侨后要赶回家的。

  自古忠孝不可两全,这也是在面对家国情怀、人民利益和友情担当的时候,在关键抉择时候,宗大伟选择了大家,暂时放下小我。而这一点便是人格的精神升华,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也是让人为之感动的地方。

  在面对与二号男主演成郎搭档时候,因为他是职场新人,是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随员,25岁的理想主义者,热血青年,虽然与宗大伟一样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可是因为缺乏经验和战略判断,沟通配合的问题,不断为剧情带动或小或大的潜在危机点。

  印象最深的就是找到那120多位战乱最中心的中国人时候,宗大伟判断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冲出重围,而面对失联无法得到国家支援的前提下,大伟一个人承受巨大压力和责任,给全体人员信心和力量,而成郎的价值观认为诚实很重要,诚实本身是没有错的,可是放在什么时机,什么人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便是成熟的.区别。在这个特殊时期,什么都比不了信心的重要,否则人心乱了,就更难带领和走出困境了。人们正是因为有希望才会不断相信并走下去。

  一边去走向希望,一边过程中创造链接点,所以勇敢和智慧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光是有勇无谋,在各种困境中是很难创造新未来的,有谋无勇,也是无法迈出第一步的。

  每次面对艰难挑战的时候,顾大局,大我战胜小我,从而实现超我,这份英雄主义情节,在不断面对恐惧、挑战、压力、纠结中,实现自我救赎、自我负责和自我超越,这也是每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在影片中,最神奇的魔力在于刻画真实的人性,并不是谁天生就是英雄,每个人都有短板,也一定都有优势。

  面对宗大伟的强势、刻薄、自我、固执和情绪化,还有成郎的不成熟、不信任、不臣服、自以为是,险些葬送侨胞的性命,但是,都不妨碍,在面对重大事件中,他们实现人格特质的展现和升华。

  正如我今天看到作家阿诚的分享人性的绝境,人才会迸发出生命力量和人格特质中的试金石。所以,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足的时代下,应该倍感知足和幸运。

  我曾经看过一位快到我父母年龄的一位中老年人说过,在他的国家,从他记事开始到当下,他一直饱受着战火纷飞的困扰,不仅自己和家人生存遇到极大的挑战,每天还生活在恐惧之下,也许无常随时降临,面对生命的脆弱,唯一的信念就是活着。

  看到边境官哈桑与大伟的惜别,饱含热泪得说活着,再看到最后结局不免心灵震撼。

  在我们内卷的今天,感叹如何生活更有意义的时候,地球的一些国家还在水深火热中面临贫困、生死和如何活着。

  只有知足常乐、心怀感恩的人生才是丰盛的,活好每一天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重,爱自己、爱家人、爱故乡、爱祖国、爱和平……

  相信未来,充满希望,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万里归途观后感7

  看电影之前,对撤侨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没想到为了成功撤侨,外交官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在电影里,导演没有刻意去塑造英雄,每个都是普通人,都有小缺点,看似最无所不能的宗老师,也会迟迟不敢举起枪,会在死亡来临前恐惧得干呕,年轻的外交部新人成朗,最开始呆头呆脑的,经常不小心惹事儿,还会因为冲动口不择言,最后时刻却毅然决然地举起喇叭与敌方对峙,撤侨的过程中,每一个角色也在成长。

  再说说画面,时不时地炮火连天,前一秒主角们正说着话下一秒就给你炸一下子,真的一刻都不能平静,这就是战争最真实的样子,不得不说特效做得太棒了,敌军飞机掠过天空,黑夜里破败的街道亮如白昼,主角们与死亡博弈,虽然知道结局一定会是好的`,但片子里紧张的氛围实在太到位了,

  万里归途给我的感觉就是,故事很简单,但每个场景情节都扣人心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痛,太痛了!希望不要有人觉得它在国庆档就只是个卖情怀的片子,这部电影所包含的,远远超乎你想象!

万里归途观后感8

  争剧情题材影片《万里归途》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目前电影在平台想看人数位居国庆档第一。影片根据真实外交官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外交人员迎着困难,一边躲避风险一边寻找公民,在找到这一百二十多个人后,还要带领他们跋涉一百多公里,带他们回家。这样历经艰险的故事,在利比亚真实发生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员组织公民们拉着彼此的衣服前进,在走了很远之后,前头突然有人大喊了一声,是中国人吗?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当地准备接应了,可以想见当时侨民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在异乡看见中国的五星红旗,听到亲切的乡音。所以《万里归途》的情节也更加值得大家仔细品味、带入,因为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很多现实曾经发生的状况。

  在努米亚国内局势紧张升级、撤侨刻不容缓的时刻,张译所饰演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去当地各个部门求助撤侨时,得到的回复都是“出去”。这一句句生硬的“出去”,让人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复杂。评论员王健表示:“在很多人心中,对于外交官都有一个刻板的印象,外交官代表着国家,西服笔挺、正襟危坐,但外交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保护好侨民、国家利益,这其中包括战火、自然灾害以及各种各样的混乱局面,都要求外交官挺身而出。《万里归途》就是在一个混乱时刻,在异域他乡的领保中心外交官,要率领大家回国,想办法拯救大家的生命安全。”

  在接到撤侨任务之后,外交官们不论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会用尽全力、想尽办法,带同胞们回家。预告片中,125名中国同胞被困战区多日,终于迎来了接他们的人,张译举起话筒说:“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这一句回家,给予大家无穷的力量与信心。在和平年代,回家的路相对平坦,但一旦发生状况,这条路会非常崎岖、坎坷,在几次撤侨的过程中,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回家手段,有坐军舰、军机、客机、也有包外机、商船回来的。在发生动荡的异国他乡,想要凭一己之力回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每当危难发生的时候,外交部门会第一时间作出研判,采取紧急行动,多部门相互协同,为侨民铺就一条回家坦途。

  《万里归途》题目当中点明了万里的距离,对于漂泊他乡的人,回家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并且值得期待的事情,而一旦遇到险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王健提到影片的一个细节:“电影当中讲到,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脸。身在海外的时候,我们这张面孔是一个重要的通行证,如果被枪击中,或者被枪托打一下,在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辨认出来,会使得所有后续工作面临很多困难。所以,真的在异域他乡身处危险当中时,才会让人想到那些最本真、最关键的细节。在这一点上面,电影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电影发布了多条预告片,其中有一条打动了不少人,在拍摄现场,有一位叙利亚群众演员在表演时候突然崩溃哭泣,因为拍摄电影让他很有感触,他们的国家此时正真实发生着这样的情境。很多人生活在中国这样和平的环境中,难以想象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在碰到危险的时候,那是真的命悬一线。电影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幕幕战乱、硝烟,值得观众去用心体会。

  一直以来,饶晓志导演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对人的刻画,这一次也不例外。影片当中的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临危险时也有脆弱的表现。影片真实再现当地的情景,通过张译在面对危难情况的镜头特写,能够看出他也很担心、惶恐,生而为人,面对黑色的枪口,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害怕。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背后也有深爱自己的伴侣、孩子、父母家人,但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外交官,在危难时刻,他们要为侨民的'生命负责。所以观众能通过镜头语言的表现,在感受到他那份痛苦、恐惧的同时,看到他内心当中潜在的镇定以及对职责的坚守。

  电影中撤侨团队不但有外在的危险,还有内部的矛盾冲突,预告中,张译与王俊凯饰演的角色之间有过数次争吵。在很多人看来,外交官是很遵守纪律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但他们之间发生的是无关原则的矛盾冲突,而是关于怎么做、怎么解决、哪一条选择才更好,这恰恰反映了危难当中实际存在的情况。《万里归途》当中这些真实的还原,可以说让整个电影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更加能让观众真实体会到撤侨的那一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困难。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领大家回家。”

  这是影片当中李雪健饰演的中国驻卢米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一句台词,中国式撤侨,真的是一诺千金。影片中,手无寸铁的外交官,频频拿出中国护照,面对叛军、战乱,他们只有手中的护照来代表身份,来为广大中国公民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中国政府对于保护中国公民的态度、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日渐深刻地体现在外交领域当中,同时,中国有能力迅速撤侨,同时能够做到平稳、平顺,让大家安心,确保好大家的生命安全与利益,这也正说明,中国强大了!

万里归途观后感9

  万里归途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

  只有外交官们平安带全部人回家的坚决信念和全力以赴。

  影片最终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静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最终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扮演的宗大伟绽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

  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多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

  感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多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最英勇最有才智的人爱护得很好。”

  后面知道电影是真实事务改编更有感受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在他国动乱时,在那些新闻里的数字下,每一位“平安归国”的中国人背后的故事。

万里归途观后感10

  “把手中护照、国旗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国庆当天和舍友一起去看了《万里归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交官宗大伟对被困同胞喊出的这句话。这部电影是以中国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看过之后心情真的久久不能平复,随人流走出影院的时刻脑海里浮现出一行字:“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真的是非常应景了,出去的时候眼睛一直是模糊的。

  电影的故事情节很扎实,困境一波接一波向外交人员袭来,节奏十分紧凑,而身临战场,不时就出现枪林弹雨危临死亡的时刻让观影人员全程处在紧张的状态中,不到最后一刻心一直在悬着。记得电影高潮处成朗高举没有电的.摄像机与叛军对峙,通红的双眼落下热泪,呐喊出“真相永远不会被掩盖!”话落那一刻我强忍在眼眶不发的泪唰的一下决堤了,我不禁想起那些战地记者,他们从不会主动放下摄像机,他们用生命追求真相,守护正义。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和平面前没有输家。战争中最苦难的永远是民众,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感谢祖国的强大,感谢万里归途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祖国给予我们和平安稳的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战火纷飞的时刻,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伟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后盾。致敬所有先辈为维和做出的伟大奉献!

  孙大使曾说过:“除了军人以外,与炮声最近的是外交官。”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愿以后世间响起的爆炸只是烟花爆竹而非炮火。愿世间,再无战争!

万里归途观后感11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两天已经霸屏了,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让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看了电影《万里归途》,感触良多,面对旅居国外的侨胞们,强大的祖国是他们的坚实后盾,在他们需要祖国的时候,外交官的机智勇敢是他们的保障。

  正如影片里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需要抗住压力,摸清情况,冷静思考,需要处变不惊,还要临危不惧,才能克服重重困难。

  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同胞安全带回家,当然也离不开上级团队的指导和大后方的支持保障。

  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地方,更多时候就得像宗大伟和成朗一样,冒着枪林弹雨,随时都有可能孤身作战,处处步步惊心。

  他们常常是一本外交护照,一面五星红旗,一件防弹衣,一部电话,还有那一身反复锤炼的职业技能,是侨胞们的安全保障。

  一腔忠诚使命奉献的铁血信念,就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影片从始至终都客观实在地讲述了外交官们的信念和坚持。

  侨胞们在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是代表祖国给他们无限帮助的外交官,给了他们生的希望,为外交官们的付出致敬!

  《万里归途》的观后感 篇昨天晚上,我们一家去影院看了部由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的爱国题材电影《万里归途》。

  这部电影讲述了北非努比亚爆发战乱,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闻司新人成朗临危授命协助撤侨。任务结束后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宗大伟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撤离的'机会,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困局,最终把125名侨胞全部带回国的故事!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自豪。

  外交官们没有盖世武功,也不能跟敌人火拼,真的遇到敌人他们只有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能当“保命符”!

  当宗大伟坐上了晨时缓缓从大使馆驶出来的车时,他其实肯定已经预想到一切发生的可能;当成朗最后拿起肩负起114条中国人性命重担的喇叭时,很沉重,但是话语和脚步都很坚定,眼神陪伴着他逐渐成长;万里归途32万6713步,是同胞们坚定的信念,用脚丈量回家的路。

  回想起影片最后那段空乘语音"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也想到了自己:20岁出头的我,喜欢阳光,喜欢天空,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外交官们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

万里归途观后感12

  我觉得万里归途最戳中我的地方是外交官们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恐惊,有自己胆怯,但绝不软弱,有自己想要守护的爱与责任。他们最强大的地方是为了这份爱与责任,他们直面自己的恐惊,没法料事如神,并非刀枪不入,他们也会受伤,但却自告奋勇,他们不是神却守护了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

  王俊凯这次的演技真好!我以为他很难超越孟超了,没想到这只是我以为!台词功底也是一顶一的'好!

  最神的我觉得是张译,最牛之处是把人对死亡的恐惊演绎得淋漓尽致,明明恐惊到极致,却还咬牙硬上。太强了!

万里归途观后感13

  周三晚上看《万里归途》,偌大的影厅,就我一个人。

  我并不害怕,因为有宗大伟在,有白O在,有成朗在,有无数个归家的人在……

  还因为我就在他们历尽“万里”,穿越战火,穿越沙漠,穿越生死“归途”的家里。

  但是我替战区的人们感到揪心和害怕,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浓烟炙烤一切的味道,感受到炮弹落下时万物消逝的震颤。

  战争可以燃烧一切,摧毁一切,涂炭一切,但它却不允许一根烟头自由的燃烧。

  影片中有几处烟头的特写,一处是宗大伟扔掉烟头决定代替章宁去完成撤侨任务;一处为宗大伟想告诉白O,章宁已经不在的事实,想点烟来掩饰自己的难受、悲愤、压抑和担心,打火机怎么打都打不着;一处是宗大伟刚把烟头给政府军的一个军官,炸弹就炸得军官身首异处。

  烟头是一种人间烟火气,顺心时是惬意的消遣,糟心时是郁闷的释放,是极其私人的爱好,想戒都难。

  宗大伟扔掉烟头的举动,代表着他与想着自己小家的“私心”的`告别,选择了大家、国家。在面对牺牲的挚友的妻子时,他选择点烟来缓解自己的伤痛,但是怎么打就是打不着,意味着章宁这一人间烟火的消散,再也回不来了。那个政府军的军官,上一秒还享受烟火带来的一丝快意和安宁,下一秒直接被战火炸得粉碎,可见战争中这种安宁和舒适是假相,真相就是时刻得面对恐惧、面对死亡、面对威胁、面对离别。

  战争眼里容不下一轮明月。

  皎月下竖起的是枪,深蓝夜空下疯吼的是绞杀一切的狂叫。战争有的是火的炙烤、枪的扫射、炮的毁灭。在它眼里,明月算什么,风算什么,人命又算什么。

  影片中那些竖起的枪直指天上的明月,明月能说个啥?明月本该朗照离人,本该“弹素琴”,“对饮成三人”,本该“人长久”的啊!明月是遥远的故乡,但是去往月宫的目光却被枪指着,去往故乡的路途却被坦克追着。

  清冷的月光都浇灭不了这疯狂的战火,明月只能冷冷的看着这些人间的鬼魅魍魉,期待“万里归途”的人们,早日回到松间、清泉、石上。

  《一千零一夜》童话讲的是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电影的隐喻入木三分。残酷的战争哪有童话?童话里是航海的故事,这里哪有海?这里有的是战火、沙漠、孤城、难民、残肢、死亡,但是,再仔细想想,陆地上战火的肆虐,不正如海洋中猛浪的席卷吗。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生命如逆行之旅,但也要向前航行。宗大伟原本是要回家陪伴待产中的妻子的,但是他留下来完成同事未完成的撤侨任务;在努米亚边境官的多重要求下,他想尽办法解决那些丢了护照的同胞的过境手续;在途中关于是否告知实情给人们,与成朗产生分歧,忍受成朗的误解,继续完成任务;刘明辉带几个人擅自脱离大部队,宗大伟前去营救;叛军要与他玩轮盘赌的游戏,他退缩、躲闪、害怕但最终用勇气去面对。

  几次开枪,对于宗大伟来说,就像在海里几次差点溺亡。航海即是归途,活着即是信仰。

  这世界没有童话,有的只是那个一直呵护你,让你讲童话的人。

  电影中讲童话的是努米亚的女孩,让一个战争国家的女孩讲童话,这个隐喻超过了一般的意义。

  对这个孩子来说,她将跟随白O来到一个和平的国度,过上天天可以讲童话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人间需要童话,跟需要希望一样。

  愿人间烟火自由、幸福、平和,就像翻着一页一页的月光,讲着一缕一缕的童话。

  静坐在清泉、松间、石上。

万里归途观后感14

  9月26日,斗争剧情题材影片《万里归途》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目前电影在平台想看人数位居国庆档第一。影片依据真实外交官撤侨事务改编,讲解并描述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帮助撤侨,任务顺当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外交人员迎着困难,一边躲避风险一边找寻公民,在找到这一百二十多个人后,还要带领他们跋涉一百多公里,带他们回家。这样历经艰险的故事,在利比亚真实发生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员组织公民们拉着彼此的衣服前进,在走了很远之后,前头突然有人大喊了一声,是中国人吗?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当地打算接应了,可以想见当时侨民的心情是怎样的激烈,在异乡望见中国的五星红旗,听到亲切的乡音。所以《万里归途》的情节也更加值得大家细致品尝、带入,因为电影真实地再现了许多现实曾经发生的状况。

  在努米亚国内局势惊慌升级、撤侨刻不待时的时刻,张译所扮演的外交部领事爱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去当地各个部门求助撤侨时,得到的回复都是“出去”。这一句句生硬的“出去”,让人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困难。评论员王健表示:“在许多人心中,对于外交官都有一个刻板的印象,外交官代表着国家,西服笔挺、正襟危坐,但外交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爱护好侨民、国家利益,这其中包括战火、自然灾难以及各种各样的混乱局面,都要求外交官自告奋勇。《万里归途》就是在一个混乱时刻,在异域他乡的领保中心外交官,要率领大家回国,想方法挽救大家的生命平安。”

  在接到撤侨任务之后,外交官们不论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会用完全力、想尽方法,带同胞们回家。预报片中,125名中国同胞被困战区多日,最终迎来了接他们的人,张译举起话筒说:“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这一句回家,赐予大家无穷的力气与信念。在和平年头,回家的路相对平坦,但一旦发生状况,这条路会特别坎坷、坎坷,在几次撤侨的过程中,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回家手段,有坐军舰、军机、客机、也有包外机、商船回来的。在发生动荡的异国他乡,想要凭一己之力回家是特别困难的,所以每当危难发生的时候,外交部门会第一时间作出研判,实行紧急行动,多部门相互协同,为侨民铺就一条回家坦途。

  《万里归途》题目当中点明白万里的距离,对于漂泊他乡的人,回家是一个特别有仪式感并且值得期盼的事情,而一旦遇到险情,有许多须要留意的`地方。王健提到影片的一个细微环节:“电影当中讲到,遇到危急的时候,要爱护好自己的脸。身在海外的时候,我们这张面孔是一个重要的通行证,假如被枪击中,或者被枪托打一下,在面目全非的状况下,很少有人能分辨出来,会使得全部后续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所以,真的在异域他乡身处危急当中时,才会让人想到那些最本真、最关键的细微环节。在这一点上面,电影给了我很深的感受。”

  电影发布了多条预报片,其中有一条打动了不少人,在拍摄现场,有一位叙利亚群众演员在表演时候突然崩溃哭泣,因为拍摄电影让他很有感受,他们的国家此时正真实发生着这样的情境。许多人生活在中国这样和平的环境中,不可思议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在遇到危急的时候,那是真的命悬一线。电影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幕幕战乱、硝烟,值得观众去专心体会。

  始终以来,饶晓志导演的作品都特别注意对人的刻画,这一次也不例外。影片当中的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一般人,面临危急时也有脆弱的表现。影片真实再现当地的情景,通过张译在面对危难状况的镜头特写,能够看出他也很担忧、惶恐,生而为人,面对黑色的枪口,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胆怯。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背后也有深爱自己的伴侣、孩子、父母家人,但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外交官,在危难时刻,他们要为侨民的生命负责。所以观众能通过镜头语言的表现,在感受到他那份苦痛、恐惊的同时,看到他内心当中潜在的镇静以及对职责的坚守。

  电影中撤侨团队不但有外在的危急,还有内部的冲突冲突,预报中,张译与王俊凯扮演的角色之间有过数次争吵。在许多人看来,外交官是很遵守纪律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但他们之间发生的是无关原则的冲突冲突,而是关于怎么做、怎么解决、哪一条选择才更好,这恰恰反映了危难当中实际存在的状况。《万里归途》当中这些真实的还原,可以说让整个电影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更加能让观众真实体会到撤侨的那一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困难。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肯定带领大家回家。”

  这是影片当中李雪健扮演的中国驻卢米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一句台词,中国式撤侨,真的是一诺千金。影片中,手无寸铁的外交官,频频拿出中国护照,面对叛军、战乱,他们只有手中的护照来代表身份,来为广阔中国公民筑起一道坚毅的防线。中国政府对于爱护中国公民的看法、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日渐深刻地体现在外交领域当中,同时,中国有实力快速撤侨,同时能够做到平稳、平顺,让大家安心,确保好大家的生命平安与利益,这也正说明,中国强大了!

万里归途观后感15

  看了《万里归途》的首映场,可能是之前真的没看过外交官撤侨题材的电影,挺好奇他们真正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再加上IMAX的特制,那感染力震撼力我真的。

  张译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发挥,真的把这样一个毒舌而伟大成熟有责任心的外交官给演活了(还是很猛男)。王俊凯这次饰演的成朗给了我很大惊喜,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青涩热血的.年轻人逐渐到成熟的外交官转变。殷桃好美!

  最后,真的想说,万里归途是部让我在影院感动爆哭且在最后泪流不止的好电影。

【万里归途观后感】相关文章:

《万里归途》观后感12-07

万里归途观后感06-20

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12-17

万里归途电影观后感03-08

《万里归途》 观后感(精选16篇)12-05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17篇)12-08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6篇)12-05

万里归途观后感12篇11-28

《万里归途》观后感14篇11-30

电影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