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优秀15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皮书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皮书观后感1
在一众好评声中去看了这部奥斯卡最佳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颜值爆表的俊男美女,却让许多人看完之后潜然泪下,可能最本真的人性的碰撞就足够精彩了。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白人托尼是一个处在社会低层靠着体力谋生的普通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的人,总是很努力赚钱去养活自己的家人。但不幸的是,托尼失业了。就在他急需找工作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便与著名的黑人钢琴家博士唐相遇了。唐虽然是黑人,但他家境优越,学识渊博,看似处于上流社会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由于当时美国种族歧视十分严重,黑人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唐虽然跟其他黑人不一样,但他仍旧没有摆脱种族歧视。他本可以在北方演出,赚更多的钱,但他还是选择去种族歧视更严重的南方演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黑人的地位。于是他便聘请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托尼来当自己的司机。其中唐给了托尼一本绿皮节,书上正记录了各个城布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和餐馆。
旅行的开始,两人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托尼其实也有种族歧视,让他当一名黑人的司机实在是感到太丢脸了。可渐渐的,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托尼会教唐怎样用手吃炸鸡,当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也会为他大打出手;而唐则帮托尼给妻子写情书,教会他一些道理。两人开始变得谁也离不开谁,托尼也没有在利益的诱惑下背叛唐。
最后,旅途来到了最南方,也是种族歧最节重的地方,处处充满了不公正与不平等。唐因为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待遇而放弃演出来到了一家黑人酒吧买醉,然后在托尼的鼓励下上台第一次给黑人演出,所有黑人都十分高兴,唐也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也许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的。之后,唐为了履行托尼对妻子的约定,在圣诞节之前赶回去。两人轮换开车,连夜赶了回去。托尼邀请唐一起去家中过节,唐碍于面子拒绝了,独自一人回到了家中。他遣散了管家,独自一人待在空无一人的大别墅中,看着托尼"捡"回去的石头若有所思。托尼则回到家中,与家人欢聚一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热闹气氛。他忽然想起了孤单一人的唐,怅然若失。可就在这时响起门门铃声,原来是唐鼓起了勇气,带了一瓶红酒来到了托尼家,受到了托尼一家的热情欢迎,托尼的妻子悄悄地在唐的耳边感谢他代托尼写情书。这一刻,白人,黑人;穷人,富人;精英,草根彼此达成了和解,同时也与整个世界达成了和解。
影片中的唐,有着崇高的地位,令人羡慕的财富,一身的才华,他却并不开心,总是独自一个人,只因自己是黑人,而没有几个黑人会像他一样有着这么多。也没有几个白人会去真心尊重这个黑人。用他的话来说:“我既不够黑,也不够白,也不够男人,那么我到底是谁?”其实有时候肤色只是表面的,偏见也只是因为自己的无知,真正能改变歧视的,可能恰恰是人性的美好。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真心的去对待别人,将自己的爱与温暖展现出来,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不再会有歧视。正如影片中所说的:“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了朋友,这不是缘分,只仅仅是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
绿皮书观后感2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托尼和雪利的故事,是黑人和白人的故事,是关于灵魂的故事。1962年的纽约夜总会,歌舞升平,是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托尼天生的“胡说艺术”让他在此处如鱼得水。
意外的失业和业界的好名声,让托尼在捉襟见肘的时候,被生活推了一把,推到了雪利这位黑人钢琴家身边,成为了他巡回演出时的专职司机。
此后,一辆车,一本绿皮书,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开始了一段通往南方巡演的旅途,亦开启了两人人生新的篇章。一个是从不为生活设限,恣意而任性活着的白人混混;一个是内敛沉稳谨小慎微,恪守规则而活的黑人钢琴家,肤色的分明和性格的强烈碰撞,让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
就像托尼第一次见到雪利弹奏钢琴曲时,眼神里的震惊。那个在舞台上演奏钢琴曲的人,仿佛闪着光,触动了托尼的心,那一刻的他一定觉得雪利是这世间最棒的钢琴家。认识一个人,从打从心底的欣赏开始。
两人通过每日的朝夕相处和沟通下,托尼更加了解到雪利与常人不同的喜欢思考,追求平等的,高尚的灵魂,它不会因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抛去了世俗的种族歧视,形成了一次互相的救赎,给予了彼此间的平等和尊重。
那是最后一场演出,雪利在储物间换好演出服,可当他要在餐厅用餐时,却被服务生阻拦了,他们说这是旧俗是规则,不能让黑人进来;托尼看见这一幕,想要来解决,却被服务生的话触怒了,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雪利说,“我听你的,你若要我演出,我就演出。”托尼摇了摇头,放开了服务生,“我们走吧。”他们来到一家黑人俱乐部,托尼说,“今天,你守护住了自己的尊严。”在黑人俱乐部里,雪利放下架子,融于音乐,放纵恣意,是心灵的释然。在这个平凡又热闹的小酒吧里,博士终于找回了原本属于他的快乐—-做最真实的自己。他有非凡的才华,而且被他人所承认,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他对不公正的待遇不在隐忍,开始反抗,他渴望打破人们的种族歧视观念,得到自己应有的尊重,他不再压抑自己,从而真正找回了心灵上更多的`快乐。
在回家的路上,当他们再次被警察拦下,以为又是一场麻烦,却得到了一次善良的提醒;在托尼体力不支的时候,雪利亲自开车将他带回了家;到最后他接受邀请去托尼家过圣诞节,他们热情拥抱……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成为了朋友?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放下刀叉用手吃炸鸡?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学会忍住情绪?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连黑人用过的杯子都要丢掉的人,在餐桌上喝止好友称呼他们为黑鬼?从什么时候开始,高高在上的他学会低头,隐忍独孤的他学会交流?
朋友是什么?是我们打从心底里欣赏彼此,在漫长的旅途中,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这部电影,两人能够有幸相遇,摘下原有的“有色眼镜”看待彼此,打破当时的种族歧视的看法,真正的理解彼此。伟大的友情一定是灵魂的交融,他们能走进彼此心底深处,共同成长。
绿皮书观后感3
不久前,老师推荐了我们一部电影,据说常年霸占电影高分榜,不少人都拿它来作为各种素材进行使用,今天也让我们学习一下其中的精神。
要说《绿皮书》这部电影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两个人,一辆车,在路途中的故事。剧中的两位男主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形象,活跃于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中,却因为这次旅途奇妙的建立起来了友谊,并在车子行驶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成长也如同那段路程一般,逐渐的增长。
托尼,一个为了生活奔波,混迹于社会各大场所的人。雪利,一个过着高端的生活却始终不被成见所认可的黑人音乐家。
在这段旅途的过程中,雪利因为是黑人而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譬如被白人警察带有偏见的目光带入警局,又或者在演出前被轻视,去住宿或者吃饭被禁止,这些成见在电影里很好很真实的反映了出来,告诫我们的也正是合理的尊重每个人,收敛自身成见,切勿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任何人。
至于托尼,他则在保护雪利顺利进行音乐会的同学也从中收获了礼仪、素养、文化。雪利会教他写更加浪漫的书信给自己的妻子,会告诉他一个具有素养的人该有的行文……
在这段旅途的过程中,两人互相搀扶,互相成长,互相政治埋怨,又互相原谅和包容。
其间,雪利曾看到一群在地里面耕作的.黑人,一个个身着农庄,满头冒汗,而他一身西装,有着专职司机。中间的一道铁栅栏使得他并不能上前和他们讲话交流,但是他们之间眼神的碰撞着实让人心酸,明明都是同样的人,却过着大相径庭的人生。
在这段旅途中,托尼和雪利曾因为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成见进入了警局,也因为白人警察对于他们的帮助才能够继续前行。也许这就是故事的主旨,告诉我们放下偏见和成见,心存爱护和善良。
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建立起的友谊,互相信任,互相愿意为彼此放弃最重要的事物。
托尼虽然为了生计,为了家庭,要奔忙于各种工作去赚钱,可是当有人要他离开他的黑人朋友雪利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拒绝。尽管另一份工作薪水可能会更多,可那些和朋友相比较就显得毫无意义了。至于雪利,他在影片的最后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我,面对偏见,他选择了战斗,选择了说不。他放弃了最后一场演出,可是为了托尼的工作,他又甘愿忍受偏见完成最后一场演出……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原因,或是为了家人,或是为了生活,或是为了心中的坚持,只要有意义,我们都需要面对一切的困难勇敢的去做。这是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也是我自己所领悟的。我们都应该心存温暖,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毕竟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谁比谁更加优越一说,有的只是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我想,这么好的电影,我一定会抽空再次回味的。
绿皮书观后感4
《绿皮书》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喜剧电影,通过巡演过程的经历来直面种族主义与道德伦理,结局引人深思乏味。 本片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于20xx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3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是一部实至名归的'优秀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机兼助理托尼两人一路南下,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经过一系列波折以后,重新认识彼此、尊重、改变彼此,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纯真友谊。
唐站在舞台上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师,但是在台下确实一个尴尬的存在,既不被白人所认同,又不被黑人群体所接纳,孤独地让人心疼。 司机托尼虽家境窘迫、暴力、痞气,却拥有一屋子温暖的家人。并在旅途中将家庭的温暖传递给孤独的唐,两人最终建立起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
绿皮书观后感5
《绿皮书》大概讲的一个黑人钢琴家为了去美国南方巡回演出不得不找一个白人、能解决问题的司机加保安跟自己同行,而在这途中两个人遇到了很多人简单定义有好人有坏人,遇到了很多事,有开心有难过,最后钢琴家走出自己的笼子和白人司机一起过圣诞的故事。
那为什么是不得不找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白人司机呢?因为他皮肤是黑色的,他只能按照《黑人驾驶员绿皮书》去住嘈嘈杂杂的黑人专属小旅馆;因为他皮肤是黑色的,他不能和白人同伴一起喝酒、和白人美女聊天;因为他皮肤是黑色,邀请他来表演的主人让他去室外解决上厕所问题;因为他是皮肤是黑色,饭店老板坚决不让他进饭店正常吃饭;因为他皮肤是黑色,小酒馆的白色肤色的人可以肆意调笑羞辱他;因为他皮肤是黑色,警察不加思考就把他抓进了监狱;因为他皮肤是黑色的,服装店老板不给他试衣服的机会;因为他皮肤是黑色的,同样的黑人认为他一身正装也只是管家制服……因为他皮肤是黑色的,他必须找一个白色的司机保护自己。在当时的'美国特别是南部,肤色就是原罪。
正如钢琴师的同伴所说,你以为他为什么放弃在大道上受人尊敬的,甚至多三倍的工资的光鲜工作而来南方巡演?我开始也不太懂他为什么要南下巡游,直到他因为车出问题不得已停下来却看见自己的同胞在种植园里穿着破烂的衣服甚至分不清性别得都在拿着锄头麻木得挥起来又扔它掉下去得工作,直到他在滂沱的雨中让司机停下车,打开车门快步走进雨中而不停止时,我好像知道了,“我独自忍受轻视,因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所以如果我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不够男人,你说我住在城堡里?那告诉我,托尼,我是谁?”我想,他是来寻找自己。
绿皮书观后感6
《绿皮书》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受雇于黑人音乐家的白人司机和音乐家到美国南部巡回演出,而遭受到种种歧视的故事,这部电影是在呼吁人们反对种族歧视。
绿皮书是黑人司机的必备手册,里面罗列着所有专供黑人住宿的旅馆。
电影里有许多场景都体现着强烈的种族歧视,比如说音乐家雪利博士在演奏完钢琴曲后想上洗手间,而当地的管家却让他到来回需要二十分钟的黑人旅馆里面上洗手间,白人宁愿延误演出,也不让黑人在白人场所里使用厕所。甚至有一次在演出前,所有客人都在餐厅用餐,而雪利博士被拒之门外!为什么所有白人观众都可以在餐厅内用餐,而作为当晚主角的`雪梨博士反被拒之门外?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肤色不同!
白人凌驾于有色人种之上,这是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即使像雪利博士这样的黑人演奏家,在台上用精湛的技艺,给白人们带来美妙绝伦的艺术享受,每次演出都赢得白人们的高度赞扬,但当他走下台后,又立刻回到了那个被白人贬低的,看不起的黑人。
白人司机刚开始对此不以为然,但当他看到雪利博士遭受种种刻意的刁难,无端的欺凌,仍坚决维护自己的尊严后,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开始痛恨那些怀有种族歧视的人,最后甚至与雪利博士成为了好朋友。
所有人都应该是公平的,人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看完《绿皮书》,我更加觉得要公平地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无论他是什么肤色,无论他来自何方。
绿皮书观后感7
看完后,感触很大。
影片的故事起伏不大,是仅仅的叙事,却给人深深的震撼。
两位主人公的几次上车下车,预示着两人之间的微妙改变。
从拿到手的绿皮书开始,肯德基、幸运石、写信、遇难、化险,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敞开心扉,接受自己,解除偏见,互相尊重。
刚开始托尼对黑人的成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影片开场不久就扔掉了两位黑人员工喝过的'杯子。到后来成为雪利的司机,他从开始的桀骜、偏见,到后来见证了雪利的优秀,接受了雪利的优秀,同时被这种优秀所感染。
雪利本身是个足够优秀的人,一般来说跟托尼这个老粗在一起理应学不到什么,但他却得到了走出孤独的勇气。
在电影中随着旅途的进行,我们能看到两人相互影响,不断改变与成长。我觉得,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才是最打动人的。
在影片中,雪利博士是一位极富教养的钢琴家,理智地克制自己所有的情感,将自己训练成一位优雅而忧郁的贵族。然而这样的他,是不快乐的。他属于黑人中的异类,白人中的笑话,他永远无法融入这个世界。然而托尼出现了,他拿着炸鸡告诉雪利:“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
最终,雪利博士敞开心扉,接过了托尼的炸鸡,走出了寂寞,更是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影片的结尾,雪利敲开托尼家的门,当托尼向家人介绍雪利后,寂静无声,面面相觑。而下一秒,众人欢庆,将雪利拥入房间。托尼的夫人拥抱着雪利“谢谢你帮他写那些信”与“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相呼应,是如此温馨。
绿皮书观后感8
《绿皮书》讲述了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和他的白人司机兼助理托尼两人一路南下,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做巡演的故事。
影片中两位主角的身份天差地别,一位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贵族礼节的钢琴艺术家,一位是游混于酒馆的小混混,爱吹牛,不修边幅。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却调了个个儿,在艺术上受白人钢琴家,在生活中却处处受到白人的歧视,就连喝酒吃饭都需要小心翼翼,仅仅因为他天生的肤色,而撒泼打诨、忙于生计的'小混混却活的逍遥自在,也仅仅因为他天生的肤色。我在电影前半段也和托尼一样对唐南下巡演抱着疑惑的态度,不明白为什么唐要离开自己的安全区往种族歧视愈发严重的南方走去。但是当唐向托尼敞开心扉的诉说后,我才知道唐是用了多大的勇气,直面种族歧视并想努力改变种族歧视,哪怕冒着被羞辱甚至生命的危险,他仍义无反顾,这让我真正感受到,肤色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行,真正决定他品行的应该是他那高贵的灵魂。
绿皮书观后感9
近年其实不容易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奥斯卡的获奖电影似乎都在翻新格子,似乎是为了改变人们一直以来的保守作风,像《黑豹》,《摘金奇缘》都上了榜,在为那些少数族裔的人做出贡献,还有许多提倡女性自由自强的电影,甚至还有一些同性恋的电影也都并列其中。其实这些获奖电影的背后就在告诫我们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关心那些我们容易忽视的以为弱势的群体,告诉自己其实他们也应该享受人们给予的平等与尊重。
改变人们的观念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勇气。
“你知道唐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回到他原来的地方,他可以有三倍的费用,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敬仰,却选择忍受这些?”因为他在试图改变人们的观念。1962年,一场白人之高的浪潮又开始席卷,他选择巡回在白人的地盘展演,无意选择了无尽的不平等与唾弃。绿皮书,一本专门为黑人旅行提供住宿方便的小册子,可想而知,黑人与白人吃喝住睡的地方都不能是一个水准的,都已一道平行线划开来。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唐在黑人酒店里一个人坐在破塑料椅子上的那个姿态,他翘着二郎腿,双手十指相扣,静静地凝视着周围一样肤色的人们,他们鄙俗地聊着鄙俗的话题,他们做着自己承认要做的下等的活,唯独自己,戴着眼镜在角落看书,不言不语。这个场景是有历史依据的,黑人们只能群居一团,像是一头头在野外觅食的大型动物,过着没有目的地的生活,相当真实。种族歧视的.观念是要慢慢消退的,法律上的保护,法律上的措施,能否得到人们内心上的认可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东西是法律和强制无法改变的。也许唐本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从小极具音乐天赋,兼修心理学多种学科,在哲学领域也有很深的见解,是个不折不扣名副其实的天才人设,因此这部电影的特色就出来了——极富有矛盾的喜剧色彩。
绿皮书观后感10
绿色,是一种美好的颜色。自然界中的绿色,给人生机盎然的感到;生活中的绿色,更代表着环保,意味着一路通顺。然则在上世纪中期,一本绿色的小册子,倒是黑人手里拿着的一份“羞辱”。绿皮书是专门为黑人而写的一本观光指南,而片子《绿皮书》片名的灵感正是得益于此。
偶然浏览手机网页,得知《绿皮书》斩获第91届奥斯卡三项大奖,3月1日全国公映。于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观赏了这部动人的影片。
《绿皮书》是一部喜剧、列传类片子,改编自真人真事。是一部笑中带泪的温暖人心的作品。
一名黑人钢琴家唐谢利博士,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个粗暴的白人混混托尼做司机。在一路开车南下的历程里,截然不合的两人矛盾赓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必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停止,两人也慢慢放下了成见......
剧中的两位角色把人种之间微妙的反差感演绎得十分到位,一个举止粗鲁的白人司机,坐在后排尊贵座位上的则是举止优雅的黑人钢琴家。一个大老粗和一个优雅的艺术家,一个白色上等人和一个黑皮肤的受歧视的下等人,在看念与生活习惯方面迥异的两个人,因善良、纯正而彼此转变,最终真情相拥。此中有那么一刻,对付剧中歧视黑人的行径,让人心生酸楚,但最终圣诞节之夜钢琴家与司机的拥抱,让冰雪消融,顷刻春暖花开。
在上个世纪中期,黑人还不能受到平等观待。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绿皮书里,标注了每个城市黑人可以进入的旅店或餐厅,如果没有它,黑人到了美国南方出行甚至会遭到赤诚和危险。直到60年代中期,平权活动有了进展,才垂垂淡出了历史舞台。了解了这样的配景,就不难理解剧中黑人演奏家唐博士的苦与痛。
剧中的唐谢利博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然则,要命的是,在那个年代,他拥有黑色的皮肤。在对照蓬勃的北方,他有必然生活空间。被邀演出,生活充裕。然则,骨子里的歧视,使他软弱,只想暗藏。
比如,他的家中,用极尽昂贵的奢侈品装饰,必要展示的是一份“浮华”。他款待客人的座位,是“居高临下”的座椅,必要的是身体上的“崇高”。他明明是一位演奏家,可便是喜欢别人称他为“博士”,且拥有多个头衔。比如,生活中的他,不在车上吃器械,不吃(只有黑人才吃的)炸鸡,不随便捡拾他人物品,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白色垃圾毫不随便丢弃,他固然是黑色的皮肤,然则在行为修养上已经完全达到了白色上等人的水准。甚至于“超越”。而这一切,都是他极其盼望拥有真正的尊严的软弱表现。
上帝便是最好的诗人,现实便是他的歌。父母给了唐谢利博士音乐的禀赋,却给了他黑色的皮肤。让他挣扎着痛苦。
然则,他的身上,却有那么一种坚持的韧性与大胆的精神,让你佩服。
世界上最容易的是违背真心生活,最难的是观赏你的人也怀抱着真心走向你。黑人演奏家最后做到了。
他蓝本可以留在北方演奏。可是,他偏偏要南下,去后进、偏僻备受歧视的南方。因为,他的执念是必要被认同和接收。
当他漫步陌头,观到一套心仪的西装,托尼也怂恿他尝尝,却遭店员的严辞回绝,恼怒让人怒弗成遏。唐谢利博士只能黯然离开。
当托尼雨夜迷路,带着唐谢利博士行驶在马路上,民警以这个区域这个光阴不能呈现黑人而拘捕了两人,唐博士责怪托尼的不岑寂,殴打民警而牵连了他。此刻,他扔归责于托尼,还想着要微笑着平静地办理问题。
当他忘情演奏,得到阵阵掌声,他却被见告不能去演奏大厅的卫生间,而要去柳树下简略单纯的厕所时,恼怒仍然让人怒弗成遏。这时唐博士回绝去柳树下,而是选择回到只允许黑人入住的旅店如厕。
当他和托尼争论,固然住在皇宫一样的房子里,过着上等人的物质生活,挺直腰杆卖命演奏,然则最后照样被白种人歧视,被黑人同类所不接收,他已经找不到本身,继而恼怒地在暴雨中疾走。
当他到达最后的演出所在时,被带到储物间调换演出服装,他默默地关好门;当他筹备进入餐厅进行演出前的'晚餐时,被见告黑人从来就不允许在这里用餐,唐谢利博士终于爆发:要么在这里用餐,要么撤消今晚的演出。最后,他终于挺直身体走了出去,回绝为歧视他的白人表演。最终他来到黑人餐厅,点了招牌菜,走上简略单纯舞台,拿下钢琴上面的威士忌,最放荡地演奏一回,和他的黑人同伴一起,为黑人演奏。整个酒吧沸腾,唐博士也沸腾了,他终于找到了本身。
唐博士完成了由最初微笑着平静面对到内心的愤慨到火山爆发式的恼怒!当他带着满脸的伤痕坐在镜前默默堕泪,这一刻,看众的心也在滴泪。
唐谢利博士还暗藏了本身的感情。他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有一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哥哥。其实他是爱他们的,然则他不敢表达。托尼给老婆写了流水账一样的信,唐谢利博士奉告他怎样写意境深远、神采飞扬的信,怎样表达本身的情感。其实,这是他在表达内心躲藏的感情。而托尼的老婆在圣诞夜拥抱了这位黑人演奏家,感谢他教托尼写那些翰墨优美的信。这在奉告人们,爱,必要表达。
唐谢利博士有一次发明托尼在和黑人。他对托尼说:“他们的出身抉择了他们的命运,但你不合。”言外之意,既有对白种人的羡慕,还在奉告托尼要怜惜本身拥有的肤色和天生的尊严。之后还奉告他拍失落膝盖上的土,隐喻着不要跟的人一样跪着。
唐博士的执着还体现在细节中。当托尼相似“胁迫”他接收了炸鸡后,托尼对饮料杯子的处置惩罚是抛出车窗外,唐博士坚持要他捡回;当托尼在乡下的一个商店的地上,捡起一块雇主失落在地上的廉价“宝石”,唐博士坚持要求他放回去;从他身上,能观到一种和顺而坚决的力量。
影片最后,托尼希望在圣诞节赶回家里与家人团聚,在托尼极端疲劳且天降大雪的恶劣天气里,托尼要找旅馆住下。唐谢利博士却让托尼盖着毯子睡在后面,亲自驾车在圣诞夜赶回纽约,送托尼跟家人团聚。唐谢利已经完全把托尼当成本身的朋友。他们是平等的。
白人司机托尼,倒是一个长着崇高白皮肤的“街市商人之人”。他服务掉臂外表,吸烟、当众挖鼻孔,吃器械不讲卫生,而且是大胃王,曾在一次比赛中一口气吃失落26个汉堡,博得50美金。整部片子里总是观见他在吃器械。他爱本身的妻子和儿子。即使清晨回到家里,也会观一眼孩子们,替他们盖盖被子,会对妻子说晚安,吻一下老婆再睡觉。他在夜总会工作,善斗殴,教材气,处置惩罚问题的才能超强。因为赋闲,他急必要找一份工作。这样,唐谢利博士以每星期125美元雇佣了他。
无疑,托尼是最适合的司机。
一路上,托尼会没话找话地与严肃的唐谢利博士攀谈。他的自由洒脱正好与博士的拘谨内敛形成互补,而成为最佳组合。
潘恩曾说:要使黑人的肤色变白的最好的措施,是使白人有一颗纯洁的心。
托尼恰巧拥有纯洁善良的心灵。
绿皮书观后感11
奥斯卡获奖电影《绿皮书》,开头不够吸引人,当看到托尼和人比赛吃热狗,以26个获胜时才有了看下去的兴趣。之后,才进入托尼与唐·雪利一同去巡演的故事。两个阶层不一样的人在旅途中从雇佣关系到朋友关系,体现了友谊的进化。
种族歧视没有经历,阶层歧视也不想探讨,只是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友谊。
产生友谊的'基础在于近距离接触。托尼与唐同乘一车,大部分白天时间都在一起,再不同的肤色与阶级也不能阻止友谊的产生。“道不同不相为谋”,道相同情谊与日俱增。他们有共同的行程,又主要在狭小的空间里,交流频率多了,友情也就产生了。像学生们,总是从离的近的开始交朋友。上大学以前,座位的左邻右舍是最亲近的;上大学以后,室友是最亲的。
友情的交流从吃喝开始。《绿皮书》里,托尼逼着唐一起吃炸鸡,分享美食也是在传递自己的善意。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大风大雨需要一起扛的时候比较少,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时候才是最多的。就像大学里的哥们,想表达下友情,总是以吃饭为媒介的,有时候还需要些酒助兴。在吃吃喝喝间拉近了彼此的友情。开学了要一起吃饭,放假前要一起吃饭,过节了要一起吃饭……
《绿皮书》里的托尼与唐,一起走过一段路,吃过一样的美食,友情自然产生了;我们也是,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只有同食同行的人才是对的人。
绿皮书观后感12
在五十多年前的美国,种族歧视无所不在。虽然南北战争后美国通过了废奴令,但人与人之间的沟壑,又岂是一纸条文能够消除的?
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绿皮书》的故事开始了。一位生活在美国北方的富裕黑人音乐家谢利,与一位并不是那么富有的白人“小混混”托尼,在当时,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钢琴家想要去南方巡演,想要打破这种种族歧视,打破这种偏见与不公正,并且告诉那些南方的种族歧视者:原先受歧视的黑人,也可以爬上枝头,也可以成就光辉的人生!
于是,音乐家怀着这样的梦,带上了托尼,前往了充满种族歧视的南方。
他们终于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南方对黑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所谓饭厅里“不接待黑人”的“规矩”,又只是一种新时代的种族歧视。
谢利是愤慨的。他面对着种族歧视的白人在游泳池大打出手,还遭到了两个白人警察的虐待,托尼联系了州长事态才得以平息。谢利不理解:同样是美国,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所谓的“公正”“民主”“自由”为什么到了黑人身上就变成了“压迫”“虐待”“歧视”?
托尼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保护好了谢利。但他不理解,明明这位音乐家已经这么富裕,还要追求自己的权利?他告诉谢利:“你不是住在光鲜亮丽的城堡里吗?为什么你还要闹出这么多麻烦?”
谢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哭着回答:“是啊,托尼。我住在这座城堡里,但是孤身一人!”
于是我又想起了影片中的一幕:两人的汽车抛锚了,停在了广阔的农田旁。农田里的'黑人在辛勤地劳作。田地里的黑人看到车上下来的黑人谢利,身着西装,衣冠笔挺。两个黑人的目光交集,老黑人的眼神里透露着无奈。
同样是黑人,为什么你就不用受到白人的压迫?
谢利不知道。他只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平等。而破除这种不平等,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平安夜的前夕,谢利将托尼送回了家,与家人团聚。托尼早已摒弃了些许对黑人的偏见,也懂得了许多。
谢利与托尼,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消除不平等的最好佐证吧。
绿皮书观后感13
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想也许是关于一个男人得到了一本绿色皮肤的书,里面有一张藏宝图。然后围绕这本书开始寻宝。但是看完电影,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卓越艺术天赋的黑人医生钢琴家唐的故事。然而,在拥有自己的音乐厅和每天数百名观众后,他雇佣了一个名叫托尼的失业白人作为司机,并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南方之旅。在整个过程中,他几乎每天都在表演,但观众的掌声,嘉宾的致辞,大家的尊重,只存在于舞台上。唐下台的时候,在白人眼里还是老黑,甚至是当时盛行于欧洲的黑奴。
作为他的司机,托尼免费观看了他的表演,目睹了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个在舞台上受人尊敬的`钢琴家离开舞台是进不了白色厕所的,不写字也能进白色餐厅,甚至进不了正常的更衣室。托尼对其他人对唐的态度感到愤怒,对唐放弃一个稳定而受人尊敬的演出大厅进行巡回演出感到困惑。
最后,在影片的结尾,托尼从唐的一个伙伴口中,明白了唐此行的目的。原来他此行是想用自己的力量,试图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为黑人争取更多的尊严,让黑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我尊重唐!
这部电影反映了欧洲严重的种族歧视。与此同时,我很高兴我出生在一个和平、友好、平等的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虽然语言、外貌、服饰都有差异,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幸福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
这是一部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电影。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看。
绿皮书观后感14
我一开始看到这部电影时,觉得这个电影一开始这么混乱,那后面不会更乱吧!我提着好奇的心把这部电影看完了。
在以前的美国中有很多的黑人,他们在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他们经常会受到白人的歧视。在电影的开始托尼是一个街头混混,他也是一个十分歧视黑人的人,在他妻子请了两个水电工到家里来修水管,修完后倒了两杯水给他们喝,被托尼看到了,托尼虽然没有正面表面表达出来而是在他们走之后把他们喝过的水杯丢进垃圾桶中,他妻子倒垃圾时看到了也只默默地把杯子捡起来。后来因为要赚钱去给黑人唐雪莉博士当司机兼保镖,一开始唐雪莉一直嫌弃托尼十分吵,在一次演出后,车子在加油站停下时,托尼看到一块玉石,托尼看了看地上有一块于是捡了地上的那一块放在了自己兜里,这一幕被唐看到了,于是他教育托尼去付钱,就这样托尼在唐的一步步教育下从一个混混变成了一个有着正义感的人,最后一场演出因饭店老板对黑人的歧视,他们没有演,他们到了橘鸟酒吧,那是一个黑人酒吧,唐在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在。回到那个纽约后,唐和托尼成了朋友。
在唐和托尼的八周的巡演中,都努力去改变对方。唐是一个外表十分温文,高雅的人,但内心十分复杂的人。托尼是一个外表十分大大咧咧,十分暴躁的人,但内心十分细致善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要改变对方原来的样子,都在默默的改变对方,唐在各方面比如教会他了不能偷东西;在乱扔垃圾时,会把车倒回去让他把垃圾捡起来,在冲动时要忍住,不要乱动手;托尼会在一些时候给唐一些建议;在唐有危险时去救他;在唐失落时给他开心比如在一开始的唐没有吃过炸鸡,托尼买了一桶全家桶会和唐去分享;在白人酒吧救唐。唐所见证的种族歧视程度远比他所想的更加过分:只准入住黑人酒店,不被允许上白人卫生间,不允许试穿西装,不允许和白人同桌吃饭……这一切都在一点点击垮唐的内心,也在慢慢改变托尼的立场。托尼也从刚开始的烟不离手,脏不离口到后来为唐戒掉了烟,脏话也渐渐变少了。当唐被白人混混在酒吧暴揍着,托尼丢下手中的披萨跑到酒吧救了满脸伤痕的唐,唐声音颤抖着说:“我只是想喝点酒。”后托尼开始了对唐改观和同情,开始觉得种族歧视的可怕也渐渐的开始对种族歧视的淡化。
在最后的圣诞夜上托尼在家庭宴会上唐的突如其来让托尼感到十分的惊喜,唐一开始觉得托尼的家人不欢迎他,但后面的.又是让位置又是拿盘子让唐感到十分的开心,可以感受到唐他内心的那种感觉。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种在美国的种族歧视,白人托尼和黑人唐雪莉在巡演中慢慢的改变。唐是一个活得像白人一样的黑人,知书达理,为了自由行动着;而托尼是一个活得像黑人一样的白人,油嘴滑舌,却胆识过人。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是托尼的妻子,她是一个善良,没有一点种族歧视的人。
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奥斯卡电影奖在于把固化了的种族人设巧妙的对调了。最后分享一条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格林写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套书将不会再出版。到这本书停止发行的那天,我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尴尬歧视之苦。”
绿皮书观后感15
趁着中午午休的空档,和好友跑去影院看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出了影院,似乎还沉浸在雪利博士的笑容当中,莫名还觉得他有点帅。这是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种族歧视便是它的标签。前些年看《当幸福来敲门》看得我热泪盈眶,《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黑人瑞德的形象也是深入我心,所以对于看《绿皮书》我还是心怀期待的。
好在,不会太失望。雪利博士的出场,相当惊艳,托尼形容他是个酋长,金灿灿的服装加上金灿灿的挂件,配上高大豪华的座椅,的确有着一城为王的风范。但他也仅是他自己音乐世界里的统治者,在那个房间里,他是王,一个孤单的王。出了房间,他是西装革履、举止优雅的绅士,是永不能改变肤色的黑人。一路向南,他所有得体的举止、得体的语言、得体的穿着都是他让人质疑的对象。
在路上的一个农场,所有跟他同肤色的人在烈日的炙烤下,用锄头翻着已经干裂的土地,他们看着他,他看着他们,一场巨大的波澜壮阔的内心戏码已经上演。
在仅供黑人居住的旅馆,跟他同肤色的人喊他帮忙,并被嘲笑穿着管家的制服;在小镇上的一家高级服装店,店主并不愿意他的衣服卖给黑色肤色的人;在俱乐部,被人欺负挨揍已是他见惯不怪的场景;即便是在大雨滂沱的晚上,警察也可以呵斥他下车接受盘问;甚至是为人演出,却不让进厕所和餐厅......但是他依旧跟托尼说,你永远不能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取胜。
在那场倾盆大雨中,雪利博士眼含热泪喊出的那一句,我不够黑,也不够白,还不够男人,那么我是谁?这就像一句灵魂的拷问,直逼观影者的心灵。对于他的遭遇,我们感同身受,但是真的也处于那种境遇,我们会做什么呢?以沉默,以泪水,以同情,也或许都不是答案。
永远都是在钢琴表演后职业微笑的雪利博士,到后来发自内心的微笑,才发现,原来真诚,有着击垮一切的.力量。尤其是在橘鸟俱乐部,当只弹斯坦威钢琴的雪利博士,走向了一架老式钢琴,全民共舞,是音乐的力量,也是人性的温暖,这或许是雪利博士自出生之后,最肆意飞扬的一次大笑吧。
再来看托尼。托尼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却因为收入问题,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有色眼镜,给雪利博士开车。他心有城府却又大开大合,他守住底线也经得起别人的托付,你看他教雪利博士吃炸鸡,简直就是KFC最好的广告,雪利博士仿佛一个大家闺秀似的去撕咬鸡腿、往窗户外面丢鸡骨头的场景再现了两个人的调皮可爱。托尼从一开始只为每周125美元干活,到后来多番为他两肋插刀,再到后来回家团圆和家人过圣诞节时的莫名安静,都是友谊升温的见证。影片中,除了托尼所表现出来的温暖之外,回家过圣诞节的路上,警察提醒后车车胎瘪了也是剧中一个温暖的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带着一样的面具;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像想象中那么糟糕。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害怕迈出第一步。而往往,迈出了第一步,就让后面的路有了转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值得一看。
【绿皮书观后感】相关文章:
绿皮书观后感12-09
《绿皮书》观后感06-13
绿皮书观后感07-28
【热】《绿皮书》观后感06-15
《绿皮书》观后感(精品)07-07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01-10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12-02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11-27
电影绿皮书的观后感11-05
[荐]《绿皮书》观后感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