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精品[12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1
《公司的力量》看完了,褒贬不一。有人说它徒有阵容,空有内容,倒也合理。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对经济发展的独到见解,那这部片子基本上就是一个知识补充的能量棒——多吃有益。
风格就不多说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大国崛起》已经让我们见识了这位导演的大手笔,善于拿全球说事,这次的片子仍是一脉相承。里边有很多不错的名人语录,有的可能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典型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来说,大多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顶多也就是似曾相识却不得其解。还好,这次看到还能有所触动,是不是该对自己领悟力的提升窃喜一下
摘录其中一些经典的比较有气势的`句子,供个人保存。
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面对强大的美国公司,松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他对属下说:从前是一一个日本人的立场来考虑事情,如今要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做出判断。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我们想再次回望来时路——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
所谓的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君子不言利。但富兰克林却告诉大家:挣钱不是贪婪,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
和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而不是和他们战斗。这是卡内基一生信奉的常识。他还特意撰写了一句话,让人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这里躺着的人,善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
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了资本的贪婪本性: 如果有10% 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 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2
看了《公司的力量》,觉得很受触动,也让我对经济、对公司、对历史、对企业、对世界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增长了知识。
自己最深的体会就是:有财产权和契约才有公司和市场,有公司和市场才有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起。可见公司在一个国家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之后,全球基本上进入了和平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其实则是公司企业之间的实力之争。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今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人们用贪婪和欺诈来解释灾难的根源时,当人们呼吁政府加强监管时,当人们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还会降临时,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一个对象就是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的组织:公司。
今天世界企业五百强排名次序无不代表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和表现这个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土雄心》一集。在这一集中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集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其实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公司一路走来的脚步,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
中国的企业家们应当如何战略?是快点增长自己的知识、还是快点赚钱买辆宝马车来开着,显富?办公司挣钱的初衷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进步?如何寻找通往未来的新路途?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了。
全球化就是由公司组成的一个网络。公司就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更新,那些并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一直并将继续吸引着我们。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3
《大国崛起》在前几年很轰动,引起了人们很多的议论与深思,而《公司的力量》与《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国故事》一样,规模宏大,发人深思。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之后,全球基本上进入了和平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实则是公司企业之间的实力的竞争。在这个时候,《公司的力量》的出现就是恰逢其时。
《公司的力量》是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了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和市场经济的演进,从市场经济的视点,探寻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途径。
这部记录片在中央二台财经频道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到了企业家、公司老板以及员工等许多人的青睐。这部记录片给公司的变强,国家的富强以及世界的强大指明了一个方向,找到了一条道路。在这部纪录片中,始终阐述着这样一个观点:国家的强弱就是公司的强弱,所以国家要发展,要强大,要有竞争力,首先公司就要发展,要强大,要有竞争力。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它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它更能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已经成了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
《公司的力量》讲述了许多国际知名的企业是怎样发展、壮大、衰败的。每个时代不一样,相应的企业制度、文化、法律等许多东西也不一样。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
在《本土雄心》一集里,讲述了中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司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金蝶软件和中央电视台合作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原因。
看完《公司的力量》后,我明白了:在现在这个社会,公司所面临的不只是国内市场的竞争,更是全球市场的竞争。只要你稍有懈怠,经济的洪流就会将你淘汰掉。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唯有时刻进步,时刻创新,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思想才会获得进步,才会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4
关于“公司是什么”其实一直没太思考过,某次在睡前音频中听到一个耳目一新的说法,“公司不是任何具体的实物,而是我们的共同想象。”很显然,这就是尤瓦尔·赫拉利说的,我觉得他可以被封为“共同想象派”。所以,当我们谈论公司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公司的力量》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了公司组织与经济、思想、法律、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动。这个纪录片共分为十集,《公司!公司》主要探讨公司是什么,公司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市场无限》主要讲述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法是如何诞生,成立公司如何变成人的一种权力;《猎富时代》探讨企业家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积累财富的同时推动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进步之痛》探讨工业化进程的福祸相依,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利益矛盾与权力冲突;《危机时刻》讲述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市场与政府角色与责任,以及公司如何在危中寻找商机;《谁执权杖》探讨的就是公司管理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成了公司自身的现代化革命;《各领风骚》讲述美日抑或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化为公司文化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先锋》讲述公司用创新的产品、技术在改变世界,这本身也是公司生存的使命与宿命;《本土雄心》则回到中国本身,从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本土公司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小心翼翼的平衡与摸索,唯有时间见证;《地球无疆》讲述全球化背景下公司面临的全球性竞争与合作,机遇与挑战。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若我们要办一个公司,应当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问问自己“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足够激动人心和鼓舞生命。不论是作为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同样应该思考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完成这次“有意义的冒险”。
人类总是一次次走远,一次次回头,带着喜悦和疼痛一路狂奔,公司这个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生命体未来会如何演绎,既在回头望的路中有迹可循,也在不断进化的世界中无法想象,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去不断挖掘和赋予它意义和价值,点亮生命长河。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5
有一群人支配另一群人,在古代,靠的是宗教、强权,在现代,靠的是金钱,是利润。然而,依靠宗教信仰的教廷,依靠强权的**,其效率,其创造力均不及靠利润的公司。你不能要求人人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也不能强迫人人都拥护同一个政权,但利益是实实在在的,所有人都追求的。利益,给了人们一个合作的理由,成为了联系人们的纽带,纽带联结而成的便是公司。
公司的力量,来源于人们对利益的认可与追求,公司的目标,绝不是为人们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这些都是手段——真正的目的还是利益。这么一来,公司未免太庸俗了,拜金主义嘛,然而,正是这庸俗,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发明创造,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以及社会的繁荣。
有人称公司是最伟大的发明,确实不错。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6
最近看了两部纪录片:《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见识了不少新事物,也随之产生了不少感想。一直念着要把想了很久的博客给建起来,来写写感想什么的,不过今天,还没等看完,就已经因为感慨太多而忍不住先动手了。
《公司的力量》第八集:创新先锋,文如其题,主要讲近代历史上,因科技创新,特别由公司引导的创新,给全世界带来的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重点讲了贝尔实验室和其发明的晶体管,全球500强中历史最悠久的杜邦公司和其发明的尼龙,美国硅谷的由来及硅谷模式的世界影响力等等。
此外,还通过对比科技创新上的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介绍了日本的二次创新、赢得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胜利、个人电脑产业的失败及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介绍了美国模式的.精神所在:不再留恋旧的技术,着重未来,着重下一个发明。
纪录片故事背后的脉络很清晰,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公司因发明创造而获利,世界因这些公司而进步。当然也顺便讲了创新需要自由、国家需要扶持科研等制度保障要素等等。不同人看这个记录片,关注的侧重点肯定不同,对于我来讲,好像处处是震惊,样样是新鲜事物。看着别人的发明创造,了解了诸多现代公司的发展史,太令人仰望了,而对比之下,自己和这种事物的差距实在太太太遥远了。
高中分科时选理科,原因是老师都说,理科读大学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更多。所以也就如同之前选理科的缘由,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使命的结束,果然理科没一路读下去。转读了新闻。那时经常听老师讲,新闻无学,我们都以为老师是谦虚。直到毕业后才真的知道,新闻真的无学,课堂上没学到啥,课堂外自己也没意识去学更多的东西。而整个行业在国内似乎也没有什么规范可言,工作只有入门壁垒,却没啥技术壁垒,一路这个模式培养下来的我们,更何谈核心竞争力呢,更别说发明创造了。
曾几时时,也有学者专家建议,做新闻要做杂家,要博采众家之长。如同这一句泛泛而谈的话,学的知识也是泛而不精,别说是众家之长了,连诸多常识的东西都一无所知。并非是说看了纪录片,被诸多名人激励,一下子要跟随德先生赛先生,还突生旧中国要赶超英美似的幻想。而是觉得作为21世纪的现代人,却一次次被20世纪的历史所震撼,被一个个常识所打败,觉得自己像一个原始部落穿越而来的人,空空披了件现代的外衣,而脑袋里充斥着的还是古老的文化,只记得泱泱大国历史灿烂悠久,记得四大发明四方朝拜,却一点不知道离自己最近的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程及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不是stay foolish,而是真的foolish,这,真是多么痛的领悟。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7
这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透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候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xx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就应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就应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我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职责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能够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向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忙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xx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用心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此刻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带给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8
影片的第一集呈现的思想内容是引人入胜的,它能够深深地钩住观众的心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类对既熟悉却又陌生的领域常常夹杂着这么一股冲劲。
我们说说剧中的中心台词:“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这样的解释我们不难理解,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它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是我们真正的了解过“公司”这个既熟悉却又陌生的词语吗?尽管我们对字面的意思表示明了,但现实中我们默默的接受着它的给予,甚至也为它付出与贡献,可我们真正了解它是什么吗?
如今,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已由“公司”一手包办,我们只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我们甚至麻木的接受,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它存在的原因以及意义,或许这就是普通人的普通人的理由。
在这个由“公司“引领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下,利益已被最大化,那么利益的最大化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是它的普遍性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公司“带给我们的实惠,却也免受不了它邪恶的一面所带来的创伤。说说20xx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我们就可以身同感受的宣泄与狂怒。可事实上,我们是无法逃离这样的悲剧的,犹如我们也无法拒绝它带来的实惠一般。在欲望成为”公司“的动力之时,我们就该明白欲望也终极成为毁灭性的因素。
“公司“的存在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它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这是它生存的必然,也是它存在的必要。
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而供给的存在为“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提供了舞台。各类公司规模在这个舞台上各领风骚,那么”公司“的去向将是何处,未来的发展将是怎样?或者说”公司“将以怎样的姿态继续引领整个世界的风向标。
显然,一切问题从来都没有唯一和不变的答案,这就是万物存在的魅力之处。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9
公司自诞生以来就凭借其优秀的组织形式,很快成为市场经济的排头兵,不断推动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但如此,公司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商业已然成为了一种信仰,它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和社会危机,《公司的力量》向我们全面展示了公司的功与过,以及它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影响。
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了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人类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花了不到0.01%的时间里创造了97%的财富,而这一切都与公司的诞生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作为至今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出现被称为“人类的成就”,美国凭借称霸世界的众多公司实现了自身的崛起,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探索了这么多年,也无法绕开市场经济的话题,因为纯粹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只会带来落后,仅有竞争机制的引入才能避免大锅饭养懒人的局面。影片中说“公司是一种过程”,我十分赞同,公司代表着奋斗、提高、发展不可避免的现实过程。
通常,我们都自然地从物质的、经济的层面看公司,因为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人们的生产事业方面造成了巨大变革,可是我们如果从文化和全球化的角度看公司,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公司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产生和发展,所以它一出生就携带着资产阶级的精神——自由平等、追求物质享受和私欲的满足。当今社会,人们不需要经过教会和国王的约束,不需要掌握特权,就能够经过创立和加入公司来成就个人,它为每个人的奋斗供给了平台,这种自由平等的方式以及所产生的竞争机制让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每个个体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个体价值的实现就是国家提高的源泉。如今人们把一切物品都打上价格标签,从衡量价值之中寻求理性的光芒,也掀起了追逐名利的狂热的浪潮。理性文化和物质文化被公司同时推上了巅峰。同时,这种衍生出的文化又在不断地影响着婚姻家庭等与社会伦理有关的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现今中国的经济很大的幕后推手来自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让贫困的人们没有生活保障,沦为房奴。拜金的物质主义已经同社会关系深深联系在了一齐,很多年轻人准备结婚却因买不起房而屡屡受阻,所以房地产经济又被叫做“丈母娘经济”。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一个以牺牲国民衣食住行等必需品的质量来换取经济发展政府是失败的,当物质文化已经根治于人们的心中,那么这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
公司的3个特征,有限职责、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投资权益的自由转让无一不指向一个词——合作,它让陌生人之间的联合成为可能,人们经过投资等各种手段构成了无数个利益共同体,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合作以求得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组织形式像一张张巨网一样铺满了整个社会,促成了全球化的最终构成。
公司创造了需求。在猎富时代所有经营者都在问一个问题Whatisthenext?苹果公司乔布斯预见到触屏时代的到来,多合一功能的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网购”这一词汇时,头脑里产生了无数问号这个平台能够搭建起来吗?买来的商品可信度如何得到保证,马云用事实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问题。不是需求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而是公司的内生创造资源预见到了需求的产生,这些创意是公司不断向前提高的最大动力。人们都说创业精神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三起三落后仍然爬起来的毅力,是做事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的确,这些是一个创业者必不可少的品质,但还远远不够。如果连最初的方向都没有,过程只会是南辕北辙。而方向的把握也许就在一个小小的“idea”上,这个社会渴求创新和去实践创新的勇气。马云在成立阿里巴巴时,在他的周围一切都没有,没有加盟的商家,没有评价体系,甚至没有完善的物流行业,正是因为电商的产生,才使得这一切都繁荣起来。这是创意的力量,预见的力量,而归根结底是需求的力量。垄断公司时期,人们依靠特权获得最大的利益,资本家们认为财富总量是一个定数,想要获得剩余的利益就必须以剥削别人的劳动力或者占有有限的市场为代价,但事实上,经过技术创新制度
创新等手段,市场变得无限广大,而不仅仅限于垄断时期有限的市场范围。所以创新是公司进入新阶段最有效的推进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引发的道德危机和金融危机也席卷而来,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细胞,人们开始更加深刻地反省公司与个体、制度、法律、国家之间的关系。公司的功与过都源于同一个母体,即人类的私欲。
影片中说“财富阶层的.贪婪和贫困阶层的暴力是从不一样方向威胁国家的两把利刃。”我想,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矛盾公司内部人员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物质和法律制度的矛盾、财富与人权的矛盾……,公司从过去象征着自由平等的高尚品德,到此刻背负着残酷冷漠、没有人性的骂名,可是几十年的时间。首先是社会问题的激化。
1886年,美国芝加哥有几十万人举行罢工,目的是争取8小时工作制。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发生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公司的膨胀使自身成为了制度和物质上的强者,对财富的渴求让经营者不断压榨工人,从而产生剩余价值,马克思的《资本论》随之写成。因为美国人强调的平等从来就不是结果平等,而是机会平等,贫富差距的拉大让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日益凸显,尤其是像华尔街这样汇集了美国经济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中心诞生之后,资本就像滚雪球一样,以公司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疯狂的掠夺和剥削。就连走在最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也未能幸免,014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但这不包括一些隐性收入等,实际数字要比这大得多,贫富差距悬殊成为中国相当大的一个问题,政治手段也许能抵制和避免罢工,但却不长久。国家土地辽阔的国情加上二次分配的不均衡让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人权如果不能与财富到达平衡的状态,那么,这样的资源分配是无效率并且危险的。
除了备受压榨的工人阶级,消费者群体也丝毫不能置身事外。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到处被使用;有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影片中芝加哥的肉类托拉斯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地沟油、毒奶粉已经威胁到了国民的生命安全。这时人们才猛然惊醒,开始拿起法律和制度的武器与生产者的贪婪本性作斗争。如果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没有跟上生产力的步伐,那么广大的群众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仅有制度和法律带来的恐惧才能与资本家贪婪的本性相对抗。此刻,人们将社会职责的承担与诚信意识划入评价公司的标准体系中去。农夫山泉的广告这样写道“从此刻起,每喝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孩子们的渴望捐出了一分钱”,绿色产业的概念股被股民们炒得很高,双汇承诺的生产安全、无公害的“放心肉”成为该公司最响亮的招牌……我们不禁想问公司所维护的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公共利益可否实现双赢?钱权交易所暗含的特权腐败何时才能停止?公司是人创造出来的产物,究竟能否造福人民和社会?
公司创造了巨额的财富,繁荣中暗含着毁灭。199年10月8日是让资本主义世界战栗的日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随之而来的是千万人口的失业,工厂关掉,股市暴跌。公司繁荣了这个市场,也在一瞬间毁灭了它。公司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也是它打从一开始就有的特质,因为,有限职责意味着欠债能够不还,打破了人们脑海中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社会共识,买或卖都取决于你自我。自由有时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渐渐地明白这一点。自由是达成经济繁荣和物质水平提高的手段,人们把自由主义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不知自由的对立面不止有枷锁和禁锢,还有人们都渴求的安定,自由不仅仅意味着享受,还有潜在的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用国家干预经济,社会职责论的提出再一次证明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是不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存在的,法律制度的独立是相对的,坚持自身的正确性又对经济发展产生进取的影响才是维护国家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平衡状态,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法律制度人权道德约束下的有限自由。
公司曾让人类享受到天堂般的物质生活,也曾让人类度过地狱般冷酷的寒冬,它是人类经济舞台上的最活跃与强大的一支,却不是唯一的演奏者。我们看到意大利的手工作坊历经几百年的历史,这种脱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模式在今日依然焕发着自我的光芒。我们有理由相信,庞大的公司群体也有缺点需要经过上层建筑和其他经济组织来共同弥补,且仅有法律制度的完善才能让公司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强大力量。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10
当我们未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公司已经存在了,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公司它依然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未忘记不断地创新与改革,让公司更加规范,完善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福利。或者我们可以说公司是一个平台,那些拥有知识,技能,智慧的人的才干与能力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地体现,来为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此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公司、公司文化
作为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似的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中,技术的创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在世界,许多的大公司,他们都将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如今的`时代,公司已经不能光靠模仿别人来做大做强。真正的创新,就是向外输出别人无法贡献的东西。
观看完《公司的力量》之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的领导者的管理,也不仅仅是管理团队有多优秀,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文化。 海尔持续创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张瑞敏确立的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从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的OEC 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 市场链 管理,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就像我现在担任着班级里的班长这一职务,我觉得不仅仅是管理班级,不仅仅是传达学校的各项指令,更重要的是带领班委这个团队,引领同学们形成我们公管 5 班的文化。
公司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
如果说国家政权对普通人是遥不可及的,那么,在公司里,这种组织机构中的权利体系运作,你我应该无时无刻在体会着它的存在。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部门组织,
这种类似国家的管理体系,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你我的日常生活。
公司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财富、为普通的公民解决了工作和生活问题,这个神奇的组织还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制度的力量。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社会有序去发展……这些现代文明的每一步前进,无一不与公司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再放开说去,现代国际合作,国际贸易,无疑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正是有了这一点,国家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因为现代的国际关系早已是你中有无、我中有你,任何想利用孤立别人来取得自己发展的想法和做法最终都将以失败而告终。说到这里,笔者可以大胆的猜想,二战结束至今长达60 多年的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应该与公司发展带来的世界融合有着很大的关系。
概括之,公司的神奇力量,实际上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把每个人对财富、对幸福美好生活冲动汇聚在一起,将这种力量进行规范和发展去寻求这一群人的幸福。而在这种看似自私自利的过程中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也实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录片,也继承了这些年开创的一种传统——学术性纪录片。片子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公司发展史,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了解也很多公司领导人是怎么处理公司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11
大约十天前,公司要求学习观看《公司的力量》,并要求拟写观后感,交流心得体会,作为一项任务,我见缝插针的利用茶余酒后的零星时间,合计约30小时,比较完整的品味、学习、观看了纪录片,共十集,好不容易才看完,终于算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了任务。现将观后感公布之,与各位网友分享、交流。
——王仁松,20xx年5月1日凌晨0时55分,西安
文化、创新及身为公司一员的骄傲
——学习观看《公司的力量》之感受
《公司的力量》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集集精彩,发人深省,充分论证了公司作为社会的组织,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力量。同时,一个好的公司就是一个好的平台,作为公司职员,只有将自己充分融入到公司大家庭之中,才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加入到公司团队之中,与公司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才可能在公司的力量得以彰显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大全是一个优秀的公司,作为大全人,深感荣幸、骄傲与自豪。
说到心得体会,实际上在观看的过程中,时时有感想,处处觉震撼,常常受启发,可谓百感交集、受益匪浅。既然要写成文章,还是拿出影响较深的两点,片面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吧: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创新。
先说文化:
片中开幕就说,“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第七集《各领风骚》中,开幕又说,“人们发现,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益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在第七集中还说道,“员工喜欢以公司的名字为自己命名,称自己为松下人,丰田人等等,他们将这种强烈的归属称为‘忠’,公司对日本人来说就象是一个更大的家。员工需要这个家,社会文化需要这个家,这是对人类千年传承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延续。经营者则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努力让家庭保持和睦、团结和秩序,让家庭成员分享幸福,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松下公司始创的终身雇佣制的年功序列制被广为使用,几乎成为日本企业的象征。”
最后还引用专家的观点说,“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逐渐建立了这样的观念,公司不是股东的,也不是经营者的,而是公司职员的,这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
感受与联想:文化,实际上包罗万象,作为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12
今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xx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xx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07-02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观后感05-22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作文03-24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11-11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通用13篇)09-29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05-17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08-18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12-30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1-11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