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7-22 12:08:2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经典(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经典(15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徐霞客一生的写照,他用双腿丈量了三山五岳,探寻了长江源头。

  徐弘祖,号霞客,他生在江阴,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因明末动乱,给予他希望的父亲死于盗乱,其母王孺人鼓励他外出游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段征途。《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的方式演绎了霞客先生的意气风发,这时的游记占了《徐霞客游记》的四分之一。

  在知天命的高龄,他选择西行,全自己的夙愿——探寻长江源头。“万里遐征”完成了剩下的四分之三,并使《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他的一生有三十余年行走在丈量祖国山河的路上,他不曾惧怕过路途中的.猛兽,不曾忘记自己的志向,就像一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霞客先生踏遍五岳、游历九州、溯源长江,双腿落下了永久的疾病,晚年甚至完全不能行走,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当时还未正式成书的游记。临终之际将书稿托付给了季梦良。季梦良,是霞客先生的多年好友,霞客先生仙去后,他整理书稿,仔细编写,如今我们能追溯到最早的《徐霞客游记》便是会明先生手书的。

  霞客先生用亲眼所见的现实,修改了古书中错误的判定。他走到一个地方看到树木葱郁,会感叹不已;看到乱砍滥伐,会多有谴责。他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愿去丈量其长短。

  “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前人未尽之路,我们应以侠客之名继续行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典辖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顺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冒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洁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庭难懂的中国第一部更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随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靓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滨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敢失了,东置初,豫童内史梅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筒,该以伏生向晁措传接《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干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酒。

  例如,《禹贡》筒记载了大要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救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欺得成功的故事,“属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贾。夏敷土,超山刊木,美高山大川”,面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属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潜”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燃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展憬吓唬中国人民,岜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子其誓。”,周武王收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般时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流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赛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量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退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顿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重泪,肃然起敬,后人管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具意,“历代学者称具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随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爆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试和示范,希量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今晚看央视一频道:典籍里的中国。说的`是《本草纲目》的写作和刊印的故事。

  明朝李时珍本是医药后代,儿孙亦行医。他边行医边著书,花三十余年编写中国医药这本巨著,1500余万字,且分门别类,很科学有理。“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故事讲到李时珍修正前人关于医药材料的种种谬误,亲力亲为,付诸实践,写完书,却难刊印——太大部头了,书商不敢承接。要有名人王世贞作序,书才可卖,书商才敢刊印。于是,李时珍不远千里前往,求诸于王世贞。王是名家,不知李为何人,不见。“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终于通过王的书童,将书稿送到王面前,感动了王世贞,王要求李精心修订,又历十年,使《本草纲目》更为完备,王方予作序。待书印好,李时珍已经过世。

  此遗作是中国中医典籍,现在为联合国世界遗产。李时珍这位中国古代科学家(1518年——1593),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齐名。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齐民要术·序》言“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一思想最早出自《论语》和《管子》。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富民”是“教民”的前提,衣食丰足、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效的,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意为: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不愿意离开,安乡爱家就恭敬君王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也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王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裕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国政的君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管子·治国》“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大意为:国家富裕,人民就安居家乡爱惜家园;人民安乡爱家,对于移风易俗,驱使调遣,甚至有所杀戮,也不会有所反感、憎恶。

  《管子》认为“富民”才能“安民”,“民安”则“国安”;正如现今俗语“穷山恶水出刁民”反映的未尝不是《管子》的这一思想。

  《管子》认为“富民”在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交换”,这也是《史记·货值列转》中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物质观;这也是为何《齐民要术·序》中言“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农、林、牧、渔、副”无所不包的原因。

  《齐民要术》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反映的便是《论语》、《管子》中的“富民、教民、安民”思想;体现的是《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史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思想。(《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由此推及现今,去年年底的优化防控,及之后一系列的“稳经济、保增长、促就业”措施,何尝不是现今的“富民”之举。“富民”才能“安民”,“民安”才能“国安”,“国安”才能“强国”;古今概莫如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引领观众走进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的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昨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王阳明《传习录》收官。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以及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在网上持续发酵。事实上,第一季11期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情感的爆点,每次更新都会掀起新一轮热议,被许多年轻人称为“封神之作”。截至昨晚,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超14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20亿。著名评论家饶曙光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即在于创作者深挖传统精髓,钩沉典籍里的中国精神之源,为当代人指引征途,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图为《传习录》剧照。

  戏剧舞台开启,昨晚《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倒叙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同时也是追寻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随节目,观众跨越500年时空,得见王阳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终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谛的历程;年轻人更在节目中触摸到《传习录》的睿智光辉。

  昨晚节目播出后,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的一番话被许多网友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网友在一次次接力转发中感悟的实为“学史力行,行胜于言”的真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其实回到节目创作的初心便可知,《典籍里的中国》凭什么每一期都能成爆款。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即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因此,《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

  自牛年新春开播,《尚书》《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道德经》《传习录》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场。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等——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也一次次焕发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的交互中,让当代中国人与先贤心灵相通

  曾有网友留言:“为什么每一期都能点燃我们内心那团火?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常用而不知的传承,它让你蓦然发现,那些经典其实就记在脑海,刻在心中,挂在嘴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在饶曙光看来,《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唤醒”基因、沸腾我们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创新形式,在乎节目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点。

  在网友心里,《典籍里的中国》留下了太多名场面。比如《孙子兵法》,其所承载的“重战”“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xx多年。节目借戏剧的方式带领观众推开历史之门,“目睹”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的一幕。当孙武和伍子胥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读懂了《孙子兵法》“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国安进一步阐释:“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我们会以亿万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

  又比如《楚辞》一期,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种情感隐喻,还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荧屏上,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绪,几乎所有观众潸然泪下。也由此,屈原和“天问一号”的梦幻联动显得格外珍贵动人。20xx多年前,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20xx多年后,依然传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国人,已经奔赴深空,将最浪漫的诗篇写在了宇宙之中。

  用时代的新介质开拓新的传播场,节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节目最初的推广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绝如缕”。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青石刻经,青史永存。就像“正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一样,中华五千年文明不绝如缕,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用全新的方式为我们解读尚书之妙,牧野宣誓,大禹定九州,伏生授经,中华民族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伟大民族精神慢慢地渗透了我们的心。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从小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故事被重新演绎,刚毅坚卓的精神震撼人心。常说华夏九州,却不知大禹的足迹遍布九州,禹迹又量九州,十三年的艰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他背后是敬仰的底气。为国为民,大禹放弃了许多但换来了洪水消退、民生安定的回报,换来了华夏九州大地的版图,其定九州之精神不绝如缕,薪火相传。可曾记得那个伟人,为研究核武器他三十年未曾归家,舍弃小家只为护国家远航,功成之时便是他名留青史之日。他是黄旭华,中国核武器之父,三十年隐姓埋名从一无所有到全盘胜利,这其中的苦与难不亲身经历怎能感同身受?刚毅坚卓是他的侧写,如同大禹定九州,没有办法那便踏遍华夏研究每处险情,没有研究条件那便创造条件,没有援助那便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短短12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周武王在牧野宣誓,誓要讨伐纣王还天下太平,他实现了他的誓言。周武王何以5万军队抵抗纣王70万大军?因为他顺应天意;何为天意?民心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纣王视黎民百姓如草芥,而武王却心系百姓以民生为本,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赢得了万千百姓的心,其力量之浩大磅礴,非你我所能想象。牧野之战后,武王的.仁善之义不绝如缕,薪火相传,直至今时今日。20xx我们虽历经重创,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我们仍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已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无数个日夜医疗人员仍奋战在一线;无数条崎岖的道路都留下扶贫干部深深的脚印,我们的党不放弃每个患者,不放弃每家贫困户,同死神强抢人,为人民开辟通往幸福的道路。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更是党心中最深沉的爱与牵挂。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舍命护《书》第一人”,伏生是个传奇人物,他毕生习《书》护《书》传《书》,爱子妻子相继离他而去,而他终于完成了毕生执念,当汉武帝派来晁错时,伏生知道他的愿望化作了现实。一生的担忧与苦难,伏生从未放弃,他对文化的珍视与热爱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你可曾记得怀抱30毫克镭千里走单骑的赵忠尧?当他潜入清华将镭偷出时,他就是民族最伟大的英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赵忠尧一样的学子默默担负起了将教育之火传承下去的重任,教育的种子在昆明发芽,在西南联大长成了一棵举世瞩目的参天大树,中国教育事业被无数学者守护,茁壮成长。泱泱大国,先人之贤不绝如缕,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薪火咏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1套首播,第一期主题是《尚书》。这样的央视开年大戏,果然不负众望。我由衷地讲这绝对是一部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国学大手笔制作。

  从央视发展史上来看,这也称得上一部开天辟地的力作,这种创新的历史表述方式,或将改变央视老套的叙事方式。看过之后让我觉得:错过春晚不足惜,精神的饕餮盛宴必是《典籍里的中国》。

  果然是新年新气象,央视再用自己强大的制作能力证明了自身不凡的实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以当红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见证人,这位年轻的知性主持人作为新一代读书人的代表,畅游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伏生对中国著名典籍《尚书》的保护、流传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文明传承史。

  《尚书》,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是孔子晚年整理编撰而成。

  影片以舞台剧的形式,通过声光电的巧妙运用,以简单直观的综艺访谈节目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一部极具冲击力的历史舞台大剧,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深深唤起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撒贝宁既是讲述者,也是观看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不断穿越在各个历史切片之间。

  撒贝宁与孔子的弟子们大声诵读圣言,自然流畅地将故事主线衔接到故事讲述者。整部剧中,大量使用回忆、眼神、台词等自然过渡手段。策划好、编剧好、演技好!

  回忆与现实,现实与虚构,语言与情感,通过编剧开放、新颖的.蒙太奇手法,集成了话剧、舞台剧、影视剧、综艺访谈、现代三维技术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可以说,无一不用其极,而又恰如其分。

  这部《典籍里的中国》称得上是央视历史纪录片的一个新的巅峰,所有的影视、话剧等表现技巧都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得以完美运用,堪称经典电视艺术作品。

  不得不说倪大红老师的表演真的太有张力了。尤其,伏生回眸的那一刹,我不禁动容,热泪盈眶。

  一眼千年。在这场漫长的文化苦旅中,先祖先贤们挺过死亡的威胁与离散的痛苦,用他们的虔诚与笃信,还带着一点骄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尊严,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想起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写莫高窟时说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么看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残垣断壁,那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奇闻轶事民风民俗,都是。那些鲜活律动的生命,将华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就是正本溯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哲学问题,背后都是深情款款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所拥有的无限璀璨的文化宝库。这难道不是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并让我为之感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吗?

  从唐代王维开始,历代中国文人墨客都在创作《伏生授经图》,伏生对于中国文人的影响可谓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些记录上古先贤言行的书,让后世懂得治政之本,为人之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以为,改成激发文化自信更为合适的。因为,这种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了,积淀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树立,它就在那儿,只是沉睡着,只待着一束光将它唤醒。那束光可能是各类大型文化节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话,一页书。

  我突然发现中华文化真的太美了。它们那么宏大,宏大得令人叹为观止。它们那么厚重,厚重得,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多看经典,多读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目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奥难懂的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该集以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涵。

  例如,《禹贡》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画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洛”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炮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震慑吓唬中国人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殷纣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离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泪,肃然起敬。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媒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示范。希望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世人皆醉我独醒,

  后生不可学屈平。

  屈原不光清醒,还非要说出来,所以讨人嫌,最后得抑郁症,跳江自杀。亲信他人,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狠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所谓的薄来厚往。楚怀王芈槐拧着要去秦国找死,你芈原知道就好,非要表现我懂我忠,说些王不喜欢听的话,结果为王不容,你等他去,死了又不要你埋,你扶立继承人还可搞成立国功臣,你着急啥?你看后世郭沫若,胡适之流表面清高,谦谦君子,背里变节丧德失礼麻肉样样来,反被立为楷模,吃香喝辣,为当世追求,为后世景仰。小屈太年轻了,跳个江只成了后人放假吃粽子的`借口,不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典籍里的中国》绘声绘色地向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传奇一生,我深刻体会到《徐霞客游记》不仅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精心描绘,更是徐霞客奋斗一生、拼搏一生、奉献一生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凝聚着徐霞客朋友的无私帮助,过路人的热心付出,父母的殷殷教诲。

  徐霞客曾生肺腑之言:“父爱如山,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母爱如河,让我行万里路,而心中有恨。”徐霞客父亲对他疼爱有加,让他受益终生,“丈夫当朝碧海暮苍梧”的志向就此萌芽。他的父亲逝世后,他痛不欲生,但他的母亲引导他走出悲痛,鼓励他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指引他探寻长江源头,告诉他大丈夫志在四海。于是他怀着坚定不移的志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母亲的鼓励帮助他化险为夷,指引他找寻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徐霞客父母的谆谆教诲,哪里还会有举世闻名的“千古奇文”——《徐霞客游记》呢!

  《徐霞客游记》里最为人所知的莫如是“万里遐征”这一篇章了。“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并论,不知其源之远。”徐霞客的.实践精神和追根求源的探索品质让人佩服。面对强盗的掠夺,他宁愿交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与歹徒斗智斗勇,誓要保全他苦心记录下的日记。“这对于你们来说一文不值,对我却价值千金。”一语既出,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苍梧山,站在山巅,他动情呐喊“我做到了,我做到了!”让人心潮澎湃,感人至深,我也不禁跟着欣喜若狂。

  为溯源长江,即使恶病缠身,他仍不顾生命危险,坚定信念,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着长江源头迈进。路途中却因体力透支未能喝到长江源头的水,但他仍矢志不渝,一定要再找个机会去长江溯源。然而,触目惊心的一刻发生了:在下山途中,他腿疾再犯当场昏迷。旅程竟在云南终结。醒来后他还铿锵有力地说就算是爬也要爬过去,可惜好梦难圆,他终因疾病未能完成自己伟大的梦想,即便如此,他也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光荣的使命。

  “何处不可埋吾骨也!”他身上体现出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高山如父,江河如母”,徐霞客以笔代心,以足为誓,以践为本,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亦当从小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立远志,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这本史书,让我们在品读时,仿佛徜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去探寻古代英雄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统天下于一体”的一代君王秦始皇嬴政是如何的心机深沉,而秦国又是如何在残暴二世的统治下灭亡的;“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现”中忠胆赤诚的荆轲;还有那豪迈不羁的项羽因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辞藻让我在想着,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史官,让才子鲁迅不禁感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一行行不虚美、不险恶的文字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尘的记忆在摇曳的灯光下若影若现,我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老者在灯旁书写着中华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历史时空,带领我们见证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用自己简短的一生成就了“史家之绝唱”。节目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英雄画像”,并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民族的根与魂。

  在节目中,有这么一场让人热血澎湃的场景:青年司马迁拜别了父亲,在远行游学的过程中,观众的视线跟随着司马迁在九嶷山追怀舜帝,在会稽山探禹穴,通过越王勾践体会到了隐忍成大事,在孔子故居处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用心去感受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在乌江畔赞颂和反思项羽的英勇与败亡......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惊人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主持人撒贝宁满含热泪的说出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有那么一些瞬间,当那些历史人物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会汗毛倒竖,你会头皮发麻。当他们在你身边突然的那种情感的爆发,我作为第一个感受到冲击波的人,真的是幸福到极点的一种状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在《史记》中没有十全十美,却有着一位位站在时代浪尖上的伟人英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皇帝,有将军,更有平民。它为平民义举立传,例如敢于用《世家》记述陈胜吴广的起义,这就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

  《史记》中,项羽的故事让我十分喜爱,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总是不听他人的忠告,最终导致了败亡,但是他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将这一切归咎与天意。但是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呢?还是有的。当他兵败之时,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当逃兵回到江东。连李清照都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中每一个人爱国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既不能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也不能如子贡那般凭借口才拯救国家,但是我们却能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国家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方面的创新,而我更加佩服的却是他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他文章公正,史实可靠,这部巨著,对我国历史的研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华夏之明,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细细品读每一个历史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前段时间央视大型文化纪录片《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播,在网上再次掀起一阵读典籍的热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把典籍搬上荧幕,采用古人与今人相遇的方式,跨越时空界限,实现与先贤对话,让传统典籍变得可亲可感。

  《尚书》让我们知道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知道了几千年前是伏生舍命护它才能将它流传于世;《论语》让我们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们为孔子与弟子们深厚的师生情而感动;《孙子兵法》告诉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为我们讲述了孙武和伍子胥英雄惜英雄的友情。

  《楚辞》里有屈原的浪漫主义,有他对美政的追求,也有他伟大的家国情怀。向天问170多个问题,向先贤学习治理天下大道……屈原的求索精神也成为中华儿女的求索之路上的典范。如今,天问、神舟、天宫、祝融号在星际遨游,中国航天揽星探月,中国逐步实现科技强国梦。我想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句话是徐霞客的墓志铭。用现在的话来讲,徐霞客在三百年前就是一名“旅游博主”。三十年不间断旅游踏破祖国山河,即使双脚无法行走,仍坚持游历,西南万里遐征,探索三江源头,最终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这种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不可磨灭,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了一部《史记》,让我们在禹和舜的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会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最令人动容的是,因为“李陵之祸”而遭受腐刑的司马迁,死过一次,也重生一世。即使遭遇如此大的磨难,他也始终牢记父亲死之前对他说的那句“史官要敬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正是这种刻在司马迁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写出了这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作。

  最让我感动的`是《天工开物》这一集。读书时就知道这本书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这集的演绎让我了解到历史课本上出现的宋应星,在科举制度体系化的宋朝,他决定写一本“与功名利禄毫不相干”的书,只为造福百姓,其情怀让我为之感慨。在节目的最后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对话,令我动容。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是他们心中共同的梦,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追求仓廪实的渴望。我想,正是因为千百年来历代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传承,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文明才能进步发展。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历史,来源于先贤们惊人的智慧。典籍的光明映射出我们来时的路,也照耀着无限可期的未来之路。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化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让我们一起品读典籍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3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7-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06-2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通用)05-25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观后感03-2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