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

时间:2022-02-03 20:03: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1

  首先,十分开心“大河文艺”的观影活动抽中,参加观影写影评活动。

  这次参加观影的影片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不明白为什么,初次看到电影的名字,然我联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和《彼得·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两者某些方面的融合。一方面展现出海上漂流的痛苦与艰辛,一方面又给予我们美丽梦幻的少年奇遇。

  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特效制作绝对能够与《阿凡达》相媲美,堪称视觉盛宴。在有限的时间里,影片展现出大海的所有姿态,海上风暴的壮观,闪电击破长空的壮丽,清澈如小溪般宁静的画面,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浮现到眼前。海对于人的吸引不仅仅在于那无穷的力量,还在于无法丈量的神秘感。关于海洋的神秘感,导演用纪录片式展现了“飞鱼群”、“追捕飞鱼的鱼群”“目前尚未灭绝的海豚群”,各种各样的鱼类都友情客串了一把。关于海洋的美丽,导演用色彩绚丽又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唯美通透的水母群”、“带着亮光在水中游弋的鲸鱼”还有那个“派想起母亲的夜晚”。那个前面带亮光的深海鱼,把我一下子带入了童年的回忆,记不得它名字,感觉因该是在《机器猫》中认识的。对于海的描绘,导演做到了极致。海疯狂的一面让派失去了一切,海静宁又神秘的一面让派安抚着派。避免喧宾夺主,突出老虎,导演对于海上霸主鲨鱼的描绘总是淡淡一笔。

  观影结束后思考影片所带来的感受,大概有几点:

  一、人生需要导师。在剧中派的父亲就是这位导师,1、他用自我的方式告诉派老虎是不能够做朋友的,它保障了派的生命。2、他告诉派要理性的信仰宗教,并影响了他一生。

  二、生活需要信仰。

  导演在片中展示了多种宗教,没有比较也没有传播,只是展现信仰对一个人的支撑。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带给人们许多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应对灾难的`力量,对自我道德的约束力。盲目信奉和无信仰都不可取。3、有陪伴。敌人会帮忙你成长,有时候他们又是亦敌亦友。我们无法清楚的划分这条界线,可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去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主角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能够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主角,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陽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

  仅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印象中的李安是一位经常触动人心的导演,他善于用犀利的视角洞察我们平凡的生活,用平常的语言和朴实的镜头为我们拉开那些主人公的生活序幕,我们被触动着、感动着,还有深思……而这部电影,却一改以往的基调,导演不断的完善、挑战自我,孕育了这部佳作的诞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贯穿整部电影的震撼音乐,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喜欢。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2

  李安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在印度面试6000个少年,找到派,一个16岁的少年。李安说,这个少年的纯真,打动了他,在专注得读完两页纸,泪流满面以后,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就赌这个少年,赌他的纯真,会在这场人与虎共患难的故事中打动众人。

  没有老虎,没有飞鱼群,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西洋,电影画面中出现的唯美3D,一切一切,都是科技操作,这个16岁的少年,第一次演戏,每天泡在游泳池中,感受风浪,感受和一只并不存在的孟加拉虎搏击共存。杀青之后,他瘦了14公斤。

  李安说,这位少年,在精神上引领着所有的人,陪着《少年派》到最后一秒。

  印度式的英文,印度教的信仰,黝黑的皮肤,黑白分明的眼睛,笑起来会有那么一种傻傻的单纯,他不是13岁,也不是26岁,只有16岁的孩子,方有憧憬世界的思考,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纯真,他不会失去孩子的渴望,亦不会有经历世事的沧桑。柴静在采访李安的`时候,问了一句,纯真,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么。李安平静得说,会,因为纯真会让他相信,而相信,会带着你走到最后,走到目的地。

  在整部电影中,少年操着印度腔,说过几次I AM SORRY。第一次是在船只遭遇海浪,少年看远处狂风席卷船只,叫着阿爸,阿妈,第二次是补到一条大鱼,因为仿佛就要震慑不住,于是用斧头胡乱砸死那只鱼以后,他充满愧疚的I AMSORRY.

  电影最初,少年PI在选择自己的信仰时,曾经觉得自己可以是多宗教信仰者,他的这种想法一度被父亲否定,认为人只可以有一个方向,而不是接受各种不同,父亲让PI亲眼看到一只饿了几天的老虎是如何撕碎一只山麓,这让PI的人生不再充满遐想。

  也许是父亲的那一课,让少年PI在与虎共度的船只上,保持着12分的警觉,因为这种警觉,在漂流的277天中,绝望被求生和共度代替,日夜更替,比起孟加拉虎,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海上的不知未来的绝望。

  夜晚的大海汇聚成思忆。

  即使没有台词,即使只有一只孟加拉虎,孤独和绝望的感觉,还是让李安和少年传达给了观众,揪心的孤独,占据着整个大海,少年咆哮着,已经失去一切,还在乎失去什么。

  也许猛虎被驯服,也许在猛虎的眼神中,真的似乎曾经有过那么一份对派的依恋。又或许即使没有,我们依旧宁愿相信,有过。

  派说,它未曾回头,伤透了他的心,它曾是他的神,如果没有它,他一定无法幸存。

  可是它头也不曾回,就这么钻进丛林中。

  少年派离开印度的时候,没有对心仪的女孩说再见,

  海难时,没有对父母家人说声再见。

  孟加拉虎钻进丛林中,没有回头道再见。

  小说的结局,其实从未有过孟加拉虎,那是少年幻想出来的为了让自己活下去的对手。

  电影的结局,让我们选择,更相信存在过孟加拉虎的那个故事。因为似乎在整个故事中,因为有一只似乎一度成为过朋友,而又那么决绝离去的老虎,而更显凄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只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驯服内心的那只老虎。

  早晨醒来的时候,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电影和现实中,都一定有属于内心的少年派,和一只钻进丛林中的孟加拉虎。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3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当PI缓缓讲出第二个厨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时候,之于我而言,仿佛是从沉睡中一点一点被噩梦惊醒,这时候你才发现之前似有似无的铺垫,全都不是闲笔。吃肉汁饭的王柏杰、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约、虔诚包容的PI妈,与斑马、猩猩登船后的遭遇一一对号入座,现实故事版的残酷,让人有如坠深渊的恐惧。最残酷的残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组,自我还原出来的,这比某些电影哭天抢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简单的角色对应还原,回头细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处处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杰大喊:“斑马、斑马”,事实上,他就是那匹斑马。还有那句问猩猩的“你的孩子呐?”。比如那个食人岛,“恰好”是人的形状。再比如介绍印度教的三种佛时,讲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他的梦境。真是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解释PI是如何建筑第一个故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当下,但你主宰得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

  当两个故事都摆在你面前,就是选择来临的时候。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的孟加拉虎,一种容易的解读是PI自己的另一面,但用恶性来解释恐怕太草率,PI的父亲给出过一个解释——和它你没有感情,你从他的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海上漂流记,讲的也是多宗教信奉者、素食者——PI与自己相处的故事。PI对虎经历了恐惧、共生、驯化、依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也是人在恶性和理性平衡的过程。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向丛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当人步入社会丛林时,何尝不是决绝忘了回头?

  我好奇的,是李安的选择是什么?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认为虎是恐惧的化身。这种恐惧来自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的孤独。人的这些恐惧,恐怕是持久而绝望的。成年PI的选择,恐怕就是李安的选择——经历他、面对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这不是李安电影里的选择,这恐怕也是拧巴界第一名李安,人生里的选择。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4

  派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多个宗教的少年,由于国家变故,父亲决定卖掉动物园,带着动物举家搬迁加拿大。但是他们却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故。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派与一群动物登上了救生艇,包括一只腿受伤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接下来的几天,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他一起漂流。七个月里,他竭尽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派与老虎耗尽食物准备赴死时,他们竟漂到了一个天堂般的岛屿。经过短暂的休整,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食人岛。于是他们再次开始漂流,直到在墨西哥湾获救。老虎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电影确实是一部精彩的漂流记。但当派讲出第二个版本的漂流后,之前的镜头便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之前看似毫无深意的细节都成了伏笔,打破了这个原本充满爱与和谐的奇幻之旅,变成了一个血淋淋的残酷故事。

  其实船上并无动物,只有一个断了腿的水手,一个厨师,派和他的母亲。厨师吃掉了水手,又杀死了派的母亲,最后忍无可忍的派杀死了厨师。由此看来,第一个故事其实是对现实的隐喻。鬣狗是厨师,猩猩是母亲,斑马是水手,而派就是那只老虎。同时,也暗藏了导演要表达的核心——一个关于与人性冲突的故事,引起全人类对信仰的思考。派信仰了多个宗教,他认为这样更接近神。但当他经历种种磨难,却对神产生了怀疑——“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这与《一九四二》中牧师安西满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我还会经历这样的人间疾苦,信仰在人间地狱里崩塌。”派将完整的灵魂分裂成人性与,出现在第一个故事中。老虎是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征。这其中有为生存而躲避危险的本能——在母亲被杀后,他的勇气取代了恐惧。也有面临威胁时爆发出的巨大攻击力——杀死厨师。而最不容易在文明社会里显露却又蕴含着最大能量的,就是在饥饿时不择手段寻找食物以延续生命的本能。在它的驱使下,他突破了道德的防线,吃食同类。而那个对老虎充满恐惧又试图去驯服它的少年,就是人性的部分。坚守人性,他才是一个人;而顺从,他才能生存。在人性与的矛盾冲突下,派选择了讲血腥的现实转变成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在影片中,派与作家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更喜欢哪个故事?”“老虎那个。”“对,你跟随了上帝。”与人性,就是这样一个选择。眼前的事实已经发生,是在中沉沦还是坚信人性会复苏?因为心有人性,所以可以选择相信上帝。或者说因为相信上帝,所以心中的人性一定会复苏。面对自己的,派没有去压制它,消灭它,取代它,而是对它心存感激。那场暴风雨过后,老虎偎依在派的腿上。在那一刻,他心中的矛盾冲突已经和解。

  中年的派依旧如从前一样同时信仰着几个不同的宗教,吃素、祈祷、感恩依旧是他习惯做下去的事。但他已经完全领悟了神父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所以对派来说,神的存在已经不必再去证明。派明白他对信仰的怀疑使神更加鲜活,他经历的苦难使他的人生更完整,他的灵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因为即使堕入黑暗的'最深处,信仰依旧指引着他走了出来。即使犯下了最极致的罪恶,神依旧原谅他,到达彼岸时神还给老虎自由。神从过去就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中,这是派可以不同于其他人之处。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最终让他得到普通人可以得到的生活,带着人性给他的高尚的人格,保留住心底的纯真.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5

  这次参加观影的影片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不知道为什么,初次看到电影的名字,然我联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和《彼得·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两者某些方面的融合。一方面展现出海上漂流的痛苦与艰辛,一方面又给予我们美丽梦幻的少年奇遇。

  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特效制作绝对可以与《阿凡达》相媲美,堪称视觉盛宴。在有限的时间里,影片展现出大海的所有姿态,海上风暴的壮观,闪电击破长空的壮丽,清澈如小溪般宁静的画面,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浮现到眼前。海对于人的吸引不仅仅在于那无穷的力量,还在于无法丈量的神秘感。关于海洋的神秘感,导演用纪录片式展现了“飞鱼群”、“追捕飞鱼的鱼群”“目前尚未灭绝的海豚群”,各种各样的鱼类都友情客串了一把。关于海洋的美丽,导演用色彩绚丽又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唯美通透的水母群”、“带着亮光在水中游弋的鲸鱼”还有那个“派想起母亲的夜晚”。那个前面带亮光的深海鱼,把我一下子带入了童年的回忆,记不得它名字,感觉因该是在《机器猫》中认识的。对于海的描绘,导演做到了极致。海疯狂的一面让派失去了一切,海静宁又神秘的一面让派安抚着派。避免喧宾夺主,突出老虎,导演对于海上霸主鲨鱼的描绘总是淡淡一笔。

  观影结束后思考影片所带来的感受,大概有几点:

  一、人生需要导师。在剧中派的父亲就是这位导师,

  1、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派老虎是不可以做朋友的,它保障了派的生命。

  2、他告诉派要理性的信仰宗教,并影响了他一生;

  二、生活需要信仰。导演在片中展示了多种宗教,没有比较也没有传播,只是展现信仰对一个人的支撑。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带给人们许多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面对灾难的力量,对自我道德的约束力。盲目信奉和无信仰都不可取。

  3、有陪伴。敌人会帮助你成长,有时候他们又是亦敌亦友。我们无法清楚的划分这条界线,但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去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角色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可以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角色,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

  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陽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

  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只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印象中的李安是一位经常触动人心的导演,他善于用犀利的视角洞察我们平凡的生活,用平常的语言和朴实的镜头为我们拉开那些主人公的生活序幕,我们被触动着、感动着,还有深思……而这部电影,却一改以往的基调,导演不断的完善、挑战自我,孕育了这部佳作的诞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贯穿整部电影的震撼音乐,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喜欢。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6

  走到哪里,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树一株,却一直没有见过真正的森林,到底是怎样的茂密,到底是怎样的神秘。

  一直想知道。

  不知怎么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那个可怕而又美丽的岛——

  小岛似乎是由直径两指多一点儿的盘根错节、紧密缠绕的一堆管状海草组成的。地四散伸出,树叶非常繁茂。这些树叶是鲜艳的绿色。这种绿色那么鲜亮,就像翡翠一般。

  当少年派没有了食物,老虎和他都再也没有力气的时候,出现了这个岛——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树的根交错,相融。派把树根当做食物,享受着岛上浓郁而清新,令人难以抗拒的植物的气味,在岛中的池塘里游泳。派还将初恋送给他的手链系在了树根上,表达着他对这个岛屿的感恩。

  不久派喜欢上了岛上幽静、自在的生活,油然而生想要一直生活在这岛上的念头:“我也许会在岛上住很多年。嗨,也许我下半辈子就住在那儿了。没有什么能够把我推回到救生艇上,推回到我在那上面忍受过的痛苦和匮乏中去,什么也不能!我会有什么理由要离开这座小岛呢?难道我的`身体需要没有在这里得到满足吗?难道这里没有我一辈子都喝不完的淡水吗?还有我吃不完的海藻?”然而,晚上池塘的变化,让他发现了树上带着牙齿的莲花果实,明白了一切,带着食物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岛。

  当他离开这个岛屿的时候,夜幕刚刚降临,大海波涛汹涌,天空阴沉灰暗。岛在略有略无的黑暗中,呈现出她本来的模样,是一个女人躺在那里的模样。

  岛上的森林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好像是派的母亲,她给予派活下去的力量,却也告诉他了什么是危险。

  每个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的人们,不经意间种下一颗树,渐渐地抽芽,长根,留下他们的模样。树的模样,或美丽、或丑恶,都没关系,只是越长越茂盛,留下一片树荫。

  ……

  我想,在我生命的某一处或许有一片森林。

  森林里成长着一棵棵小树,每一棵树就像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那样,有的坚韧挺拔,有的蜿蜒生长。每一棵树努力或是慢慢生长,就像我做每一件事时那样,有热情的时候,也有无所谓的时候。

  后来小树渐渐长大,森林也越加宽阔了,遇到其他的森林,森林的边际渐渐消失了。不同的森林中长出了一样的大树,就好像遇到了身边的人们那样,一同经历了苦难和幸福。树的根交错、相融,就好像我们的生命,慢慢地成为了互相的牵绊。

  再后来……渐渐地,那片森林与我仿佛真的无法分离了,就好像融入了我的生命中一般。

  森林,到底是怎样的茂密,到底是怎样的神秘。心里似乎有了答案,却还是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诉说。

  每个人的生命中或许都有那么一处地方是一片森林,郁郁葱葱,绿意阑珊,洋溢着无法抵挡的生机,是永远有阳光可以到达的地方,没有烦躁,没有阴暗,一切在森林面前都会被映衬着变得温暖。

  即使我只在照片上见过真正的森林,即使我的家乡富阳真的拥有真正的森林,或是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看到。

  那片森林会一直存在我们每一个拥有纯真梦的心里,像永恒的太阳,永远不会消失。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7

  看完《少年派奇幻漂流》(LifeofPi),我的内心犹如风暴之下的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久久不能平静。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看完电影,不是简单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开始在思考,主人公讲述的两个故事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导演的用意何在?是科学、理性胜利了,还是信仰的力量战胜邪恶了?那只老虎难道就是Pi的象徵吗?它是Pi内心的另一个自己……

  一个伟大的导演,不仅仅能为观众呈现出充满视觉冲击和想像力的画面与音效,在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在观影之後触动了灵魂,引起了深刻而持久的思考,甚至是心灵的挣扎。

  思绪万端,百味杂陈,我既兴奋又无奈,兴奋於我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无奈於难以抓住所有的稍纵即逝的灵感、驾驭着生动而深刻的语言。既然无法面面俱到,那我就先只谈一个最令我对自己感到惊讶的想法。

  我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圆圈,试图说明我的思考。

  圆圈就这麽大,半径就这麽长。圆圈和半径可以丈量,但是π呢?

  半径r,看得见摸得着,是事实,是理性,是科学,是物质,是可知的世界。

  圆周率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可知的,是永远写不完的小数点後无数位,是无穷,是永恒,是无理数,是不确定的确定,是自然,是规律,是无规律的规律,是灵魂,是信仰,是神秘的看似不存在的存在,是主宰,是神。而它的存在决定着πr=圆的面积,2πr=圆的周长。

  圆(round),圈(circle),轮回,命运(fate),人生(life),是以r为半径的'圆,是一种形状,是一种经历,是有张力的,是弯曲的,是从起点走到起点的一道轨迹。我们看得见圆圈,我们看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圈,我们看到一个个独特的人生。我们也量得出半径的长度,我们看得出圆圈的大小,但我们永远看不到π的踪影。但是,π就不存在吗?π确确实实存在啊,它是3。14159……然而,数位化的π不是π本身,π是无法用数字完整表现出来的。难道不觉得很神奇吗?

  同样的,神存在吗?我想,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不论你有无信仰。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询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去往何方?当然,我们想知道的不仅仅是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答。神,存在吗?神不就隐匿在现象之中吗?大自然何其雄伟!那无穷尽的变化着的大千世界,那翻江倒海的巨大威力,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何而来的?是规律,是存在於每个角落的规律?这就是神吧?我们赞美k,因为我们太渺小,k太伟大,创造了一切,又可以毁灭一切。同时,我们也痛恨k,因为我们太无力,我们永远无法逃脱命运的诅咒,我们要经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所谓人生七苦,谁也无可避免,生命太过短暂,而我们有太多遗憾。就如同Pi所说的,他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所拥有的一切就已恍然离开他的世界了。

  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个圆圈,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就是生命的轮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就是一个圈套,我们身在其中,无法逃脱。

  我们在世界上游荡,用所见所闻所感填补着生命的空白,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完满。我们经历沉浮起落,我们曾哭过也曾笑过,生命难免痛苦折磨,难免悲欢离合,难免失望甚至是绝望,同时也会有希望。可怕的是,濒临绝望时希望落空之後的绝望,整个人犹如掉进了黑洞,无法挣脱。

  这就是人生,就是lifeofπ。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1000字《少年派奇幻漂流记》观后感《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8

  终于在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要下架前到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也许是欣赏李安,也许是欣赏3D,也许仅仅是想看电影消遣,总之今天安排自己走进了电影院,在它要下架之前的最后一刻欣赏了李安这部作品,毕竟3D唯有到电影院才能体会现代科技的美妙之处。

  唯美的画面,逼真的现场。电闪雷鸣,汹涌海浪,恐怖的海滩,3D效果让人身临其境,船难、绝望、求生、挣扎,急速的飞鱼、月光下发光的水母、满天的星光、飞跃的海豚。在灾难面前,李安是选择了梦幻,还充满想象力。李安在片中关于人性、生存的意义、宗教、信仰的心灵主题,化整为零地置入,没有煽情,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感动,让你思考。

  从某一角度看这是一部宗教片。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不可能在海上这样漂流200天的。少年派对着暴风雨的呼喊是一种人对神的更高层次对话,电影的前面铺垫了一段,派一步步对信仰的了解与辩证,派才会在后面对着天咆哮、甚至是呐喊……好欣赏最前面那一段,看似没什么的开始,却是后面一切的铺垫,名字的由来——游泳场,是派后面海上漂流的线索;派攻克圆周率的记忆,是在暗示他有顽强的毅力;与老虎的相处,也是为后面与老虎相伴做铺垫;宗教与信仰是他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还有莲花手势……当然也可以理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凶猛的`老虎,这虎是我们的欲望,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搞不定它,它带给我们危险,带给我们不安,但是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保持精神的警觉,激发我们生命的潜能与之共存,少年派得以生存,李安因之得到电影的梦境,而我们,按李安的说法,我们因之在这场幻觉的盛宴中,得知我们并不孤单……电影不同的人看,不同角度,欣赏可以完全不同……

  欣赏派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估计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他自己是无神论者,但却由派去了解、甚至信仰各种宗教,虽然他有提醒派,但是没有限制他的好奇心,同时他也教育派很多生存守则,不能幻觉,现实是残酷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出身地的不同,就意味着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将不同,也许现实中的人更多的是认命。就像俄罗斯人,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在漫长的冬天,所以俄罗斯人只能接受,只能适应,不能抗拒的。对于俄罗斯人只能接受命运,沙皇是他们的命运,斯大林是他们的命运,漫长的冬天是他们的命运。旷野的命运,冬天的命运,白昼的命运一样,都是无法改变。我们虽然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但是落实到教育这一块,却一直很难变。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到了要去“女性礼仪培训班”,已经是下下策了。有教养的女子,有资望的女媛,没有一位毕业于培训班。

  影片的经典台词“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这句台词是与老虎的分别引出的,但在影片前面部分也有所体现,派遗憾没能与亲人道别,他离开荒岛,放下莲花,也许可以理解为他放下了初恋女友,寻找新的生活……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在未来的岁月,要好好运用减法……

  遇到灾难只能接受,说认命也许有点悲观点,但这认命内心依旧充满乐观,对美好的未来永远不要失去信心,想办法去适应,慢慢改变,实现美好……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相关文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心得03-29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心得体会04-11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04-2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08-06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1-07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感02-25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03-19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11-22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