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时间:2024-05-06 06:54:37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1

  为贯彻执行《市教育体育局年教育干部教师教育工作要点》,根据《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诵读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万名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方案》,现将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培训、诵读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任务分工

  本次培训对象是全市普通中小学(含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所有干部教师。

  学校负责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的普通话诵读全员培训和校级“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体局负责在校本培训中担任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教师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市教师技能大练兵“普通话诵读”比赛活动;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在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中进入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决赛的教师和全市申报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教师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1.培训方式:采取分级分类的培训方式。各学校(幼儿园)均派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老师参加市局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培训后的老师承担本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员培训任务;各单位的普通话诵读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申报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教师将在暑假进行集中培训,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点对点指导,培训结束后由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组织测试;进入市级总决赛的教师培训在暑假期间集中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小班指导的方式培训。

  2.培训内容: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内容主要以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的正确读音及方言辩证,朗读文章的技巧及命题说话的构思技巧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为重点;各单位的校本培训,一方面要根据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加强普通话训练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活动,以红色经典、中华古代和近现代经典诗词歌赋及散文为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培训,举行诵读比赛和展示活动。

  三、时间安排

  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普通话经典诵读培训活动的总体时间为4月-9月。市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教师培训安排在4月份进行(另行通知);市教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安排在6月(另行通知);各校的校本培训在4-9月份进行;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安排在10月份(另行通知);8月份,市教育局对进入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决赛的选手进行培训并组织竞赛活动(另行通知)。

  四、有关要求

  1.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强化过程,加强管理。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聘任、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培训计划,于4月20日前通过邮箱报市语委办。对于整个培训活动要做好过程性录像和文字记录,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总结,于10月12日前将总结、培训及评比活动录像光盘报市语委办。

  3.各单位要把教师技能大练兵普通话培训与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组织好本校(园)的经典诵读比赛。各单位根据参加活动人数20%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占获奖人数的1/6、1/3、1/2);并按分配名额推荐教师参加市局于组织的比赛(另行通知),各单位于6月6日前将参赛教师名单报语委办。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2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①而经典诗文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经典诗文作品记载着中华儿女的人格与情感,是华夏文明的记录与写照。经典诗文中有真挚的友情与爱情,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有深邃的人生哲理,有淡泊洒脱的胸襟,有炽热的爱国心,有浓浓的思乡情。学习经典,诵读经典,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经典中感悟美好人生,养成优秀习惯,培养健全人格。

  一、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促进人格完善、促进社会和谐的经典思想,是历经检验而流传下来的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保持民族性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而经典诵读在引导青少年亲近经典的过程中,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让高职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与古圣先贤直接对话,是我们探索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二)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新的角度、方法和策略

  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经典历经时间考验,是中华文化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部分,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个人修养。经典诵读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和新方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也势必会促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

  (三)为高职学生健全人格、提升个人修养与道德水平提供支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及道德水平。

  (四)为高职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而较强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必不可少的,后者在学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提高了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培育了人文精神,在择业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在职业生涯中受用一生。

  二、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研究的方法策略

  (一)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课堂

  在高职专业中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考核方案,这是高职经典诵读教育的基本保证。

  首先,该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差异和独特体验。其次,必须面向高职学生,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渗入到高职学生的教育、就业和发展上来,使学生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高素质要求。再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该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根据以上要求,经典诵读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借鉴了高职专业课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整门课程设置了若干训练任务,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展示诵读表演,每位同学独立制作诗文手抄报一张,每节课要有学生展示诵读的环节,学习送别诗的时候创作一首送别诗,学习爱国诗歌的时候,制作爱国主题板报等等。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小组共同完成任务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教学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通过音乐伴奏来提高经典诗文诵读的美感;通过配乐演唱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文的记忆;通过场景描述来加深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来巩固和加强经典诗文的背诵和书写等等。在考核方式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的革新,开始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和积累,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期末成绩也不再是一张试卷,而是由诵读技能和书写两部分组成,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整体水平。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这门传统的课程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形成教师爱教、学生爱学、师生共同诵读、共同探讨的教学场景。

  (二)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社团活动

  以课程为依托组建学生社团,学院先是组建了经典诵读社团,社团有自己的章程、每学期都有活动计划和方案,每周都有相关活动,将热爱经典诵读的同学团结在一起。或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或举办读诗会、或邀请知名专家讲座、或开展经典诗歌进社区宣传活动,社团的创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在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累计受益人数已达上千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国学经典辩论社、书法社团、国画社团等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读经典、说经典、写经典、画经典的过程中,让经典深入人心。

  学院每年都会在“推普周”期间举办大型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有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诵读比赛,有以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诗文诵读表演赛,每年都有学生从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到省里参加诵读比赛,每年省里的比赛中都有学院学生获奖。此外,学院及各系部配合每年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组织各种诵读经典活动,把诵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诵读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此外,诸如书法比赛、话剧表演、诗词接龙、“诗情画意”创作大赛等活动的开展,也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将经典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经典诵读的学习过程变得自然灵动、活色生香。

  (三)将经典诵读融入校园文化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3

  我们课题组是20xx年10月承担的此项课题研究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并随之进行了和道德建设、少先队活动、新课程改革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全校师生在活动实践中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认识不断深化,活动的效果也逐渐显现,我们本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精神,对福泉市教场中心小学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行一次调研,旨在对当前“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一般状况,研究它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培德、启智的作用,从而正确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完成了中期部分研究任务,也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现将中期的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学校五年级同学进行了“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情况问卷调查”。此次共发三个班150张问卷,收上来148张。同学们做得很认真,都能实事求是答题,部分题目有些同学进行了多项选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经典诵读兴趣比较浓厚。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5.9%的同学只是比较喜欢,能够接受这种活动;只有25%的同学对经典诵读有浓厚的兴趣。27.1%的同学表示一般,无所谓。但是没有同学表示不喜欢经典诵读活动。大部分同学只能诵读20―30首古诗词,或是低20首古诗。没有同学达到50首以上。55.5%的同学能够主动进行经典诵读,而其余38.5%的同学都是在老师或家长或同学的要求或督促下诵读,处于被动的位置。值得欣慰的是69.1%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都愿意通过诵读这一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学生课外诵读精力投入较少。

  现在学生的课外诵读时间精力投入太少,而且大部分的同学诵读时间不固定,没有计划性。还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精力投入偏少,都很愿意老师安排课外的诵读时间,为完成诵读任务提供保障。

  3、学生比较喜欢活泼富有变化的.诵读方式方法。

  48.2%的同学喜欢个人独立诵读,也有35.5%的同学喜欢小组合作进行,15.6%的同学喜欢全班统一诵读。73.5%的同学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将诵读与写、画等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还有12.7%的同学是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0.5%的同学表示不喜欢这种形式,这也许和在这之前,并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活动有关,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形式的益处。

  4、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同学希望有更大的自和效益性。

  80%的同学都希望由自己或小组或全班同学一起商讨定下诵读内容,没有同学希望由教师来确定诵读内容。对于内容的选择,57.3%的同学希望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来选择内容,这样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考试时有些内容也可以轻松应对。近91%的同学对国学和近现代优秀诗歌、散文表示欢迎,愿意诵读。

  二、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所学学科较多,作业较多,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时间过少。

  2、各个班级都重于看分数、要质量、排名次,而中华文化经典方面,每张试卷中涉及的分数不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多数班主任根本不重视这项活动。

  3、教师队伍、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方面所得到的指导良莠不一,因此学生们的诵读效果也好坏不一。

  三、课题组的几点结论和建议。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调研,我们课题组有如下结论。

  (1)、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课题实施伊始,我们就着力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我们最大限度地让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跟学生对话,使静态的校园处处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育人佳境,如我们在学校走廊绘制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内容,学校教室走廊张贴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楼梯处绘制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小故事,此外我们还要求各班教室根据班级特点制作文化墙,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抬眼望人文,举目品经典。另外校园广播每天播放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打造,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开展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为激发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为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读书明理,成就人生”黑板报专刊展评、“童年不同样”校园故事创作大赛、“徜徉书海,”手抄报展评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

  (3)、亲子诵读,分享诵读快乐

  在经典诵读中,不仅有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还真诚地邀请家长加入诵读行列,与孩子们一起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共同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我们提出“亲子诵读,美丽休闲”,使家长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所在、达成目标,鼓励家长带孩子逛书店、送书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诵读,用“童真、童心”营造家庭诵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调研,我们课题组的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门,结合各年级学生所拥有的阅读能力和他们健康成长、精编中华经典小册子,供中小学各年级学生课上、课下诵读。

  (2)、倡导教师少留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腾出充分的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提升学生文化底蕴,提高读写能力。

  (3)、学校经常组织朗诵大赛,为学生搭建巩固平时诵读成果的平台,展示才华,促进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4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贯彻落实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我校本学期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的主题教育。现将活动开展情况说明如下:

  一、高度重视,科学安排。

  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学校领导对活动提出“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的.总体要求,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工作重点,本着全员参与、营造氛围的原则,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的落实,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和方法:

  (一)诵读时间:

  1.每周安排三天早读

  2.初中专门开设诵读课、书法课

  3.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

  (二)活动安排:

  1.根据各年级诵读篇目,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

  2.开展经典诗词书法课。

  3.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开展成效。融入学生暑假“八个一”活动中。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中华经典文化及组织此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普及经典文化内容,倡导中华美德。全校师生都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文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学校文化墙、教室文化墙等空间和角落,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诗词歌赋等,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使经典诵读深入人心。

  三、丰富形式,学以致用。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5

  一、明确篇目、高度重视

  小学生年龄在7至13岁,这一年龄段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儿童母语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思维能力比较单一,比较适合背诵一些浅显、简短、朗朗上口的文章。因此,我们为学生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作为背诵内容。具体安排是:一年级背诵《三字经》和《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中的三十首古诗;二年级背诵《弟子规》和《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中的三十首古诗;三年级背诵《千字文》的前半部分和《小学生必背80首古诗》中余下的后二十首古诗;四年级背诵《千字文》的后半部分,五、六年级则对前面所背的篇目进行复习巩固。

  二、榜样示范、激发兴趣

  1.教师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步入“经典”,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就要形成一种“共鸣”效应,教师的率先示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做他们“经典诵读”的领路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共成长。

  2.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小学生长期坚持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就要让他们由“要我背”变为“我要背”“我爱背”。刚开始,不必刻意地要求初入学的孩子去背诵什么经典,而是让他们找一找谁家有《三字经》《弟子规》等书。书找来后,早读时,老师引导性地读上几行,学生们定会特别感兴趣,模仿着跟老师读。时间一长,字认识了,意思也懂了,学生们的兴致就会越来越浓厚。

  3.诵读形式多样。为保持学生背诵热情的持久性,在读背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或抢背,多种方式交替进行。诵读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了读、背的乐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达到了背诵的目的。

  三、合理运作、保障有效

  1.时间落实。全面展开课外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实践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时间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在每周“大课间”之外,安排两次师生共同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课。②实行“一日三诵”:每天早晨和中午各安排十分钟“诵读经典”,由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每天晚上回家后把当天诵读的内容背给家长听。

  2.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或是结合内容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朗诵一段文字,或是摘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或是讲解一些背诵的方法,或是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等等。对于学生不懂之处,教师要有选择地加以指导、点拨。

  3.检查落实。对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情况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在师生共同背诵的过程中,要及时表扬鼓励,有时简单的“你真行”“你真棒”的口头鼓励,就能引发学生积极表现的欲望。一天鼓励几个同学,坚持经常,这样,全班同学都能始终处于奋进的状态,班内就会形成“比”“赶”“超”的氛围,使学生由原来的无意背诵变为有意识的自觉主动背诵。为长久保持学生的积极背诵状态,可以结合“成长记录袋”的形式,给学生发放《诵读记录卡》,把背诵的篇目记在表上,同时背诵到一定数量就在登记表上印一朵小红花,获得十朵小红花后就可以成为“背诵大王”。“背诵大王”每月评比一次,不受人数限制。《诵读记录卡》期末时装入个人成长档案。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个个都有渴望成功的动力。

  四、搭建展示平台

  我们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课外经典诵读的兴趣。可以定期在升旗仪式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展示活动;学校每学年举办“经典诵读节活动”;结合各项阅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经典妙语欣赏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等活动。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6

  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坚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以“听”橹鳎重在感染熏陶,耳濡目染。幼儿期是开展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学校抓住了这一教育时期,利用幼儿晨间入园音乐、早操活动、餐前休息、睡前等时间段,播放经典篇目,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国学经典渗透。为了创设国学学习环境,园所带领幼儿教师精心布置了幼儿园墙体文化,以中国红为主色,配以扇面圈形的吊饰、螺旋雕饰、中国红传统的十二生肖、中国经典文化大门、青花瓷、京剧脸谱等元素,处处流露着中国传统气息,让家长和孩子们随时感受到浓浓的国学氛围。幼儿园还尝试着将国学经典教育渗透、整合在学科领域中。同时,幼儿园在语言识字、文明礼仪、艺术教育、情感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高度称赞。

  小学部以“诵”为主,诵读、背诵经典篇目。每学期开学初,小学部都会制定国学诵读计划,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弟子规》、古诗文等内容;利用班会、中队会时间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通过诵读表演、背诵检测评比等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初中以“行”为主,重点在践行经典中的道理和规则。学校编写了国学校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学年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精选了诵读篇目,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学国学诵经典活动。通过开展国学讲坛、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竞赛、中华好故事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在日常行为中践行经典,以国学立品,经典塑魂。

  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把幼儿园、小学1至6年级、初中7至8年级的国学课列为校本课程进行统一管理,设置固定课时,派专职教师授课,各年段除规定课时外,利用课前、课余、课后,早午间自习等时间进行诵读,或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展示活动,学生可自主选择,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朗读。学校还定期组织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礼仪展示、书法、绘画、讲故事等竞赛活动,全面推进国学普及工作。同时,学校每学期还会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国学培训,提升国学相关专业知识。2015年学校还聘请国学学会副会长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庆澎局长、周立宏副秘书长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国学讲学。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参加省市级别的各种国学展示活动,彰显传统文化教育效果。2009年学校参加了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华夏文化教育推广中心联合举办的佳木斯市经典诵读活动表演大会,表演了国学诵读节日《品韵经典》;2011年5月参加了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国学会举办的“佳木斯市第五届中华母亲节”纪念大会,表演了国学诵读节目《木兰辞》;2013年12月,学校参加了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的“诺亚舟杯”佳木斯市首届青少年国学经典诵读展演活动;2015年9月在孔子杏坛参加了孔子诞辰纪念活动,背诵了《论语》《大学》;2015年11月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国学学会五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德润佳木斯”之“诵读国学传承经典”大型展演活动,国学经典诵读节目《中国少年》,演出获得圆满成功;2016年,学校又积极开展大型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全校学生共同背诵了《礼韵大同篇》,学唱了《学而第一》。

  多年的国学教育实践,学校通过教育教学课堂主渠道、德育教育活动,把学国学、诵经典活动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诵读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表达水平和培养阅读习惯,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功底。

  学校还将学国学诵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与“三好德育”阳光教育有机结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良好美德,做儒雅、文明、有道德的人作为培养目标,在培养身心健康、良好习惯、品德优秀的阳光少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学期,学校都会评选一批出美德少年、孝心少年、儒雅少年、正义少年、阳光少年、健康少年、进步少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学校在传承国学文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9年5月,学校被佳木斯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华夏文化教育推广中心评为佳木斯市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示范学校;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7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二、活动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特举办此项比赛;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举办“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鞍山小学的学生从小开始,在他们心灵最纯净的时期,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与现代文明、现代科学、现代民主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文化,为培养具有“刚毅之气厚实之学强健之体”的`现代合格公民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三、组织机构

  成立鞍山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长:李鑫明

  副组长:

  成员:**

  袁朝华及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参赛时间:11月9日(如遇下雨则另行通知)

  2、参赛对象:1-9年级全体学生;

  3、参赛内容:

  ⑴规定内容:1至3年级集体脱稿朗诵《三字经》;4至9年级集体脱稿朗诵《弟子规》中的一则(总叙和亲仁两则除外)。

  ⑵自选内容:每班自选一个节目,节目内容不限,但必须是国学经典。

  4、比赛形式:

  (1)规定内容以班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

  (2)自选内容统一规定不能只是采取单一的集体诵读形式,必须要有艺术表演形式。

  4、着装要求

  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五、工作人员名单及分工

  1、总指挥:

  2、具体事务协调:

  3、具体分工及负责人

  ⑴活动主持:

  ⑵场地器材组:

  ⑶场务:

  ⑷奖品组:

  ⑸摄影组:

  ⑹医务组:

  ⑺安全保卫:

  ⑻成绩汇总:

  ⑼奖状书写:

  ⑽评委组:

  ⑾校园安保:

  六、安全及工作要求

  ⑴为保障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请每位班主任教师高度重视,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节目有配乐的班级请在11月1日前将所选音乐准备好,交到白晓燕处,以便汇总。

  ⑵“一切行动听指挥”,各班班主任在活动当天要负责本班学生方阵的安全,自始至终守护好本班学生,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活动开始前,各班班主任要清点本班参加活动的人数,特别是确实未参加活动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弄清其未到校的原因,如实做好记载。

  ⑶所有学生要自始至终参加完比赛活动,中途不得离开;各班要安排一名学生安全员配合班主任管理本班安全。

  ⑷安全负责

  各班安全由各班班主任及各班安全员负责

  ⑸活动进(退)场顺序:

  活动当天各班进(退)场时,均以班为单位,由各班班主任带队逐个进(退)场,请各位班主任务必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严防出现不安全事故。

  ⑹各班班主任教育学生在观看节目期间,请保持场地卫生及会场纪律;活动结束后,各班安排学生打扫好自己所在区域的卫生,并把板凳端回教室。

  ⑺此次活动需要用到的器材设备请与袁朝华老师联系。

  ⑻当天值周领导及值日教师负责此次活动全场安全领导工作和突发性时间的处置工作。

  七、活动程序

  ⒈工作人员及评委到位。

  ⒉奏国歌、升国旗。

  ⒊李鑫明校长宣布活动开始并致辞。

  ⒋评委组长张泽元老师宣读评分规则。

  ⒌活动开始。

  ⒍活动结束。

  ⒎颁奖仪式。

  八、评分标准:

  使用100分制,两个节目分开评分,每个班级的最后得分为两个节目的平均分。具体细则如下:

  1、诵读内容为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体裁不限,格调积极向上。(10分)

  2、仪表仪态(共20分)

  1)服装统一,整齐大方;(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共15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10分)

  4.创新(共15分)

  1)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适当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5分)

  5.朗诵技巧(共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作品节奏,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3—5分钟之内。(5分)

  九、评比奖励办法

  全校所有班级拉通排名,不再分年段设奖。奖励设置如下: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秀奖。

  十、其余未尽事宜待通知。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锦8

  经典,亦称国学经典,是古往圣贤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提高思想修养水平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姚永朴说:"夫经之所言,乃人人之所固有,本于天理,惬于人情,历代信仰,莫之敢易"。在当前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上,则明确提出:"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说:"优秀少儿文学不仅能给儿童带来心灵愉悦,还能让儿童感受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北京"2014高考指导方案"明确要求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华的考查。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国学经典对于学生的人格修养、品格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理应进入语文课程视野,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现实情形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现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一方面,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和老师仍然围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凡是对于考试有直接作用的内容,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股脑儿的塞到学生脑子里。对于暂且没有在考试中有具体要求的国学经典内容,则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另一方面,虽然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课程,但也是各自为阵。比如江苏省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受降路小学,开展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系列读书活动,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小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孔庙跟前学经典"等等,这些都为国学经典进入语文课程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纵观这些实践与尝试,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经典诵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史子集上,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论语》等,较少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在诵读内容的安排上,缺乏分学段的精细化分;确定诵读内容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教师来确定,学生较少参与选择。

  (2)经典诵读主要还是作为课下的一种补充形式,进入语文课程。这些学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晨诵、暮读及午间阅读等形式,借助一些演讲、征文、诵读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记忆、积累一些国学经典知识,进而作为一种习惯来加以培养和巩固,没有让国学经典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精神内涵,浸润学生心灵。更不要说家校合作等其他学习形式。

  (3)对于诵读目标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诵读比赛"这一途径来进行,还缺乏更有效、更多元、更有持续性的检测形式。

  我们认为,开展经典诵读,让国学经典真正进入语文课程视野,就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通盘思考,重点考虑,在《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作出具体要求之前,比照原来的古诗文教学及读经等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经典诵读内容除了原有的一些经史子集等内容外,应更多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比如我们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除了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记忆积累一些经典知识外,让学生参观"殷墟"博物馆,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还有,我们把林州市"修渠劳模"任羊成请进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让低年级学生聆听"红旗渠"的故事;把"航天英雄""当代嫦娥"刘洋请回故乡,给学生讲解宇宙飞船的故事。给中年级的学生每人一本《慈善读本》,在高年级则通过教师讲解经典文章,提高学生感受力和认知能力。选择学习内容时,吸收学生参与进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老师共同确定。

  2.经典诵读要进入语文课堂,实现课上课下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任何一块学习内容,如果没有进入语文课堂教学,就很难谈得上进入语文课程视野。因此经典诵读必须要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一方面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启动《语文课程标准》这方面的修改工程,好让广大教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们比照古诗文教学及读经的经验,除了原来的晨诵、暮读及午间阅读等常规形式外,还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教学,使学生站在品味鉴赏的角度理解经典,浸润心灵,为学生的生命打好底色。

  3.经典诵读不仅依靠学校,还要依靠家庭、社会的的通力合作,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多元支撑格局

  我们除了在学校搞好经典诵读外,还通过"校讯通"等网络形式,与家长交流沟通,要求家长与学生亲子共读,从而较好地实现家校合作。还可以争取其他的社会资源力量,共同搞好经典诵读。

  4.经典诵读的检测手段要多样

  可以是试卷检测、征文、演讲、诵读比赛等校园活动,还可以是"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校外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精神内涵,化意识为行动。还可以在学生毕业后三年或者五年对学生进行回访,让学生谈诵读经典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这样能保证检测效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8-17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4-09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8-28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9-24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9-29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3-30

美文诵读的活动总结05-15

国学诵读活动总结10-21

(实用)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