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教案1
d t n l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声母 d、t、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n、l 的发音;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
2.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ɑ、e、i、u、ü 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声母家族,将要结识几个新朋友“d、t、n、l”。它们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韵母的好朋友呢!我们去认识它们吧!(板书:4 d、t、n、l)
【设计意图:直奔课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d、t、n、l四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d、t、n、l四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鼓声像d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像d。
生2:伞柄的形状像t。
生3:拱门的形状像n。
生4:鼓槌的形状像l。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d、t、n、l。
(一)学习声母d。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d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d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鼓锤队鼓 d d d,左下半圆 d d d。”
2.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d能与a e i u相拼。
读一读:ǎ é ī ú,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2)板书d,声母是→d。板书ǎ,韵母是→ǎ。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ǎ,直呼→dǎ“打”。板书:dǎ。
(3)读这个音节时,你想到了什么?dǎ“打”一“打水”“打鼓”
预设:小弟弟正在打鼓。
妈妈去打水洗衣服。
(4)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d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e i u组成哪些音节。
(5)指名汇报。
(6)课件出示dǎ、dé、dī、dú个音节,同桌对读,读错的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指名领读四个音节。
(二)学习声母t。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t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t时,发音部位、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像个伞把儿ttt。”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í一tí谁会读?t一ú一tú?
(2)拼读tā tè tī tú及四声连读。
(3)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3.比较观察声母t和f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你能分清他们吗?(板书:t和f)
出示儿歌:像个伞把儿t t t,一根拐棍f f f。
(三)学习声母“n”。
1.教师示范发n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个门洞 n n n。”
2.比较观察声母n和m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你能分清他们吗?(板书:n和m)
出示儿歌:一个门洞 n n n,两个门洞 m m m。
3.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泥土”的发音“ní tǔ ”及图片,学习会写字“土”。
(四)学习声母“l”。
1.教师示范发l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l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根小棍 l l l。”
2.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马路”的发音“mǎ lù”及图片,学习会写字“路”。
(五)根据语境和图片,巩固“d、t、n、l”的读音。
1.他的(de)衣服真好看!(d)
2.他特(te)别爱玩。(t)
3.门外有人找你呢(ne)!(n)
4.春天快来了(le)!(l)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事物,认读字母的发音,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d、t、n、l认清形。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3.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又来到了声母家族,结识了几个新朋友“d、t、n、l”。我们来再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出示声母卡片认识声母“d、t、n、l”。
出示声母“d、t、n、l”和单韵母字母卡片,拼读音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它们的书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d、t、n、l在四线格中的位置:“n”都占中格, “d t l”都占中上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声母 d、t、n、l 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竖右弯“ ”。
d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左下半圆写饱满,第二笔竖不能碰到第一 条线。
t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的位 置上。
n 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
l 一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一竖起笔在第一条线下方略低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看图,学习字词
1.观察图画,图上画的什么?(一条马路,路边的泥土)
2.拼一拼,写一写。
出示“马路”的发音“mǎ lù”及图片,认读生字“马”。
出示“泥土”的发音“ní tǔ ”及图片,认读生字“土”。
四、学习儿歌《轻轻跳》
1.学生自由读儿歌《轻轻跳》,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2.朗读指导
(1)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儿歌。(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读好停顿。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5)重点读好“轻轻”和“慢慢”这两个词语。
(6)认读生字“不”。
六、巩固朗读。
播放《d、t、n、l儿歌》朗读视频。
七、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d、t、n、l
dǎ t-f n-m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中穿插了一些游戏,整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
不足之处:
但有个别环节学生由于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有些管不住自己,课堂稍显混乱,虽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未见成效,游戏与知识之间如何更紧密的结合,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将是自己下一个思考的问题。
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丑小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其第一课时的预设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暖烘烘、讨厌、讥笑、欺负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丑小鸭名字的由来,了解丑小鸭与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1.出示卡通人物形象图,猜童话故事书名。
2.《丑小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童话故事,哪些同学读过?知道故事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介绍安徒生,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读起来会更感人。让我们一起认真地来读一读吧!
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2)正确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交流。
(1)认读生字,记字形。
(2)理解词语。
◆暖烘烘:换词理解──暖洋洋。
◆归类理解词语,注意他们的异同。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要尽可能做到整合。字词的义是核心,教学不仅仅要关注义是否确切,还要引导体会其情味和用法。把芦苇篱笆放在一组教学,是考虑到他们分别是同偏旁的词,根据偏旁可以明确他们的义把讨厌、讥笑、欺负合为一组,让学生研究他们有什么异同,巧妙地进行词语的整合教学:不喜欢的程度越来越深──心里的讨厌语言上的讥笑行为上的欺负。归类,使词语教学更富有实效。】
(3)分段朗读课文,及时正音。
(4)交流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预设:
◆一只鸭子小时候很难看,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受了很多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丑小鸭为什么跟其他鸭子长得不一样?
◆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
三、读议对比,了解丑小鸭与别的鸭子的不同之处
1.同学们认为丑小鸭小时候很难看,跟别的鸭子长得不一样。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1)蛋大、出世晚。
(2)长得难看。
2.从课文中找到写他丑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3.出示插图:说说他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仿写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别的鸭子的嘴巴________,身子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丑小鸭的丑,分三步走:(1)读名字,猜想感受小鸭的丑。(2)找具体描写丑小鸭丑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小鸭的丑。(3)看图根据例句,用同样的表达方式,说说其他的小鸭子,在对比中再一次感受丑小鸭的丑。学生在猜想中感受,在朗读中感悟,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和积累运用词句。】
四、感情朗读,品味天鹅的美丽
1.长得怪模怪样的丑小鸭慢慢长大了,他还是那样丑吗?画出他变成天鹅的句子。
2.指导朗读。
◆读出天鹅的美丽。
◆看着自己惊人的变化,丑小鸭的心情怎样?
(读出快乐的心情。)
3.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我们下节课仔细阅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书写的重点是鸭、鹅、蛋壳、翅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惊奇羡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3.激起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过程:
有小朋友提出问题: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一、入情品读,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
1.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开始了他的生活,他过得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可怜?请找到句子读给同桌听。
3.朗读交流,适时点拨。
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观察插图,说说丑小鸭受到的欺负。)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想象:如果你是丑小鸭,会想些什么?)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在躲什么?)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再一次感受丑小鸭的孤独。)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选择你认为丑小鸭最可怜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实施整体观引领下的细节学习策略,让学生观察插图、抓重点词、发挥想象,体验丑小鸭的艰辛生活,使观察、想象、理解三种能力互生共长。采用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朗读、研讨,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感受丑小鸭可怜的境遇,实现学生情感与文本的融合。】
二、深入研读,感受丑小鸭生存的意志
1.丑小鸭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他心中还有美好的向往。再读36自然段,找找写他顽强生活、怀有美好愿望的句子,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离开家是为了什么?──寻找美好的生活。)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一词,感悟丑小鸭虽然孤单,但仍不放弃生活的勇气。)
◆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重点学习第三句。
(1)播放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想象说话,理解惊奇和羡慕。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惊奇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羡慕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
(3)指导朗读。
3.齐读三句话。读到这儿,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再次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教学的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充分感受丑小鸭悲惨的境遇,感悟他面对苦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填空练习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出现了两次,从外貌的丑陋到生活的艰辛再到面对苦难的坚强,在词语和句子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认识丑小鸭的形象。】
三、原文再现,品味丑小鸭的美好心灵
1.历经苦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描写天鹅的句子,齐读。
2.丑小鸭变得这么美丽,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出示句子师生对读。
师: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3.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畅谈交流。)
4.出示安徒生原作中的最后一段话: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5.读到这儿,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
(丑小鸭丑不气馁,美不自满。他有着一颗善良、高贵的心。)
6.假如变得美丽的丑小鸭回到家里,哥哥、姐姐、公鸡、养鸭的小姑娘会对他说些什么?
(展开想象。)
7.小结:是呀,不管别人相貌怎样,不管是漂亮还是难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设计意图:结合原文品味,自然无痕感受美好心灵;合理展开想象,深切感悟与人为善。】
四、推荐原文,阅读经典
【设计意图:《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历尽苦难、终于成功的美好形象,也折射出诸多人生哲理,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跟课文相比,原著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原著的阅读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推荐阅读经典,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去直接与大师对话,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凵(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学习前两行诗句:
⑴ 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⑵ 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⑶ 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⑷ 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⑸ 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⑴ 总体学法:
① 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 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 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⑵ 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⑶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⑷ 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
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⑸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⑹ 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⑴ 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⑵ 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花──鸟 山──水 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⑴ 自己练习背诵。
⑵ 同桌互背。
⑶ 指名背诵。
【板书】
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4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感悟朋友间的友情,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心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标志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来学校之前,去了一个小动物的家做客。它家的小院子很漂亮,我用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生:想
2、多媒体演示图片(配上优美的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是什么样的院子?
出示 的院子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花,都是玫瑰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开满玫瑰花的院子>>。
(二) 借助拼音,整体读文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好每一个字音。圈出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同学们认真听好读音。
3、同桌互读,互相纠错。
(三) 识字闯三关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小猪家做客?(生:想)如果你们能闯过下面三关,你们就能顺利地到达小猪家了!
1、第一关 这是小猪鲁鲁家门前的一片空地,我把所有的生字宝宝请到了这里,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拼读,一会儿我们开始闯关。 用开火车的方式检验掌握情况。
2、第二关 增加难度,去掉拼音认读。指名读,读对了赠送”礼物”。
3、第三关 全班读词语
4、出示鲁鲁的家的图片 同学们顺利闯过三关,可以到鲁鲁家做客了。
(四) 自选角色,练习朗读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鲁鲁的小院子里都来过哪些好朋友。并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
2、出示对话,学生自主纠错
3、小组分角色朗读
4、选小组表演读
(五)拓展训练,发散想象
玫瑰花长出好多花骨朵的时候,小兔子来了,同学们想一想,当小兔子看到这么多花骨朵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六)课外延伸,推荐故事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一定还想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这两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争当“故事大王”。
一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
(“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一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照、蓝、农、民”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然后进行续写。
课前准备:
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读读课文; 教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班德瑞《田园风光曲》。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上课伊始,教师用一则谜语引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据题质疑,据图释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可能会问:“插秧”是什么意思?谁插秧?在哪儿插秧?(指导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图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动叫插秧。)究竟是谁插秧?在哪儿插秧?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插秧”这一名词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如果学生对“插秧”一词都不理解的话,根本就无法进行课文的学习;如果单纯由老师向学生灌输“插秧”一词的定义,学生也会一头雾水。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插秧”的含义,并通过学生的质疑引发其学文的欲望。]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出示学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学词,读通课文。(1)借助拼音;(2)问别人;(3)联系上下文猜字;(4)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和“摘字”(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3遍。)两种游戏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并让学生汇报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家中,全班齐读课文,解决先前质疑的两个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也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始出示了四种学生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叫他们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字,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识字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两种识字游戏——“开火车”和“摘字”。这样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四、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组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同时,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范读引路,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一评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学生练读。教师设问:水田里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给你什么感觉?农民伯伯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美和农民插秧时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
3.配乐朗诵,尝试背诵。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时,不宜讲太多的有关朗读的知识,主要应通过教师范读来引路,让学生从听中进行评价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六、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水田这面镜子里还会映照着什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鸟儿、飞机、花儿……
2.你能不能照着书上的句式,当小作家把水田映照的东西写一写。
[这篇课文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内化其表达方式。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
七、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方法。教师适当提供识记方法:如用部件法记“蓝”字……
3.重点指导书写:蓝:上面是“艹”,要与“篮”区分开来。 农、民:与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结合起来指导。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教学反思:
《插秧》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想体现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通过初读、细读、背诵这一有层次、有梯度的读的设计,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内化文章的表达方式。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变得开放,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再只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根据课文特点,在本课教学时我十分注重通过课文渗透美育。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新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通过富有感情导语:“江南是个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鲜艳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翠绿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吹过,荷花随风摆动,好似仙子在水中舞蹈。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古人把这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在学习课文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提问,学生就问:“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导(边说边画):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我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老师贴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到汉字的构字特点,感悟偏旁表义的作用,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会写4个字。
3.通过猜猜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丰富学生的词汇,进行词语积累。
5.借助拼音学习古诗,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
6.通过对事情结果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激起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悟汉字偏旁表义的作用。
2.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会写4个字。
3.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喜爱语文,乐于积累、乐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朗读录音带、配乐带、录音机。
3.课文插图。
4.卡通人物:乐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卡通人乐乐)教师模仿乐乐说话:小朋友,我叫乐乐。今天,我将带大家到语文乐园游玩,那可是一个又好玩,又能展示大家本领,还能获得奖品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有趣的汉字
1.看老师做动作猜字:做“跑”的动作,学生猜字后板书:跑。做“跳”的动作,猜出后板书“跳”,做“走路”的动作,猜字。
2.读一读,想想这三个字和什么有关。
3.小结:汉字中,带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读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想想它们和什么有关。
3.小结:这几个字都有提手旁,它们都和手有关。
5.总结:我们的汉字真奇妙,有许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识字或选字组词。
6.你能说出几个相同偏旁的字,再说说它们和什么有关吗?
(三)写字板
观察范字,注意间架结构,看清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安排才能写好这四个字。
1.指导书写。强调书写笔顺,书写规则(从上到下),范写。提醒学生:“写”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小下大;“足”是独体字,书写时撇、捺要伸展,托住上边的口。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鼓励学生写好字。
3.自己找出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4.评选写字能手,请他说说写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样子说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观察两组词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结:上面一组是前两个字相同,下面一组是后两个字相同;上面一组是形容样子的,下面一组是说数量的。
3.学生仿照样子说词 ,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五)猜猜画画
1.投影谜面,自由读。
2.想一想:谜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画一画谜底。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中国的名山之一华山去旅游。让我们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呀飞,飞到华山。
2.(出示图)华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假如你现在爬上了华山的顶峰,你有什么感受?
3.宋代诗人寇准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诗中,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4.教师进行配乐朗读,请学生欣赏。
5.学生朗读,评读。
6.学生配乐朗读。
(二)语文生活
1.故事导入:(投影独木桥)这是一座独木桥,由一根很窄的木头搭在河的两岸建成,桥下是哗哗的流水。有一天,两只山羊同时从两边上了桥,但桥上一次只能过一只羊。请你想一想,后来会发生什么事?
2.小组讨论结果。
3.各小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很激烈。大家认为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两只羊互不相让,你顶我,我顶你,结果都掉下了河。一种是两只山羊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过桥的办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让另一只先过去;或一只羊横站着,让另一只羊从身上跨过去……结果它俩都顺利地过了桥。看来,只要多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你喜欢哪种结果?说说理由。
5.同桌演一演山羊过桥。
6.指名上台表演。
7.评奖:声音响亮奖、善于倾听奖、方法独特奖、最佳表演奖。
8.指名上台讲故事《过独木桥》。
一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内容:
1、讲授六个生字。其中“正、好、相”三个字会写,并能组词。
2、根据看图的方法正确观察图画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给别人照过相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给别人照相的?对,照相的时候也要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幽默——动脑筋照相。
一、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1、大家仔细看图,图上都画了什么?
2、讨论:小组内讲一讲。
3、汇报。
二、生字
1、“脑”是我们本课的生字。跟老师一起读。谁能给用这个字组词?
2、照相”是;一个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而后排火车读)
3、继续讲读“照”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看图
1、同学们看图,图中手拿照相机的人,他说了句什么?“正好”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两个生字。
2、师板书:“正”领读。
3、谁有好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它是什么结构的?
4、教师板书:“好”,领读。
5、“好”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们昨天学过一个偏旁“女”,谁能用这个偏旁再组几个字?
6、指导在虚宫格内书写。
二、练习
1、书后“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说一说”让学生在学后说一说,谁还能讲几个小幽默。
作业:找找幽默的图片。
板书设计:
正、可、妙、好、相、你
正好、可是、妙用、正好、照相、你们
一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
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
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
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
教师领读诗句。
指生读诗句。
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一年级语文教案11
设计理念
本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之情,文中没有什么难懂的句子,因此教学宜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采用初读感知—品读真情—再读体会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关爱老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生活的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教育。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唤起生活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歌曲《爱的奉献》、轻柔的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课文朗读CD、生字卡片、三颗心或相关课件。
学具: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主题
1、孩子们,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还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你从儿歌中感受到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三颗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示读课文的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宁宁一家关心老爷爷的故事。)
3、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谁读得最正确。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字词:
(1)“轻轻地”: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2)“凳脚儿”: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冬冬冬”的响声。
4、检查学生的生字学习情况。(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词。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适时指导“响”、“病”是后鼻韵,“楼”是边音。
(1)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2)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6、现在,听老师读,注意听朗读时的轻重、停顿,看看谁是最会听的孩子(播放朗读CD)。
7、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读体会
请孩子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读后请人答):
1、“三颗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妈妈、宁宁,并贴上写有爸爸、妈妈、宁宁的三颗心图片。)
2、你最喜欢哪颗心。请找出写你最喜欢的那颗心的句子,并勾画下来,读一读,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品味真情
1、你喜欢哪颗心。为什么。
2、我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爸爸妈妈非常关心老爷爷。)
(2)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对老爷爷的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轻轻地”,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小心翼翼的`感觉。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妈妈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自读体会。)请人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样。请人评议后,再请人读。
(4)老师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再齐读。
(6)男女生比赛读,看谁更能读出爸爸妈妈对老爷爷的关心。
3、我喜欢宁宁这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宁宁这颗心。(因为他很关心老爷爷,遇到问题还会动脑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读书思考。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7段(学生回答后请他朗读相关段落,再请小组读。)
(3)指导朗读。
第5段:这段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着急、生气的'地方。(老爷爷需要休息,凳脚儿却发出“冬冬冬”的响声,打搅了老爷爷的休息。)(课件出示凳子图片,并配上课文第5段。)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己练习朗读,请人读,再齐读。)
第6,7段:怎么办呀。(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瞧,宁宁他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读慢)。凳脚儿再也不发出响声了,宁宁心里怎么样。(十分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这句话(出示第7段,齐读)。
(4)刚才,在练习中,有的小朋友读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谁读出了宁宁的着急和高兴。(同桌比赛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让他示范读。
(5)读得真棒,请喜欢宁宁的学生齐读。
(6)学习第8段。
宁宁真棒,要是你是宁宁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爸爸妈妈怎么说的。(学生自己去找。)请人读出。
他们真的在夸凳脚儿吗。(是在夸宁宁懂事。)
咱们一起夸一夸宁宁。(齐读。)
4、引导体会爸爸妈妈的心与宁宁的心的关系。
(1)宁宁这么小就会关心别人,他的这种品质是受了谁的影响。(引导看第3段体会,宁宁是在父母影响下才学会了关心老爷爷。)
(2)看来,宁宁父母这种好的品质影响了宁宁,让宁宁也学会了关心人。同样,我们的爱、我们的言行也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一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出示课件)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读音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本篇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分别出示课件)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张—弓长张”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课件)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2、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一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
2、会用“连忙”“马上”“立刻”说句子。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大意,从中受到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的教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图和鱼图)谁能用“小猫”和“鱼”这两个词来说一句话?小猫爱吃鱼,所以才会和妈妈一起去钓鱼。那小猫钓没钓到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猫钓鱼》。(板书课题)
学习“钓”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钅+勺=钓。让学生说几个带有“钅”的字。老师多媒体出示,自创儿歌:
金属是个大家族,
铜、锌、铁、铝全都有,
它们都是形声字,
声旁表彰形表义,
小朋友们要记劳。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落。
2、再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把生字宝宝大声读3遍。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交流感悟
1、小猫去钓鱼,它钓没钓到鱼呢?为什么呢?课文中除了小猫,猫妈妈和鱼外还有什么别的动物吗?(蜻蜓、蝴蝶、麻雀)相机学习“蜻”字。它与“青蛙”的青比较识记。因为青蛙是绿色的,所以用表示颜色的“青”。“蜻蜓”是益虫,所以是“虫”字旁的。读儿歌区别有“青”的字: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和蜻蜓,
它们都是大眼睛,
请你保护青蛙和蜻蜓,
多为人们捉害虫。
2、蜻蜓飞来了,小猫是怎么做的呢?(小猫连忙放下钓鱼竿,去扑打蜻蜓。)
学习生字“忙”“竿”,它们都是形声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学习。
老师用“手忙脚乱”的动作让学生猜成语。可见“忙”是表示特别着急做某一件事。
那这句话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小猫特别着急去扑打蜻蜓?(连忙)那么文中还有哪两个词也表示与“连忙”相同的意思?(立刻、马上)
3、让学生用“连忙”“立刻”“马上”说句子。
老师说句子,学生仿说。(上课了,同学们连忙走进教室。上课了,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上课了,同学们马上走进教室。)
4、小猫盾蝴蝶飞来了,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马上放下钓鱼竿,双手去追蝴蝶。)学习生字“放”“双”,“放”让学生们组词,说句子。从而记住这个字。
“双”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二又”打一字。知道“双”的反义词是“单”。“双”也可以表示“两个”,说一说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或器官是双数的?
5、小猫看到麻雀飞来了,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立刻放下钓鱼竿,去捉麻雀。)
学习生字“立”“刻”“丢”。“立”让学生做动作识记;“刻”与“孩”区别识记;“丢”可以用去加一撇的方法识记。
6、书写汉字“立”。先书空,再看电脑是怎么写的,最后,老师在虚宫格里指导学生书写。
7、小猫没钓到鱼,它是怎么说的呢?指导学生朗读,要用生气的语气来读。
8、猫妈妈又是怎么对小猫说呢?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说一说小猫做事三心二意,所以不会钓到鱼。那怎么才能钓到鱼呢?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培养做事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四、拓展创新
小猫做事三心二意的,没有钓到鱼,那我们能不能帮小猫来钓鱼呢?做游戏“小猫钓鱼”。
一年级语文教案14
设计说明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以课间十分钟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了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设计意图: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书写难点。通过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以本课生字复习为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一年级语文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花名歌》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版块“春夏秋冬”中第六篇课文,本课的十二行诗句分别介绍的是十二个月份的代表花卉。每行讲的是花的名称,开花月份及其特点。语言流畅,富有韵味,适于儿童朗读,教材配有十二种花卉的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了解“初”字的演变过程,并能正确书写,认识“衣”字旁和“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大致了解喜欢的花卉。
3、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掌握“衤”“牜”。
采用各种方法识记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了解相关花卉的多方面知识。
四、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花的资料,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进入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每一朵鲜花都向我们诉说着不同的季节,那景象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啊?下面,老师打出一些花的图片,请大家看看,这些花美不美,你记住了哪些花的名字?
(多媒体演示:12种花的实物图片,配乐)
这些花的名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诗歌——叫《花名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多种方法读诗歌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互相正音。
(3)再次读文,划出文中生字,进行多次拼读。
2、学习生字。
(1)学习“初”字。
①出示文中句子,指名读。
②出示“初”字,拼读正音。(chū翘舌音)
③了解字义。
(你们知道“初”字的来历吗?左边指一件衣服,右边是一把剪恨。一件衣服和一把剪刀放在一起的本义是指用刀或剪刀一类的工具裁剪衣服。“初”的本义为裁衣之始,引申为当初,原来,起初。)
④记忆部首,注意与示字旁区别。
⑤指导书写。
(2)学习“牡”字。
(过渡语:我们首先来认识哪一种花的名字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种花实在太美了,在吉大校园旁就有一座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园子,叫什么园?)
①全班拼读。
②识记字形。
(这么漂亮的牡丹花,它与“牛”有什么关系?)
③欣赏牡丹花。(课件展示)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洛阳牡丹最赋盛名。)
④了解牡丹花的用途。
(有人专门写歌赞美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所以课文里说:四月牡丹国色香。)
⑤指导书写。注意牛字在做偏旁时的变化。
(3)学习“似”字。
(四月有牡丹,五月有花开吗?文中怎么说的?)
①读文中句子:五月石榴红似火。
(这里是说石榴红似火,还是说石榴花红似火呢?)
②了解“似”的意思。
(石榴花什么颜色?火是什么颜色的?“五月石榴红似火”是什么意思?像火,“似”在这里是“像”的意思,五月石榴花红得像火。)
③拼读字音。(平舌音sì)
④记忆字形。
⑤组词。
(相似,似乎,近似,类似,似是而非。)
(4)学习“满”字。
①看动画,猜字谜。
(头上杂草长,一旁流水响。再多加一两,多得往外淌。)
②拼读字音。
③组词。
(关于“满”字的词语,你知道多少?)
④指导朗读句子。
(六月荷花满地塘,满地的荷花什么样?试着把“满”字读得重一些。)
(5)学习“茉”、“莉”。
(过渡语:告别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让我们来听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
①播放歌曲《茉莉花》。
(歌中唱的'花叫什么名字?)
②出示“茉莉”一词。
(观察这两个字,发现了什么?草字头,与植物有关。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③正音拼读:茉mò(圆唇音)
④朗读文中句子。
(几月茉莉花开?文中怎么说的?什么颜色?“如雪”与上文“似火”有相似之处。)
(6)学习“菊”字。
(过渡语:一闻到茉莉那浓郁的花香,老师不禁想做一首诗考考你们,可以吗?)
①出示诗句: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秋风送凉,()花正香。
(菊花是北方常见的一种花,同学们见过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菊花?)
②出示“菊”字。(开火车拼读)
③识记字形。(形声字)
④欣赏菊花园里的菊花。
(看看有没有你见过的那种菊花?)
(7)学习“姿”字。
(过渡语:这么多的菊花形状一样吗?姿势一样吗?它们有的全一菜的半开,有的像针一样尖,有的像线一样细,有舒枝展叶的,有打着卷儿的,有一个词能恰当地概括出九月菊花的姿态:千姿百态。)
①出示“姿”字,指名正音。
②识记字形。
(为什么是“女”字底呢?“姿”指容貌,女人比较爱美,打扮起来比较漂亮,所以“姿”是“女”字底。)
③组词。
(8)学习“百”、“态”。
(过渡语:文中是怎么写菊花的?齐读句子。)
①出示字卡:百、态,开火车拼读。
②指名说带有“百”字的成语。
③识记“态”字(形声字)
④给“态”组词。
(欣赏过了九月的菊花,让我真正弄懂了什么是“千姿百态”。)
(9)小结。
(同学们,我们认识个生字,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你们收获一定不小吧?)
3、指导朗读全文。
(朗读时要有节奏,读出韵味。)
4、游戏。
1)、巩固生字(出示爱的花瓣,组合成形声字。)
2)、报花名(练习“对对子”)
(三)、谈话结束
同学们,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当你在公园里,在马路边,看见一朵正在盛开的小花时,你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折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1、背诵《花名歌》,写生字。
2、搜集其它描写花的诗歌。
【一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教案09-01
一年级语文教案10-26
一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02-08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02-08
一年级语文教案12-28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8-04
经典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1-13
一年级语文授课的教案11-07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1-18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