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初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能清楚地描述物体滚动的路线并用适宜的符号表示。
二、设计思路:
第一个月我们的主题活动设计到一个“滚动的圆”,小朋友对于轮胎和圆形的关系已经了解,而且区角陆续也投入了关于可以滚动的物体。可以滚动的圆,幼儿一般想到的就是球体,这个教学活动希望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做一个提升,认识圆台体和圆锥体,更多的了解滚动的不同。
三、准备材料:
1、经验准备:对生活中能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现象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让物体滚动起来的经验。
2、物质准备:材质、重量基本相同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圆台体若干套,木制小山洞6个,自制“压路机”,纸盒7只,在黑板上画好代表三种形体的符号,记录表格(集体、个人),铅笔,橡皮,即时贴等。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幼儿操作———讨论—————操作小结
五、活动内容:
(一)初步感知三种形体的特征
1、教师出示“神秘袋”并提出要求:今天,老师给家带来了几只“神秘袋”,现在每组请一位小朋友去取一只“神秘袋”和一只纸盒,放在你们面前。
2、请每个小朋友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想一想袋里的东西可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拿出来,看一看和想的是不是一样。可以和伙伴说一说它是什么,说完后把它放在面前的纸盒里。
3、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三种形体的特征:谁手中的物体和我一样,请把它举起来,家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4、教师逐一指着黑板上三种形体符号提问:这个符号代表哪个物体?引导幼儿感知形体和符号之间的关系。
(二)猜想和验证三种形体的滚动路线
1、教师创设“打敌人”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猜想和验证三种“武器”的滚动路线。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现在,我们要拿这几样物体当武器玩“打敌人”的游戏。这边是营地,这条线是战壕,前方就是敌人,装武器的小盒子就是我们的弹药库。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滚动这三种武器去打击敌人,它们可能会走什么样的路线?
幼:圆柱形武器可能会走直线。
幼:圆台形和圆锥形武器可能会走弯线。
(2)家都说了自己的想法,这三种武器滚动起来到底会走什么样的路线呢?我们可以轻轻地滚动它们来试一试,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认识三种形体符号及其在表上的位置,了解记录方法:这是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三种武器的符号。你们把姓名先写上,然后轻轻滚动武器,仔细观察每种武器的滚动路线,并把看到的路线画在符号旁边。
(幼儿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有的小组急于填写记录表,教师提醒他们:“一定要先试一试,然后把看到的画在表上。”有的小组出现了争议,教师就提议:“没关系,你们可以再试一试。”有的小组任务分配不均,幼儿要么抢着记录,要么抢着试武器,教师就点拨他们:“你们是一个小组,只有特别团结才能打败敌人。我觉得你们可以轮流来做,你们觉得呢?”有的小组记错了,教师就随时提供橡皮。
(4)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把每组的'记录表贴在展示板上,幼儿自由观察交流。然后师幼一起把几种武器的滚动路线画在黑板上的形体符号下面并作介绍。
幼:我们发现圆柱形武器轻轻一滚就会向前走直线,圆台形武器会拐弯走,圆锥形武器会在原地打转儿,走成一个圆圈。
幼:我们发现圆台形武器开始走弯线,后来还能走成一个的圆圈。
2、比较分析:哪种武器最好用?
(1)(教师布置好山洞)敌人就藏在山洞里,我们需要一些轻轻一碰就能滚进山洞的武器。家说一说,哪种武器最容易滚进山洞?为什么?
幼:圆柱形武器最容易滚进山洞。因为它是走直线的。
(2)请家试一试、比一比。
(在尝试过程中,幼儿发现虽然圆柱形武器比较好用,但由于山洞较小,他们需要复尝试并且对准山洞,武器才能滚进去。)
3、讨论尝试:另外两种武器能打到敌人吗?
(1)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圆柱形武器最容易滚进山洞。那么圆台形和圆锥形武器能轻轻滚进山洞吗?为什么?
幼:圆台形武器概可以滚进去,因为它是向前拐弯的。圆锥形武器述不进的,因为它只会在原地打转儿。
(2)请家去试一试。如果武器不够,弹药库里还有一些,家可以来取。
(幼儿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幼儿不能将圆台形武器滚进山洞而又想不出好办法时,教师引导幼儿胆尝试:“武器的形状变了,它走的路线一样吗?试试从战壕的其他地方滚过去,能不能钻进山洞。”当幼儿终于将圆台形武器滚进山洞时,教师提示幼儿关注滚动路线:“你用了什么办法?武器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线?”“你为什么要调整战壕的位置?你的武器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线?”当幼儿尝试让圆锥形武器滚进山洞而未获成功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进不去?它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线?”
六、教师小结。
(略)
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对电池产生兴趣,初步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乐意参加安装电池的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手电筒,课件-音乐:如果感到幸福
2.大小不同的电筒若干个(分别使用1号、2号及5号电池)
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
了解常用电池的外形特征,尝试从多角度发现电池的差异。
1.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桌子上有什么?(电池)
这些电池一样吗?(不一样)
它们有那些地方不一样?请你从篮子里分别拿两个不一样的电池来比一比,找一找。
2.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比较,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3.幼儿交流
(1)你们发现这些电池那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电池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粗细不一样…
(2)这些电池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些电池的一头都有一个小帽子,另一头都是平的或是凹进去的。
二、了解电池
初步了解电池的用途,并探索为大小不同的电筒安装电池。
1.这些电池有什么用呢?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电池的用途
(能让电筒亮起来,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让录音机响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录音机里装电池的情况,并放录音让录音机响起来,引起幼儿安装电池的兴趣。
3.幼儿操作
教师提供不同型号的电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安装电池,让电筒亮起来。
(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电)
4、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一起讨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你是怎样装电池的,电筒才会亮起来?
教师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举典型事例。
小结:电筒的大小不同,它们也需要大小不同的电池,大电池装在大电筒里,小电池装在小电筒里。
安装电池时,要让电池上有小帽子的一头先放进去,第二个电池也是一样,然后盖紧盖子,打开开关,电筒就会亮了。
三、再次放录音
音乐《如果感到幸福》,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认识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骆驼喜欢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教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教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骆驼底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储藏营养。
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教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没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谈,教师可寻找相应的书籍和图片,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观察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
大班科学教案5
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沙包、枕头、南飞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
二、幼儿操作。
(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以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
三、讲评。
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
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四、拓展知识。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
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
介绍玩法:三种东西(枕头、沙包、南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选择正确有奖品。
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
2、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大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初步理解“年轮”的含义。
3、学会分享和大树相处过的经验。
活动准备
老师自备(树枝、树皮、树根、树叶若干、花、果子)、盒子
不透明的袋子4个(分别装入准备好的各部分)、电子大书、树的剖切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幼儿回忆和树相处的经验。
——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树?见过树上哪些东西?有没有抱过树?有没有爬过树?
2、请幼儿说一说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认识树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
1、游戏互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的组成部分。
——出示盒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看过。(树叶、花、果子)
——出示袋子,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看过。(树皮、树枝、树根)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看过的这些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树。
2、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认识树的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讲解树枝、树干、树叶、树根等的作用。
三、开拓视野。
1、请幼儿说一说怎么样才能知道树的年龄。
2、出示树的剖切面,介绍年轮。
——树木伐倒后,在树墩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同心圆环, 植物学上称为年轮。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因此从主干基部年轮的数目,就可以了解这棵树的年龄。
3、出示三张树的年轮图,让幼儿说说它们几岁了。
四、绘画
——师:你见过的树都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刚刚我们讲的这些东西?你想画一棵什么样子的树?
——幼儿绘画大树,鼓励幼儿画出大树的各个部分。
——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树是什么样子的,长在什么地方的。
活动应变
本次活动可以在幼儿园户外进行,让幼儿观察比较各种树,分析总结树的结构。
活动延伸
1、老师可带领小朋友在园内收集不同的树叶、树枝。
2、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认识更多的树,并观察树的各个部位,了解更多关于年轮的知识。
区角活动
1、科学区:把收集的树叶、树皮等部分放在区角内供幼儿观察、实验。如记录
新鲜的叶子每天的变化。
2、美工区:投放绘画材料,请幼儿动手画一画见过的最美的树。
环境创设
教师和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大树装饰主题墙,并在相应部位贴上实物和文字。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周围的树,比较其各个部分的异同。
随机教育
在校园里散步的时候,教师多引导幼儿观察校园里的树,并留意树有没有被损害,提示幼儿要爱护树木。
附录:《野树的秘密》
春天来了,樱桃树结满了鲜艳的果实,树枝都被压弯了。红艳艳的果实吸引了穿梭在密林中的小鸟,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享受着樱桃的盛宴。很快,樱桃树上的红樱桃就被鸟们啄食一空。假花生树看着樱桃树,叹了口气,你辛辛苦苦结的果实,都被鸟吃光了,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多可惜啊。樱桃树笑笑,能让这些可爱的小鸟填饱肚皮,在春天里飞翔,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
盛夏刚过,山核桃树就迫不及待地开花结果了,它的果实毛茸茸的,一点也不好看,还裹着一层厚厚的外壳。小鸟们飞来了,啄不动,又飞走了。一个迷路的山民,路过山核桃树下,又饿又累的他,看见山核桃树上挂满了果实,忍不住摘下一颗,敲开,尝尝,虽然有点苦涩,但味道还不错。他想,如果摘回去,炒熟了吃,味道一定更好。于是,他解下行囊,摘了满满一袋子,背回了家。假花生树又叹了口气,山核桃树啊,你的果实那么难看,还是免不了被人类采摘,注定一无所获。憨厚的山核桃树摇摇头笑了。
秋天的时候,假花生树也结满了一树的果实。假花生树盘算着,我可不能重蹈樱桃树和山核桃树的悲剧,让自己的果实被贪婪的动物和人类吞食了,得想个招,免遭采摘。思来想去,假花生树终于想出了致命的一招:让自己的果实有毒,这样,谁也不敢采摘它了。假花生树努力将自己体内的毒素全部凝聚到果实上。四处觅食的.猴子,爬上假花生树,剥开了一颗假花生树的果实,一尝,又苦又涩又麻,吓得它赶紧扔掉了。人类看见猴子都不能吃,知道它有毒,也不敢采摘了。假花生树得意地笑了。
第二年初春,当冰雪融化,漫山遍野都冒出了新的嫩芽,全是樱桃树的小树苗。原来,小鸟们啄食了樱桃后,樱桃的种子被播散到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春天一来,这些种子全都发了芽。而在山民的村庄周围,山核桃的种子也开始抽芽了,人们在尝到了山核桃的美味后,发现它像圣果一样甘醇,于是,他们决定将山核桃的种子埋进土里,进行大规模栽培。只有假花生树的果实最后都落在了自己身边的地上,因为缺少阳光和土壤,几乎没有一颗种子发芽。假花生树孤独地看着自己的影子和脚下已经腐烂的种子,唉声叹气。
如果你的果实不能与他人分享,它很可能成为累赘,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腐烂掉;而如果你的果实能给别人带来福音,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那么,你的果子就会走到任何一个角落,遍地生根,成为这块土地上灿烂的风景。
这是野树的秘密,也是人生的智慧。
大班科学教案7
设计意图:
《树叶书签》是大班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的一个探究实验的科学活动。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制作树叶书签,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思考的欲望。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提供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环节,请幼儿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发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2、亲自尝试动手制作书签,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份各种形状的树叶(已在碱水中煮过)、桌上铺上干布
(2)每人一个镊子、一个投入碱水的烧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论幼儿见过的各种树叶。
2、设置悬念,怎样把树叶保存下来。
二、讨论制作树叶书签的方法。
1、探讨树叶的选择。
2、探讨制作的方法。
3、教师操作演示,幼儿仔细观察操作过程。
三、幼儿动手制作书签。
1、提出要求。
2、幼儿操作。
四、展示交流,感知各种树叶的叶脉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8
设计意图
茶叶是松阳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家户户都种了茶叶,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种茶?茶到底有什么用?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回忆茶的形态中,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对用茶制成的物品的观察和探究中,孩子们就更加直观地了解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分享和品尝,让孩子们对茶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茶做的食物,激发孩子爱茶之情
活动准备
茶叶、茶叶蛋、茶饮料、茶枕头
教学过程
1、调动已有的经验,分享对茶的认识。
(1)出示茶叶。请幼儿说说茶叶的颜色、形状,闻一闻茶叶的香味。
(2)教师提问:你知道茶叶有什么用呢?
2、感知、交流茶的作用,了解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茶的作用很多,不仅能泡起来喝,还有其他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出示用茶制成的东西,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自由探索。
(2)集中交流,了解茶的作用。
教师: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茶的味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鸡蛋里有茶的气味吗?为什么煮鸡蛋时要用茶叶?
——这样子煮出来的茶叶又香又好吃。
教师(出示茶饮料):这是什么?饮料里为什么要放茶叶?
--因为茶有解热止渴的作用。
教师(出示茶叶枕):这个茶叶枕有什么用?
--因为有清神醒脑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睡的很舒服。
教师小结:茶叶的作用可大了,茶有消炎杀菌止痛的效果,如果你不小心跌倒,擦破了皮肤,或有红肿的现象,立刻用冷茶水洗干净后,再嚼些茶叶敷在伤处,便可减低疼痛,也不会感染细菌。如果有人喝酒喝得太多,喝上几杯浓茶,便会很快清醒过来。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台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里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
3、分享、品尝茶制成的食品。
大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发现、寻找身边一些植物的种子,简单了解种子发芽成长的必要条件。
2、有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环境创设:
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
观察与指导:
一、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瓶子里装着什么呀?(幼儿观察)
2、从瓶内到出来(到入单色盆内),让幼儿仔细观察,走向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看一看、摸一摸。
3、真奇怪,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4、出示苹果生长图,进一步引起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5、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是苹果的种子。
二、寻找种子
1、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苹果,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它的种子?(在里面)
(1) 在里面吗?你们肯定吗?
(2) 好,那我来把它切开来,先切一小快。(怎么没有种子)
(3) 再切一块。(还是没有吗?)(中间切开)
(4) 哦,要中间切开,切开后,请一个幼儿上来找。
(5) 原来苹果的种子躲在它的壳里。
(6)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他们也都有种子。
2、看、韦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蚕豆、玉米(一根)、花生、辣椒。你们认识它们吗?
(1)这是什么?(蚕豆)蚕豆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2)这是什么?(玉米)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3)这是什么?(花生)花生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4)这又是什么?(辣椒)辣椒的种子在哪里?
3、现在请你们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
(1)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放入小盒内。
(2)把垃圾放入筐内。
(3)小椅子不动,找到种子后再座回小椅子。
4、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拿过来,
(1)蚕豆的种子是什么颜色?
(2)玉米的种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花生的种子摸上去怎样?
(4)辣椒的种子又是怎样的?
小结:原来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它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种子它是在外面的,就像玉米的种子:有的种子是躲藏在里面的,就像蚕豆、花生、辣椒的种子;有的种子硬硬的,就像苹果、花生的种子;有的种子软软的,就像玉米、辣椒的种子。
三、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1、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它会变成什么?(种子会发芽——长大——结果)
2、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泥土、阳光、水)
小结:小种子埋地下,
喝足水发了芽,
发了芽钻泥巴,
钻出两片小芽芽,
再长变成嫩枝丫,
小朋友们爱护它。
四、种植
1、我们也来试试种植这些种子,好吗?
2、看,这是韦老师帮你们准备的一些材料。(泥土、花盆、小勺子、洒水壶、各类种子的牌子)
3、你们回种植吗?
4、种子种植好以后别忘记插上小牌子。
5、最后,别忘了天天去看看、关心它们。
大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了解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2、发现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难点:
在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
知道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拖鞋、运动鞋、凉鞋、皮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课件:汽车、鼠标、篮球、纸杯《健康歌》音乐。
4、记录表格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初步体验,引起猜想
有没有尝试过一只脚穿鞋一只脚穿袜子跳舞?试一试?
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做旋转和各种动作,感觉两只脚有什么不一样?
二、对比体验,发现秘密
1、两只脚都不滑了。
两只脚都穿鞋跳舞,什么感觉?
2、发现:鞋底的秘密
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花纹
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
为什么有花纹就不滑了?
教师小结:花纹会增加摩擦力,走在路上就不容易滑倒了。
三、分组观察,探索花纹
出示不同的鞋子,分别观察鞋底花纹,他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1、分三组,分别探索。
(1)运动鞋和凉鞋
(2)运动鞋和拖鞋
(3)运动鞋和皮鞋
2、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进行图示记录。
教师小结:
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比较深、布满了整个鞋底,所以跑步、爬山时就不易摔倒。而凉鞋、皮鞋和拖鞋它们的鞋底花纹要比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浅,花纹分布在局部,这些鞋只适合走走路,不宜做剧烈运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播放课件(一些有花纹的东西)
(1)为什么汽车轮子会有花纹?有什么用?
(2)为什么篮球上会有花纹?有什么用?
(3)为什么纸杯上有小花一样的花纹?有什么用?
2、生活中有更带多花纹的东西,回去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有那些带花纹的东西,它们有什么作用?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展中,首先我请孩子们尝试一只脚穿鞋子,另一只脚穿着丝袜跳舞,体验两只脚的不同感受,孩子们的感受是这样的:穿着鞋子的脚热,穿着袜子的脚有些冷;脚有长短了,第三个幼儿即引出一只脚比较滑,而另一只脚有些糙。这时就引出今天的学习重点,感知鞋底上的`秘密,在随音乐舞蹈这一环节中,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活动常规。当我提问,“为什么会这样时,”孩子们都纷纷观察自己的鞋底,发现一个秘密有花纹,而为什么要设计花纹呢?小朋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有的说,有花纹很漂亮;对于这个回答我给与了一定的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鞋底的花纹确实有起到美观之用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起到保持幼儿走路的平衡感,就像罗文涛小朋友说:鞋底有花纹可以跟地面有摩擦,多好的一个回答,在一个宽松自由的讨论交流中,讲到了关键点——摩擦力。从而解决了鞋底上的花纹最主要还是可以和地面产生摩擦力,在教师的一步步引领中,幼儿逐渐明白鞋底越滑,摩擦力越小,反之,摩擦力就大。
小百科: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
大班科学教案11
设计思路:这一题材来源于生活,和幼儿的生活贴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有辆车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车子已成为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他们几乎每天接触到车子,虽然不会开车却天天坐车,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子让人应接不暇。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另一方面,从平时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幼儿们对汽车非常感兴趣,去汽车充满好奇。车牌是车子的一部分,车牌是由不同的数字组成的,可以计算活动相结合。车子没有车牌就上不了路,可见车牌的重要性。
目标:
1、了解车牌产生的方式,知道车牌号的数字是不同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
2、通过游戏复习10以内的顺数、倒数、单数、双数,能根据要求做出分类。
准备:滚动车牌数字课件
纸制车牌
布置好的模拟马路场地及各种信号灯
场地区域图
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每人手拿椅子开车进教室,并在马路平面图上“驾驶”。
教师以交警的身份出现,引出问题:
请你靠边停车,你的车没有车牌是不能马上的!
二、共同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什么办法能使车子继续上马路?(车牌)
车牌上写些什么?
2、知道车牌上有汉字、字母、有数字,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
三、车牌投标并车牌分类
1、以电脑抽签的方式分批请幼儿按出自己的车牌,然后到工作人员那里领车牌。
2、我们有了车牌可是还不能上路,为了保证车子在路上行驶的安全要做安全检查,我们要分批进行检查。
讲解分批年检的规则,我们按车牌的数字特点来分车牌有四种,顺数、倒数、单数、双数。如果你的车牌是其中一种就请你把车开到相应的`区域。
3、一维要求分类
播放广播请听到符合要求的车牌车主把车子开到指定的区域检查。如:“请车牌是单数的车到2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顺数的车到4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双数的车到6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倒数的车到3号场地检查”
4、二维要求分类
(1)如“请车牌是双数、倒数的车到1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单数、倒数的车到5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双数、顺数的车到7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单数、顺数的车到8号场地检查。”
(2)如“请车牌是数字1——5之间倒数的车到9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数字3——10之间、倒数的车到10号场地检查”“请车牌是数字4——10之间顺数的车到9号场地检查”------
(3)如“请车牌是数字1——10之间、单数、顺数的车到11号场地检查”
四、涂色游戏你们的车子还是不能上路,你们的车牌还没上颜色。车牌还有不同的颜色,大型客车和货车是黄色牌照,小货车和小轿车是兰色牌照、白色牌照是军车和警车、黑色牌是外商及外商的企业由国外自带车的车牌。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车子的特点给你车牌涂上相应的颜色。
五、游戏:开车上路
请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变换交通信号灯,让幼儿能遵守交通规则,从小遵守交通法规。
活动反思: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新《纲要》还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幼儿的生活,与幼儿活相联系,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游戏的形式本来一节比较枯燥的复习课就显得比较生动了,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了。根据各领域相渗透的原则,在活动的第四和第五环节还渗透了常识和美术领域,使得整个活动比较饱满。
大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认识救护车、出租车、警车、消防车、工程车,并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学习给车子和用途进行配对。
3.感受车子配对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掌握救护车、出租车、警车、消防车等的不同特征。
活动难点:
能正确的为车子和用途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PPT、车子及用途图片人手一套、自制车子图卡,并将图卡剪成四份,塑封后做成教具。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我们今天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教师:“在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些什么?”
3.教师:“有没有看到各种各样的车子啊?”
4.教师:“你认识哪些车子呢?”
二、出示PPT,让幼儿认识救护车、出租车、警车、消防车、工程车。
1.教师拿出各种车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自己认识的车子。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救护车、出租车、警车、消防车,说说这些车子的特征、颜色。
3.请幼儿讨论这些车子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4.教师总结这些车子的用途。
救护车——可以救人。
出租车——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警车——可以救人,也可以抓坏人。
消防车——可以救火。
工程车——装运建筑材料。
三、给车子和用途进行配对。
教师一一出示车子的图片,请幼儿帮忙找出相应的用途,并说出原因。
四、活动延伸:拼图游戏。
1.取出救护车图片的一半,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车,什么时候需要这种车子。
2.继续请幼儿找找其他车子,说说不同车的特点。
3.将剪成四份的车子图片放在晨间桌面游戏上,供幼儿继续配对操作。
大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魔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宝贝们今天爱动脑筋、勤思考,也积极回答问题了,表现很棒。那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表演给听课的老师,你们愿意吗?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改进措施: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大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隐藏、压力等,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鼓励幼儿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水,纸杯,塑料袋,瓶子,罐子,海绵,蜡烛,吸管,肥皂水。
活动过程:
1、集中讨论:空气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出示塑料袋,里面有什么?游戏:找空气(空气存在实验)
交流发现,老师总结: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2、空气到处都有,空气还有很多秘密,一起来找找。
(请幼儿可以先观察一下桌面上提供的实验材料,以满足其好奇心)
u空气占有实验(集体做):
实验一:将空杯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纸团塞在杯底,在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交流分享:空气会占有空间(动力)。
再试一下,实验三:将塑料袋套在瓶口,瓶底弄穿,放入水中,观察。进一步理解。
u空气隐藏实验(分组做)
实验一:不吹自灭。请一个幼儿做,其他幼儿记录。
实验二:将塑料袋,海绵,方糖等放入水中,观察结果?泡泡代表什么?
总结:空气会隐身。
3、找出记录较好的,让幼儿总结空气的秘密:空气存在着,到处都有,看不见,摸不着,有压力,动力。
延伸:空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要注意: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因为不同窝的蚂蚁会因"打架"而死伤)。蚂蚁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吃什么?怎样走?
三、看一看: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蚂蚁。看谁观察的最细致,最准确。(幼儿自由观察后,讨论结果: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头、胸、腹;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蚂蚁在挖洞做窝;搬运食物-稻粒;在搬运死昆虫;在相互传递信息;在"打架")。
2)、讨论小结: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 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蚂蚁附近放上各种各样的食物,观察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周围放上食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蚂蚁搬豆。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蚂蚁的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能结合时节、结合幼儿园课题,整合科学、语言、社会、数学、美术等领域,利用多媒体、游戏、讨论互动、绘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以幼儿为发展主体,环环相扣,分解难点,帮助幼儿努力达到目的。在活动中,由于活动素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的兴趣积极、投入,我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吴佳栋说可以到月球上去过中秋节,要带月饼、水去。赵越的画告诉我们:小蚂蚁在搬西瓜,它搬不动了,所以就坐下来休息,后来就睡着了。吉米画的是:四只蚂蚁共同合作,搬了一个很大的月饼,四只蚂蚁神态迥异,有两只蚂蚁是高高兴兴的;一只蚂蚁在留泪是它搬不动月饼了;还有一只蚂蚁是拉着脸生气了,原因是毛毛虫在它旁边与它比美,说蚂蚁不漂亮所以不开心。从孩子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象的天空有多大,他们就是创造奇迹的神笔。在孩子们的画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对“一对”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理解,以后还要更进一步的学习。蚂蚁的三对足到底在哪个部位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去观察。在示范添加蚂蚁三对足的标准图案时可以是先老师示范再请幼儿上前示范,然后作一个比较,幼儿眼前就有一个标准蚂蚁的图像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3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3
关于科学教案大班06-3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3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