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

时间:2024-04-12 22:05:17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16篇)

  初中物理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单位以及换算;

  2.学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用具】

  大水泥钉、小水泥钉各一枚,订书针一锭,天平。

  【教学过程】

  引导讨论:

  (1) 一根大水泥钉与一根小水泥比较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都是钢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钢的量不同)

  (2) 一根订书针和一锭订书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都是相同材料构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课本与课桌在构成上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质构成,但它们是不同物质构成的,物理书是纸等材料构成,桌子是木头等材料构成,物理书要的材料的量没有课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结:所有物体都由物质构成,一种物质能构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物体,由于物体的形状和用途不同组成它们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质量的概念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单位

  (1) 讲解: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补充:生活中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2)引导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及小资料的讲解。

  一只苹果的质量 、你身体的质量 、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一只鸡蛋的质量

  初中物理教案 2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对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

  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难点分析

  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如下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和凹。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2、通过实验,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的截面图,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3、总结

  研究两种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可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初中物理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过程与方法: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器材】

  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一)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解疑合探(一)

  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那么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呢?让学生讨论,看教材p3.

  2、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找学生总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称为物态变化

  设疑自探(二)

  1、什么是温度?符号?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及单位符号?

  3、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4、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怎样读?

  5、还应了解自然界中哪些温度值?

  6、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解疑合探(二)

  〖演示〗请一位同学将手伸入三只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烧杯中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初中物理教案 4

<meta/><title>祝福青春</title>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研究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用具:

  家庭电路示教板、保险丝、铜丝、铁丝、拉线开关,开关、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连接家庭电路示教板,现在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关于家庭电路的示教板,示教板上全部是实物连接,观察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家庭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电能表是不是平常所说的电表,它的作用是什么?插座在家里也见过,常用的有几种?电路中的几部分是如何连接的?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家庭中,要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看来,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电路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同学们观察电路板上的各元件,同时阅读课本关于家庭电路的组成一段,找出组成家庭电路的主要部分。哪一位同学说一下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家庭电路由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和导线组成。

  播放视频:家庭电路

  大家知道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吗?电能表是用来显示整个家庭所用电能的,所以,输电线进户后首先应接到电能表上,接下来是全户用电的总开关。当家庭电路需要修理时,必须断开总开关,这时室内全部与外面的输电线分离,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总开关的后面是保险装置,它对所有的用电器起保护作用。由此可知: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都是对整个电路起作用的,应放在用电器的前面逐次连接比较好。

  电能表实际上在生活中叫电表。关于保险丝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想想做做

  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把保险丝、铜丝、铁丝分别放到火焰上,看看哪个能熔化。现象:保险丝熔断了。

  播放视频:家庭电路

  结论: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熔化,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铁丝、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要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保险丝在我们生活中是英雄,它的献身精神非常可贵。不过,目前还有一种空气开关普遍使用,它同样可以切断电路,对用电器及用电线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同学们可以观察到电能表、灯座、开关及用电器上都标有电流值,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工作电流设计生产的,因此要根据电路设计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2.火线和零线

  在电路板上,在家观察一下进户的两条输电线是否一样?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零线;另一条叫端线,俗称火线。如何区别火线和零线呢?我手里拿的是一支试电笔,它可以判断哪条是火线,下面我们来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

  试电笔有氖管,充有氖气,两端是两个金属电极,当电流从一个电极通过氖气流到另一个电极时氖气会发出红光。使用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如果被测导线是火线,电流经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如果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中不会有电流,也就不会发光。

  3.两种类型的触电

  播放视频:触电事故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这样,人体、导线就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虽然没有接触零线,但是由于站在地上,导线、人体、大地同样构成了闭合电路,电流同样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此外,还有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如绝缘皮破损、机壳没有接地,在电线上晾衣服、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等。我们知道了一共有两种类型的触电,一种是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另一种是接触火线。

  4.触电的急救

  播放动画:触电的急救

  假如触电了,应如何急救呢?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电流产生的热还会使肢体烧伤。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要用绝缘的木棒挑电线,然后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过医务人员抢救。关于触电急救,同学们首先要保护自己,帮助别人时更要讲安全,讲科学,讲规则。也只有这样,才能人人都安全。

  5.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下面,大家仔细观察桌上的几种插座,插头和灯座,说说它们用在什么地方。固定插座在家里用处很多,一般固定在墙上;可移动插座用起来比固定插座灵活一些。插座有两孔和三孔的。你知道什么时候用三孔的插座呢?三孔插座对应的应用三线插头,前面我们刚知道火线和零线,第三条线是什么线?第三条线是是地线。地线是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同学们回到家后,再观察家中的插头、插座、灯座,然后集中讨论一下,那样,我们得到的知识就更全面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用电会越来越安全。如在新建的楼房里,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数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家庭电路由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和用电器组成,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2.什么是火线、零线,试电笔的功用是什么。

  3.两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

  4.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案 5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利用内能的两种重要方式:加热和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二)教具

  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略)

  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

  2.引入新课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进行新课

  板书:(第二节内能的利用)

  (1)利用内能来加热

  教师: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利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天天吃饭,那么生米是如何变成熟饭的?

  学生:是通过加热,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使米变熟。

  教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

  学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内能。

  学生:热水袋暖胃利用了内能。

  (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加热的例子,如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

  教师: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

  板书:

  一、直接加热物体

  教师: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可以有多种方法。目前人们最普遍运用的还是用火直接加热。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烟囱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能源浪费大。早在100多年前,门捷列夫就曾说过:“烧煤等于烧卢布”。因为煤、石油、天然气等本身都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其产品遍及医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将它们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机会。再加上直接燃烧效率较低,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

  其次是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的废渣、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就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为了趋弊兴利,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问题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为分片供热(暖气)。用效率高的锅炉替代简易炉灶。有些地区还采用了大型工业锅炉的余热实行集中供热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广了以(煤)气代煤,从而提高了内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2)利用内能来做功

  当然,节能降耗还有很多途径,如改烧煤为用电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提到用电,同学们知道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学生:是发电机发出来的。

  教师:不错,是发电机发出来的。那么发电机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书中图3—5所示的实验。

  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学生:燃烧酒精放出的内能,传递给水蒸气,水蒸气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机械能)

  (以上回答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板书:

  二、对物体做功

  教师:发电厂发电就利用了上述实验原理。发电厂,首先要用煤加热锅炉中的水,水蒸气获得内能后,带动发电机工作,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先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接着发电机又在运转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一转化将在电学中学习)

  利用上面实验的原理,人们还制造出了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发动机等。这些机器的共同之处都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我们称之为热机板书: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发明,是在17世纪末期。近300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研制和改进,它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机器。热机做为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的催化剂,必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热机的种类很多,我们将在后面几节介绍它们中的几种。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知道内能利用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热机

  (2)阅读:热机的发展。

  (李瑞海陈海鸿)(人教版教材)

  初中物理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量及其单位,探究物质比热容。

  【难点】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之前的知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几种?”

  环节2:讲授新课

  1.热量:进行追问“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的改变与吸热或放热有什么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引导分析,在热传递中,物体吸热,它的内能增加,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热,它的内能就减少,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因此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由此引出热量的概念。

  2.比热容:紧接着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入手,举出生活中烧水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不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引出提问“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他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提出问题】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一样吗?

  【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回答)

  (1)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4)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5)可能与物质的物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有关。

  在设计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控制变量。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1)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相同。

  (2)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与质量相同。

  (3)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要控制质量、温度变化相同。

  设计实验:

  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讨论后交流,教师从旁指导。

  1.实验器材:2个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热得快”、2个搅拌器、秒表、量筒、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烧杯里装400g水,乙烧杯里装400g煤油,使它们的温度都处于室温,给他们都加热相同的时间(如1-3分钟,使他们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2)接着上次继续实验,如果让他们都从室温升高到40℃,观察加热所需要的时间是否一样(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实验数据,教师要对实验步骤进行必要的演示,从旁进行指导。

  收集证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即给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它们加热的时间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如何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呢——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以及大量实验表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及状态决定的。通过类比密度的定义,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介绍单位及读写法。

  3.查表

  让学生自主查表,查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哪种物质?比热容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义?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吗?

  (3)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应用

  这部分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冬季供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为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的?

  (2)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范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3:巩固提高

  用比热容思想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环节4:小结作业

  小结:找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课后完成练习册本节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物理教案 7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

  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设计此课时,从老百姓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

  3.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 8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弹力;

  (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测量原理。

  【 教学难点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 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 …… 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 教学反馈 】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初中物理教案 9

<meta/><title>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title>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二、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请你们阅读书上关于噪声的来源的描写,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观察我们的周围噪声的来源,总结一下。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总结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我们用示波器离开观察以下噪声的波形。

  活动一:用示波器观察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观察噪声的波形可以看出,噪声是由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

  总结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总结 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总结 4: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

  (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

  (5)小商贩的叫卖声。

  (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

  (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三)控制噪声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首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根据这三个阶段,请你思考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什么?分析下面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总结: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教师播放录像“降低噪音危害的方法”:

  生活中,当我们不可避免的处于噪声环境中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初中物理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二、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过程

  讲授:质量守恒定律

  引入:展示图片: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请你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上的'化学反应。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不但看到了现象,而且看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知道了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什么物质。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反应提出问题?

  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注重化学实验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的化学史料。

  提出可能的假设。

  倾听学生的见解。对每一种意见都要表现出一种理解。

  提问:你的观点动摇了吗?

  设问:如果你们按学案(见附件)上的实验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情况又会怎样呢?

  教师可以参与几组的实验与讨论。

  每组获得的结论相同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教师在课上画龙点睛。

  例如:提示它们塞子崩开后,天平还平衡吗?是什么原因?等等。

  你认为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哪些?

  初中物理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 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

  “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

  二、导入

  学生 观察课本P54照片

  设问 湖中的倒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

  展示 表面平的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

  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三、新课

  (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1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1

  记录 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量出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实验2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2

  观察 比较描画与原画的大小、左右和朝向关系

  结论 虚像、对称、大小相等

  练习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1.2.5.

  (二)、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 课本P54-P55

  发光点S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镜面后的S。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人眼感到反射光线是从镜面后的S发出的,好像S在发光,S实际没有光线射出,它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物体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平面镜中形成一个相应的虚像点,在平面镜中就形成了物体的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演示 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利用物像对称性先决定像点位置,任取两根发散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用虚线表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提问 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情况会怎样?

  练习 活动卡P36思考和讨论1.2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3.4.6

  (三)、平面镜的应用

  阅读 课本P55

  平面镜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练习 活动卡P37探究1.2. 3

  小结

  1. 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

  2. 平面镜中的虚像的产生

  3. 平面镜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知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概念,了解数字信号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难点:逻辑电路的电路图分析。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简介:

  随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数字电视等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靠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手机电量的电压就是连续变化的,它就是模拟信号。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二、什么是逻辑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一)、实验演示声光控电灯

  1、ppt演示:老式楼道的“节约用电”灯泡,实际上一晚上都是亮的

  实验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二)、三个元件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

  1、实验探究“与”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2、实验探究“或”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3、实验探究“非”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三、用真值表表示逻辑关系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下图的情况可以用右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2)、学生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2、“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左表制成右表。右表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学生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非”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2)、学生讨论总结“非”逻辑关系,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四、用特定符号表示逻辑关系

  五、教师讲解“与”门电路的逻辑关系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六、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或”、“非”逻辑关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逻辑关系,进一步理解三种基本逻辑关系,情感价值上,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 13

  教学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学重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新课讲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初中物理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概念,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大小

  2,运用类比法得到加速度公式

  3,学会利用DIS试验获得加速度运动物体v-t图像,并利用其图像的数学含义加深和完善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度方向

  三、教学难点

  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

  教师:前面几堂课主要学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对于这类运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单位时间里经过的位移都应该相同,任何时刻物体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观察下面几个场景(火箭升空等),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否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这些运动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可见生活中的很多运动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属于变速运动的范畴,这些物体的速度时刻在发生变化。

  举例讨论:麦克拉仑车队的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31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2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3秒。

  法拉利赛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20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1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2秒。

  教师:这两辆赛车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学生:法拉利赛车的启动比较快。

  提问:学生提到的“启动快”的确切物理含义是什么呢?

  学生:是速度增加的'快

  教师:对,他们增加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也就是有快慢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

  下面再看几个例子,阅读教材P29:

  1.卡车起动

  2.摩托车启动

  3.运动员起跑

  4.兔子起跑

  在10秒内哪个速度变化快?

  既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那么我们用怎样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之快慢呢?

  设问:怎样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大小,怎样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学生:速度变化量ΔV=Vt-Vo

  教师:速度变化快慢=(Vt-Vo)/ t

  我们已经学习了,位移变化快慢=(St-So)/ t

  问全体:我们是用什么物理量来描写位移变化快慢的?

  学生:速度v= Δs/Δt

  1.确立概念

  用加速度a速度变化快慢a=Δv/Δt

  2.归纳小结:表示物理量变化快慢的方法

  某物理量变化快慢=某物理量变化量/变化量所需的时间

  例如:位移变化快慢:Δs/Δt(v= Δs/Δt)

  速度变化快慢:Δv/Δt(a=Δv/Δt)

  3.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t的比。

  公式:a=Δv/Δt

  单位:m/s2

  读法:米每二次方秒

  教师: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可参考速度概念)

  应用:

  1.法拉利赛车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1秒,试计算该过程的加速度。

  如果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6.2秒,试计算该过程的加速度。

  2.DIS试验:

  加速情况:V-t图,使学生了解加速情况下加速度大小计算方法和斜率物理意义。

  2.加速度方向

  有公式可以知道,加速度a的方向和速度变化Δv的方向相同

  (1)加速时

  V0表示Vt表示

  Δv=Vt- V0的方向向右,a的方向也向右

  (2)减速时

  V0表示Vt表示

  Δv=Vt- V0= Vt +(-V0)

  教师:上面2个速度矢量叠加后的方向向什么方向?

  结论:加速时:a与速度方向一致

  减速时:a与速度方向相反

  【小结】

  1.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加速度的表达式是什么?

  初中物理教案 15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这节课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掌握好弹力能为今后力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

  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确定

  2、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海绵微小形变演示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体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跳高,跳水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这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称之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本节学习弹力。(板书弹力)

  [新课教学]

  一、弹力的产生

  温故知新: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形变,下面一起来复习一下形变的概念: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问题引领:

  1、问题: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呢?(教师举手示意)

  学生: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2、问题:如果发生形变的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之为什么形变?

  3、问题:如果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又叫什么形变?塑性形变又可以称为范性形变或非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4、弹簧发生的形变一定是弹性形变吗?(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课前我们自制的小弹簧,轻轻的'弹一弹,我们发现它能恢复原状,然后我们在拉住弹簧的两端用力拉,它现在还能恢复原状吗?学生答:不能,那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引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1)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5、问题: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吗?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而实际上所有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是有的形变非常微小,不易观察。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伸出一个手指按压桌面,你能看到手指的形变吗?你能看到桌面的形变吗?

  那么对于像桌面的这种微小的不易观察的形变我们就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放大观察。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显示微小形变

  最后教师总结: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6、问题:那形变和弹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用手拉伸桌面上的弹簧感受手与弹簧之间力的作用,我们看到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由于弹簧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手产生了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手的形变,由于手要恢复原状就对跟它接触的弹簧产生力的作用。我们就把这种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称之为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分析弹力: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能恢复原状的形变是什么形变?学生一定回答弹性形变。对于它接触的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光发生形变不接触的力能称之为弹力吗?学生回答不能,例如磁铁吸引有一定距离的铁块。这种力就不能称之为弹力。所以弹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请同学们根据定义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初中物理教案 16

  活动内容

  了解、收集、分析、总结厨房里的热学知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厨房里所涉及到的热知识,通过厨房炊具及餐桌上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先让学生回家时认真观察厨房所有的炊具、做饭、烧菜的全部过程,回忆自家厨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及看到的有关物理现象,思考哪些与学习的热学知识有关,怎样解释其现象,做好笔记。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2、班级讨论、交流(小组推选代表)

  3、教师归纳小结

  (1)炉灶的变迁,从大土砖灶到红砖砌的“节能灶”,从土煤炉到蜂窝煤炉,从沼气灶到液化气灶,每一次改进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主要是每次改进都能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烟)污染,当然还有使用更方便的因素。

  (2)使用炉灶烧火或炒菜做饭时,要把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着火头,这样可以使锅的温度升高得快。

  (3)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都用木头或塑料,是因为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4)炉灶上面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对流,使厨房里的油污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房间。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处有一层水蒸气,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后,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7)在冬天或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时,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子破裂。

  (8)煮熟后滚烫的鸡蛋和在沸水中烫一下的西红柿,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容易剥壳和剥皮。因为滚烫的蛋壳与蛋白、西红柿皮与肉遇冷后都会收缩,但它们的收缩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9)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内热量的散失。

  (10)炒菜主要是用热传导的方式,煨汤、煮饭、烧水等都是用对流方式传热。

  (11)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很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匀,故易破裂。

  (12)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液态变成气态进入灶中燃烧的。

  (1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热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经它们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

  (1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不觉得怎么烫手。这是因为热馒头接触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生成一层水蒸气在手与馒头之间,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手不觉得怎么烫了。

  (15)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会很快冷却,且比气温低,这是因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渗透出来,到了容器壁外的水会很快地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还会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故水温不会降得过低。

  (1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常是要下雨的征兆。必须明确,自来水管“出汗”现象,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由于自来水大都是来自地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水管壁,就会放出热量而液化,一旦水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湿度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17)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看到的“白气”。

  (18)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先汽化后液化的现象。

  (19)在热锅里和烧得温度很高的锅里滴有同样的一滴水,热锅里水滴先蒸干。原因是水滴滴入温度很高的锅中,接触处的水急剧汽化形成一层水蒸气,这层水蒸气托起尚未汽化完的水滴,减缓了水滴汽化的速度,同时引起了水滴的跳动,跳动过程中,由于水蒸气的散失,水滴受重力作用下落,将又与热锅接触,再次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托起水滴。如此反复,水滴不断跳动,并且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汽化时间当然长一些,所以后蒸干。而水滴在热锅中直接汽化,很快蒸发干。

  (20)磨刀时要往菜刀上洒水,因为刀与磨石摩擦生热,刀的温度过高时钢铁硬度会减小,刀口就不锋利了,洒水后吸收了热量,刀的温度就不会升得过高了。

  (21)当汤煮满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把汤扬起再倒入锅内都可制止沸腾。原因都是吸收锅里汤的热量,使其温度降到沸点以下。加冷水,因冷水的温度低于沸腾汤的温度,混合时,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再倒入锅内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温度比汤低,汤放出了一部分热量,温度略有降低,倒入锅内时,它又要从沸汤中吸收一部分热量。

  (22)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入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破裂而导致响声。

  (23)煮食品时,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而结果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得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正确的方法是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火,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

  (24)用压力锅煮食物熟得快,主要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25)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在锅内还能继续煮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 °C,而锅内的食物温度为100 °C,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还可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砂锅的温度降为100 °C止。

  (26)用锡焊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就会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标准气压下是100 °C,锡的熔点是232 °C,装水烧时,只要水未烧干,壶的温度总不会超过100 °C,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所以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放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坏了。

  (27)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月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分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8)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到里面呈现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里,所以即使刮去一薄层,仍可看到里面呈现黑色。

  活动小结

  通过活动,学生解答物理现象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叙述简练准确。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写有关日常生活、生产中热现象及应用的小论文110余篇。特别是写出了“炉灶上的变迁”“餐桌上的变化”等一类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好文章,学生同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初中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2-08

初中物理教案(15篇)02-24

高中物理教案12-16

高二物理教案02-07

[优选]高中物理教案07-31

高一物理教案11-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02-13

高中物理教案15篇02-20

高中物理教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