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步调一致的“集体性阅读为自主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阅读吸收、自由思考探究、自由表达交流、自由练习展示,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
教学流程
一、自由研读,明确重点
1、解题探读
(1)读题理解。读题,仔细想想题目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让学生自主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方法去发现,明白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作的内容、重点、体裁和选材范围,认识到题目具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2)扣题探读。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的内容。如:卢沟桥建在什么地方?卢沟桥是哪一年建的?卢沟桥上有多少狮子?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带着问题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自由研读。
(1)说说认识。说说自己对卢沟桥的了解,结合阅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介绍卢沟桥的有关句子,认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议议重点。课文重点是写卢沟桥,还是狮子?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展、分组探究、全班讨论,确认课文重点是介绍狮子。可从以下几点去研讨:课题中词与词的关系,插图景物的主次,文章内容的详略,课文总起句的意思等。着力训练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重点内容上。
二、自由择读,理解重点
1、认识句子。课文第一句为全文的总起句:“北京有个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让同学们找找、读读句子,初步认识歇后语的组成,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它在全文的作用。
2、理解句段。卢沟桥的狮子并非数不清。“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共501只”但“真是很难数清楚”。为什么呢?放手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择读有关句段:(1)数量很多。241根望柱上都雕着狮子,总共有501只。(2)大小不一。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数不清。(3)形态各异。课文第二自然段连用了5个“有的”,介绍了狮子的不同形态。通过学生的自主择读、圈点、交流、吸取,各自经历一个探索、发现、领悟的过程,并以“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述难以数清的原因,从具体到概括,全面认识卢沟桥的特点
3、读背句段。
(1)体会写法。学生自由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是最感兴趣的狮子的某一特点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介绍方式,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如数量很多、大小不一是以数字来说明的.,形态各异是以事物加联想的排比句式来说明的。
(2)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教师随机点拨
三、自由品读,丰富重点。
1、欣赏美。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狮子?为什么?能读出你的喜爱知情吗?学生自由品读、交流情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狮子的形态美。
2、想象美。
卢沟桥501只狮子就这五种形态吗?你能不能想象出狮子的其他形态,并说说自己的联想?
3、创造美。
如果此时此刻你站在卢沟桥上欣赏着这些可爱的狮子,你会有什么想法?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借物抒情,选用某一形式去创造美。如动动口,向别人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动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刻一刻、捏一捏狮子。这样把学习与实践,阅读与生活融为一体,拓展学习、实践、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2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二)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一)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二)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狮子的。
大小:大的小的甚至理解甚至
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四个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进想象,使石狮的形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导学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齐,读着上口,并要认识到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三要引导学生注意段末的省略号,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一个省略号,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三)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卢沟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总共有485只。)
(五)带着对石狮子喜爱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异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生词:歇后语 雕着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态 各异 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二、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桥上的狮子多,各具情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概述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因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挑衅,借端生事,企图挑起战争。侵华的日军以听到宛平城枪声,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城内搜查,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县城在卢沟桥东。
第三句:指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第四句:强调卢沟桥的历史价值。
(二)这一自然段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句,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抗战的起点,又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
(三)归纳自然段段意。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四)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憎恨侵华的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侵 衅 驻 具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侵华 挑衅 驻守 具有 建筑
四、朗读全文。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七七事变》。
3、预习《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3
《卢沟桥的狮子》(第九册)是一篇进行读写训练的好范文。作者合理的章法布局、细致的观察态度、传神的表达技巧都是值得向学生介绍的。居于此,本课的读写训练可以由以下三步完成。
一、着眼全篇,区分详略主次
在初读课文、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课文共分几部分?哪部分写得最详细?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通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全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写得最详细。因为文章题目是“卢沟桥的狮子”,以写物为主,所以介绍狮子特点的部分理应是全文重点。学生明白这层关系后,教师再追问:那么你们说,我们学习本文,应重点学哪一部分?(答:重点段。)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花最少的功夫,完成一、三两部分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读课文,说一说:
读了第1部分,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第3部分,我又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在一篇文章中,作者会把主要部分写得很详细,而次要部分就简略些,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现在,让我们到第二部分去看看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好的.?
这样处理,使得教师在第一个整体教学(即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阶段就收获匪浅:既让学生理清了全文脉络,了解了文章大意,又向他们渗透了读书与.写作的基本技法。寥寥数语,就将读文与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切入段落,摸清构句方法
当学习的车头被直拉到重点段之后,可以这样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
1.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画,找出能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难数清楚。)
2.这两个语句分别位于本段的什么位置?
3.那么中间部分又写什么呢?(具体写狮子大小不一和神态各异。)
4.由此可见,这一段作者写狮子,先( )写,后( )写,再( )写。
5.能给中间的这部分分层吗?看看在这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出示习题:在具体叙述时,又先写( )再写( )。
小结: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作,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板书:条理清。
三、品读词句 学习观察表达
第二段要重点讲解的是要让学生仿写的部分,除了要字求其义、句求其旨外,更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观察狮子,并把他看到的狮子写下来的。具体操作如下:议一议。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大小不一”的?(大的几十厘米,小的几厘米,甚至……也看不清———列举数据,作对比。)
(2)读读具体写“神态各异”的句子,看看作者用“有的”共写了几类、几种样子的狮子?
(3)作者为什么既要写到大狮子,又要写到小狮子?(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有大有小,大的威武,小的淘气。)
(4)“好像朝着远方长吼,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这些是比喻句吗?(不是。这是作者根据石狮的样子想象出来的。)
(5)小结: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儿写得最有趣。由此可知,看图作文也好,写物作文也好,我们都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把黑白的写成彩色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教师可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别学一学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指名上台表演。一演胜千言,在表演中学文,在表演中读文,在表演中记文,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写一写。演完五种姿态后,教师提醒学生: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那么还会有哪些形态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这样一提醒,学生兴趣盎然,立刻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及同学的表演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两种“狮子”,把它的大小及动作、神态描写下来。这一安排,把课堂的所读、所演全部融入到所写之中,完成了“读为基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任务。整堂课凭借了“课文”这一教学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与讲与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学生除了读懂课文,更练习了“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方法”(叶圣陶)。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4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蹦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2币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
3蔽蚨粒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4敝傅急乘校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欣赏生动的句子。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2、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想象狮子的形态。
教学准备:
有关“7.7”事变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有的:蹲坐长吼
有的:低头听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戏
有的:按淘气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6
[设计理念]
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设计特色]
融合课内外信息,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
[教学流程]
一、 交流歇后语,导入新课。
歇后语导入: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说说歇后语吧。(略)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卢沟桥的狮子很多)(板书:多)就是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石桥,曾被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你能读懂马可·波罗这句话的意思吗?
二、 品读课文、启发想象。
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怎么样?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你说说读课文后的感受。
(一)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读了课文,你觉得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样?(有意思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2. 略读“大小不一”的段落。
(1) 卢沟桥的狮子怎么大小不一?请你用朗读告诉大家。
(2) 自由读描写狮子“形状不一”的句子。
3. 指名读最喜欢的一句,教师指导朗读。
(1) 狮子会怎么长吼?它吼起来多么威武、神气。读得再有力一些。
(2) 这是一只文静的狮子。找个文静的女孩来读。
(3) 偎依在妈妈怀里时是什么感觉?让你的朗读唤起我们大家的美好回忆。多幸福的小狮子。轻一点,你会吵醒它的。
(4) 你有过调皮的时候吗?妈妈怎么对付你?
(5) 读着读着,我们似乎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性的,让我们连起来读这段话。
4. 小结。在和平的岁月里,狮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正享受着天伦之乐呢。
(二)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 欣赏画面。配画外音:可爱的狮子,美丽的石桥,在柔和的月色里如诗如画,想去欣赏一下吗?
2. 在这么美丽祥和气氛中,还有些狮子会在干什么呢?你能帮作者再想下去吗?
填空:有的狮子( ),好像( )。
3. 这些千姿百态的狮子,为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生趣,怪不得马可·波罗要由衷地赞叹:“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三、 了解历史,渲染气氛。
(一) 交流信息,了解历史。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 读课文最后一段。
2. 跟朋友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七七事变”的资料。
3. 通过互相交流信息,请说说最令你气愤的是什么?你最感到欣慰的又是什么?
4. 老师也找到了一段录像资料。看录像。(战士们士气高涨、同仇敌忾。)
5. 理解“挑衅”。你理解什么叫挑衅了吗?日寇就是这样故意找借口挑起了战争。
(二) 联系情境,改写课文。
1. 看录像:枪林弹雨中的狮子。(你觉得这时这些狮子还有快乐吗?还有幸福吗?失去了快乐和幸福的狮子,它们都在干什么?)
2. 让我们联系当时的情境来改写或补写课文好吗?拿出作业纸,任选一句写。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朝着远方长吼,好像( )。
有的低着头,好像( )。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 )。
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好像( )。
有的( ),好像( )。
3. 交流:学生怀着悲愤的心情连起来读自己改写的课文。
4. 小结:饱经沧桑的卢沟桥的狮子,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无理挑衅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亲耳听到了这震惊全世界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它们是最好的见证人啊。
四、 总结全文,升华延伸。
1. 学完课文,你对马可·波罗的这句话(“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有什么新的体会?
小结: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更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深情地赞美它——“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把最好的感受读出来,把独一无二的感受读出来。)
2. 学完了课文,老师写下了这么几句话,和大家交流我的感受,愿意读一读吗?
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
一页凝固的历史,
一页光荣的历史,
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7
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有三幅图画。一幅大图是卢沟桥一侧的全景,可以看出卢沟桥的栏杆间有许多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两幅小图是两根柱子上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通过查找资料,使学生了解“七七事变”的大致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形态各异的特点。通过查找资料,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构想
要求学生回家从资料或父母口中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有条件可查找卢沟桥始建的资料。课上检查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围绕“思考、练习1”进一步自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还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充分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体会省略号的用法,从中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结合8月日首相小泉参拜神社事件,教育学生要爱国,要爱和平,要振兴中华。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
2、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看分图: 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
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
1、读准字音。(铺、雕、歇、概、侵、抗)
2、记清字形。(歇、概、侵)
3、理解词义:
(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 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 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8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3.出示投影,指导看全景图。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5)同学们从以上五种不同的形状中,体会出了每种形状都很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6.引读。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生:它们有大有小。师:大的———生:大的……小的……师:它们的形状———生:各不相同。师:有的———生:蹲坐……师:有的———生:低着……师:有的小狮子———生:偎依……师:有的小狮子———生:藏在……师:还有的小狮子———生:大概……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总评:本“教学设计”运用“质疑———析疑———解疑”的课堂教学结构,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教学设计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说图意,牢牢把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结构模式,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想象作者第二自然段所省略的内容。
3、欣赏描写优美的句子。
前提测评:
1、听写词语。
歇息雕刻甚至鼻子大概侵略挑衅驻扎
2、被几个歇后语。
导学达标:
一、学习2、3自然段。
1、自由读2、3自然段。看看哪段是具体写的。
2、找一句概括写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句子。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501只狮子的大小形态是怎样的?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石狮子的大小怎样?用“~~~~”画出来。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以上的内容。(大小不一)
(4)指导朗读写背诵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
(5)狮子的形态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6)这些形态作者用那些句式来写?
有的。。。。。。好像。。。。。。(形态各异)
(7)读读写狮子形态的'句子。
(8)省略号的后面应该怎样来补充?请学生展开想象。
(9)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下来。
二、。
达标测评:
1、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说几句话。
2、摘抄自己喜欢的几句子。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0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2.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具准备:
1张幻灯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介卢沟桥及“七七事变”,出示录像。
2、齐读课题,说说由题目可看出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观察图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
2.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教师据情况找适当时机加以解决。
三、深入阅读,学生自悟
1.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
2.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四、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出示幻灯片和描写狮子形状的排比句,体会作者是
怎样把它们写具体的。使学生体会到除了写看到的,还可以把想象的也写进去。
2.教师补充“七七事变”的资料,播放录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会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第二自然段。
4.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指导第二自然段的背诵,进一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狮子。
3.把想象出的狮子的形状用通顺的语言写出来。
三、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指导学生识记重点生字。
2.指导学生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推荐作业;
预习第三课。
教后记:
1、导课时,让学生说说有关卢沟桥和七七事变的情况,谭硕同学讲得很多,由此可看出学生提前预习和查找资料的'好处,今后要多鼓励学生课前拓展预习。
2、在学习赵州桥时,学生已经初步的研究认识了卢沟桥,这次学习重点抓住第二段。教学这一段时,我紧抓住形状“各不相同”一词,图文对照,让学生展开想象。首先让学生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狮子的五种形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画面,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卢、沟2个生字,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记字,能遵循汉字的书写原则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
2.正确地朗读课文及课后的词语,能用“举世闻名”说一句话。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北京有这么著名的古建筑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非常有趣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图片,今天我们要去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去认识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应为狮子而有名,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今天我们就学习25课,《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在本节课的课题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出示:卢、沟请同学们看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
指名读
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师重点指导“沟”的书写。
学生描红后临写。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语句通顺,不丢字,不多字,不读错字。
2.出示词语读一读
卢沟桥 狮子 举世闻名 雕刻 栩栩如生
甚至 蹲坐 长吼 倚在 大概 形态各异
3.文里这些词语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A: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B: 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估计学生回答:知道卢沟桥的位置,石桥的石柱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对策: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栩栩如生”的理解吗?
估计:a学生能理解 对策: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学生不理解 教师告诉
2.再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描写这两个句子的词语。
生动活泼的样子像活的一样。( )
在全世界有名( )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
教师:这句话写了狮子真有意思,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示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词语。
估计学生能找到:有大有小、样子各不相同
2.哪里写了狮子有大有小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课文
教师问:大狮子有多大?学生:几十厘米。
教师:想一想10厘米有多高,再接着想一想这些狮子有几十厘米呢?用手比划出来。
估计学生比划的高矮不同。
对策:快看一看你们比划的高矮怎样? 这说明了什么?
狮子有高有矮,很多。
教师:小的狮子小到什么样呢?怎样读能体现出狮子的小来?
指导朗读。
3.这些狮子有大有小,并且相差那样悬殊,真是太有意思了。那它们到底长得什么样呢?
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化出表示狮子动作的的词语。
指名读
再读课文找出表示狮子神态的词语,用“~” 画出。(教师解释什么是神态)
指名读一读。
4.指名完整的读第三、四句话,其他学生想象这些狮子的样子。
教师:想象出这些狮子的样子了吗?快把你的想象用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狮子的样子。
指名读后评读。
5.你能像书中那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还会有哪些形态吗?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卢沟桥狮子的图片,同学们看一看,边看边想象课文内容。
学完,看完,你想说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就像真的一样等。
6.这些狮子雕刻的像真的一样,用书中的词来说就是“栩栩如生”。
再来读这段话,你能一边想象一边读吗?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后齐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大小不一,什么是形态各异。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小组交流后汇报。
2.所以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这么多的狮子到底数的清数不清呢?曾经有八个人一起去数过,结果呢,数得都不一样。后来科学工作者用编号的方法,才数清楚。大小狮子合起来一共有501只!虽然数清楚了,但是到卢沟桥参观的人们都喜欢亲自去数一数,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四、细读体会:通读课文体会狮子的样子。用书上的词语概括。
五、课堂小结: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下的8个生字,认读8个字。能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端正。
2.通过学生自己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剩下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把“异”、“此”、“世”3个字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
1.出示学过的字:耳 羽 不 狗
出示学过的偏旁:门字框、木字旁、走之底、三撇。
2.出示词你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谁来读一读?
卢沟桥 游戏 因此 流传 举世闻名 栩栩如生 形态各异
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3.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词语谁来读读?
指名C等生读
世 闻 栩 还 形 异 此 句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全班汇报。
估计学生会按熟字记新字的方法记忆。
“异 ”、“此”、“世”按笔划记忆。
对策:学生说后,教师在熟字旁边书写出本课的生字。
(2)读新字。
(3)观察每组字的不同,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你认为这些字中那个字不好写?
估计是:“异”、“栩”
对策:教师指导
“世”字笔画虽然少但教师也做重点指导。
教师范写:上面生字,同时做重点笔画的位置及书写指导。
4.生描红临写,描时注意笔画的起止位置。
5.展示、评字。
6.其他字学生独立看范字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互相指导。
三、词语积累
重点:沟 世 形 闻
1.先读读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组词
3.查字典看看字典中的词语,自己读读后面的解释。
四、作业:抄写生字。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2
一、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齐读课题。
说一说,课文重点写卢沟桥,还是狮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初步感知题目告诉了课文写作的内容、重点、选材的范围,感知到题目有统摄全文的作用。)
2、自由读课文。
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3、读词语。(课件出示)
卢沟桥狮子雕刻流传吼叫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a) 自己练读。
b) 指名读(先让识字能力强的同学读,再让平时识字能力较差的同学读)。
c) 齐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让我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通顺,好不好?你们最想帮助谁?
(让平时读书不太好的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论。对评论同学的要求是:评论别人的朗读时要先肯定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如果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能够比他读得好,也可以适当范读)
二、再读,品味课文语言。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两个不理解的词语:举世闻名栩栩如生
指名互助解决。
举世闻名:在全世界很有名。
(师补充: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
(如果学生不能解释,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
2. 默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
(1)齐读第一句。(板书:真有意思)
(2)从哪些句子看出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自己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并用笔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指名汇报。
有大有小大的……小的……甚至……
样子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a) 自己读,边读边想象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自读自悟)
b) 指名读,看谁能把这些狮子有趣的样子读出来,读完后,再让学生评一评。(班内合作学习)
c) 师生合作读,感悟句式。(引导学习)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朝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轻轻按在地上……(老师读画横线的内容)
d) 看图片自由品读。(课件出示与第二自然段内容对应的图片,欣赏后再读)
e) 在小组内展示。
f) 指名美读。
(形式多样的朗读设计,又贯穿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促使学生们能兴致盎然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在朗读中,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语言,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同时视觉和思维发生联系,发展想象力。)
(3)理解句式,练习说话。
a) 文中有四个“好像”。“好像”后面写的是什么?(是写的作者由看到的石狮子形象而进行的联想,这样使石狮的形态更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b) 段末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石狮子千姿百态,不可能一一写出。)
c) 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什么样子的?想看一看吗?
(课件出示其他狮子姿态的图片)你最喜欢那只狮子?它是什么样子?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上“有的……好像……”向大家介绍吗?
自己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互相帮助把句子说通顺;指名说。
3、齐读最后一段。
三、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卢沟桥的资料。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3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3.出示投影,指导看全景图。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5)同学们从以上五种不同的形状中,体会出了每种形状都很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6.引读。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生:它们有大有小。
师:大的———
生:大的……小的……
师:它们的形状———生:各不相同。
师:有的———
生:蹲坐……
师:有的———
生:低着……师:有的小狮子———
生:偎依……师:有的小狮子———
生:藏在……
师:还有的小狮子———
生:大概……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总评:本“教学设计”运用“质疑———析疑———解疑”的课堂教学结构,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教学设计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说图意,牢牢把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结构模式,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淘气清楚,难忘,抗日战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2、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师:卢沟桥的狮子着重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上的狮子。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为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上台说一说,这个字的读音及组词。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2、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三、精读第1自然段
1、观察图片,使学生全面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千姿百态。
2、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3、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时进行朗读、品评。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2、演一演
师: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演一演。
3、写一写
师: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资态万千,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当时卢沟桥的设计者,你还会设计出怎样的石狮子?把你象到的写下来。
三、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师:卢沟桥的出名不仅是因为石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是一个重要原因,谁能把客观存在讲出来?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补充“七七事变”的历史,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议,是我国人发反抗侵略者永不屈服的写照。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特点:多
形态各异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5
一、说教材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课。这种类型的课文,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互补。它能让学生借助图画和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美的陶冶。《卢沟桥的狮子》这一课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方位的描写,使之情态各异,栩栩如生,把一个个静止的石狮子注入了生命,展现了狮子的虎虎生威,这些狮子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卢沟桥的狮子》就是这样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理解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和通过朗读悟情。本节课训练的难点是: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考虑,以体现学科中的素质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了解七七事变;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和富有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直奔中心,读议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这类课文,模仿第二自然段的结构及用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进行说话和习作。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或让学生尝试精读课文,或相互交流,从而体现语文课堂的十六字诀: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我的教学结构是录像导入尝试精读边议边读边悟仿写这样几个环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采用了录像导入。录像有声有色,具有直观性,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架设了桥梁。观看录像片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充分说出感受后,出示课题。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尝试精读。提问:对卢沟桥的狮子,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狮子的大小,有的会说想知道狮子的形状、多少、情态如何,甚至狮子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时候的等等问题。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想知道的这些问题,我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文中,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把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课文当中去找一找,看有没有答案,找到的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来,没有找到的也不要紧。然后慢慢启发他们,开拓他们的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中,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教学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在学生自学后,学生找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后,教学就进入第三个环节即边读边议边悟。
首先让学生相互讨论自己知道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答案在什么地方,并读给大家听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各种形式阅读第二段描写小狮子的内容。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读,并在读中悟。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到共识:大的要读重音,小的读轻一点,长吼声音要拖长一点,听桥下的流水声读得轻柔,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抱应读得温柔一些,写狮子嬉戏的句子读得欢快一些。这样,就能读出狮子的大小不一,千姿百态,从读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和伟大的创造力。
本课背诵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目标之一。在阅读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可以根据板书的条理背诵,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接着,再自学末段。仍然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在学习最后一段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借此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在课外猎涉知识,学生不知道的东西,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学贵有所思,学贵有所悟。面对卢沟桥的狮子,你想说说什么?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实际上也是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
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仿写。观看课件上一幅有形、有声、有色的校园美景图,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主要体现学贵在用。
三、说板书设计
体现狮子的特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思想。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相关文章: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5篇03-02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08-11
《卢沟桥烽火》教案08-12
《卢沟桥烽火》教案优秀02-03
《卢沟桥烽火》教案9篇08-22
大班教案:《狮子》07-08
雪狮子教案10-13
中班《狮子》教案07-12
《狮子王》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