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教案:《有几瓶牛奶》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有几瓶牛奶》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几瓶牛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几瓶牛奶》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
设计修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2=9+5=
9+8=9+6=
9+9=4+9=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
《有几瓶牛奶》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
学具准备: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
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
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
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 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一共有14瓶牛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瓶接着数;还有的同学更聪明,从右边拿1瓶放到左边箱子里,使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瓶,就是14瓶。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策略建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
2、探究算法。
(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5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5=?)
(2)师:怎样计算9+5=?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然后,把右边的1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10根,左边的10根与右边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
生汇报9+5得几的计算方法。
师板书:9+5=14
(3)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成十吗?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14
(4)动手操作
试一试: 9+3= 7+9=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策略建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9+5 9+6 9+9 9+8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3、“小猫数鱼”
指导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4、数学游戏。
乘车到兰溪公园去游玩:(1)师介绍兰溪公园。(2)4名学生当小导游,手中分别举着写有13、15、18、19的数字牌。 (3)学生每人一张“9加几”的算式卡片。(4)请对号上车。(得数分别是上面几个数字的卡片就是车票。)
(策略建议: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几瓶牛奶》教案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P79—8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满十进一”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同时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进位道理。
教学准备:小棒、课前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体会“10”。
1.出示两组口算题(一组得数是10,一组是10加几),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
2.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复习“凑十歌”和“10加几就是十几”。
3.出示两题生活问题“买铅笔”和“买橡皮擦”,再次体会“10”。
3.师引出:这个“10”很有意思,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4.展示课前的作业单: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9+1”。
师小结:看来,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哦。
(设计意图: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加几就是十几的两种练习题,进一步体会“10”,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到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尊重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为本课时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做好铺垫,同时把数学中的10与生活中的10建立联系,体会方便、简便。)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笑笑家也在超市里买了2盒牛奶,每盒都是10瓶的,喝了几天后,我们来看一看第一盒有几瓶?第二盒呢?
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第一学段的目标。)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一)列式解决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9+5=14
(二)动手操作,验证9+5=14。
1.摆小棒
方法一:数出来的,9根接着往下数,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
方法二: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方法三:从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凑十”的过程,让多个学生说,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的示范,再引导学生说。适时抛出疑问:①为什么要从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②为什么要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
2.引导学生明确:凑成10再加上零散的比较好算。
3.教师小结:看来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得真的很紧密。
4.梳理过程,掌握“凑十法”。
通过回顾摆小棒的过程,梳理出两种“凑十”,对比哪种更简单。
(三)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
1.教师谈话引出笑笑想用计数器算出9+5=?,可是遇到了问题。
2.结合展示,进一步明确:9个珠子和5个珠子不能都放在个位,①个位满十,变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②十位上原来没有珠子,现在有了1个珠子。③十位上的1个珠子和个位上的4个珠子合起来就是14,所以9+5=14。
3.对比方法,理解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摆小棒得出的“凑十法”和拨计数器都是要做到10个一就是1个十,也叫做“满十进一”。
(四)通过圈一圈,运用“凑十法”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尝试解决圈一圈,算一算,体会拆小数,凑大数更简便。
(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重视借助对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重点放在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的两种方法(拆小数和拆大数)。2.直观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10的满十进一的道理。3.通过圈一圈建立9加几的数学模型——凑十。)
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
引导学生对今天的数学学习进行梳理,引出“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现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从直观过渡到算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灵活应用,巩固提升。
1.P80练一练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2.P80练一练第4题: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巩固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布置作业,强化算法。
P80第2,3,5题。
(设计意图:布置与课时相关的练习作业,是一种练习的巩固,想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并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略
《有几瓶牛奶》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有几瓶牛奶》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是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就来到了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游戏
(1)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提问:
师:看到7。生:想到3。
师:看到1。生:想到9。
师:看到4。生:想到6。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谈话引入:
出示“有几瓶牛奶“图
师:小猴子不知道两个箱子里有几瓶牛奶,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探究算法
(1)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a、小明: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1,2,3……14,一共14瓶。
b、小东:我用的是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9+5=14
教师板书:9+5=14
c、小华:我也用加法,9+5,把5凑成10。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把9分成4和5
教师板书:9+5=14
45
10
d、小娟:我和大家的方法都不一样,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拨9个,再拨1个,是一个十,把个位上的10个拨去,在十位上拨上1,再在个位上拨上4个,是14个。
3、新课小结: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去计算。
4、体会算法。
试一试(72页)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师: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全班表扬)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73页1题。
(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教师应该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
2.看一看,说一说:完成73页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3.数学游戏:完成73页游戏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你的同学说说,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略
《有几瓶牛奶》教案6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感知算法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前小研究、多媒体、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数学小故事。
《加号和减号》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2、如何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的问题?
3、提出探究任务和探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四人小组汇报计算方法,同学和老师互相质疑、补充。
汇报用摆小棒计算时师质疑:
(1)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1根给9根,怎么不拿2根、3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2)看来,这1根小棒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3)为什么要从9根小棒里拿5根给5根,怎么不和刚才一样拿1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4)看来,这5根小棒也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5)这种方法和刚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三、游戏巩固9加几的进位加法。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9加几
情境图
9+2=11
9+3=12
9+4=13
凑十法: 9 + 5 = 14 5 + 9 = 14 9+5=14
9+6=15
1 4 5 4 9+7=16
9+8=17
10 10 9+9=18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机械地强调让学生进行凑十练习,而是借助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为何要从5里面拿1给9的道理,又为何要从9里面拿5给5的道理,然后利用计数器上珠子动态变化过程,借助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真正达到了“授之以渔”。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肯定了学生把9凑成10,而且还引导学生用凑十法的原理把5凑成10这种不常见的凑十方法,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简便算法中的凑十、凑整等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他们是同根同源的,那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运用这种凑十的基本方法来解决了,也就发挥了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有几瓶牛奶》教案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牛奶瓶14个,磁板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有趣动画,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刚才你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象一对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今天在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课件演示动画。(大头儿子去商店买奶的过程。)
妈:大头儿子,家里没有牛奶了了,下楼买两盒吧.
儿:买牛奶啊,没问题,走喽.
(来到商店)
儿:阿姨,我买两盒牛奶.
阿姨:对不起,小朋友,没有两整盒了,只剩下这么多了.
儿:恩?这盒有9瓶牛奶,这一盒只剩下5瓶了.
(设计意图:开课由动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情节安排,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师:看着这些牛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箱剩5瓶、一箱剩9瓶,商店里一共剩下几瓶牛奶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9+5=14
师:说的对吗?你怎么知道等于14的呢?请小朋友用你手中的牛奶图边摆边说一说。
2、生汇报(到前面利用师的牛奶瓶边演示边说)
(1)生:用数的方法,9、10、11、12、13、14。
(2)生:从这里(5瓶的盒里)拿出一瓶,放到这个盒子里,加上这盒的9瓶就是10瓶了。再与剩下的4瓶和起来就等于14。(师板书:9+5=14)
(3)生:从9瓶的盒子里拿出5瓶,放到5瓶的盒子里。10瓶加上剩下的4瓶就是14。(师板书:9+5=14)
3、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计算9+5的时候,可以一根一根接着往下数;也可以从5里先拿出一个1与9相加,凑成10,再用10+4就等于14;还可以从9里先拿出一个5与5相加,凑成10,10+4=14。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得到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5、摆一摆,算一算
(1)出示9+3
师:请小朋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结合小棒,边摆边说。
生汇报得数和算法。
(2)出示7+99+4
师:这两道题你会算吗?请你自己算一算,有困难的小朋友还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来帮忙。
(做完后与同桌交流算法。)
三、多种活动,巩固新知
(一)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9+8=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棒摆得不错,我们再来看一道题,你会算吗?刚才算题时小朋友是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的,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小棒图,请你用铅笔在小棒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生自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圈、怎样算的?(视频)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2、出示书73页第一题
师:这四道题请小朋友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就在书上的第73页。
(做完后)师:请你和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一人说一道,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如果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可以说出你的想法。
(交流完后)师:小朋友在和组内人说想法的时候有没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忙?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师:大头儿子买完牛奶回到了家里。你看这是他们家的客厅。你能看着他们家的客厅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把算式填完整吗?(拿出答题单)
生逐一汇报。(师板书算式。)
师:请小朋友看着这些算式,从中选出一道和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圈小棒图计算,巩固凑十法;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简便的方法。)
2、数学游戏
师:大头儿子回到家在干什么?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动画)
儿:小头爸爸,我想玩一会,你还陪我玩翻牌游戏好吗?
爸:没问题。
儿:这些是0-9的数字卡片,我拿出一张9放在这,剩下的都扣过来,我们在这些卡片中一人拿一张和9相加,谁翻谁就说得数。把这些卡片都翻过来,看谁一道也不错。
(父子俩开始玩)
师:小朋友,这个游戏你想玩吗?那就快拿出你的数字卡片和老对一起玩吧。如果你们俩的题都算对了,就往下进行,如果一个人算错了,就让他改过来在继续,开始吧。
反馈:一道也没错的小朋友举手。大头玩得怎么样呢?
(课件演示:爸:我的大头真了不起,一道也没错。)
(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巩固了知识,不感觉到枯燥、乏味。)
3、检测(课件演示动画)
儿:哎呀,光高兴了,到点了该做作业了,作业我可得定要按时完成哦。
爸:我的大头习惯不错嘛。
师:大头儿子的作业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十道9+几的计算)你会做吗?咱们也来做一做大头的作业吧。拿出你的答题单。
师读大头的答案,生交换检查。
(设计意图:在课后安排了检测的环节,旨在了解本节课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用大头儿子作业的形式引出检测让孩子感到有趣,没有紧张感。)
4、师:刚才,大头做错题了,他非常难为情,不过爸爸鼓励他说:“没关系,只要下一次认真、仔细,不在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好孩子。”大头一听,又开心的笑了。这不,爷俩高兴的唱起了歌呢。(课件演示动画,学生拍手唱歌。)
(设计意图:这样的结尾使本节课在结束时又掀起一个高潮,让孩子高兴的下课。)
《有几瓶牛奶》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画面定格)
(评析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编成童话故事。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师:小朋友,根据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先存进问题银行,今后再取出来解决好吗?
生:(齐)好! (二)教学互动活动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评析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到学生中间去,听取学生的不同算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边数边掰手指计数。)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评析汇报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集体反馈中能把不同的思维方法都展现出来。)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师: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电脑显示生3,生4的凑十法。)
师: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生:(齐)好。
师: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评析凑十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接受,但也要考虑到小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肯定他们逐个数数的方法,又要尽量让他们也学会凑十法。教师可利用“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这种方法你喜欢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等问题,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跟其他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2、活动二: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花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花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1)比一比,算一算。
(电脑出示补充题:开火车)
9+1+19+1+29+1+3
9+1+79+1+89+1+9
9+1+49+1+59+1+6
(2)想一想,算一算。
9+3= 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评析再次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小花的请求,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是对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3、活动三。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评析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来说有新的动力。练习时,不仅要求学生自己会做会说,还要培养小组的合作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加深理解,也可以让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说一说,体现算法多样化。)
(2)游戏活动。
“比比谁算得多”(电脑出示游戏情境图)。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看图,明白游戏规则。
②以小组形式做数学游戏,如9+4=,同学间相互说出算式,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评析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教学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在本堂课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有几瓶牛奶》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计算机、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
秋天来了,各种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到果园里摘苹果.快看,它们回来了!
出示图片:摘苹果
2.教师提问
(1)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引入课题
1.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解决“一共有几个苹果”的问题.
2.教师提问
(1)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2)怎样列式?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
1.教师提问:“9+5”到底应该怎样算呢?
2.动手操作
用红颜色的圆片代替小兔摘的苹果,用黄颜色的圆片代替小猪摘的苹果,把自己的
想法摆一摆、说一说.
3.小组交流想法
4.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汇报?
(二)小组讨论
刚才你们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三)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参加采摘活动的还有许多其它的小动物,你们想看看他们的收获吗?
2.出示图片:草莓、梨
3.教师提问
(1)谁能说说图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怎样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4.我们今天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请你观察一下我们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练习巩固.
(一)出示图片:算一算
小动物们还有一些数学问题想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你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肯德基餐厅
1.经过一天的采摘活动,小动物们很饿了,他们来到了动物肯德基餐厅.请你帮助小动物选择一份套餐(包括一份主食和一份小食品),并计算出你所选择的套餐要花多少钱.
2.全班汇报
3.发散思维:假设现在我想任意地选取两种食品,比如:一个巧克力圣代8元和一份薯条5元,你能帮我算算要花多少钱吗?说说你的想法.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有什么收获?
教学点评: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猜测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释应用。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动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己选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探究活动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有几瓶牛奶》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用凑十的方法和学生做游戏。)
2、揭题。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聪明的你们能够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
师:让我们列个加法算式。
生1:9+5。
生2:也可以是5+9。
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9+5=?你会算吗?
二、合作探讨计算规律
1、动手操作。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很快知道这一共有几瓶牛奶?
生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2:我注意到一个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
生3: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左边格子只差1个就是10格,可以从右边拿过来1个,那右边就剩下4个,一共加起来就是14个。
师:现在根据你们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试着摆一摆。
(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指定一个学生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我是这样摆的:右边已经有9个,从左边的5个格子里拿出1个放进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个,左边还有4个,这时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个。
师:为什么你先拿1个放在格子里?
生:因为9和1 好朋友正好凑成10。
师:箱子里原来有9个,再添上1个正好是10个,这种方法也叫“凑十法”,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几得10。9和1得10,就从左边的5个中放进1个,和9个凑成10个。
板书:9 + 5 =
1 4
师: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十吗?
生:5的好朋友是5,5 + 5 = 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 9 + 5 =
4 5
师:要算9 + 5 等于几,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2、试一试。
9 + 3 = 7 + 9 =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9 + 4 = ?请你们在图上用小棒圈一圈。(教师应先做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此题是用凑十法,鼓励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
师: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为什么你们在算4 + 9的时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凑十法”的'思考方法。)
2、比比谁算得快。
9 + 5 = 9 + 6 = 9 + 9 = 9 + 8 =
(学生独立完成,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计算,然后集体反馈计算方法。)
3、“小猫数鱼”
师:有只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它看到了鱼缸里的鱼。
师:对了,小猫看见鱼高兴极了,你们猜小猫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小猫在想:“这里一共有几条鱼?”
师:小朋友你们都来帮忙吧,写个算式来告诉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生1:可以列为:9 + 8 = 17
生2:也可以这样列式:8 + 9 = 17
师:你能告诉小猫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9和1凑成10,从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
生2:我们可以教小猫一只一只地数。
生3:也可以这样想:8加2等于10,从9里拿走2,剩下7,10加7等于17。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1、首先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白中间的9要与1到10这些数交朋友。
2、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写出算式,应鼓励学生要按顺序书写。
3、具体反馈。
五、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是9加几,得数都超过10,在计算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凑十法)
《有几瓶牛奶》教案11
课标内容
“9加几”的进位加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有几瓶牛奶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9+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计情境、引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棒.数字卡片。
一、复习。
1.24689
∧∧∧∧∧
1()1()1()1()1()
齐答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数被分成了几和几?
指出: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9+()=10
问:9+几等于10?强调:9和1凑成10。
3.抢答:9+1+1=
9+1+3=
9+1+8=
9+1+5=
抢答后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
得出:9加1得几,10再加几就得十几,这种题目很好算。
4.怎样相加才能算得快?为什么?291
小结:先算凑成10的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这样就
能很快算出结果是多少。这节课就要用这个方
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
1.教学9+5=14
(1)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数一数里面有几个格?能放几瓶牛奶?老师放进9瓶,盒子外面放5瓶,要求一共有多少瓶?怎样列算式?板书:9+5=
(2)问:你能通过怎样移动能使我们很快算出得几吗?(一人说,老师演示)
A:9加5等于几,我是通过数出来的。
B:9加5等于几,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
教学过程
加4等于14。
C:9加5等于几,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3)理清计算过程:(老师再演示一次移动过程)
为什么你移动一个放在格子里呢?(因为9和1凑成10)
一个从哪儿来?(把5分成1和4)
此时板书成:9+5=
这时可以怎样算:9加1得几?10加4得几?所以9+5等于几?
不看图谁能说说计算过程?(指一两名说)
全班跟着老师说。
同位互说。
(因为:9和1凑成10,把5分成1和4,9加1得10,10加4得14,所以9加5等于14。)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就叫它为“9加几”
2、同学们,你们还想学9加几?(指名回答)
3、教学9+7=16(跟老师一起摆)
(拿出方格纸,已有格子和黄圆)
(1)数一数有几格?格子里放了几个黄圆?还空几格?
(2)让学生拿出7个绿圆,放在方格纸的右边。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怎样列算式?板:9+7=16
B、全班齐说计算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所以9+7=16)
(7)强调:为什么不把7分成2和5或3和4呢?(因为9和1凑成10)
(8)刚才我们一起算出了9+5、9+7讨论一下,为什么都要分出1来?
(分出1的目的是要把9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了。这样就能算得快,这种方法叫凑10法,凑10法可以把今天学的转化为10加几。)
4、试一试:9+3=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9加几)
计算9加几的题目要先想什么?(指着9问)(要先想9和1凑成10)
分什么?(指着5、7、3问)(分第二个加数)
都是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要看9分出1来凑成10后,加剩下的数,这样算比较简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凑十法)
但要注意:分出1给9后剩下的几,不要忘了加。
课间操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有点儿累了,下面一起做课间操来轻松一下。
师:休息休息
生:轻松轻松
师:下面学习
生:更加用功
三、练一练
1、圈一圈,算一算。
(独立完成,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左边鱼缸里有9条鱼,右边有8条,一共有几条鱼?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独立完成。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拿着算式9+几,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如:拿着卡片2的同学说:你的朋友在这里。齐说9+2=11,以此类推。
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这样的题目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有几瓶牛奶》教案】相关文章:
有几瓶牛奶说课稿02-15
一年级数学教案:《有几瓶牛奶》06-03
中班彩色牛奶教案03-03
中班语言彩色牛奶的教案02-02
中班语言教案:彩色牛奶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幼儿园小班教案《彩色牛奶》及教学反思11-26
牛奶作文300字08-09
牛奶作文300字09-11
《有多重》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