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时间:2024-06-18 17:47:5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会写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课件出示河边情景)

  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瞧,大屏幕上的汉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小鱼)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二)生字回文,朗读古诗。

  (三)指导写字。

  想想哪个字最难写,要注意什么?

  三、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古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指名背诵。

  二、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大家齐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课件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认真专心)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试背本诗;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学古诗的能力;

  3、了解诗句的大意,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通过想象,感受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试背本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大意,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通过想象,感受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齐背古诗。)(组织教学)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1、不久前我们才学了一首古诗《渔歌子》。(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渔歌子》)

  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诗句描写了一位老翁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的钓鱼的情景。你见过别人钓鱼吗?你觉得钓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钓鱼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它不仅吸引着白发的老人,更吸引着和你们一样大的顽皮可爱的孩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就是——《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垂”是个翘舌音,谁来读准他?读得真准,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连起来读,“小儿垂钓”。

  “垂”,比较难写,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写。(提示需注意的地方。)(注:指导书写时,兼顾全体。)

  二、知诗人,解题意。

  1、“垂钓”的意思是——钓鱼,对,它是钓鱼的.书面语;那么“小儿垂钓”就是——小孩儿钓鱼。

  2、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胡令能是唐朝中期一个并不出名的诗人,年轻时当过手工匠,他一生中仅留了四首诗作,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这首《小儿垂钓》。

  三、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他会在诗文中写些什么?学完了古诗以后就知道了。(注:如有猜对的,学文中要对这样的同学有所回应,给予表扬)先听老师读。注意,听准字音。

  师范读。

  2、小朋友想读吗?请大家按平时的读书方法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练读。(提示:自己多读几遍)

  3、检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当好小评委。”(两人)

  正音。重点指导的读音:“蓬”、“稚”、“侧”、“映”、“纶”。(如:除了“ ”是后鼻音的字,在这两行诗句中还有哪个后鼻音的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注:当提到“映”时,“应”也提出正音。“‘应’是个多音字,既读‘yīng’,又读‘yìng’,在诗句里我们将它读成‘yìng’”)(注:可通过表扬优生的方式再加深印象,由练读字、词到连句读。)

  (2)难读的字都会读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吧。(齐读诗句)

  四、自学诗句。

  1、好极了!诗句究竟写了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诗句,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理解诗意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归纳:借助字典或注释;联系上下文;请教别人……)下面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自学诗句。

  学生自学诗句。(提示:自学完以后,可以和同位互相交流交流;有困难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老师很乐意帮你的忙。)

  2、交流汇报:“你是怎样理解这两行的?先来读一读(一、二两行)”

  五、学习前两行诗句。

  1、汇报第一、二两行:

  从哪个词看出这个孩子头发很乱?(蓬头)注释中告诉我们了,“蓬头”的意思就是头发很乱,你真会学习,通过蓬头能看出什么?(钓鱼心切,顾不上梳头,很喜欢钓鱼。)又是从哪儿知道他是在学钓鱼?对,“垂纶”的意思是——钓鱼,学垂纶就是——学钓鱼)(板书:学)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在学钓鱼,“映”在这里指遮住,“草映身”就是用草草遮住自己的身体。

  2、为什么他要躲在草丛里钓鱼,还用草遮掩住自己的身体呢?(指导体会他的心机,怕鱼儿看见自己吓跑了,好象在和鱼儿捉迷藏。)

  是的,从“草映身”让我们体会到这孩子为了钓鱼所花费的一番心思。其实,这两行中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他这种心理?(“侧坐”)(板书:侧坐)“侧坐”是什么样的?我们侧坐着试一试。为什么要侧坐?(因为担心自己被鱼发现,他没有像一般的钓鱼人那样大大咧咧地坐着,而是侧身小心翼翼地隐藏在草堆里,好像在和鱼儿捉迷藏。)

  3、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一起看。(出示课件,师朗读前两行诗句旁白,并指示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蓬头、稚子、草映身)

  4、有趣吗?能不能看着图展开想象描绘这两行诗句?比如:这是在时间?这孩子来到河边干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5、由于钓鱼心切,这个头发都顾不上梳的小孩,此时正模仿着大人的样子专心致志地学钓鱼,多可爱呀?谁能读好?

  6、指导朗读:

  (1)个别读;(通过表扬优生或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出重音、停顿。

  (2)提示:“蓬头”、“学垂纶”、“侧坐”、“草映身”这几个能表现出孩子可爱样子的词可以读重一些。(师范读)

  (3)男、女生分读。

  六、学习后两句诗句。

  1、正在这孩子专心致志地钓鱼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接着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谁来说说看?

  2、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那么诗中是怎样写的呢?接着读。(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1)“路人借问”,“借问” 这个词我们曾在《清明》一诗中见过,“借问酒家,……”(齐背《清明》)知道“借问”就是——(向别人打听事情)

  (2)这个给人指路的小牧童多热情多有礼貌呀!而图上的这个孩子(指图)却——远远地招手,书上用的词是——(板书:遥招手)讲解:这个“遥”是“遥远”的“遥”,表示的是远远的意思。他为什么远远地招手呢?所以最后两行诗句是“路人……不应人” (板书:不应人)

  (3)在这里,“应”是什么意思?{板书:应}(回答、答应)“不应”就是——不回答。(板书:不应)所以“不应人”也就是不回答谁呀?(不回答问路的人)(板书:不应人)

  (4)连起来说说这两行的意思。

  (5)创设情景: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这个小孩,你会对路人做什么手势?(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多机灵的孩子呀!你体会得真好,相信你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指导学生朗读:“着急时语速怎样?最后一句写他都不敢答应了,读时声音应该怎样?”)

  (6)两名学生比赛读,评一次;

  加上动作齐读。

  (7)能展开想象生动有趣地描绘一下整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说一说。

  指名。

  七、小结。

  1、通过学习(指示板书),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板书:专心致志、机灵可爱)

  2、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注:激励话语)

  你想邀请谁和你一起读?

  加动作齐读。

  3.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谁来试试看?

  指名背;

  配乐试背。(“会背的同学闭上眼睛,一边背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不会背的同学可以一边看画面、看板书一边跟着小声背。”)

  八、课内拓展:

  1、把钓鱼当成一件娱乐活动的时候自然是充满了情趣,可如果是为了维持生活就没那么轻松了,课堂上,刘老师再推荐给大家一首跟捕鱼有关的古诗,自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

  一起读一读。

  2、通过刚才的学习,刘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敢接受下面的挑战吗?请你用我们今天所用的学习方法,自学这首诗,理解它的意思,比比谁学得又快又好!(自学完毕快速举手。)

  3、交流汇报:重点提示的词语:“渔者”、“但”、“君”、“出没”

  4、师总结: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捕鱼人捕鱼时的艰险,从而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九、布置作业:

  这节课,小朋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度过了愉快而有意义的一节课,课后,刘老师请大家走进“作业超市”,自由选择课后作业。(……) 希望你有更大收获。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相关文章:

小儿垂钓的教案02-25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04-29

小儿垂钓作文300字08-07

【精选】小儿垂钓作文300字三篇07-02

精选小儿垂钓作文300字四篇06-22

《两小儿辩日》教案05-29

《两小儿辩日》教案02-25

两小儿辩日教案07-04

《古诗》的教案05-3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小儿垂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会写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课件出示河边情景)

  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瞧,大屏幕上的汉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小鱼)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二)生字回文,朗读古诗。

  (三)指导写字。

  想想哪个字最难写,要注意什么?

  三、布置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古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指名背诵。

  二、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大家齐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课件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认真专心)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试背本诗;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学古诗的能力;

  3、了解诗句的大意,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通过想象,感受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试背本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大意,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并通过想象,感受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齐背古诗。)(组织教学)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1、不久前我们才学了一首古诗《渔歌子》。(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渔歌子》)

  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诗句描写了一位老翁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的钓鱼的情景。你见过别人钓鱼吗?你觉得钓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钓鱼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它不仅吸引着白发的老人,更吸引着和你们一样大的顽皮可爱的孩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就是——《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垂”是个翘舌音,谁来读准他?读得真准,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连起来读,“小儿垂钓”。

  “垂”,比较难写,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写。(提示需注意的地方。)(注:指导书写时,兼顾全体。)

  二、知诗人,解题意。

  1、“垂钓”的意思是——钓鱼,对,它是钓鱼的.书面语;那么“小儿垂钓”就是——小孩儿钓鱼。

  2、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胡令能是唐朝中期一个并不出名的诗人,年轻时当过手工匠,他一生中仅留了四首诗作,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这首《小儿垂钓》。

  三、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他会在诗文中写些什么?学完了古诗以后就知道了。(注:如有猜对的,学文中要对这样的同学有所回应,给予表扬)先听老师读。注意,听准字音。

  师范读。

  2、小朋友想读吗?请大家按平时的读书方法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练读。(提示:自己多读几遍)

  3、检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当好小评委。”(两人)

  正音。重点指导的读音:“蓬”、“稚”、“侧”、“映”、“纶”。(如:除了“ ”是后鼻音的字,在这两行诗句中还有哪个后鼻音的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注:当提到“映”时,“应”也提出正音。“‘应’是个多音字,既读‘yīng’,又读‘yìng’,在诗句里我们将它读成‘yìng’”)(注:可通过表扬优生的方式再加深印象,由练读字、词到连句读。)

  (2)难读的字都会读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吧。(齐读诗句)

  四、自学诗句。

  1、好极了!诗句究竟写了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诗句,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理解诗意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归纳:借助字典或注释;联系上下文;请教别人……)下面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自学诗句。

  学生自学诗句。(提示:自学完以后,可以和同位互相交流交流;有困难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老师很乐意帮你的忙。)

  2、交流汇报:“你是怎样理解这两行的?先来读一读(一、二两行)”

  五、学习前两行诗句。

  1、汇报第一、二两行:

  从哪个词看出这个孩子头发很乱?(蓬头)注释中告诉我们了,“蓬头”的意思就是头发很乱,你真会学习,通过蓬头能看出什么?(钓鱼心切,顾不上梳头,很喜欢钓鱼。)又是从哪儿知道他是在学钓鱼?对,“垂纶”的意思是——钓鱼,学垂纶就是——学钓鱼)(板书:学)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在学钓鱼,“映”在这里指遮住,“草映身”就是用草草遮住自己的身体。

  2、为什么他要躲在草丛里钓鱼,还用草遮掩住自己的身体呢?(指导体会他的心机,怕鱼儿看见自己吓跑了,好象在和鱼儿捉迷藏。)

  是的,从“草映身”让我们体会到这孩子为了钓鱼所花费的一番心思。其实,这两行中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他这种心理?(“侧坐”)(板书:侧坐)“侧坐”是什么样的?我们侧坐着试一试。为什么要侧坐?(因为担心自己被鱼发现,他没有像一般的钓鱼人那样大大咧咧地坐着,而是侧身小心翼翼地隐藏在草堆里,好像在和鱼儿捉迷藏。)

  3、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一起看。(出示课件,师朗读前两行诗句旁白,并指示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蓬头、稚子、草映身)

  4、有趣吗?能不能看着图展开想象描绘这两行诗句?比如:这是在时间?这孩子来到河边干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5、由于钓鱼心切,这个头发都顾不上梳的小孩,此时正模仿着大人的样子专心致志地学钓鱼,多可爱呀?谁能读好?

  6、指导朗读:

  (1)个别读;(通过表扬优生或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出重音、停顿。

  (2)提示:“蓬头”、“学垂纶”、“侧坐”、“草映身”这几个能表现出孩子可爱样子的词可以读重一些。(师范读)

  (3)男、女生分读。

  六、学习后两句诗句。

  1、正在这孩子专心致志地钓鱼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接着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谁来说说看?

  2、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那么诗中是怎样写的呢?接着读。(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1)“路人借问”,“借问” 这个词我们曾在《清明》一诗中见过,“借问酒家,……”(齐背《清明》)知道“借问”就是——(向别人打听事情)

  (2)这个给人指路的小牧童多热情多有礼貌呀!而图上的这个孩子(指图)却——远远地招手,书上用的词是——(板书:遥招手)讲解:这个“遥”是“遥远”的“遥”,表示的是远远的意思。他为什么远远地招手呢?所以最后两行诗句是“路人……不应人” (板书:不应人)

  (3)在这里,“应”是什么意思?{板书:应}(回答、答应)“不应”就是——不回答。(板书:不应)所以“不应人”也就是不回答谁呀?(不回答问路的人)(板书:不应人)

  (4)连起来说说这两行的意思。

  (5)创设情景: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这个小孩,你会对路人做什么手势?(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多机灵的孩子呀!你体会得真好,相信你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指导学生朗读:“着急时语速怎样?最后一句写他都不敢答应了,读时声音应该怎样?”)

  (6)两名学生比赛读,评一次;

  加上动作齐读。

  (7)能展开想象生动有趣地描绘一下整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说一说。

  指名。

  七、小结。

  1、通过学习(指示板书),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板书:专心致志、机灵可爱)

  2、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注:激励话语)

  你想邀请谁和你一起读?

  加动作齐读。

  3.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谁来试试看?

  指名背;

  配乐试背。(“会背的同学闭上眼睛,一边背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不会背的同学可以一边看画面、看板书一边跟着小声背。”)

  八、课内拓展:

  1、把钓鱼当成一件娱乐活动的时候自然是充满了情趣,可如果是为了维持生活就没那么轻松了,课堂上,刘老师再推荐给大家一首跟捕鱼有关的古诗,自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

  一起读一读。

  2、通过刚才的学习,刘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敢接受下面的挑战吗?请你用我们今天所用的学习方法,自学这首诗,理解它的意思,比比谁学得又快又好!(自学完毕快速举手。)

  3、交流汇报:重点提示的词语:“渔者”、“但”、“君”、“出没”

  4、师总结: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捕鱼人捕鱼时的艰险,从而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九、布置作业:

  这节课,小朋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度过了愉快而有意义的一节课,课后,刘老师请大家走进“作业超市”,自由选择课后作业。(……) 希望你有更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