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算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运算教案范文1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52×0.8
(3)5-1.42-0.58
(4)36×2.5
(5)8.3×8+8×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0.3+0.7
(2)6.3+3.7÷0.25×4
(3)10.5×4.2×5.8×10.5
(4)3.14-1.25+0.75
(5)3.28×2.7+7.3×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5.4+4.6×3.46
(2)0.48+0.25×1.22×4
(3)18.65-3.4×2-9.6÷3
(4)3.7×6.3+2.7×3.7
师:
(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0.3÷0.7×0.3
A.原式=(0.7×0.3)÷(0.7×0.3)=1
B.原式=0.21÷0.7×0.3=0.3×0.3=0.09
C.原式=0.7÷0.7×0.3×0.3=1×0.3×0.3=0.09
(2)7.6×2.7+7.2×(11-3.4)
A.原式=20.52+7.2×7.6=20.52+54.72=75.24
B.原式=7.6×2.7+7.2×7.6=7.6×(2.7+7.2)=7.6×9.9
=7.6×10-7.6×0.1=76-0.76=75.24
(3)4.8×5.2+7.3×4.8
A.原式=4.8×(5.2+7.3)=4.8×1.25=(8×12.5)×0.6=100×0.6=60
B.原式=4.8×(5.2+7.3)=4.8×1.25=(4+0.8)×12.5
=4×12.5+0.8×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0.42+6.4×4.2
(2)7.5×45+2.5×17
板书:创造性简算
六、小结:
师: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板书设计 :
运算教案范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类推迁移,通过体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7+426 + 480-(32+324)
[( + ) ]20-[4-( - )]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23- +
2.请你用 、1、 、 、 、 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运算教案范文3
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题】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 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 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 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小结】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 课本P 5做一做1、图书馆里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馆里有故事书多少本?
【提高练习】
1、先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综合式计算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个数的3倍少12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课本P8 练习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小张有8张10元的。小王有18张2元的。 ?
【拓展练习】
1、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只要求列式不计算)
(1) 过年了,小兰用压岁钱为自己的小图书馆购买了一批课外书。小图书馆有2个书柜,每个书柜有6层,每层放了15本书。现在小兰的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书?
(2)
2、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运算教案范文4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页例2、例3,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同学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1.复习
(1)先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来(直接报出答数)。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新课
(1)通过例1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
着重说明: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原来算式的下面,还没计算的局部“+5”要誊写下来;注意各行开头的数上下对齐,数左面的等号也上下对齐。
然后让同学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对书写不规范的协助改正。然后一起订正。
(2)教学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例2:把两个算式都写在黑板上。
提问: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
说明:在这两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不论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
先做左边的式题。由于同学做过这样的`题,可指名说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要先做。并写出分步计算过程。边写边提问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再让同学说一说运算顺序。
再做右边的式题。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说明,在这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但是乘法在后面,依照规定也要先算乘法。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也表示要先做。然后说明分步计算过程的写法。强调先算乘法,后算减法,6×3的积18,在第二步计算时作减数,因此要把没算的局部“50-”先照抄下来,再写6×3的积18。
让同学看教科书第9页上的法则,齐读一遍。再指名复述。
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提醒同学注意先想好运算顺序,再一步一步地算。教师巡视,然后一起订正。
(3)教学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例3的两个算式。
提问: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
说明:在这两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法或减法,不论除法在前面或在后面,都要先算除法。
提问:在左边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同学回答后,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指名说分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提问:在右边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同学回答后,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教师强调除法虽然在后面,依照规定也要先算除法。
提问:假如不告诉你们分步计算过程,你们能自身写吗?试试看。
同学试着在教科书上写出分步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给以协助。然后一起订正。让同学互相检查做的情况,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看教科书第10页上的法则,齐读一遍。再指名复述。
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然后一起订正。
(4)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假如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什么?在这样的算式里乘法、除法在前面或在后面,有没有关系?
3.独立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然后订正,订正时要让同学说说各先算什么,并注意书写格式。
(2)第2题,先让同学检查、改正,然后一起讨论。
(3)第3题,让同学独立做,然后一起订正。
运算教案范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 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一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小军说:“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3.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5×3+20
4.(教师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
5×3+20
=15+20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该怎么写?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5×3+20
= 15+20
=35(元)
5.提问: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20+5×3
=15+20
=35(元)
②20+5×3
=25×3
=75(元)
③20+5×3
=15
=35(元)
④20+5×3
=20+15
=35(元)
6.出示学生作业,并逐一讲评。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你认为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7.比较5×3+20和20+5×3
=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谁先说说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么?
谈话: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 50-36
=14(元)
②50-18×2
=32×2
=64(元)
③50-18×2
=36
=14(元)
④50-18×2
=36-50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提问性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运算教案范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运算教案范文7
一、集合的运算
1.交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 .
2.并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 .
3.补集:集合A是集合S的子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记作 ,即 = .
二、集合的常用运算性质
1.A∩A= ,A∩ = ,A∩B=B∩A,A∪A= ,A∪ = ,A∪B=B∪A
2. = , = , .
3. , ,
4.A∪B=A A∩B=A
例1. 设全集 , 方程 有实数根 , 方程 有实数根 ,求 .
例2. 已知 , 或 .(1)若 ,求 的取值范围;(2) 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1.已知集合A= B= 当=3时,求 .
变式训练2:设集合A= B
(1)若A B 求实数a的值;(2)若A 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在解决有关集合运算题目时,关键是准确理解题目中符号语言的含义,善于转化为文字语言.
2.集合的运算可以用韦恩图帮助思考,实数集合的交、并运算可在数轴上表示,注意在运算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3.对于给出集合是否为空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否确定,都是常见的讨论点,解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运算教案范文8
教学目标:
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认识福娃,知道各个福娃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了解奥运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纠错与评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插图)
说一说这是什么?生:这是福娃。
你知道福娃吗?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在申报主办国的'时候,有几个国家参加,最后我国取得了申办权,说明中国强大,才有能力去申办。这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组成了一句话:北京欢迎您。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五个福娃名字的来历吗?有谁知道?相互交流。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媒体的介绍。你想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吗?现在让我们开动脑子寻找答案。
二、中心阶段
师:出示2630-867+133
问:谁来说一说它的计算顺序?用线划出
生:回答后用递等式计算。
小结:象这样的题,我们要注意不要被数干扰。刚才这题的答案就是第一届奥运会举办的年份。做了下面的题目,把答案填在书上第2页,还会知道一些奥运知识。
师:继续出示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
师:请学生动笔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答案了。
巡视,鼓励表扬做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请学生汇报答案。并读一读这些知识。
三、分层练习
口算:
1230 20050 245
245245 189+897-189
12030 2000500 254
254254 120-1203
笔算:
472208-73549+7 3008-(69+36018)
12248 774411
总结:
计算前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数字不能抄错,一定要验算和检查。
运算教案范文9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铺垫
1、计算。
(1)7又7/8+4又5/12+2又1/6(2)7又7/8-4又5/12-2又1/6
2、投影片反馈、评讲。
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改变复习题(2)的运算符号后出示:
7又7/8-4又5/12+2又1/6
审题: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区别?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今天我们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
三、教学新知
教师提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谁能说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括号里面的。)
1、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尝试计算
(2)投影反馈:
解法1: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解法2: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1/6
=3又11/24+2又1/6
=3又11/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3):
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做题时要注意观察题中各数字特点,运用合理方法进行计算。
运算教案范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6。
运算教案范文1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最后算出结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题。
2.出示例1 47-12+5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骤,教师可逐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这道题都含有哪些运算符号?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第二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
这样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脱式过程。
例1 47-12+5
=35+5
=40
3.教师出示:48+16-37 54÷9×7
让学生尝试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书写格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并请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学生甲 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计算结果?
=27
学生乙 54÷9×7
=6×7 "7"照写下来,为什么?
=42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旁注,强调两道题的书写步骤,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道题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清楚:
(1)每道题第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
(2)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要照抄下来。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4)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
4.教师出示例2 6×3+50 50-6×3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这两个式题各含有什么运算符号?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问:"这样的混合式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2 6×3+50 50-6×3
=18+50 =50-18
=68 =32
请较好学生说出"6×3+50"先算6和3的积,再加上50,算出它们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积,再从50里面减去。以渗透四则式题按运算顺序的读法。
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师可再强调指出50没有参加计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来,再写出要减去的6和3相乘的结果。
为了巩固例2的计算步骤,可出"19+5×3"和"7×8-29"两道同类题,让全班学生做一做。
5.教师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学生看清题目后,教师可指出:"像这样的两步混合式题有除法和加、减法,而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完成。并请两名学生板演。
学生甲 54÷6-7 学生乙 7+54÷6
=9-7 =7+9
=2 =16
学生完成后,可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每道题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学习了三道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两步混合式题的特点,小结出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的问题,并有重点地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反馈
1.根据下面算式,正确填上( )里的数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58-4×8 (2)4×8+15
(3)45÷5-8 (4)8+45÷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两步式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学生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这样的题容易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意突出这一难点。在三个例题安排的基础上,每个例题教学后,又安排了"试一试"的题目,以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运算教案范文12
教学内容:
教材60-61“分数混合运算(三)”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2.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理解以下条件的意思
女生比男生少1/3
本月用水比上月节约了1/4。
2.引入新课。
出示问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请学生先估一估哪个月用水多,哪个月用水少?八月份大约用水多少吨?
2.读题、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3.根据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4.设哪个量为X,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5.要求尝试检验
6.归纳这类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完成教材第60页
“练一练” 第1题 提示:能简算的请根据运算定律简算。
2.完成教材第60页
“练一练” 第2、3题,用方程解或列除法算式都可以。
3.完成教材第60页
“练一练” 第4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2.预习“百分数”
运算教案范文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的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混合运算已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困难不是很大。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64÷8+32 80-5×9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提出问题,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说说图上所能看到的数学信息?
生:阿姨买了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同样的儿童衣服一共用了207元,成人衣服一件120元。一件儿童衣服多少钱?
师:先列分步算式,再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1)指名说分布算式,教师板书
207-120=87(元)
87÷3=29(元)
(2)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这道题先进行什么计算,再进行什么计算?
生:第一步求出的是3件儿童衣服的钱,第二步求的是1件儿童衣服的钱。
生: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让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综合算式,教师板书
207-120÷3 (207—120)÷3
师问:要求一件儿童衣服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小组讨论)
生:必须先求3件儿童衣服的钱。
师:207—120÷3 这样列式能先算出3件儿童衣服的钱吗?要求3件儿童衣服的钱应先算哪一步?
生:不对。
师:怎样才能先算207—120?这里要先算减法,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在减法这部分添上小括号,因为数学上有个规定: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所以(207—120)÷3是对的。
师:这个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4、完成试一试教材61页。学生独立计算,指定两人板演。
提问:这两道算式里都有括号,都要先算哪一步?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发现矛盾,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解决矛盾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练习
1、说说运算顺序。(80-25)×8
2、第62页课堂活动2题。
3、计算:(34+22)÷7 25×(34-26)
四、达标反馈
1、比一比,看谁算的对。
35÷(21-14) (51-43)×7
2、找朋友,连一连。
3、一袋开心果有60颗,要想分给7个人,每人分9颗,还差多少颗?
五、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师:要是没有小括号呢?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计算时要先理清顺序,再仔细计算。
六、布置作业
1、把下面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
51-43=8 8×7=56
2、第62页练习十五1—3题。
3、三年级有男生27人,女生21人,如果每排坐8人能坐几排?
板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分步:207-120=87(元)
87÷3=29(元)
综合算式:(207-120)÷3………………必须加小括号
=87÷3
=29(元)
答:一件儿童衣服29元。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运算教案范文14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思维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3、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商店里的食品和价钱。
师:现在如果你到了一家超市,要买你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要花多少钱?
生1:我想买3袋饼干,1袋3元,共花了9元。
生2:我想买1瓶饮料和1个汉堡包,共花8元。
生3:我想买4包花生和1袋糖果。
师:他买的东西挺多的,同学们先猜猜他用了多少钱?
生:我估计用了30元左右。
二、探讨算法
(一)师生共同探讨计算食品的总价
师:那他到底用了多少钱?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做做,再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生1:我觉得应该先算出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所以我要先列出算式74=28(元),再和1袋糖果的钱合起来,列出算式5+28=33(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前面我学过有加有减的运算,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再一步一步计算。那现在也可以把刚刚那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变成5+74,这样计算起来会方便一些。
师:你的想法很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指综合算式)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你要先算什么?
生1:我要先算乘法,因为我要先知道4包花生用了多少钱,才能求出最后的价钱。
生2:是呀!如果先算加法5+7,就不知道算出来的数是什么意思。
(二)探讨如何计算20-43
1、刚才你们学会了计算食品的总价,那现在如果你有20元,买4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想法后汇报计算过程和想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汇报算式20-43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三)自学书本例3和例4
(四)质疑问难
(五)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关于数的运算的具体目标明确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正是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现在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如在学习计算应找回多少钱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必须先算出食品的价钱,才能进一步算出找回的钱数。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学生慢慢地体会到先乘除,后加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这些算式也变得有了生命的价值;数学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觉到数学充满趣味。当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发现,结论自己总结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算教案范文15
教学内容:
补充及p.38第8、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
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8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
(1)小括号;
(2)乘或除;
(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
24040+202=8
90-3035=400
90-3035=100
建议学生
(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
(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
(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
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边长边长=面积 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块数=小面积。
学生列式解答该题。
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
【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运算律》教案05-29
0的运算教案01-22
混合运算教案08-25
《运算律》教案03-05
《0的运算》教案04-04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12-29
小学数的运算教案07-08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3-03
运算定律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