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教案

时间:2024-05-10 08:56:14 教案 我要投稿

《纸》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纸》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纸》教案

《纸》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纸的种类以及各种纸张的作用。

  2、让幼儿在利用报纸的游戏中,感受纸的特性,体验玩纸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投掷、跳跃、奔跑等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4、引导幼儿进行尝试与创新废旧报纸的多种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

  废旧报纸该怎样玩出新花样,教师该怎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法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魔术箱(装有各种纸张);报纸若干;纸球、纸棒、塑料筐、门洞若干;音乐磁带;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跳韵律操,做准备活动。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城堡,你们想不想去啊?

  “可是城堡的主人想先让我们小朋友为他表演个节目,现在我们就一起为他跳个舞好不好!”

  2、利用课件,请小朋友们观察城堡里都住着谁。

  “刚才看了小朋友这么优美的舞蹈,也许城堡的主人该为我们开门了,我们一起敲敲门吧。”

  提问:城堡里都有住着谁?它们为什么会住在一起?(全都是纸制品)

  二、基本部分: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都见过什么纸?

  2、出示“魔术箱”

  (里面装有各种纸:皱纹纸、吹塑纸、卡纸、素描纸、宣纸、水彩画纸、包装纸、复写纸、挂历纸、相片纸、卫生纸、面巾纸、报纸等)请小朋友们把手伸入箱中摸一摸,猜猜里面是什么纸?这些纸有什么用?

  (教师利用实物展台示范一两种纸的用途)

  3、出示报纸:集体游戏《魔毯变变变》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报纸先生’,报纸有什么用呢?”

  “现在‘报纸先生’还想跟小朋友们做游戏。”

  请幼儿把手中的报纸平放在地上,然后站立在报纸中间,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动作,音乐停,谁若跳出报纸外即算输。

  然后请剩下的小朋友把地上的报纸对折后站在报纸中间,播放音乐,继续表演,音乐停,看谁还在报纸中间。报纸越折越小,难度越来越大,看谁能成为最后的优胜者。

  4、请小朋友想想:

  报纸除了铺在地上做《魔毯变变变》,还能做什么其他的游戏呢?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办法。引导幼儿想出其他的游戏玩法,鼓励幼儿创新出新的玩法。

  5、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师示范幼儿未发现的玩法:

  (1)、“顶一顶”:把报纸折叠放在头上、肩上——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贴纸跑”:把报纸放在胸前奔跑,尽量不让报纸脱落——发展幼儿的奔跑灵活性。

  6、利用纸球、纸棒进行游戏。

  “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报纸变一变,比如改变形状,能跟我们做什么游戏呢?”

  (1)、引导幼儿将报纸制作成纸球。游戏一:纸球投准——让幼儿将手中的纸球抛到对面的盒子中,看谁能够投准。

  (2)、引导幼儿将报纸制作成纸棒。游戏二:打纸球——让幼儿利用纸棒将纸球打到门洞中。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游戏:

  《假如我是一张纸》

  (1)、教师拿一张报纸左右摇动、折叠等,请幼儿根据纸的变化,用肢体模仿表现出来。

  (2)、教师把报纸揉成一团,请全体幼儿变成“一张大纸”,一起模仿纸张变成纸团的样子。

  2、“‘报纸先生’都没想到小朋友会利用它做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小朋友看上课做游戏的照片。

  (用数码相机拍摄刚才小朋友做游戏的场面)有个小朋友还会用‘报纸先生’折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呢,你们会折吗?”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报纸,让幼儿自由折叠。

《纸》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2.引导幼儿通过有序的观察,充分理解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3.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在活动中乐于表达,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

  理解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

  变魔术用纸、多媒体课件、优美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游戏"变魔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1)教师用纸为幼儿变魔术,折一条小鱼,再给小鱼画上眼睛,随音乐做律动《小金鱼》。

  (2)谈话,纸还可以用来干什么?"今天老师要给他家介绍一位爱玩纸的朋友",课件展示小袋鼠图片。

  2.课件辅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课件逐一出示图画并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幼儿看图,教师鼓励幼儿逐一讲述,引导想象"小袋鼠拥有了漂亮雨伞时的心情",可以让幼儿上前表演。重点强调"小袋鼠为什么哭了"。)

  3.请幼儿按照图片顺序连贯地讲述。

  (1)同桌或是离得近的孩子相互讲述。

  (2)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

  4.活动延伸教师提供一些材料,请幼儿摸一摸,再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来做雨伞不会被雨淋破,激发幼儿帮袋鼠做一把不会被雨淋破的雨伞。

  5.活动结束播放欢快的音乐,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3、中班语言活动动物的雨伞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它是我自行创编而成的。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燕子、蚂蚁、青蛙、小鸡、瓢虫、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在自行创编诗歌过程中我汲取了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的建议,使自编的诗歌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并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理解并学做动词:爬、飞、举、钻。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燕子、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

  2、Flash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Flash课件的片头)

  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幼儿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播放这一段课件。)

  动画片里的燕子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是怎么做的?(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飞,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成了什么呢?(在师生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给燕子的雨伞起个名—大树伞)

  教师贴上小图片,并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引导幼儿编一编: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2、蚂蚁和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爬、举,师生共同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式来编一编。)

  3、引导幼儿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4、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

  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或瓢虫你会怎么办?

  播放课件后,请幼儿尝试用句式编,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共同讨论给动物的雨伞起个有趣的名字。

  5、你们看还有谁?(乌龟和松鼠)

  师: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播放剩余的课件,请幼儿说一说他们想的是什么办法?进行表演。

  提问: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引导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二)、学习诗歌

  1、完整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2、幼儿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4、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三)、自然结束。

  附:自编诗歌——《动物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4、中班语言活动纸雨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2.引导幼儿通过有序的观察,充分理解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3.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在活动中乐于表达,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中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变魔术用纸、多媒体课件、优美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游戏"变魔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1)教师用纸为幼儿变魔术,折一条小鱼,再给小鱼画上眼睛,随音乐做律动《小金鱼》。

  (2)谈话,纸还可以用来干什么?"今天老师要给他家介绍一位爱玩纸的朋友",课件展示小袋鼠图片。

  2.课件辅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课件逐一出示图画并引导幼儿讲述图画内容。(幼儿看图,教师鼓励幼儿逐一讲述,引导想象"小袋鼠拥有了漂亮雨伞时的心情",可以让幼儿上前表演。重点强调"小袋鼠为什么哭了"。)

  3.请幼儿按照图片顺序连贯地讲述。

  (1)同桌或是离得近的孩子相互讲述。

  (2)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

  4.活动延伸教师提供一些材料,请幼儿摸一摸,再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来做雨伞不会被雨淋破,激发幼儿帮袋鼠做一把不会被雨淋破的雨伞。

  5.活动结束播放欢快的音乐,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次活动最大的成功就是做到了这一点,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充分体现了新《纲要》活动中老师通过语言的渲染、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表情、肢体动作,把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把孩子们带入诗歌美妙的意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孩子们学说优美的语句的欲望一下就被勾起来了。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尽兴探索、尽情表达的机会,创设了创造性表达、表现的空间,从活动开始到结束,老师始终以鼓励的言行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说说你的想法,说错没关系的。”不管幼儿的回答是否满意,始终以赞许的口吻激励幼儿。使幼儿活动积极,情绪高涨,如:在为小动物找伞时把自己想到的办法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潜能得以发挥,使孩子们在学习诗歌中想说,敢说,喜欢说。在学习朗读诗歌时,运用了多种方式让幼儿练习,看图片说,分角色说,利用语言游戏说,边做动作边说,有目的地促进每个幼儿的语言兴趣、能力的发展。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

  5、中班语言好朋友的雨伞教案反思

  [教材简解]

  《好朋友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小鸟、蚂蚁、青蛙、乌龟、松鼠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

  [目标预设]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引导幼儿在看、想、说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勇于想办法解决。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学会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学习按诗歌的形式仿编诗歌。

  [设计理念]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设计思路]

  在诗歌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活动准备1、小鸟、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乌龟、松鼠等小图片。

  2、Flash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好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播放Flash课件的片头)2、这时、天空种飘来了一大片(乌云),天快要下雨了,小动物该怎样避雨呢?

  3、小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飞到了大树下,它吧大树当成了雨伞,那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伞呢?(大树伞)4、教师总结: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

  5、老师来做大树,你们做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到大树下避雨。(师生共同表演)6、小蚂蚁也在着急地找它的雨伞,猜猜看它会找什么做它的雨伞呢?

  7、蚂蚁是怎么到蘑菇下去避雨的呢?(加动作暗示)它把什么当作了伞?(蘑菇)对了,小鸟飞到了大树下,把大树当成了伞,那蚂蚁的伞叫什么伞呢?

  8、边移动图片边说,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9、教师总结: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10、幼儿分角色表演:谁愿意上来做蘑菇伞的?让我来看看,哪朵蘑菇伞最漂亮?其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蚂蚁。

  11、看看,还有谁没有伞呢?它会去找什么伞呢?它是怎么到荷叶下避雨的?

  12、表演:幼儿和幼儿之间一个做青蛙,一个做荷叶,交换。

  二、发散,创编诗歌1、看看,还有什么也可以做小动物的伞呢?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可以做小动物的伞呢?(重点创编"xx伞"。)2、出示乌龟:看看,这是谁?老师以乌龟的口气说:"小朋友,你们猜猜,我会怎么来避雨呢?"3、出示松鼠,"请你猜猜我又会怎样来避雨呢?"引导小朋友以他们身体上的一部分作为雨伞。

  三、学习诗歌1、教师配乐(小夜曲),有表情地完整朗诵诗歌。

  2、引导幼儿一起听音乐朗诵诗歌。(教师声音轻)四、完整表演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五、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还有没有这样的伞呢?

  附:诗歌《好朋友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好朋友们都来了;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活动反思:

  在社会活动《好朋友》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预设活动目标,能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欣赏故事引出活动主题,运用谈话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探讨寻找问题答案,引导幼儿参与表演来巩固对知识的习得。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及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积极参与、感受活动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探索、交流、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过程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足之处是老师的个别指导能否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度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社会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6、中班语言动物的雨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

  2、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并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3、理解并学做动词:爬、飞、举、钻。

  4、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诗歌情节。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小鸟、蚂蚁、青蛙、乌龟等小图片。

  2、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理解诗歌内容。

  看图: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下雨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办呢?”

  (二)、学习诗歌

  1、完整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

  2、幼儿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师生(教师做“雨伞”,幼儿做各种“动物”)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集体、分组等方式)。

  4、引导幼儿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活动反思:

  《动物的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小鸟、蚂蚁、青蛙、瓢虫、乌龟、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

  从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词汇量较少,从而阻碍了孩子的表达。因此在活动中,还是教师说得太多。此外,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还有待加强,今后要多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气氛,让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个别孩子的表现欲很强,如:田田、凯凯、文文、果果等,这些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但语句不太顺畅,不太连贯,这也是在今后要加强的。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发,对外界新鲜的刺激能产生兴趣,容易进入情境中。因此活动最后如果能利用头饰和道具并布置相应的场景,其效果会更好,这样不仅可以引起更浓的参与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再次深入理解儿歌的内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觉得我应该从讲故事开始,先丰富孩子们的词汇量,由词语开始,逐渐向句子发展,引导孩子们用原有的经验和当前的学习内容更好的相结合,学会灵活运用字、词、句,最终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自信。

《纸》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纸团绽开的变化和洗洁精之间的关系。

  2、能积极动手操作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3、乐意积极探索并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洗洁精、筷子、装入适量水的两只水杯

  经验准备:知道纸会吸水,绽开。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小纸团可不开心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呀,它特别想喝水,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掉进水里的纸快速张开然后喝饱水吗?

  二、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记录利用现有材料可执行的实验。

  三、设计实验表格,指导幼儿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与幼儿一起设计实验表格,鼓励幼儿富有创造性的'想法,规定符号的含义。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操作、记录。

  四、出示洗洁精,进行洗洁精绽开纸团实验操作。

  五、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六、教师小结。

  师:水的表面本身就有一种张力,它会阻止小纸团去吸水,当挤入洗洁精后,洗洁精会破坏水的张力,这时候小纸团就会轻轻松松地喝饱水啦!

  活动延伸:

  提供相关材料,请幼儿在科学区进行探索,看看往水里加什么,纸团能更快地喝饱水。

《纸》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纸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其它功能。

  2.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

  白纸若干、纸的变化图。

  活动过程:

  1.交流导入

  (1)交流纸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请幼儿说一说,这张纸有什么特点?

  小结:纸很薄,很轻,是白色的。

  (2)交流纸的用途。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写字、画画、做手工……

  (3)引发对纸的畅想。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

  2.探索

  (1)了解改造纸的方法

  师: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一张白纸?让它变得更漂亮或者有其它用途?

  小结:用折叠、染色、刷油……这些方法都能把白纸变得更漂亮,更有趣。

  (2)师: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来尝试改变白纸,看看改变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

  3.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

  (1)学习折叠瓦楞形;

  (2)比较折叠成瓦楞状纸前后纸的变化;

  师:白纸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什么变化?

  小结:白纸折叠这成的这种形状叫瓦楞状,我们叫瓦楞状纸。

  4.探索瓦楞状纸的功能和本领。

  (1)请幼儿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2)放一放:取两本厚一些的书,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书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看看能承受多少重量,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小结:白纸做成瓦楞状纸后变的比白纸受重和隔热效果好些了。

  活动延伸:

  幼儿在科学区学做幼儿用书p10页的折纸,想想为什么纸会站起来。

《纸》教案5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2、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

  教具学具:

  纸杯、纸盒、小挂饰、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彩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2、发展阶段:

  师问: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试问: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制作方法与步骤: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师问: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五、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纸》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动物的习性,对食物链感兴趣。

  2、尝试在色纸上作画,涂色用力、均匀,对使用色纸作画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懂得动物和动物之间生存关系,对食物链感兴趣

  难点:

  在色纸上进行作画均匀地涂色

  关动物的习性,会画猫头鹰等夜间活动的动物

  材料准备:

  已经上好黑色的幼儿画过的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让幼儿体验色纸画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儿作画的愿望。

  1.“这幅画与我们过去画过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这样的画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3.解释色纸的由来,让幼儿体验到废物利用的好处,懂得要节约纸张。

  “这些画纸都是你们以前用过的,老师在上面涂黑色,让你们再来画画。这样,一张纸我们可以用多次,减少了浪费。”

  二、观察画面内容,提问:

  月光下,黑夜中,动物们会在干什么?谁会在活动?谁又在休息?在活动的动物它们又是怎么活动的,和谁一起活动? (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教师参与的讨论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提出作画要求

  大胆地画出夜间活动的动物;色纸作画时涂色要用力、均匀。

  四、幼儿练习

  教师边巡视边提醒幼儿作画的要求,对于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个别幼儿,可做个别示范。

  六、讲评

  让作者互相讲讲所画的小动物在于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搜集夜间活动的动物资料;在美工角中提供色彩不一的纸,供幼儿作画,使幼儿尝试不同的色纸作画的效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月光下”是个范围很广的美术活动,基本上是让幼儿自己进行想象和创造。幼儿在作画之前的自由讨论中,了解了动物之间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幼儿喜欢亲近兔子等小动物,厌恶大灰狼和老虎等食肉动物,他们不了解食物链。本次活动能使幼儿知道食物链,动物中有肉食动物,有草食动物也有腐食动物,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好坏之分。另外,选择了幼儿用过的纸覆盖上颜色来作为幼儿的作画材料,从本次活动题材考虑选用了黑色――黑夜,这样幼儿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当然,目的不仅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表现主题,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而且也为了对幼儿进行节约纸张的教育。考虑到食物链和环境有关,节约用纸也和环境有关,两者的结合是很不错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分析

  从幼儿所作的20张作品中可看出,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多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联系,表明幼儿已懂得动物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不是人为可以破坏的,假如其中的一个环节有所损坏,将对很多动物产生影响。在讲评作品中通过幼儿自我介绍,进一步丰富了有关食物链的知识。色纸的运用,也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

《纸》教案7

  设计意图:

  本次科学活动以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非常熟悉的“纸”为切入点,从孩子的视角去感知自然,认知世界。

  现实生活中人们浪费纸的现象比较严重,再生纸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再生纸是自然未来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对自然的保护能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用举手之劳去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本次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创造,动手制作再生纸,为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

  目标:

  1.懂得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学会看流程图,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体验制作再生纸的快乐。

  3.建立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准备:

  再生纸、盆子、搅拌器、废纸、网架、毛巾

  过程;

  一、了解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1.讨论废纸的去向。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废报纸、废画纸等废纸制品)

  你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哪里呢?幼儿讨论。

  2.认识“回收利用的标志”。

  教师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是什么标志?

  3.了解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并且可以做成再生纸。

  师:我们生活当中的废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他可以做成再生纸。

  4.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意义。

  师:以废纸为原材料,经过去色、制浆、消毒等多种工序加工出来的纸就是再生纸。

  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也被称为环保形的纸,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二、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1.讨论废纸怎样变成纸浆,感受纸浆的特性。

  师:你摸摸纸浆,感觉怎样?(湿湿的、粘粘的)

  2.会看流程图,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师:请幼儿看看流程图,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幼儿动手制作再生纸

  1.教师提出要求:两个小朋友合作一张再生纸。

  2、先看流程图,两个小朋友探讨制作纸浆的办法。

  3、幼儿开始制作再生纸。

  4、教师有意识巡视指导。

  5、做好再生纸,幼儿分工:整理工作台、摆放再生纸。

  四、教师小结:我们不要浪费纸张、要节约用纸。要把废纸收集起来变成有用的新纸。人人都来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语言要简洁、明了,便于孩子理解。孩子们刚看到再生纸的流程图时有些迷茫,不知从哪儿看起。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们方法,而是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孩子“图上有什么?箭头的作用是什么?”让幼儿自由思维,孩子们很快找出了看流程图的方法:看箭头——看提示图——看说明。另外,孩子在思考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幼儿操作前要看说明的意识。

  二、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想到,孩子的兴趣为什么会很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为什么很高呢?是因为我设计的`这节教育活动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地探索,让孩子真正动手操作,自如地运用材料,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孩子的兴趣随着成功的体验变得更浓。

  三、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活动我体会到,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多种形式展开:我采取将幼儿分三组的方式进行探讨、交流、总结再生纸的自作方法。每组的团队意识在此环节得到了增强。在操作的过程中,两个小朋友合作看流程图探讨做再生纸的过程,并合作一张再生纸;而每一组的小朋友又分工合作同时撕纸、共同搅拌纸浆,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的团结氛围在此时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幼儿的合作行为有明显的进步。

  活动点评:

  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教师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作为孩子们的老师,能较好地把握身边的教育因素,培养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并拓展兴趣,这对于孩子们今后走向科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教师的角色定位于是幼儿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上。不包办,不限制,使幼儿自由发展。在操作中教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

  本次教育活动让幼儿真正地去动手实践、操作,他们对获得的经验很能感兴趣,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

《纸》教案8

  活动起因:

  今天我打扫卫生时又在教室和睡房扫出了一大堆纸屑,这学期以来,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今天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观察,原来,孩子们都是以擦鼻涕、上厕所为由悄悄的拿一些卫生纸或看书时悄悄撕下几页纸三五成群的坐在位置上悄悄的撕纸,我发现撕纸的时候孩子们特别高兴,可乱撕纸是要被老师批评的,而我们班人数太多又没有专门给幼儿提供手工制作材料的活动区域。所以孩子们撕完后为了不让老师发现,就只有悄悄的扔在地上了,这样就导致每天地上都有一大堆纸屑了。我们正在学习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讲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才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于是我设计了一堂《有趣的纸》撕纸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撕纸,练习幼儿手指灵活度。

  2、让幼儿大胆撕纸,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教师示范撕纸让幼儿知道撕纸,应用废旧的纸,并养成撕完后的纸应放进垃圾桶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若干废报纸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儿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状呀?(报纸,长方形)今天呀,郑老师就要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变一个魔术。请仔细看好了

  二、教师示范撕纸,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

  1、教师第一次示范时可采用电视里表演魔术常用的神秘手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撕完后让幼儿猜测像什么;(像苹果、像大树、像高山等)孩子们很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2、教师第二次示范时边撕边讲解撕纸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要在纸中间撕一个圆,可以把纸对折后撕等。同时要强调撕完的纸应放进垃圾桶里。

  三、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撕纸

  发给幼儿纸,让他们自己动手撕,想撕什么就撕什么,教师作个别指导。(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拿着他们最爱的纸七嘴八舌的边说边高兴的撕纸,不一会,孩子们就拿着他们的作品来向我汇报了“老师,我撕了一把枪,你看。”平常活动时不太积极的杨珊珊第一个跑来说到。“呀!你真行,这么快就撕好了,像把真枪”我及时表扬了她。高源小朋友跑来说“老师,我撕的奥特曼面具,你看”,“老师,我撕的月亮、我撕的船......”孩子们兴奋不已。

  四、作品展览会。

  幼儿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再次强调撕纸要用废纸,实现废物再利用,撕完后的纸应放进垃圾桶。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撕纸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自然的就很有积极性,并乐于思考、想象、创新。正如《纲要》所要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给孩子们特地准备了一些废报纸,投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并把垃圾桶做成可爱的小动物,让幼儿用垃圾纸屑喂养垃圾桶。就这样,地上的纸屑不见了,孩子们也养成了不随地乱扔纸屑的好习惯。

《纸》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纸》教案10

  活动目标:

  1、 学习制作与投射纸飞机。

  2、 比较与学习纸飞机的不同折法。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卡”《纸飞机》

  彩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清幽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彩色纸折纸飞机

  二、 请幼儿试射自己折的'飞机,然后说一说

  你的纸飞机飞得远吗?

  为什么你的飞机可以飞得远呢?你的折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是老师折的纸飞机,你们看看它飞得远吗?

  为什么老师的纸飞机飞得远呢?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

  三、 鼓励幼儿尝试做不同的纸飞机,如将翅膀卷起来或飞机翅膀上剪几个洞,看看哪一种飞机飞得远、飞得快。

  四、 将飞得最快的飞机类型贴在展示区,请幼儿继续发明不同类型的飞机。

  五、 带领幼儿用幼儿用书中的玩具卡制作纸飞机。

《纸》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用多种折叠,运用点染的方法染纸,感受色彩、图案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

  3、能大胆创作,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纸。

  2、各色的颜料、托盘、毛笔、纸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染纸作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非常奇特的美术作品跟你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染纸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纸巾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染纸作品。

  (1)这些作品上都有什么颜色?

  (2)上面有哪些图案?图案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这些图案中有一些图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我们称这样的图案为对称图案。

  2、引导幼儿大胆发现,初步感知纸巾的特点。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纸巾有一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吸水性特别强。这些作品就是用毛笔把颜料点在纸巾上染出来的,这种方法就叫点染法。

  三、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张特别的纸巾呢?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漂亮的纸巾吧。那具体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称图案怎么印出来的?

  2、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步骤。

  (1)出示折纸步骤图,启发幼儿发现有多种折纸方法。

  师: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纸巾,按照步骤图尝试自己折纸。你还发现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儿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

  (2)色彩点染。

  师:我们折好纸巾了,现在要开始点染了。桌面上有红黄蓝三种原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颜色。用毛笔蘸上颜料,在折好的.纸的角或边点染,可画上自己喜欢的线条或花纹。染好后,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导幼儿第一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颜料,请你们带着刚才的纸巾去染一染,试一试吧。

  (2)第一次作品评价及小结提升。

  ①请制作的比较好的幼儿上台讲解示范方法。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多种折纸方法来染纸。

  ②与教师的作品对比,指出不同。

  ③教师小结。

  4、幼儿第二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请幼儿先对纸巾进行折叠并相互讨论、展示折法。

  (2)幼儿用折叠好的纸巾再次进行印染。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染角、染边、点染等方法丰富作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与第一次作品进行比较观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图案奇特,晕染效果明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师:请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染纸,是利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折叠后再蘸上颜料,然后渗透形成图案。同时以游戏的口吻来调动幼儿学习的欲望,开始我请幼儿动手操作来发现白纸和宣纸的不同并复习几种折法,在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因为染纸活动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纸的角或边变成了嘴,像喝饮料一样把有颜色的水吸在纸上,要求每张嘴喝的水的颜色都不一样。

  这样讲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最后展开时,可能是幼儿有些过于着急导致作品被扯坏。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纸》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纸.

  2.感受各种纸的质地和用途的不同。

  3.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面巾纸、白纸、蜡光纸、皱纹纸、纸箱片、硬纸板若干,每组一份用塑料筐装好。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纸,交流感受

  请幼儿自由拿取筐里的各种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摸到的纸是怎样的?

  二、比一比。

  分别拿出面巾纸和硬纸板、白纸和纸箱片,让幼儿再来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硬、软、厚、薄”。 (重点)

  三、送纸回家。(难点)

  1.先将桌上的纸送到软、硬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2.再将桌上的纸送到厚、薄不同的纸宝宝家里。

  四、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纸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纸》教案1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我设计了撕贴“送伞”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

  (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纸》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纸张用处大、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每一张纸。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要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张纸,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3、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为什么要节约用纸,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

  课前活动准备(体验):

  1、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纸?自己和家人在哪些地方用到过纸?

  2、搜集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3、用废纸制作些小工艺品。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小游戏

  一、我是谁

  1、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同学们猜猜看,我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我是一张纸(板书课题)

  2、快乐纸族的宝贝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来认识认识它们吧!(生介绍)

  3、发现纸我们先来进行闯关游戏,出示闯关规则,你敢迎接挑战吗?

  第一关:谁能找到我

  播放录音:我就在教室里,你能找到我吗?

  出示:我在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上用到的,老师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学习用纸。(板书:学习用纸)

  第二关:我会变变变

  师:生活中,用纸做成的物品随处可见,你看!

  1)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份药品说明书,人们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服药。

  2)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张贺卡,给老师、同学们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小朋友,我还会变成什么呢?

  课件出示: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你家里的可以先变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指名生答。

  师小结:这些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称它们为“生活用纸”(板书)。

  第三关:我来说,你来猜

  师示范:如果没有我,你就没法上火车!(火车票)

  如果没有我,你就不能买东西。(人民币)

  你能这样考考大家吗?

  小组讨论。

  3、小结:看来纸的用处非常大(板书:用处很大)

  二、我从哪里来

  1、师:以前没有纸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和学习的呢?

  (指名生答)

  2、播放视频。

  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是啊,小小一张纸可真是来之不易啊!(板书:来之不易)

  三、我的.烦恼

  1、现在我们对纸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小小的纸张也有它的苦与乐。

  2、师:同学们,你曾经浪费过纸吗?或者说你见过别人浪费纸吗?谁来说说自己身边浪费纸的现象?

  3、其实浪费现象真是随处可见,出示图片。

  4、播放视频。

  5、看完了视频,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6、师小结:造纸过程会不断毁坏森林,没有了森林,小鸟就没有了家,土地就会变成沙漠,空气将不再清新,还会出现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同时造纸的过程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水,造成河流污染。亲爱的同学们,你觉得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答,师板书: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四、我的快乐

  1、那老师考考你们,我们要叠一个纸飞机玩,怎么做到节约用纸啊?谁能出个金点子?

  夏天天气太热了,我特别爱出汗,会用掉很多纸巾,谁能帮老师想个节约纸张的金点子?

  2、师:老师发现咱班的金点子可真多啊!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

  播放图片师介绍:

  1)瞧,这些小朋友把平时积攒的废纸打包整理,正准备送往废纸回收站,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呢!

  2)为了节约纸张,这位大哥哥想出了用水泥地面替代纸张的方法,练习毛笔字。

  3)就连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课本,今年用完后学校回收,明年接着用,不断地循环使用,既节省了纸张,又节约了资金。

  3、变废为宝

  智慧的人们还会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一张张看似没用的废纸,制作了桌面收纳盒、柜子、笔筒、工艺品等许多精致的东西。(出示图片)

  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一些废纸,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废纸变废为宝。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开始吧!(开始小制作)

  4、成果展示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开心吗?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唱《纸张儿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吧!

  小纸张,作用大,生活中,到处有;

  小纸张,好朋友,我们都,爱惜它。

  板书:

  我是一张纸

  学习用纸

  作用很大

  生活用纸

  来之不易

  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纸》教案15

  教学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动手动脑,对于不懂的地方,总喜欢问"为什么?"为此我常带领孩子们做些小实验,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崔老师,纸船为什么刚开始能漂在水上,过会就会沉下去呢?"通过实验,孩子们知道了纸吸了水后便重了,所以就沉下水了,因而他们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大家和纸玩了许多小游戏。

  教学目标:

  1、 纸引发的科学小游戏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2、 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及结果。

  3、 学会尊重同伴的观点,养成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积木、白纸、玩具若干;报纸、空玻璃杯、一盆水;各色纸、剪刀、绳子、灯;各色纸、胶水、已剪好两两拉手的小人若干、大硬板纸、回形针、磁铁。每组都有玩过自己游戏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引题,激发幼儿教学愿望。

  这段时间,小朋友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还分成了小组和纸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好不好?

  二、幼儿交流,可一人也可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介绍。

  1、 某某小朋友,你玩的是哪一组?(桔子组)你来介绍一下。来,我们欢迎某某小朋友介绍。

  幼:我们玩的是"有力的纸"。幼儿演示:拿一张白纸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塌下去了;再拿一张白纸。来回折,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没有塌下去。幼提问:"你们看哪张纸最有力?(幼回答)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师说:"某某小朋友欢迎你们去桔子组玩,你们要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变得最有力。"

  2、谁玩的苹果组呀?好,请某某来介绍。

  幼:你们看,我的纸娃娃会跳舞。幼儿演示。你们想不想做个和我一样会跳舞的娃娃?先把剪好的拉手小人用回形针连接成圆,放在大硬板纸上,用一个磁铁在硬板纸下面来回移动,纸娃娃就跳起舞来。师说:苹果组里有跳舞的娃娃,你们想找出里面的小秘密吗?

  3、 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谁来介绍一下?

  幼上来:我介绍的是"不湿的报纸"。幼儿演示:把一张报纸揉成团,放在玻璃杯里杯口朝下,垂直放进水里,稍后拿出杯子,拿出报纸,报纸是干的。师说:哎呀!真奇怪,报纸放在水里怎么会不湿呢?等会我们一起去试试。

  4、 师拿蛇。这是一条纸蛇,但它不会动,上次有个小朋友让它动起来了。好,请他上来。幼儿演示:把刚才老师拿的纸蛇(在纸上画螺旋蛇剪下在蛇的`尾巴处系一条细绳),吊在热源处的上方,纸蛇旋转起来了。

  5、 (师拍手)真不错,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纸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刚才交流中游戏所需要的材料,让大家都来尝试一下吧!玩的时候要多动脑筋,玩出各种好方法,玩好后可以把我们的纸游戏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听。

  三、 幼儿分组教学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教学,师巡视幼儿教学,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评价教学你们玩的开心吗?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原来"有力的纸"是由于改变了纸的形状,增加了纸的承受力;"会跳舞的娃娃"是由于磁铁的缘故;"不湿的报纸"是因为朝下的空玻璃杯里有空气,水进不去的原因;"旋转的纸蛇"是因为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旋转。

  教学反思: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餐巾纸、报纸、包装纸等,这些纸的厚薄、用途各异,幼儿平时接触的多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本次教学主要通过幼儿亲身的探索与体验,让幼儿多方面的了解纸的名称、用途等等。

  生活中纸的种类繁多,幼儿对经常用到的纸的类型了解比较多,所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让幼儿分享所了解的纸的特征等,不但扩展了幼儿之间的知识视野,也使幼儿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

  教学采用交流---认识---游戏—探索的主线,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互动性也比较好。环节设计也比较合理。

【《纸》教案】相关文章:

纸的观察教案07-12

纸的吸水教案02-05

纸的创意教案11-02

《纸的观察》教案05-20

好玩的纸教案03-04

纸的魔术教案11-07

小班关于纸的教案10-07

中班《撕纸》教案03-19

纸团画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