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教案

时间:2023-03-16 14:09: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横塘路》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横塘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横塘路》教案

《横塘路》教案1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博学强记,长于度曲。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赏析】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4.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凌波

  B锦瑟

  C蘅皋

  D彩笔

  5.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

  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D虚景实写。

  《横塘路》原文和译文

  古诗

  横 塘 (héng táng)

  范成大(南宋)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选自《范石湖集》

  [注]: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古诗今译

  送别河畔,春草绿满川岸。

  河边的石桥和朱塔依然默默地伫立,没有变化。

  每一年都在这横塘送客告别。

  细雨轻飘,杨柳低垂,就宛如一根根细线系住了即将离去的画船。

  《横塘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背景]

  这是一首寓山水风光于别情离意的诗作。南浦,泛指送别之处。横塘,在今江苏苏州西南,是诗人的故乡。

  [意境欣赏]

  春天来了,徜徉在过去与朋友们分手的河边,如今又是满河绿茵。石桥和红色宝塔,依旧是从前的老模样。一年又一年,从故乡横塘的大路上不知送走了多少朋友。烟雨濛濛中,河里一艘艘油漆得红红绿绿的渡船,拴在枝条低垂的杨柳树上。

  [诗评]

  这首短诗充溢饱满的情感,写得轻松自如,歌叹而不悲凉。景实情深是全诗的着眼点,主题之所在。

  [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慷慨杭节,不畏强暴,几被杀。晚年退居石湖。以田园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横塘路》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

  技能目标: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词中采用的艺术手法,赏析词中的名句

  情感目标:体会本词表现出来的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鉴赏词中名句

  教学难点:

  鉴赏名句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贺铸的《六州歌头》,问:你觉得这首词的作者善写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再引用黄庭坚的“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引出作者

  二、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风格豪放劲朗,慷慨悲壮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三、指名试读诗歌

  四、思考讨论上片内容

  1.“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说了什么事情?(明确:“凌波”,本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中吴纪闻》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 )

  “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香的烟尘作者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

  2. “锦瑟华年谁与度”中锦瑟华年代指什么?这一问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

  锦瑟华年”指青春时代她那美妙的青春年华,究竟要和谁一起度过呢?名花何属呢?她对我有没有意思呢?哎!天才晓得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即揣测其无人共度之意

  3.“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说明什么?

  “月桥”两句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而词人自己同样幽居独处,对美人的思恋十分殷切

  4.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5.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内容?

  (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

  五、学习下片内容

  1.思考:“飞云冉冉蘅皋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明确:“飞云冉冉蘅皋暮”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之意又暗用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之意曹植就是中途在蘅皋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的)

  “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蘅皋”意为长着芳草的水边高地“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是实写。写昏暮景色,暗示出诗人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诗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

  2.“彩笔新题断肠句”中,诗人用这支彩笔书写什么?“新题”说明什么?(明确:“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彩笔”之典,出自《南史·江淹传》,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晚年才思减退,“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彩笔”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见而来由于此情难遣,故虽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新题——反过来说其实是长时间的压抑,憔悴、痛苦、郁悒才令诗人想要抒写心事提起笔来,惟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愁而起,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何理解?(我这闲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无法计量,多到好比广阔平原上的茂密如烟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时节满城飘飞的柳绵,好比梅子黄时的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

  4.至此我们可以理解诗的大意,同学们再朗读一下诗歌。(译文:你轻盈的步履不曾来到横塘,我徒然地伫立凝望,只看见远处尘土飞扬唉,你和谁一起度过这锦瑟般美好的年光?你在明月辉映的溪桥、鲜花盛开的院落?抑或是雕镂的窗栏、朱漆的门户?唯有春风知道你隐秘的居处长满杜蘅的小洲渐近日晚,天边,彩云在缓缓流荡,佳人没有消息,我用彩笔写下悲伤的诗行若问我心中的幽恨清愁共有几许?正象那一川笼罩在迷雾中的青草,满城随风飘扬的柳絮,梅子黄时霏微不绝的丝雨)

  5.赏析诗歌末句的精妙之处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周紫芝《竹坡诗话》云:“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思考讨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有何妙处?

  提示:可从空间、时间、景物特征、情景交融等方面来赏析

  (1)句中用到的景物有何共同特征?

  草是仲春的草,而且是烟雾笼罩的、一望无际的整个平原的春草 (一川即满川,川在这里是平原之意)柳絮是被春风卷扬、在空中飞动的絮,而且是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花絮暮春的“柳絮”漫天飞扬,穿帘入户梅雨是春末夏初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如雾如烟、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潘子真诗话》尝举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之句,以为是贺词所本)

  三个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无法计量,而且还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

  (2)三个喻体各表现了愁的什么特征?

  烟草连天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

  “风絮”满城飞舞,以整个空间立体地喻愁之深广,愁之纷烦杂乱;

  “梅子黄时雨”以雨之连绵不断无休无止喻愁之长,永无尽期,难以断绝,

  三者包括了仲春、晚春、初夏,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而且时间渐渐推移,空间从一川到满城到江南到天下,逐步扩大,说明闲愁不断增多,不断加深,没完没了,无穷无尽这也说明了情感的深挚和执著意象的组合有一个递进的关系

  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修辞手法:设问 排比 博喻

  (明确: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即用多个喻体来比喻同一个本体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它的特点是:连续性)

  (3)小结末句的精妙之处:

  一是设喻精当新奇通过三个比喻,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闲愁”,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可闻有形有质之物,显得非常形象,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飞絮、黄梅雨都给人以愁丝连绵不断的联想

  二是巧用博喻成功运用博喻,可以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三个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无法计量,而且还在发展变化,越来越多如罗大经所略举,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只限于用一个比譬,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譬,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青草、柳絮、梅雨叠加使用,空间感、层次感更强

  三是比中有兴三个喻体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描写,本是虚景实写,目的在于用作比譬,但所写又都是江南春末夏初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们除了用来作形象的比喻以外,还共同构成了一个春去夏来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闲愁”又非常和谐浑融春去也,即爱情、青春去也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亦虚亦实,亦比亦兴,融成一片先著《词洁》评本词为“工妙之至,无迹可寻”,正是指的这种地方

  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所以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为“真绝唱”

  6.词的下片写了什么内容?主旨是什么?

  (因思慕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情歌)

  六、主题拓展

  思考:此词只是一首单纯的言情词还是另有寄托呢?如果另有寄托,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贺铸一生沉郁不僚,怀才不遇,只作过一些小官将政治上的不得意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手词应当是有所寄托

  美人: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求而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的苦闷那么这首悲歌,实际是士不遇的浩叹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美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清冷孤寂,“只有春知处”,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这也完全与词人沉沦下僚,一生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碧云冉冉横皋暮”,托洛神以寄对君主的思慕贺铸为人耿直,不攀附权贵,“美人”、“香草”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应该是以词自比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不为世用

  七、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摘抄一些描写相思之情的诗句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

《横塘路》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抒发的惆怅忧愁的心情;

  2、鉴赏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鉴赏这首词的清丽的语言,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二、多种方式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三、诗歌鉴赏

  1、解释词语

  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衡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代指文才。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镤来向自己讨回了那支五色笔,作诗就再也没有佳句了。

  2、翻译诗歌

  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多少,恰似遍地的青草烟雾凄迷,满城随风乱舞的柳絮,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

  3、个性赏析

  x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虚实相生的?

  开篇二句借曹植《洛神赋》之典故,用“不过”“目送”“去”实写美人不至,自己只能以目光追随其芳综,目送她的身影越来越远。基于这种可望不可及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虚写这位佳人是怎样生活的,也许她住在幽雅富丽的香闺中,美好的年华无人与共,只有春风知道她的伤感。

  词的下阕作者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句,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词人用了三个比喻,即博喻。

  (2)、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3)、生动的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这三种景致并非孤立,而是复合在同一画面上,天地迷茫,色调灰暗,恰好与身处其间的失意人心境相符,词人借景抒情,亦情亦景。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名家评点

  沈谦《填词杂说》:“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唐诗宋词中写词的名句

  杜甫:忧端如山来,澒泪不可掇

  赵嘏: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读诗歌,理解沈祖棻先生“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质上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宋词赏析》)的见解。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佳人独居深院,虚度年华,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这完全与词人沉沦下潦,一辈子不被人知晓的情况相吻合。

  结语

  此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开篇三句以似真似幻的笔触写作者倾心的美人凌波而来,却又中道折回,踏尘而去,直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锦瑟”句是作者对美人的无限关切的询问,其中或许寓有自叹盛年不遇之意。“月桥”三句渲染美人住所之幽美,居室之富丽,而将两情睽隔的怅惘渗透其中。“试问”以下四句以提问呼起,然后叠用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极写“闲愁”之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灵光独运之笔,宜乎前人赞赏备至。

  课堂训练

  《第二教材》p165—166 1、4、7

  作业

  《全优设计》 p90—91 2、6、11

  教学反思:

  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横塘路》教案】相关文章:

《一路花香》教案02-25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04-23

圭塘河变美了06-14

《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05-09

一路花香教案模板08-30

美丽的圭塘河风光带06-12

南京石塘竹海旅游06-08

偏岩塘之殇美文06-23

《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