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的天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
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
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检查交流情况。
(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
(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缆绳颤动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桨错过
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
(1)填空练习:
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第二天再经过时却看到了,他觉得。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
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六、作业:写字。
提示:“株、桩”分别由“朱、庄”加木字旁组成,“纠、错、昨”与“叫、借、作”比较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浆”是上下结构,注意与“将”区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3.交流。
①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
(板书:远、近)
②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
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
(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
(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
(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
(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齐读句子。
(2)“堆”说明了什么?(茂盛)
(3)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比较哪一个更合适?“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意思?
(4)面对一株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指导读句子。
(男生读,评价,女生读,范读,齐读)
7.在这两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板书:枝、干、叶、根)8.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三、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作者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他又看见了什么?
课件展示。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里出现什么壮观景象?2.学生观看录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4.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朗读体会。 5.从这段描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鸟的种类多,大小、颜色不一,形态各异)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7.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哪儿看出作者“应接不暇”。你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吗?)
8.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找出句子,读一读。小画眉为什么兴奋?它会唱些什么呢?
9.如果你就在鸟的天堂,看到这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个别读,评价,齐读)
10.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和大榕树的宁静幽雅有什么不同?这种对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11.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然名不虚传。
四、再读课文,练写解说词。
1.从描写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情景中选择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2.师: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众鸟纷飞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现在,“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观光胜地,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解说词。 4.现场解说。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
8、9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里一动一静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感受作者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1.指名读最后一段,找出写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有一点儿留恋?
3.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4.除了留恋,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赞美)5.指导用留恋、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②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5.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7.师总结: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哪!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连续
(1)我们xx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2)我们学校xx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3)同学们xx走进了会场。
2.读读下面的词语,用“逼近、应接不暇”各写一句话。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
3.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鸟的天堂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从“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中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八、第十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课文第8、12自然段,理解并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留恋之情。
教学准备:大榕树、众鸟纷飞的图片和录像片;
有关巴金和大榕树的相关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己解决。师生合作,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板书:天堂)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吗?
今天,我们要去鸟的天堂观光游览,这也就是第七课(板书:7、鸟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请同学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生可能谈及关于生字新词的解决,读书等)
2、对于“鸟的天堂”,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希望了解一些什么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机动安排自由选读没有把握的段落)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谈话: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请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上标记。(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同学在小组内可以互相帮助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读书自学的方法)
[此时应让学生理清: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的鸟。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时间不同(注意使学生知道经过深入学习后还会有新的理解)。课文重点部分是写两次所见到的景象。鸟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树等。如果学生没有谈及这些重点的内容,教师可以用一定的问题引导:如课后的思考题1、2]
3、以小组汇报形式,全班交流:小组内没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谈谈学生认为已经解决的但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
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时却看到了 ,他感到 。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学生的质疑情况: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肯定那些能围绕重点内容提问的同学,对简单的问题生生之间交流解决;或者根据学生实际予以提示:课文介绍的是“鸟的天堂”,我们提问应该围绕重点内容:可以读一读书中描写大榕树的语句和关于“鸟的天堂”的语句,结合上下文来提出或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筛选较好的问题,教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3、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4、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5、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是鸟的乐园(或世界)?
7、“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四、全班共议明确学习方向:
师:同学们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可以把它们作为进一步研读课文的一个学习目标。
1、谈话明确学习的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必须抓住写大榕树和写鸟的这两部分重点内容,并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考虑。
2、鼓励学生试针对自己学习的需要自拟学习方案。
3、交流展示学生的.自拟学案情况。(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把握学生情况,选择一份或几份学案,师生共同进行修改和补充(如果生有困难,师给予提示:我们要读懂课文,不外有这些办法:可以读一读,动笔画一画,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读一读,反复体会, 还可以边读边思考,边想象,与同学共同讨论、利用资料等))
4、(出示学案):
师:老师这里设计了两份学习方案:(假设: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则出示将学案2与学案1调换顺序的学案,逐步引导学生自拟。)
3、指名读学案,说明:你可以用自己拟定那份学习方案,继续研究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选择老师给的方案,还可以参照老师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但教师更欢迎同学自拟学案。如果你们需要老师提供帮助,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4、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自学或自拟学案自学(师统计学案的选择或拟定情况,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伴共同学习。)
五、学生自主探究(机动):
六、课后提示:
多搜集一些资料,有助于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可以展示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问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提供帮助。(时间依生实际确定)
三、统计学案情况,以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组织交流。
㈠假设按学案(A)学习的同学占多数:(要求学生在汇报时先说明自己喜欢的景象,读找到的语句,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或介绍)
A:介绍大榕树
1 大:许多棵 窄
叶:多、密、绿 (堆、簇、缝隙)
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颤动(看录象)
2 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
①叶多②枝干多③生命力强④作者由衷地赞叹(评价)怎样读好?(当学生谈到第8自然段时,可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试背诵)
3、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投影)夕阳西下,灿烂的红霞染红了河水。我们的小船在宽宽的河面上静静地流动,远远地 小船渐渐前行,逼近了大榕树,这次我 望着这株奇特的大榕树,我不由得
B:导入介绍“鸟”
朋友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而我却没有看到一只鸟,我感到 ;而当我在第二天再次经过时,却感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仿照刚才我们叙述介绍大榕树的方法,试自己学习一下众鸟纷飞的情景。
1 、鸟多:到处、到处
大 小 花 黑 应接不暇
快乐:叫、飞、扑
(生谈到哪儿就练习读一读,可以背诵第12自然段)
提问:你觉得在这里鸟儿生活得怎么样?
(看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众鸟纷飞的场面吧!
提问:你认为这个地方怎么样?
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叙述所喜欢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树梢,朝阳照亮了河面,我们的小船又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 后来 接着 。我虽然注意地看着,但是 。忽然我看见了 鸟儿生活在这里,真是
若B A
导入:鸟儿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感到了它们的幸福和快乐。而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是感到 。谁学习的是这部分请先来汇报一下。
处理(一)以后,询问按学案(二)学习的同学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处理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等问题)
※然后练习用因果关系的句式回答问题。
C:最后结语下课。
㈡假设按学案(二)学习的同学占多数:(汇报提出的问题,并说明自己是如何读书解决的。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
1、指名小组汇报
榕树 (同前)
鸟儿 (同前)
2、用因果句式,结合上面问题练习说话。(质疑)
※3、结合学案(一)的要求试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结语:(看板书)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作业:1、搜集一些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2、有兴趣的同学读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大榕树和鸟的段落,有兴趣的同学练习说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鸟的天堂教案3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目感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1、(学生)查课前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图片及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包括:海水、海底、海滩、海鸟的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书:鸟的天堂)
3、读题、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大屏幕出示句子)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 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3.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
鸟的天堂教案4
【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鸟的天堂教案5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展示预习。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展示汇报交流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五.反馈检测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第二课时
一、练习导入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板书:树鸟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参观参观,看看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认识认识伶俐可爱的小鸟。好!现在让我们划着小船,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二、展示汇报交流
师:呀!前边的河面渐渐地变窄了,我们看到什么?
生:榕树
1、浏览课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
远-----近。远看(56)近看(79)分别在哪节?
2、远看大榕树是怎么样?朋友们都争起来了,你听!
注意:教师将先由学生录好的磁带播放一次!
学生甲:哇,好多的榕树哦!
学生乙:什么好多榕树呀,这是一棵!
学生丙:不对不对,明明就是两棵嘛!
3、到底是几棵呢?我们来看看榕树的真面目(出示图片)
生:是一棵大树
4、对呀,这棵榕树真是非同一般呀,这个朋友说是一棵,而那个朋友说是两棵,其实它的真面目:是_______一棵大树_______(生齐答)板书:大
5、是,下面自由读7、8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榕树写了那些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生:丫枝叶
追问:枝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句子,有数不清的丫枝……)
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枝的特点板书:奇
6、近看大榕树从枝写到叶,看看树叶有什么特点?____出示第8自然段幻灯(读句子)
这段课文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请你用“------”将联想的句子划出来。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有了这些联想,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谁能像老师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这段话?(茂)
7、生读:那你也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读读这两句,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师:如果你站在这样的大树下你想怎么说?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句话包含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叹惊喜)板书:赞美
8、有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生接读。
10、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主要写了大通书静静的美,为什么没看到一只鸟?(栖息)
11、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怎么样的场面呢?这次是在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又到了鸟的天堂。
学习第三大段。
1、听课文12自然段录音,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2、为什么热闹呢?你从哪些句子看到热闹?幻灯出示:到处都是……
A齐读——B分析:那些词说明鸟多?——C女同学和男同学分读)板书:叫飞扑
3、在13自然段中哪个词也能写出鸟多?指名朗读(应接不暇)
4、“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不过来。课文指鸟太多,作者眼睛都来不及看。
请你找出课文的句子读一读(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生说)
作者写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后,又特写了一只?(画眉鸟)
5、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先总写后分写,从面到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就写得更具体了,也更加表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6、齐读这一句。
四、反馈检测
练习(联想):结合图片幻灯出示
这儿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五、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展示了它的静态美(板书:静)。第儿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候,展示了小鸟的动态美。(板书:动)所以作者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齐答)
大自然中,像这样的奇观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现在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并仿照《鸟的天堂》用一段话把这处景物描述下来。
板书设计:
大榕树大
(静态)美
鸟的天堂喜爱、留恋、赞美
鸟多
(动态)欢
鸟的天堂教案6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二)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2.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到鸟儿了吗?
(2)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①找到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②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③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3)作者写鸟多,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应接不暇,用在这里说明什么?)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选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4)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的呢?
(6)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1)指名读课文。
(2)“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称谓,指的是那棵大榕树。后一个“鸟的天堂”是说大榕树适合鸟儿生活,鸟儿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作者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热情赞美。)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仿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鸟的天堂教案7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画出自然段,给课文做批注。
(4)有条件的同学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小鸟天堂的图片和巴金的资料。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4、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育方面: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一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群鸟活动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确是鸟的天堂。四是重视课堂中的环境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重点学习第
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这篇课文较长,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活动的景象。在这么繁复冗长的文本内容中,我迎难而上,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两个重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以此为中心来选取的线索,从部分到整体再回到部分,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体验,既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完整性。通过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不过由于太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有些顾此失彼了,也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领悟任教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句子卡片
投影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二、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生默读课文)
(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生朗读、体会、勾画)
(2)谁来交流?
学生交流。(大、茂盛)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3.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开始!(生自读体会。).
4.谁想来读?(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6.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7.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师小结: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4.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请有兴趣的同学做一名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还可以练习写一篇解说词。(出示“三国城”的导游解说词简要讨论怎样写)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带*为选做题。)
鸟的天堂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设计理念:
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一、 引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读12-13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境?
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挂图帮助学生理解。
B、引导理解“不可计数”和“卧”字。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交流并说明理由。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六、学习生字
鸟的天堂教案10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 初读语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读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 引导质疑,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 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改变,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 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 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 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已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三、 主动探究,悟环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出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1、 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 这儿环境幽美。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② 这儿气候温暧,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③ 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④ 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列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四、 综合实践,练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生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鸟的天堂》一课有一个综合实践作业: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请你热气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 搜集材料,练查阅。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上网,去图书馆,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2、 学会解说词,练习作。为鸟的天堂录像配上适当的解说词: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学写一段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3、 学做导游,练交际。这是继写解说词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当班级进行优秀导游评选时,学生兴趣盎然,气氛热烈。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鸟的天堂教案1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臵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臵、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鸟的天堂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 读准字音:
“颤”读 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 yìng;“一簇”中“簇”读 cù;“隙”读 xì。
⑵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 描写“大”的语句: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描写“美”的语句:
①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中国点水花。
鸟的天堂教案13
教材分析:
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第18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点:
本文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材难点:
一、“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二、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位于新会市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整个小岛,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远处,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生活在广州市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观赏,看到这难得的奇景。巴金爷爷笔下的小鸟天堂的确是非常迷人,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那种赞叹、惊讶、喜悦的`感情。所以在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语句,体会作者感情,并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这些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程序设计:
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8课《鸟的天堂》是六年级(十一册)课本第六组课文,该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是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描写了大榕树静态的奇特的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文章的语言生动、准确,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一个“簇”字,一个“堆”字,我们读了就很容易想象出榕树枝叶茂盛的景象。再如“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短短三四十个字,就写出了清晨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本文的重点与难点也体现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因此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我选了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大榕树的情景来进行教学设计。
①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
②巴金爷爷用词用句优美、准确,笔下描绘的大榕树更是栩栩如生,充满勃勃生机,作者虽然看不到鸟,但通过描写榕树的“大”、“茂盛”早已悄悄地把无限生机,暗藏着成千上万的鸟都渗透在文字的描写中去。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体会榕树的美,边体会边画句子,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通过学生的这一朗读、勾画、体会,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从而理解语句的含义、作者的感情。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解决了几个知识点:什么是气根?榕树有哪些特点?体现在哪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CAI现代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树叶的样子、颜色等等。学生在观察、朗读、体会后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树的“茂盛”,“那是一株大树,树的枝干不可计数。”可以感受到树的“大”。
二、学习写作方法。
本课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描写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我在教学大榕树部分时,指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后,总结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是①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榕树的?②作者抓住了哪几方面写榕树?其中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指出作者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抓住榕树的枝、根、叶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突出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这种描写方法叫静态描写。使学生首先认识静态描写的定义,然后在学词学句的过程中感悟句子和写作方法,体会这种写作方法好在哪里。最后在教学过程的尾声,我设计让学生仿照巴金爷爷的写作方法,运用静态的描写手法去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特点去写。
三、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该篇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所以要启发学生朗读时读出“一”株大树。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在学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时机,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四、实践活动,拓展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应用、学会交际。“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材料,写一篇解说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然后在班里进行优秀导游评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这一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并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鸟的天堂教案1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
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二、课件出示:
目标导航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我知道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生反馈,随机板书)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许多鸟
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边听边找:
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找出可以概括它特点的词,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师配乐朗读3自然段。
师:一株怎样的树?有着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生:生机勃勃
(板书:大茂盛)哪些语句突出了榕树的“大”?师:为什么不可计数?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生:没有。
师:(出示鸟的天堂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师:继续交流,哪里写出了茂盛?
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
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
三、我交流,我收获
课件出示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小组交流
“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生自由地读、体会)交流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
师:哦,那是飞倦了小鸟们归巢了,躲在茂密的叶丛中,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所以作者感到——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师:那翠绿的颜色,绿得鲜亮,绿得发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所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
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
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
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
课件出示:(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师: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生:齐读第3自然段。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件出示
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人们善良……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生读:鸟的天堂。
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课件出示,思考:这里的鸟的特点
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师: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四、作业菜单:(第一题必做,二、三、四选作)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想象美景。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次教学这篇课文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轻松多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中心句入手,引导质疑问题,接着细读课文,体会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大而茂盛的特点。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由于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在教学第三大段鸟多、鸟欢时,我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开始我播放了群鸟在榕树上活动的录象,让学生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群鸟雀跃,嬉戏玩闹的场面就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想亲眼看到画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鸟的天堂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佳作,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情为之动容。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训练点: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榕树的大和?鸟的天堂?的热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渗透点:从课内外延伸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生命力的美,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理论依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主线、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本节课我想用最简单的朗读、感悟的方法来教学本课,抓住关键的词语咀嚼、品味、赏析升华,让学生在课堂有滋有味地读,无拘无束的表达感受。
四、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谈话引入、渗透文本----感知文本,理清线索----美读文本、探究重点----自主交流、畅谈感受----实践活动,拓展文本?的模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收获。
(一)、谈话引入、渗透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讲故事为切入点,(传说500年前,在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村……真是南国的奇观呀!)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话锋一转,?在你们的心目中,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过汇报,架设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感知文本,理清线索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这一遍读,重点放在读正确、读流利,有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查字典解决,养成良好的利用工具书的习惯。接着,检查读生词,先自己试读一遍,然后和同学一起交流需要注意的字、词,从而帮助学生排除读书障碍。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梳理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三)、美读文本、探究重点
叶老说:?美文尤要美读?。特别是对《鸟的天堂》这样经典、优质的言语材料,?读?本身就应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日标、一项任务。在指导阅读?榕树?的特点这一段时,我将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大榕树??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后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齐读、范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操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悟,领会榕树的?大?和榕树叶子的茂盛。文中的重点词句是文章的精髓,它对表达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句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从而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真是一株大树?,突出一株,体会榕树的大;那翠绿的颜色……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通过互相交流启发,使学生抓住?那么多??’一簇…一堆…‘不留一点缝隙?等数量词中体会树多而密,翠绿…‘颤动?等词语中体会榕树的美丽和富有生命力。特别是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更要注重加强语气,强调?赞叹?之情。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对榕树的赞叹和喜爱之情,体会到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实实在在地练读后,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侍作以新的内涵。我在此增设了设疑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学合作,优势互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自主交流、畅谈感受
在学习鸟多一段时,我先播放?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的录象,当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后,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在读中感悟,然后交流。学生从鸟的数量多、形态多、姿态多,感受美的画面,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想象讲述有的鸟还会怎样。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视觉表象,令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在学完榕树的大而茂盛和鸟多段落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遗言个,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的天堂。
(五)、实践活动,拓展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应用、学会交际。?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材料,写一篇解说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然后在班里进行优秀导游评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这一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并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五、板书设计:
树大茂盛喜爱
鸟的天堂
鸟多活跃赞美
这样设计,简单明了,展示了文章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鸟的天堂教案】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03-26
《鸟的天堂》教案05-18
《鸟的天堂》的教案02-24
《鸟的天堂》教案03-06
《鸟的天堂》教案02-26
鸟的天堂教案03-27
鸟的天堂优秀教案08-21
[合集]鸟的天堂教案08-30
[实用]鸟的天堂教案05-17
[优选]《鸟的天堂》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