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4-23 08:54:2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 物体排序。

  2、懂得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3、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春天的花环》是一节根据春天季节特征:春天来了,春姐姐从南方飞回来了,美丽的花都开了,而设计的数学活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材的设计,较多地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等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创设情境(春姐姐),给幼儿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完成任务(做花环)。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排序规律。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准备:

  1、背景画面:春姐姐

  2、材料准备:1、贴有红、黄两种颜色(两朵黄花,两朵红花,两朵黄花,两朵红花)的长条形纸一张(上面粘有一层双面胶)。

  2、用黄花、红花排列成一一规律的花环一个。

  3、长条型纸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每张纸上贴有一一、一二、二二的规律,至少两个循环。

  重点:发现花环排序的规律。

  难点:粘贴花环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春姑娘从南方飞回来了

  1、激题,引趣。

  师:(出示画有春姐姐的背景图)宝宝们,美丽的春姐姐飞进来了我们小(1)班教室,看这是春姐姐送给我们的礼物——花环。 师:好看吗? 幼儿观察

  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红、黄)

  2、引导幼儿发现花的排序。

  师:这些漂亮的小花是怎么排队的呢?

  二、春姐姐送花环

  1、学习一、一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要送我们漂亮的花环,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花环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个一、一排序的规律花环,花环上有些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师幼一起读读花的排序(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师:谁来帮帮春姐姐按照一朵黄花、一朵红花、一朵黄花、一朵红花的规律,接着贴下去呢?

  教师示范粘贴花环的方法(撕下双面胶,拿一朵要贴的花轻轻地粘在双面胶上,不能离前面的花太远,也不能挤在一起,然后再粘贴下面的一朵),一边粘贴一边读(一朵黄花、一朵红花……)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花环的排序规律,然后和幼儿一起把花环的规律读出来,让幼儿加深理解,为下面的一二、二二规律做好铺垫。再让幼儿操作时自己说出来)。

  2、学习一、二排序的规律。

  师:(出示粘有两组规律的花环长条,让幼儿观察理明)春姐姐的这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①让幼儿自己读,然后自己发现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②教师和幼儿一起读③请个别幼儿示范帖,鼓励幼儿边贴边说,贴完它后帮其做成一个花环,戴在他胸前 。

  (分析:幼儿虽然会自己读出花环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而且会直接按照规律往下粘贴,但出示的规律不完整。如: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小朋友不接着前面的看,仍然从红花开始粘贴,要重点提示。)

  3、学习二、二排序的规律。

  师:春姐姐还想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个漂亮的花环,可她没来得及做完,我们一起来把花环做完好吗?

  师:(出示二、二排序规律的花环)这个花环和前面的两个花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找出规律

  出示二、二排序规律不完整的花环,红花、红花、黄花、黄花,红花、红花、黄花、黄花

  师: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把前面的粘完整了,再接着贴下面的一个规律。(重点引导)

  三、、我做的花环

  1、幼儿每人取一条做花环的纸条,先读一读上面已贴的花的规律,然后取相应的花进行粘贴。

  2、教师观察幼儿读花环的情况,帮助每位幼儿正确地了解自己要用什么颜色的花贴什么样的规律,用一个拿一个。

  四、我们真美丽。

  1、幼儿粘贴好之后,教师帮助幼儿将纸条做成环型,让幼儿戴在胸前,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欣赏、交流花环的规律。2、和春姐姐合影。师:春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带上花环,真漂亮,它想和我们一起照个像呢!(组织幼儿拍照)

  2、教师播放轻快地音乐,师幼一起戴着花环随音乐跳舞。

  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如何用一种他们习惯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很重要,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春姐姐要送一个美丽的花环给我们小朋友,和春姐姐合个影等做游戏情节,既形象又生动,不仅能使小朋友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而且又能够帮助幼儿很快明理掌握排序的规律。

  第二、层层递进:新授过程中循序渐进,先是一、一排序,教师引导幼儿发展并理解掌握,然后是加深难度一二、二二的排序,让幼儿自己发现,找出规律,最后引出“春姐姐要送小朋友每人一个花环”,不断添加难得,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在难点的处理上不是很到位。只是老师在操作的时候说了一遍,没有让小朋友上来尝试一下,所以小朋友在黏贴的时候出现了很开或重叠的现象。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鞋子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而幼儿已有能够区别大、小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让幼儿区分大鞋和小鞋,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从幼儿兴趣出发,搜集家长的各种鞋子,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送一送,区分大鞋与小鞋,在观察中发现爸爸与妈妈的鞋子的'不同特点,让幼儿产生对爸爸妈妈鞋子的兴趣,并能够简单区分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鞋子,在体验穿大鞋活动中,在感受穿大鞋的乐趣之余,让幼儿知道穿爸爸妈妈的鞋子不方便也不安全,穿自己的最方便。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认知目标

  2、简单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能力目标

  3、体验穿大鞋的乐趣。——情感目标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种各样的鞋子,简单区分大鞋和小鞋。

  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之上,进而运用到生活中,简单区分大鞋与小鞋,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活动难点: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两种鞋子的特点;体验穿大鞋,说说自己的感受。

  难点形成原因:由于托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以及词语积累能力薄弱,所以我把区分爸爸和妈妈的鞋子,并能够用简单词语描述鞋子的特点,以及表达自己在体验爸爸妈妈鞋子后的感受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玩具架3个,其中两个玩具架贴上大小鞋的图片,爸爸妈妈的图片。音乐磁带《大鞋与小鞋》、《天使》。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认识大与小。

  通过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引出主题。结合已有知识从大与小,进而到大鞋与小鞋这一认知。

  2、结合经验,区分大鞋和小鞋子。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送一送层层递进,让幼儿掌握区分大鞋与小鞋这一认知能力。

  3、通过观察,用简单词语描述爸爸妈妈的鞋子特点。

  通过提问:妈妈鞋子是怎么样的啊?和爸爸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想法。

  4、亲身体验,找出真正适合宝宝的鞋子。

  通过亲身体验穿大鞋,总结经验,知道宝宝穿自己的鞋子最适合。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打开各种容器,感受不同容器的开启方式。

  2、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葡萄干、牛肉干、瑞士糖、开心果等食物

  2、拉链袋、盒子、塑料瓶等各种食物的容器。

  3、托盘、湿巾纸若干。

  4、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感受游戏情景,学说礼貌用语。

  1、出示小熊手偶:谁来啦?

  2、这里是小熊的家,今天小熊请我们来做客,宝宝高兴吗?

  3、帮助孩子学说礼貌用语:“你好”、“谢谢”等。

  (二)尝试打开各种容器,感受不同容器的开启方式。

  1、幼儿向小熊问好。小熊请小朋友坐。(老师套手偶)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周围,老师展示托盘里的食品。

  小熊:“小朋友,谢谢你们来我家做客。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

  3、幼儿看着包装盒自由猜,说说是什么。

  4、小熊:我把好吃的东西都藏在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里,你有办法吃到他们吗?

  (引导托儿预测有没有办法吃到这些东西。)

  5、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罐子、盒子(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关注以下内容:注意幼儿的习惯养成,如吃东西以前要擦手、剥下的果壳和包装纸等要放在指定地方。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容器和包装袋。边操作边说“打开来,尝一尝”。)

  6、鼓励孩子与同伴共同分享食物。

  (三)共同回忆,说说自己开启容器的方法。

  1、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打开盒子、瓶子的。(如:“转一转盖子就打开了”,“是把盖子掰开来的呀”等等)

  2、谁愿意学学这样打开盖子?(巩固练习开盖子的方法)

  3、小结:原来瓶子、盒子、袋子有不一样的开法。

  (四)整理场地,感受自己动手做事的乐趣。

  小熊表扬你们真棒!会打开各种瓶子、盒子、袋子,吃到里面好吃的东西,你们愿意帮助小熊把桌子整理干净吗?(师幼共同整理场地)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小小叶片来追我

  目标:

  1、能单手持物向前跑。

  2、能感受用树叶做游戏的乐趣。

  准备:

  1、不同颜色的树叶

  2、在树叶上系上绳子。

  流程:

  树叶宝宝找朋——观看教师运动——尝试活动——集体游戏

  过程:

  一、树叶宝宝找朋友

  1、请幼儿闭上眼睛,从教师的筐里抽取一片树叶。

  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做在一起,把小树叶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二、观看教师运动

  1、出示系有绳子的树叶,念完“小小树叶,和我比比,一二三四,谁拿第一“后,教师牵着树叶在场地上跑动。

  2、教师再次演示,请幼儿牵着树叶在场地上跑动。

  三、尝试活动

  1、请幼儿尝试:谁能让树叶飘起来追你?

  2、请几名探索成功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看。

  3、小结:朝着风,跑得快点,不要踩到树叶,就能让叶子飘起来了。

  四、集体游戏

  1、把不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同,进行比赛,看哪组宝宝最先一个到达终点,就算赢。

  生活活动:

  冬天不怕冷

  措施:

  1.讨论:冬天有什么办法才能热起来

  2.游戏:冬天不怕冷

  户外活动:

  分散活动:3号场地

  目标:愉快地参加集体游戏。

  集体活动:我是小小投篮手

  目标:锻炼两只手的.手臂力量

  下午活动:梧桐树

  活动目标:学会用手掌印画的方法表现梧桐叶的特征。

  活动准备:铅画纸、抹布、各种颜料等

  活动流程:欣赏与讨论——制作——展示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积极想办法,让纸张站起来。

  2、通过实践,了解纸的.承载力。

  活动准备:

  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纸、记号笔、若干本同样的书、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有几位纸家族成员要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它们想考考小朋友们,怎么样让它们站起来。

  二、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想各种办法让纸站起来。

  1、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2、幼儿自由操作。

  3、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方法。

  三、幼儿猜测,实验站起来的纸能否承载书本。

  1、教师出示记录纸。

  2、猜一猜哪种折法放的书最多。

  3、教师提出要求。

  4、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

  四、集体交流。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2、掌握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变出的新颜色。

  3、对色彩变化的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个。

  2、瓶盖里分别涂红黄蓝三种颜色。

  3、ppt。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引入,集中幼儿注意力。

  1、引导语: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老师还带了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提问:

  (1)瓶子里有什么?

  (2)瓶中的水宝宝有颜色吗?

  小结:瓶子里有水,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的。

  3、过渡语: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一起变魔术,不过我们要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它才会变的,想不想试一试?(教师摇动瓶子,让瓶子里的水接触到盖子上的颜料)

  4、提问:瞧一瞧,老师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

  小结:手中的水宝宝变成了xx色,现在我们请小朋友当一当小小魔术师吧。

  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宝宝的`秘密。

  1、引导语: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变变魔术,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个瓶子,记得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的咒语,水宝宝才会变哦。

  2、提问:(1)你的魔术显灵了吗?

  (2)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

  (3)好奇怪啊,为什么水宝宝会变颜色呢?怎么一瓶变出来了,一瓶没有变出来呢?

  小结:魔术显灵了,我的水宝宝变成了红、黄、蓝色等。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是老师在瓶盖里放了颜料,盖子里的颜料进到水里面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另一个盖子里没有颜色当然就变不出来。

  三、第二次探索,引导幼儿思考。

  1、引导语:老师手里有一瓶红色的水,我现在要请另一个好朋友跟他做朋友,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2、动手操作:红+蓝、红+黄、蓝+黄,边摇边念咒语。

  3、提问:(1)你们猜一猜我请哪种颜色和它(红蓝)做朋友?

  (2)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

  (3)变成什么颜色了?

  小结:红色和蓝色做朋友。瓶子里的水有变化。红加蓝变成紫色,红加黄变成橙色,黄加蓝变成绿色。

  活动延伸:

  我们刚才都是两种颜色混合,那如果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出什么颜色呢?回家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看。

  教学反思:

  整个环节中我注重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渗透了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如瓶宝宝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拥挤的取放瓶子)从几次的变色游戏中将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达到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的目标要求及本次活动的目标。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感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了解指纹的作用。

  2. 尝试用指纹进行拓印。

  活动准备

  “黑猫警长”录像、指纹考勤机等图片、橡皮泥、印泥、纸等。

  活动过程

  1.了解指纹

  (1)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有纹理,有线条,有一个一个的圈……),,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指纹”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

  小结: 同一个人手指的指纹是不同,而每个人的指纹也不同。指纹分为弓形指纹,箕形指纹,斗形指纹。

  2.指纹的作用

  (1)你们知道指纹有什么用?(幼儿讨论)

  (2)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黑猫警长》是怎样利用指纹破案的。

  (3)指纹除了对破案有帮助,还有什么用处?

  老师出示图片 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

  a.指纹考勤机

  b. 光学指纹鼠标

  c. 指纹保险箱

  d. 指纹锁

  小结: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指纹不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指纹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辨认人。

  3.拓印指纹

  (1)怎样将指纹复制下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幼儿讨论)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如:在橡皮泥上、印泥上印指纹等。

  (3)幼儿拓印指纹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此活动开展期间可让孩子对指纹有所认识,让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爸爸***指纹。

  2. 和家长进行沟通,上网找找资料发现更多的.秘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关于指纹的科技产品。

  3. 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手指按上印泥敲印在纸上,并且添画。利用幼儿的手指作品还可以装成一本《小人国》的书,把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可以讲给小朋友听。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非标准化单位(如:小绳子、牙签、卡片、吸管)。

  2、能在合作交流中体验等长复制,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3、能掌握用非标准化材料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不同大小书本若干、牙签若干、毛线若干、卡片若干、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

  师:巧克力老师今天带了一个小盒子朋友,你们看看他有多高啊?

  幼:……(描述高度)

  师:这么高是多高呢?我们测量身高是用什么工具的呢?

  幼:……

  师:恩,我们今天啊很可惜没有尺子,但是我们有一样长的小绳子、小卡片,用它们应该怎么测量小盒子的身高呢?我们来试试吧。

  2、使用小绳子测量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分享下,你用小绳子测量出来的结果呢?(请几位小朋友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并记录到表上,表格文字用绘图表示)

  教师根据幼儿测量方法总结并示范要让小绳子或卡片首尾相连并拉直,遇到无法用整根小绳子和卡片的情况,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分享下,你用小绳子测量出来的结果呢?(请几位小朋友分享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并记录到表上,表格文字用绘图表示)

  教师根据幼儿测量方法总结并示范要让小绳子或卡片首尾相连并拉直,遇到无法用整根小绳子和卡片的情况,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3、使用尺子测量与桌子高度等长的`绳子长度

  师:现在我们学会了用小绳子给小盒子量身高。你们猜猜我们的小桌子有多高呢?

  师:同样的方法,我们先用长绳子量出桌子的高度,在绳子上打个结做记号,然后用尺子量一下绳子有多长。

  看,这是记录表(表格文字绘图表示),等下要把测量结果写到这里哦。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桌子高度 教师收集每组测量结果并点评,强调测量方法:

  活动延伸师:现在我们知道除了用尺子能准确测量东西,还可以用什么?

  幼:……

  师:那除了可以测量身高、桌子的高度,测量还可以干嘛呀?测量有什么用?

  幼……

  师:我们在生活中,不一定随身都带着尺子,我们可以先用手边的小工具量一量,比如小卡片、牙签、手指、绳子,等到有尺子的时候再量一量小工具就能知道到底有多长有多高。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糖果宝宝真可爱啊!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二、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谁来试试把糖果分类?

  教师: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

  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有关科学教案02-06

冬天科学教案02-14

关于科学教案03-24

昆虫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4篇01-2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科学教案7篇06-03

大班科学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