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19 09:19:0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汇总6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道秋冬的色采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秋冬的色采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和掌握秋冬的色采的用色方法,运用秋冬的色采创作画。

  3、在教学体验中感受秋冬的色采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绘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秋冬的色采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秋冬的色采的用色方法,运用秋冬的色采创作画。

  教学难点:突出秋冬的特点,色彩对比强。教学准备:欣赏用的范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提问揭示课题:秋冬的色采

  1、讲授秋冬的色采。秋冬的色采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

  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秋冬的.色采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欣赏分析作品

  ①、《秋韵》师:秋冬的色采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

  你看《秋韵》里的牛多漂亮!可是生活中的牛你能看到这么多的色彩吗这么多色彩吗

  ②、学生优秀作品

  比较写生色彩与秋冬的色采上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三、作品展览,激发创作热情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鲜明、艳丽、明快。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秋冬的色采?给人什么感觉?

  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效果。

  五、课后拓展

  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 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 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 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 新授

  板书:陶瓷

  1、 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 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 彩陶船型壶 鸟纹彩陶盆

  鹳新概念英语鸟石斧彩陶翁 舞蹈纹盘 薄胎高柄陶杯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 冰裂纹开片 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 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合而成的图案;

  2、能运用点、线、面、色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过程和方法:

  1、在观察发现中,感受切开的果实形状及美丽的图案纹理;

  2、在尝试中,大胆运用线与色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发现;

  3、在欣赏中,感受大师作品的形式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美妙与神奇;

  2、热爱生活;

  3、能大胆参与和表现。

  教学重点:

  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和点、线、面、色组合而成的.图案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

  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准备:鲜花、课件、有关图片、范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很多同学都画得很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今天就把这些水果切开,和你们一起分享,好吗?

  2、师切各种水果,和学生一起品尝。

  3、师:水果好吃吗?(生:好吃!)水果好吃又好看,请大家观察这些切开的果实,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切开水果内部的样子:形状、花纹、色彩等)

  4、师:原来,切开的果实是那么的奇妙。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把它画下来吧!(板书课题:切开的果实)

  二、课堂发展

  1、看一看:各种切开的水果。(引导欣赏图片)

  2、找一找:果实切面的形状、花纹有哪些不同?(板书:形状、花纹)

  3、想一想:怎样运用点、线、面表现果实切面的形状、花纹?(解决教学重点)

  4、看一看:

  A、欣赏大师的作品。

  引导欣赏:

  ①、由点、线、面、色组成的不同图案及其对称美感;(多个不同圆形图案组合排列成的装饰画)

  ②、透叠美;③、重叠美。

  ④、运用“橙与紫|的对比色表现画面。

  B、欣赏课本作品《各种水果切面的组合》。

  学习感受大小、疏密、聚散、重复、对称等组合排列的美感。(教学难点渗透)

  三、创作表现

  1、作业内容:画出你喜爱的瓜果切面。

  2、教师简单示范绘画步骤,学生观察,再对照课本提示,体会了解。(注意突出用对称、均衡、放射等形式表现各种瓜果切面,突破教学难点)

  3、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

  四、分享评价

  1、比一比、说一说:与大师的作品比一比,我的作品好看在哪里?

  2、评价点:线条美、形式美、个性美。(板书)

  板书设计:

  切开的果实

  形状、花纹、色彩

  线条美、形式美、个性美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首先从平面手印大树入手,通过手影游戏(摆出手掌和手指的各种姿态),观察手的整体特征(影子)发生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添添、画画进行艺术发明。

  2.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从内容、颜色、相互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考虑,一起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同学准备:油画棒或水彩笔

  教师准备:颜色盘(4个/组红、黄、蓝、绿)共28个、过滤纸7张、大水桶5个、抹布5块、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印大树

  1. 仔细看:老师要干什么?(用手印树干、树枝)

  2.谁给大树穿上绿衣裳?(同学用手印:大树叶、小树叶)

  3.原来印上去的大手和小手变成了一棵大树。

  二、 做手型

  1.大家看:谁来了?(师做狗的手型)——课件:白底

  2.哪位小朋友也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做?(个别试着做)

  3.这些东西你会做吗?——课件:实物图

  出示实物图片——哪些我们还没做过,大家试一试!——做给大家看看——课件:白底

  4.运用我们的十只手指与手掌,就可千变万化,呈献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在我国四川,手影戏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文化艺术扮演形式。——课件:课题

  5.出示手型——可以变成什么?——课件:变手型

  这些手型经过添一添、画一画,都变成我们熟悉的`东西了!

  三、印手型

  1. 以组为单位(4-5人小组)

  2. 要求:

  ① 每组桌上有四个盘子、四种颜色、一张大纸、两到三组共用一个水桶——课件:座位图展示

  ② 请四-五人合作一起完成一幅手印画,再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稍稍添画。比比,哪组同学想得多,想得妙,想得和大家不一样!

  ③ 注意:用手印换色时,把手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再用别的颜色。

  在印的时候,不要用手来涂。——课件:两个太阳的对比

  用水粉注意有一个好习惯!

  四、 作品展示、评价

  1.自评:小组内讲一讲印了些什么?(张贴)

  2.互评:你特别喜欢哪组的手印画?个别(把小手送给他)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2、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教学难点: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

  教学准备:

  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

  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

  2、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3、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

  4、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

  “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

  5、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

  6、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四、学生作业: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

  能讲其寓意。

  五、小结:组织交流。

美术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弱,特别是手指的小肌肉群需要系统的锻炼。在引导幼儿进行“撕纸--好吃的面片”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撕纸动作感兴趣。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的动作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的发展。通过撕纸活动可以让幼儿体验放飞双手的快乐情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幼儿美感,训练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

  因此选择了撕纸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双手合作协调撕纸的.技能。

  2、在撕纸活动过程中,体验撕纸的乐趣及成就感。

  3、能独立完成撕纸。

  三、活动准备

  黄色邹纹纸若干、盘子、范例、面条、葱实物活动过程: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出示范例)师:小朋友今天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欢迎欢迎。今儿还有一位小客人。

  (鳄鱼)师:今儿鳄鱼过生日,它想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吃面条可是刘老师这里只有一碗面条不够,鳄鱼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做面条,好吗?

  (二)出示范例,观察(面条)

  1、面条是细细的,长长的。

  2、与上次的面饼比较,观察面饼上有许多剪好的小口。教师拿出皱纹纸让幼儿观察,这张和其他纸张有什么不一样的?(纸上有剪好的口)

  3、教师示范撕小朋友看用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开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纸就撕成细细长长的了。

  4、请几位宝宝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长长的,细细的?(边撕边说“面条细又长“。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撕纸的要求:

  (1)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洞开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

  (2)人手一份面片,盘子放桌子中间不独占。

  (3)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桌面干净,碎纸扔在盘子里

  (4)做完后轻轻的坐回椅子上。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四)评一评

  1、小朋友们看,哪一桌做是面条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请个别幼儿示范或是老师再正确示范一次。

  3、小朋友把面条做好了,现在刘老师老师来面条加点佐料,太完美了,我们赶紧让大鳄鱼带回加工厂再煮给客人吃吧。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精选)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美术的教案10-25

美术教案(精选)11-30

(经典)美术教案09-04

[经典]美术教案09-05

美术教案【经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