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学习使用毛笔画水墨画。
2.尝试用大小毛笔,使用浓、淡墨表现蝌蚪和荷叶。
3.体验画水墨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欣赏ppt,水墨画所需工具,范画
活动过程:
1、迁移幼儿经验,导入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还记得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吗?它们的是什么样子的?池塘里还有什么?(荷叶和荷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画的画法。
(1)欣赏观察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教师:荷叶、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样的?哪里用浓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荷叶的中心有一个小圈,旁边还有细细的叶脉;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圆圆的脑袋后面拖着细细的尾巴。
(2)认识了解工具:粗细不同的笔、浓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画蝌蚪荷叶的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呢?大笔画什么?小笔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笔淡墨画荷叶和茎;小笔淡彩用按的方法画荷花;小笔浓墨画叶脉、茎上的刺和蝌蚪。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教师:先画荷叶,再画荷花,最后画蝌蚪。注意浓墨淡墨的区别,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PPT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故事连环画。
2、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3、积极的参与小组讨论,分工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
重点: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连环画。
难点: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舒缓优美的音乐。
2、小蝌蚪找妈妈连环画六幅,连环画书小蝌蚪找妈妈,动物图片,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谈话,回忆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刚刚看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面都有谁”?小蝌蚪先后都把谁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幼儿说出动物先后的顺序特征,教师同时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加深记忆。
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按顺序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教师出示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连环画的兴趣。
老师将这个故事画成了漂亮的连环画,一共画了几幅?(六幅)。
这六幅画是根据什么来画的?(根据故事情节)。按顺序展示每一幅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顺序。除了根据故事情节来画你还发现这本连环画上有什么?(页码和封面)。小朋友想不想画连环画呢?
3、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画出连环画。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咱们一个人画肯定需要很长时间,那咱们怎样才能画的又快又好?引导幼儿每人画一张插图,把故事串连起来。
教师:“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画哪一幅?怎样设计封面?页码写在哪里?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分工最明确。”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向他们提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帮助幼儿协作分工,照顾个体差异。并请一组幼儿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安排。(谁想画第一幅,谁想画第二幅。)4、师幼讨论,共同制定绘画规则。
和幼儿共同制定绘画规则,画时要大方,整洁,画面丰富,颜色均匀,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来绘画。
5、幼儿绘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幼儿伴随舒缓的音乐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着重强调幼儿按故事情节进行绘画。
6、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引导每个组幼儿讲述自己组编的故事,激励表扬幼儿的进步。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咱们的连环画还缺少一张封面,老师将你们画的连环画放到区角里,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合作画一张封面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自己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培养 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过程 :
老师讲清倾听的要求:
(1)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仔细地从头到尾听完整。
(2)倾听时,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或插嘴。
(3)边听还要边思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老师这里有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师读:我们是小蝌蚪,当我们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们多羡慕呀!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们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读后要说一说:小蝌蚪在妈妈时都遇到了谁?
2、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三、深入研究,读中悟情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鲤鱼、乌龟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
(2)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呢?用曲线画出小蝌蚪样子的变化。
2、汇报交流。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鲤鱼、乌龟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交流。师提出要求: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写板书。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课件:同桌互读后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如谁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更形象,谁把鲤鱼阿姨的关切表现出来了?
(2)听录音读。
(3)师生分角色朗读。
(4)看课件,指名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
情景表演结束,教师点评。
师:小蝌蚪的身体在渐渐长大,它又去找妈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
师: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师:小蝌蚪这次遇到了谁?(青蛙妈妈)
师:(出示青蛙图片)谁能说一说,青蛙有什么特征?
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该多高兴啊!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把它找到妈妈后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指名说一说。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3、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老师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捕捉多少只害虫呢?生议论。
师:一只青蛙大约每天能捕捉700只害虫,多不多呀?青蛙可是田里捕捉害虫的能手,那以后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保护青蛙、不伤害它们)
四、拓展延伸,深入引导
1、思考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看一些图片。观察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
(课件 逐一出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的图片。)
生完成练习 。出示课件: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没过多久,(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2、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师: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生个别发言,陈述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点评指导
(蝌蚪:不畏艰险,面对挫折不气馁,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找到了妈妈;青蛙:捕捉害虫,是田里的卫士;乌龟、鲤鱼: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3、齐读课文。
5、师做总结。
师:青蛙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鲤鱼 →乌龟 →大青蛙→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8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26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02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2-04
小蝌蚪找妈妈活动教案03-07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03-05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10-25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案01-05
《小蝌蚪找妈妈》音乐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