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
2.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三、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
(一)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
(二)提问:
(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哪两位小动物?(鱼、乌龟)
(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呢?
小结:鱼妈妈说: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乌龟说: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4.观看课件
(三)提问:
(1)白鹅妈妈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结:白鹅说: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我们继续往下看。
5.观看课件
(四)提问:
(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他的妈妈长得什么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课文插图)。(教师)
2、“长出后腿的蝌蚪”、“鲤鱼”、“长出前腿的蝌蚪”“乌龟”图各一张。(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情景交流: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的妈妈来听课了吗?她坐在哪儿?见到自己的妈妈,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呢?
2、正当你们享受母爱的幸福时,瞧!谁来了?
(看动画:全景1)交流:这群小家伙是谁?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3、(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4、多可爱的小蝌蚪呀!可怎么不见它们的妈妈呢?孩子们,愿意跟随小蝌蚪去找找它们的妈妈吗?(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二、感知内容,激趣识字
1、听动画朗读,边听边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吗?它们的妈妈又是谁?
2、交流:你听了后,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3、翻开课本,你发现了什么?
激趣:是啊!拼音娃娃藏起来了。你们知道吗?这是拼音王国的国王的意思,他悄悄地告诉老师:今天,他想在我班评出谁是真正的识字大王哩!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挑战第一关:比一比准先把课文句子读通)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出示挑战第二关:游戏巩固汉字)
鼓励:拼音王国的国王让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被评为“识字大王”啦!
[设计意图:以听动画朗读入手,有利于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在自主朗读中识字,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在此,还以“识字大王”的评比激发了学生克服读书困难的信心。]
三、图文结合,精读导学
1、小蝌蚪为什么会去找妈妈?
假如你就是这群小蝌蚪中的一只,你会怎么说?
小蝌蚪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谁能读?你读懂了什么?
2、(看动画:全景3)想: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出示第三自然段)交流:为什么会把乌龟错当妈妈?
3、(出示小动画:分组贴画)“迎上去”与“追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请以贴画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你的理解。
(出示动画:全景2与全景3)自主观察,小组探究:我们小组贴对了吗?评出“优秀小组”。
4、(出示动画:全景4)(出示第四自然段)联系前面的自然段,谈谈: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5、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你想用一句话夸夸它们吗?
6、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的变化。是怎么变的呢?
(出示综合训练题: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尾巴变了,最后,尾巴 了,变成一只。)
7、(出示动画:全景6)引导想象说话: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不停地吃田地里的害虫,不知能捉多少只。大家想一想:如果哪一天,田野里没了青蛙,粮食、蔬菜上爬满了虫,我们吃什么呢?校园里的.绿草爬满了虫,草坪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交流:现在,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青蛙说?或对自己和其他人说吗?
小结: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都来保护青蛙吧!
[设计意图:不以老师的枯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在看动、读课文,贴图画中积极思维,发挥想像,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情境表演
1、(出示小动画:我是最棒的小演员)你喜爱文中的哪种动物?想怎样演好它?
2、(出示小动画:团结协作)学生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采用表演的方式,既可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协作的精神。]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
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
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假如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éi yóu xiàn zài shén me biàn huà miàn tiáo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长着()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3、小蝌蚪向_______(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_______(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_______(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B、哈哈哈C、嘻嘻嘻
三、填空题
1、一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一只蝌蚪()条腿,()只眼睛()张嘴。
3、一只鸭子()条腿,()只眼睛()张嘴。
四、实践活动
假如你一个人走迷路了,你该怎么办?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 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PPT、图片等。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
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
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28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7-02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2-04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6-12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8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05-27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07-0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华)08-02
【通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1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