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2 18:56:4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四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通过教材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结果显示: 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2、过程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归纳。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使学学生会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学习内容:“分梨”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

  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

  学习重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

  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

  3.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座位。

  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

  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⑵小组内交流

  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

  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

  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

  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三、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106页,例3。练习二十三第7,8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环形,理解和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逻辑思维及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1,引导学生画环形,剪环形,认识环形的特征,加深理解。

  先画一个大圆,在大圆内再画一个同心圆,动手剪下小圆。

  2,观察:剩余部分是什么图形?

  3,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认为这个图形的面积应该和谁的面积有关?

  4,我们把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叫环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图形,圆环。

  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知。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见过环形?

  讲述:看来,环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结合刚才的动手操作,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吗?

  介绍几种剪环形简便,快捷的方法。

  2,进一步加强学生环形特征的认识,深化概念。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来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所问的问题。

  提问:环形中的大圆和小圆是什么关系?

  讲述: 刚才同学们不但画出了环形,而且剪出了环形,你们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环形的知识吗?你们都想了解哪些知识?有同学想知道环形面积,有谁知道环形面积怎么求吗?

  学生:动脑思考后回答自己想了解环形的其他有关知识。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回答: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讲述:(1)这种方法行吗?能求出环形面积吗?

  (2)现在就利用这种方法,算一算你们刚才自己剪出的环形的面积。

  (3)想一想,你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师:我也剪了一个圆环,你们愿意帮助我计算出这个圆环的`面积吗?

  出示例题,规范解题过程。

  图:

  提问:你们有多少人用的是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方法2:

  提问:谁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做的?

  教师:看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环形的面积,你愿意选择哪种方法?与同伴相互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练习。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3-1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4-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6-02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7-14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1-10

小学数学教案4篇05-10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01-06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5篇05-16